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有机物吸附介绍

合集下载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原理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吸附性能的材料,主要用于水和空气中有机物的吸附。

其吸附原理主要涉及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个方面。

1. 物理吸附:活性炭的吸附是基于物理吸附原理进行的。

物理吸附是通过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吸附或者是电荷相互作用力吸附来实现的。

活性炭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孔隙大小分布范围广且孔体积大。

这使得活性炭具有大量的微孔和介孔,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这种结构特点为物理吸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

有机物分子通过扩散进入孔隙中,由于孔内表面吸附作用力的存在,分子会被捕获并停留在孔隙壁上。

物理吸附的过程包括三个主要阶段:传递(transport)、扩散(diffusion)和平衡(equilibrium)。

在传递阶段,有机物分子通过气相或液相传递进入活性炭内部;在扩散阶段,有机物分子沿着孔道扩散到孔壁上,通过范德华力或电荷作用力与活性炭表面相互作用;最终,在平衡阶段,吸附达到动态平衡,吸附物质的吸附量不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2. 化学吸附:活性炭的吸附还涉及到化学吸附。

化学吸附是指通过化学键或离子键与吸附剂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吸附有机物质。

活性炭上具有丰富的活性官能团,例如羟基、酮基、醛基、羧基等。

这些官能团可以与有机物质中含有的活性基团发生化学键的形式作用,通过化学反应吸附有机物质。

化学吸附的过程涉及到化学键的形成和断裂。

吸附剂表面的活性官能团与有机物分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强化学键。

这种吸附方式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可以根据有机物分子的特性进行吸附。

总结来说,活性炭的吸附原理主要包括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

物理吸附是通过范德华力或电荷作用力实现的,通过活性炭具有的孔隙结构和大比表面积来提供较好的吸附条件。

化学吸附是通过化学键或离子键的形式与有机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的,借助活性炭上的活性官能团来与有机物质发生作用。

这些吸附机制共同作用,使活性炭具有高效的吸附性能。

活性炭的吸附性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性的原理

活性炭的吸附性的原理活性炭是一种高表面积的多孔性吸附材料,通常由天然矿石或有机材料(如木材、植炭和煤)的热解或氧化制得。

其独特的吸附性能来源于其特殊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以及其细小孔隙结构。

活性炭的吸附性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超孔隙结构: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孔隙结构,包括微孔、介孔和宏孔。

其中微孔是最重要的,其孔径通常在0.2-2纳米之间。

这些微孔的存在使得活性炭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通常可达到几百至几千平方米/克。

通过增加比表面积,活性炭可以提高吸附分子与其表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加吸附能力。

2. 非极性特性:活性炭主要由碳元素构成,因此具有强烈的非极性特性。

这种非极性特性使得活性炭对许多有机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能力。

有机物质在活性炭表面的吸附是通过范德华力和π-π相互作用等非共价键来实现的。

3. 表面化学性质:活性炭表面通常含有丰富的含氧官能团,如羟基、酚基和羧基等。

这些官能团可以与一些极性物质发生氢键或离子键作用,进一步提高活性炭的吸附能力。

此外,活性炭表面也可能存在一些带电官能团,如胺基、酸基等,可以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带相反电荷的离子。

4. 多孔结构:活性炭的多孔结构能够提供大量的吸附位点,从而增加吸附物质的吸附容量。

活性炭的多孔结构包括微孔、介孔和宏孔,各具有不同的孔径和孔容。

这些孔隙可以通过物质的分子大小和形状选择性地吸附物质,实现对不同分子的分离与去除。

5. 表面电荷:活性炭表面通常带有一定的表面电荷,主要来自于活性炭表面官能团的负电荷或正电荷。

这些表面电荷可以影响吸附物质的吸附行为。

当活性炭表面带有正电荷时,可以吸附带有负电荷的离子物质;当表面带有负电荷时,可以吸附带有正电荷的离子物质。

综上所述,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主要取决于其超孔隙结构、非极性特性、表面化学性质、多孔结构和表面电荷等因素。

这些特性使得活性炭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包括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治理、食品加工和药物制备等。

活性炭知识

活性炭知识

活性炭知识一、简介活性炭是一种多孔的含碳性物质,包含有发达的孔隙结构,是一种非常优良的吸附剂,它是利用木炭、各种果壳和优质煤等作为原料,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原料进行破碎、过筛、催化剂活化、漂洗、烘干和筛选等一系列工序加工制造而成。

