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设计
原创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公开课教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后代。
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2.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在观察、推测、验证、体验的过程中认识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教学难点】学习根据果实和种子的结构特点来推测种子的传播方式的方法,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给学生分组准备苍耳、鬼针草、萝藦、椰子等的果实和种子。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1.同学们,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张图片。
瞧,屋顶上怎么长了小草,烟囱上长出了小树苗,还有那又高又陡的悬崖上居然长出了青松。
会有人在屋顶或石缝中去种它吗?不会,(它们从哪里来?)说说你的想法。
(种子传播来的。
)3.这节课我们就一起研究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的奥秘。
(板书课题)二、观察探究1.你知道哪些传播种子的方式?(弹射也就是自体、风、动物、水)同学们知道的真多。
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些植物种子的图片,在桌面上,请根据生活经验给它们分分类。
把你认为是同一种传播方式的植物放在一起。
谁来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自体传播:油菜花的种子,牵牛花的种子,槭树种子,樱桃,绿豆种子。
风传播:莆公英,棉花,动物传播:苍耳、鬼针草、水传播:莲子、椰子。
有不同意见吗?你认为,樱桃是动物传播。
那我们先放边上,其它的想法都一样是吗?(一)自体传播我们先来看一下,你们划分为自体传播的植物。
这些植物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方式传播种子?你是根据它们的什么特点推测的呢?(会炸开,皮易碎)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油菜花的果实,我们好好来研究一下它。
1.阅读观察提示①看一看:油菜花的果实在外形结构上有什么特点?②想一想:这样的结构对于种子传播有什么用处?③试一试:捏一捏,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2.材料员领取材料。
小学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设计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课型:生成课教学准备为学生小组准备:油菜、蒲公英、苍耳等的果实和种子,一些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最近我们在观察植物的花,老师有一个意外的发现:有时在围墙上面、屋顶上面、石头缝中,居然也有一些小草或大树长了出来,这是有人特意栽种上去的吗?大家有见到过这样的现象吗?2.你们猜猜,是谁把种子散播在那里的呢?(学生讨论交流)3.讨论后教师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植物是如何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
(板书课题:把种子散播到远处)设计意图:激趣引入,揭示课题二、参与实践1.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油菜的果实,这是一棵成熟的油菜果荚,观察它的果荚外壳,看看有什么特点?教师请组长领取成熟但未裂开的油菜果荚,并观察油菜果荚特点。
(观察提示:①观察成熟的油菜果实的果皮有什么特点?②轻捏油菜果皮,你发现了什么现象?③观察油菜的种子有什么特点?)2.学生观察后汇报观察到的特点。
3.教师提问:油菜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你为什么会这样推测。
(小组讨论,汇报)(1)学生推测油菜的种子是怎样散播到远处的?(2)说说这样推测的理由是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油菜果荚外壳的特点,让学生推测散播种子的方式,并说出理由,使学生通过实践得到知识。
4.请验证一下你的推测。
(1)如果要验证一下你的推测,你准备怎样验证。
(2)交流后,学生分组进行验证,说说发现。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1

科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器官、种子结构及其特点。
2.了解种子的繁殖方式。
3.能够阐述种子的变化规律。
4.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活动,探究种子的散播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同学们爱护自然、尊重生命的情感态度。
2.培养同学们探究和探索的兴趣和能力,关注大自然。
3.从生态学角度强调生命的多样性、关注生命保护。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种子的基本结构、器官特点以及散播方式,阐述种子的变化规律。
2.能够与同伴合作进行活动,从实践中探究种子的散播方式。
教学难点1.探究种子的散播方式,培养同学们的探究能力。
2.引导同学们思考种子散播对植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出示若干种不同类型的种子,让同学们辨认并说出它们的名字,并发问几个问题:1.什么是种子?2.种子的基本结构是什么?3.种子有哪些散播方式?2. 展示与讲解(20分钟)教师利用图片或实物讲解种子的组成部分:种皮、胚珠、胚、营养组织,借助法语、大屏幕等多种工具现场演示种子的示范,让同学们亲眼目睹种子的神奇之处。
3. 合作探究(30分钟)教师将同学们分成小组,每组配一份种子,随意物品(如毛笔、饼干、卡片、书本等),请同学们探究几种散播方式,并记录下自己的探究方案、实验结果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意义等。
4. 交流和总结(20分钟)课堂结束前,教师让同学们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交流各组之间探究方式、结果上的差异性以及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出指导;同时丰富知识结构,总结过程与方法,让其更好地理解种子的散播过程。
四、教学反思通过该节科学课的教学,同学们掌握了种子的基本形态特征、结构、繁殖方式和散布方式。
