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步练习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12【同步练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12【同步练习】《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同步练习1.在《戊戌政变记》中,梁启超谈到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有:“吾国之人视国事若于己无与焉,虽经国耻历国难,而漠然不以动其心者,非其性然也,势使然也”,导致国人“漠然不以动其心”的主要原因是()A.满清以天朝上国自居,国民无法认同B.天高皇帝远,国人喜好明哲保身C.专制统治剥夺人民政治自由D.列强挑拨与分化国人2. 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

”这说明()A.专制集权政府更能保障国家利益B.清政府未能动员全国力量抵御侵略C.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帮助了日本D.地方不服从中央是中国战败的根源3.下面资料出自中国近代某不平等条约,该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据此判断该情景应该出现在()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5.“宝祚延庥万国欢,景星拱极五云端。

海波澄碧春辉丽,旌节花间集凤鸾。

”这四句二十八字,是晚清时期的北洋海军将士们传唱的军歌。

它见证了()A.太平天国的兴衰B.百日维新的成败C.八国联军的暴行D.甲午战争的风云6.上海的《申报》受台民爱国精神的感召及反割台舆论的影响,派“访事人”在厦门收集有关台湾的消息,还大量转载、翻译上海和香港各地的中文与西文报纸,尽可能提供有关反割台运动的新闻,并及时予以评论。

这反映了()A.舆论对割台的关注和对台民的支持B.反割台斗争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C.报刊的关注推动反割台运动的兴起D.清政府鼓励人民支持反割台斗争7.进入近代的中华民族,列强侵略和国家主权沦丧贯穿始终,而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成为近代前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八年级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八年级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夯实基础典型题1.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 ( )A.外国传教士的活动十分猖獗 B.帝国主义的侵略加深C.清政府承认义和团的合法地位 D.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加深2.轰轰烈烈的义和团运动最早兴起于()A.天津B.河北C.山东D.广西3、八国联军的侵华时间是 ( )A.1899年 B.1900年 C.1901年 D.1902年4、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A、禁烟运动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义和团运动5、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向德皇报告说:中国人民“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机,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瓦德西产生这种顾虑是因为()A.义和团的坚决抵抗 B.清政府的公开宣战C.一批爱国将领的英勇事迹 D.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6、义和团运动和太平天国运动的相同之处是 ( )A.都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了 B.都建立起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C.都提出了明确的政治纲领 D.都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军队7.中国近代史上,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离开北京仓皇外逃的皇帝有 ( )①道光帝②咸丰帝③同治帝④光绪帝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8.近代史上列强强迫中国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

其中赔款最多的条约是 ( )A.《马关条约》 B.《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 D.《天津条约》9.《辛丑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 ) A.战争赔款金额巨大,加重了人民的负担B.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进驻中国军事要点,威胁到国家安全C.中国人无权进入外国使馆区D.《辛丑条约》后,清政府已经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10.清政府依据《辛丑条约》要赔偿给各国白银4.5亿两,这样高额的赔款对于贫穷的中国简直就是天文数字,一旦赔偿不出,帝国主义国家最有可能采取的措施是 ( )A.进行大规模军事打击,逼迫清政府偿还战争赔款B.大肆抢掠财物来弥补赔款数额C.割占土地作为补偿D.用中国海关等税收来充当赔款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11、《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习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习题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选择题1、“第八款大清国国家应允将大沽炮台及有碍京师至海道之各炮台,一律削平……”该条款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在“爱我中华,勿忘国耻”的演讲赛上,李华悲愤地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大肆烧杀抢掠,致使城内尸积数里,大量珍贵文物被抢劫一空。

腐败的清政府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沦为‘洋人的朝廷’……”李华提到的不平等条约指的是()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南京条约》3、有关20世纪初的四位中国公民工作、生活情况的表述,不符历史事实的是()A、李立在重庆外国人的工厂上班B、吴常目睹外国军队驻扎山海关C、钱钟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D、田美在天津的一座教堂工作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在()A、1840年B、1860年C、1901年D、1937年5、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选项是()A、开放从沿海到内地的许多城市B、允许帝国主义在中国开设工厂C、巨额赔款给人们增加了沉重负担D、清政府保障严禁人们参加反帝活动6、“中国带着首都被外敌占领的耻辱进入了20世纪。

