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东山中学2013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理综)

合集下载

梅州市东山中学理科综合生物模拟试卷(一)

梅州市东山中学理科综合生物模拟试卷(一)

梅州市东山中学理科综合生物模拟试卷(一)(100分50分钟完成)第Ⅰ卷(选择题36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核酸是细胞内携带遗传信息的物质,以下关于DNA与RNA特点的比较,叙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内存在的主要部位相同B.构成的五碳糖不同C.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不同D.构成的碱基不同2. 现有氨基酸800个,其中氨基总数为810个,羧基总数为808个,则由这些氨基酸合成的含有2条肽链的蛋白质共有肽键、氨基和羧基的数目依次分别为()A 798、2和2B 798、12和10C 799、1和1D 799、11和93.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黑藻叶绿体时,可见叶绿体()A.具有双层膜B.呈绿色带状C.内部有许多基粒D.呈绿色椭球形4.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正确的描述是()A.①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B.②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C.③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D.④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5.为证实叶绿体有放氧功能,可利用含有水绵与好氧细菌的临时装片进行实验,装片需要给与一定的条件,这些条件是()A.光照、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B.光照、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C.黑暗、有空气、临时装片中无NaHCO3稀溶液D.黑暗、无空气、临时装片中有NaHCO3稀溶液6.下列对有关实验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时,不同色素随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不同B.用低倍镜观察不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复原过程C.观察叶片细胞的叶绿体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再换高倍镜观察D.甲基绿染色可使人口腔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呈绿色二. 多项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不止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全选对得6分,选不全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得0分。

(物理)梅州市高三第一次总复习质检试卷

(物理)梅州市高三第一次总复习质检试卷

梅州市高三第一次总复习质检试卷物理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小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模拟答题卡和小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选择题共48分)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有的小题有多个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在物理学史上,正确认识运动和力的关系且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及建立惯性定律的物理学家分别是A.亚里士多德、伽利略 B.亚里士多德、牛顿C.伽利略、爱因斯坦 D.伽利略、牛顿2.如图1所示,是测定自感系数很大的线圈L的直流电阻的电路。

L两端并联一只电压表,用来测自感线圈的直流电压,在测定完毕后,将电路拆卸时应A.先断开S1 B.先断开S2C. 先拆除电流表 D.先拆除电阻R3.关于“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和“风云二号”气象同步卫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都只能运行在地球赤道上空B.“神舟七号”具有更大的加速度C.“风云二号”具有更大的线速度D.“风云二号”具有更长的运行周期4.如图2所示,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使两碗口处于同一水平面.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小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碗始终保持不动),则A.过最低点时两个小球的速度大小是相等的B.两小球机械能对比,始终相等的C.在最低点两小球对碗底的压力大小相等的D.过最低点后两小球将滚到碗的另一侧边缘且不溜出5.如图3所示,从地面上方某点,将一小球以5m/s的初速度沿水平方向抛出。

(理基)梅州市高三第一次总复习质检试卷

(理基)梅州市高三第一次总复习质检试卷

梅州市高三第一次总复习质检试卷理科基础本试卷共12页,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分别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上。

2、每题选答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交回。

本试卷共75题,全部为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150分: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均得0分。

1.下面各物理量的单位中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A.mol A s B.N s m C.kg Pa m D.N s kg2.物体A、B在同一直线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物体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从第3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 A>v B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s才开始运动C.在前5s内A、B两物体运动的位移相同,5s末A、B相遇D.前5s内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3.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电动扶梯上,随扶梯一起匀速向上运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处于超重状态B.人处于失重状态C.运动中支持力对人不做功D.人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4.位于同一地点、同一高度的两个小球,一个被水平抛出的同时另一个自由落下(空气阻力忽略不计),在它们运动过程的任一时刻,有:A.加速度不同,速度相同 B.加速度不同,速度不同C.加速度相同,速度不同 D.加速度相同,速度相同5.工人以90N的水平推力推一质量为45kg的运料车,使车沿水平方向运动,此时车的加速度为1.8m/s2。

当这位工人不再用力推车,在车完全停下来之前,车的加速度大小是: A.0 B.0.2m/s2 C.2m/s2 D. 5m/s26.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一个刻度模糊的弹簧秤,两位同学各用200N的水平力拉弹簧的两端,测得弹簧伸长了4cm,则弹簧的读数N和弹簧的劲度系数K分别为:A.N=400N,K=100N/cm B.N=400N,K=50N/cmC.N=200N,K=104N/m D.N=200N,K=5.0×103N/m7.一辆汽车从静止出发在平直公路上加速前进,如果汽车发动机功率保持恒定,遇到的阻力也是恒定的,在汽车达到最大速度之前:A.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 B.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增加C.汽车的加速度不断减小 D. 汽车的加速度大小跟速度成反比8.某小孩在游乐园乘坐翻滚列车沿轨道正常运行,当小孩随列车经过竖直圆形轨道最低点时,若忽略轨道对列车的摩擦力,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孩所受各力的合力方向向上,小孩处于失重状态B.小孩所受各力的合力方向向上,小孩处于超重状态C.小孩所受各力的合力方向向下,小孩处于失重状态D.小孩所受各力的合力方向向下,小孩处于超重状态9.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D间的平均速度为:A.8m/s B.0.5m/sC.0.4m/s D.0.3m/s10.某同学通过Internet查询到“神舟”六号飞船在圆形轨道上运行一周的时间大约为90min,他将这一信息与地球同步卫星进行比较,由此可知:A.“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向心加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小B.“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速率比地球同步卫星小C.“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离地面的高度比地球同步卫星低D.“神舟”六号在圆形轨道上运行时的角速度比地球同步卫星小11.人骑自行车下坡,坡长l=500m,坡高h=8m,人和车总质量为100kg,下坡时初速度为4m/s,人不刹车的情况下,到达坡底时车速为10m/s,g取10m/s2,则下坡过程中阻力所做的功为:A.-400J B.-3800J C.-50000J D.-4200J1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带正电小球,以初速度v水平进入一竖直平面内斜向上的匀强电场。

