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争论的故事
《争论的故事》(精选12篇)

《争论的故事》(精选12篇)《争论的故事》篇1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25课《争论的故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由生字构成的词语和文中的关键词语,对部分构词能力强的生字,在课后让学生作更深入地了解。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故事所蕴涵的深刻道理。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争论时的语气、表情、动作。
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探讨。
3、情感目标: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的处事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难点:文中重点词语“不以为然”、“争论不休”、“两全其美”这几个词语,要让学生生动、形象地接受。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你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想)师:就是《争论的故事》。
(课件出示课题:争论的故事)齐读一遍课题。
二、课题质疑,初读课文1、师: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生1:是谁和谁在争论?生2:为什么事引起争论?生3:争论的经过和结果怎样?………2、同学们问得很好,下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自学课文。
从课文中来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好吗?读的时候,请同学们注意读好读准课文中的生字词,并把不认识、不理解的生字、词语画出来。
(课件出示问题:①故事中是谁和谁在争论?②为什么事引起了争论?③争论的经过和结果是怎样的?)学生自读课文。
3、老师看到同学们刚才读得非常认真,老师很高兴,可是不知道同学们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读好读准了没有,就让师来检查一下同学们的读书情况。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
a、指名读,全班齐读;b、小组读,全班齐读;c、全班齐读。
4、同学们读得真不错,老师还想看一看小朋友们读了课文后知道了什么?解决了哪些疑问?①围绕“故事中是谁和谁在争论?”生: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发生争论。
师:“打猎为生”是什么意思?生:依*打猎来维持生活。
25争论的故事

25争论的故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会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读好对话,领悟道理,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故事大意,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两全其美”等词的意思。
会分角色朗读,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理清结构,能概括课文大意。
会分角色朗读,能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质疑探究1同学们,你们喜欢听笑话吗?今天,老师要给小朋友推荐一本清代的笑话集《笑林广记》,现在,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里面的故事,好吗?2、师讲《争论的故事》(课文2-3自然段)。
3、其实,这个故事就在我们的课本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到课文《25争论的故事》中去找答案吧!4、读了课题,你们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二、教学字词、识写生字1出示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出示词语)兄弟俩争辩不以为然争论不休煮着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皮香肉嫩评理剖开两全其美无影无踪关键浪费聚精会神赞许2、对俩”、“烟熏火燎”、剖” “聚精会神”等字进行引导记忆。
3、识写生字,交给“分类识写”的方法烤键辩嫩聚赞(结合学生的交流进行书写示范)大家认真读贴、描红、临帖。
注意姿势:头正、身直、肩平、胸舒、臂开、足安三、理清条理、概述故事1这篇课文有几个小自然段?2、认识特殊的标点符号。
1996年6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说: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3、课文哪几个小节写了盛老师讲的故事?(板书:讲故事)生:2—5自然段写了盛老师讲的故事。
4、6 —12小节写了什么呢?生:写了同学们在谈感想。
25争论的故事

写一写:你有没有抓住时机或者没有抓住时机的经历? 写一写,准备交流。
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
兄弟俩是怎样争论的,他们各持什 么意见,老人又是怎样评理的。
1 )对,不错; 不以为然 ( √
•
(2)如此,这样,那样;
(3)然而; (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
1 )停止,罢休; 争论不休 ( √
•
(2)休息;
(3)旧时丈夫把妻子赶回 娘家,断绝夫妻关系; (4)副词,表示禁止或劝 阻;
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 使用12个小圆点来表示
• 综合同学们的感受, 你认为这则故事告诉 我们什么道理?
无论做什么事都要 善于抓住时机,不能浪 费时间,要先做起来再 说。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张九龄
人不能创造时机,但是他可以抓住那 些已经出现的时机。——雪莱 光说不做,一事无成。
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 不仅……而且…… 不管……都…… ⑴ 西沙群岛( 不仅)风景秀丽,( 而且) 物产丰富。 ⑵ (不是 )他们笨,( 而是)他们没有抓 住时机。 ⑶ (不管)在校内或校外,我们( 都 ) 应讲文明。
读一读,想一想:
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 了 盛 老师讲的故事?其余的自然段写
了什么呢?
25 争论的故事
• 第一部分(1~5)讲盛老师 讲故事。
• 第二部分(6~11)主要讲 盛老师启发同学们谈听了故事 后的感想。
第一部分:盛老师讲故事
• 起因 • 经过 • 结果
兄弟俩想射下一只大雁充饥, 兄弟俩为如何吃大雁争论不休, 并找一位老人评理, 大雁早已飞走了。
第二部分:同学们说感受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语文三年级下苏教版25《争论的故事》课件5

