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

合集下载

防水工考试历年真题

防水工考试历年真题

防水工考试历年真题1、单选(江南博哥)《铁路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TB/T2965-2011)要求防水卷材的颜色。

()A.任何颜色B.除白色外的其他颜色C.除黑色外的其他颜色D.自然色答案:C2、填空题单组分聚氨酯涂料与双组分聚氨酯涂料拉伸性能相近,但是低温柔度不同,单组分聚氨酯低温柔度≤(),双组分聚氨酯低温柔度≤()。

答案:-40℃;-35℃3、填空题目前屋面工程防水执行的现行施工技术规范为GB50345-2004,通常包括()、()、()、()等多种形式。

答案:平屋面;坡屋面;金属屋面;种植屋面4、单选验标中,要求防水板人工候化后的断裂拉伸强度保持率为。

()A.60%B.70%C.80%D.90%答案:C5、问答题请简要说明上人屋面与不上人屋面有的区别?答案: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屋面的防水层是否外露,上人屋面由于防水层不允许踩踏,因此在防水施工完毕后需要在上方施工刚性混凝土保护层。

6、单选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中含固量应。

()A.≥100%B.≥80%C.≥75%D.≥98%答案:D7、单选对地下卷材防水层的保护层,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顶板防水层上用厚度不少于70mm的细石混凝土保护B.底板防水层上用厚度不少于40mm的细石混凝土保护C.侧墙防水层可用软保护D.侧墙防水层可铺抹20mm厚1:3水泥砂浆保护答案:B8、单选下面哪种卷材是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A、SBSB、APPC、聚乙烯丙纶复合卷材D、油毡答案:C9、单选沥青防水卷材外观质量要求每卷卷材的接头不超过1处,较短的一段不应小于2500mm,接头处应加长()mm。

A.80B.100C.150D.200答案:C10、单选验标中,防水板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共有。

()A.7项B.8项C.9项D.10项答案:D11、单选卷材防水屋面施工,自粘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采用满粘法时,短边搭接宽度应为()mm。

A.60B.70C.80D.100答案:A12、填空题阻根系列产品性能包括基本性能和应用性能,基本性能指标满足GB18242-2008《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中Ⅱ型要求,应用性能符合JC/T1075-2008《种植屋面用耐根穿刺防水卷材》要求,行标规定了用于阻根的防水卷材厚度:改性沥青类防水卷材厚度不小于(),塑料、橡胶类防水卷材厚度不小于()。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性能检验要求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及性能检验要求
36
抗氯离子渗透性
≤1200C(氯盐环境≤1000C)
37
抗碱-骨料反应
合格
38
预制梁成品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符合本技术条件表3要求
每件预制梁
39
预制梁产品外观、尺寸偏差及其它质量要求
符合本技术条件表3要求
每件预制梁
②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达6个月者。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00t检验一次,不足100t也需检验一次。
烧失量



含水率


需水量比



三氧化硫含量


碱含量


Cl-含量


活性指数








密度

每次进货时,检查供应商出厂检验报告。

下列任一情况为一批,每批检验一次:
每批不大于100m3
14
蒸养
升温速度
≤10℃/h
每30min一次
15
恒温时梁体芯部混凝土温度
≤60℃,个别不超过65℃
每30min一次
16
降温速度
≤10℃/h
每30min一次
17
撤除保温设施时
混凝土芯部与表层温差
≤15℃
每件预制梁
18
混凝土表层与环境温差
≤15℃
每件预制梁
17
撤除保温设施时
混凝土芯部与表层温差
每件预制梁1组
24
终拉/放张时随梁养护混凝土抗压强度
符合设计要求
每件预制梁1组

13.防水层作业指导书

13.防水层作业指导书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HKJX-6标段桥涵工程编号:桥013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10年5月1日发布2010年5月5日实施沪昆铁路客运专线HKJX-6标段桥涵工程防水层施工作业指导书1、目的适用于沪昆铁路客运专线杭州至长沙(江西)段HKJX-6标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桥面防水层施工。

2、编制依据《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铁路桥涵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TB10002.3-200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铁路桥涵施工规范》(TB10203-2002);《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12953-2003);《聚氨脂防水涂料》(GT/T19250-2003);《高分子防水材料-遇水膨胀橡胶》(GB/T18173.3-2002);《建筑防水材料老化试验方法》(GB/T18244-2003)《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耐洗刷性的测定》(GB/T9265-88)《胶粘剂180º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2790-1995)《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GB/T529-1999)《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初稿)3、适用范围客运专线桥面防水层施工。

