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介绍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 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外交
划定使馆界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1840—1842)
开始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半殖
3、军事上: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 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重要地区。
4、外交上: 在北京东郊民巷设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 守,不准中国人在区内居住。
内容
危害
经济 政治
赔款白银4.5亿两 严禁人民反帝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 济的凋敝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 强的帮凶
军事
拆毁炮台;驻扎要地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侵略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关天培英勇抗敌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壮烈殉国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1894—1895)
民地化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练一练
1、.1900年夏,出兵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不包
括(C)
A.英、法 B.日、美 C.葡、荷 D.俄、意
2、下列各条款不属于《辛丑条约》的是(A)
A.赔款2亿两白银
B.拆毁大沽炮台
C.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D.划定北京东交 民巷为使馆界
第五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历史对比:
比较北京两次被外国军队侵占的情况有哪 些不同?
联军名称
八国联军暴行有哪些

八国联军暴行有哪些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影响,清政府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国家主权。
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的中国,在经济上更加落后,翻身无望。
以下是店铺为你精心整理的八国联军暴行有哪些,希望你喜欢。
八国联军的动作八国联军侵华期间,德军、俄军、法军有滥杀、强奸、抢劫、烧毁等非人道暴行。
在北京,以樊国梁为首的教士们发出“布告”容许天主教徒在8月教堂解围后八天之内抢夺生活必需品,规定抢夺不满50银两的,不用上缴;超过50银两的,应负责偿还,或交教堂处理。
法国媒体曾刊登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行抢都是替教士干的。
我们奉命在城中为所欲为三天,爱杀就杀,爱拿就拿,实际抢了八天。
教士们做我们的向导。
我们进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
根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撰文的揭露,仅在河北任丘县一处,美国基督传教士梅子明以“用人头抵人头”为口号就杀害了中国无辜农民680人。
但实际上义和团也杀了无数的外国人以及他们认为的“二毛子”,导致联军“拳民不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失败的原因1、清政府腐败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各级官吏贪污成风。
官僚地主大肆兼并土地,无地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生民极端贫困。
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片言只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派死寂。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官兵基本丧失战斗力。
对外关系,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
2、中国封建经济落后经济上:小农经济,男耕女织,重农抑商,国家垄断!政治上:中央集权,老皇专政,等级森严,男尊女卑,人治高于法治!思想上:也是专制,焚书坑儒,用迷信迷惑人民,抑制新思想的发展!3、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清朝到康熙年间的武器是世界上比较先进的,就拿那时候雅克萨之战来说吧。
那时候康熙很重视火药类的武器所以那时候清朝的武器并不落后,雅克萨之战就是最好的证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A、①②③ C、②③④
B、②④ D、①②③④
3、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其中天干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 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 辰、巳、午、未、申、西、戌、亥”, 千支纪年方法一直延续到现在,如 1894年是甲午年,1898年是戊戌年, 由此推算,1901年应该是 A、庚子年 B、己亥年 C、辛丑年 D、辛亥年
√
9、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慈禧太后批准 了《议和大纲》,说要“量中华之物力, 结与国之欢心”。这说明( )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中国割让了黑龙江北岸大片国土 C、北洋舰队的失利使中国无力再战 D、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工具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1900年8月,慈 禧太后挟光绪皇 帝西逃,北京陷 落。八国联军侵 占北京后,烧杀 抢掠,无恶不作。 充分暴露了帝国 主义的凶恶本质。 图为八国联军进 入紫禁城的情景。
侵略北京的八国联军
巷战后的街道 战争后满目废墟的北京
八国联军斩杀 中国官员 听命于联军的巡捕将义和 团团民押往刑场
1、李大钊在《圆明园故址》中写道:“圆 明两度昆明劫,鹤化千年未忍归。一曲悲 笳吹不尽,残灰犹共晚烟飞。”这里的 “两度劫”发生在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中日甲午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
2、中国近代史上俄国是侵略中国的主要国 家之一。下列外国列强侵华史实中俄国参 与的有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对新疆的争夺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
6、《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 “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 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 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观点 的是( )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 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 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第5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 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 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八国联军屠杀义和团民 北京城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外国侵略者逮捕的义和团民 美军在天津抢劫的银子
被八国联军焚毁的北京齐化门
清各 宫国 的公 龙使 椅、 上商 ,人 过纷 了纷 片进 刻宫 皇, 帝坐 瘾在 。乾
1、时间:
1900年6月 国)、意、英(饿的话每日熬一鹰)
2、参与国: 俄、德、法、美、日、奥(奥匈帝
3、头目: 英国海军司令西摩尔 4、路线: 从大沽经天津向北京进犯
八国联军司令、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1840-1929)
英国远东舰队司令,
海军中将。经八国联军
及列强驻天津领事授权,
西摩尔于1900年6月10日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进一步加深半殖 民地化程度 大大加深半殖 民地化
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
Y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开始沦为
条约 马关 条约 辛丑 条约
O
南京 条约
X
《辛丑条约》划定的使馆区与今天北京的使馆区有何 不同?