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 味道呢?
‘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
‘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 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 ’ ‘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 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以烤了吃吗?皮 香肉嫩,味道多美呀! 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
返回
多余的语言上。 要注意留神任何有利的瞬间,机会到了, 莫失之交臂! 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 歌德(德国诗人《少年维特之烦恼》)
哥哥说:‘我要是能把 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
返回
弟弟说:‘再好的东西, 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 好吃。’
返回
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 辩道:‘你这话不对, 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 吃,烟熏火燎的,能有 什么好味道? ’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走了。‛ ‚不是他们笨,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 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
在一切大事业上,人们在开始做事前要
象千眼神那样察视时机,而在进行时要 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希尔(诺贝尔奖金获得者)
不要把时间、财力和劳动浪费在空洞、
争论的故事 教案

教
后
记
三、思学。
1、课文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自由读课文,文中哪些地方你读不懂,提出来交流。
四、练学。
1、抄写生字新词。
2、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小组合作练习表演争论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查学。
1、听写本课词语:
充饥、可惜、评理、两全其美、无影无踪
2、问:还记得文中盛老师讲的故事吗?请用上刚刚听写的词语,把它们串起来,讲讲这个故事。
(2)为什么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都白白浪费了?
(3)书中的省略号代表什么?
4、换角色练说:假如你在场,你会怎样劝告他俩?
5、再读同学们的话,思考:从中你领悟到了什么?领会盛老师“赞许”的目光中赞许些什么呢?
三、思学。
1、学了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教师小结:
四、练学。
1、以仿写片段来练习:如《课堂上一次争论》、《校园里的对话》等内容来练习。
1、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烤鸭、剖开、充饥、浪费、满意、时机、关键、评理、赞许、不以为然、争论不休
(1)指名逐行读,开火车读、齐读。
(2)学习生字,在这些词语中,哪些字的字形你觉得还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3)理解一些简单词语的意思:充饥、时机、关键、争论不休
2、问:刚才老师讲的故事分别在文章的哪几段?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3、思考:其他段落又写了什么?
(二)理解课文内容,分角色朗读。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2-5段,学生评议朗读。
2、联系上下文理解:“争论不休、不以为然”。
3、指导学生读出这种语气,并分角色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5.争论的故事

25.争论的故事一、基础题:1、比一比,再组词。
烤()管()键()评()烧()官()健()苹()2、选择正确的读音打“______”兄弟俩(liǎng liǎ ) 剖(pōu pō)开赞(zhàn zàn )许评(píng pǐn )理3、对号入座(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解释)。
(1)、键:①插在门闩上起固定作用的金属棍。
②某些乐器、家用电器或其他机器上的部件,按动后使进入工作状态。
③使皮带轮或齿轮跟轴连接并固定在一起的插销。
我们无论做什么事,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她按琴键的动作真美!()(2)、然:①这样;那样②附在某些词的后面,表示事物或者动作的状态。
③对,正确④然而,表示转折哥哥对弟弟的话不以为然。
()这件事当然是你不对。
()试验虽然失败了,然而他们并不灰心。
()天忽然下起了大雨。
()(3)、休:①歇息②停止;完结③别;不要今天是星期天,妈妈在家休息。
()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不让谁。
()你休想蒙混过关。
()4、阅读课文片断并填空。
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无休止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1)、用“不是……而是……”说句话。
(3)、省略号省去的是什么?你能再写出一句吗?(4)、“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这里的“时机”指的是:二、阅读理解:啄木鸟和树大树叫了起来:“别动我!别动我!我疼死了!”“树先生,你身上有病,我再为你捉虫呢!”啄木鸟说。
“简直是侮辱!我这样年轻力壮,身上哪里有虫?……我知道了,这不过是打击我、伤害我的借口罢了。
我警告你,别在我面前耍花招,滚开!”树发怒了。
啄木鸟不好意思地飞走了。
从此以后,再没有一只啄木鸟愿意去帮助这棵树捉虫了。
几年以后,树的虫子多了,这棵“年轻力壮”的树终于变成了肚里空空的废物。
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争论的故事

教学内容25.争论的故事共几课时 2 课型新授第几课时 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字词,理解部分词语意思。
3.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用多种方法理解课文中的词语。
难点: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概括故事的主要内容。
教学资源1.《新阅读新习作》P108——110的《荒芜的花园》。
2.小黑板。
预习设计1.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学习字词。
《习字册》上的生字描一个临一个,给生字组2个词语。
完成《补充习题》第二、三题。
3.阅读《新阅读新习作》P108——110的《荒芜的花园》。
学程预设导学策略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3分钟)1.争论:激烈的讨论。
2.学生齐读课题。
3.预设:谁和谁争论?争论什么?为什么争论?争论的结果怎样?第二板块:预习展示(26分钟)●预习作业2:(补充习题)1.两名学生展示交流,其余学生自行校对。
组内相互批改。
2. 预设:争论不休:争个不停。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预习作业2:生字新词第一板块:导入揭题1. 板书:争论你知道“争论”是什么意思吗?2.今天,老师带来一篇“争论的故事”(补充课题),你们想知道吗?齐读课题。
3. 看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呢?第二板块:预习导学●预习作业2:(补充习题)1.指名学生展示交流,交流时请其余学生说不同的答案。
2.导学①“争论不休”是什么意思?②“不以为然”是什么意思?第一组:时机 赞许 争辩 浪费 烤火 剖开 味道 充饥 关键 评理 满意 笨 煮 第二组:皮香肉嫩 聚精会神 不以为然 争论不休两全其美 无影无踪 烟熏火燎 1.展示朗读。
2.预设:①时机(机会)赞许(赞扬、称赞)争辩(争论) ②浪费(节约) ③瓣 辩 辨 辫 ( 辩 )论 发( 辫 ) ( 辨 )别 豆( 瓣 ) 3.预设:①预设:聚精会神(专心致志)②两全其美: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25争论的故事ppt

