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护理研究

合集下载

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特点和对策分析

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特点和对策分析

老年心血管疾病护理特点和对策分析摘要:心血管系统疾病发病具有突发性的特点,因此该疾病是导致老年人群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

老年心血管系统疾病致病因素涉及自身器官系统功能以及日常行为习惯等多方面且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大多数老年人并不能及时就诊治疗,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间。

本文对老年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护理特点和科学的护理对策进行综述,旨在提高老年人群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率,改善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心血管系统;护理;对策2019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心血管病的患病率与年龄关系密切。

以60岁为分界线,低于60岁人群的心血管病发病率与年龄增长呈正相关关系,其中,50岁-60岁为心血管病高发人群;老年人群总体发病率为60%左右。

1.护理特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由于自身年龄较高、自身耐受能力较差及基本日常自理能力降低等原因,常常增加了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难度。

大部分老年患者长期患有慢性疾病,因此,护理人员在对老年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时,需要全面掌握相关理论知识和充足的实践经验,做到及时发现老年患者病情变化,针对性的予以有效护理措施[1]。

1.护理对策2.1密切关注病情变化患者入院时,充分了解患者既往病史,本次疾病发作的表现,如胸闷、心慌、呼吸抑制及心前区疼痛等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加重或者常规方式不能缓解时,及时通知临床医生,给予抢救。

对自身状况差的老年患者,视情况予以心脏、血压、呼吸等基本生命体征的动态监测,密切关注各项指标。

2.2关注老年患者心理状态患者往往因疾病突发入院,极可能因为心理素质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以及对疾病的恐惧等原因极容易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出现消极情绪,从而不愿意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疾病诊疗,影响治疗效果。

面对如此情况,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原因予以心理护理,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此外,老年患者往往具有极强的自尊心,护理时,护理人员要注意方式方法,给予老年患者必要的尊重,态度亲和,增加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信任;面对老年患者的顾虑疑惑,护理人员要耐心解答并且避免专业医学术语;对于自理能力下降或者丧失的老年患者,除予以常规心理护理以外,积极帮助该类患者处理日常生活问题,不定期与患者沟通消除患者消极情绪,降低心理负担[2]。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特点及对策分析

老年心血管病患者的护理特点及对策分析

此 ,如何对老年心血管病患者进行正确 的专业护理 ,有效的心
较高水平 的监护需求。这就要求护理人员熟悉掌握全面的心血管
专科 护理 知识 ,具备 高度 的责 任心 ,能 够全 面细 致 的观察 患 者病 情 变化 ,准确 做 出判 断 ,迅速 做 出反应 ,以进行 及 时 、高效 的急 救 处理及 护 理 。并熟 练掌 握如 心 电监护 仪 、呼 吸机 、除颤仪 等多 种 监 护 、治 疗 仪 器 的操 作 , 以提 高 日常 监 测 记 录 方 面 的护 理 质 量 ,降低 失误 率 ,进 一步 确保 患者 安全 f 3 l 。 3 . 2 注 重 心理 护 理干 预 :老 年心 血 管病 患 者 广泛 存 在 长期 受 病 痛折 磨 的现象 ,多存 在不 同严 重程 度 的负 面情绪 。因此 护理 工作 中 ,应充 分重 视该 群 体 的流 ,建 立 良好 的医 患关 系 。护理 人员 应始 终做 到 态度 和蔼 、语 言 亲切 ,能设 身处 地考 虑 到患 者 的顾 虑及 想 法 , 提 供人 性化 服务 ,及 时调 整心 理 干预 的方式 ,鼓励 患者 以放 松乐 观 的 心态对 待 手术 或临床 治疗 。并对 患者 及其 家属 耐 心开 展宣 教 与 解 释工作 ,使 患者 家属 也 能够 配合 院方 的工 作共 同劝 导 患者 , 最 大 限度争 取到 患者 的理解 与积 极配 合 。 3 . 3 重视 生 活 细节 护 理 :杜 绝 夜 班和 交 接班 期 间 容 易 出现 的 护 理 漏 洞 。对老 年心 血管 病患 者细 致开 展健 康宣 教 护理 工作 。指 导 老年 患者 在 日常饮食 方 面一 定做 到低 盐低 脂 、少食 多 餐 ,多食 富
日常 生活 难 以完全 自理 。且如前 所 述 ,由于老年 心血 管病 患 者常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冠心病在临床上是多发于老年群体的心血管疾病。