4、聚氨酯防水涂料施工工艺4.1、施工准备聚氨酯涂料施工前备好搅拌器、油漆刷、拌料桶、滚动刷、小型油漆桶、油工铲刀、木质橡胶刮板、条帚磅秤、等机具。

4.2、基层表面处理施工前,先以铲刀和条帚将基层表面的突起物、砂浆疙瘩等异物铲除,并将尘土杂物彻底清扫干净。

如发现有油污、铁锈等,要用钢丝刷、砂纸和有机溶剂等将其彻底清除干净。

4.3、配置及涂聚氨酯底涂料A组分:B组分按重量比1:1.5比例搅拌均匀。

涂料采用机械方法拌制,搅拌器的转速宜在200~300转/分钟,搅拌时不得加水,按照先主剂(A组分)、后固化剂(B组分)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注:配置后剩余的涂料应立即盖好桶盖,密封严实,以防和空气反应,形成结块。

客运专线铁路桥面新型防水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2019年文档

客运专线铁路桥面新型防水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2019年文档

客运专线铁路桥面新型防水层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引言客运专线是我国高速铁路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安全、高效、舒适的列车运行是客运专线的基本要求,而铁路桥面的防水层是保证列车正常安全运行的重要部分。

针对目前防水层存在的一些施工质量问题,本文将介绍新型防水层施工技术及其质量控制。

施工技术防水层是铁路桥面水保护的最外层材料,主要用于保护桥面结构免受水侵蚀,防止水分渗入桥面结构,减少桥面修缮次数,使桥梁寿命得到延长。

新型的防水层有着更好的机械性能和更高的耐水性能。

该新型防水层的施工技术如下:材料准备•原材料:防水胶、镀锌钢丝网、硬质发泡聚乙烯板。

•工具:水泥攪拌机,扫帚,刷子,砂浆铺设器等。

施工步骤1.铁路桥面表面清理,确保表面光滑挺平,无尘,无碎石块,并清除附着物。

2.在铁路桥面表面弹出标高线,将挡土墙、应力缓冲垫先进行铺设。

3.进行防水胶的涂刷。

将防水胶涂于桥面板上,每平方米用量应控制在1.3千克。

并在湿润状态下将镀锌钢丝网铺于防水胶层上并压平,压掉胶层余气,并使其保持平整,不能出现褶皱。

4.在防水胶层铺设一层硬质发泡聚乙烯板。

板材贴接严密,切口平直,板材之间不得留有空隙,板材长度均匀,边缘一律修边,修成斜角,突出部位应做相应的切除。

5.防水胶加厚层施工。

在硬质发泡聚乙烯板上涂刷一层防水胶加厚层,每平方米用量控制在0.8千克左右。

6.装配橡胶条。

在聚乙烯板上设置专用橡胶条,以保证整个桥面防水层的联接,防止水的渗漏。

质量控制铁路桥面新型防水层的施工质量控制是有效保证防水层质量的重要保障,只有把控好施工质量,客运专线才能得到完美的保护。

1.基础清理质量:须全面检查基础清理是否细致彻底。

2.防水胶施工质量:检查施工品质,主要反映在涂胶均匀度、厚度和面积上。

3.钢丝网施工质量:应符合规格、尺寸要求,塑料垫片离边不超过5mm,菱形孔径不大于13mm,铺设牢固,须承受铺装层的作用,且不得与铺装层矛盾。

4.聚乙烯板施工质量:板材平整度,一次出采购厂或者出场施工前均应进行抽查。

号文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技术条件 ()

号文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技术条件 ()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二00五年五月铁道部文件铁科技[2004]120号关于发布《350km/h客运专线60kg/m钢轨暂行技术条件》等4个350km/h客运专线暂行技术条件的通知现发布《350km/h客运专线60kg/m钢轨暂行技术条件》、《350km/h客运专线有碴轨道预应力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350km/h客运专线特级碎石道碴暂行技术条件》和《350km/h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请将执行情况和问题及时反馈到部科技司和高速办。

本技术条件由部科技司负责解释,由主编单位另行印发单行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二OO四年十一月十日前言本标准是为了满足新建铁路客运专线单线、双线及多线道碴桥面、无碴桥面、先张法、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预制简支梁及先简支后连续的预制简支结构的制造、验收及质量检验的需要而编制。

