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t跨线移动龙门吊设计计算
龙门吊轨道计算

龙门吊轨道计算一、轨道长度轨道长度根据龙门吊跨度、厂房长度以及厂房两端的支柱位置等因素确定。
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以确保轨道长度能够满足龙门吊的跨度和厂房长度的要求,同时避免过长的轨道导致材料浪费和施工难度增加。
二、轨道荷重轨道荷重主要包括龙门吊自重、吊重以及运行过程中的动载等。
轨道荷重是计算支反力和梁的强度与稳定性的基础。
在进行轨道荷重计算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工况下龙门吊的负载情况,以确保轨道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支反力计算支反力是指轨道在承受荷重时产生的反作用力。
支反力的大小取决于轨道荷重的大小和轨道跨度的大小。
在进行支反力计算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工况下龙门吊的运行情况,以确定支反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支反力是计算轨道固定件承载力的基础,应保证轨道固定件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以确保轨道的安全稳定。
四、梁的强度与稳定性验算梁的强度与稳定性是确保轨道安全稳定的重要因素。
在进行梁的强度与稳定性验算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工况下梁的受力情况,包括静载和动载。
梁的强度和稳定性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以确保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弯曲、变形或断裂等现象。
五、整体稳定性验算整体稳定性是指轨道系统在承受荷重和外部扰动时保持稳定的能力。
在进行整体稳定性验算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工况下轨道系统的受力情况,包括静载和动载。
整体稳定性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以确保轨道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失稳现象。
六、地基承载力验算地基承载力是确保轨道安全稳定的基础。
在进行地基承载力验算时,应充分考虑轨道荷重和支反力等因素对地基的影响。
地基承载力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地基沉降或塌陷等现象。
七、螺栓、锚栓设计计算螺栓、锚栓是固定轨道的重要部件,其设计计算是确保轨道安全稳定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螺栓、锚栓设计计算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工况下轨道的受力情况,包括静载和动载。
螺栓、锚栓的设计应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以确保在使用过程中能够有效地固定轨道,防止轨道发生位移或滑动等现象。
龙门吊轨道基础验算

龙门吊轨道基础验算附件:龙门吊基础验算一、门式起重机钢跨梁强度验算1小结龙门吊过跨梁采用上下铺设40mm厚盖板和30mm厚腹板组焊而成箱形结构梁,中间间隔1.5m均匀布置16mm厚隔板,整体高度455mm。
所用材料主要采用q345b高强钢,结构形式见图(一)图一龙门起重机钢跨梁结构形式2.计算载荷工况:2.1计算荷载:钢板组合梁上仅运行16t龙门吊,钢梁上不再运行45t龙门吊。
16t门机自重70t,起重量16t,行走轮数4个,单轮压力g=(70/2+16)/2=25.5t,垂直动载系数1.4,单轮压力g*1.4=35.7t。
(龙门吊轨道宽度7.5m)2.2荷载条件:工况1,门吊运行到一轮压地基面端部,一轮压过跨梁上。
工况2,门吊运行到过跨梁中部时工况。
2.2材料的许用应力:屈服极限(MPA)345许用应力(MPA)216许用应力(MPA)230材料q345b3。
有限元建模过跨梁钢结构有限元模型见图(二)。
由于为左右对称结构,采用实体单元进行网格的自动划分。
该模型共划分了54768个单元,43581个节点。
