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静电纱
涤纶弹力丝的抗静电性能研究

涤纶弹力丝的抗静电性能研究引言涤纶弹力丝是一种具有良好弹性和舒适性的纺织材料,广泛应用于服装、袜子、家纺等领域。
然而,在一些特定情况下,静电会对涤纶弹力丝的使用造成一定的困扰,如在穿戴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会引起不适感。
因此,研究涤纶弹力丝的抗静电性能对于提升其舒适性和使用体验具有重要意义。
1. 涤纶弹力丝静电的来源涤纶弹力丝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容易积累静电荷。
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1 摩擦:涤纶弹力丝与其他材料接触时会发生摩擦,摩擦产生的电荷会在其表面积累并导致静电现象。
1.2 湿度:湿度低会增加涤纶弹力丝的静电电荷积累,而湿度高则会减少静电。
1.3 原料的导电性:涤纶弹力丝的导电性较差,不易散发静电。
2. 抗静电性能的评估为了研究涤纶弹力丝的抗静电性能,通常采用以下几个指标进行评估。
2.1 电阻率(R):电阻率是评价涤纶弹力丝导电能力的重要指标。
电阻率越低,说明涤纶弹力丝导电能力越强,抗静电性能越好。
2.2 表面电荷密度(S):表面电荷密度是指涤纶弹力丝表面单位面积上的电荷量。
表面电荷密度越低,说明涤纶弹力丝的抗静电性能越好。
2.3 电荷平衡时间(T):电荷平衡时间是指涤纶弹力丝与其他材料接触后达到电荷平衡所需的时间。
电荷平衡时间越短,说明涤纶弹力丝的抗静电性能越好。
3. 提升涤纶弹力丝抗静电性能的方法为了改善涤纶弹力丝的抗静电性能,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3.1 增加导电性:通过添加导电剂或纤维表面处理等方法,提高涤纶弹力丝的导电能力,从而增强其抗静电性能。
3.2 调整材料结构:通过调整涤纶弹力丝的材料结构,如纤维的形状、尺寸和分子结构等,来改善其导电性和抗静电能力。
3.3 更改纺纱工艺:通过改变纺纱工艺参数,如纺纱速度、张力等,来改善涤纶弹力丝的抗静电性能。
3.4 表面处理:采用表面处理技术,如等离子体处理、涂层等,来改善涤纶弹力丝的表面电性能,从而提升其抗静电性能。
4. 抗静电涤纶弹力丝的应用抗静电涤纶弹力丝在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探讨

核心提示:介绍了静电的危害及纺织品抗静电的机理,并分类介绍了目前所使用的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方法,最后指出了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不足,并对前景进行展望。
1.研究纺织品抗静电技术的重要性1.1纺织品静电现象及产生原理产生静电的机理有多种解释,纺织材料静电主要是由于表面间的相互摩擦产生的。
纺织材料是电的不良导体,具有很高的比电阻。
纤维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摩擦、牵伸、压缩、剥离及电场感应和热风干燥等因素的作用而易于产生静电。
特别是随着合成纤维在纺织上生产和应用的越来越多,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所固有的高绝缘性和憎水性,使之极易产生、积累静电。
1.2纺织品静电的危害在民用方面,静电会导致纺织品的使用过程中吸尘沾污,服装纠缠人体产生粘附不适感,而且有研究表明,静电刺激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在产业应用方面,静电是火工、化工、石油等加工等行业引起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主要诱发因素之一,也是化纤等纺织行业加工过程中的质量及安全事故隐患之一。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静电障害所造成的后果已突破了安全问题的界限[3]。