生动的教学形式让同学们在实践探究中感受到科学的神奇和生命的美妙,寓教于乐,不仅增强了生命探究的兴趣和乐趣,也培育了同学们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在实践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引导同学们理性探究,保护好生态环境,让生命的多样性在生态平衡的环境里绚丽绽放。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把种子散播到远处》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二年级课时:2课时编写人:[你的名字]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认识不同的种子。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
(2)学会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问题的习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了解种子的传播方式。
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学会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种子实物,引导学生观察、讨论种子的特点。
(2)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种子特点,教师总结。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内容。
(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拼写。
(2)学生组内交流生字词,教师点评、讲解。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种子的特点和课文中的比喻、拟人手法。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上一节课学习内容的掌握。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
2. 深入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分析其作用。
(2)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讲解。
3. 实践环节(1)教师出示图片、实物等辅助材料,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比喻和拟人手法在课文中的运用。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观察身边的花草树木,了解它们的生长过程,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
小学科学(教科版)四下《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设计

认识常见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观看视频
学生初步感知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见方法。
播放视频,形象展示植物的常见传播方式。
回顾视频,连线
将视频中出现的植物与其传播方式进行连线匹配。
进一步强化常见四种方式的认识。
使用白板展示匹配题,图文并茂。
探究油菜种子的传播方式。
与老师一起观察油菜种子的外形结构,猜想传播方式。指导完成观察记录表。
观看种子弹射传播的视频。
给学生演示一个正确的观察记录过程。
播放视频,展示慢镜头前的种子弹射过程。
展示规范的观察记录。
观察不同的种子
观察鬼针草、番茄、苍耳、芦苇等植物果实和种子的特征并记录下来。
搜集并保留证据。
出示观察提示,强调观察注意事项。
巡视指导
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散播种子方式与结构特征的关系探究
交流汇报,形成概念。
整理记录,进行交流。
预期:学生能结合果实和种子的特征推想植物靠风、动物、人、水等传播种子,具有把传播方式和结构特征建立联系的意识。
在观察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纳,使认识从直观向抽象发展,形成的较为清晰的观点各概念。
总结出示相关概念,强化记忆。
回顾与
拓展
完成《植物传播种子常见方式表》
用表格的等形式把植物散播种子的主要方式及与之对应的结构特征记录下来。
发展学生研究植物散播种子方式的兴趣。
学习效果检测
完成学习效果检测题。
增加课堂容量,节约课堂时间,直接在白板上书写,直观准确,能及时反馈学习效果。
内化知识。
猜测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出示其他一些植物的果实和种子,让学生根据刚获得的相关知识,猜测它们传播种子的方式。
小学四年级科学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把种子散播到远处》出自教育科学版实验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节课,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特征做进一步探究,让学生经历猜想、推测、验证、观察、说明的探究活动,明确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科学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也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科学语言的准确描述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培养与提高。
本课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分析种子的传播方式其实是和植物的果实结构、生活环境有着密切联系的。
三、教学目标预设:1、科学概念:①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的更广,有利于繁衍后代。
②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的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2、过程与方法:①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和大胆的假设。
②让学生采用自我观察、小组讨论,通过假设、推测等方式,经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①培养学生观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②激发学生对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兴趣,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开展自主观察、小组讨论等活动,理解植物常见的四种传播方式:风传播、水传播、动物传播和自体传播。