条约中“划定的 使馆界”,形成 “国中之国”, 界内外国人如 清军前往包围东交民巷 “太上皇”,中 列强使馆 国政府完全无权 过问其事务
危害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税收受列强控制。
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工具,堕落为“洋人的 朝廷” 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 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便于 镇压反帝 “国中之国”,成为列强侵 华大本营
政治
军事 外交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 工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文本局部
内
容
《辛丑条约》
①赔款白银4.5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 为“使馆界” ; ③拆除炮台,准许各国派兵 驻守一些铁路沿线要地; ④惩办反帝官吏, 禁止参加反帝组织;
影 响 ①加重了人民负担; 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 大本营; ③便于外国军队直接派 兵镇压反帝运动; ④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 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联军总司令 瓦德西坐上了 紫禁城中的皇 帝宝座,过了 一回中国皇帝 瘾。
八国联军攻陷后 大沽炮台被联军炮火彻底摧毁, 的天津南门 守军阵亡千余人
参加攻打天津城的德军军官入城后合影
巷战后的街道 战争军的巡捕将义和 团团民押往刑场
1901年清政府以李鸿章为代表,同各国代表签订《辛丑 条约》。图为条约签订时的情景
通过《辛丑条约》,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进行了又一次骇人听闻的经济掠夺,并使清 朝的都城置于帝国主义列强的武装控制之下, 最终确立了清政府为帝国主义列强忠实走狗 的地位。 所以说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义和团的主要成员 是贫苦农民,也有 手工业者和城市贫 民。 义和团战士多头裹 红巾、腰扎红带, 手执大刀长矛。 本图中展示的,就 是义和团战士的形 象。
义和团战士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奉教,自信 天,不信神,忘祖先。男无伦,女行奸,鬼孩俱是 子母产,如不信,仔细观,鬼子眼睛俱发蓝。天无 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神发怒,仙发怨, 一同下山把道传。非是邪,非白莲,念咒语,法真 言,升黄表,敬香烟,请下各洞众神仙。仙出洞, 神下山,附着人体把拳传。兵法艺,都学全,要平 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毁坏大轮船。 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尽消然。洋鬼子,尽除 完,大清一统靖江山。”(见《近代史资料专刊》 “义和团史料”部分)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四.迁移升华 迁移升华 拓展创新 拓展创新
试总结: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是怎样 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迁移升华 迁移升华 拓展创新 拓展创新
条约名称 签约国家 割占领土 赔款数目 社会影响
《南京条约》 中英
香港岛
2100万元
中国开始沦为本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马关条约》 中日
台湾、澎湖 列岛、辽东 2亿两 半岛
口号:扶清灭洋
扶清:义和团扶助清政府,这使清政府承认其 为合法团体,这促进了义和团势力的扩大和发 展。这反映了义和团是爱国的。 灭洋:有盲目排外的思想。例如义和团烧抢教 堂杀害教民,反“洋货”,这投合了封建顽固 派的心理,使之利用来实现自己的政治阴谋
性质:反帝爱国 引起恐惧:帝国主义为镇压义
和团运动,发动八 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学习目标
1.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2.了解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 3.结合《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4.总结中国完全沦为本殖民地本封建社会的过程
一.背景:义和团的兴起和发展
“义和团,起山东,不到三月遍地红。” 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义和 团运动由此开展起来,义和团是产生于山东的一个民间的秘密组织,他们多是 农民、手工业者。义和团战士多头裹红巾、腰扎红带,手执大刀长矛。
北京城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北京城在八国联军的炮火下燃烧
黄包车上都是八国联军抢劫来的财物
日本军队在其辖区内(北京安定门外)设 刑场,斩杀中国人。
各国商人、公使争相坐在乾清宫的宝座上
三.《辛丑条约》
1、时间:1901年 签约国:11国
琵
魑
琶
魅
琴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3.“天津临时政府委员会”第299次会 议记录显示,该委员会支付给公共工程局的 下列款项用于履行这一项条约。这一条约是 ( D ) 拆除山海关炮台10000元 拆除大沽南炮台1000 元 拆除大沽北炮台3000 元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再见
侵略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侵略新疆
反抗
林则徐、关天培英勇抗敌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黄海海战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形成的过程
1、开始形成
(1840年-1860年)鸦片战争和第二次鸦片战争 2、进一步加深 (1860年-1895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至中日甲午战争前 3、大大加深 (1895年-1901年)《马关条约》签订后至八国联军侵华 4、完全形成
(1901年以后)《辛丑条约》签订后
Y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进一步加深
开始沦为 条约
O
南京 条约
北京 条约
马关 条约
辛丑 X 条约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 度 《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练兵营
1.《辛丑条约》签定后,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 的冯某被迫举家搬迁。其主要原因是( D ) A.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开商埠 B.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建教堂 C.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办工厂 D.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设使馆
2.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 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下 列体现这一传统的史实中,不正确的一 项是( D ) A. 林则徐虎门销烟 B. 左宗棠收复新疆 C. 邓世昌壮烈殉国 D. 义和团击毙洋枪队头子华尔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经济
外交 政治
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许中 国人在界内居住。
内政外交 被控制
清政府成为 洋人统治中 国的工具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 参加反帝活动;
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沿 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 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
军事
线要地。
军事上完 全失去自 主权
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八国联军的罪行: 烧、杀、抢、掠
“中国此次所受毁损之抢夺之损失, 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 ——八国联军总司令瓦德西 中国是带着首都被敌人攻占的 耻辱进入20世纪的。 ——邓小平
同学们,看到这些, 听到这里, 你有什么感想或体会呢?