图二跨梁钢结构有限元模型4结论:工况1:跨梁最大应力为109.98mpa(见图3),最大静挠度为15.6mm(见图4),挠度跨比为14.66/21000=1/1432<1/500;工况2:过跨梁最大应力为168.26mpa(见图五)、最大静挠度为36.2mm(见图六),挠跨比为34/21000=1/617<1/500;在荷载条件下,最大应力小于材料的许用应力,刚度小于钢结构设计规范中挠跨比的1/500,跨梁的最大强度和刚度满足使用要求。
图三过跨梁工况1应力云图图四工况1跨梁应变云图图五过跨梁工况2应力云图图六工况2跨梁应变云图二、门吊扩大基础承载力计算门式起重机轨道梁基础为500毫米×600毫米。
扩展基础图如图7所示。
梁上预埋螺栓,铺设43#轨,轨间留5mm收缩缝及接地线,轨端设挡轨器。
龙门起重机设计计算(完整版)

龙门起重机设计计算一.设计条件1. 计算风速最大工作风速: 6级最大非工作风速:10级(不加锚定)最大非工作风速:12级(加锚定)2. 起升载荷Q=40吨3. 起升速度满载:v=1 m/min空载:v=2 m/min4.小车运行速度:满载:v=3 m/min空载:v=6 m/min5.大车运行速度:满载:v=5 m/min空载:v=10 m/min6.采用双轨双轮支承型式,每侧轨距2 米。
7.跨度44米,净空跨度40米。
8.起升高度:H上=50米,H下=5米二.轮压及稳定性计算(一) 载荷计算1.起升载荷:Q=40t2.自重载荷小车自重 G1=6.7t龙门架自重 G2=260t大车运行机构自重 G3=10t司机室 G4=0.5t电气 G5=1.5t 3.载荷计算工作风压:qⅠ=114 N/m2qⅡ=190 N/m2qⅢ=800 N/m2(10级)qⅢ=1000 N/m2(12级)正面: FwⅠ=518x114N=5.91410⨯NFwⅡ=518x190N=9.86410⨯NFwⅢ=518x800N=41.44410⨯N (10级)FwⅢ=518x1000N=51.8410⨯N (12级)侧面:FwⅠ=4.61410⨯NFwⅡ=7.68410⨯NFwⅢ=32.34410⨯N (10级)FwⅢ=40.43410⨯N (12级)(二)轮压计算1.小车位于最外端,Ⅱ类风垂直于龙门吊正面吹大车, 运行机构起制动,并考虑惯性力的方向与风载方向相同。
龙门吊自重:G=G1+ G2+G3+G4+G5=6.7+260+10+2=278.7t起升载荷: Q=40t水平风载荷:FwⅡ=9.86t水平风载荷对轨道面的力矩:MwⅡ=9.86 X 44.8=441.7 tm水平惯性力:Fa=(G+Q) X a=(278.7+40) X 0.2 X 1000= 6.37 X 10000 N=6.37 t水平惯性力对轨道面的力矩:Ma= 6.37 X 44=280.3tm总的水平力力矩: M1 = Ma+ MwⅡ=722 tm小车对中心线的力矩:M2=(6.7+40)X 16=747.2tm最大腿压: Pmax =0.25 (G+Q) + M1/2L + Mq/2K=0.25 ⨯318.7 + 722.0/48 + 747.2/84 =79.675+15.04+8.9=103.6t最大工作轮压:R max = P max /4 =25.9t =26t(三) 稳定性计算工况1:无风、静载,由于起升载荷在倾覆边内侧, 故满足∑M ≧0 工况2:有风、动载,∑M=0.95 ⨯ (278.7+40) ⨯ 12-628.3 =3004.9 >0工况3:突然卸载或吊具脱落,按规范不需验算 工况4:10级风袭击下的非工作状态:∑M=0.95 ⨯ 278.7 ⨯12 – 1.15 ⨯ 41.44 ⨯44=3177.2-2668.7 =1080.3>0 飓风袭击下:∑M=0.95 ⨯ 278.8 ⨯12 –1.15 ⨯ 51.8 ⨯ 44.8 =508.5>0为防止龙门吊倾覆或移动,龙门吊设置风缆。
龙门吊计算书

计算书目录第1章计算书 (1)1.1 龙门吊轨道基础、车挡设计验算 (1)1.1.1 龙门吊走行轨钢轨型号选择计算 (1)1.1.2 龙门吊轨道基础承载力验算 (2)1.1.3 龙门吊轨道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 (2)1.2 吊装设备及吊具验算 (3)1.2.1 汽车吊选型思路 (3)1.2.2 汽车吊负荷计算 (4)1.2.3 汽车吊选型 (4)1.2.4 钢丝绳选择校核 (5)1.2.5 卸扣的选择校核 (5)1.2.6 绳卡的选择校核 (6)1.3 汽车吊抗倾覆验算 (7)1.4 地基承载力验算 (7)第1章计算书1.1 龙门吊轨道基础、车挡设计验算MG85-39-11龙门吊,龙门吊跨径改装修整为37m,每台最大起吊能力为85T。
上纵梁为三角桁架,整机运行速度6m/min,小车运行速度5m/min,整机重量60T。
