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第11章PPT课件-南京农业大学教学精品课程建设工作
南京农业大学简介(PPT)

2015年1月20日
中国政区图
南京农业大学
南京农业大学
杰出校友
仇和:中共云南省委副书记,1982年本科毕业 王荣:中共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书记,1982年本科毕业,1985年硕士,1988年博士 胡晋生:美国夏威夷大学教授,植物病理学家,1982年本科毕业 张凤如:美国克莱姆森大学教授,植物病理学家,1982年本科毕业 刘进元: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分子生物学家,1982年本科毕业 庄娱乐:中国科学院江苏省植物研究所所长,1982年本科毕业 陈建东:湖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局长,1984年本科毕业 易中懿: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所长,1986年本科毕业 周红波:中共南宁市委副书记,南宁市人民政府市长,1992年本科毕业 戚益军: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1995年本科毕业 郑小波:原南京农业大学校长、教授,植物病理学家,1990年博士毕业 周雪平:浙江大学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常务副院长,长江学者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 植物病理学家,1992年博士毕业
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设施工程学绪论(设施用作业机械与设备)

3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绪
论
主 要 内 容
一、设施农业装备的基本概念 二、设施农业装备的分类 三、国内外设施农业装备发展现状与趋势
4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一、设施农业装备的概念
设施农业装备——是指在设施农业生产过程中用于生 产和生产保障的各种类型的建筑设施、机械、仪器仪
14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4)覆盖材料多样化。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FRP) ,
聚乙烯(PE)薄膜、聚氯乙烯薄膜(PVC)等常用材
料外,现已开发了多种覆盖材料。 (5) 发展温室生物防治技术,发展超低量喷雾设备,
减少农药施量。
(6) 温室内部广泛使用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
15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7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三、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1.设施农业的发展简史
·第一、原始阶段:约2000年前,我国使用透明度高的桐油
纸作覆盖物,建造温室。古代的罗马是在地中挖成长壕或
坑,上面覆盖透光性好的云母板,并使用铜的烟管进行加 温,此时可以说是温室的原始阶段。
·第二、发展阶段:主要是二次世界大战后,玻璃温室和塑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农业设施工程学
教材:《设施农业装备》
王双喜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5第1版
1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授课教师:王传化
南京农业大学
Email: zhilan@
2
园艺设施学 机电学院
主 要 授 课 内 容
绪 论 设施农业建筑材料 设施农业覆盖材料 简易农业设施 塑料大棚 日光温室 连栋温室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南京农业大学课程教学大纲格式与要求-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二、教学目标及任务《地理信息系统实验》是环境生态类的信息技术学科方向的一门极为重要的专业技能课,它是通过在《地理信息系统》理论课基础知识讲授的同时,所进行的基本技能训练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
运用桌面地理信息系统为实验平台进行一整套流程的实际操作与训练。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技能与应用方法,培养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这一新的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专题应用和分析的能力,并了解国际上GIS最新发展的分析技术与方法。
1、教学目的: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地理信息系统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结合实例数据和应用模型,掌握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和解决资源、环境和生态科学领域中的具体问题。
2、教学要求:通过实验要求学生熟悉以ARC/INFO和MapInfo为选例的GIS软件的基本功能,掌握GIS的主要输入和输出设备的使用方法,掌握地理数据的输入、编辑和输出方法,掌握主要的空间分析方法,并能够分析一些简单的数据,通过实验使学生得到基本技能的系统训练。