广东省梅州市东山中学高一(下)第一次质检数学试卷

广东省梅州市东山中学高一(下)第一次质检数学试卷

2019-20佃学年广东省梅州市东山中学高一(下)第一次质检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A . 45 或 135°B . 135°C . 45°D . 30 °考 正弦定理. 占: 八、专 计算题.题:分 析:一、选择题.(50分) 1. ( 5分)在△ ABC 中,A=60 ° 瘁4打,24伍,则B 等于( ) 由A=60 °曲巨b 二4伍所给的条件是边及对的角,故考虑利用正弦定理,由正弦定理可得, sinA-sinB ,可得诅=誉笔/爭结合大边对大角由a >b 可得A >B ,从而可求解 解:••• A=60 ° a=W3* b 二4迥 答: 由正弦定理可得, ~ -" sink sinB ■■- -: - •/ a > b 「. A >B ••• B=45 ° 故选:C点 本题主要考查了在三角形中,所给的条件是边及对的角,可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解三角形,但利用正弦 评:定理解三角形时所求的正弦,由正弦求角时会有两角,要注意利用大边对大角的运用. 3 2. ( 5分)三角形的两边 AB 、AC 的长分别为5和3,它们的夹角的余弦值为 ',则三角形的第三边长5为( ) A . 52考 余弦定理. 占: 八、、♦专 题:分 析:解 答: 计算题;解三角形. C . 16 直接利用余弦定理建立方程求出第三边的长即可. 2 2 2解:由余弦定理 BC =AB +AC - 2AB?ACcosA ,可得三角形的另一边长为: :一 ;〕: =2 •二. 故选B . 本题主要考查余弦定理的应用,考查计算能力. 占 八、、 评:3.( 5分)在一座20m 高的观测台顶测得对面一水塔仰角为60°塔底俯角为45°那么这座塔的高为()B . 20 (1+ ■;)mC . 10(*(i + ':)mD . 20 (址 )m考 正弦定理的应用. 占:八、、♦专 计算题;作图题;解三角形. 题:分 作出图形,解三角形即可. 析: 解解:依题意作图如下:AB=20m ,仰角/ DAE=60 °俯角/ EAC=45 °答:在等腰直角三角形 ACE 中,AE=EC=20m ,在直角三角形 DAE 中,/ DAE=60 °••• DE=AEtan60 °20近m ,•••塔高 CD= ( 20+20祈)m . 故选B .4. ( 5分)数列灼「叮二•,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考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占:八、、♦专 计算题.题: 分 禾U 用不完全归纳法来求,先把数列中的每一项变成相同形式,再找规律即可. 析:解 解;•••数列m 〕. •,的第三项可写成 :,这样,每一项都是含根号的数,且每答:个被开方数比前一项的被开方数多3,•-....:;亍?—匚故选B 点 本题考查了不完全归纳法求数列通项公式,做题时要认真观察,及时发现规律.评:)a n =^3n+l本题考查解三角形,着重考查作图能力,考查解直角三角形的能力,属于中档题.5. (5分)在数列{a n}中,若•,. ,则a3=()1第3页A. 1B.丄C. 2考数列递推式.占:八、、专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题:分利用递推关系式即可求出.析:解解:由题意可得:答:1 - - ' ■ ' =1+ =2,2 a i 1.,「三=1+ = =1.5.故选D .占八、、正确理解递推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评:6. (5分)在厶ABC中,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则角B等于()A . 30 °B. 60 °C. 90°D. 120°考占:八、、等差数列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得到2B=A+C,又A+B+C-180 °,得到角B的三倍等于180 °,求出角B的大小.解答: 解:•••三内角A、B、C成等差数列,••• 2B-A+C又A+B+C-180 °•3B-180°•B-60°故选B占八、、评:本题看出等差数列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的应用,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把三个角之间的关系整理出来,本题是一个基础题.7. (5分)(2019?福建)已知等差数列{a n}中,a7+a9=16 , a4=1,贝U a i2的值是()A. 15B. 30C. 30 D . 64考占:八、、等差数列.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通项公式求出首项a1与公差d,或利用等差数列的性质求解.解答: 解:解法1:- {a n}为等差数列,设首项为a1,公差为d, •- a7+a9-a1+6d+a1+8d-2a1+14d-16 ①;a4-a1+3d-1 ②;由①—②得a1+11d-15,即a12-15 .解法2:由等差数列的性质得,a7+a9-a4+a12, T a7+a9-16, a4-1,a i2=a7+a9 - a4=l5 . 故选A .占八、、解法1用到了基本量a i与d,还用到了整体代入思想;评:解法2应用了等差数列的性质:{a n}为等差数列,当m+n-p+q (m, n, p, q€N+)时,a m+a n-a p+a q.特例:若m+n-2p (m, n, p €N+),贝U a m+a n-2a p.8 ( 5分)等差数列-5,- 2, 1 ,…的前20项的和为( )A.450B. 470C. 490 D . 510考占:八、、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分析:由题意可得公差为3,代入求和公式计算可得答案.解解:由题意可得数列的公差d- - 2-( - 5) -3,答: 由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数列的前20 项的和S20-20 X (- 5) + _ ".•-4702故选B占八、、评: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属基础题.9-(5分)在等比数列{a n}中,已知首项为I,末项为[,公比为;,则此等比数列的项数是()A. 3B. 4C. 5 D . 6考占:八、、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专题:计算题. 分析: 设此等比数列的项数是n,由题意可得-''x :,解得此等比数列的项数n的值.3 8 3解答: 解:在等比数列{a n }中,已知首项为,末项为,公比为「,设此等比数列的项数是n,o 0 0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得,■- -:",3 8 3•: ' -「,解得n-3,故选A .占八、、评:本题主要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0. ( 5 分)等比数列{a n}中,若a i+a2=20, a3+a4=40,则a5+a6=( )A. 2B. 40C. 80 D . 120 考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占:八、、♦专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题:分由已知式子可得q2=2,而a5+a6= (a3+a4) ?q2,计算即可.