它具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的双重特性,可以有选择的吸附气相、液相中的各种物质,以达到脱色精制、消毒除臭和去污提纯等目的。

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气体的分离精制、冰箱的除臭、金属的提取、军事防护和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二、活性碳的物理、化学性质1、物理特性:活性炭是一种多孔径的炭化物,有极丰富的孔隙构造,具有良好的吸附特性,它的吸附作用藉物理及化学的吸咐力而成的,其外观色泽呈黑色。

其成份除了主要的炭以外,还包含了少量的氢、氮、氧,其结构则外形似以一个六边形,由于不规则的六边形结构,确定了其多体积及高表面积的特点,每克的活性炭所具的有比表面相当于1000个平方米之多。

-2、活性炭化学性质稳定,能耐酸、碱,耐高温高压,因此适应性很广。

三、活性炭的吸附原理吸附原理是在其颗粒表面形成一层平衡的表面浓度,再把有机物质杂质吸附到活性炭颗粒内。

四、活性碳的制备1、制备原料:活性炭可由许多种含炭物质制成,几乎所有含碳材料都可用来制备活性炭,这些物质包括木材、锯屑、煤、焦炭、泥煤、木质素、果核、硬果壳、蔗糖浆粕、骨、褐煤、石油残渣等。

其中煤及椰子壳已成为制造活性炭最常用的原炓。

很适用于气体活化法的原料是木炭、坚果壳炭、褐煤或泥炭制得的焦炭。

2、制备方法:活性炭的制造基本上分为炭化和活化两过程:第一过程,炭化,将原料加热,在170至600℃的温度下干燥,并使原有的有机物大约80%炭化。

第二过程是使炭化物活化,将第一步已炭化好的炭化料送入反应炉中,与活化剂和水蒸气反应,完成其活化过程,制成成品。

在吸热反应过程中,主要产生CO及H2组合气体,用以将炭化料加热至适当温度(800至1000℃),除去其中所有可分解的物质,产生丰富的孔隙结构及巨大的比表面积,使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吸附原理

活性炭吸附原理

活性炭吸附原理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和大表面积的材料,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空气净化、水处理、废气处理等。

其独特的吸附性能使其成为一种理想的吸附剂。

本文将深入探讨活性炭的吸附原理,并解释其为什么能够高效地吸附污染物。

一、活性炭的结构活性炭由有机物质经过高温炭化和活化而得到。

其主要成分为碳,具有多孔结构和巨大的表面积。

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可以分为微孔、介孔和宏孔三个级别。

微孔是指孔径小于2纳米的孔隙,介孔是指孔径在2纳米到50纳米之间的孔隙,宏孔则是指孔径大于50纳米的孔隙。

这种分层的孔隙结构使得活性炭可以同时吸附不同粒径的污染物。

二、吸附的基本原理活性炭的吸附原理基于物质的表面现象和静电作用。

对于气体或液体中的污染物,它们在活性炭的大表面积上被吸附,并在孔隙中停留。

吸附主要分为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类型。

1. 物理吸附物理吸附也称为广义吸附或范德华吸附,是指在活性炭表面上由于分子间吸引力而引起的吸附。

这种吸附比较弱,可以逆向进行。

物理吸附的吸附热一般在20~100千焦/摩尔之间。

常见的物理吸附现象包括范德华力、静电引力和氢键作用等。

2. 化学吸附化学吸附是指通过共价键形成,将污染物与活性炭表面上的化学官能团结合。

化学吸附比物理吸附更加牢固,需要较高的温度或其他条件才能解吸。

化学吸附是活性炭吸附污染物的重要方式,常见的化学吸附包括氧化、还原、取代、离子交换等反应。

三、影响吸附性能的因素1. 孔隙结构活性炭的孔隙结构对其吸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大量的微孔和介孔可以提供更大的表面积和孔容,增加吸附位点,因此具有更好的吸附能力。

而且,活性炭的孔径分布也会影响吸附不同粒径污染物的能力。

2. 适宜的表面化学性质活性炭表面具有丰富的化学官能团,如羟基、醛基、羧基等。

这些官能团能够与污染物发生化学反应,增强吸附作用。

此外,活性炭的表面电荷也会影响吸附性能。

表面带正电荷的活性炭对阴离子有更好的吸附能力,而带负电荷的活性炭对阳离子有更好的吸附能力。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有机物吸附介绍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有机物吸附介绍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有机物吸附介绍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孔隙结构的吸附材料,在工业和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空气净化、废气治理以及食品和药品加工等领域。

