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选择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选择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选择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选择

(一)青霉素类给药方案的选择

1.注意给药时间及方法是否得当。青霉素类药物系杀菌性抗生素,只在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壁形成的短时间内有效。它们的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

在短时间内有效高的血药浓度时对治疗有利。若采取滴注给药,宜将一次剂量

的药物溶于50—100ml输液中,于0.5—1小时内滴完。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

高的血药浓度,并可减少药物分解产生致敏物质。

2.近年来随着药效学的深入研究已将抗菌药物分为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两大类,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案。青霉素类属于典型的时

间依赖性的抗菌药,当血药浓度或组织浓度地狱MIC是细菌很快生长,当达到

MIC是增加药物浓度并不增加疗效,关键是延长大于MIC的维持时间(t>

MIC)。国外的体内、体外研究和动物临床研究证明,当t>MIC超过40%是疗

效较高,反之较差。

3.抗菌药物的后效应(PAE)PAE的重要临床意义就是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以往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主要依赖于药敏实验、血药浓度、半衰期、清除率、组

织分布等药学参数,并且过分强调血药浓度要超过MIC时应给药,尤其是半衰

期短、消除率快的药物要连续给药或1日多次。通过对PAE的认识与运用,是

抗生素的给药方案特别是间隙给药给药在降低毒性、提高疗效、降低医疗费用

等方面取得了成绩。据此,在调整给药时间时,可根据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

间加上PAE 的时间来确定。抗生素对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PAE,青霉素类对

革兰阳性菌的PAE较明显且呈浓度依赖性,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则产生很短甚至

负值PAE,呈部分浓度依赖性。如哌拉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为2.5—

3.5小时,而其在1.4—1.8倍MIC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则随浓度的增

加而显著延长。PAE持续的时间越长证明细菌处于抑菌状态越长,经受了非致

死性损伤的细菌很难恢复活力,从而达到或优于连续给药的效果。因此建议增

大青霉素类的给药剂量,以提高峰浓度及高浓度维持时间,减少给药次数,获

得较佳的抗菌效果。目前,临床应用青霉素多采用1日1次的给药方案,效果

较好。

4.给药时应注意与其它药物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影响青霉素生物效价。如青霉素钾或钠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汞可破坏青霉素的氧化噻唑环。

5.当成人每日剂量超过500万U时宜静脉给药。

(二)头孢菌素类给药方案的选择

1.注意给药时间及方法是否得当。口服头孢菌素类宜饭前0.5-1小时服用,不会因食物干扰而影响吸收降低疗效.肌注头孢菌素只适用于轻症,如尿路感染.因头孢

菌素主要经肾排泄,在尿液中有较高的浓度,故用小剂量即可。重症感染需以静脉

给药的方式给药。头孢菌素类系繁殖期杀菌药物,按其性质要求需要快速地进入

体内,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对其抗菌作用的发挥更为有利。静滴头孢

菌素宜将1次用量的药物溶于50-100ml的溶剂中0.5-1小时滴完,即可在短的时

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又可减少分解和产生致敏物质;静注给药宜将1次用

量的药物溶于10-20ml溶剂中,缓缓注入静脉。

2.同青霉素一样, 头孢菌素也属于典型的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当血药浓度或组织

浓度低于MIC时,细菌很快生长,当达到MIC时增加药物浓度并不增加疗效,关键

是延长大于MIC的维持时间(T>MIC)。国外的体内、体外研究和动物及临床研

究证明T>MIC超过40%时疗效较高,反之较差。

3、孢菌素类的许多品种具有PAE,所以在调整给药时间间隔时,可根据血药浓度超

过MIC的时间加上PAE的时间确定。头孢菌素类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PAE,

如头孢曲松钠血浆半衰期可达到8小时,在有效剂量范围内可维持杀菌浓度达

24小时;头孢孟多PAE为1.2-4.5小时;头孢哌酮PAE为4.6小时;头孢唑林PAE

为1.2-4.5小时.PAE持续的时间越长证明细菌处于抑菌状态越长,经受了非致死

性损伤的细胞很难恢复活力,从而达到或优于连续给药方案。如在用头孢三嗪1

日1次给药与羟氨苄青霉素1日三次给药治疗化脓性脑膜炎的对比研究中,在脑

脊液(CSF)中的杀菌力及恢复CSF正常压力的分析结果表明,前者更好.同样,头

孢克肟1日1次口服给药与羟氨苄青霉素1日三次口服治疗上、下呼吸道感染

的对比研究中,也获得相似的治疗结果。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给药方案的选择

本类药物单独使用几乎无抗菌作用,必须与青霉素或头孢菌素联合应用方有作

用。目前临床常用的的复方制剂有:氨苄西林/舒巴坦(效价比2:1),头孢哌酮/

舒巴坦(1: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2:1或4:1),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替卡西

林钠3g和克拉维酸钾0.1g或0.2g),哌拉西林/他巴唑坦(8:1)等。β-内酰胺酶

抑制剂与有效的抗生素相配合后起到协同作用,克服了β-内酰胺得抗生素耐药

性,并可恢复其对耐药菌的抗菌活性,使抗生素作用明显增强。

(三)氨基糖苷类给药方案的选择

1、氨基糖苷类口服只用于肠道感染。注射用药吸收迅速、完全,用于治疗各系统

和全身感染。氨基糖苷类的注射方式主要有肌注和静滴。静滴的方法是将1次

用量加入100-200ml输液中,缓缓滴入,约60分钟滴完。氨基糖苷类不宜静

推,因为本类药物的毒性和血药浓度密切相关。静推的进药速度快,在短时间

内血中的药物浓度甚高,有增强毒性作用的可能。

2、处理严重感染时,不论患者肾功能正常与否,均应给予受次冲击量,以保证组

织和体液中迅速达到有效浓度,然后给予维持量。给药剂量应按去脂肪后的体

重(标准体重)+40%×起重部分计算,例如患者体重100kg,其标准体重为

70kg,计算剂量时按70+40%×(100—79),即82kg计算。由于不同病人中所

达到的血药浓度和半衰期往往波动很大,有条件时应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据以

调整剂量,做到个体化给药。

血药浓度监测适用于下列情况:(1)肾功能不全者;(2)婴幼儿或老年患者;