鉴于无碴轨道预制梁的结构形式、技术要求等目前尚未完全确定,因此有关无碴桥面预制梁的相关技术要求尚待补充及完善。

根据新建客运专线常用跨度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的特点,在本技术条件编制过程中参考了国内外各种规范与标准及高性能耐久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箱梁最新科研成果;采纳了即将颁布的《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路工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暂行验收标准》和新近颁布的《铁路混凝土工程预防碱-骨料反应技术条件》,并借鉴了《秦沈客运专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技术条件》、《青藏铁路高原冻土区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技术条件和检验方法》、后张梁通用标准TB/T3043-2002《预制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先张梁通用标准TB2484-94《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铁路桥简支梁》中的部分内容。

与《秦沈客运专线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简支梁技术条件》比较,本技术条件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修改和补充:●预制梁采用满足铁路客运专线工程耐久性要求的高性能混凝土;●加强对原材料、混凝土拌和物等的检验,明确了检验的工程与频次;●增加了灌筑时对混凝土入模温度、模板温度的限值;●明确了养护、拆模等阶段混凝土最高温度为芯部温度;●后张法预应力梁采用三次张拉工艺;●增加了预应力瞬时损失测试的频次;●增加了终张拉后30d梁体上拱度的限值;●后张法预应力梁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工艺;●增加了对预制成品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要求;●修改了预制成品梁静载检验的抽样方法;●对预制梁的保修期作出了明确规定。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

客运专线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梁暂行技术条件一、原材料要求:1、原材料应有供应商提供的出厂检验合格证书,并应按有关检验项目、批次规定,严格实施进场检验。

2、水泥应采用品质稳定、强度等级不低于42.5级的低碱硅酸盐或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熟料中C3A含量不应大于8%,在强腐蚀环境下不应大于5%;矿粉掺合料仅限于磨细矿渣粉或粉煤灰。

3、细骨料应采用硬质洁净的天然河砂,细度模数为 2.6----3.0,含泥量不应大于2.0%.4、粗骨料应为坚硬耐久的碎石,压碎指标不应大于10%,母岩抗压强度与梁体混凝土设计强度之比应大于2,含泥量不应大于0.5%,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5、不得采用具有碱—碳酸盐反应的骨料,并应优先采用非活性骨料,选用的骨料在试生产前应进行碱活性试验;当所采用骨料的碱---硅酸反应膨胀率在0.10---0.20%时,混凝土中的总碱含量不应超过 3.0Kg⁄m3,且应按<<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的要求进行掺合料和复合外加剂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有效性评价.6、混凝土矿物掺合料应采用粉煤灰或磨细矿碴粉,粉煤灰的需水量比不应大于100%,磨细矿碴粉的比表面积为350---500m2⁄Kg.7、混凝土拌合物中各种原材料引入的氯离子含量不得超过胶凝材料总量的0.06% 8、混凝土胶凝材料总量不应超过500Kg⁄m3,水胶比不应大于0.359、在配制混凝土拌合物时,水、水泥、掺合料、外加剂的称量应准确到±1%,粗细骨料的称量应准确到±2%10、混凝土拌合物配料应采用自动计量装置,粗、细骨料中的含水量应及时测定,并按实际测定值调整用水量、粗、细骨料用量;禁止拌合物出机后加水11、浇筑混凝土前,应仔细检查钢筋保护层垫块的位置、数量及其紧固程度。

构件侧面和底面的垫块至少应为4个⁄m2,绑扎垫块和钢筋的铁丝头不得伸入保护层内。

保护层垫块的尺寸应保证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其形状(宜为工字形或锥形)应有利于钢筋的定位,不得使用砂浆垫块,当采用细石混凝土垫块时,其抗腐蚀能力和抗压强度应高于构件本体混凝土,且水胶比不大于0。

轨道交通工程箱梁桥面防水层监理实施细则

轨道交通工程箱梁桥面防水层监理实施细则

混凝土箱梁桥面防水层监理细则一、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2.《客运专线铁路桥涵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3.《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技术条件和验收标准》4.《预制梁及现浇箱梁等混凝土桥面防水层布置图》二、工程概况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1#制梁场担任301孔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制造的工作,防水层工程为简支梁五个分项工程其中之一。

根据工程设计要求两侧防撞墙之内采用聚脲弹性防水涂料,两侧防撞墙之外采用聚氨脂防水涂料,它具有高延伸、高强度、使用寿命长、耐老化、耐酸碱、无接缝、粘结力强等特点。

施工期为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

三、控制要点:1.防水层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施工人员须经过专业培训,并能熟练进行操作,由了解其工程性能和安全作业规则的专业人员组成。

