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是哪八国,及它们的侵华战争介绍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为何爆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键入文字]八国联军是哪八国?为何爆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是哪八国?八国联军是指1900 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八国联合军队。
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始时总人数约3 万人,后来有所增加。
此事件最后以大清王朝战败,联军占领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陕西西安,谈和后清朝付出白银4.5 亿为终。
八国以日本派遣的军队人数最多,派遣士兵约23000 人,军舰约18 艘,陆战队约540 人总派遣的军队人数为23540 人,奥匈帝国派遣的人数最小只是象征性派遣75 人,日本成为八国联军的主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是指在19 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
1900 年6 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 月,攻陷天津;8 月,占领北京。
侵略军在华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
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鸿章等人乞和。
11 月,侵略军增至10 万分别入侵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并进兵山西。
沙俄还单独出兵17 万分六路入侵中国东北。
1901 年9 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联军进犯光绪二十六年三月(1900 年4 月),义和团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国公使就提出镇压。
美国、英国、法国、德意志帝国各国公使也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照会清朝政府“剿除义和团”,并将舰队聚集大沽口进行威胁。
5 月间,义和团在京津一带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清军士兵参加义和团,以端亲王爱新觉罗·载漪为首的排外势力在清政府内占据上风。
各国公使眼看清政府已无法控制形势,总理衙门也“无力说服朝廷采取1。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

名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Boxer Rebellion)地点中国北部时间1900年–1901年9月7日参战方日俄等八国联军;清朝,义和团结果联军获胜,签订《辛丑条约》参战方兵力50,255人(联军)50艘军舰8万人清军,10-30万义和团伤亡情况600-2500人(联军)1.5-2万人(清军)主要指挥官西摩尔、瓦德西、载漪、荣禄背景6月中旬,侵华帝国主义海军在沙俄海军将领指挥下,联合进攻大沽口炮台,遭到守军坚决抵抗,清军共击伤击沉敌舰6艘,毙伤敌军200余名。
正当战事激烈时,守将罗荣光中弹牺牲,清军失去指挥,大沽炮台失守。
在此前后,日本使馆书记生在前往永定门接应西摩尔联军时被清兵当作间谍处死,德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东单牌楼行凶被守军击毙。
21日,清政府向各国“宣战”。
大沽口失陷后,俄、英、德、美援军数千人,闯入天津海河西岸紫竹林租界,对天津城及其外围发动猛攻,义和团奋起投入天津保卫战。
董福祥率义和团一部进攻老龙头火车站,毙伤俄军500余名(一说112人),数度占领车站。
张德成率义和团及清军一部围攻紫竹林,以“火牛阵”踏平雷区,冲入租界。
聂士成部清军坚守城南海光寺一带。
7月,八里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派兵四处攻城略地,扩大征伐。
9月,俄军在攻占秦皇岛、山海关同时,集中庞大兵力,分五路对东北地区实行军事占领。
10月中旬,德军统帅瓦德西率兵3万来华,攻占保定、张家口等地。
但法、德联军在侵犯井陉、娘子关一带时,受到清军刘光才部的顽强阻击,付出重大伤亡后败退。
八国联军侵华,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联军所到之处,杀人放火、奸淫抢劫,无数村镇沦为废墟,天津被烧毁三分之一,北京一片残墙断壁。
连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也供认,“所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
八国联军在北京公开大肆抢劫,清宫无数文物珍宝被洗掳一空,大批群众惨遭杀戮。
1901年9月7日,总理外务部事务和硕庆亲王爱新觉罗·奕劻和文华殿大学士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代表清廷与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40-1842年, 鸦片战争
1856-1860年,第 二次鸦片战争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94-1895年, 中日战争
1898-1900年…
冯子材 日军旅顺大屠杀 1840年的香港 天王洪秀全 总理衙门
1900年…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民更加贫困; 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 大本营; ③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 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便 于直接派兵镇压反帝运 动; ④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 国主义的帮凶; ⑤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 者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 政策。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
附:课本剧
画外音:1900年12月的某一天,大太监李莲 英手执李鸿章的急电,急匆匆地走进慈禧太后的 住处,把电文呈上。慈禧太后一看喜出望外。原 来电文上说《辛丑条约》未把慈禧列为“祸首” 惩办。 慈禧:“所有十二条大纲,应即照允!” 李莲英:“遵旨。” 画外音:1901年2月某日。 慈禧:小李子,传旨与李鸿章──“量中华 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今兹议约不割我土地, 念列邦之见谅,疾愚暴之无知。” 李莲英:“接旨。”
1900年6月16日晚,义和团认为正在向北京进犯的西摩 尔洋兵系该堂主教樊国梁所请,开始包围攻打西什库教 堂,摧毁了教堂外围的部分建筑,未进教堂院内
参 战 拉的 八国联军在 参战的法国军舰登特里卡斯特号 卡美 大沽登陆 西国 号军 参战的英国军舰森特隆号 舰 马 "
"
八国联军攻陷后 大沽炮台被联军炮火彻底摧毁, 联军中的英军军官出发 的天津南门 守军阵亡千余人 前,在天津合影留念
白银4.5亿两
分析材料: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 的帝国,不顾时势,仍安于现状,由于被排斥于 世界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援,因为竭力以天朝的 尽善尽关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 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 ——马克思 说一说:结合史实论证马克思观点的正确性, 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提示:国家要发展、人类要前进,就不能 固步自封。今天,我们已经打开国门,拥抱世 界。强国之梦,腾飞中华,已在我们这一代中 变成现实!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介绍

原因: 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过程:
①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廊坊大捷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②天津的失陷和八国联《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901年 2、内容: 3、影响:
内容
经济 赔款白银4.5亿两
