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流程计算
工艺流程的计算

工艺流程的计算
《工艺流程的计算》
工艺流程的计算是制造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它涉及到材料的选择、成本的考量、生产效率的提高等方面。
在工艺流程的计算中,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成本、加工过程中的耗能、生产线的布局以及最终产品的质量等因素。
首先,工艺流程的计算需要考虑到原材料的成本。
不同的材料在市场上的价格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制定工艺流程时需要综合考虑成本与性能的平衡。
有的时候,低成本的材料可能会降低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进行成本与性能的权衡。
其次,工艺流程的计算还需要考虑到加工过程中的耗能。
不同的加工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能耗,而能源的成本又会直接影响到生产成本。
因此在制定工艺流程时,需要进行能源消耗的计算,以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另外,工艺流程的计算也需要考虑到生产线的布局。
合理的生产线布局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
通过对生产线布局的计算,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工艺流程的计算也需要考虑到产品的质量。
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计算,可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相关标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综上所述,工艺流程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需要综合考虑成本、能源消耗、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等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的计算,才能够制定出最优的工艺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印染工艺流程计算

印染工艺流程计算印染工艺流程计算700字印染工艺是指将颜料或染料应用在纺织品上的过程。
它包括了一个复杂的流程,从准备纺织品、准备颜料或染料,到应用颜料或染料,再到加工和处理纺织品。
下面将介绍一下这个工艺流程的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所需的颜料或染料的量。
这个量取决于纺织品的种类、大小和处理的效果。
通常使用的单位是克/米或升/米。
根据纺织品的面积和所需要的颜料或染料的浓度,我们可以计算出所需的颜料或染料的重量或体积。
接下来,我们需要计算所需的溶剂或介质的量。
溶剂或介质用于将颜料或染料溶解或悬浮,并帮助其被纺织品吸收。
溶剂或介质的量取决于颜料或染料的溶解度或悬浮度,以及纺织品的吸收性能。
类似于颜料或染料,溶剂或介质的量也可以根据纺织品的面积和所需要的浸染或印花效果来计算。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所需的处理时间。
处理时间取决于纺织品的种类和所需的处理效果。
通常,纺织品需要在染料或颜料中浸泡一定的时间,以达到所需的染色效果。
根据纺织品的种类和所需的染色效果,我们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处理时间。
最后,我们还需要计算所需的加工温度和湿度。
加工温度和湿度对印染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纺织品和颜料或染料需要不同的加工温度和湿度。
根据纺织品的种类和所需的染色效果,我们可以计算出所需的加工温度和湿度。
总之,印染工艺流程的计算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过程。
通过计算所需的颜料或染料的量、溶剂或介质的量、处理时间以及加工温度和湿度,我们可以确保获得所需的印染效果。
这些计算不仅帮助我们制定印染工艺流程,还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印染过程的各个环节,提高印染的质量和效率。
选矿厂工艺流程数质量计算的方法

选矿厂工艺流程数质量计算的方法Selecting the ore processing plant process flow is crucial in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final product. 选矿厂的工艺流程对于确定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数量至关重要。