析:第5页解解:设等比数列{a n}的公比为q,2 2答:贝V a3+a4= (a i+a2)?q =40,解得q =2,2故a5+a6= (a3+a4)?q =40 >2=80故选C点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整体代入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属基础题.评:二、填空题.(20分)11. (5分)下列数列既是递增数列,又是无穷数列的有(4)—.(填题号)(1)1, 2, 3, (20)(2)- 1,- 2,- 3,…,—n,…;(3)1, 2, 3, 2, 5, 6,…;(4)- 1, 0, 1 , 2,…,100 ,…考点:专题:分析:解答: 点评: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阅读型;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要找既是无穷数列必须是项数无限的数列,又是递增数列必须是后一项总比前一项大的数列•依据这一标准从四个答案中判断正确选项即可.解:而(1)选项中的数列是有穷数列,不满足题意(2)中数列的项递减数列;(3)中数列的项摆动的,不是递增的;而(4)中的数列是递增数列,满足所有条件.故答案为(4)考查学生对无穷数列和递增数列概念的理解能力.12. (5分)设{a n}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若a1=1, a5=16,则数列{a n}前7项的和为127 .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专题:计算题.分析:先根据条件a1=1, a5=16以及公比为正数求得q,进而根据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求得答案.解答:解:因为a5=a i?q44••• q =16又因为公比为正数•所以q=2.• S7^ ' = _ -=127.1 _q1-2故答案为:12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属基础题•在应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时,一定要先判断公比的值,再代入公式,避免出错.13. (5分)已知等比数列{a n}中,a6=6, a9=9,贝U a3= 4 .考点:等比数列的性质.专题:计算题.分析:利用等比数列的性质可求其公比q3,利用等比中项的性质可求a3.解答:解:T{a n}为等比数列,a6=6, a9=9,设其公比为q,• 3 9 3…q 二—=-r=-z,Sc 9--- -' '(或者由q3 3a62=a3?a9 求也)故答案为:4.第7页点评:本题考查等比数列的性质,考查学生观察与应用的能力,属于基础题.14.( 5分)在三角形ABC中,bcosC=ccosB,则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考点:三角形的形状判断.专题:解三角形.分析:: 运用正弦定理,化简ccosB=bcosC, 即卩sinCcosB=sinBcosC?sin ( B - C) =0 , B=C,推出三角形的形状.解答:解:T bcosC=ccosB/• sin CcosB=s in BcosC/• sin ( B - C) =0••• B=C•••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故答案为:等腰.点评:本题考查正弦定理的应用,三角形形状的判断,基本知识的有考查.三、解答题.15. ( 12分)在三角形ABC中,已知' 11 ' ' 1',解三角形ABC .考点:.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专题:计算题;解三角形.分析:由正弦定理可得,可求sinC,结合c v b及三角形的大边对大角可求C,然后根据三角sinB sinC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求A,再求出a即可解答:: 解:•••「二由正弦定理可得,:sinB sinC1 X25—• sinC=- -•/ c v b• C v B=60 °• C=30°, A=90 °, a=2c=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正弦定理在求解三角形中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大边对大角的应用.16. ( 12分)某货轮在A处看灯塔B在货轮的北偏东75。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理综试题.pdf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理综试题.pdf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
(2)甲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
_____,实验效果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乙同学所用的染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4)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否相同?_________。
28.(16分)由细胞凋亡与癌症生物学研究实验室主任Steller 教授领导的研究项目表明,当细胞以异常的模式进
行复制的时候,机体会释放一系列的死亡信号激发细胞自我毁灭,以免异常的细胞变成癌细胞。他们首次披露一种名为
IAPs(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eteins,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的蛋白控制细胞凋亡的机制。IAPs的作用机制是与细
(2)将制得的氨气全部溶于水制成2 L溶液,所得氨水物质的量浓度为多少?
34.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运动时,小球A沿轨道滑下,离开轨道末端(末端水平)时撞开轻质接触式开关S,被电
磁铁吸住的小球B同时自由下落。改变整个装置的高度做同样的实验,发现位于同一高度H的 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或
者在空中相碰。是不受机体控制的、
的恶性增殖细胞,癌细胞的形成是由
于致癌因子的作用,导致
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3)使正常体细胞转变成癌细胞的致癌因子主要有: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有:

。(任写出二种)
29.(12分)以下是几位同学在进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操作的情况,请分析:
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c点和d点分别位

广东省梅州市2013届高三总复习检测(二)理综物理试题

广东省梅州市2013届高三总复习检测(二)理综物理试题

梅州市2013届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二)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