由于老年群体的身体素质较弱,加之冠心病病情发展较快的特点,从而导致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临床治疗时,易引发并发症发生。

因此,临床上常采用康复护理措施予以干预,主要指在患者接受治疗的期间,对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预后水平。

对此,本文主要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护理进展展开综述。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心脏康复护理;研究进展前言由于当下社会趋于老年化发展趋势,老年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

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予以干预,但手术治疗会给患者留下一定程度的创伤,加之老年群体的身体状况相较薄弱,所以导致其临床疗效欠佳[1]。

为了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推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预后质量。

对此,本次研究主要阐述老年冠心病的病因,重点分析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措施,内容如下。

1.老年冠心病的病因其中冠心病就是老年群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由于自身因素与外界因素对机体冠状动脉血管造成粥样化病变,导致对心脏供血不足,导致患者机体心脏肌肉出现缺氧、缺血,严重时可导致患者心肌坏死,进而引发冠心病。

其发病原因包括:遗传病史,缺乏体能活动,不良作息,不健康的饮食等[2]。

冠心病的病情存在多变性,且变化较快。

冠心病早期患者会出现心律不齐、昏厥等症状,而严重者则会出现猝死,对于老年人的生命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2.老年冠心病的心脏康复护理措施2.1健康护理干预由于老年群体的身体素质较差,再者在患病后,由于情绪波动较大易出现食欲不振的现象,导致其出现营养不良的症状。

因此对于患者的饮食干预极为重要。

护理人员应基于科学饮食的理念,根据患者的病情进展结合患者的饮食喜好为其规划饮食计划。

为避免患者出现消化不良或便秘的情况,护理人员应确保每餐都荤素搭配,且清淡饮食。

而且对于存在吸烟、饮酒倾向的患者,护理人员应为其讲述吸烟酗酒的危害以及忌烟忌酒的重要性。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护理研究进展摘要:冠心病是老年人群体中高发的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冠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而导致的心肌损害,在老年人群体中不仅发病率高,死亡率也高于相对年轻的患者群体。

对于老年冠心病而言,在药物干预治疗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患者的护理,借助科学的护理手段稳定患者的病情,从而降低老年冠心病的死亡率。

本文主要围绕着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护理方式进行了相关的综述,希望能够为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临床特征;护理方式;研究进展冠状动脉是人体中唯一供给心脏血液的血管,对于正常的生命活动十分重要,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致使心肌缺血、缺氧引发的心脏病。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成为了许多疾病的诱因,冠心病正是其中的一种,尤其是在中老年群体中,冠心病早已成为常见病和多发病,时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健康。

这就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注重生活中良好生活习惯和健康饮食习惯的养成,降低疾病的发生几率,从而有效提高国民健康水平。

1老年冠心病的临床特征冠心病的发病与患者的生活习惯息息相关。

近年来人们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随着国民经济的提升,人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不良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提高了疾病的发病几率。

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疾病的主要特征为心绞痛、心肌梗死。

患者的临床表现大多为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随时存在猝死的可能,在临床中通常通过心电图、心肌酶测定、放射性核素检查、冠状动脉造影等进行明确诊断。

2老年冠心病的护理方式当前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证实,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冠心病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和配合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和病死率有积极的影响作用。

因此,针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治疗,除了医疗手段外,还可以增加对患者的护理,从患者的生活作息、情绪、饮食、运动等情况出发,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服务,进一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8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护理