5、结果:清政府战败,签订《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和影响
近代以来有哪些国家发动过侵略中国的 战争?大规模的战争有哪几次?结果怎样? 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
英法俄日; 三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 甲午战争;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
熊代表沙皇俄国
肠代表德国
太阳代表日本国 虎代表英国
哈蟆代表法国
鹰代表美国
国别
德国 俄国 法国 英国 日本 Nhomakorabe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义和团的主要成员 是贫苦农民,也有 手工业者和城市贫 民。 义和团战士多头裹 红巾、腰扎红带, 手执大刀长矛。 本图中展示的,就 是义和团战士的形 象。
义和团战士
“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劝 奉教,自信天,不信神,忘祖先。……天 无雨,地焦旱,全是教堂止住天。神发怒, 仙发怨,一同下山把道传。 ……升黄表, 敬香烟,请下各洞众神仙。仙出洞,神下 山,附着人体把拳传。兵法艺,都学全, 要平鬼子不费难。拆铁道,拔线杆,紧急 毁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美俄德 尽消然。洋鬼子,尽除完,大清一统靖江 山。”(见《近代史资料专刊》“义和团 史料”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因: 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过程:
①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廊坊大捷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②天津的失陷和八国联《辛丑条约》的签订
1、时间: 1901年 2、内容: 3、影响:
内容
经济 赔款白银4.5亿两
危害
加剧人民的贫困和经 济的凋敝 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列 强的帮凶 清政府完全处于列强 控制,失去军事自主权 清政府处于列强监控下
《马关条约》
八国联军侵华 (1900—1901)
《辛丑条约》
完全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
Y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 完全沦为
大大加深
开始沦为
条约 马关 条约 辛丑 条约
O
南京 条约
X
条约签定后,列强承认慈禧太后执政合法,同意“两宫仍旧 临朝”。慈禧挟光绪皇帝于1902年1月3日回到北京。
侵略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阿古柏侵略新疆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介绍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战 争
原因: 镇压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 过程:
①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廊坊大捷
英俄德法,美日意奥 ②天津的失陷和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结果: 《辛丑条约》
意大利、法国、德国
日本、美国、英国指挥官
奥匈、沙俄、德国
日本
八 国 联 军 司 令 官 的 合 影
这场战争是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 慈禧太后和咸丰帝。第二次鸦片战争最后签订了 《北京条约》。在四十年中列强两次攻破京城。这 一方面表明了列强的船坚炮利,另一方面又表明清 朝的腐败。这说明了清王朝的腐败已经到了无以复 加的地步。因此,两次攻破京城都与清政府的腐败、 妥协有绝大关系。
李鸿章和庆亲王奕劻代表 清政府与列强各国签约
反抗
林则徐、关天培英勇抗敌 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左宗棠收复新疆 邓世昌黄海海战 义和团英勇抗击八国联军
本课小结
清军炮阵地 大沽口炮台的守军与侵 略军激战
日军首先攻占了西北炮台。
大沽炮台被联军炮火彻 底摧毁,守军阵亡千余 人。
八国联军在天津登陆
侵略北京的八国联军
1900年8月15日, 慈禧太后挟光绪 仓皇出逃
八国联军进入紫禁城
被八国联军炮火毁坏 的北京齐化、正阳门
俄军在屠杀中国百姓
同学们想一下,在中国近代史上,也是一次列强侵 华战争,也是最高统治者出逃,也以签订了一个丧 权辱国的条约而告结束。下面请同学们回忆、讨论, 这是哪一次战争,当时出逃的皇帝是谁?最后签订 了什么条约?为什么会在较短的时间内京城被两次 攻破?这说明了什么?
《辛丑条约》签订图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 义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这就是李鸿章 和庆亲王奕劻代表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约时的情景。
一批不平等条约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与德、俄、英、法等十一个帝国主义 国家签订了空前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
八 国 战联 争军 侵 华
政治 军事
外交
严禁人民反帝 拆毁炮台;驻扎要地
划定使馆界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朝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 中国的工具。
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1840—1842)
开始逐步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 大大加深半殖 民地化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