(3)休克、心力衰竭、腹水和严重失水等患者;(4)肾功能在短期内有较大

波动者。肾功能正常者宜在用药的第2日测定峰浓度,以确定是否已达到有效

浓度,在用药的第4、或5日测定谷浓度,以避免血药浓度过高而引起毒性反

应。此后可根据情况每周测定峰、谷浓度1-2次。肾功能不全者或波动大者,

以及在调整用药方案后的1-2日内,应重复测定血药峰浓度和谷浓度,并根据

情况随时监测。

3、氨基糖苷类应选择1日1次的给药方案。传统的临床应用多采取1日2-3次的

给药方法,这样不但增加了细菌的耐药性,而且增加了药物的耳毒性和肾毒性。

氨基糖苷类药物给药方案是基于;PAE和接触后效应(PEE)等药效学研究,

本类药物是剂量依赖性,最大杀菌活性取决于高的初始浓度,这样就有一个高

而长的清洗期,所产生的PAE及PEE可以防止细菌再生长可以防止细菌再生

长。由于谷浓度降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杀菌效应以细菌快速分裂时接触药物

为最佳,这也支持了较长的给药间隔设计,为1日1次。应用庆大霉素治疗严

重感染患者的实验表明,庆大霉素1日1次给药方案同样取得很好的疗效,而

毒性比1日3次要小。氨基糖苷类药物通常对革兰阴性菌包括铜绿假单胞菌产

生较长的PAE。有报道称,妥布霉素仅对5株敏感洋葱单胞菌中2株产生PAE,

而且还经常频繁地观察到妥布霉素对大部分菌株产生明显的负性PAE。同一抗

生素对不同细菌的PAE也不同,如庆大霉素6mg/L与肺炎克雷白杆菌

ATCC43816、UW3823及UW A均接触1小时,起PAE分别为1.8小时、1.2

小时、2.0小时。,另外有研究证明,环丙沙星、甲氧苄啶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的PAE具有相加作用,因此根据PAE设计氨基糖苷类的给药方案必须综合考

虑上述各种因素。目前氨基糖苷类无论单独使用还是联合用药多采取1日1

次给药方案,这样不但提高疗效,而且还可以减轻耳毒性、肾毒性。但对于肾

功能不全、血钙低下或有肌无力倾倾向的患者要慎重,以防发生危险。

(四)、大环内酯类给药方案的选择

1、红霉素在酸性输液中可破坏降效,一般不应与低PH值的葡萄糖书页配伍。在

5%-10%葡萄糖输液500毫升中填加维生素C1克或5%碳酸氢钠0.5毫升使PH

值升高到6左右,再加红霉素乳糖盐,则有助稳定。

2、红霉素类是抑菌药,它们作用于微生物的生长期,要求在体液中保持一定的有效

浓度。所以,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间用药,如漏服或少服,可导致血药浓度下降,

影响疗效。通常口服本类药物,应1日4次。本类药物应空腹应用,以免食物干

扰药物的吸收。但其酯化物则宜于饭后服用。

3、大环内酯类均在肝内代谢,剂量过大,疗程过长均可引起肝损害。无味红霉素对

肝脏影响更为明显,肝脏功能有障碍者及孕妇慎用。

(五)四环素类给药方案的选择

1、注意细菌耐药性。由于广泛应用,近年来,细菌对四环素类的耐药状况严重,一

些常见的病原菌的耐药率很高,因此限制了本类药物的应用。当前,四环素类药

物主要应用于立克次体、衣原体、支原体、回归热螺旋体等非细菌性感染和布氏

杆菌病,以及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胆道、尿路及皮肤软组织等部位的感染,同

时本类药物间存在密切的交叉耐药性。

2、四环素类在体内分布较广,易渗透入胸腔、腹腔积液和许多脏器中,也可透过胎

盘,进入乳汁,在骨组织中也有相当高的浓度。蓓蕾药物部分通过肾小球滤过排

出,在尿中有较高的浓度,尚有一部分分泌进入胆道,在胆汁中形成较高浓度,

故可用于上述部位敏感菌感染,但对胎儿、乳儿的骨骼、牙齿成长有不利影响,

因此,孕妇、哺乳妇女和8岁以下儿童禁用。

3、本类药物透过血脑屏障的性能差,不适用于中枢感染。

(六)氯霉素类给药方案的选择

氯霉素口服易吸收完全,可达有效治疗浓度,故静脉注射氯霉素者,一旦情况许可应立即改为口服。口服氯霉素时应饮用足量水分,空腹服用,即于餐前1小时或餐后2小时服用,以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

(七)其他抗生素(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多黏菌素、磷霉素)给药方案的选择

1、红霉素、氯霉素与林可霉素类的作用部位相同,相互竞争核糖体的结合靶位,由

于前两者的亲和力比后者大,常可取而代之,因此,合用时常可出现拮抗现象,

不可联合用药。

2、去甲万古霉素对组织有高度刺激性,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外漏后可引起局部剧痛