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B.布朗运动是用显微镜观察到的分子的运动C.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气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14.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过如图所示过程变到状态B,在此过程中气体的密度A.一直变大B.一直变小C.先变小后变大D.先变大后变小15.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金属导轨固定在竖直平面内,匀强磁场垂直导轨所在的平面里。

金属棒AC与导轨垂直且接触良好。

现将导轨接上电阻R,导轨和金属棒的电阻忽略不计,则金属棒AC由静止释放后A.电流方向沿棒由C指向AB.金属棒所受安培力的最大值与其重力大小相等C.在金属棒加速下落的过程中,金属棒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在电阻上产生的热量D.金属棒达到稳定速度后的下落过程中,金属棒的机械能守恒16.如图所示,在圆柱体上放一小物块P,圆柱体绕水平轴O缓慢转动,从A 转至B的过程中,物体与圆柱体保持相对静止,则物块P受到的力先变小后变大的是A.重力B.支持力C.摩擦力D.合外力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7.某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点的电势高于b的电势B.c点的电场强度小于d点的电场强度C.若将一正电荷由b点移到a点,电场力做正功D.正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18.关于天然放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γ射线不带电,它是频率很高的电磁波B.核裂变与核聚变都伴有质量亏损C.某原子核经过一次α衰变和两次β衰变后,核内中子数不变D.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变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19.一矩形线圈,绕垂直于匀强磁场并位于线圈平面内的固定轴转动,线圈中的感应电动势e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梅州市某重点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2-2013下期高一级第一次质检试题文科综合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1-3题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 ) A.(1)→(2)B.(2)→(3)C.(3)→(4)D.(4)→(5)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 ( ) A.尼日利亚B.韩国C.古巴D.澳大利亚3.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 ) A.(1)B.(2)C.(4)D.(5)下图为某高一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读图完成4~6题。

4.③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 )A.1.5%B.1% C.4% D.3%5.影响①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6.缓解③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开发劳务市场B.鼓励生育和适当移民C.实行计划生育D.加大教育投入7.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科技发展水平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所以发达国家的环境人口容量大B.我国人口承载量最高为16亿左右,所以目前我国的耕地和淡水资源人均占有量较高C.不论是以悲观或乐观的观点来评估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人口与环境矛盾都十分突出D.随科技发展和消费水平的不断变化,环境人口容量不能定量地评估,只能定性说明8.改革开放后,中国大批学生到欧美留学和大量民工涌向我国东南沿海大城市,两者的共同之处是( )A.都是政策性移民,具有自发的性质。

B.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是最重要的拉力因素C.地区自然条件相差很大,环境质量不同是决定性因素D.都是追求自身职业更好的发展,谋求更高的生活水平9.造成欧美等许多特大城市中出现“唐人街”的主要原因是( ) A.历史与文化因素的影响B.经济因素的影响C.民族与宗教因素的影响D.地理因素的影响10.下面是某城市功能分区的四种方案,最合理的是( )11.高级住宅区一般位于城市外缘的主要原因是()A.那里地价比较便宜B.那里环境条件比较优越C.城市中心不可以建住宅区D.那里更靠近工厂等工业区二、非选择题40.读下列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回答问题。