This process involves various stages such as crushing, grinding, separating, and concentrating the ore. 这个过程涉及到多个阶段,如破碎、磨矿、分离和浓缩。
Choosing the most suitable process flow is essential for ensuring the efficient extraction and processing of the desired minerals. 选择最合适的工艺流程对于确保高效提取和加工所需的矿物是至关重要的。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for calculating the quality and quantity of the ore processing plant process flow is through mineralogical analysis. 计算选矿厂工艺流程的质量和数量的最常用方法之一是通过矿物学分析。
This involves studying the mineral composition of the ore to determine the content of valuable minerals as well as the presence of impurities. 这涉及研究矿石的矿物组成,以确定有价值矿物的含量以及杂质的存在。
工厂设计之工艺流程设计和工艺计算1

常见的阀门有:闸伐、球阀、截止阀、节 流阀、针形(芯)阀、止回阀、旋塞(常称为“考 克”)、蝶阀、隔膜阀、安全阀、减压阀等,其 选用依据和阀门特点,可参阅管道手册。
图上一般应画出所有的工艺物料管线、工程 和辅助管线、管件、阀门。个别阀门和管件集中 的地方,允许省略去一些次要的阀门管件。 当辅助管线比较复杂时,辅助管线和主物料 管线分开,画成单独的辅助管线流程图,辅助管 线控制流程图。如果整个公用工程系统略显复 杂.也可单独绘制公用工程系统控制流程图。公 用工程系统也可以按水、蒸汽、冷冻系统绘制各 自的控制点系统图。
流程图还要求附有图例和设备一览表,设备一 览表一般只写出设备的位号、名称及规格数量等。
设备流程图或方框图,常通称为流程草图。流 程草图绘制的目的是为表达概念性设计或方案设计 的成果,也是工艺计算的基础。
二、工艺物料流程图(简称物流图,国外称工艺流程 图PFD,Process Flowsheet)
在画管道时,主要工艺物料管道用粗实线表 示,辅助物料管道用中粗实线表示,仪表管道用 细实线表示。详细管道表示,可参考(图14-10 p275) 。
工艺流程管道,应尽量减少交叉、拐弯,以 免图样零乱。实在避免不了,交叉管道应将其中 一条管道断开一截,断开处约为线宽度5倍,一般 采取“竖断横不断”的原则(图14-11 p275) 。
(3)取样管和管口:根据取样的条件,可以设计 在容器上或管路上。 (4)防爆泄压管:用于高压容器和管线,防止发 生意外事故的安全管线。
(5)管道视镜:为了观察物料流动而设臵的管件。
(6)管路中的阻火器:有些易燃、易爆物料的放空 管或与大气可能接触的管道要安装阻火 器,防止事故发生。 (7)其它特殊管件:如下水漏斗,蒸汽疏水阀,管 道盲板,异径管,管线翅片,保护性滤 网等。要根据工艺流程和工艺需要加以 设计。
第四章 工艺流程计算 4-6-2 介质计算的变量及公式

第四章 工艺流程的计算
第六节 介质流程计算
计算中用到的符号列表:
δf ---悬浮液中磁性物的密度 δc ---悬浮液中非磁性物的密度 λ ---悬浮液中固体的容积浓度 % rf ---悬浮液所含固体中磁性物所占百分数 % rc ---悬浮液所含固体中非磁性物所占百分数 % rf+rc=100%
中国矿业大学
第四章 工艺流程的计算
第六节 介质流程计算
计算中用到的符号列表:
Q ---处理量 t/h p ---悬浮液中的固体浓度 % Mt--产品水分 % 上述符号中, 大写字母表示的是各种数量指标, 一般每一个作业环节的数量指标是变化的,而 质量指标不一定变化。
中国矿业大学
第四章 工艺流程的计算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第四章 工艺流程的计算
第六节 介质流程计算
计算中常用的公式:
G=Gf+GC ; G=g*V ; g=gf+gc ; G=V* (Δ-1)*δ/(δ-1); g=δ* (Δ-1) /(δ-1); Gc=gc*V; Gf=gf*V; W=(Δ-g)*V; W=ω*V; ω=Δ-g; δ=δf*δc/(δf*rc+δc*rf); Δ=(G+W)/V; Δ=λ*(δ-1)+1=ω+g; rc=δc*[λ(δf-1)-(Δ-1)]/(δf-δc)/[Δ-(1-λ)]; V=W+G/δ=W+Gf/δf+Gc/δc; P=G/(G+W2 介质计算的变量及公式
中国矿业大学
第四章 工艺流程的计算
第六节 介质流程计算
计算中用到的符号列表:
G ---悬浮液中的固体量 t/h Gc---悬浮液中的非磁性物数量 t/h Gf---悬浮液中的磁性物数量 t/h (ferromagnet) V ---悬浮液体积量 m3/h W ---悬浮液中的水量 m3/h
工艺流程的计算

工艺流程的计算工艺流程是指将原材料转化为成品的一系列流程和操作步骤。
