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育】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试题
人民版高中历史 2019-2020 高二 必修三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包含答案

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专题二1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成就1. 明朝宋应星《天工开物》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
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
”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 B.①③ C.②④D.③④2. “四大发明对于彻底改造近代世界并使之与古代及中世纪划分开来,比任何宗教的信仰、任何星象的影响或任何征服者的伟业所起的作用都要大”培根的上述言论意在说明四大发明A.揭开世界近代史序幕B.促进世界近代化进程C.导致宗教信仰的弱化D.遏制殖民扩张的开展3. 清代以来中国科学技术落后的内在原因是①科举制度的束缚②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③重经验总结、轻理论探究的影响④闭关锁国政策的消极影响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4. 中国在汉朝时主要是向外传播生产工具和手工艺品,唐朝时向外传播的是政治制度、思想、文学艺术等,北宋及以后向外传播的主要是以四大发明为代表的科学技术,这说明了①汉朝时我国以铁器为代表的生产力水平居世界前列②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封建中央集权制显示出了巨大的优越性③唐朝时各国普遍认同我国的儒家思想④四大发明对整个世界的社会发展起了重要作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下表所列内容为中国某一时期的历史特征。
这一时期文化领域的成就是A.出现了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B.开始出现私人讲学,教育学术下C.发明世界上最早的指南仪器“司南”D.中国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形成6. 1900年,在甘肃敦煌发现的木刻印刷物《金刚经末尾题有唐“咸通九年四月十五日”等字样。
扉页上是释迦牟尼说法图。
印品雕刻精美,图文浑朴凝重,印刷浓厚匀称,清晰显明。
由此判断正确的是A.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B.唐代雕版印刷进入黄金时代C.此经书是我国最早的印刷品D.印刷术推动佛教在中国传播7. “声如雷震,热力达半亩之上,人与牛皮皆碎迸无迹,甲铁皆透”;“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二单元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综合练习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综合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人物取得的成就被外国学者称为“使西方望尘莫及并改变世界面貌”的是A.李时珍、毕升 B.毕升、蔡伦 C.蔡伦、郭守敬 D.李时珍、郭守敬2.关于赤道坐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①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于赤道坐标的国家②明显落后于古代西方使用的黄道坐标③现代天文学已经用赤道坐标取代了黄道坐标④世界上最早使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郭守敬A. ①②B.③④C. ①③D. ②④3.下列有关我国汉字形体演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汉字形体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B. 汉字形体演变分为古文字和隶楷两大阶段C. 商代的甲骨文是汉字成熟的标志D.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4.下图是天文观测仪器浑仪,下列有关其叙述不.正确的是①是古代中国观测天体坐标的工具,至迟秦始皇时就已经有了这种仪器②突出优点在于赤道式装置,对于观测星辰的周日运动最为方便③经过石申的革新,结构简化,精度提高,称为“简仪”④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A. ①②B.③④C. ①③D.②④5. 下列关于唐代诗歌发展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唐诗的繁荣离不开唐代政治经济发展 B、科举制的确立对唐诗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C、唐诗的内容和风格呈现出丰富多样D、唐代流行“长短句”6.传统中医学的成就主要是下列哪三项①经络学说②四诊法③吃药输液法④针灸疗法。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D.①③④7.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为人类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图所示是其中哪一项发明外传的示意图()A.指南针B.造纸术 C.印刷术 D.火药8.2005年是X和下西洋600周年,国家有关部门隆重纪念这一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是因为其A.宣扬了明朝的国威,显示实力B.发展了古代的对外贸易C.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往来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9.汉字形体演变在古文字阶段,其演变的序列正确的是A.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B. 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C. 甲骨文→金文→篆书→楷书D. 甲骨文→篆书→金文→楷书10.明清时期,阻碍近代科学在中国产生的最主要原因是A.闭关锁国的实行 B.八股取士的影响C.自然经济的阻碍 D.儒家思想的压制11.关于《诗经》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精华的部分是“风”B.从各方面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境况和思想感情C.为中国古典文学奠定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D.其中“颂”是贵族宴饮时演唱的乐歌,“雅”是祭神和祭祀祖先时演唱的乐歌12. 