2013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2013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2013年广东省梅州市梅县东山中学高考物理模拟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6.0分)1.家用封闭在贮气瓶中的石油气可近似看成理想气体,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容器的热膨胀忽略不计)()A.密度不变,压强增大,内能增大B.密度不变,压强减小,内能增大C.密度增大,压强不变,内能减小D.密度减小,压强不变,内能不变【答案】A【解析】解:气体体积等于贮气瓶的容积,贮气瓶容积不变,气体发生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可知,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压强增大,由于气体质量与体积不变,则气体密度不变,气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气体质量不变,体积不变,根据查理定律分析气体压强变化,然后分析答题.本题考查了气体压强、密度、内能变化,气体发生等容变化,应用查理定律、密度公式即可正确解题,解题时要知道气体内能由温度决定.2.图为两分子系统的势能E p与两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r大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D.当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做负功【答案】C【解析】解:由图象可知:分子间距离为r2时分子势能最小,此时分子间的距离为平衡距离;A、当r>r2时分子力为引力,故A错误;B、当r小于r1时,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故B错误;C、当r等于r2时,分子间的作用力为零,故C正确;D、在r由r1变到r2的过程中,分子力为斥力,分子间距离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做正功,故D错误;故选:C.当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当分子间距离小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根据图象分析答题分子间距离等于平衡距离时分子势能最小,掌握分子间作用力与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分子清楚图象,即可正确解题.3.有一段圆弧形坡道,如图所示,若将同一辆车先后停放在a点和b点,下述分析和比较正确的是()A.车在a点受坡道的支持力大于在b点受的支持力B.车在a点受坡道的摩擦力大于在b点受的摩擦力C.车在a点受到的合外力大于在b点受的合外力D.车在a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大于在b点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答案】A【解析】解:AB、根据平衡有:N=mgcosθ,f=mgsinθ,b点的倾角大于a点的倾角,所以a点的支持力大于b点的支持力,a点所受的摩擦力小于b点所受的摩擦力.故A正确,B错误.C、车处于静止,所以车在a点受到的合力等于b点所受的合力,等于零.故C错误.D、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为mgsinθ,知a点重力下滑的分力小于b点重力的下滑分力.故D错误.故选A.对汽车受力分析,根据汽车所受的合力为零,运用正交分解进行分析.解决本题的关键能够正确地受力分析,运用共点力平衡进行求解.4.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有两根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导轨,顶端用一电阻R相连,两导轨所在的竖直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一根金属棒ab以初速度v0沿导轨竖直向上运动,到某一高度后又向下运动返回到原出发点.整个过程中金属棒与导轨保持垂直且接触良好,导轨与棒间的摩擦及它们的电阻均可忽略不计.则在金属棒整个上行与整个下行的两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行的运动时间小于下行的运动时间B.上行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等于下行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C.上行过程中R上产生的热量大于下行过程中R上产生的热量D.回到出发点的速度v等于初速度v0【答案】D【解析】解:A、根据能量守恒得,除最高点外,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升到此位置的速度大于下落到此位置的速度,上升的位移和下降的位移相等,则上升的时间小于下落的时间.故A正确.B、上行和下行两个过程中,回路的磁通量变化量△Φ相等,根据感应电量表达式q=,知两个过程中通过R的电量相等,故B正确.C、根据能量守恒得,除最高点外,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升到此位置的速度大于下落到此位置的速度,则知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升到此位置的电流大于下降到此位置的电流,上升到此位置的安培力大于下降到此位置的安培力,而上升和下降过程的位移相同,故上升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比下降过程中克服安培力做的功多.所以上升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于下降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故C正确.D、从出发点上升到回到出发点时,根据能量守恒知,棒的重力势能不变,内能增加,本题选不正确的,故选:D.比较出在任何一个位置,上升到此位置和下落到此位置的速度大小,即可比较出上升的时间和下落过程的时间.电磁感应中通过导体的电量q=,分析两个过程通过R的电量关系.比较出任何一个位置,上升到此位置和下落到此位置的速度大小,即可比较出电流的大小,可知道上升过程中R产生热量和下落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大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判断回到出发点的速度与初速度的大小.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能量守恒定律比较出回到出发点的速度和初速度的大小,从而确定每个位置感应电流和速度的大小.记住感应电量经验公式q=,有利于分析电量问题.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30.0分)5.质量为2kg的质点在x-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初速度为3m/sB.质点做匀变速运动C.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 ND.质点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垂直【答案】BC【解析】解:A、质点在x方向上的初速度为3m/s,y方向上的速度大小为:,则质点的初速度为:.故A错误.B、质点在x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y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知,合运动为匀变速曲线运动.故B正确..故C正确.C、质点所受的合力为:合D、合力的方向沿x方向,质点的初速度方向不是沿y方向,所以初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不垂直.故D错误.故选:BC.根据x、y方向上的分速度,结合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质点的初速度.物体物体的加速度,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合外力的大小.质点在x方向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y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合加速度恒定,做匀变速运动.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加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合成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基础题.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C.原子核能发生β衰变说明原子核内存在电子D.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n=2,再跃迁到n=l定态,则后一次跃迁辐射出的光子比前一次更易发生光电效应【答案】AD解:A、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A正确;B、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B错误;C、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出电子,C错误;D、氢原子从定态n=3跃迁到n=2,再跃迁到n=l定态,则后一次跃迁辐射出的光子频率较大,比前一次更易发生光电效应,D正确;故选:AD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核内部具有复杂结构,α粒子散射实验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β衰变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为质子同时释放出电子.掌握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衰变的实质,发生光电效应的条件: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7.如图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示意图,线圈的AB边连在金属滑环K上,CD边连在滑环L上,导体做的两个电刷E、F分别压在两个滑环上,线圈在转动时可以通过滑环和电刷保持与外电路的连接.关于其工作原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当线圈平面转到中性面的瞬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B.