或组织坏死,故本品只能用于静滴或经中心静脉导管输入,静脉必须轮换使用,

并应尽量避免药液外漏。去甲万古霉素亦可口服,但口服对全身感染无效。本品

不宜给药过快或快速推注,应至少用100-200毫升的5%葡萄糖注射液或氯化钠

注射液溶解后间歇给药。

3、去甲万古霉素与氨基糖苷类联合用于细菌性心内膜炎的预防和链球菌与棒状杆

菌心内膜炎的治疗,还可用于耐药性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或对青霉素过敏的患

者。但此时均需进行肾功能的测定、血药浓度测定,以调整给药剂量或间期或更

换药品等。

4、磷霉素与β-内酰鞍类或氨基糖苷类等抗生素合用常呈现协同作用,并同时减少

或延迟细菌耐药性的产生。严重感染时除应用较大剂量外,尚需与上述抗生素合

用,用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宜与红霉素、利福平等合用(最好体外联合药敏测

定作为参考)。磷霉素也可与万古霉素等合用,以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

菌(MRSA)感染。

(八)磺胺类药物给药方案的选择

1、目前所常用的的两种磺胺类药物均为中效磺胺,半衰期接近12小时。甲氧卞啶

的半衰期为8-10小时,与之接近。临床上常用复方新诺明,复方中的两种药物

均为抑菌药,每12小时给药1次为了使体内药物迅速达到稳定,首次计量可

加倍。

2、当治疗细菌性脑膜炎或其他严重感染需要应用具快速杀菌作用的药物时(青霉

素类),抑菌剂的同时应用有可能干扰青霉素类的杀菌作用,故次类药物最好避

免同时应用。

(九)喹诺酮类药物给药方案的选择

1、本类药物应空腹服用,吸收较好,食后给药则影响吸收。碱性药物以及抑制胃

酸分泌的药物都会减少药物的吸收。注射给药应用滴注方式,每次剂量滴注1

小时,滴注过速易发生不良反应。本类药物不可静推、肌注或其他注射方式给

药。

2、依据抗菌药物后效应(PAE)设计给药方案。大部分喹诺酮类药物均有PAE,

如环丙沙星(3ug/ml)对粪链球菌无PAE,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PAE

分别是1.9小时,4.1小时;在MIC时,环丙沙星、氧佛沙星、倍佛沙星、罗

佛沙星、洛美沙星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PAE为1-2小时,而诺佛沙

星在此浓度几乎没有PAE,PAE与杀菌活性有密切关系,在以上几种喹诺酮类

药物中环丙沙星杀菌活性最高,其PAE值也最大,诺佛沙星的活性最低,其PAE

值接近于零。喹诺酮类药物与PAE的关系呈浓度依赖性,在一定范围内PAE

值呈线形关系,随浓度的增加PAE值增大。喹诺酮类药物属于杀菌剂,在MIC

时对大部分敏感菌产生致死性损伤,PAE反映的仅是剩下的耐药菌株恢复再生

长的情况,因而有人加以观察亚抑菌浓度抗菌药物产生的PAE。抗菌药物与细

菌接触时间延长,其PAE也延长。如环丙沙星与铜绿假单胞菌接触0.5小时,3

小时后PAE值分别为0.9小时,5.8小时。当血清和组织药物浓度低于MIC时,

由于PAE存在,细菌生长可持续受到抑制,因而可以延长给药间隔。;PAE对

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设计给药方案具有重要意义。依据PAE,喹诺酮类药物

的抗菌效果依赖于给药剂量而不是频繁给药,本类药物有较长的PAE,即使在

尿液中抗菌药物的抗菌活星降低的情况下仍表现出PAE,因而在治疗单纯尿路

感染时可以1日1次1次(诺佛沙星800mg.,环丙沙星500 mg,依诺沙星400 mg,

氧佛沙星400-800 mg)。

(十)抗结核病药物给药方案的选择

1、肺结核患者,凡病灶超过一个肋间,痰菌阳性或有空洞的病例,均应联合用

药,急重症则应三药联合应用。一般常将异烟肼与利福平联用,其他常联用

者有链霉素、乙胺丁醇或吡嗪酰胺等。联合用药,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如某

一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为严重,还要调换药物品种,这样,既延缓并减少结核

杆菌产生耐药性,又能避免减少复发。

2、对于单纯性结核病初病例,一般采用三联用药,疗程6-9(短程疗法)。以后

可采用每周2次,每次0.5-0.7,疗效与每日用药的长程疗法相同(疗程均为2

年).。选药不当、不规则治疗或细菌产生耐药性,会导致初治失败而需复治,

以往未用过利福平和乙胺丁醇者,最好将两药与异烟肼交替联用,进行复治,

疗程18-24周。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选择

抗菌药物给药方案的选择 (一)青霉素类给药方案的选择 1.注意给药时间及方法是否得当。青霉素类药物系杀菌性抗生素,只在细胞分裂后期细胞壁形成的短时间内有效。它们的杀菌疗效主要取决于血药浓度的高低, 在短时间内有效高的血药浓度时对治疗有利。若采取滴注给药,宜将一次剂量 的药物溶于50—100ml输液中,于0.5—1小时内滴完。可在较短时间内达到较 高的血药浓度,并可减少药物分解产生致敏物质。 2.近年来随着药效学的深入研究已将抗菌药物分为时间依赖性和浓度依赖性两大类,应针对不同类型的抗菌药物选择不同的给药方案。青霉素类属于典型的时 间依赖性的抗菌药,当血药浓度或组织浓度地狱MIC是细菌很快生长,当达到 MIC是增加药物浓度并不增加疗效,关键是延长大于MIC的维持时间(t> MIC)。国外的体内、体外研究和动物临床研究证明,当t>MIC超过40%是疗 效较高,反之较差。 3.抗菌药物的后效应(PAE)PAE的重要临床意义就是设计合理的给药方案。以往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主要依赖于药敏实验、血药浓度、半衰期、清除率、组 织分布等药学参数,并且过分强调血药浓度要超过MIC时应给药,尤其是半衰 期短、消除率快的药物要连续给药或1日多次。通过对PAE的认识与运用,是 抗生素的给药方案特别是间隙给药给药在降低毒性、提高疗效、降低医疗费用 等方面取得了成绩。据此,在调整给药时间时,可根据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 间加上PAE 的时间来确定。抗生素对不同的菌种有不同的PAE,青霉素类对 革兰阳性菌的PAE较明显且呈浓度依赖性,对于革兰阴性杆菌则产生很短甚至 负值PAE,呈部分浓度依赖性。如哌拉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为2.5— 3.5小时,而其在1.4—1.8倍MIC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PAE则随浓度的增 加而显著延长。PAE持续的时间越长证明细菌处于抑菌状态越长,经受了非致 死性损伤的细菌很难恢复活力,从而达到或优于连续给药的效果。因此建议增 大青霉素类的给药剂量,以提高峰浓度及高浓度维持时间,减少给药次数,获 得较佳的抗菌效果。目前,临床应用青霉素多采用1日1次的给药方案,效果 较好。 4.给药时应注意与其它药物的配伍禁忌和相互作用,这些因素影响青霉素生物效价。如青霉素钾或钠与重金属,特别是铜、锌、汞可破坏青霉素的氧化噻唑环。 5.当成人每日剂量超过500万U时宜静脉给药。 (二)头孢菌素类给药方案的选择 1.注意给药时间及方法是否得当。口服头孢菌素类宜饭前0.5-1小时服用,不会因食物干扰而影响吸收降低疗效.肌注头孢菌素只适用于轻症,如尿路感染.因头孢 菌素主要经肾排泄,在尿液中有较高的浓度,故用小剂量即可。重症感染需以静脉 给药的方式给药。头孢菌素类系繁殖期杀菌药物,按其性质要求需要快速地进入 体内,在短时间内形成较高的血药浓度,对其抗菌作用的发挥更为有利。静滴头孢 菌素宜将1次用量的药物溶于50-100ml的溶剂中0.5-1小时滴完,即可在短的时 间内达到较高的血药浓度,又可减少分解和产生致敏物质;静注给药宜将1次用 量的药物溶于10-20ml溶剂中,缓缓注入静脉。 2.同青霉素一样, 头孢菌素也属于典型的时间依赖性的抗菌药,当血药浓度或组织