3、教学任务:数据输入(手扶跟踪数字化输入、扫描输入),数据处理(数据转换、图形编辑、系统库编辑、误差校正、投影变换等),数据管理(图形库管理、属性库管理),空间分析(查询检索、属性分析、叠加分析、缓冲区分析等),DEM的生成和相关地形因子图的提取(坡度、坡向、地形图),成果图的设计和输出等内容。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实验一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安装、功能、特点(2学时)实验目的:了解国内外常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功能、应用与特点实验内容: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安装方法、实验数据的准备、软件功能演示与介绍1、ARCGIS、MAPINFO(1学时);2、MAPGIS、SUPERMAP以及实验数据准备(1学时)实验要求:重点掌握ARCGIS DESKTOP的功能与特点实验二数字化(6学时)实验目的:数字化是地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的最为重要的来源,本实验目的让学生了解手扶跟踪数字化和扫描屏幕数字化两种方法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工作步骤。
《农业经济学》PPT课件

南京农业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
农经系
2021/8/17
1
学科简介
我校的农业经济管理专业历史源远流长
前身是1921年成立的金陵大学农业经济组和1939年 秋设立的中央大学农业经济组。
1952年合并入南京农学院农经系,直至目前的南京 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如果从1920年美籍教授卜凯(Buck)等来金陵大 学讲授农业经济学、农场管理学等课程算起,农林 经济管理专业已有80多年的历史。
2021/8/17
8
课程纲要(六之四)
第七章 农产品贸易与农业保护政策(3学时)
农产品贸易的特性
农业保护政策
农产品市场的特征
WTO与我国农业
农产品贸易的构造变化
第八章 农业关联产业与食品体系(2学时)
农业关联产业与食品体系的概念 农业关联产业的展开理论 食品工业与食品流通业的产业组织 案例分析
Cramer Jensen :Agricultural Economic And Agribusiness
农业经济学和农业企业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4
Cramer Jensen著,张世龙译:农业经济学 台湾西书出版社
2021/8/17
13
2021/8/1710课程纲要(六之六)第十一章 世界的人口与粮食安全(3学时)
粮食安全问题的三要素 人口爆发与人口转换理论 世界的粮食生产 世界的粮食分配
第十二章 外国农业经济(6学时)
世界农业经济发展概略 美国农业经济 日本农业经济 西欧农业经济 印度农业经济
2021/8/17
WTO与中国农业
关于新农村建设问题的讨论
农村调查与实践(实习)
2021/8/17
(完整word版)精品课程申报表详解

*课程类别: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3. 教学队伍情况*学缘结构:即学缘构成,这里指本教学队伍中,从不同学校或科研单位取得相同(或相近)学历(或学位)的人的比例。
4.课程描述4—4教学条件(含教材选用与建设;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配套实验教材的教学效果;实践性教学环境;实训实习基地;网络教学环境)一、理论教学教材使用与建设本课程面向本校国内学生理论课的中文教材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面向工科专业的,由马文蔚、周雨青主编的《物理学简明教材》。
该教材专供非物理专业的学生使用,该教材在保持物理内容系统性的同时,删繁就简、科学精准、易学易懂,非常适合农林院校非物理的工科专业学生学习。
另一类是面向农科专业的,由杨宏伟主编的《物理学》.该教材加强了理论与专业实际的联系,注重学科知识在学科专业方面的应用。
在对留学生授课时参考了国内外著名的物理类教材和著作,以国外教材《College Physics》为主,并结合《物理学简明教材》和《物理学》两本教材。
为了更加适应留学生教学特点和学校特色,课题组老师重新备课,重新安排教学内容和课件的更新制作。
在课件制作中加入目前材料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自行制作示意图和动画,形象的将理论知识展现给学校。
二、实验教学教材使用与建设实验教学环节中,考虑到本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专业差别,课题组自己编写教材《物理学实验》,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仪器设备,开展了力热、光学、电学等三个传统模块的教学。
并且每隔三年对实验教学进行阶段性总结,结合课程发展,更新实验仪器和教材.在拓展实验教学中,课题组教师与学生一起,围绕学生专业方向,设计综合交叉的物理实验,并展开相5.自我评价6. 申报单位的政策措施、推荐意见7. 其他备注栏2016年度江苏高校省级外国留学生授课精品课程信息简表表一:表二:24填表说明:1。
本表分课程填写,每课程一表格。
2。
“课程开设情况”一栏中,若课程已开设,请注明已开设时长.例:该课程从2014年2月起开设,请填写“2年3个月"。
番茄育种南农精品PPT课件

串 番 茄
(二)番茄属的野生种和变种
在番茄育种中,最常用的番茄野生类型为醋栗番茄、 多毛番茄和秘鲁番茄。其次为总状番茄、智利番茄和 多腺番茄。
1、秘鲁番茄 (L. peruvianum)
秘鲁番茄属多年生、蔓性,茎半匍匐生,柔软带短毛。 叶色绿而稍带灰白,花序单轴或稍分歧,长5~9cm, 其上有6~12朵花或更多,花萼小5片,花瓣鲜橙黄色, 长10~13mm。雄蕊体短,圆锥形。
植株对多种病害有强抗性(如凋萎病、青枯病、叶霉 病及镰刀菌等)。
3、多毛番茄(L.hirsutum)
一年生或多年生,生长极为繁茂。形态特征是枝叶和果实上都 覆盖着长茸毛,茸可长达2.5~3.5mm。由于枝叶多毛使白粉虱 和蚜虫难以侵为害。
果实的干物质含量可达10.1%,全糖量1.66%,胡萝卜含量较 一般栽培品种高3~4倍,维生素C含量5.7mg%,
第一节、 番茄的种质资源与类型
番茄原产南美洲热带密林。
番茄是典型自花受粉蔬菜。2n=24。喜温、 喜光。对日照时间不敏感。种植面积在全世界 居蔬菜的第一位,244万公顷。20世纪初由传 教士传入中国。