83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护理

年冠心病患者 8 3例 ( 察组 ) 老 年健 康 志 愿 者 8 观 与 0例 ( 照 组 ) 采 用 T 0 1心 脏 血 流 动 力监 测仪 测 定 两 组 S C C 、 对 , 30 V、 O、 I
P P L E 、F A E / V T E 、 2一O P WP A 、 P 、 C 、 C T R并进行比较研 究。结果 : 观察 组与对 照组相 比, 心功 能指标 S C C 、 2一O V、 O、 IA
齐鲁护 理杂 志 2 1 00年第 1 第 3期 6卷
8 老年 冠 心 病 患 者 心脏 血 流 动力 学 3例 特 征及 护理
张 红 ’李 艾 宁 。
( .山东大学齐鲁 医院 山东 济南 20 1 ;. 1 502 2 济南市委机关门诊部)
摘 要 目的 : 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特征 , 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最佳护理 方案 。方法 : 选取 老
了解药物 的治疗效 果 , 并根据 新 出现 的血 流动力 学 的变化进 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
明显缺血者 4 6例 , 仍存在 明显心肌缺血者 3 7例 , 年龄 6 8 O一 2 岁, 平均 6 .5岁 ; 82 另选取 我院查体 中心 8 0例老年健康志愿者 作为对照组 , 年龄 6 8 o~ 0岁 , 平均 6 .5岁 。冠心病 的诊断符 76 合 19 99年世界卫生组织 ( WHO 的诊 断标准 。8 ) 3例患者 经治 疗后无 明显心肌缺血 4 6例 , 有明显心肌缺血 3 7例。
护理措施 根据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状况和 自身 特点 , 采用动静结合 的办 法 , 行适 当 的体力 活动 , 进 对改 善心 脏功能有 良好的作用 ; 应注意生活 规律化 ; 严重 的舒 张功能 对 指标 的下降 , 必要 时 可在 医师 的指 导 下酌 情服 用 药物 治疗 。 ②依据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 对服用不 同类型药物 的患者 , 进行 相应的观察与护理 。如 服用 以扩张 血管 的药物 为 主的患 者 , 则要 相应地观察后 负荷 的改 变; 如患者 每搏输 出量 已很低 , 在

冠心病老人的临床特点与长期护理

冠心病老人的临床特点与长期护理

第二节冠心病老人的临床特点与长期护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统称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简称为冠心病,也称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一、流行病学据Chambless等报道WHO MONICA 1985~1990年29个监测点在5 725 762名35~64岁人群中共登记79 699件急性心肌梗死或可能的冠脉事件发病率,男性在400/10万以上的国家如芬兰、英国、波兰、加拿大、俄罗斯等共18个人群点,其中以芬兰北卡来利最高(818/10万);中国北京男性79/10万,属最低;男性死亡率最高的仍为北卡来利(395/10万)和英国的格拉斯哥(385/10万);最低是北京(45/10万)。

29个人群都显示男性冠心病无论发病率或死亡率都3~5倍于女性,中国女性26/10万,仅次于西班牙15/10万,排序倒数第2。

1987~1989 年及1992~1993年资料完整的我国冠心病发病率12个监测区报告,男性发病率≥50/10 万的监测区有北京、河北、内蒙古自治区、辽宁、黑龙江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5/10万~50/10万的监测区有沈阳和吉林,而上海、江苏、安徽均在10/10 万以下,表明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有显著地区差异,北方高于南方。

老龄为冠心病患病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有报道提出,男性≥45岁、女性≥55岁可作为冠心病的危险因子。

大于60岁者患病率男性为212.7/10万,女性为302.7/10万。

大于65岁冠心病猝死年患病率分别为男性65.4/10万与女性50.4/10万。

从1990~2000年我国统计来看,心肌梗死年均增长4.32%,猝死增长4.66%,合计增长4.41%,趋势检验P=0.029,表明近10年来冠心病发病率增长速度加快。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特点及护理