其优异的吸附性能使其成为有效去除有机物污染物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以及其在有机物吸附方面的应用。

一、活性炭的吸附性能1. 孔隙结构活性炭具有丰富的微孔、介孔和大孔结构,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因此具备良好的吸附能力。

微孔通常具有直径小于2纳米的孔隙,能吸附小分子有机物,而介孔和大孔可吸附大分子有机物。

2. 表面化学性质活性炭表面通常富含官能团,如羟基、醚基和酰基等,这些官能团对有机物的吸附起到重要作用。

例如,氨基活性炭对含有酸性基团的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吸附能力。

3. pH值影响pH值对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有一定影响。

在酸性条件下,活性炭的表面通常带有正电荷,对带有负电荷的有机物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而在碱性条件下,活性炭的表面带有负电荷,对带有正电荷的有机物较为吸附。

二、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应用活性炭广泛用于水处理领域,尤其是饮用水净化和废水处理。

活性炭能有效吸附有机物、重金属离子和微生物等水污染物,提高水质。

通过调整活性炭的孔径和表面官能团,可实现对特定有机物的选择性吸附,达到加工要求。

2. 空气净化活性炭在空气净化中用于去除有害气体、异味和有机污染物。

例如,在室内装修过程中产生的甲醛和苯等挥发性有机物可被活性炭吸附,达到持久净化的效果。

活性炭过滤器也常用于车内空气净化,有效吸附尾气中的有机污染物。

3. 食品和药品加工活性炭在食品和药品加工过程中,用于去除色素、有害气体和异味等有机物。

例如,在酿酒过程中,活性炭可吸附蛋白质和色素,提高酒类的质量。

在药品制造中,活性炭可用于去除杂质、有毒物质和残留溶剂。

三、活性炭的应用前景活性炭作为一种环保、高效的吸附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随着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活性炭在水处理、空气净化和废气治理领域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活性炭净水的原理

活性炭净水的原理

活性炭净水的原理
活性炭净水的原理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去除水中的污染物。

活性炭是一种多孔材料,具有非常大的表面积,能够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质、异味、色素、重金属离子等。

当水流经过活性炭滤芯时,活性炭的孔道会吸附水中的污染物。

这是因为活性炭表面具有许多微小的孔隙,这些孔隙能够吸附有机物质,如细菌、病毒、沉淀物等。

同时,活性炭的吸附能力也可将异味物质、重金属离子等吸附在其表面上。

活性炭的吸附效果受材料质量和孔径大小的影响。

一般而言,孔径较小的活性炭对低分子量的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而孔径较大的活性炭对大分子物质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为了保持活性炭的吸附能力,需要定期更换滤芯。

当活性炭饱和时,即吸附能力达到极限,会导致大量污染物通过滤芯进入水中,造成水质变差。

因此,按照滤芯使用寿命和水质状况,及时更换活性炭滤芯是保持净水效果的关键。

总之,通过活性炭净水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质、异味、色素、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提高水质安全、口感和清洁度。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

在应用吸附法处理水时,通常水中不是含有单 一的污染物质,而是多组分污染物同时存在于液相 中。由于性质不同,在吸附时它们之间可以互相促 进或互相干扰。一般情况下,多组分吸附时分别的 吸附容量比单组分吸附时低,但有时活性炭对多组 分的总吸附效果较单一组分要高。
0c60f8e /forum.php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是由活性炭及吸附质的物 理化学性质共同作用决定的。现从吸附等温线的形 状变化分析研究这些因素对活性炭吸附的影响:
1)活性炭孔径相同,比表面积增加时,吸附容 量增加,吸附等温线向上方扩大;比表面积相同, 孔径变小时,在低浓度领域中的吸附力增加,吸附
等温线的形状向低浓度一侧压缩。
2)活性炭的表面极性增大,水与炭表面的结合 力增强,有效吸附容量减少吸附等温线向下方压 缩;同时,由于活性炭与疏水性吸附质结合力的变 弱,吸附等温线向高浓度侧扩大。
(4)溶液温度的影响
0c60f8e /forum.php
吸附剂吸附单位重量的吸附质放出的总热量 称为吸附热,吸附热越大,温度对吸附的影响就越 大。另一方面,温度对物质的溶解度也有影响,因 此对吸附也有影响。一般用活性炭处理水时,温度 对吸附的影响不显著。
(5)多组分吸附质共存的影响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本文由陶氏净水器整理,欢迎转载。
8"-&39;30 目范围较宜。活性炭的机械耐磨强度, 直接影响活性炭的使用寿命。
(2)吸附质的性质
活性炭吸附溶质的量与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 度有关,如活性炭从水中吸附有机酸的次序是按甲
酸一乙酸~丙酸一丁酸的顺序增加,溶解度越小, 活性炭越易吸附,对同一族物质的溶解度随分子链 的加长而减小,而吸附容量是随同系物的系列上升 或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活性炭是一种非极性的吸 附剂,对水中非极性物质的吸附能力大于极性物 质,可以在极性溶液中吸附非极性或极性小的物