我们苦难深重的祖国啊,在穷凶极恶的列强面前,赤裸着孱弱的身躯。

”这指的是()A、火烧圆明园B、黄海大战C、签订《马关条约》D、签订《辛丑条约》7、下列不属于《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共同点的是()A、都极大的损害了中国的主权和利益B、都有列强割占中国领土的内容C、都有巨额赔款D、都是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8、《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这说明《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大大地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程度C、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开启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进程9、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除了()A、八国联军侵华B、中华民国成立C、日本法西斯制造屠杀惨案D、国民党政权覆灭10、114年前的今天(即1900年6月20日),德国公使克林德在北京向巡街清军开枪,清军击毙克林德。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 4.单选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习题 4.单选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单选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经典习题1.爷爷把在北京东交民巷拍的照片给大家看,并介绍说是1905年的作品,而小明马上看出其中一幅不符合史实,它是()A.东交民巷居住着大量北京市民B.各国大使在东交民巷举行宴会C.东交民巷有许多西式建筑D.外国军队在东交民巷进行操练2.报纸是反映社会动态、传递民间呼声的重要工具。

1901年,有报纸刊登了一篇评论,愤怒地指出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与此评论相关的社会背景是()A.《南京条约》的签订B.台湾割让给日本C.《辛丑条约》的签订D.百日维新的失败3.“八国联合军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联军攻占北京,慈禧带着光绪帝逃往西安。

北事件以清王朝战败,并赔款4.5亿两白银为终。

”该材料所涉及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张大爷一家和邻居被迫举家迁出北京东交民巷,这种情景应该出现在什么条约签订后()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北京条约》D.《马关条约》5.“巨额赔款为前所未有,给广大民众带来沉重的负担。

严禁民众任何形式的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

”材料所述应是()A.《南京条约》B.《辛丑条约》C.《马关条约》D.《北京条约》6.在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七七事变是因日本驻军在北平附近宛平城外卢沟桥演习、无理挑衅引起。

的。

允许包括日本在内的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的不平等条约()A.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B.是一次性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D.宣布在中国实行美国提出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原则拔高练习1.《辛丑条约》签订时,慈禧太后曾说:“……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对这句话理解准确的是()A.符合当时国际外交形势B.说明中国综合国力、物力强大C.中国必须与世界各国友好交往D.反映了满清王朝腐败无能2.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这主要是指()A.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帝国主义直接控制清政府的内政外交C.赔款数额巨大,清朝经济被帝国主义完全控制D.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3.在近代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的过程中,以下各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允许外国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②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④中国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A.④③①②B.④②①③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4.“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主题,如需要拍摄关于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题材的历史剧,应选择的素材是()A.廊坊狙击战B.威海卫战役C.虎门战役D.黄海大战5.20世纪初中国居民王某有四个儿子,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不符合史实的是()A.老大在天津外国人开办的工厂干活B.老二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套房子C.老三住在上海租界内D.老四参加了反清起义6.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相似之处是()①两国或两国以上的列强共同策划并组成联军②皇帝被迫出逃,侵略者攻陷北京并烧杀抢掠③为了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④签订不平等条约、攫取侵略利益A.①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在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的进程中,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②外国商人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③库页岛被俄国割占④中国的关税自主权遭到破坏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③②D.③②①④参考答案经典习题1——5 ACDBB6——7 DC拔高习题1.D点拨: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初二历史上学期同步习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题

初二历史上学期同步习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题

初二历史上学期同步习题: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练习题1.(2010 广西梧州)110年前列强对中华民族发动了一场残酷的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2.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1900年的国耻与国难,下列符合这一时间的事件是(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B.侵华日军在旅顺制造大屠杀C.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D.李鸿章与各国签订《辛丑条约》3.“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的揭帖揭示出义和团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政治腐败,激起人民反抗B.清政府加强了反帝斗争C.帝国主义侵略加深,民族矛盾激化D.山东、直隶下层百姓生活困难,进行反清活动4.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近代中国赔款数目最大的不平等条约时的情景,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如果请你担任历史纪实片《1911年的北京东交民巷》的导演,在反映当时的北京东交民巷时,不应该出现的画面是( )A.各国使馆林立B.某国使馆举办舞会C.居住着大量北京居民D.驻扎有外国军队6.抓住关键词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

某位同学用“赔款、划定、拆毁、严禁、允许”这五个词来帮助记忆某条约的内容。

该条约是( )A.《马关条约》B.《北京条约》C.《南京条约》D.《辛丑条约》7.观察下列两幅漫画,请完成:(1)这两幅漫画均与哪次列强侵华战争有关?(2)图1中身着清朝官服的人代表什么?在这次战争中,中国失败的原因有哪些?(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一说你对图2的理解。