静电放电造成的频谱干扰危害,会引起电子、通信、航空、航天以及一切应用现代电子设备、仪器的场合导致设备运转故障、信号丢失等结果。
因此目前抗静电纺织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纺织品抗静电的机理绝缘体表面的静电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消失:(1)通过空气(雾气)消失;(2)沿着表面消失;(3)通过绝缘体体内消失。
通过空气消除静电,主要依靠空气中相反符号的带电粒子飞来与绝缘体表面的静电中和或让带电粒子获得动能而飞散。
利用尖端放电原理,制成高压电晕式静电消除器,已在化纤生产中有应用。
静电沿绝缘体表面消失的速度取决于绝缘体表面电阻率的大小。
提高空气的湿度,可以在亲水性绝缘体表面形成连续的水膜,加上空气中的CO2和其他杂质的溶解,而大大提高表面导电性。
进一步的方法是使用抗静电剂,主要是离子或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
静电通过绝缘体体内的泄漏速度,主要取决于绝缘体的电阻率的大小,一般说来,当聚合物电阻率小于107Ω·m时,产生静电荷会很快泄漏掉。
抗静电中长纤维色纺纱仿毛织物的开发

键 工序要 依 据产 品含 毛 和色纤 的 比例及 产 品 的最
终风 格要求 而定 。工 艺 原 则 是 , 式 、 缩 、 烧 松 多 轻
毛、 多水洗 、 速 度 、 温状 态 染 整 。对 高 支 高 密 高 低 的产 品可采 用 毛织 物 整 理 工 艺 的 刷 毛 剪 毛 处 理 ; 对 强捻产 品可 进行 超 柔软 整理 等 。对含 抗静 电纤
3 1 清 梳工 序 . 由于加 工纤 维 是 中 长 化 纤 , 以在 开 清 棉 工 所
维普资讯
20 o7年 第 6期
石 访甜技
一
3 3 一
序 应掌 握 多松 少 打 、 以梳 代 打 、 落 早 落 、 分 混 少 充 合 的原 则 。梳 棉 工 序 直 接 影 响成 纱 的结 杂 , ] 因 此 应使 梳 棉机 能 充分 发 挥 梳理 作 用 , 能使 纤 维 并 顺 利转 移 , 为后 道工 序纤 维 的均 匀混合 做 好准 备 。
1 原 料 的选用
2 1 纺 纱工 艺 流程 . 各 种纤 维分 别在 开清棉 、 梳棉 工序 加 工 , 产 生 出不 同的棉 条 , 后 多 种棉 条 与含 毛 的棉 条 按 配 然
棉 要求 在并 条工 序进 行混 并 , 具体 工艺 流程 为 :
普 通 化 纤一 开 松 混 合 机一 梳棉 机]
23 后 整理 工艺 流程 . 后 整理 工艺 流程 为 ,
准备一 ( 烧毛 ) 退浆一 ( 一 碱减量 ) 预 定形一 ( 一 染色 )
一 ( 毛 ) 烘 干 一 整 理一 ( 呢 ) ( 光 ) 成 品 检 验 一 烧 一 蒸 一 轧 一
关于香云纱的面料知识

关于香云纱的面料知识《关于香云纱的面料知识》一、香云纱的介绍香云纱(Chiffon)是一种令人叹为观止的轻薄明亮的纱线,主要用于制作衣服和服装附件。
它由一种柔软的萤光纤维组成,缀以轻盈、灵动的萤光纤维,以彰显着服装的轻、柔、俏与优雅。
二、香云纱的特点1、香云纱通风润湿:香云纱的质地柔软,比普通纤维或面料更具有通风、吸湿排汗的特性,更加适合夏季,可以把汗水吸收,使身体保持清爽凉爽。
2、香云纱抗静电:香云纱能有效抵御气体渗透、空气阻力和静电场的影响,有效阻止静电对身体的危害。
3、香云纱可以抗菌:香云纱因其出色的抗菌特性而备受赞誉,具有很强的抗菌性和防霉性,可以有效杀灭潜在的微生物,保持衣物的清新洁净。
4、香云纱容易清洗:香云纱上的污垢、染料以及其他化学物质容易用轻微的洗涤剂来去除,只需手洗,就可以轻松清洁它们。