2.防水层施工必须具备专业使用的机具设备。

3.防水层原材料性能、储存、运输符合技术条件和验收标准的技术指标。

4.控制施工工艺和方案,确保工程质量符合技术条件和验标的要求。

5.冬季施工和保证工期的措施实施情况。

6.严格按技术条件和验收标准要求对防水层进行质量验收。

四、过程控制:㈠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

2.检查是否具备开工条件,检查施工技术交底和安全交底、施工方案及冬季施工是否审批和落实。

3.检查施工人员上岗前的技术安全的培训工作,有无专业施工证件,上岗前的培训考核有无记录等。

4.施工前的工序交接检查是否进行,监理确认后方可进行。

5.检查基体是否具备施工条件,检查梁面平整度和温度,梁面必须干燥无尘土和杂物以及冰霜等。

6.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应与方案中的工艺相一致。

7.防水涂料应储存在温度为15~40℃通风干燥的库房内,储存和运输途中严禁雨淋、日光曝晒,并应隔绝火源,远离热源,在未启封包装条件下,储存期自生产之日起6个月,超过储存期按相关标准进行检验,若符合技术条件要求的仍可使用。

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

客运专线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报批稿)二○○九年十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名词和术语 (2)4. 材料 (4)5. 喷涂聚脲弹性防水层施工 (9)6. 质量检查 (13)7. 修补 (17)8. 包装、储存、运输 (17)9. 其它 (18)10. 保修期 (18)附录1:基层处理推荐工艺、施工、验收标准 (19)附录2:喷涂设施 (22)附录3:便携式附着力试验仪、超声波测厚仪介绍 (24)附录4:原材料的检验 (25)附录5:露点温度对照表 (26)编制说明 (27)前言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防水层是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技术手段,既有桥梁由于桥面防水失效造成桥面板渗水、钢筋锈蚀的事例很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条件是根据客运专线对桥梁结构耐久性的要求、无砟轨道桥梁构造特点以及喷涂聚脲防水层的使用经验,并依据该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而制定。

本技术条件编制中参考既有客运专线京津城际铁路聚脲防水层的技术条件和使用情况,结合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特点,在京沪高速铁路桥梁混凝土桥面喷涂聚脲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的编制基础上,对客运专线铁路无砟轨道桥梁采用聚脲喷涂型防水层时,在原材料的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检查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青岛理工大学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邓运清崔冬芳马林徐升桥黄微波王庆波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技司负责解释。

1.范围本技术条件适用于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客运专线铁路混凝土桥防护墙以内的桥面,规定了喷涂聚脲弹性涂料及成膜后的主要技术指标、基层处理要求、喷涂设备要求、施工关键工艺要求、质量及验收要求、搭接施工要求、维修要求以及保修要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设计规范、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条件的条文。

在本技术条件颁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运专线桥梁混凝土桥面防水层暂行技术条件二00五年五月目录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材料 (1)4. 基层 (4)5. 防水层 (4)6. 保护层 (5)7. 检查规则 (8)8. 其它 (9)编制说明 (10)前言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防水层是提高桥梁结构耐久性的重要技术手段。

既有桥梁由于桥面防水失效造成桥面板渗水、钢筋锈蚀的事例很多,直接影响到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技术条件是根据客运专线对桥梁结构耐久性的要求、桥梁构造特点以及TQF-Ⅰ型防水层的使用经验,并依据该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而制定的。

本技术条件与《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Ⅰ型防水层技术条件》相比,主要在以下方面作了修改和补充:…修改了防水卷材宽度、长度规格;…提高了防水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修改了防水卷材纵向搭接宽度;…增加了防水卷材单面压花及其规格要求;…增加了纤维复合防水卷材的性能要求;…增加了禁止使用黑色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的要求;…增加了可用于潮湿基面的聚氨酯防水涂料,及其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包装、储存及有效期;…增加了有碴混凝土桥面道碴槽外及无碴混凝土桥面防水层的质量要求、施工方法;…增加了保护层应采用C40细石聚丙烯睛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网高性能混凝土,规定了保护层的厚度及质量要求和检验频次;…增加了C40细石聚丙烯睛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网高性能混凝土中所用材料的规定;…增加了防水层原材料检验项目和检验频次的详细要求。

本技术条件负责起草单位: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设计咨询集团本技术条件主要起草人:马林、牛斌、崔冬芳、徐升桥、邓运清本技术条件由铁道部科学技术司负责解释。