肾功能不全怎样选择抗菌药物

、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用原则 ①有明确指征时方可使用; ②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病原菌种类及药敏试验结果等选用无肾毒性或肾毒性低的有效品种; ③避免长时间应用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物; ④避免与其他肾毒性药物联合应用; ⑤密切观察药物的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 ⑥尽可能测定药物(特别是具有肾毒性的抗菌药)的血浆药物浓度,以调整用药剂量。 二、肾功能不全时抗菌药物的选择 选择抗菌药物可依据肾功能减退时药物在体内过程(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改变以及对肾脏的毒性大小来决定,一般分为四组: ①可应用:按原治疗量或略减: 此类抗菌药物主要是由肝胆系统排泄或由肝脏代谢,或经肾脏和肝胆系统同时 (双通道)排泄。包括大环内酯类(红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多西环素;克林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哌拉西林/舒巴坦;头抱曲松、头抱哌酮/ 舒巴坦;硝基咪唑类(甲硝唑、替硝唑、奥硝唑);夫西地酸、利奈唑胺等。 ②可应用:治疗剂量需适当调整: 此类抗菌药物主要经肾脏排泄,药物本身并无肾毒性,或仅有轻度肾毒性。包括青霉素和头抱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如青霉素、头抱唑啉、头抱氨苄、头抱拉定、头抱呋辛、头抱他啶、头抱地尼、头抱泊肟、头抱吡肟等;氨曲南;头抱西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氟康唑;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莫西沙星等。 ③尽量避免使用:确有应用指征者调整给药方案(慎用): 此类抗菌药物有明显肾毒性,且主要经肾脏排泄,在肾功能不全时,其体内积聚明显增加,如确有指征使用该类药物时,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MD ),调整 治疗方案,达到个体化给药;也可按照肾功能减退程度(以内生肌酐清除率为准)减量给药,疗程中需严密监测患者肾功能。包括磺苄西林;头抱替唑;氨基糖苷类,如庆大霉素、依替米星等;万古霉素、去甲万古霉素等。 ④肾功能损害者忌用: 此组包括四环素类(多西环素除外),呋喃妥因、特比萘芬、头抱噻啶等。四环素、土霉素的应用可加重氮融血症;呋喃类和萘啶酸可在体内明显积聚,导致神经系统毒性反应。 三、肾功能不全者给药方案的调整 当肾功能不全者必须使用主要经肾脏排泄并具有明显的肾毒性药物时,应按肾功能损害

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的选择 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 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例如 青霉素的抗菌谱,主要包括一些球菌和革兰氏阳性杆菌。链球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对青霉素保持敏感,临床应用首选青霉素。不能用青霉素的宜选择红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而不宜用庆大霉素,因链球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常不敏感,因而无效。头孢菌素为广谱抗生素,但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的抗菌作用各有特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一代头孢菌素作用最强;二代头孢菌素次之;三代头孢菌素较弱。但对阴性杆菌的作用则三代头孢菌素明显超过二代与一代头孢菌素。因此金葡球感染不应首先三代头孢菌素,应选用一代的头孢噻吩或头孢唑啉。 2.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 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些易产生耐药的细菌和金葡萄、绿脓杆菌、肠杆菌属等 近年对不少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增高。有报道北京地区金葡萄菌对红霉素的耐药率达60%~70%,红霉素 不能作为抗耐药金葡菌的有效药,只能作为备用药物;羧苄青霉素、磺苄青霉素等抗绿杆菌作用也因细菌的敏感度下降而被酰尿类青霉素(呋苄青霉素、苯咪唑青霉素和氧哌嗪青霉素等)所取代。各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相同菌种不同菌株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加之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耐药性逐年有所增加,因此借助正确的药敏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增加临床感染治疗成功率。 3.根据感染疾患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 重症深部感染选择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较高的抗生素。如早期金葡菌败菌症,头孢噻吩与头孢唑 啉都有效,但病程较长者并已引起深部感染的金葡萄败血症,头孢唑啉的抗感染疗效明显优于头孢噻吩。因为头孢唑啉血浓度与组织浓度均比头孢噻吩高,其半衰期也较长,因此感染部位可达到较高浓度,所以深部感染时应选用头孢唑啉。酰尿类青霉素不仅具有强大抗链球菌与绿脓杆菌的作用。而具有血浓度、组织浓度较高,膜穿透力较强等临床药理特点,因此对链球菌属、绿脓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肾盂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4.根据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选择抗生素 抗菌药物在体内存在着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某些药物尚可在体内代谢。 (1)吸收过程: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亦不相同,一般口服1~2小时,肌注后 0.5~1小 时药物吸收入血,血药浓度达高峰。 口服吸收完全的抗生素有氯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头孢立新、阿莫西林、利福平、强力霉素等,口服后一般均可吸收给药量的80%~90%;青霉素类易被胃酸破坏,口服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 类可被胃酸破坏,口服后只吸收给药量的30%~40%;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多粘菌 素类、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口服后均吸收甚少,约为给药量的0.5%~3.0%。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

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认真做好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工作,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效遏制临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2012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准格尔旗卫生局关于印发《准格尔旗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方案》(准卫发[2012]201号)的要求精神,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医院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监督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管理和督查。 组长:王子华 副组长:郝义明任国军王国瑞王彩霞 成员:云建平韩劲松厉静辉李龙 任秀丽柴贵斐王平戴海职责: 1.医院根据各临床科室不同专业特点,科学设定抗菌药物应用控制指标,院长与临床科室负责人分别签订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责任状,建立健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制度和监督管理机制。

2.组织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培训和专项督导检查。 3.对违规行为做出处罚和整改。 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组长:王子华 副组长:郝义明(具体负责人)任国军王国瑞王彩霞 成员:王连在卢安礼徐海洲吴秀琴 云建平王玉荣苏静刘万君 张丽丽黄玉清李志平历静辉 张瑞琴刘学丰缪国清李龙 云建平王平戴海任秀丽 王忠梅张峥嵘 医务科、药剂科、感染科、质控科、微生物检验等部门共同负责抗菌药物日常管理工作。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控制指标 1.品种控制:①抗菌药物品种控制在35种以内,②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控制在2种以内,③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控制在1—2种; 2.品规控制:①头霉素类抗菌药物不超过2个品规;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