三、香云纱的缝纫技巧1、缝纫前先调整针脚压力:要缝制香云纱,需要把针脚压力调整到正确的位置,这样才能够准确的缝制香云纱,否则缝制出来的衣服就不会太漂亮。
2、使用细小的金属针:为了准确的缝制香云纱,应该使用细小的金属针,这样可以防止纱线受到拉扯,从而使衣服的缝线更加细腻,更具有柔和的美感。
3、缝制时要留心:缝制香云纱时,要经常检查衣服的表面,准备及时修整,确保衣服看起来更加精致、更美观。
四、香云纱的保养1、应当尽量避免香云纱与刺激性物体接触:由于香云纱具有轻薄、软纱、色彩亮丽的特点,因此应该尽可能地避免它与刺激性的物体接触,以防止它因此而损坏或缩水。
2、定期洗涤:定期洗涤香云纱,可以有效的减少衣物污渍,保持衣物的清新、洁净,从而降低衣服变质的风险。
3、尽量避免晒太阳:尽量避免把香云纱晒在太阳下,因为太阳的热量可能会使香云纱熔化,从而影响它的美观和质量。
抗静电纺织品的测试标准浅析与探讨

【 b t c】T ed vlp n i a o n an t h iu o t go nia ct tepou t eeiut td A sr t h eeome t t t na d m i e nq erui fa t t e i rt c w r l s a . a su i c n s h xl l l re
【 摘 要 】 本文 阐述 了目前抗 静 电纺 织品的发展 现状和主流 开发技 术路线 ,结合 常用的纺织品抗静 电性 能
测 试 方法 和技 术 ,浅析 了 目前 我 国的 抗静 电 纺 织 品检 测 标 准和 方 法 ,探 讨 了一 些技 术 细 节和 常 见 问题 。
【 关键词 】 纺织品 抗静 电 方法 标准
电 尤 其 是 化 纤 织 物 用 于 服 装 大 隐 患 化 纤 织 物 经 摩 擦 后 ,
目前 来 看 .纺 织 品抗 静 电 的 其 特 点 是 本 方 法 工 艺 简 单 .成 本 低廉 .但不 耐洗 涤 .受 空 气相 对
( ) 降 低 表 而 电 阻 .将 导 电 2 纤 维 融 人 纱 线 可 以 使 电 荷 离 域
业 中 ,如油库 、加油 站 等 , 由于 静 电的 同时 也 降低 尘埃 、飞花 毛 以运用 .起 到 降低 纺织 织 物 和服
静 电 的 火 灾 爆 炸 更 是 尤 为 严 重 羽 等 在 纺 织 成 品 中 此 方 法 由 于 装 等 产 品 的 表 面 电 阻 的 作 用 早
仅 以电子 及半 导 体制 造 业 为 难 以维持 一 定湿 度 .所 以纺织 产 期 多 被 局 限 的 理 解 为 加 入 金 属 例 .静 电释放 与微 粒 污染 损 害所 品的抗静 电使 用较 少 丝 随着 研 究 的深人 ,导 电纤 维
抗静电纺织品的设计和开发

利用抗静电剂对织物进行整理是制备抗静电纺
织 品的又 一途径 , 用效果 与抗静 电剂种类 、 气湿 作 空
度、 用量、 整理工艺条件等因素有关。抗静 电剂有阳 离子型、 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 , 其抗静电性能也有耐 久性和非耐久性之分, 品种多 , 选用范围广。相 同的
3 抗静 电纱 线 的设计 和开 发
2 1 年 纪代纺织j 禾第 6 01 ! ’ 期 £
电短纤维混纺纱织成织物是 目 前开发抗静电纺织品
的主要途 径 , 其抗 静 电 效果 具 有 较 好 的稳 定 性 和 持
久性 。
产 品设计 时首 先根 据织 物 的用途 和外 观选择 组 织 结构 , 合理 确定 经纬 纱 的纱 线规 格 、 经纬 向密度 和 有 机导 电纤 维 的混 用 比例 。嵌织 型织 物一般 采用 平 纹、 斜纹 或联 合组 织 。平 纹或 斜 纹 设计 时可 使 导 电 丝 凸显 、 于织物 表 面 , 织 物 更 易发 生 电晕 放 电 , 浮 使 提 高抗静 电性 能 , 并起 到抗静 电标 识作 用 , 主要用 于
维 以及对织物进行后道抗静电整理等方法均能使纺 织 品具有 一定 的抗 静 电性能 。
2 1 纤 维表 面处 理 .