活性炭的工作原理

活性炭的工作原理

活性炭的工作原理
活性炭是一种具有高度吸附能力的材料,它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两种机制来去除水和空气中的污染物。

以下是其工作原理的详细解释:
1. 物理吸附:活性炭具有大量的微孔和介孔结构,这些孔道大小分布范围广,可以吸附各种不同大小的分子。

当有害物质接触到活性炭表面时,由于表面吸附作用,它们会进入这些微孔和介孔中,附着在活性炭上。

这是因为活性炭具有大比表面积,提供了足够的吸附区域。

这种吸附能力使活性炭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异味物质等。

2. 化学吸附:活性炭不仅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捕获污染物,还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将一些特定的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活性炭表面通常会被氧化,形成一层含有氧基团的物质,这些氧基团与某些有害物质之间会发生化学反应。

这种化学吸附机制使活性炭能够吸附去除一些难以通过物理吸附去除的化学物质,如氯化物、亚硝酸盐和有机酸等。

总之,活性炭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其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和吸附能力,吸附并去除水和空气中的有害污染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有机物吸附介绍
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及有机物吸附的一般概念
活性炭的强吸附性能除与它的孔隙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有关
外(其比表面积可500-1700m2/g),还与细孔的行状和分布以及表面化学性质有关。

活性炭的细孔一般为1~10nm,其中半径在2nm以下的微孔占95%以上,对吸附量影响最大;过渡孔半径一般为10~100nm,占5%以下,它为吸附物质提供扩散通道,影响扩散速度;半径大于100nm、所占比例不足1%的大孔也是作为提供扩散通道的。

活性炭的吸附通道决定影响吸附分子的大小,这是因为孔道大小影响吸附的动力学过程。

有报道认为,吸附通道直径是吸附分子直径的1.7~21倍,最佳范围是1.7~6倍,一般认为孔道应为吸附分子
的3倍。

活性炭表面化学性质可以说其本身是非极性的,但由于制造过程中处于微晶体边缘的碳原子共价键不饱和而易与其他元素(如H、O)结合成各种含氧官能团,如羟基、羧基、羰基等,以致活性炭又具有微弱的极性,并具有一定的化学和物理吸附能力。

这些官能团在水中发生离解,使活性炭表面具有某些阴离子特性,极性增强。

为此,活性炭不仅可以除去水中的非极性物质,还可吸附极性物质,优先吸附水中极性小的有机物,含碳越高范德华力越大,溶解度越小的脂肪酸愈易吸附,甚至微量的金属离子及其化合物。

活性炭过滤用以脱除水中的微量污染物和对反渗透膜产生损害
的游离氯。

因为活性炭是一种非极性吸附剂,外观为暗黑色,粒状。

主要成分碳、氧、硫、氢,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稳定的化学性质,可以耐强酸、强碱,能经受水浸、高温、高压作用,不易破碎。

活性炭是用动植物、煤、石油及其它有机物作原料,经加热脱水、炭化、活化制成的。

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发达的微孔,微孔直径为20~30埃。

此外,活性炭的表面有大量的羟基和羧基官能团,可以对各种性质的有机物进行化学吸附、以及静电引力作用。

因此,可以脱色,除臭味,脱除重金属、各种溶解性有机物、放射性元素、胶体及游离氯等。

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
活性炭去除有机物的影响因素
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去除受有机物溶解特性的影响,主要是有机物的极性和分子大小的影响。

由于活性炭表面性质基本上是非极性的,故对分子量同样大小的有机物,溶解度越大、亲水性越强,活性炭对其吸附性越差,反之对溶解度小、亲水性差、极性弱的有机物(如苯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石油和石油产品等)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对于分子量大的有机物,由于其憎水性强,体积大,又由于膜扩散、内扩散控制吸附速度,因而导致吸附速度很慢。