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特点及护理
维普资讯
1 严格 注意灭菌物 品存放 间的 消毒 质量 _ 3
为 防止 已
使供 应室护士在学 习中素质得以提高。 36 鼓励供应室护士参加继续教育 .
及各种培训班 。
灭菌的无菌物品被 污染 ,我们对无菌问地面坚持每天用 消毒 液湿拖 2次 , 紫外线灯管每 日照射 2 时 , 小 并定期监 测紫外线 灯管 的强度 , 次监测 结果均 不低 于 7 W/ 对空 气及 每 0 c , m 物表每半月监 测 1 ,监测结果均达到卫生部关于医院感染 次 控制监测的标 准 , 才能保 证各 类灭 菌物 品的存放… 。这就要求 护士必须有强烈的无菌 观和责任心 , 自觉履行工作职责 , 保证 消毒物品不被 污染 。 1 严 格注意灭菌物 品的存放时间及类别 灭菌后 的物 . 4 品进入无菌间内应分类放置 , 并按近期灭菌 的在后 , 远期 灭菌 在前的顺 序放置 。 由专人管理 , 专人发放 , 做到每 日清点 一次 , 检查有无过期物品 , 防止 过期物 品发放 。 要求供 应室护士严格 执行查对 制度及? 毒隔离制度 , 防院内感染发生。 肖 预 1 严格 注意对一 次性 物品使 用后 的回收处 理 . 5 通过 院内感染知识培训 ,意识到一次性医疗物品重复使用 的危害 性。回收一次性医疗物 品后及时消毒 、 毁形和进行无害处理, 并作好处置后 的记录 ,有效地防范对周 围环境 的污染及杜绝
视 , 而增加急性心肌梗死及 心脏猝 死的危险性 。所 以 , 从 对老年
S I M 患者 更 应 该 引起 重 视 , 取 针 对 性 治 疗 及 护 理 措 施 , 免 心 采 避
脏不 良事件的发生。
【 关键词 】老年人
无痛性心肌缺血 动态心电图 护理
定一定 的奖罚机制 ,使 参加学 习的每个护士均能引起高度重

健康老年人心脏血流动力学特征及保健

健康老年人心脏血流动力学特征及保健
要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X±SD)
从表中可看出健康老年人主要的心功能参数大都在正常范围,如SV、CO、CI、EF等,但并 非所有的参数均在正常范围。其中比较集中的异常参数有HI、AMP A、A/C等,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目前基础及临床研究均证实有力的心房收缩是左心舒张功能不全的代偿机制,在正常心脏 不应出现有力的心房收缩。如在阻抗微分图出现明显增高的A波(房缩波),提示心脏舒张功 能的异常。 心脏收缩功能指数(HI)代表心肌正性收缩力量,HI低于正常,提示心肌收缩力量的下降。 健康老年人之所以出现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其原因主要是考虑:在这部分老年群体中,存 在不良生活习惯等(如吸烟、饮酒)可导致机体亚健康状态以及老年人心肌退行性改变、心肌缺 血纤维化等综合因素,从而导致这些指标的异常。 另外,有学者认为,AMP A在健康老年人较高的原因,可能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有关1,此 结论虽有待进一步研究。但给我们提示在健康老年人的保健中,心理护理和神经系统的调节是 至关重要的。 4、保健 4.1一般保健:戒除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等,以控制危险因素。 4.2避免由于精神因素诱发心脏疾病发作:老年群体是比较脆弱的人群,情感波动大,而老 年人由于其本身已存在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减弱,因此易诱发心脏疾病发作。为此,应重视社区 的家庭关怀与支持,而且在有条件的地方提供老年心理咨询服务。通过心理咨询可帮助老年 人解决心理上的疑难问题,释放心理压力,提供必要的情感援助。咨询活动可在交流、疏导和娱 乐中自然进行。 4.3针对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根据老年人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状况和自 身特点,采用动静结合的办法,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对改善心脏功能有良好的作用;应注意生 活规律化;对严重的舒张功能指标的下降,必要时可在医师的指导下酌情服用药物治疗。 4.4出现心脏疾病的先兆后应及时防治 本研究中我们已看到,催康老年人与正常对照相比,已存在收缩和舒张功能的下降,因此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特征及护理研究
作者:李苏娜
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8期
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选用2012年6月~12月本院心内科接收的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25例,将他们视为观察组,并选用到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老年患者18例,视他们为对照组,采取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对两组老年人的SV、CO、CI、PEP/LVET、A2-O、 PCWP、AC以及TPR等参数进行监测,并进行对比和分析。