当线圈平面转到中性面的瞬间,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最大C.当线圈平面转到跟中性面垂直的瞬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小D.当线圈平面转到跟中性面垂直的瞬间,线圈中的感应电流最小【答案】AC【解析】解:A、当线圈平面转到中性面的瞬间,AB和CD边方向与磁感线方向垂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故A正确;B、当线圈平面转到中性面的瞬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大,感应电动势为零,则此时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小,故B错误;C、当线圈平面转到与中性面垂直的瞬间,穿过线圈的磁通量最小,故C正确;D、当线圈平面转到与中性面垂直的瞬间,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则有线圈中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则线圈的感应电流也最大,故D错误.故选:AC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发电机的制作原理,知道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磁场方向和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此题主要考查了发电机的工作原理.要知道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体切割磁感线的方向有关,能够通过线圈的转动情况,判断线圈中产生的感应电流放向的变化.8.“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绕地球运行一段时间后,离开地球飞向月球.如图所示是绕地飞行的三条轨道,轨道1是近地圆形轨道,2和3是变轨后的椭圆轨道.A点是2、3轨道的近地点,B点是2轨道的远地点,卫星在轨道1上的运行速率为7.7km/s,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卫星在2轨道经过A点时的速率一定大于7.7km/sB.卫星在2轨道经过B点时的速率一定小于7.7km/sC.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小于2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D.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小于2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AB【解析】解:A、卫星在经过A点时,要做离心运动才能沿2轨道运动,卫星在1轨道上的速度为7.7km/s,故在2轨道上经过A点的速度一定大于7.7km/s.故A正确.B、假设有一圆轨道经过B点,根据,可知此轨道上的速度小于7.7km/s,卫星在B点速度减小,才会做近心运动进入2轨道运动.故卫星在2轨道经过B点时的速率一定小于7.7km/s,故B正确.C、卫星的运动的轨道高度越高,需要的能量越大,具有的机械能越大,所以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一定大于2轨道所具有的机械能,故C错误.D、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近月点速度大于远月点速度,故比较卫星在轨道3经过A 点和轨道2经过A点的速度即可,又因为卫星在轨道2经过A点要加速做离心运动才能进入轨道3,故卫星在3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大于2轨道所具有的最大速率.故D 错误.故选:AB.当卫星的速度变大,使万有引力不够提供向心力时,卫星会做离心运动,轨道变高,卫星在经过A点时,要做离心运动才能沿2轨道运动.当卫星的速度减小,使万有引力大于向心力时,卫星做近心运动,轨道变低,卫星经过B速度变小.卫星的运动的轨道高度越高,需要的能量越大,具有的机械能越大.卫星在轨道2经过A点要加速做离心运动才能进入轨道3.本题要掌握离心运动的条件和近心运动的条件,能够根据这两个条件判断速度的大小.还要知道卫星的运动的轨道高度越高,需要的能量越大,具有的机械能越大.9.某静电场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图中P、Q两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P和E Q,电势分别为U P和U Q,则()A.正电荷的电量大于负电荷的电量B.正电荷的电量小于负电荷的电量C.E P>E Q,U P>U QD.E P<E Q,U P<U Q【答案】AC【解析】解:A、B、由于正电荷周围的电场线多于负电荷周围的电场线,所以正电荷的电量大于负电荷的电量.故A正确,B错误;C、D、电场线越密代表场强越强,从图可以看出P点的电场线的密集程度大于Q点的密集程度,故P点的场强大于Q点的场强,所以E p>E Q,又由于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由图可知电场线的方向由P指向Q,所以P点的电势高于Q点的电势,即U P>U Q,故C正确,D错误.故选:AC.根据电场线越密代表场强越强,可以判定P点的场强大于Q点的场强;根据沿电场线方向电势逐渐降低可以判定P点的电势高于Q点的电势.只要理解了电场线的特点即可顺利解决此题.基础题目.判定两个点电荷带电量的多少,要结合库仑定律与电场线的特点:电场线越密代表场强越强来判定,10.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某实验小组设计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一个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通过细线跨过定滑轮与重物相连,木块与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做匀减速运动,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不计纸带所受到的阻力.交流电频率为50H z,重力加速度g取10m/s2.(1)木块加速阶段的加速度为______ m/s2;(2)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 ______ ;(3)某同学发现在实验中未平衡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接着他应当______ ,将木板右端垫高,使木块沿木板匀速下滑.【答案】1.5;0.1;取下重物【解析】解:由图2所示纸带可知,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0.02s×2=0.04s;(1)木块加速阶段的加速度约为a===1.5m/s2;(2)木块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约为a′=′==-1m/s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得动摩擦因素μ=0.1;(3)平衡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力时,应当取下重物,将木板右端垫高,使木块沿木板匀速下滑.故答案为:(1)1.5;(2)0.1;(3)取下重物.(1)利用匀变速运动的推论△x=at2求出木块加速阶段的加速度;(2)利用匀变速运动的推论△x=at2求出木块减速阶段的加速度;重物落地后,木块受到的合力等于滑动摩擦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可以求出动摩擦因数;(3)平衡摩擦力时不能悬挂重物.要掌握匀变速运动的推论△x=at2,应用该推论求出木块的加速度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1.某同学欲用伏安法测定一段阻值约为5Ω左右的金属导线的电阻,要求测量结果尽量准确,现备有以下器材:①直流电源E:电动势约4.5V,内阻很小;②直流电流表A1:量程0~3A,内阻0.025Ω;③直流电流表A2:量程0~0.6A,内阻0.125Ω;④直流电压表V:量程0~3V,内阻3kΩ;⑤滑动变阻器R1:最大阻值10Ω;⑥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50Ω;⑦电键、导线若干.(填写各器材前面的序号)(2)实验电路应采用电流表______ 接法(填“内”、“外”);电阻的测量值______ 真实值.(填“大于”、“小于”、“等于”)(3)如图,还有两根导线没有连接,请用钢笔画线当作导线完成实验电路.(4)某同学按要求完成了电路连接,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置于最______ 端(填“左”、“右”);他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均无示数,于是取下电压表,用一导线将其正接线柱与电源正极连接,用另一导线的一端接其负接线柱,导线另一端试触电流表正接线柱,电压表无示数,再试触电流表负接线柱,电压表的指针大角度偏转,并超过其量程,已知各接线柱处接触良好,故障原因是______ .【答案】③;⑤;外;小于;左;电流表内部断路【解析】解:(1)电路中最大电流约为I max==A=0.9A,电流表A1的量程0~3A,量程太大,不能使用,可选择电流表A2.对于两个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时,电路中最小电流都不超过电流表的量程,为方便调节,而且为使电流表指针在中央附近,故变阻器选择R1.(2)由于<,故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测量误差较小.测量值是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的阻值,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3)根据电流表外接法和变阻器限流式,连接线路如图所示.(4)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置于最左端.由题意,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均无示数,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根据电压表测量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由于电压表的指针大角度偏转,说明电流表内部断路.故答案为:(1)③,⑤.(2)外;小于.(3)(4)左;电流表内部断路.(1)估算出电路中最大电流,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考虑方便调节,选择变阻器的规格;(2)伏安法测电阻时,若电阻较小,电流表要外接,测量值是电压表与待测电阻并联的阻值,测量值偏小;(3)根据实验原理和电路结构,连接线路.