抗生素的选择

抗生素的选择 1.首先要掌握不同抗生素的抗菌谱,各种抗生素都有不同的作用特点,因此所选的药物的抗菌谱务必使其与所感染的微生物相适应。 2.根据致病菌的敏感度选择抗生素致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度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些易产生耐药的细菌和金葡萄、绿脓杆菌、肠杆菌属等近年对不少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增高。各种致病菌对不同抗菌药的敏感性不同,相同菌种不同菌株对同一种抗生素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加之抗生素的广泛使用,使细菌耐药性逐年有所增加,因此借助正确的药敏结果,可以帮助临床医师正确选用抗菌药物,增加临床感染治疗成功率。 3.根据感染疾病的规律及其严重程度选择抗生素重症深部感染选择菌作用强,血与组织浓度较高的抗生素。酰尿类青霉素不仅具有强大抗链球菌与绿脓杆菌的作用。而具有血浓度、组织浓度较高,膜穿透力较强等临床药理特点,因此对链球菌属、绿脓杆菌引起的肺部感染、肾盂肾炎、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等有较好的疗效。 4.根据各种药物的吸收、分布排泄等特点选择抗生素抗菌药物在体内存在着吸收、分布及排泄过程,某些药物尚可在体内代谢。 (1)吸收过程:不同的抗菌药物的吸收程度和速率亦不相同,一般口服1~2小时,肌注后0.5~1小时药物吸收入血,血药浓度达高峰。口服吸收完全的抗生素有氯霉素、氯洁霉素、氯林可霉素、头孢立新、阿莫西林、利福平、强力霉素等,口服后一般均可吸收给药量的80%~90%;青霉素类易被胃酸破坏,口服氨苄青霉素、苯唑青霉素类可被胃酸破坏,口服后只吸收给药量的30%~40%;氨基糖甙类,头孢菌素类的大多数品种、多粘菌素类、万古霉素、两性霉素B,口服后均吸收甚少,约为给药量的0.5%~3.0%。由于各类药物的吸收过程的差异,在治疗轻、中度感染时,可选用病原菌对其敏感、口服易吸收的抗生素而对较重的感染宜采用静脉给药,以避免口服或肌注时多种因素对其吸收的影响。 (2)分布:进入血液循环的抗菌药物,呈游离状态者,其分子小,可迅速分布至各组织和体液中,到达感染部位。不同的抗菌药物其分布特点亦不同。林可霉素、磷霉素、氟喹诺酮类中的某些品种在骨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在治疗骨感染时可选用上述骨浓度高的抗菌药物。前列腺组织中抗菌药物浓度大多较低,但红霉素、磺胺甲基异噁唑、甲氧苄氨嘧啶、氟喹诺酮类在前列腺液和前列腺组织中可达有效浓度。脑脊液药物浓度可达血液浓度均低,但有些药物对血脑屏障的穿透性好,在脑膜炎症时脑脊液药物浓度可达血液浓度的50~100%,如磺胺嘧啶、青霉素、氨苄青霉素、异肼、5-氟胞嘧啶、甲硝唑等均属此类;苯唑青霉素、头孢立新,红霉素、多粘菌素、两性霉素B等对血脑屏障穿透性则较差。两性霉素B用于治疗真菌性脑膜炎时可辅以该药鞘内注射。抗菌药全身用药后分布至浆膜腔和关节腔中,局部药物浓度可达血浓度的50%~100%,除个别情况,一般不需局部腔内注药。抗菌药物可穿透血~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透过胎盘较多的抗菌药物有氨苄青霉素、羧苄青霉素、氯霉素、呋喃妥因,青霉素G、磺胺类、四环素类,此类药物致胎儿血清浓度与母体血清浓度之比率达50%~100%;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的上述比率达58%左右,头孢菌素、氯洁霉素、多粘菌素E、苯唑青霉素等为10%~15%;红霉素等在10%以下。妊娠期应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时,可损及胎儿第八对颅神经,发生先天性耳聋,四环素类可致乳齿及骨骼发育受损,因此妊娠期要避免应用有损胎儿的抗菌药物。 (3)排泄:大多数抗菌药物从肾脏排泄,尿药浓度可达血药浓度的十至数百倍,甚至更高,下尿路感染时多种抗菌药均可应用,但最好选择毒性小、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的磺胺类、呋喃类、喹诺酮类等。林可霉素、利福平、头孢唑酮、头孢三嗪等主要或部分由肝胆系统排出体外,因此胆汁浓度高,可达血浓度的数倍或数十倍;氨基糖甙类和广谱青霉素类如氨苄青霉素、氧哌青霉素等在胆汁中亦可达一定浓度;但氯霉素、多粘菌素的胆汁浓度低,故该类药物不宜作胆系感染的首选药物,必要时氯霉素可作为联合用药。病情较重的胆系感染,可

抗菌药物管理系统规章制度、方案设计总汇编

目录 第一章商南县医院医院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办法 ........................................................................ - 2 - 第二章抗菌药物遴选和定期评估制度........................................................................................ - 6 - 第三章抗菌药物临时采购程序及管理规定.................................................................................. - 9 - 第四章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及目录........................................................................................ - 11 - 第五章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管理规定........................................................................................ - 15 - 第六章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知识和规化管理培训及考核制度 .................................................... - 18 - 第七章商南县医院抗菌药物规使用及管理制度 ...................................................................... - 19 - 第八章手术预防性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制度.............................................................................. - 28 - 第九章抗菌药物处方权限和调剂资格管理制度与程序 .......................................................... - 32 - 第十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与评估制度................................................................................ - 34 - 第十一章抗菌药物处方、医嘱专项点评制度及评价标准 ........................................................ - 35 - 第十二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督管理制度................................................................................ - 42 - 第十三章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通报和诫勉谈话制度 ............................................................ - 44 -

抗菌药选择题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 1、不属于大环内酯类的药物是() A 红霉素 B 林可霉素 C 乙酰螺旋霉素 D 麦迪霉素 E 吉他霉素 答案:B 【解析】大环内酯类的分类。可分为天然和半合成两类,红霉素为典型代表,包括乙酰螺旋霉素、麦迪霉素、吉他霉素等,后者包括螺红霉素、阿奇霉素和克拉霉素等。 2、红霉素在何种组织中的浓度最高() A 骨髓 B 胆汁 C 肺 D 肾脏 E 肠道 答案:B 【解析】红霉素的不良反应。肝功能不良患者应禁用红霉素,因为红霉素在肝脏中浓度最高,红霉素的酯化物易引起胆汁淤积为主的肝脏实质性损害,可伴有转氨酶升高、肝肿大。 3、军团菌感染应首选() A 青霉素 B 链霉素 C 土霉素 D 四环素 E 红霉素 答案:E 【解析】红霉素的临床应用。红霉素首选用于军团病、支原体肺炎、白喉带菌者,沙眼衣原体引起的婴儿肺炎、结肠炎和弯曲杆菌引起的败血症、肠炎。 4、患者,男,6岁,高热,呼吸困难,双肺有广泛小水泡音,诊断为“支气管肺炎”,青霉素皮试阳性,宜选用: A 氯霉素 B 四环素 C 头孢唑啉 D 磺胺嘧啶 E 红霉素 答案:E 【解析】红霉素的临床应用。红霉素主要用于耐青霉素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属感染或对青霉素过敏患者的治疗。 5、治疗骨及关节感染应首选()