危害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 济的凋敝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 强的帮凶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 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Y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开始沦为
条约 马关 条约 辛丑 条约
O
南京 条约
X
条约签定后,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同意“两宫仍旧 临朝”。慈禧挟光绪皇帝于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侵略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侵略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介绍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原因: 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过程:
①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廊坊大捷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②天津的失陷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结果: 《辛丑条约》
意大利、法国、德国
日本、美国、英国指挥官
奥匈、沙俄、德国
日本
八 国 联 军 司 令 官 的 合 影
这场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 慈禧太后和咸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签订了 《北京条约》。在四十年中列强两次攻破京城。这 一方面表明了列强的船坚炮利,另一方面又表明清 朝的腐败。这说明了清王朝的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 加的地步。因此,两次攻破京城都与清政府的腐败、 妥协有绝大关系。
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 清政府与列强各国签约
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与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 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 6.在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中,为守卫天津而阵亡的清军将领是 A.赵三多 B.张德成 C.曹福田 D.聂士成 ( D)
4.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明显区别是
A.属于旧式农民战争
C.被统治集团利用
( C) B.被中外反动派镇压 D.与侵略者直接作战
5.《辛丑条约》中哪一规定,最能表现清政府彻底成为帝国主义统 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 D) A.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B.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 C.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深。
③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 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和《辛丑条约》的签订,使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镇压义和团运动 原因: 直因: 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根因: 八 ( 国 联 军 侵 华 ) 战 争 经过: 八国:英法德意奥俄美日 天津----北京(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结果: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1900-1901
慈禧太后统治中国长达 半个世纪 之久(1861 年垂帘听政——1908年 死去),卖国求荣,签 订了哪些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慈禧“临阵脱逃”是 指哪一件事? 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 北京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1840—842)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慈禧一路西逃到西安, 直到《辛丑条约》签订, 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 法后,才挟光绪帝于1902 年1月3日回到北京。尽管 出逃时狼狈不堪,还京时 慈禧却威风十足。但正是 这个在中国人民面前作威 作福的慈禧太后,在回宫 后却向列强表示要“量中 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 心”,使清政府完全成为 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人教版八年级(上)历史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广大农民把尖锐的民族矛盾简单地看成为洋 教及洋人的问题;从而掀起了以反洋教为主 的反帝爱国运动。
外国传教士在中国乡间传教
资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误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兵法易, 助学拳,要摈鬼子不费难。挑铁路,把线砍,旋在 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 然。
D
6(2012· 山东德州)1841年英国占领了香港岛;1851 年反封建反侵略的太平天国运动爆发;1901年帝 国主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对上述 材料所体现的历史主线最准确的概括是 A.西方侵华史 B.西方侵华史和中国人民的抗争史 C.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的历史 D.中国人民探索史
C
1(2012· 山东滨州)“这一年,当时的世界大国们在 东方进行了一次很不光彩的集体亮相。由英国、 法国、德国、美国、日本、俄国等国家组成的八 国联军,侵入了古老中国的首都——北京。”这 一年是 A.1840年 B.1856年 C.1900年 D.1931年 2(2012· 广东梅州)王树增在《1901》一书中评论某 个条约时指出:最要害的条款,是外国有权在中 国的领土上驻军和中国将要支付的巨额赔偿。这 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在天安门前
八国联军封锁街道,逐户进行抢劫
黄包车上都是八国联军抢劫来的财物
侵略北京的八国联军
北京城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被八国联军炮火毁坏的北京齐化门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 时间:1901年 • 结合条约内容分析其恶劣影响: • 1、赔款4.5亿两白银,非常沉重的负担 (以海关关税做抵押;借外债) • 2、严禁反帝,清廷的走狗心态 • 3、京津地区落入帝国主义控制之中 • 4、划使馆界,不允许中国人居住。 • 最终: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八国联军侵华时的“八国” 除了英、法、俄、美、日、 德六国外,还包括( C ) A.西班牙、葡萄牙 B.荷兰、葡萄牙 C.意大利、奥匈帝国 D.意大利、奥地利
3.清政府被迫同英法美等 八国签订《辛丑条约》发 生于( D ) A.1898年 B.1899年 C.1900年 D.1901年
4.八国联军侵华时,担 任联军司令的人是 A.德国人 B B.英国人 C.美国人 D.法国人
达标测评
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 的报告中供认:“联军占 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 开抢劫三日,其后更继以 私人之抢劫”,“中国此 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 其祥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请回答: 1、材料中的联军指哪些 国家的军队? 2、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 件是什么? 发生在哪一年?