广泛栽培于世界各地,但在我国仅有几十 年的栽培历史 ,但已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蔬菜 之一。
3、品质育种
随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加之中国面临加入WTO对番茄品质要 求更加迫切,番茄品质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商品品质:果实大小一致性,果肉坚实度,色泽光滑,完 整性,疤痕,裂果,果肩有无等。 ②营养品质:干物质、维生素,茄红素,矿物质,风味,糖 分等。 ③卫生品质:微生物、有害残留,有害化学成分。
植株能耐0~3℃的低温,甚至-2℃的短期霜冻,但在高温及干 燥空气下生长很差。
它对于多种病在(如叶霉病、斑点病、早疫病及烟草花叶病等) 都有很强的抵抗性。
农业经营与管理三ppt课件

• 农产品的栽培、饲养及其贮藏、加工、运输 等技术---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土壤 学、农业化学、农业气象学、农业工程学, 以及植物病理学和昆虫学
• 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创造离不开基础理论
4、农业经济学研究 自然科学--农业自然再生产规律 社会科学--农业经济再生产规律
障体系; • 通过提高村民组织化程度,建立良好的村民自治制度; • 通过提升村民民主意识,建立良好的农村道德风尚; • 通过美化农村人居环境,建立良好的村镇社区。
• 用10 ~20年时间,把全国农村基本建成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基础设施功能齐备、人居环境友 好优美、民主意识显著增强、村容村貌格调向上 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7、禽流感大流行多样化疫苗及免疫治疗制剂研究 8、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病基因工程疫苗研究与分子诊断试剂研制 9、重组病毒活载体疫苗构建技术及免疫增强技术研究 10、兽用疫苗免疫增强技术研究与佐剂研制 11、新型抗禽流感病毒中兽药的化学合成 12、新型动物专用抗菌、抗寄生虫化学药物的创制 13、家畜日本血吸虫病基因工程疫苗与防治综合技术研究 14、动物热带疫病快速诊断与控制技术研究 15、动物源性危险病原体监测预警与控制技术研究 16、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检测与监测技术研究
• 对农业的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规律的研究 • 对农业生产经济以及农业技术经济的研究 • 对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
5、农业历史的研究 农业科学技术史 + 农业经济史 农业知识系统的一个简单轮廓 农业系统工程学 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冲击:
门类与层次分化 不同学科间综合 研究与应用达新深度和广度
• 实现农民生活城镇化、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村建 设生态化的小康型新目标。
• (二)区域目标
南京农业大学PPT模板(经典)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 组织、有准备、有计划、 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
查论文的重要形式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 组织、有准备、有计划、 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
查论文的重要形式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 组织、有准备、有计划、 有鉴定的告PPT模板
答辩人:
导师:
01 课 题 背 景 及 内 容 BACKGROUND AND ISSUES
02
课题现状及发展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ISSUES
03 研 究 思 路 及 过 程 BACKGROUND AND ISSUES
04 研 究 数 据 及 结 果 RESEARCH IDEAS AND PROCESSES
地区 现状
02 研 究 意 义 SIGNIFICANCE
研究 意义
1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 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 织、有准备、有计划、有 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
文的重要形式
2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准备、有计划、 有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 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
规的审查论文的重要形式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织、有 准备、有计划、有鉴定的比较正
文的重要形式
添加标题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 织、有准备、有计划、有 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
文的重要形式
添加标题
毕业论文答辩是一种有组 织、有准备、有计划、有 鉴定的比较正规的审查论
文的重要形式
添加标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粮食需求定律
一、粮食需求变动因素
1) 经济因素:收入因素 ,价格因素 2) 社会因素:现代化因素,都市化因素 3) 自然因素:耕作环境因素