(4)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时,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应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根据所提供的信息,分析故障的原因.对于电表量程的选择,往往要估算电路最大电流或电压来选择.测量较小的电阻,一般选择电流表外接法.四、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36.0分)12.如图所示,A、B两球质量均为m,之间有压缩的轻短弹簧处于锁定状态.弹簧的长度、两球的大小均忽略,整体视为质点,该装置从半径为R的竖直光滑圆轨道左侧与圆心等高处由静止下滑,滑至最低点时,解除对弹簧的锁定状态之后,B球恰好能到达轨道最高点.(1)求弹簧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弹性势能.(2)求A上升的最大高度.(答案可以保留根号)【答案】解:(1)设A、B系统滑到圆轨道最低点时锁定为v0,解除弹簧锁定后A、B的速度分别为v A、v B,B到轨道最高点的速度为v,则有解得:弹簧解锁的过程中系统满足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所以有:2mv0=mv A+mv B,对B在最高点:解除锁定后B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联立以上各式,解得(2)小球A在上升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得:解得:答:(1)弹簧处于锁定状态时的弹性势能.(2)A上升的最大高度.【解析】(1)两个球和弹簧系统下滑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根据守恒定律列式即可;(2)两个球和弹簧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动量守恒,根据守恒定律列式求解即可;本题关键是两个球和弹簧系统机械能守恒,在最低点系统受到外力的合力为零,系统动量守恒,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多次列式即可.13.如图a所示,水平直线MN下方有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现将一重力不计、比荷=106C/kg的正电荷置于电场中的O点由静止释放,经过×10-5s后,电荷以v0=1.5×l04m/s的速度通过MN进入其上方的匀强磁场,磁场与纸面垂直,磁感应强度B按图b所示规律周期性变化(图b中磁场以垂直纸面向外为正,以电荷第一次通过(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2)图b中t=×10-5s时刻电荷与O点的水平距离(3)如果在O点右方d=68cm处有一垂直于MN的足够大的挡板,求电荷从O点出发运动到挡板所需的时间.(sin37°=0.60,cos37°=0.80)【答案】解:(1)电荷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为t1,有:v0=at1E q=ma解得:E==7.2×103N/C(2)当磁场垂直纸面向外时,电荷运动的半径:=5cm周期=当磁场垂直纸面向里时,电荷运动的半径:=3cm周期=故电荷从t=0时刻开始做周期性运动,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10-5s时刻电荷与O点的水平距离:△d=2(r1-r2)=4cm(3)电荷从第一次通过MN开始,其运动的周期为:T=根据电荷的运动情况可知,电荷到达档板前运动的完整周期数为15个,有:电荷沿ON运动的距离:s=15△d=60cm故最后8cm的距离如图所示,有:r1+r1cosα=d-s解得:cosα=0.6则α=53°故电荷运动的总时间:总°°=3.86×10-4s答:(1)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E为7.2×103N/C.(2)图b中t=×10-5s时刻电荷与O点的水平距离为4cm.(3)电荷从O点出发运动到挡板所需的时间为3.86×10-4s.【解析】(1)电荷在电场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可求出电场强度E.(2)电荷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分别求出电荷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和周期,画出轨迹,由几何关系求出t=×10-5s时刻电荷与O点的水平距离.(3)电荷在周期性变化的磁场中运动,根据周期性分析电荷到达档板前运动的完整周期数,即可求出荷沿ON运动的距离.根据电荷挡板前的运动轨迹,求出其运动时间,即得总时间.本题是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运动的问题,电荷在电场中运动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结合研究是最常用的方法,也可以由动量定理处理.电荷在周期性磁场中运动时,要抓住周期性即重复性进行分析,根据轨迹求解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梅州市东山中学2013届高一下学期第一次质检理科综合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64分)1.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处于洋葱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都能看到的结构是( )A .赤道板、染色体、细胞膜、叶绿体B .纺缍体、赤道板、姐妹染色单体C .细胞壁、染色体、纺缍体、着丝点D .细胞壁、核膜、染色体、液泡2.与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的细胞结构是 ( )①高尔基体 ②染色体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核糖体 ⑥中心体A .①②④⑤B .①③④⑤C .②③⑤⑥D .②④⑤⑥3.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正确的顺序是( )①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为二,两个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个子染色体②细胞膜从细胞中部凹陷,将细胞缢裂成两个子细胞③染色质螺旋化逐渐形成短而粗的染色体④每个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上,着丝点两侧附着纺锤丝⑤组成染色体的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 .①②③④⑤B .⑤④③①②C .⑤③④①②D .④③②①⑤4.关于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 和染色单体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都能看到染色体B .在细胞周期中,染色单体数量随着染色体数量的增加而增加C .细胞分裂后期和末期核DNA 分子数与染色体数相同D .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中核DNA 和染色单体的数量始终保持一致5.依据生理特点,鉴别一个正在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是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最可靠的方法是检查它的( )A .DNA 的自我复制B .自身的蛋白质的合成C .细胞质分裂成两部分的方式D .是否出现星射线6.对于多细胞动物而言,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衰老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 .致癌因子可使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形成恶性增殖的癌细胞C .细胞衰老时细胞呼吸的速率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减小D .蝌蚪发育过程中尾的消失是通过细胞坏死实现的7.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 )A .NO 2B .NOC .H 2D .Cl 28.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的是( )A .稀硝酸B .浓硝酸C .浓盐酸D .稀硫酸9.Cl 2和SO 2都具有漂白作用,若将等物质的量的这两种气体混合通入品红与BaCl 2的混合液,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①溶液很快褪色 ②溶液不退色 ③出现沉淀 ④不出现沉淀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10.C 136-NMR (核磁共振)可用于含碳化合物的结构分析,C 136表示的是( )A .核外有13个电子,核内有6个质子B.核内有6个质子,核外有7个电子C.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质子D.质量数是13,原子序数是6,核内有7个中子11.下列各组粒子中属于同位素的是()A.16O和18O B.H2O和D2O C.H2和D2D.24Mg和24Na12.短周期金属元素甲~戊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右表所示:下面判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丙<丁<戊 B金属性:甲>丙C.氢氧化物碱性:丙>丁>戊 D.最外层电子数:甲>乙13.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C.受恒力作用的物体不可能做曲线运动D.加速度变化的运动必定是曲线运动14.质点作匀速圆周运动,不变的物理量是()A.速度 B.向心力C.周期 D.加速度15.物体做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同一高度以不同速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不同B.以相同速度从不同高度水平抛出的物体,在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C.平抛初速度越大的物体,水平位移一定越大D.做平抛运动的物体,落地时的速度与抛出时的速度大小及抛出时的高度有关16. 如图所示的圆锥摆中,摆球在水平面上作匀速圆周运动,关于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摆球受重力、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B.摆球受拉力和向心力的作用;C.摆球受拉力和重力的作用;D.摆球受重力和向心力的作用。