1.范围本技术条件规定了适用于250~350km/h客运专线桥梁有碴、无碴混凝土桥面防水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设计规范、规程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技术条件中引用而构成本技术条件的条文。

在本技术条件颁布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TB/T2965-1999 铁路混凝土桥梁桥面TQF-Ⅰ型防水层技术条件GB 12953—2003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T19250-2003 聚氨酯防水涂料GB/T9265-88 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耐洗刷性的测定GB/T2790-1995 胶粘剂180º剥离强度试验方法挠性材料对刚性材料GB/T529-1999 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撕裂强度的测定JGJ52-92 普通混凝土用砂标准及检验方法GB175-1999 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JGJ53-92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CECS 38:2004 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GB/T14337-93 合成短纤维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试验方法GB/T14336 合成短纤维长度试验方法ZB W 04004.9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密度梯度试验方法ZB W 04004.7 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熔点测定方法GB 1596-1991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TB10210-2001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425-1994 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 8076-1997 混凝土外加剂JGJ63-1989 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3 材料3.1 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使用在有碴混凝土桥面道碴槽内。

除本技术条件规定外,其它应符合TB/T 2965的规定。

3.1.1 规格防水卷材包括N类无复合层卷材和L类纤维复合卷材。

N类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含花纹高度)规格为:1.2mm;L类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含纤维层高度)规格为:1.8mm;防水卷材的宽度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最大宽度不超过1650mm;防水卷材的长度规格由供需双方商定,最大长度不超过35m。

3.1.2 技术要求3.1.2.1 防水卷材的外观质量:表面应无气泡、疤痕、裂纹、粘结和孔洞。

3.1.2.2 防水卷材的颜色应采用除黑色外的其它颜色。

3.1.2.3 N类防水卷材的顶面压花成方格网状,以增强防水卷材与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方格网状的规格为:纹深0.1±0.02mm,25~30块/㎝2。

3.1.2.4 L类防水卷材应双面热塑无纺纤维布。

3.1.2.5 N类、L类防水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应分别符合表1-1、1-2的规定。

3.1.3 卷材应用硬纸芯卷取。

卷取紧密、捆扎结实后置于用编织布等作成的包装袋中。

3.1.4 运输途中或贮存期间,卷材应平放,贮存高度以平放3个卷材高度为限,卷材产品不得与有损卷材质量或影响卷材使用性能的物质接触,并远离热源。

表1-1 N类防水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表1-2 L类防水卷材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3.2 聚氨酯防水涂料聚氨酯防水涂料分为使用在有碴混凝土桥面道碴槽内和使用在有碴混凝土桥面道碴槽外及无碴混凝土桥面两种。

3.2.1 使用在有碴混凝土桥面道碴槽内3.2.1.1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GB/T19250的要求,其它要求应符合TB/T 2965的规定。

3.2.1.2 未启封产品的有效期为1年。

3.2.2 使用在有碴混凝土桥面道碴槽外及无碴混凝土桥面3.2.2.1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2规定。

3.2.2.2未启封产品的有效期为1年。

3.2.2.3 产品应采用密闭的容器包装。

运输途中防止日晒雨淋,禁止接近火源。

3.2.2.4 产品应储存于荫凉、干燥、通风处,储存最高温度不应高于40℃,最低温度不应低于5℃。

3.2.2.5 产品应附有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3.2.3 聚氨酯防水涂料的颜色应采用除黑色外的其它颜色。

注:试样膜厚2.0±0.1mm。

4 基层有碴、无碴桥面混凝土基层表面质量应符合TB/T 2965的规定的要求。

平整度用1m长靠尺检查,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不大于5mm。

5 防水层5.1 防水层类型及构造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5.2 防水层铺设前应采用高压风枪清除基层面灰尘。