教学难点:合理假设和推测不同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方法,理解种子传播方式与种子和果实的结构、生活的环境之间的联系。
四、教法学法: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架构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演绎验证结论等活动过程中经历观察、交流、讨论、比较、结论等科学思维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做中学”、“爱分享”的学习乐趣。
同时,利用视频、实物让学生观察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并猜想、推测其散播方式。
图片资源,用于展现、演示植物种子和果实情况,猜想、推测其散播方式;视频资源,用于学生观察、了解植物种子的散播方式。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市公开课一等奖教案省赛课金奖教案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案一、教案背景在我们的生活中,种子的散播至关重要。
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中,种子的散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自然界中,种子的散播是植物传播和繁衍的重要途径。
而在人类社会中,种子的散播则被看作是知识的传播和分享。
本教案旨在通过让学生了解种子的意义以及如何将知识种子散播到远处,培养学生对于分享和传播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种子的含义和重要性;2. 掌握种子在自然界中的散播方式;3. 培养学生积极分享和传播知识的意识;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展示一张种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种子的讨论。
询问学生种子的含义和作用,并与学生共同探讨种子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2. 讲解种子在自然界中的散播方式(10分钟)通过PPT或者其他多媒体展示工具,向学生详细讲解种子在自然界中的散播方式,包括风力散播、水力散播和动物传播等。
让学生了解到种子的散播对于植物的繁衍和生存的重要性。
3. 分析种子的散播方式对于知识传播的启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讨论并总结种子的散播方式对于知识传播的启示。
鼓励学生思考种子的散播方式是否可以应用到知识分享中,为什么种子的散播能够使植物得到更好的发展,而知识的散播又能够给人们带来什么。
4. 设计知识的散播活动(20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设计一次知识的散播活动。
可以让学生选择一个他们感兴趣的知识点,例如环保、健康、艺术等,并结合种子的散播方式,创造出一种富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知识传播活动。
同时,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个活动传播到远处,让更多的人受益。
5. 小组展示和讨论(15分钟)每个小组展示他们设计的知识散播活动,并与其他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让学生互相学习和借鉴,提出改进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设计。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和讨论进行总结,强调种子的散播和知识的分享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分享和传播知识,成为一个热心帮助他人并推动社会进步的人。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完整版教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教学设计岳阳市岳化四小冷霞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实验教科书(人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把种子散播到远处》二、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几种常见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理解种子和果实的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获得关于植物的多样性、植物与动物、与人类等知识的直接认识。
2、科学探究:学生经历“看经历——读书本——进生活”三步让学生采用观察、假设、实验等方式,经历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探究过程;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植物种子和果实的兴趣;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感受学习大课堂——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的乐趣三、教学重点:在生活中学习,教师当地取材选取观察材料——自体传播种子的油菜果荚和风传播种子的枫杨树。
用学生身边的事物激活学生开展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理解植物巧妙地利用不同的方法把自己的种子传播到远处;四、教学难点:猜想和推测不同的植物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方法。
五、教法学法:本节课我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架构为主线,经历“看经历——读书本——入生活”三步,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学习、演绎验证结论的活动过程中经历观察、交流、比较、重组的科学思维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体验“动手中学”、“交流中学”的学习乐趣。
六、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教育科学版实验教材《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特征做进一步探究,让学生经历猜想、推测、验证、说明的探究活动,明确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科学意义。
本课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观察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