B 林可霉素 C 麦迪霉素 D 万古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林可霉素类的临床应用。林可霉素在体内分布较广,在骨组织中的浓度时血药浓度的1.5倍,可用于治疗葡萄球菌感染如慢性骨髓炎和脓性关节炎。 6、红霉素和林可霉素合用可() A 降低毒性 B 增强抗菌活性 C 扩大抗菌谱 D 竞争结合部位相互拮抗 E 降低细菌耐药性 答案:E 【解析】林可霉素类的抗菌作用。林可霉素类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与红霉素相同,作用于细菌核糖体50s亚基并与之结合,从而抑制蛋白质的合成。 7、对革兰阳性菌有强大杀菌作用的药物是() A 万古霉素 B 吉他霉素 C 阿奇霉素 D 交沙霉素 E 以上均不是 答案:A 【解析】万古霉素的抗菌作用。万古霉素与去甲万古霉素主要对G+具有强大的杀菌作用。机制是能与细胞壁前体肽聚糖(D-丙氨酰-D-丙氨酸)结合。 8、肾功能不全的病人,下列何种抗生素的t1/2会显著延长() A 林可霉素 B 万古霉素 C 克林霉素 D 麦迪霉素 E 以上都不是 答案:B 【解析】万古霉素的体内过程。万古霉素主要以原形药物经肾随尿排泄,其t1/2约为6h,所以肾功能不全患者t1/2会显著延长。 氨基苷类抗生素及多粘菌素 1、氨基苷类药物主要分布于()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2011年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1〕56号)和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及《关于印发2011年全省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卫办〔2011〕29号),进一步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有效遏制细菌耐药,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卫生部《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和卫生厅《关于印发在全省卫生系统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卫〔2011〕57号),结合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现状,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活动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广泛深入开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机制,医务人员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能力明显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行为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采购、使用和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各项整治目标基本达标,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整体情况较之前有明显进步和改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长效机制逐步建立。 (二)2011年具体目标。 1.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架构; 2.建立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按规定设置感染科和临床微生物室,配备感染专业医师、微生物检验专业技术人员和临床药师; 3.严格控制抗菌药物购用品规数量,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超过2种,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1-2种; 4.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含复方制剂)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超过5个品规; 5.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100人/天以下; 6.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7.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妊娠期各类抗菌药物如何选择

孕期如何选用抗菌药物 常常遇到孕妇或家属咨询,哪些抗菌药可以用,哪些抗菌药不能用?医生是不是用错药了?其实,没有绝对安全的抗菌药,也没有绝对禁忌的抗菌药。例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母体和胎儿均有毒性作用,妊娠期避免应用;但在有明确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也可以在血药浓度监测下慎用。今天就谈谈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FDA妊娠期分级标准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根据药物对胎儿的致畸情况,将药物对胎儿的危害等级分为A、B、C、D、X 5个级别: A类:在人类有对照组的研究中,证明对胎儿无危害。包括多种维生素,孕期维生素制剂,但不包括大剂量维生素制剂。 B类:动物实验中证明对胎仔无危害,但尚无在人类的研究;或动物实验证明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有良好对照组的研究中未发现此作用。 C类:尚无很好的动物试验或人类的研究,或者动物实验对胎儿有不良作用,但在人类尚缺乏可利用的资料。很多在妊娠期常用的药物属于此类。 D类:已有证据证明对胎儿有危害,但在孕期应权衡利弊,在利大于弊时,仍可使用。如苯妥英纳、卡马西平等。 X类:已证明对胎儿的危险明显大于任何益处。例如:治疗痤疮的异维甲酸,可致胎儿中枢神经系统、面部及心血管的多种畸形。 二、妊娠期抗菌药的应用原则 妊娠期感染时用药可参考FDA分类,权衡用药后患者的受益程度及可能的风险决定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应用。

A类:妊娠期患者可安全使用;B 类:有明确指征时慎用;C 类:在确有应用指征时,充分权衡利弊决定是否选用;D 类:避免应用,但在确有应用指征且患者受益大于可能的风险时严密观察下慎用;X 类:禁用。 三、孕妇可选用的抗菌药物 1、β-内酰胺类 绝大部分β-内酰胺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其它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抑制药,属于B类。 本类药物毒性低,对胎儿及母体均无明显影响,也无致畸作用者,妊娠期感染时可选用。 特别品种: 头孢匹罗:可通过人的胎盘屏障,禁用!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C类。在动物的研究中证实对胎儿有副反应:致畸或使胚胎致死或其他,但在妇女中无对照组或在妇女和动物研究中无可以利用的资料。 2、大环内酯类: 红霉素、阿奇霉素,属于B类。 特别品种: 克拉霉素:C类。可通过胎盘。动物试验显示本药对胚胎及胎仔有毒性作用,故妊娠期妇女禁用! 特别提醒: 红霉素有肝毒性,不宜长期使用。虽未证实,但有资料显示: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畸形的风险,可能会造成婴儿的幽门狭窄。

医院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 文档编号:ZWK-20XX-001 XXX医院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 评制度 编制科室:知丁 日期:年月日

抗菌药物处方专项点评制度 一、抽样方法 医院组织感染、药学等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对抗菌药物处方、医嘱进行专项点评工作。每月选择全院部分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数量不低于25%)重点进行检查。每名医师的处方或医嘱不少于50份,重点抽查感染/肝病科、呼吸内科、重症医学科、外科等临床科室以及I类切口手术和介入医学科医师处方。 二、点评内容 (一)病区医嘱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1、临床科室抗菌药物管理小组每月要对本科室20%医师应用抗菌药物的病历进行评价,并填写《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非手术病历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汇总被评价医师抗菌药物应用合理率,经科主任审核签字后,在次月的10日前,送交医务部备案。 2、医务部组织相关人员对各科室上报的数据进行抽查,结果报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 (二)门诊处方抗菌药物专项点评 处方点评小组对5%的具有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所开具的门诊处方进行点评,每名医师不少于50份处方(如不足50份,按实际份数计算),填写《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表》(附件三),统计相关医师的抗菌药物使用合格率,