二、双选题(每题6分,共54分;只选一个且选对得3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17、关于运动的合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合运动的速度一定比每一个分运动的速度大B.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两个分运动是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D.两个分运动的时间,一定与它们的合运动的时间相等18、关于北京和广州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们的加速度方向都是沿半径指向地心B. 它们的加速度方向都在平行赤道的平面内指向地轴C. 北京的向心加速度比广州的向心加速度大D.北京的向心加速度比广州的向心加速度小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加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所以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所以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为0C.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虽然不变,但方向始终指向圆心,加速度的方向发生了变化,所以匀速圆周运动既不是匀速运动,也不是匀变速运动D. 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虽然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总是在改变,所以必有加速度20、一个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时,它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A.通过的位移相等 B.通过的弧长相等C.速度的变化相等 D.转过的角度相等21、图中所示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右轮的半径为r,a是它边缘上的一点。

左侧是一轮轴,大轮的半径为4r,小轮的半径为2r。

b点在小轮上,到小轮中心的距离为r。

c点和d点分别位于小轮和大轮的边缘上。

若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

则()A.a点与b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a点与b点的角速度大小相等C.a点与c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D.a点与d点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相等22.将盛有12ml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

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A.1.2 mL B.2.4 mL C.3.6 mL D.4 mL23.有a X n-和b Y m+两种离子,其电子层结构相同。

下列关系式或化学式正确的是()A.a-n=b+mB.a+m=b-nC.氢化物为H n X或XH n D.氧化物为YO m24.下列有关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已经分化的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受精卵具有全能性D.肌细胞的全能性比胚胎干细胞的高25.下列相关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形成是通过细胞分裂来实现的。

B.细胞分化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但遗传物质并没有改变。

C.细胞癌变后,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改变,但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

D.I131致使细胞癌变属于化学致癌因素。

三、非选择题26.(20分)右下图所示是两种高等生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图象,据图回答。

⑪A图表示_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B图表示_________细胞有丝分裂,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⑫B图表示有丝分裂的_________期,主要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图中含有______条染色体,有______条染色体,含有______个DNA。

⑬请画出A图细胞所处时期的下一时期的分裂图像。

(4分)⑭两类细胞有丝分裂时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 。

(3分)27.(16分)对许多动、植物细胞周期中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和DNA含量的测定,得出如下图所示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甲图乙图(1)乙图表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内_________变化曲线图。

(2)甲图中AB_段表示细胞处于_________期, 曲线上升是由于。

(3)甲图中_______段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

染色体加倍是在其中______期,相当于乙图中的________段。

(4)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细胞中DNA含量是否相同?________,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DNA 含量与体细胞中DNA含量是否相同?_________。

28.(16分)由细胞凋亡与癌症生物学研究实验室主任Steller 教授领导的研究项目表明,当细胞以异常的模式进行复制的时候,机体会释放一系列的死亡信号激发细胞自我毁灭,以免异常的细胞变成癌细胞。

他们首次披露一种名为IAPs(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eteins,细胞凋亡抑制蛋白)的蛋白控制细胞凋亡的机制。

IAPs的作用机制是与细胞凋亡酶——caspases酶结合抑制细胞凋亡。

他们研究小鼠发现IAPs 蛋白的一个RING 区域具有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人为去除小鼠细胞IAPs 蛋白的RING区域,能有效地促进更多的细胞凋亡。

Steller 说:“癌细胞无限繁殖的秘密在于破坏细胞凋亡的信号。

”(1)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 的过程。

(2)癌细胞是不受机体控制的、 的恶性增殖细胞,癌细胞的形成是由于致癌因子的作用,导致 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3)使正常体细胞转变成癌细胞的致癌因子主要有: 、 和。

(4)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有: 、 。

(任写出二种)29.(12分)以下是几位同学在进行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操作的情况,请分析:实验中甲同学从解离液取出材料,立即染色,结果实验效果很差。

乙同学将染色的材料立即放在载玻片上观察,也看不清细胞,丙同学将制好的装片直接放在高倍镜下,花了很多时间找不到细胞,丁同学在正确地进行了一系列操作后,镜检里在呈长方形的细胞中无法找到分裂的细胞。

(1)该实验中临时装片制作的流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2)甲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 ___,实验效果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同学所用的染料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丙同学操作上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12分)在14 6C 、14 7N 、16 8O 、3517Cl 、235 92U 、238 92U 中;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互为同位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质量数相等,但不能互称为同位素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的中子数相等,但质子数不相等,所以不是同一种元素.(2)(14分)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针对表中的①~⑩种元素,用适当的化学用(1)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

(填元素符号)(2)画出元素⑦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该元素与元素⑨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

(3)在第3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下同..);碱性最强的是 ;具有两性的是 ,其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