1#梁场最大梁重137T,设置两台MG85龙门吊,最大起吊能力170T,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本方案地基基础梁总计受力:M=137+60×2=257TF=M*g=257T×9.8N/kg=2519kN2台龙门吊共计有8个支点,则每个支点受力:P=F/8=315kN85T满负荷运转(吊装170T)时,Pmax=(85+60)T×9.8N/kg/4=355kN。
1.1.1 龙门吊走行轨钢轨型号选择计算确定龙门吊走行轨上的钢轨,计算方式有两种,二者取较大值:方式一:根据《路桥施工计算手册》计算:g1=2P+v/8=2×315+(6×60/1000/8)=630kN/m方式二:根据《吊车轨道联结及车挡(适用于混凝土结构)》中“总说明4.3公式(1)”计算:P d=1.05×1.4×1.15×315=533kN/m;满负荷运转时:g1max=2×355+(20×60/1000/8)=710kN/m;P d max=1.05×1.4×1.15×355=600kN。
龙门吊计算书

龙门吊计算书-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计算书目录第1章计算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龙门吊轨道基础、车挡设计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龙门吊走行轨钢轨型号选择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龙门吊轨道基础承载力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龙门吊轨道基础地基承载力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吊装设备及吊具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吊选型思路...................................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吊负荷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吊选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钢丝绳选择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卸扣的选择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绳卡的选择校核................................... 错误!未定义书签。
汽车吊抗倾覆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地基承载力验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1章计算书1.1 龙门吊轨道基础、车挡设计验算MG85-39-11龙门吊,龙门吊跨径改装修整为37m,每台最大起吊能力为85T。
t龙门架计算书

=143kgG=G1+G2+G3=155.5kg+382kg+143kg=680.5kgq 3=G/L=680.5kg/13.68m=49.74kg/m 葫芦自重:P 1=200kg 吊重:P 2=3000kg 23(1)最大弯距M 1=1/4×P 1L=1/4×200×12=600kg ·m M 2=1/4×P 2L=1/4×3000×12=9000kg ·m M 3=1/8×q 3L 2=1/8×49.74×122=895.32kg ·m ∑M= M 1+M 2+ M 3=10495.32 kg ·m 考虑安全系数为1.5(2)V=P V max =3498.44kg ×1.5=5247.66kg4、强度计算倒三角架截面梁折算整体梁:惯性矩I折=A1×A2/(A1+A2) ×h=2×5.372×35.578/(2×5.372+35.578) ×652=34862cm4抗弯截面模量W(近似)W= I折/(h/2)=34862/(65/2)=1072.68 cm3考虑荷载不均匀系数k为0.9σ= M max/(k.W)=15742.98×102 /(0.9×1072.68)=1630.7kg/cm<[σ]=1700 kg/cm2剪力较小完全满足要求,计算略。