按月汇总点评结果后上交医务部。 三、监督管理 根据处方点评结果,对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前10名的医师,在全院范围内进行通报、问责,对其所在科室的科主任提出警告,并将点评结果纳入科室医疗质量、绩效考核以及职称晋升、评优选先体系中。 对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3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限制其特殊使用级和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并处以超常处方药费10倍罚款(从责任人奖金中扣除);限制处方权后,仍连续出现2次以上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取消其抗菌药物处方权并处以超常处方药费10倍罚款(从责任人奖金中扣除)。知丁

(整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方案 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减缓细菌耐药的发展,提高我院临床治疗水平,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要求,按照“突出重点、集中治理、健全机制、持续改进”的工作思路,围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中的突出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集中治理,务求实效。完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长效工作机制,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的医改目标。 二、组织机构 成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尚兰英 副组长:周兆军刘虎 成员:丁丽君吕红邢斌刘玉芳栾秀清 工作职责: (1)贯彻执行本院药事管理和抗菌药物使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定本院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监督实施;

(2)制订本院抗菌药物供应目录,推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相关技术性文件的制定与实施; (3)对本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定期分析、评估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4)对本院医务人员进行有关抗菌药物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教育培训,组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知识的公众宣传教育工作。 (5)对纳入《抗菌药物采购供应目录》的采购品种要进行临床评价,由临床医师、药师填写抗菌药物临应用床评估表,反馈意见。内容包括该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结果,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临床用量等情况。 (6)对不良反应发生率频繁高、安全性低、效价低的品种,根据临床医师或药剂科临床药师填写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评估表,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药事管理委员会经调查评估,决定是否继续使用。 (7)违规使用抗菌药物,如超适应证、超剂量使用的抗菌药物等,除按规定处理外,还在全院通报警示,以防止再次发生。 (8)定期组织临床科室主任、临床药师、检验科主任对全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汇总、评估,同时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及管理经验,提出适合本院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持续改进意见,并在全院推广实施。 (9)由药剂科定期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报、信息。共享抗菌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导读: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患者须持医生处方购买,然而在我国不少地区仍存在滥用抗菌药的现象,滥用抗菌药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条件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如何正确使用抗菌药物 ?正文 ?我来说两句(0人参与) 2012年06月12日04:55 来源:搜狐健康论坛 ?打印 ?字号 大|中|小 导读: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患者须持医生处方购买,然而在我国不少地区仍存在滥用抗菌药的现象,滥用抗菌药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条件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感冒是否就用抗菌药 感冒了,是否就用抗菌药物,家里有什么就用什么? 抗菌药物属于处方药,患者须持医生处方购买,然而在我国不少地区仍存在滥用抗菌药的现象,滥用抗菌药可能引起一个地区某些细菌耐药现象的发生,对感染的治疗会变得十分困难,这样发展下去,人类将对细菌束手无策。抗菌药物的使用要根据抗生素的抗菌谱、疾病的临床诊断及细菌学检查等条件选择用药。能用窄谱的就不用广谱的,能用低级的就不用高级的,用一种能解决问题的就不用两种,轻度或中度感染一般不联合使用抗生素。可用可不用的尽量不用。 我们常说的“感冒”一般是由病毒引起的,抗菌药物对病毒无效,所以不需要使用抗菌药。当然,有时感冒会合并细菌感染,因此如果出现高热、咳嗽、咳痰等表现,或症状加重,应去医院就诊,请医生判断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每种抗菌药仅对某些细菌起到杀灭或抑制作用,必须根据病情选用合适的抗菌药,而不能随意用药。 许多人将抗菌药等同于消炎药或感冒药,一旦有炎症或“感冒”,就赶紧服用。实际上抗菌药仅适用于由细菌引起的炎症,而对其他类型的炎症,如过敏性炎症(如接触性皮炎)、变态反应性炎症(如过敏性哮喘)等无菌性炎症无效。同样,抗菌药也不宜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如果滥用,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因为人体内存在大量正常有益的菌群,这些菌群互相制约,保持体内的微生态平衡。如果不分病情使用抗菌药物,会杀死体内正常有益细菌,引起菌群失调,招致其他疾病的发生。 如何正确服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不仅仅要选择恰当,而且应该选择合适的剂量与给药频次,每种抗菌药物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应根据医生或药师的指导规律服用药品,有的病人喜欢一次服用当日全部药物,这样使药物在血中浓度太高,易造成肠胃不适等副作用;同时如果漏服药物后也应咨询医生或药师的意见而不是自行补服药物。抗生素优势劣势各不相同,一般要因病、因人选择。比如红霉素是老牌抗生素,价格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提高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水平,控制细菌耐药,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的通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5版)》、《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持续做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等有关规定,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遏制细菌耐药,督促各地深化认识,落实具体责任,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实施细则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等病原微生物所致感染性疾病病原的药物,不包括治疗结核病、寄生虫病和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以及具有抗菌作用的中药制剂。 第三条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应当遵循安全、有效、经济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 第四条我院抗菌药物管理工作在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下设立 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组,院长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抗菌药物应用管理工作组由医务部、药学部、护理部、感染科、信息科、感染疾病科、检验科及临床科主任组成,设立管理工作组办公室,由医务科、药剂科共同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2、下设办公室:医务部: 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小组(AMS)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第五条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织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贯彻执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与技术规,制定抗菌药物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二)审议抗菌药物采购目录,对抗菌药物的购用及需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采购进行监督管理,并根据监督结果,分析、改进抗菌药物购用工作。 (三)根据相关指南,制定抗菌药物处方集、感染性疾病诊治与抗菌药物应用指南等相关技术性文件,并组织实施。 (四)制定临床科室门急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门诊患者静脉输注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率和使用强度、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感染患者微生物标本送检率等管理指标,并组织考核。 (五)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与细菌耐药情况进行监测,每月和每半年分析、评估、上报监测数据并发布相关信息,提出干预和改进措施。 (六)每年至少召开4次以上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织会议,研究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管理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评估改进效果。 (七)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和技术规培训,组织对患者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宣传教育。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试卷(答案)