采用涂敷的方法在纤维表面涂敷一层亲水性聚 合物表面活性剂( 抗静 电剂)使织物易于吸收空气 , 中的水分 , 降低表面电阻率 。该方法工艺简单 , 成本 低廉 , 但不耐洗涤, 手感较差 , 受空气相对湿度影响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抗静电纺织品主要包括金属 纤维长丝或其复合纱嵌织和有机导电短纤维混纺纱 织制 两种 。因金 属纤 维 自重大 , 抱合 力小 , 织物 柔韧 性差 , 洗涤及揉搓过程中发生少量脆损 , 抗静电性能 下降。同时 , 其在织物中的网格状分布对纺织品的 美观和使用范围产生较大影响。常见的有机导电纤 维是以普通成纤高聚物 为基体 , 以被覆或复合方式
摩擦纺抗静电防护服用纱的研制

3I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产 品开发
摩擦 纺抗 静 电 防护服 用 纱 的研制
杜 文琴 , 狄剑锋
( 五邑大学纺织服装系 , 广东 5 92 ) 20 0
摘
要: 用摩擦纺纱将导 电纤维分别置于纱线的表面 、 中心或 均匀分 布在 纱 的横 截面 中纺成 纱线 , 并织成 防护服面 料。结果 表明 , 电纤维置于纱线表 面的导 电效果最好 ; 电纤维 的含量越 大 , 物的导 电性能越 好。如果导 电纤维含 量达到 导 导 织
Ab ta t nl a fra t tt uti d y f cin s i nn t o i h lc r o d ci e f e e a aey s tt h an s r c :, e y m n i ai s i s ma e b r t pn i g meh d w t t e ee t c c n u tv i rs p r tl e o t e y r o s c i o h i b s ra e l e tra d e e l iti ue o t e y r r s e t n,a d t e f c a r f h r tc v lt e sma e o i a . e r — u fc .t e c ne v n y dsr td t h a n c o ss ci 1 n b o n h a e fb c o e p oe t ec o si d ft sy m , e i t i h h nl s h i dc tst a e e e t c c n u t e e e to e y r sb s i e ee t c c n u t e f ri s t o t e y m u a e u iae h tt l cr o d ci f c f h a n i e t f h l cr o d ci b e a s r c .An h a r — n h i v t t i v i e s t h f d t e fb c e i
丙纶BCF纺丝

丙纶BCF纺丝一、丙纶丙纶作为一种最常用也最经济的地毯纱线,其具有以下优缺点1、质轻丙纶纤维的密度为0.90-0.92g/cm3,,即体积为1cm3的丙纶纱线重量为0.90-0.92g,在所有化学纤维中是最轻的,同等体积下它比尼龙轻20%,比涤纶轻30%,因丙纶纤维密度最小,所以在同单位面积、纱耗相等的情况下,其覆盖性就比涤纶和尼龙好。
2、强度高、耐磨、耐腐蚀丙纶纤维强度高,耐磨性和回弹性好;抗微生物,不霉不长毛,耐化学性优于其他化学纤维。
3、具有电绝缘性和保暖性丙纶纤维的电阻率高(7×1019Ω.cm),所以其绝缘性好,也就意味着它的抗静电效果差。
另外,丙纶纤维的导热系数小,也就意味着其保暖性好。
4、耐热及耐老化性能差丙纶纤维的熔点低(165℃-173℃),对光、热稳定性差,所以丙纶纤维的耐热性、耐老化性差。
5、吸湿性及染色性差丙纶纤维的吸湿性和染色性在化学纤维中最差,回潮率小于0.03%,普通的染料不能使其着色,即纺丝过程中加入色母粒,熔融后纺丝,丙纶的极限氧指数(LOI%)为18.6,所以其易燃。