5、上弦杆受压局部稳定验算上弦受压压力为N=σ×A1N=1630.7kg/cm2×2×5.372=17520kgI x =2×π(D4-d4)/64=43.76 cm4A1=2×5.372=10.744 cm2r x =√I x/A1=2cm上弦杆横向每0.75m设钢管缀条,所以取l0x=0.75mλx= l0x/ r x =75cm/2cm=37.5由λx=37.5查表得稳定系数ϕ=0.946σ= N/(ϕ.A1)=17520/(0.946×10.744)=1723.76kg/cm2<[σ]=2150 kg/cm2横梁上弦压杆稳定符合要求6、主梁挠度计算取集中荷载作用于跨中进行计算惯性矩I折=A1×A2/(A1+A2) ×h=2×5.372×35.578/(2×5.372+35.578) ×652=34862cm4弹性模量26/E⨯kg=1.2cm10按简支梁进行计算:(1)在集中力作用下(P1+P2)跨中挠度f1=k.PL3/(48EI)=1.1×3200×123/(48×2.1×106×34862)=1.73cm(2)在均匀自重荷载作用下挠度f1=5q3L4/(384EI)=5×49.74×12003/(384×2.1×106×34862)=0.015cm以上挠度合计f中= f1+ f2=1.74cm≈1/700L符合结构要求。
70t跨线移动龙门吊设计计算

城 市道 桥 与 防 洪
2 0 1 3 年7 月第 7 期
7 0 t 跨线移 动龙 门 吊设 计计算
董 柏 富
( 富 阳市 交通运 输局 , 浙 江富 阳 3 1 1 4 0 0)
摘 要 : 某高速公 路跨江特 大桥 , 主桥 为下承式连续 钢桁拱结构 , 孔跨布 置为( 1 3 2 + 2 7 6 + 1 3 2 ) m, 主桥全 长 5 4 0 m。在工程施 中 , 主 桥在两边跨各设 置一 台 7 0 t 跨 线移动龙 门吊 , 用于边跨 钢梁 的拼装 及钢梁杆 件的上桥 的提升 。以 2 0 0 8 版起 重机设计 规范 为依
跨度 L = 2 8 m。
龙 门 吊工作 级别 : 属 于 门式 轨 道 起 重 机 , 工 作
级别为 A 5 。
3 计算荷载
3 . 1 常 规 荷载 ( 1 ) 龙 门 吊 自重 : P G = 2 2 4 3 k N。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0 4 — 2 3 作者简介 : 董 柏富 ( 1 9 6 3 一 ) , 男, 浙江 富阳人 , 高级工 程师 , 从 事交通工 程管理工作 。
、 / = 1 . 1 0 。 ( 6 ) 采用 普 通 吊具 的无 级 变速 控 制 的连 续 变化
变速 驱 动 的流 动 式起 重 机 驱 动 机 构 引 起 的荷 载 变 动 系数 : 西 = 1 . 2 。
( 7 ) 走行 大 车制 动时 间取 : t = 2 . 5 S , 水平 惯性 力 ,
据, 采用极 限状 态法对某 高速 铁路钢桁梁 提梁用 7 0 t 移 动龙 门吊进 行结构受 力计算及 稳定性 分析 。该 文重点介 绍了 门式起重机 按 规范进行荷 载取 值和荷载 组合 , 以及采 用 m i d a s c i v i l 进行 建模计算 和优化设计 的方法。 关键 词 : 龙 门吊机 ; 设计计算 ; 结构受 力 ; 稳定性 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U d 4 5 . 3 2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 编号 : 1 0 0 9 — 7 7 1 6 ( 2 0 1 3 ) 0 7 — 0 1 2 2 一 【 ) 4
70t龙门吊设计技术书

龙门吊安全检算Ⅰ、说明:1、本龙门吊设计是为公路大桥30m T梁梁场摆放服务。
2、根据现场地形及实际施工需要,龙门吊设两座,为等高型式,两侧立柱高度7.5米。
立柱采用贝雷梁拼装,横梁也采用单层双排贝雷梁,龙门吊主要几何尺寸:净宽16.5米,计算宽度18米,最大净高7.5米(加走行高度)。
结构图详见附图。
3、计算数据及资料:a、30m T梁设计自重:70吨b、风力:风压值取W=50kg/m2(八级风)体型条数k1取0.4(桁架)空气动力系k2取1.5c、龙门吊机上起重小车走行速度V=6m/分起重小车、电机、吊具等自重约3吨d、此龙门吊工作时,不考虑纵向移动e、横梁自重(贝雷梁单层两片、6+1+0.5)计0.54*7.5*2=8.1吨立柱:(4+2)*0.54*2=6.48吨横梁上起重小车轨道及角钢:140kg/mⅡ检算一、荷载计算1、恒载a、起重小车轨道及角钢:q=2.520t /18m=140kg/mb、横梁重:q=m3t2*54.0=360kg/mc、立柱: 6.48t2、活载:a、起重小车及配属起吊设备:p=3tb、30m T梁计算重(计入施工误差10%)p==0.5×70×1.1=38.5t活载总重:p==38.5+3=41.5t考虑活载移动时冲击条数K=1.2计算活载:р=41.5×1.2=49.8t3、风力(纵向):р=W×F1×K1×K2a、小车及卷扬机:рa=0.05×2×1.5×1×0.4×1.5=0.09tb、横梁(包括上行钢轨、枕木):рb=0.05×(1.5+0.3)×22.5×0.4×1.5=1.254tc、立柱:(包括塔头)рc=0.05×7.5×0.75×0.4×1.5=0.169tрc=0.05×7.5×0.75×0.4×1.5=0.169t二、纵向稳定性检算:龙门吊纵向移动时,设计要求为空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支座及吊重位置图 吊重时天车轮子位置分别取图 3 三处计算