关于诗人屈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古代的伟大诗人,开创了诗歌新体裁──“骚体”②是战国时期的秦国人,曾受到秦王的重用③他把深厚真挚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融入其代表作《离骚》中,表达了对人民的热爱④“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出自其作品《天问》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13. 结合下图信息,“文字图画”的准确含义是A. 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的符号,渐渐演变成为汉字B. 因为“书画同源”,故汉字可以用图画出来C. 汉字起源于图画,原始文字大多是象形字,是可读出来的图画D. 象形字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汉字14. 关于元杂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其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比以前的戏曲文学更广泛、深入B.把音乐、说唱、舞蹈、表演熔于一炉C.许多作品不敢大胆抨击封建统治才对劳动人民的压迫和剥削D.吸取了杂剧和诸宫调的一些长处15.下列关于京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繁盛期B、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C、标志着中国戏曲的成熟D、是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的戏剧16.下列文化现象与城市经济和工商业发展无关的是A、古代散文的发展B、宋代话本和词的出现C、世俗画的出现D、明清小说的出现17.反映民间风情的风俗画是宋代以后绘画艺术的突出特点,产生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出现 B、民间文化的发展C、画家的性格D、统治者的提倡18.汉字形成完整体系是在A.商代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三国两晋时期19.下图所示作品是楷书大家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片段。
2020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知识点训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带答案】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9·合肥二模)宋代著名山水画家郭熙、范宽等人在绘画创作时重视对岩石的质地进行研究,同时对水的波纹、树叶的构成、甚至季节的变化都加以仔细观察分析。
这表明宋代( )A.格物精神影响绘画创作B.自然科学取得重大突破C.艺术形式的平民化趋势D.商品经济获得空前发展2.(2019·永州一模)下图是唐代周昉绘制的人物画代表作《簪花仕女图》。
该画作不设背景,以工笔重彩绘仕女五人,女侍一人,另有小狗、白鹤及辛夷花点缀其间。
浓丽的设色(指着色),头发的钩染、面部的晕色、衣着的装饰,都极尽工巧之能事。
这反映出中国传统人物画的特点是( )A.构图复杂,比例失衡B.情景再现,返璞归真C.以形写神,诗画合一D.对比强烈,气势雄壮3.据李斗的《扬州画舫录》载:“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
”随后扬州盐商竞相仿效,“大洪班”“德音班”“春台班”等相继组建。
这说明( )A.昆剧发展步入专业化道路B.戏剧发展根植于社会需求C.市民文化决定着戏剧发展D.商人资本开始渗入戏剧界4.京剧起源于“朱子桑梓”安徽,很多曲目都体现了历代徽州人对传统道德的尊重,如《将相和》的爱国和谦让精神,《铡美案》中包公的正义等。
在徽商的运作下,徽班的伶人抛弃门户之见,徽调与汉调合流,京剧作为一个新的剧种诞生。
由此可知,京剧( )A.源于对儒家道德的宣扬B.是宋明时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C.标志中国戏曲艺术成熟D.建立在中华文化深厚的基础上5.(2019·永州一模)三国时,吴国攻蜀国,用船装载茅草。
兵士们每人执茅草一把,内藏硫磺和焰硝,自带火种;接近敌阵后,顺风点火,火势蔓延700里,蜀军大败。
这一记载( )A.说明吴国有制造火药的技术B.表明此时火药已经发明C.体现古人对火药材料的认知D.反映火药开始用于战争6.(2019·长沙一模)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门。
2020年度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第三册试题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字体各具特色。
下列评述符合唐代颜真卿《祭姪文稿》的是()A.笔画圆弧,字形斜长交错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C.不真不草,字体舒展流动D.结体扁平,笔画方劲古拙2.《说文解字·序》载:“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八曰隶书”。
《汉书·艺文志》亦载:“是时始建隶书矣,起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施之于徒隶也。
”以上材料反映了( )A.隶书是秦代八大篆书字体之一B.隶书是在楷书基础上发展而来C.隶书是汉代狱官为书写方便而创D.隶书的创建与抄录公文狱事有关3.“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这是对唐代一位书法家的评价。
下列最有可能是这位书法家作品的是()A.A B.B C.C D.D4.文人画是中国画的重要形式,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的思想。
下列各项最契合文人画特色的是()A.A B.B C.C D.D5.一个电视剧组布置三国初年曹植的书房,为再现历史真实场景,道具可选用的是()①毛笔和纸②一叠印刷的书籍③一本《论语》④苏轼的《赤壁怀古》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6.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鲜明,下列能体现宋代文学特色的佳句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C.“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7.“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日期矣。
”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B.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C.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D.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8.中国古代被称为“为资本主义的到来吹响了号角”和“水手之友”的发明是()A.印刷术、造纸术B.火药、印刷术C.指南针、造纸术D.火药、指南针9.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时,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专题21._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时期