活性炭对有机物的吸附方式
基于上述活性炭对有机物等污染物的吸附现象,可以认为其主要吸附方式为:
一是范德华力(分子间力)吸附,是很弱的力,吸附力与活性炭的性质和活性炭本身的微孔结构有关,两者分子间不发生电子转移,故不形成化学键。

二是物质在活性炭表面之间有电子交换或共享。

前者是物理吸附,是可逆的;后者是化学吸附,是不可逆的。

但无论何种吸附方式,都必须接受活性炭本身结构的孔道尺寸是否能够使有机物进入,而后才能被吸附的事实。

活性炭去除有机物的特点
研究认为,分子量在500~3000是活性炭可能吸附的范围,并随
分子量的增大,吸附容量减小(见表1)。

分子直径大于活性炭孔径
的有机物难以被活性炭吸附。

若有机分子直径近似于活性炭孔径,则可能堵塞,形成不可逆吸附。

表1 活性炭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比较
尽管两个原水水质不一样,但活性炭对不同分子量有机物的去除却表现出共同的特性。

活性炭对分子量为500~3000的有机物有十分好的去除效果,对分子量小于500和大于3000的有机物没有去除效果。

对于分子量小于500的有机物非但没有去除效果,反而还有使其增加的可能,这可能是由于分子量小于500的有机物亲水性较强,易被分子量大于500、且具有比其更强的憎水性的、能进入活性炭微孔内的有机物所取代。

活性炭对不同分子量的有机物的吸附量的不同是因为活性炭细孔是最有影响的孔径,即孔径1~10nm被吸附分子直径占活性炭细孔的1/3者,占主要吸附容量,可以说,在此范围内的有机物,基本上是小于2~3nm的有机物,能被活性炭表面吸附(如图1)。

去除有机物的活性炭的选择
目前,国内生产的优质活性炭品种很少,且多数属于气相炭(即18~20埃的细孔占绝大多数),自然界的污染物和有机物要比气体分子大很多,使用气相炭是不适当的。

据报道,国内还没有专门适用于饮用净水的活性炭。

用于市政自来水处理的活性炭是过渡孔隙并不足够多的代产品,所以吸附效果较差,周期短。

特别是设计者和应用者往往盲目地按活性炭的一般吸附性指标(即比表面积、碘值、四氯化碳吸附值、亚甲基蓝吸附值)来选取处理天然水的活性炭,这是不恰当的。

例如,椰壳炭大部分孔隙直径是18~20埃,其20埃(2nm)以下的微孔占95%以上,尽管这种炭的比表面积最大,达到上千平方米,它只对于气体或小分子具有很高的吸附容量;但对于水中分子量较大、分子体积较大的有机物其吸附程度则受活性炭的过渡孔道的影响,因而用于去除天然水中分子量较大的有机物,需选用过渡孔占高比例的活性炭。

活性炭对碘、四氯化碳、亚甲基蓝这些小分子物质的吸附是可以进入活性炭的微孔中,其吸附值仅是反映了活性炭对小分子物质的吸附能力。

天然水中的有机物主要包括腐殖酸、富维酸等物质,其分子量比碘、亚甲基蓝、四氯化碳(分子量大都在100~200以下)的分子量大得多,故其吸附值不能代表对天然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能力。

表2为活性炭一般吸附性指标。

表2活性炭一般吸附性指标(国标GB/TB804-1990)
活性炭的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除了与表面积有关外,还与其吸附动力学因素(即吸附质能否顺利迁移至活性炭孔的表面)有关,如前已述及的观点:吸附分子直径大于孔道直径的1/3以上,吸附运动就会受阻,吸附量就会下降。

各种活性炭吸附性能(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排列次序如下表3所示。

表3活性炭吸附容量和吸附速度的排列
注:活性炭过滤器失效按吸附量降至15%~20%时为终点,大约运行三个月。

注:活性炭吸附有机物寿命计算
例:3000活性炭罐截面积=7m2
活性炭添加量=7m2×1.6m=11.2m3
活性炭重量=11.2m3 ×0.45t/m3 =5.04t
给水活性炭吸附量(7%)=5.04t ×0.07=0.353t=353Kg
活性炭水流量=80t/hr;
原水有机物为0.4mg/L=0.4g/t
进入活性炭有机物=0.4g/t ×80t/hr=32g/hr=0.032Kg/hr
活性炭寿命=353Kg/(0.032Kg/hr)=11031hr=459d=1年零2个半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