在制定工艺流程时,我们需要考虑原材料的特性,生产设备的性能以及产品质量要求等因素。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原材料的特性,例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成分含量。
这些信息对于制定适当的工艺流程至关重要。
在这个步骤中,我们需要收集并分析原材料的相关数据,并进行相关测试和实验。
第二步是设备选择。
根据原材料的特性和产品质量要求,我们需要选择适当的生产设备。
设备的性能和规格应能够满足工艺流程的要求,并提供必要的功能和控制。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工艺流程的步骤和操作。
这包括原材料的预处理、加工和整合等过程。
根据设备的能力和要求,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操作步骤,例如加热、搅拌、冷却或过滤等。
此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工艺中的控制参数,例如温度、压力、pH值等。
在制定工艺流程时,需要进行一些关键参数的计算。
例如,我们需要计算加热和冷却的时间和温度,以确保产品可以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处理。
同时,我们还需要计算物料的投入量、混合比例以及各种原材料的加入顺序和时间。
这些计算是为了确保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和稳定性。
在工艺流程的制定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到环境和安全方面的因素。
例如,我们需要确保废弃物的处理符合环保标准,并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保护员工的安全。
最后,一旦工艺流程确定,我们需要进行实验验证和调整。
通过实际操作和测试,我们可以评估工艺流程的有效性和稳定性,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这是一个迭代的过程,直到获得符合产品质量要求和生产成本要求的最佳工艺流程。
总之,工艺流程的制定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过程。
通过合理的工艺流程设计和计算,我们可以确保原材料的有效利用,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以保持工艺流程的优化性和持续改进性。
选煤厂设计-第四章工艺流程的计算

查F(t)-t 分布表(教材P365), 得到分配率;
根据分配率对各产品进行预测。
优缺点:适用范围广,可在任意情况下预测; 精确度差。
F-t 函数
可以看出,即使用式计算出t值,F(t)的计算 也是比较麻烦的。在实际计算时,可以采用近 似计算方法。
设x2 t 2 / 2 ,则 dt 2dx ,代入式
第三节 脱水作业--流程之一
单 层 筛 计 算
单 层 筛 计 算 用 的 符 号 涵 义
斗 子 捞 坑 示 意 图
斗 子 捞 坑 计 算
脱 泥 筛 计 算
离 心 机 计 算
计 算 循 环 量
脱水作业计算--流程之二
弧 形 筛 计 算
双 层 筛 计 算
双 层 筛 计 算 符 号 的 涵 义
灰分 10.71 24.09 69.28 23.69 23.69 31.67 24.05 24.05 18.39 23.69 23.58
五第 、二 选节
煤 产 品 实 际 平 衡 表
第 二 六节 、 煤 泥 在 产 品 中
分
配 的 原 则
煤 泥 分 配 原 则 ( 续 )
第三节 产品脱水流程计算
2).重介选差值接近零 3).此关系只给出参考的取值范围, 计算时,由此开始试算几次, 找出最佳值.
第二节、分选作业计算
二. 计算中p和I(E)的选取-1
2. I,Ep 值的选取(P83 表)
跳汰选的不完善度 I 值
入选方式
作业名称
主
矸石段
不分级跳汰
选
中煤段
再
选
主
矸石段
块煤跳汰
选
中煤段
再
选
主
矸石段
A2O法工艺计算(带公式)

0.6 m/s
孔口过水断面积A= 0.0771605 (m2)
孔口尺寸取为 1.3
m×
进水井平面尺寸取
为2.4m×2.4m
式中
Q3=(1+R+R内)*Q/n= 0.0925926 (m3/s)
b—堰宽,
b=
7.5 m;
H—堰上水头,
m。
H= 0.0353184 (m)
出水孔过流量Q4=Q3= 0.0925926 (m3/s)
管径d= 0.2715147 (m)
取进水管管径DN 900 mm
校核管道流速
v=Q5/A= 0.0728101 m
9、曝气 系统设计 计算
1、设计需 氧量AOR
AOR=去除 BOD5需氧量 -剩余污泥 中BOD5氧当 量+NH3-N硝 化需氧量剩余污泥 中NH3-N的 氧当量-反 硝化脱氮 产氧量
qc=0.14kgO2/(h·个)。则:
充氧能力
m2/(h· qc=0.14kg
供风量
2 个)
O2/(h·个
h1=
304 (个)
以微孔曝 气器服务 面积进行 校核:
f=F/h1=
0.493421053 (m2)
<0.75(m2)
5、供风管 道计算 供风干管 采用环状 布置。