抗菌药物合理使用试卷 科室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D )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2.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 B )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3.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证( D )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4.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D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5.在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A ) A.克林霉素 B.亚胺培南 C.庆大霉素 D.青霉素 6.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A ) 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7.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D )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8.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C ) A. 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 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 以上都不对 9.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使用(B ) A.手术开始前24 小时 B.术前30 分钟至2 小时内C.手术开始后2 小时 D.术后2 小时 10.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有(D ) A.无适应症用药 B.剂量过大 C.使用抗菌药物疗程过长 D.以上都是 11.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正确的说法是:( C ) A.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B.剖宫产手术术前用药应在术前30 分钟至 2 小时内给药。 C.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宜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D.以上都不对 12.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A )抗菌药物 A.非限制使用级 B.限制使用级 C. 特殊使用级 D.以上都对 13.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 A ) 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14.抗菌药物分三线管理是为了(C)

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

临床抗菌药物的选择 抗菌药的选择 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使多种细菌性感染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不合理使用和滥用则导致了不良反应增多和细菌耐药等问题,例如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耐药革兰阴性杆菌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肝菌等,其中有些耐药菌感染目前尚无有效治疗药物。所以,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可最大程度发挥抗菌药物的疗效并使不良反应降到最低程度。 抗菌药物通常仅对细菌性感染有用,对病毒感染无效。并非所有的发热均由感染所致,而且并非所有的感染均由细菌引起,抗菌药物不能治疗病毒感染。下列情况不宜或应限制使用抗菌药物:病毒性感染;原因不明的发热,又无细菌感染迹象提示者;无症状或轻型胃肠炎型的沙门菌感染,因使用抗菌药物可抑制正常肠道细菌,有利于沙门菌生长繁殖,延长带菌期,并易产生耐药;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不应列为常规,应严格控制;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应予限制,因局部应用后易产生过敏反应,也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2004年10月国家卫生部颁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该规范要求合理应用抗菌药: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指征确定是否联合用药,最好按药敏试验结果用药;1种抗菌药物可以治疗时不联合应用多种药物,一般不联用3 种以上抗菌药;一旦联合应用,用药剂量要足,不宜采取少量长时间应用或频繁更换;还需注意配伍禁忌,联合应用抗生素应达到协同或相加的治疗效果,必须有严格的指征,如重症混合感染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白细胞低的患儿,以及耐药菌感染和难治的细菌感染等,防止拮抗作用和毒性作用的产生和增强。 药物用于临床抗感染治疗中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如果药物的选择不当,不但产生不了抗菌治疗效果,还可能给病人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诸如不良反应增多,致病菌的变迁现象增多,促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增加合并症,延长病程,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等等。因此,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细菌学诊断和体外药敏试验 抗菌药物的选择,首先取决于病原微生物的种类和性质,多数抗菌药物仅选择地作用于有限范围的致病菌,因此,正确选择抗菌药物必须建立在对致病菌的正确诊断之上,有条件者应进行细菌分类与药敏试验。 2 患者情况 有药物过敏疾病及具有过敏性家族史者,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抗菌药物应禁用;机体防御机能低下者,应采用杀菌剂来治疗。肾脏是大部分抗生素排泄的主要途径。肾功能不全时,应用主要经肾脏排泄的药物,宜减量或延长给药时间,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表[001]

医院合理用药评价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 表1 ()病历或处方号:科室:医师:年 月日考评项目评分标准合计备注分值实际评分 4 1、有病原学诊断(采集标本如血、痰、尿、脑 4 2、感染症状者须有药敏结果选药评价 5 3、有 用药指征 7 (25分) 4、药物 选择恰当 2 5、遵循局部用药原则 3 6、价格合理 2 1、给药剂量药动学 5 2、 给药间隔适宜指标 5 3、开始、停止用药时 间适宜 3 (20分) 4、给药途径恰当 5 5、静脉 滴注药物溶媒、浓度、速度适宜 6 联合用药 1、 联合用药指征明确 6 2、遵循联合用药应用原 则评价 3 3、没有配伍禁忌药效学指标 8 1、感染控制确切(15分) 7 3、没有二重感染 3 药物不良 1、有预防不良反应措施 2 2、没有或 轻微不良反应反应 5 3、正确处置并上报 7 分线 管理 1、用药符合分线管理规定 3 2、换药有指 征(10分) 1.5 书写规范 1、药物名称、剂型、规 格书写规范 1.5 2、需做皮试的药物有注明(5分)2 3、修改有签字评价标准不合理(<70分)基本合 理(70~90分)合理(>90分) 1 合计评价结论点评者审核者病历摘

要病程概述药疗简况 2 用药点评注:每月每病区抽查出院病历各5份医院合理用药评价表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评价标准表 2 (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病历或处方号:科室:医师:年月日合理分值实际评分备注考评项目不合理 10 有1.适应证无 +5 有 2.病原学检测无 +5 有 3.药敏试验无 10 正确 4.药物选择太高/过低术前>2h或不用术后 5 术前2h 内 5.术前(初次) 5 手术时间≥3h即追加6.术中追加手术时间>3h未追加Ⅰ类切口:24h内Ⅰ类切口:时间>24h 5 7.术后用药Ⅱ类切口:48h内Ⅱ类切口:时间>48h 有指征,二种有协同作品种多/有拮抗/无指 10 8.联合用药用征/增加毒性/理论上5 正确不正确 9.用药途经 +10 正确过长/过短 10.治疗用药疗程用药频度/用量过大/ 5 正确 11.用法用量 5 正确不正确 12.溶媒种类及 3 10 13.按规定权限正确越级使用 10 14.病例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模板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 方案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促进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有效遏制细菌耐药, 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根据省、市、县《关于印发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 结合我院实际, 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求, 以促进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为目标, 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作为创立”三乙”医院、”医疗质量万里行”和”三好一满意”活动的重要内容, 坚持标本兼治, 以强意识、建机制、严考核为重点抓手, 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集中时间精力, 统一组织实施, 组织开展全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 规范临床抗菌药物应用行为, 努力提升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水平, 保障患者合法权益和用药安全, 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 二、组织领导 成立新昌县中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医务科, 任主任, 为秘书。 三、活动目标 , 我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须达到以下目标: 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健全, 广泛鼓励使用中医中药; 2、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技术支撑体系完善; 3、抗菌药物品种控制在35种以内; 4、同一通用名称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控制在2种以内, 处方组成类同的复方制剂控制在1—2种; 5、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 含复方制剂) 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超过5个品规, 注射剂型不超过8个品规; 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超过3个品规,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超过4个品规, 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的品种不超过5个品规; 6、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 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力争控制在40DDD以下; 7、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30%; 住院患者外科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 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 8、利用信息化手段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情况; 9.接受抗菌药物治疗住院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低于30%; 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开展率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