(图中 A、B、C、D 为支点位置)。 对于各种工况组合,需检算龙门吊的各种工
作状态下,在各不利吊点的受力情况。受纵向风荷 载作用的工况,由于结构本身的对称性,可在吊点 1、吊点 3 两个位置中选择一处检算(尽管起吊点 和天车前后轮位置并不相等,但是影响很小,可以 忽略不计),同时检算吊点 2 在横向风力作用下, 选择最不利吊点 3 进行检算即可。 5.2 计算建模
工作状态最大风压:PⅡ=250 Pa,风力系数:C=1.70;
工作状态风荷载:PW=CpA。
迎风充实率:φ=
0.12×2+0.075×2+0.075×1.414 2×2
=
0.124,ba =1
挡风折减系数:η=0.879 2,按 4 片桁架考虑:
顺桥向总迎风面积:Ax=
1-ηn 1-η
φAx0=
1-0.87924 1-0.8792
据,采用极限状态法对某高速铁路钢桁梁提梁用 70 t 移动龙门吊进行结构受力计算及稳定性分析。该文重点介绍了门式起重机
按规范进行荷载取值和荷载组合,以及采用 midas civil 进行建模计算和优化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龙门吊机;设计计算;结构受力;稳定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5.32 文献标识码:B
C2:起重机非工作状态,有非工作状态风载。 C3:起 重 机 动 载 试 验 下 ,有 试 验 状 态 风 载 ,提 升起重结构。 C4:大车速度 ν1=0.16m/s<0.7 m/s,此工况不 予考虑。 C5:考 虑 施 工 现 场 状 况 ,不 考 虑 倾 翻 力 ,现 场 在起吊时应严格控制起吊位置速度,保证起吊结 构与周围结构的安全距离,严禁不规范操作。 C6:正常工作状况下,意外停机。 C7:起 重 机 带 额 定 起 升 重 量 ,机 构 失 效 ,对 于 该门吊结构,此项与 C6 相同。 C8:因该结构重要级别未达到,该项目不予考 虑。 C9:起重机安装拆卸工况,该结构系参考某桥 55 t 移动龙门吊设计,安装拆卸对比后,可不予考 虑。 Pmax=(γ1Px1,γ2Px2,……),其中 γ1 为分项系数; Px1 为各个荷载设计值;Pmax 为荷载组合计算结果。 各工况各个荷载分项系数及动力系数如表 1 所列。
6.1.2 横桥向稳定验算
横桥向风压:hf=85.17 kN,作用位置离门吊最
低点:z0=23 m,分项系数 1; 吊件受到的风压:hf'=8.5 kN,作用位置离门吊
最低点:z0'=54 m,分项系数 1; 最不利状况考虑该风载,与天车走行时刹车
(停机)组合,刹车产生的惯性力:
吊重的惯性力:g1=90 kN,作用位置离门吊最
姨 h =1.12。 天 车 横 向 运 行 冲 击 系 数 :φ42=1.1+0.058 ν2·
姨 h =1.10。 (6)采用普通吊具的无级变速控制的连续变化
变速驱动的流动式起重机驱动机构引起的荷载变 动系数:φ5=1.2。
(7)走行大车制动时间取:t=2.5 s,水平惯性力, 天车及大车水平惯性力系数:φ5a=0.064×5=0.096 (此处 φ5 取值不同于上面 φ5),小于建筑结构荷载 规范规定,按 0.1 取值,门吊质心分布详见图 2 所示。
图(单位:cm)
2 计算依据及主要参数
(2)龙 门 吊 起 升 荷 载(含 下 滑 轮 组 及 吊 钩 、吊 具和钢丝绳):PQ=900 kN。
(3)自重振动荷载:φ1PQ=1.1×2 243=2 467.3(kN)。 (4)起升状态为 HC2,β2=0.34,φ2min=1.10。 参考 GE Fanuc 系列门 吊 , 取 稳 定 起 升 速 度 νq=νqmin=10 m/min=0.167 m/s。 φ2=φ2min+β2νq=1.16 起升动荷载:φ2PQ=1.16×900=1 044(kN)。 (5)轨道高差取:h=5 mm,大车走行速度为: ν1=0.16m/s,天车走行速度为:ν2=0.025 m/s。则: 大 车 纵 向 运 行 冲 击 系 数 :φ41=1.1+0.058 ν1·
122 桥梁结构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 年 7 月第 7 期
70 t 跨线移动龙门吊设计计算
董柏富