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SV、CO 、CI 、A2-O以及AC均明显降低,而PEP/LVET和TPR明显升高,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冠心病;血流动力学;护理措施
老年冠心病给患者生命带来严重威胁,近年来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还不断上升。

很多老年患者同时患上多种疾病,受到这些基础疾病的影响,老年冠心病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对于创伤性治疗的耐受能力比较差,也就增加了介入以及手术治疗的风险,这些原因都使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更有难度。

这几年来在临床上都采用了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脏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

本研究在此采用一组临床资料也运用了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对患者进行分析,以寻找更满意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用本院心内科2012年6月~12月共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25例,他们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冠心病诊断标准[1]。

年龄为62~79岁,平均年龄为(65.8±1
2.6)岁,对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均已经接受过药物治疗,而且治疗后心肌缺血情况有了显著的改善,有17例患者已不存在明显的缺血,8例患者还仍然存在明显的心肌缺血;同时在我院选取同期接受体检的健康老年人18例,视他们为对照组,他们的年龄为63~81岁,平均年龄为(66.7±1
3.5)岁。

1.2方法采用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对观察对象的SV、CO、CI、PEP/LVET、AC以及TPR 等参数进行监测。

接受检查者在检查之前休息15min,让他们取仰卧位,在接受测定前1h不饮酒、抽烟。

1.3护理措施分析
1.3.1生活护理让患者培养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在平时要禁烟酒,在日常饮食中主要以清淡、容易消化、低脂肪、低热量、低胆固醇食物为主,并遵循少量多餐的原则,限制盐的摄入量,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2]。

1.3.2心理护理老年冠心病患者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紧张、恐惧、担心、焦虑等不良情绪都会影响到他们的身体,导致心脏疾病发作。

老年患者身患疾病,担心和焦虑是难免的,而且老年冠心病患者自身心血管系统功能减退,如情绪激动就很容易引发心脏疾病发作。

因此,家属应该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多些关心和心理支持,减少或者避免心脏疾病发作的次数[3]。

1.3.3具体护理①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收缩和舒张功能降低时,要采取有针对的护理措施:按照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情况和本身特征,采取动静互相结合的方法,适当进行身体活动,这对心脏功能具有改善作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如舒张功能指标严重下降,可以遵医嘱服药控制;②针对患者服用不同的药物,根据血流动力学改变,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例如,对于每博输出量很低,而又在服用利尿剂的患者,要密切观察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避免出现休克和低血容量;③由于采用无创性心功能检测不会痛苦,患者都比较容易接受,交代患者要做定期检查,以便随时了解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并掌握药物治疗所取得的效果,再参照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计算器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数据结果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P
2 结果
通过治疗后,冠心病患者不存在明显心肌缺血的患者,心功能以心排出量、心脏指数、心肌收缩力、血管顺应性以及外周阻力为主,受累的程度比较轻,等容舒张期受累的比较多,和对照组进行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P
3 讨论
老年冠心病的主要特征是无痛性心肌缺血和无痛性心肌梗死,前者和患者年龄有着直接的关系,年龄越大的患者发作频率就会越高。

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心肌缺血检出率比较低,由于动态图观察心肌缺血会更加清晰,动态心电图对无痛性心肌缺血的检出率比较高,可以弥补常规心电图的不足之处,降低漏诊率[4]。

本研究中还存在明显心肌缺血患者,因为心肌缺血没有得到缓解,因此心脏的泵功能、收缩和舒张功能都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性。

在本研究患者中,所有患者心衰都不明显,因此,EF和PCWP等平均值大部分仍处于正常范围。

综上所述,对于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要加强护理,对于减少心脏疾病的发作频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风英,李建文.冠心病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临床分析[J].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06:442-443.
[2]咏霞.冠心病患者日常生活宜忌[N].中国中医药报,2010,08.
[3]杨新春,丁枭伟.冠心病患者的饮食原则[N].保健时报,2011,12.
[4]陈琛,丁良.动态心电图对无痛型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7,15:20-21.编辑/哈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