6、吸油特性丙纶纤维具有吸油特性,所以很容易粘染油污。
丙纶的生产包括短纤维、长丝和裂膜纤维等。
丙纶膜纤维是将聚丙烯先制成薄膜,然后对薄膜进行拉伸,使它分裂成原纤结成的网状而制得的。
民用用途:可以纯纺或与羊毛、棉或粘纤等混纺混织来制作各种衣料。
可以用于织各种针织品如织袜、手套、针织衫、针织裤,洗碗布,蚊帐布,被絮,保暖填料、尿布湿等。
工业用途:地毯、渔网,帆布,水龙带,混凝土增强材料,工业用织物、非织造织物等。
如地毯、工业滤布、绳索、渔网、建筑增强材料、吸油毯以及装饰布等。
此外,丙纶膜纤维可用作包装材料。
丙纶的主要物理和化学性质1.形态丙纶的纵面平直光滑,截面呈圆形。
2.密度丙纶最大的优点是质地轻,其密度仅为0.91g/cm3是常见化学纤维中密度最轻的品种,所以同样重量的丙纶可比其他纤维得到的较高的覆盖面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纤维制品的消费量越来越大,而天然纤维的产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因而近年来化学纤维,特别是合成纤维(具有许多优异于天然纤维的特性)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1],但是合成纤维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静电,由此给工业生产及人民生活带来危害。
化纤织物以及化学制品易产生静电,严重地限制了其使用范围,因此许多工业部门明确规定不允许在易燃易爆的场所穿着化纤类工作服[2],为此,抗静电纤维,纱线以及织物的研究也应运而生。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静电所造成的危害已不仅仅限于静电会导致纺织品的使用过程中吸尘沾污,服装纠缠人体产生粘附不适感的问题,静电放电造成的频谱干扰危害,是在电子、通讯、航空、航天以及一切应用现代电子设备、仪器的场合导致设备运转故障、信号丢失、误码的直接原因之一。
当集聚的静电高于500V 时,会因放电产生火花、引起火灾,高于8000V时,则会产生电击现象[3]。
所以,在石油、化工、精密仪器、煤矿、食品、医药等行业均对静电的防护有特殊的要求。
这就要求除静电的手段更高,效果更好。
在纺织方面、工业方面等的抗静电处理办法都有很多,将纺织制品与工业制品相结合做出更有效的抗静电产物是很好的创新方向。
1 抗静电
1.1 静电的产生机理
产生静电的机理有多种解释,纺织材料静电主要是由于表面间的相互摩擦产生的。
纺织材料是电的不良导体,具有很高的比电阻。
纤维及其制品在生产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受摩擦、牵伸、压缩、剥离及电场感应和热风干燥等因素的作用而易于产生静电[4]。
特别是随着合成纤维在纺织上生产和应用的越来越多,这些高分子聚合物所固有的高绝缘性和憎水性,使之极易产生、积累静电。
1.2 纺织品抗静电机理
绝缘体表面的静电可以通过三条途径消失:
a.通过空气(雾气)消失;通过空气消除静电,主要依靠空气中相反符号的带
电粒子飞来与绝缘体表面的静电中和或让带电粒子获得动能而飞散。
利用尖端放
电原理,制成高压电晕式静电消除器,已在化纤生产中有应用。
b.沿着表面消失;静电沿绝缘体表面消失的速度取决于绝缘体表面电阻率的
大小。
提高空气的湿度,可以在亲水性绝缘体表面形成连续的水膜,加上空气中
的CO
和其他杂质的溶解,而大大提高表面导电性。
进一步的方法是使用抗静电2
剂,主要是离子或非离子型的表面活性剂。
c.通过绝缘体体内消失;静电通过绝缘体体内的泄漏速度,主要取决于绝缘
体的电阻率的大小,一般说来,当聚合物电阻率小于107Ω·m时,产生静电荷
会很快泄漏掉。
为了提高聚合物的体积导电率,最方便的方法是添加碳黑、金属
粉末或导电纤维。