(富阳市交通运输局,浙江富阳 311400)
摘 要:某高速公路跨江特大桥,主桥为下承式连续钢桁拱结构,孔跨布置为(132+276+132)m,主桥全长 540 m。在工程施工中,
主桥在两边跨各设置一台 70t 跨线移动龙门吊,用于边跨钢梁的拼装及钢梁杆件的上桥的提升。以 2008 版起重机设计规范为依
=5.90 >1 (按 起 重 机 规
范)。
6.2 非工作风压下门吊稳定验算
6.2.1 顺桥向稳定验算
顺桥向门吊风压:sf=389.5 kN,作用位置离门
吊最低点:z0=36 m,分项系数 1.2;
2013 年 7 月第 7 期
城市道桥与防洪
桥梁结构 125
门吊自重:PG=2 243 kN,吊具自重:PD=200 kN, 对最前面的轮箱作用位置:y1=7 m,实际作用距离 约 8 m,分项系数 1。
K=(P1G.+2PsfD)z0y1 =1.02>1(按起重机规范),在此 工况下,龙门吊机稳定性满足要求,但也要求设置 斜“八“字缆风,锁定走行大车,以确保龙门吊机结 构的安全。 6.2.2 横桥向稳定验算
横桥向风压:hf=568.9 kN,作用位置离门吊最 低点:z0=23 m,分项系数 1.2;
门吊自重:PG=2 243 kN,吊具自重:PD=200 kN, 对最外侧的轮箱作用位置 x1=16 m,分项系数 1。
K=(P1G.2+hPfD)z0y1 =2.49>1((按起重机规范)。 6.3 突然卸载情况门吊稳定验算 6.3.1 顺桥向稳定验算
顺桥向门吊风压:sf=389.5 kN,作用位置离门 吊最低点:z0=36 m,分项系数 1;
该项设计依据《起重机设计规范》(GB/T 3811- 2008) 进行设计,龙门吊结构基本形式如图 1 所 示,采用 N 型万能杆件拼装而成;净高 Hj=50 m,净 跨度 Lp=28 m。
龙门吊工作级别:属于门式轨道起重机,工作 级别为 A5。
3 计算荷载
3.1 常规荷载 (1)龙门吊自重:PG=2 243 kN。
动载试验荷载系数:
φ6=0.5(1+φ2)=1.155。
4 荷载组合
应用极限应力法计算,工况如下: A1:无风载下,起吊地面物品。 A2:因该吊机无突然卸除部分起升重量的工 况,不予考虑,现场应注意检查吊装结构各部位的 连接、捆绑。 A3:无风载下,吊起结构重力与吊机运动组合。 A4:无风载下,起重机在不平的道路或轨道运行。 B1:有工作状态风荷载下,起吊地面物品。 B2:因该吊机无突然卸除部分起升重量的工况, 不予考虑,现场应注意检查吊装结构各部位的连 接、捆绑。 B3:有工作状态风荷载下,吊起结构重力与吊 机运动组合。
2013 年 7 月第 7 期
表 1 各个荷载分项及动力系数一览表
工况 起重机自重 起升质量 不平道路冲击 非起升驱动力 全部驱动力 工作风荷载 非工作风荷载
A1
1.16/φ1
1.34/φ2
0
0
0
0
0
A3
1.16/1
1.34/1
0
0
1.55/φ5
0
0
A4
0
0
1.16/φ4
1.55/φ5
0
0
0
B1
1.05/φ1
1.22/φ2
0
0
0
1.10/1
0
B3
1.05/1
1.22/1
0
0
1.41/φ5
1.10/1
0
B4
0
0
1.05/φ4
1.41/φ5
0
1.10/1
0
C2
1.05/1
0
0
0
0
0
1.10/1
C3
1.05/φ1
0
0
0
0
1.05/1
0
C6
1.05/1
1.10/1
0
0
0
0
0
试验荷载 0 0 0 0 0 0 0
1.1/φ6 0
采用 Midas Civil 建模,将以上工况荷载组合 带入运行计算,计算模型见图 4 所示。计算模型经 反 复 修 改 ,使 最 终 万 能 杆 件 结 构 的 挠 度 、内 力 、稳 定计算均满足规范或万能杆件的承载能力要求, 此外还应对薄弱节点、孔壁挤压等细节进行校核。
124 桥梁结构
城市道桥与防洪
×
0.124×332=137.2(m2)
横
桥
向
总
迎
风
面
积
:Ay=
1-ηn 1-η
φAy0=
1-0.87924 1-0.8792
×0.124×485=200.4(m2)
正常工作状态风压:
Pwx=CPⅡAx0=58.31(kN); Pwy=CPⅡAy0=85.17(kN)。 3.3 特殊荷载
3.3.1 非工作状态风荷载
吊最低点:z0=36 m,分项系数 1; 吊件受到的风压:sf'=8.5 kN,作用位置离门吊
最低点:z0'=54 m,分项系数 1; 最不利状况考虑该风载,与门吊走行时刹车
(停机)组合,刹车产生的惯性力:
门吊的惯性力:g1=224.3 kN,作用位置离门吊
最低点:z1=32 m,分项系数 1;
吊重的惯性力:g2=90 kN,作用位置离门吊最
f/L= 1/1038(满足要求); (3)门吊在非工作状态风况(纵向风力)下,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