流速v=
流量 Qs=0.5Gsmax=
0.6
0.05
186 260 446
kg/d
kg/d kg/d
12.40% 计,则:
23.06 kg/d mg/l用于
5.77 合成。
需还原的
硝酸盐氮
量NT= 将各值代
66.94 (mg/L)
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3-2 150万吨选煤厂工艺流程图第4章 工艺流程的计算4.1介质流程的计算选煤厂旋流器小时入料量为7275.227(/)Q t h =,要求分选比重31.40(/)p g cm δ=原煤水分 5.0%Qn W =加重剂中磁性物比重35.0(/)f g cm δ=4.1.1给料中煤泥水的计算:取煤泥比重31.5(/)c g cm δ= 100%cn r =9.96 4.007.0020.96%m r r r r =++++=浮原次=给料中煤泥量:759.545(/)n m G Q r t h =⋅= 非磁性物的含量:59.545(/)c n G G t h == 原煤泥水量为:35275.22714.486(/)100100Qnn Qn W W Q m h W =⋅⨯=-入=-5煤泥水的体积:59.54514.48654.1831.5nn n cG V W δ=+=+= 3(/)t m 煤泥水的密度:59.54514.4861.36654.183n n n n G W V ++∆===3(/)t m 煤泥水单位体积的固体含量:59.545g 1.09954.183n n n G V === 3(/)t m 4.1.2补加浓介质的性质的计算:设浓介质比重 2.0X ∆= 5.0f δ= 1.5c δ=浓介质中非磁性物的含量 5%cx r = 磁性物含量 95%fx r = 浓介质悬浮液的密度:5 1.54.47855% 1.595%f c X f cX c fX r r δδδδδ⋅⨯===⋅+⋅⨯+⨯ 3(/)t m补加介质中干介质质量1 2.010.28751 4.4781X X λδ∆--===-- 浓介质悬浮液的固体含量:0.2875 4.478 1.288X X g λδ=⋅=⨯=3(/)t m浓介质悬浮液的煤泥含量:31.2885%0.064(/)cX X cX g g r t m =⋅=⨯= 浓介质悬浮液的磁性物含量:31.2880.064 1.224(/)fX X cX g g g t m =-=-= 单位体积含水量:32.0 1.2880.712(/)X X X g t m ω=∆-=-=4.1.3确定工作介质的性质:要求分选比重:31.40(/)p g cm δ=取工作介质悬浮液的比重: 37 1.400.12 1.28(/)p t m δ∆=-∆=-= 查《旧手册》 Δ值在0.12~0.18之间 则工作介质中非磁性物含量最高极限值:77max 77()()100%()()n cn X x n cx n c n X X n n G r g V r r G g V ⋅⋅∆-∆+⋅⋅⋅∆-∆=⨯∆-∆+∆-∆59.545100%(2.0 1.28) 1.28854.1835%(1.28 1.366)100%59.545(2.0 1.28) 1.28854.183(1.28 1.366)115.47%⨯⨯-+⨯⨯⨯-=⨯⨯-+⨯⨯-= 取工作介质中非磁性物含量:7max 40%c c r r =< 则工作介质中磁性物含量:7710060%f c r r =-=7775 1.52.586540% 1.560%f c f c c f r r δδδδδ⋅⨯===⋅+⋅⨯+⨯ 3(/)t m介质中干介质的质量:7777(1)(1.281) 2.5860.4571 2.5861g δδ∆-⋅-⨯===--3(/)t m其中非磁性物含量:7770.45740%0.183c c g g r =⋅=⨯= 3(/)t m 磁性物含量:7770.4570.1830.274f c g g g =-=-= 3(/)t m 单位体积含水量:777 1.280.4570.823g ω=∆-=-= 3(/)t m4.1.4分选作业计算:确定循环介质量:选3GDMC1000/700 三产品重介旋流器,得:1.25275.2271.56220K Q n q ⋅⨯===7(台) 单台旋流器循环量为:V =6003(/)m h 总循环量:81200V = 3(/)m h 工作介质总量:78120054.1831254.183n V V V =+=+= 3(/)m h7770.4571254.183573.162G g V =⋅=⨯=(/)t h 777573.16240%229.265c c G G r =⋅=⨯=(/)t h 777573.162229.265343.897f c G G G =-=-=(/)t h7770.8231254.1831032.193W V ω=⋅=⨯=3(/)m h求循环介质其它参数:87573.16259.545513.617n G G G =-=-=(/)t h 87229.26559.545169.720c c n G G G =-=-=(/)t h 888513.617169.720343.897f c G G G =-=-=(/)t h871032.19314.4861017.707n W W W =-=-=3(/)m h 8888513.6171017.7971.2761200G W V ++∆===(/)Kg L 888169.720100%100%33.044%513.617c c G r G =⨯=⨯= 8810010033.04466.956%f c r r =-=-=旋流器一段分选作业计算:设一段旋流器溢流中的悬浮液密度比工作介质低0.1,底流比工作介质高0.4,即:970.1 1.280.1 1.18∆=∆-=-=(/)Kg L70.4 1.280.4 1.68∆=∆+=+=底(/)Kg L7979 1.28 1.181254.183250.8371.68 1.18V V ∆-∆-=⋅=⨯=∆-∆-底底3(/)m h97V 1254.183250.8371003.346V V =--=底=3(/)m h设底流中磁性物含量比工作介质高10%:710%60%10%70%f f r r =+=+=底1001007030%c f r r =-=-=底底5 1.52.941530% 1.570%f c f f c c f r r δδδδδ⋅⨯===⋅+⋅⨯+⨯底底底3(/)t m(1)(1.681) 2.941 1.0301 2.9411g δδ∆-⋅-⨯===--底底底底3(/)t m1.03030%0.309c c g g r =⋅=⨯=底底底3(/)t m 1.0300.3090.721f c g g g =-=-=底底底 3(/)t m1.68 1.0300.650g ω=∆-=-=底底底 3(/)t m1.030250.837258.362G g V =⋅=⨯=底底底(/)t h 258.36230%77.509c c G G r =⋅=⨯=底底底(/)t h 258.36277.509180.853f c G G G =-=-=底底底(/)t h 0.6650250.837163.044W V ω=⋅=⨯=底底底3(/)m h 9573.162258.362314.800G G G =-=-=7底(/)t h 9229.26577.509151.756c G G G =-=-=c7c 底(/)t h 9314.800151.756163.044f G G G =-=-=9c9(/)t h1032.193163.044869.149W W W =-=-=97底3(/)m h999314.8000.3141003.346G g V ===3(/)t m 999151.7560.1511003.346c c G g V ===3(/)t m 90.3140.1510.163f g g g =-=-=9c93(/)t m999869.1490.8661003.346W V ω===3(/)t m 9990.3140.866 1.180g ω∆=+=+=3(/)t m 9∆与假定值相同,说明以上计算无误。
999151.756100%100%48.21%314.800c c G r G =⨯=⨯= 9910010048.2151.79%f c r r =-=-=旋流器二段分选作业计算:设二段旋流器溢流中的悬浮液密度比工作介质低0.1,底流比工作介质高0.4,即:100.1 1.680.1 1.58∆=∆-=-=底(/)Kg L0.4 1.680.4 2.08∆=∆+=+=11底(/)Kg L1010 1.68 1.58250.83750.1672.08 1.58V V ∆-∆-=⋅=⨯=∆-∆-底11底113(/)m h10V 250.83750.167200.670V V =--=11底=3(/)m h设底流中磁性物含量比工作介质高10%:1110%70%10%80%f f r r =+=+=底11111001008020%c f r r =-=-=1111115 1.53.409520% 1.580%f c f c c f r r δδδδδ⋅⨯===⋅+⋅⨯+⨯3(/)t m(1)(2.081) 3.4091.5281 3.4091g δδ∆-⋅-⨯===--111111113(/)t m1111 1.52820%0.306c c g g r =⋅=⨯=113(/)t m 1111 1.5280.306 1.222f c g g g =-=-=11 3(/)t m2.08 1.5280.552g ω=∆-=-=111111 3(/)t m1.52850.16776.665G g V =⋅=⨯=111111(/)t h 111176.66520%15.333c c G G r =⋅=⨯=11(/)t h111176.66515.33361.332f c G G G =-=-=11(/)t h0.55250.16727.692W V ω=⋅=⨯=1111113(/)m h 10258.36276.665181.697G G G =-==11底-(/)t h 1077.50915.33362.176c G G G =-==c11c 底-(/)t h 10181.69762.176119.521f G G G =-=-=10c10(/)t h 163.04427.692135.352W W W =-=-=1011底3(/)m h101010181.6970.905200.670G g V ===3(/)t m 10101062.1760.310200.670c c G g V ===3(/)t m 100.9050.3100.595f g g g =-=-=10c103(/)t m101010135.3520.675200.670W V ω===3(/)t m 1010100.9050.675 1.58g ω∆=+=+=3(/)t m 10∆与假定值相同,说明以上计算无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