(4)说一说你看到这两幅漫画后的感想。

参考答案:1.答案:D2.答案:A3.解析:分析题干中的“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并结合义和团运动的时代背景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矛盾激化,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反抗,义和团是当时反抗外国侵略的一支重要力量。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1.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测试题 新人教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础导学】1.义和团运动(1)原因:随着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的加剧,民族矛盾空前激化。

(2)1900年春,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区。

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爆发:1900年,西摩尔率领英、美、俄、法、日、德、意、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2)目的: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3)表现:廊坊阻击战中,义和团奋勇抵抗,八国联军逃回天津;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并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4)结果: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等国签订《辛丑条约》。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③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④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5)危害: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训练测评】1.正当人们欢欣鼓舞地迎接20世纪到来之际,中国人却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收到了一份“西方人送来的令人不堪忍受的礼物”。

这份“礼物”指的是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故宫)那些太和殿前永存的铜缸记录着中国人在20世纪第一年所遭受的国耻,一缕缕刀痕割出千百晚同胞的血泪,牢牢刻在中华民族的记忆深处。

”《复兴之路》这段解说词中的“国耻“指的是A. 《南京条约》的签订B.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马关条约》的签订D.八国联军侵占北京3.在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款是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B.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D.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4.下列情况不可能出现在1905年的是A.香港岛为英国管辖 B.外国商人在重庆、苏州开设工厂C.外国军队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 D.北京东交民巷有中国人居住5.反帝爱国运动____运动,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础测试题(附答案)

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础测试题(附答案)初二历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基础测试题(附答案)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步练习一、选一选1、八国联军侵华发生在A.1840年B.1860年C.1894年D.1900年2、八国联军侵华,是为了镇压中国的反帝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A.太平天国运动B.义和团运动C.洋务运动D.禁烟运动3、〈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赔偿白银A.2100万元B.2亿两C.4.5亿两D.9.8亿两二、填一填4、八国联军侵华,这八个参战国是、、、、、、、。

5、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被义和团围困,经过激烈战斗,侵略军死伤多人,狼狈逃回天津。

三、试一试6、《辛丑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严重损害中国主权的不平等条约,请列举出该条约的主要内容。

7、清政府自1840年以来,被迫签定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你知道的有哪些?材料一:慈禧太后见《辛丑条约》没有把她列为“祸首”惩办,喜出望外,立即告诉议和全权大臣李鸿章,全部接受。

他对列强感激涕零,保证今后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材料二:《辛丑条约》是西方列强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副沉重枷锁。

通过《辛丑条约》,西方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8、结合材料一和有关条约的内容,谈一谈你对材料二中观点的看法。

一、1.D 2.B 3.C二、4.英、美、俄、法、德、意、日、奥。

5、廊坊。

三、6.7.除课本重点介绍的条约外,鼓励学生多写。

8.从控制中国、成为工具等几个关键词入手谈观点。

★相关链接克林德碑与八国联军侵华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了北京。

6月2日德国公使克林德,乘轿车前往总理衙门。

在途经西总布胡同西口时,不服巡逻盘查并向清兵开枪挑衅,被端王载漪的虎神营士兵还枪击毙。

1903年1月18日克林德牌坊建成。

这是座汉白玉石的楼体,四柱三间七楼,蓝色琉璃瓦楼顶的石坊。

匾额处铭刻着:由于庚子年义和团拳民之变,致使德国公使被杀,有幸与帝国议和告成,特立此坊以作记念。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人教版高一历史上册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同步练习

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下面关于义和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兴起于某某
B.1900年6月义和团运动达到高峰
C.义和团由载勋和刚毅统一指挥
D.义和团粉碎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
答()
2.对“扶清灭洋”口号的正确分析是
①反映了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成为主要矛盾
②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已经有了科学认识
③“扶清”有利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④“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笼统排外色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
二、问答题
1.孙某某在《建国方略》中说:“当初次之失败也(指兴中会成主后领导的某某起义——引者注),举国舆论莫不目予辈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咒诅谩骂之声不绝于耳……惟庚子失败(指义和团运动失败——引者注)之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