10~15世纪 (宋元到明初)
中国
欧洲
印刷术、火药、指南 远洋航海技术 针、远洋航海技术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16世纪(明中后) 《本草纲目》
17世纪(明后期至 农政全书、天工开物、天文望眼镜、近代化学、力学、 清初) 徐霞客游记 解释几何学、血液循环学说 18~19世纪中叶 (清) 蒸汽机、电磁感应理论、分子原 子结构学说、细胞学说、进化论
教育:中国古代教育的发展(有利于人才的培养)
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古代科学家的个人努力 主观因素: 和不懈探索(积累丰富的生产经验)
2.(09广东)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 方文献中的是
A
B
C
D
3、(09山东)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书籍的 发展,下列左侧是繁体“书”字,其活字应该是
(四)历法、农学及医学成就
领域
历 法 农 学 夏 元
成就
《夏小正》 《授时历》
地位及影响
商朝改进为殷历(干支纪年月日)
古代最优秀历法,比现行公历颁行早三百年
西汉《氾胜之书》 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业科学著作
北魏《齐民要术》 我国现存的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 一部农书(记录农牧业的成就) 元朝《农书》 详细包含了农业各方面的知识 明朝《农政全书》 体现了西学东渐,达到了传统农 业科学的顶峰 《黄帝内经》 医 战国 中医学奠基之作 学 东汉 《伤寒杂病论》 中医临床学理论基础,“万世宝典” 明 《本草纲目》 东方药物巨典
项目
中国古代科技
西方近代科技
是对生产经验的总结 注重观察和实验与严 内容 和对自然现象的直接 密逻辑体系相结合 描述,缺乏理论探索 (属理论科学) (属应用科学)
河北省张家口市高中历史 专题二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

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一、选择题1、有西方学者认为“近代世界赖以建立的种种发明与发展可能有一半来源于中国”。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宋代的科技成就是()A、地动仪B、造纸术C、雕版印刷术D、罗盘针2、中国的四大发明传入欧洲后,对欧洲历史产生的影响包括()①促进了欧洲文化事业的发展②成为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根源③促进了欧洲的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④推动了欧洲向近代社会迈进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3、被马克思称为“变成新教的工具”的一项技术发明是()A、造纸术B、火药C、印刷术D、指南针4、起到马克思所说的“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发展”作用的伟大分明不包括A、火药和火器B、指南针C、活字印刷术D、造纸术5、四大发明中,技术雏形形成最早的一项是()A、指南针B、活字印刷术C、火药D、造纸术6、马克思说:“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中国的发明对西方的科技具有重大影响B、西方资产阶级将利用这些发明进行侵略扩张C、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科技发明对历史发展产生重大影响D、三项伟大发明蕴含资本主义发展因素7、鲁迅说:“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
”指南针在近代欧洲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表明的实质问题是()A、近代中国的愚昧落后B、中国古代科技的沦丧C、社会环境决定科技能否发挥进步作用D、指南针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8.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主要特点是A.政府是科学研究的主要组织者B.实用技术发达C.普遍重视科学实验D.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9.1814年11月29日,正当《泰晤士报》的手工印刷工人准备工作时,社长竟向他们出示了一份印好的报纸,并骄傲地对工人们说:“本期报纸在一个小时内就印刷完毕,这是印刷术发明以来的最大成就。
”四位同学对这则材料发表了如下的意见甲说:这不可能.活字印刷术在19世纪还没有传人西方呢。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专项复习题(有答案)

高考历史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专项复习题(有答案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第一部分三年高考题荟萃2011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 (2011年江苏高考 3题据《与公肃甥书》记载:“ 忆昔时邸报,至(明崇祯十一年方有活板 (版 ,自此以前,并是写本。
” 对“ 活版” 理解正确的是A .活版技术从明代开始使用B .活版之前信息传递均用手抄C .活版最早使用的是木活字D .活版在四大发明中出现最晚答案 D2. (2011年高考安徽文综 13题图 4为苏轼的《枯木怪石图》 ,有评价说,枝干“ 虬(qiu ,盘曲屈无端倪” ,石“ 亦怪怪奇奇,如其胸中蟠郁也” 。
能体现其风格的是A . “ 意存笔先,画尽意在”B . “ 笔才一二,像已应焉”C . “ 诗中有画” , “ 画中有诗”D . “ 以清雅之笔,写山林之气”答案 A3. (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 17题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拟出一期题为“ 走进京剧” 的墙报。
同学们就栏目标题提出四组方案,其中准确的是A . 乾嘉落户同光扬名民族瑰宝B . 戏曲之祖生旦净丑曲苑奇葩C . 元末初创京城献戏声名鹊起D . 四大徽班康乾京化独领风骚答案 A2010年高考题一、选择题1. (10年重庆卷 15.一位学者在研究解缙(1369— 1415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有关情况时, 想了解当时的都城,他应查阅的地图(局部是答案:C 从谢晋的生卒年月可以判断为明朝, 《永乐大典》为朱棣时期编写,当时都成在今天北京, 当时叫北平, B 是元朝, D 是清朝。
2. (10年重庆卷 14.宋人称“ 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 与“ 学士词” 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A .李煜B .李清照C .陆游D .辛弃疾答案:D 学士指苏东坡,苏东坡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四个选项中辛弃疾是豪放派词人。
3. (10年重庆卷 13.文献记载“ 钢铁是杂炼生(生铁鍒(熟铁为刀镰者。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同步测试及答案