5.3 有碴混凝土桥面道碴槽内5.3.1 防水卷材应在桥面铺设至挡碴墙、竖墙根部,并顺上坡方向逐幅铺设。

5.3.2 防水卷材纵向宜整幅铺设,当防水卷材进行搭接时,先行纵向搭接,再进行横向搭接,纵向搭接接头应错开。

纵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120mm,横向搭接宽度不得小于80mm。

5.3.3 铺设工艺及材料用量应符合TB/T 2965的规定。

5.4 有碴混凝土桥面道碴槽外及无碴混凝土桥面5.4.1 聚氨酯防水涂料总涂膜厚度不得小于2.0mm。

5.4.2 基层表面可潮湿,但不得有明水。

5.4.3 施工方法及要求5.4.3.1 宜采用喷涂设备将涂料均匀喷涂于基层表面,也可采用金属锯齿板(应保证涂膜厚度达到2.0mm)将涂料均匀涂刷于基层表面。

5.4.3.2 涂料主剂(甲组份)、固化剂(乙组份)须按产品说明进行配制,每种组份的称量允许误差为±2%。

5.4.3.3 采用喷涂设备时,该设备应具有自动计量、混合和加热功能,加热后出料温度在60~80℃。

5.4.3.4 采用人工涂刷配制涂料时,按照先主剂、后固化剂的顺序将液体倒入容器,并充分搅拌使其混合均匀。

搅拌时间3~5min。

5.4.3.5 搅拌时不得加水,必须采用机械方法搅拌,搅拌器的转速宜在200~300转/分。

5.4.3.6 涂刷时须分2次进行,以防止气泡存于涂膜内。

第一次使用平板在基面上刮涂一层厚度0.2mm左右的涂膜,1~2小时内使用金属锯齿板进行第二次刮涂。

5.4.3.7 配制好的涂料应在20分钟内用完,随配随用。

5.4.3.8平面部位优先涂刷,对垂直部位使用毛刷或辊子刷涂。

5.4.3.9 严禁雨中施工。

5.4.3.10 不得使用风扇或类似工具来缩短干燥时间。

5.4.3.11 喷涂后4小时或涂刷后12小时内须防止霜冻、雨淋及暴晒。

5.5 制作防水层时,不得因流溅或其它原因而污染梁体。

5.6 防水层完全干固后,方可浇注保护层。

6保护层6.1 制作混凝土保护层时,其施工用具、材料必须轻吊轻放,严禁碰伤已铺设好的防水层。

6.2 保护层应采用C40细石聚丙烯腈纤维或聚丙烯纤维网高性能混凝土。

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混凝土拌合、浇筑和养护应符合《京沪高速铁路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

6.3 有碴混凝土桥面道碴槽内厚度不应小于60mm,有碴混凝土桥面道碴槽外及无碴混凝土桥面不应小于40mm,流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6.4 桥面保护层纵向每隔4m作一宽约10mm、深约保护层厚度的断缝。

当保护层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以上时,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将断缝填实、填满,不得污染保护层及梁体。

6.5 保护层表面应平整、流水畅通。

6.6 保护层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方可通过运、架设备。

6.7 C40细石纤维混凝土材料6.7.1 水泥:采用不低于42.5的低碱普通硅酸盐水泥。

6.7.2 细骨料:中砂,粒径小于1mm。

级配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2中的规定。

6.7.3 粗骨料:最大粒径10mm的碎石,其质量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JGJ53中的规定。

6.7.4 聚丙烯腈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网:质量应符合《纤维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38:2004的有关规定。

其几何特征和主要物理力学性能见表3。

6.7.5 粉煤灰:应采用Ⅰ级粉煤灰,需水量比应不大于100%,掺量由试验确定,其质量应符合GB1596中的规定。

6.7.6 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应采用符合GB8076的规定或经铁道部鉴定的产品,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外加剂掺量由试验确定,严禁使用掺入氯盐类外加剂。

应采用高效减水剂,其性能应与所用水泥具有良好的适应性,30min减水率不应低于20%,碱含量不得超过10%,硫酸钠含量不应大于5%,氯离子含量不应大于0.1%。

6.7.8 拌制和养护混凝土用水应符合JGJ63的要求。

凡符合饮用标准的水,即可使用。

6.8 每立方米混凝土中聚丙烯纤维网的掺量为1.8kg,或聚丙烯腈纤维的掺量为1kg。

表3 聚丙烯腈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网主要物理力学性能指标6.9 纤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6.9.1 应采用强制搅拌,将石子、砂子、水泥、水、减水剂和纤维同时倒入搅拌机中,搅拌时间应不少于3min,应拌和均匀。

6.9.2 采用平板振捣器捣实,振捣时间为20秒左右,并无可见空洞为止。

6.9.3 混凝土接近初凝时方可进行抹面,抹刀应光滑以免带出纤维,抹面时不得过量加水,抹面次数不宜过多。

6.9.4 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应采取保水养护,以免失水过快。

冬季施工应加入防冻剂。

自然养护时,桥面应采用草袋或麻袋覆盖,并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桥面混凝土洒水次数应能保持表面充分潮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