纤维高分子材料理论上是比绝缘体,但实际纤维的导电性比理论估计值要
高,原因在于纤维不是纯高分子物质,其中含有水分、杂质等低分子物质,即纤
维导电主要取决于纤维中的附属物,其次与纤维分子本身的导电性以及外界条件
的作用有关。
在表面易电离物质导电性较高以及水汽分压较大的情况下,纤维的
导电性会大大提高。
1.3 纺织品抗静电处理的方法
对纺织品进行抗静电处理大体分为对纤维、纱线和织物方面的抗静电处理。
1.3.1 对纤维进行抗静电处理[5]
对纤维进行抗静电处理的方法有:
a.用表面活性剂对纤维进行亲水化处理;作用原理为表面活性剂分子疏水端
吸附于纤维表面,亲水性极性基团指向空间,形成极性表面,吸附空气中的水分
子,降低纤维的表面电阻率,加速电荷逸散。
所用表面活性剂包括阳离型、阴离
子型和非离子型,其中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效果最好,高分子量非离子型
表面活性剂的抗静电效果耐久性最好。
此法的优点为简便易行,特别适合于消除
纺织加工过程中的静电干扰,缺点为抗静电效果的耐久性差,表面活性剂易挥发,
更不耐洗涤,而且在低湿度环境中不显示抗静电性能。
b.对成纤高聚物进行共混、共聚合或接枝改性;与前面方法的相同之处是在
成纤高聚物中添加亲水性单体或聚合物,提高吸湿性,从而获得抗静电性能。
除
普通成纤高聚物与亲水性聚合物共混的典型共混纺丝方式外,还有聚合过程中加
入亲水性聚合物,形成微多相分散体系的共混方式。
例如将聚乙二醇加入到己内酰胺反应混合物中,聚乙二醇以原纤状分散于PA6之中。
同时聚乙二醇也有少量端羟基与己内酰胺开环后生成的氨基己酸中的羟基反应,提高了抗静电性能的耐久性。
另外,用共聚合的方式将亲水性极性单体聚合到疏水性合成纤维主链上,例如在PET大分子中嵌入聚乙二醇,也可提高纤维的吸湿性和抗静电性能。
采用化学引发、热引发、高能射线和紫外线辐照引发的接枝于纤维表面,可有效地改善合成纤维的吸湿性,且亲水性单体的用量远少于其他方法,耐久性好。
此类抗静电纤维仍以提高纤维的亲水性来加速电荷的泄漏,故在相对湿度低于40%的干燥环境中,纤维的抗静电性能将受损失。
1.3.2 对纱线进行抗静电处理
对纱线进行抗静电处理的方法有:在纺纱中混入少量的导电短纤维,可以生产抗静电纱线,同时可以减少甚至消除纺纱过程中存在的静电问题。
纺纱时使用普通纺织纤维作为主体纤维,其中混入少量的导电纤维。
导电纤维混入量的多少根据产品的最终用途及成本决定。
大量实验表明,纱线中混入少量(百分之几)的有机导电纤维后,纱线的电阻率会有明显降低,导电性有大幅度提高[4]。
导电纤维包括金属纤维、镀金属纤维和有机导电纤维。
应用较为广泛的金属纤维主要是不锈钢纤维,其制造方法主要是线材拉伸法、熔融纺丝法、切削法等。
不锈钢纤维具有较佳的导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但是对于纺织加工而言,金属纤维手感较硬,强度虽高,但易脆断,断裂伸长率低,热缩性差,截面呈圆形,表面光滑,无天然卷曲,纤维间抱合力差,因此其可纺性差。
在纺纱时易损耗纱条通道和器材。
它的优点是导电性优良、稳定,并有耐高温、高压、化学腐蚀等特性[6]。
而且制成高细度时的价格昂贵,所以除一些特殊要求的场合,在开发抗静电产品时金属纤维的使用还不够广泛。
镀金属纤维是在普通纤维表面涂敷金属层以提高抗静电效果,其成本比金属纤维有大幅下降,但不耐洗涤,且手感较差。
目前,用来开发抗静电混纺纱多采用有机导电纤维。
有机导电纤维是以普通成纤高聚物为基体,以被覆或复合方式添加导电物质的导电纤维。
目前使用的有机导电纤维主要是尼龙基、涤纶基和腈纶基,导电物质有碳和金属化合物两种。
其中碳导电物制成的纤维为深色(黑色、灰色),金属化合物为导电物的纤维为白色,后者导电性稍差,但是利于后道整理工序的加工(染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