味道 时机 建议
充饥
jiàn
浪费
píng
满意
zàn
用火烤kǎo
zhǔ
关键
pōu
评理
bèn
赞许 争辩
煮着吃 争论不休
liǎo
biàn
剖开
jù
真笨 聚精会神
nèn
无影无踪 两全其美
烟熏火燎 不以为然
皮香肉嫩
辨
辫
瓣
辩
辨
辫
瓣 (辨)别
花(瓣 ) (辫)子
读一读第三节,说说,他们反 对对方,坚持自己意见的理由是什 么? 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 下来就煮着吃。” 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 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 烤才好吃。”
想一想:兄弟俩是怎样反驳对方 的? 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 “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 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 味道?” 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 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 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读一读6—12节
说一说: 同学们有哪些感想呢?
想一想,说一说: “赞许”是什么意思?盛 老师为什么不时向同学们投 去赞许的目光?
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 么感想呢?
…………
表示整段文章的省略
时光在无休止的争论中 流逝,机遇在无休止的争论 中丧失。 ——邓小平 善于捕捉机会者为俊杰。 ——歌德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无影无踪
这个故事的起因是兄弟俩 想射下(大雁)充饥,经过是兄 弟俩为( 如何吃大雁 )争论不 休,并跑到村里找人( 评理), 结果是他俩找到了一个办法: (煮一半,烤一半),可大雁早 已飞得( 无影无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同学们的感受,你认为这 则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十二个小圆点
课文中表示同学们还有好多感想, 作者没写出来。
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 使用12个小圆点来表示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听了这个故事, 你有什么感想呢?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无论做什么事 都要善于抓住时机, 不能浪费时间,要 先做起来再说。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选择适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不是……而是…… 不仅……而且…… 不管……都…… ⑴ 西沙群岛( 不仅)风景秀丽,( 而且) 物产丰富。 ⑵ (不是 )他们笨,( 而是)他们没有抓 住时机。 ⑶ (不管)在校内或校外,我们( 都 ) 应讲文明。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完成课后第5题。
总结: 本文写盛老师给同学们 讲了个故事,并引导学生交 流听后的感想,说明做事应 把握好时机,如果陷入无休 止的争论,必将贻误时机而 一事无成。
25、争论的故事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质疑: 同学们,看到课题后,你有 什么要问的吗? 1、谁和谁争论? 2、争论什么? 3、为什么争论? 4、争论的结果怎样?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 朗读课文,讲述这个故事。 2、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 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我会读
烤 评 赞笨 辩 聚 键剖 嫩
“我要是能把大雁 射下来就煮着吃。” “你这话不对, 大雁就该煮了吃。烤 了吃,烟熏火燎的, 能有什么好味道?”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
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 吗?”
做一件事顾全两个 方面,使两方面都 好。
1 )对,不错; 不以为然 ( √
•
(2)如此,这样,那样;
(3)然而; (4)副词或形容词后缀;
烧烤 抓住 浪费
争辩 关键 满意
评理 赞许
剖开 味道
笨蛋 充饥
时机 大雁
争论不休 两全其美
打猎
聚精会神 皮香肉嫩
不以为然 无影无踪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领会 故事所蕴含的“做事应抓 住时机”的道理。
25 争论的故事
(1~5) • 第一部分 讲盛老师讲故事。 • 第二部分 (6~11) 主要讲盛老师 启发同学们谈听了故事后的感想。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第一部分:盛老师讲故事
• 起因 兄弟俩想射下一只大雁充饥, • 经过
兄弟俩为如何吃大雁争论不休, 并找一位老人评理,
• 结果
大雁早已飞走了。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读课文1-5自然段,思考:
兄弟俩是怎样争论的,他们各持什 么意见,老人又是怎样评理的。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再好的东西,一 煮还有什么味道呢? 依我看,只有用火烤 才好吃。” “鸭子不是可以烤 了吃吗?皮香肉嫩, 味道多美呀!为什么 大雁就不行呢?”
பைடு நூலகம்
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
常常有轻视的意思。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1 )停止,罢休; 争论不休 ( √
•
(2)休息;
(3)旧时丈夫把妻子赶回 娘家,断绝夫妻关系; (4)副词,表示禁止或劝 阻;
争过不停。
第二部分:同学们说感受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 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 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