这些因素 生活价值观(生活意识) 生活 方式(生活文化) 粮食选择标准 粮食需 求行为 形成新需求法则 粮食需求结构
二、粮食需求曲线计测
C
C=3.924Y0.659
Y
四、饱食收入水平与饱食大卡水平
2509
大
卡
950
D=2509.26/(1+0.45e-0.00562Y)
千日元
Y
第二节 粮食政策目标
粮食政策的目标有三项:
1.粮食危机的避免(安全问题):
基本政策手段为:提高粮食自给率,确立粮食安全保
障体制 2.粮食供给的安定化:
综合粮食流通体系 的建设
1983年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委员会通过总干事爱德华·萨乌
马更为明确的粮食安全概念:“确保所有的人在任何时候 既能买得到又买得起他们所需要的基本食品”。
1992年中国提出的食物安全概念是:“能够有效地提供全 体居民以数量充足、结构合理、质量达标的包括粮食在 内的各种食物”。其包括的五个方面是:“食物生产安全,
马尔萨斯灾难性的人口预言,未能在迄今两个世纪的 历史中得到证实。按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 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的说法:“马尔萨斯从未预料 到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技术奇迹,也未能遇见到1870年 后,生活水准和实际工资快速增长的同时,西方大多 数国家的人口增长率却在下降的事实。”萨缪尔森指 出:“在马尔萨斯以后的一个世纪里,在欧洲和北美, 技术的进步拓宽了生产可能性边界。实际上,技术的 变化发生得如此之快,产出增长远远超出了人口增长, 从而使得实际工资有了极大的提高。”
据估计到2010年世界的营养不良人口为6.37 亿,其中亚洲为2.72,非洲为3.25亿。
图11-1 饮食能量的构成
其他:15% 水产:1%
畜产品:15%
谷物:51%
蔬菜水果:4% 砂糖类:9% 薯类:5%
二、马尔萨斯灾难性的人口预言及其破灭
(1)马尔萨斯人口论主要观点
英国牧师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 (Thomas Robert Malthus,1766—1834):1798 年年出版《人口原理》(AN ESSAY ON THE PRINCIPLE OF POPULATION,伦敦) 首次系统展现了人口、粮食、资源关系的困境 他提出两项公理:“第一,食物为人类生存所 必需。第二,两性间的情欲是必然的,且几乎人均收入
日本的例
1.综合粮食需求曲线:D=1403.887Y0.087 R2 =0.934, e =0.087,e =0.087
说明人均收入增加10%,人均粮食需求仅增 加0.87%----饱食时代
2600
大
D=1403.887Y0.087
卡
2200 200
FAO (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推测,在1990年,世界 上大计8亿人为慢性营养不良人口。
推测的二个依据
1)各国的每人每天DES(Dietary Energy Supply 饮食能量供给量),可以根据粮食平 衡表得出。表8-1
2)BMR(Basal Metabolic Rate 基础代 谢率),人们维持生命而必需的能量。 只能 摄取BMR的1.54倍以下能量的人为慢性营养 不良人口。
具有促进食物生产持续稳定增长的能力;食物卫生安全,具 有保障食物卫生品质的能力;食物储备安全,具有防灾减灾 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食物流通安全,具有对食物市场进 行调控的能力;食物消费安全,具有引导科学消费的手段和 能力”
第三节、世界的人口与粮食
一、粮食问题的三因素
世界的人口 粮食的生产力 粮食的分配
反对提高工人工资。逻辑同上:工资增加导致劳动者境况 改善,人口受到的抑制会有所放松,这在导致食物价格上 升的同时导致劳动力过剩、工资下降,迫使劳动者结婚生 子困难,这又使人口不再增加,直至生活资料与人口回复 最初比例。他还因此断言,“随着美国人口的增加,劳动 者的报酬将大大降低。”
(2)马尔萨斯预言的缺陷
(2)马尔萨斯预言的缺陷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除了指出马尔萨斯预言与现 实的差距之外,还更多地揭示了马尔萨斯为不 合理制度辩护的错误,指出“不同的社会生产 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增长规律和过剩增长规 律”,“工人人口本身在生产出资本积累的同 时,也以日益扩大的规模生产出使他们自身成 为相对过剩人口的手段。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 方式所特有的人口规律”。
他展示了他的理论的政策含义:
反对政府对穷人的赈济。逻辑是:赈济穷人,使之更易于 结婚生子,并助长其懒惰挥霍;而土地提供的食物一定, 增加的需求抬高食物价格;虽然会刺激生产,但增加的财 富会进一步刺激人口增长,并超过财富的增长,迫使每人 所得下降,贫困复归。因此,“根据我们本性的固定法则, 要使社会下层阶级完全摆脱匮乏的压力是绝对不可能的”。
随后提出两个假设:“人口若不受到抑制,便 会以几何比率增加,而生活资料却仅仅以算术 比率增加”,即“人口的增殖力无限大于土地 为人类生产生活资料的能力。”
相应得出三个命题:“人口没有生活资料便无 法增加”,“只要有生活资料,人口便会增 加”,“占优势的人口增殖力若不产生贫困与 罪恶便不会受到抑制”,从而达到实际人口与 生活资料的平衡。
量性稳定化(储藏体制的确立)
经济性稳定化(价格安定体制的确立)
3.饮食生活的多样化,高级化:
综合粮食生产 基地的建设
粮食生产结构的调整
1972—1974年的全球粮食危机,推动了联合国1974年1月的罗 马世界粮食大会。世界粮农组织理事会通过《世界粮食安全
国际约定》,给出了粮食安全概念:“保证任何人在任何 时候都能够得到为了生存和健康所需的足够食品”。
千日元
1000
收入
2.淀粉性粮食需求曲线 D=5371.718Y–0.214 , R2 =0.949, e =-0.214
1700 大 卡
1100
200
D=5371.718Y–0.214
千日元
1000
三、从饮食费(粮食消费支出)看粮食需求法则
C=3.924Y0.659 , R2 =0.997, e =0.659 e =0.659 说明人均收入增加10%,人均粮食消 费支出增加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