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腕叹惜,恨其事之不成矣。

前后相较,差若天渊。

”请回答:以庚子失败为界,“前后相较,差若天渊”的原因何在?
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它对中国有什么危害?
三、材料解析
阅读彩图10“义和团长新镇北街坎字团防总局虎头牌”,请思考:有人说“这个虎头牌是1899年秋天光绪帝赐给义和团的”,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要点梳理
基础演练
一、选择题
1.“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出现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的腐败
B.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
C.贪官恶霸横行乡里
D.贫苦农民富有斗争精神
2.连环画是绘画的一种,指用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

下图是连环画的封面,请你判断它们反映的史实属于哪一主题()
A.列强侵略
B.民族抗争
C.近代探索
D.民族崛起
3.邓小平说:“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耻辱进入到20世纪的。

”这次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准了《议和大纲》,说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说明()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割让了黑龙江北岸大片国土
C.北洋舰队的失利使中国无力再战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5.20世纪来临时,西方列强给中国送来了一份“大餐”,让中国人吃不了兜着走。

这份“大餐”是()
A.《南京条约》B.《马关条约》C.《辛丑条约》D.《北京条约》
6.一部中国近代史是中国人民的屈辱史,战争的赔款不仅进一步加重了人民的沉重负担,而且也使国家失去了迈向近代化所需的资本积累。

近代史上,在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中,赔款数额最多的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王树增在《1901》一书中评论某个条约时指出:最要害的条款,是外国有权在中国领土上驻军和中国将要支付的巨额赔偿。

这个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8.下列最能反映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内容是()
A.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B.拆毁大沽炮台
C.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D.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
帝国主义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了中国大片领土,并划分势力范围,直接控制清政府,操纵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同时控制中国的海关,垄断中国的内外交通和对外贸易……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他们还以办学、建教堂、发行报纸、办慈善事业等方式进行文化侵略。

这样,帝国主义就从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牢牢控制了中国,成为近代中国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也是阻碍中国独立发展的根本原因。

——何沁、罗正楷主编《中国革命史》
请回答:
(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如何?
(2)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对中国危害较为严重的有哪三次?(6分)其中,什么战争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3)为挽救民族危亡,近代中国农民阶级采取了哪些重大政治行动?
(4)从近代中国社会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认识到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后测评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
1.右图漫画所体现的行动,是为了镇压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左宗棠收复新疆
D.义和团运动
2.1900年8月,联军占领北京,大肆烧杀抢掠,把颐和园的奇珍异宝运往天津,运了好几个月。

文中的“联军”是指()A.英法联军B.八国联军
C.日俄联军D.英日联军
3.“再现历史场景,弘扬民族精神”是历史影视剧的社会功能。

如果要拍摄关于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的历史剧,应该选择的素材是()
A.火烧圆明园B.痛击阿古柏C.旅顺大屠杀D.廊坊阻击战
4.“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

由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

这一年是()
A.1840年B.1856年C.1900年D.1931年
5.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告终,
从历史发展的趋势而言,这突出表明了
()
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
B.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
C.综合国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的结局
D.腐朽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
6.右图《扯线木偶》漫画,讽刺了清政府已变成“洋人的朝廷”。

这一创作根植于()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7.清末一位小商贩说:“在北京东交民巷这地界,我们这些个卖瓜的、卖菜的不能随便出入了,更不要说居住了,说什么皇上把这地界划给了洋人。

”这一情景的出现是因为清政府被迫签订了()
A.《南京条约》B.《瑷珲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有人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危害作了形象描述:荷枪实弹的强盗不仅蛮横地拆除了我们家的大门,而且耀武扬威地开进我们的院子,旁若无人地站在我们家的甬路两侧。

甚至还颐指气使地闯进我们的堂屋,用枪指着我们的脑袋。

此条约的主要影响是()A.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主权B.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D.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非选择题
9. 观察下列两幅漫画:
请回答:
(1)这两幅漫画均与哪次侵华战争有关?
(2)漫画一中身着清朝官服的人代表什么?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你对漫画二的理解。

(4)说说你看到这两幅漫画后的感想。

参考答案
课堂学练
要点梳理
帝国主义势力义和团1900 西摩尔1901 辛丑条约赔款白银4.5亿两、保证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列强在北京到山海关沿线驻兵、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清政府完全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基础演练
1-8 BBDDCDCD
9.(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太平天国运动。

义和团运动。

(4)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镇压人民。

(答案相近即可)
课后测评
1-8 DBDCDDDD
9.(1)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清王朝(或清政府);社会制度落后、经济落后、军事装备落后、清政府的腐朽等(答出两点即可)。

(3)漫画二的寓意是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4)落后就要挨打。

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