学生通过观察油菜种子,推测出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
第二,观察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如观察身边靠风传播的枫杨树种子。
学生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果实和种子,发现各自的特殊构造,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七、教学准备:演示:油菜果荚;枫杨树的种子;椰果,水槽分组:油菜果荚、枫杨树的种子;学生自带的各种生活中常见常吃的果实,如:鬼针草、蒲公英、番茄的果实等;八、教学方法:本节课我以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架构为主线,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经历观察、交流、比较、重组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感受学习大课堂——生活中处处可以学习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 4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教学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在观察了花、果实、种子的基础上,对植物果实和种子特征做进
一步探究,让学生经历猜想、推测、验证、说明的探究活动,明确把种子散播到
远处的科学意义。
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非常感兴趣,知道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如蒲公英
随风飞向远方;也具备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能从果实和种子的特征联想到其传
播方式,但在科学语言的准确描述和科学探究活动的组织实施等方面还有待进一
步培养与提高。
本课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观察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要观察油菜种子,在捏油菜果荚的活
动过程中发现其特点,推测出油菜传播种子的方式。
第二,观察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学生将通过比较、分析不同植物的果
实和种子,发现各自的特殊构造,了解种子的不同传播方式。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植物传播种子有不同的方式,都是为了能将种子散布得更广,有利于繁殖
后代。
2.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是有联系的。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假设。
2.利用测量、实验等方式寻找证据验证推测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有探究植物种子传播方式的欲望。
2.培养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发展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
观察种子传播的方式。
教学难点
种子和果实的外部形态、结构与种子传播方式之间的联系。
2 / 4
教学准备
演示:椰果,水槽、电扇、卷尺
分组: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苍耳、中华槭、椰子、莲蓬等果实和
种子、放大镜、尺子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集中话题 谈话:孩子长大了都要告别妈妈,四海为家。动物们有的擅跑,有的会跳,还有的能飞,植物妈妈的孩子们是怎样完成它们的寻觅家园之旅的? 交流自己知道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 了解学生原有概
念。
植物
传播
种子
的方
式
出示观察材料。 猜想这些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并说出依据。 继续了解原概念
启发思考:怎样为自己的
猜想提供科学的证据?
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讨论学法。
巡视指导 观察油菜、鬼针草、蒲公英、番茄、苍耳、中华槭、椰子、莲蓬等植物果实和
种子的特征,用画图或文
字描述等方式记录下来。
搜集并保留证
据。
提出质疑 整理记录,进行交流。 预期:学生能结合果实和种子的特征推想植物靠风、动物、人、水等传播种子,具有把传播方式和结构特征建立联系的意识。但认识油菜散播种子的方式可能会有困难。 在观察基础上进行比较归纳,使认识从直观向抽象发展,但此时
所形成的观点还
不够清晰,有待
证明。
3 / 4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板书:风、水、动物(人)、
自身弹射
归纳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
及与其对应的特征,思考
二者之间的联系。
散播
种子
方式
与结
构特征关系的研究 启发思考:怎样证明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与结构特征有关呢。 出示实验和测量工具。 提示:可以捏一捏,吹一吹,量一量……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 实验和测量工具的出示对学生设计实验有启迪与提示作用。 抓住典型问题,启发集体思考。 全班交流,修订完善。 再次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巡视指导 分组实验,记录实验现象。
整理现象,交流,质疑。
小结:植物散播种子的方
式与果实和种子的结构是
有联系的;果实和种子的
结构特征往往有利于把种
子散播到远处。种子散播
的意义在于繁殖后代。
回顾
与
拓展 启发思考:如果果实成熟了就落在植物脚下,会是什么结果? 自由讨论(辩论)。 感受传播种子对植物繁殖后代有重要意义。 用泡泡图或表格等形式把植物散播种子的主要方式及与之对应的结构特征记录下来。 内化知识。
观看视频:蒲公英的旅行
布置 观察社区中常见植物是怎发展学生研究植
4 / 4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作业 样把种子散播到远处的。 物散播种子方式
的兴趣。
板书设计 把种子散播到远处 轻、带翅或绒毛——风力 炸裂、弹射 ——弹射
圆形 散落 ——跳动(滚动)
内部有很多空气——水力
有钩刺、味道鲜美——动物(人)
学习指导
观察记录表
观察对象 推测传播种子的方式 果实或种子的特点 实验证明结果
活动小结
植物散播种子的方式主要有______种,这些方式与____________
有关。
教学评价
评价依据:
1. 观察记录表
2. 测试结果
3. 梳理概念的泡泡图或表格
4. 课堂表现及交流水平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