第4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1.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 实; 2.说出《辛丑条约》的主 个什么样的组织? 他们提出了怎样的口号?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参 战国家、战争经过; • 《辛丑条约》签订时间、内容、 影响。
说一说:
义和团是一个什么样 的组织?他们提出了 怎样的口号?
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了
条约名称 签订国家 中英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中日 中国与 八国
割占领土 香港岛 辽东半岛、 台湾、 澎湖列岛 划定北京 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
赔款数目 2100万银元 白银2亿两
辛丑条约
白银4.5亿两
巩固练习
1.八国联军侵华时,中 国的皇帝是( A ) A.光绪帝 B.慈禧太后 C.咸丰帝 D.道光帝
5.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最多 的条约是( C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辛丑条约》 D.《马关条约》
6.《辛丑条约》签定所产生的最 主要的后果是 D A.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宣告失败 B.中国人民的反帝运动遭到失败 C.各国驻兵使馆界 D.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课件)

原因:
口号: “扶清灭洋”
前提测评:义和团的兴起
原名: 义和拳 地区: 山东、河南、直隶 成员: 贫苦农民为主
甲午中日战争以后,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深 入,一些外国教会也猖狂地欺压中国人民。从 1898年起活跃在山东的民间组织义和团,掀起了 反帝爱国运动.
分析材料:
“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幅员广大 的帝国,不顾时势,仍安于现状,由于被排斥于 世界的体系之外而孤立无援,因为竭力以天朝的 尽善尽关的幻想来欺骗自己,这样一个帝国终于 要在这样一场殊死的决斗中死去。” ——马克思 说一说:结合史实论证马克思观点的正确性, 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提示:国家要发展、人类要前进,就不能 固步自封。今天,我们已经打开国门,拥抱世 界。强国之梦,腾飞中华,已在我们这一代中 变成现实!
3、侵华过程:
天津
乘火车 狼狈逃回
北京
(统率:西摩尔) 攻陷大沽炮台 (统率:瓦德西)
攻占天津
攻占北京
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展到京津地 区.斗争矛头直指帝国主义势力.
义 和 团 廊 坊 大 捷 图 廊坊阻击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侵略者的气 焰,粉碎了“西方军队无敌“的神话。
4、八国联军在北京犯下的罪行
二、《辛丑条约》的签定
1901年9月,李鸿章代表清政府和11 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辛丑条约》。
税收做担保;分39年付清,本息共计9.8亿 两白银(相当于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的12倍)
2、政治: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违者处死) 3、军事:清政府拆毁大沽口炮台,允许帝国主 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天津周围20里内不得驻扎中国军队) 4、外交: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由各国驻 兵防守,不准中国人居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及它们的侵华战争介绍
时局图
八国联军是哪八国?八国联军是指1900 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侵入中国的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的八国联合军队。
前期由英国海军将领西摩尔率领,开始时总人数约3 万人,后来有所增加。
此事件最后以大清王朝战败,联军占领首都北京、清廷政府逃往陕西西安,谈和后清朝付出白银4.5 亿为终。
八国以日本派遣的军队人数最多,派遣士兵约23000 人,军舰约18 艘,陆战队约540 人总派遣的军队人数为23540 人,奥匈帝国派遣的人数最小只是象征性派遣75 人,日本成为八国联军的主力。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是指在19 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扩大对华侵略,英、法、德、奥、意、日、俄、美八个帝国主义国家借口清政府排外,联合进兵中国。
1900 年6 月,八国联军攻占大沽炮台;7 月,攻陷天津;8 月,占领北京。
侵略军在华屠杀人民,掠夺财物,践踏中国主权。
清廷慈禧等人逃往西安,派李鸿章等人乞和。
11 月,侵略军增至10 万分别入侵山海关、保定、正定等地,并进兵山西。
沙俄还单独出兵17 万分六路入侵中国东北。
1901 年9 月,清政府和帝国主义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联军进犯
光绪二十六年三月(1900年4月),义和团刚在北京近郊发展起来,俄国公使就提出镇压。
美国、英国、法国、德意志帝国各国公使也奉本国政府密令,联合照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