1.艺术是时代的反映。
下图所示书法作品的风格特点与当时的社会风貌紧密相关,其突出特征是()A.体现了开拓奔放的时代精神B.讲究法度与规范C.遒劲森严,新意盎然 D.具有平民化、世俗化的特征2.新石器时代的绘画,自然、生动、质朴、粗犷,又不失浪漫。
下列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集体舞蹈图B马王堆汉墓帛图C《女史箴图》D《江城送别图》3.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A.《西游记》B.《红楼梦》C.《三国演义》D.《封神演义》4.《琅玡台刻石》(局部)(如图)是最可信的秦代传世石刻之一。
碑刻铭文有:“维二十八年(前219年),皇帝作始。
端平法度,万物之纪。
以明人事,合同父子。
……器械一量,同书文字……功盖五帝,泽及牛马。
莫不受德,各安其宇。
”关于碑刻铭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反映了秦始皇对法家思想的推崇②铭文反映秦始皇时期统一文字、度量衡等信息③铭文应是小篆,字体特点是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④该铭文的描述有一定夸大之嫌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5.下图是元代倪瓒的作品,对此他曾解嘲道:“余之竹聊以写胸中逸气耳,岂复较其似与非,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哉?”这说明倪瓒()A.思想中有辩证法特点B.这一作品属文人写意画C.直斥社会不合理现象D.是心学的代表人物之一6.宋人苏轼在谈绘画艺术时说:观察事物要“空静”,创作要“忘我”。
这反映出苏轼的绘画创作主要受到()A.佛、道思想的影响 B.市民阶层壮大的影响C.新儒学反专制思想的影响D.文化专制强化的影响7.“神是人,鬼是人,人也是人,一二人千变万化;车亦步,马亦步,步行亦步,三五步四海五湖”。
这说的是()A.浪漫主义的灵动风格B.中国书画的写意特征C.现实主义的典型塑造D.京剧表演的虚拟艺术8.宋代欧阳修晚年自号“六一居士”,即以一万卷书、一千卷金石文、一张琴、一局棋、一壶酒加他本人一老翁共六个“一”取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高中教育】高考历史总复习专题二十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
与文化试题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
考点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
5.(20xx浙江文综,13,4分)
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
错误的是( )
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
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
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
答案 C 中国的指南针,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由海路传入阿拉伯,
然后再传入欧洲;明清时期从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开始,到1912年
清朝灭亡结束。
因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
6.(20xx重庆文综,3,4分)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
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
话求助。
你应帮他选择( )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答案 C “司南”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A项表述错误;中国古代最早
的纸出现于西汉,“蔡侯纸”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出现的,B项错误;火药在唐末开始用于军事,C项正确;活字印刷术出现于北宋中期,活字
印刷书籍的出现不可能始于元朝,D项错误。
本题选C项。
考点二中国的古代艺术
8.(20xx浙江文综,12,4分)
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 )
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
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
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
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
答案 A 题干关键词是“隶书”。
汉字演变从中国殷商时代的甲骨文、金文,经过小篆,发展出隶书、草书、楷书、行书,最后形成了中国书法
的五种主要字体。
据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是A项。
秦朝李斯是著名的
篆书家,他写的《秦始皇廿六年诏铭》用的是小篆体,B项错误;C项指的是草书;正书是指楷书,D项不符合题意。
7.【加试题】(20xx课标Ⅱ,28,4分)“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京剧艺术中人物的脸谱( )
A.真实再现了客观历史
B.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
C.正确评断了历史人物
D.提升了历史人物的价值
答案 B 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
这一形式固化了大众的历史认知,如关羽的红脸代表其忠义,曹操的白脸代表其奸诈等,故选B项。
A、C两项均与史实不符;脸谱并未提升历史人物的价值,排除D项。
考点三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8.(20xx课标Ⅱ,27,4分)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
”这表明( )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
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
D.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答案 C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在思想观念上的反映。
明清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扩大,适应市民阶层需要的小说蓬勃发展。
从材料信息看,明代以来,士、农、工、商都喜欢小说,小说的教化影响比儒、佛、道的影响更广泛。
这从本质上说明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了世俗文化的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
其他三项均与材料信息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