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 第16章 动量守恒定律 3 动量守恒定律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5

合集下载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3节动量守恒定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3节动量守恒定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注意把实际过程理想化。
1.对“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的理解
(1)系统在整个过程中任意两个时刻的总动量都相等, 不能误认为只是初、末两个状态的总动量相等。 (2)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但系统内每个物体的动 量可能都在不断变化。
(3)系统的总动量指系统内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总
动量不变指的是系统的总动量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2.动量守恒定律的“五性” (1)矢量性:动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是一个矢量关系 式,在求初、末状态系统的总动量p=p1+p2+…和p′=p1′ +p2′+…时,应按平行四边形定则,对作用前后物体的
[读教材· 填要点]
1.系统、内力和外力
(1)系统: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几个物体组成的一个 整体 。
(2)内力:系统 内部 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3)外力:系统 以外 的物体对系统 内部 的物体的作用力。 [关键一点] 内力和外力是相对的,一个力对某一系统是
内力,在另一系统中可能变成外力。
2.动量守恒定律
这是正确判断系统动量是否守恒的关键。
1.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车中间有
一弹簧,如图16-3 -2所示,用手抓住小 车并将弹簧压缩后使小车处于静止状态, 图16-3-2 )
将两小车及弹簧看做一个系统,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两手同时放开后,系统总动量始终为零 B.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动量不守恒 C.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总动量向左
终为零,选项A对;先放开左手,再放开右手后,是指两 手对系统都无作用力之后的那一段时间,系统所受合外力 也为零,即动量是守恒的,选项B错;先放开左手,
系统在右手作用下,产生向左的冲量,故有向左的动量,
再放开右手后,系统的动量仍守恒,即此后的总动量向左,
选项C对;其实,无论何时放开手,只要是两手都放开就满 足动量守恒的条件,即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若同时放 开,那么作用后系统的总动量就等于放手前的总动量,即 为零;若两手先后放开,那么两手都放开后的总动量就与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章末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章末优化总结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A对出发点的位移
x′=v0t-12a1t2=v0t-2Fmf t2,
图中几何关系
l=L+x′=2v0t-Ff2MM+mmt2,
解得x=M4+Mml.
[答案]
M-m (1)M+mv0
方向向右
M+m (2) 4M l
结束语
同学们,你们要相信梦想是价值的源泉,相信成 功的信念比成功本身更重要,相信人生有挫折没 有失败,相信生命的质量来自决不妥协的信念, 考试加油。
① ③有FF甲 乙=v1+v1 v3⑤ ② ④有FF甲 乙=v23-v12v12⑥ 由⑤⑥式得v3=2v1. (2)由题意知12mv23=32 J. 将v3=2v1代入②式得 F甲·l=12mv21=12m(v23)2=14×12mv23=8 J. 代入④式得F乙·l=32 J-8 J=24 J.
[答案] 见解析
素养2 多过程问题中的动量守恒
[典例2]
如图所示,两端带有固定薄挡板的滑板C长为L,质量为
m 2
,与地面间的动
摩擦因数为μ,其光滑上表面上静置着质量分别为m、
m 2
的物块A、B,A位于C的中
点,现使B以水平速度2v向右运动,与挡板碰撞并瞬间粘连,不再分开,A、B可看作
质点,物块A与B、C的碰撞都可视为弹性碰撞.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好没有滑离B板的条件是A滑到B板的最左端,且二者具有相同速度v,A、B间因摩擦
产生的内能等于系统动能的损失,Q=Ffl=
M+m 2 (v
2 0
-v2).由以上各式得向左运动的
最远距离x=M4+Mml.
解法二 用动能定理求解:设小木块A向左运动离出发点最远距离为x,此时末速度为 零(板速度为v1);当A、B刚达到共同速度v时,板B向右运动的路程为L,A速度由0增 大到v时向右运动的路程为x1,如图所示.设A、B间滑动摩擦力为Ff,根据动能定理 得,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知识要点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知识要点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知识要点一、冲量和动量(一)知识要点1.动量:按定义,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做动量:p =mv⑴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一个状态量,它与时刻相对应。

⑵动量是矢量,它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一样。

2.冲量:按定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做冲量:I =Ft⑴冲量是描述力的时间积累效应的物理量,是过程量,它与时间相对应。

⑵冲量是矢量,它的方向由力的方向决定(不能说和力的方向一样)。

如果力的方向在作用时间内保持不变,那么冲量的方向就和力的方向一样。

⑶高中阶段只要求会用I=Ft 计算恒力的冲量。

对于变力的冲量,高中阶段只能利用动量定理通过物体的动量变化来求。

⑷要注意的是:冲量和功不同。

恒力在一段时间内可能不作功,但一定有冲量。

(二)例题分析例1:质量为m 的小球由高为H 的光滑斜面顶端无初速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弹力、合力的冲量各是多大? 解:力的作用时间都是g H g H t 2sin 1sin 22αα==,力的大小依次是mg 、mg cos α和mg sin α,所以它们的冲量依次是: gH m I gH m I gH m I N G 2,tan 2,sin 2===合αα 特别要注意,该过程中弹力虽然不做功,但对物体有冲量。

例2:一个质量是0.2kg 的钢球,以2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一块竖硬的XX 石后被弹回,沿着同一直线以2m/s 的速度水平向左运动,碰撞前后钢球的动量有没有变化?变化了多少?解:取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碰撞前钢球的速度v =2m/s ,碰撞前钢球的动量为P=mv =0.2×2kg ·m/s=0.4kg·m/s。

碰撞后钢球的速度为v ′=0.2m/s ,碰撞后钢球的动量为p ′=mv ′=-0.2×2kg ·m/s=-0.4kg·m/s。

△p=p ′-P =-0.4kg·m/s -0.4kg·m/s =-0.8kg·m/s,且动量变化的方向向左。

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5

是物体(或物体系)末动量与初 动量的矢量差.
P=p2-p1
P2 △P
P1
这是动量变化量的定义式,这是一个矢量关系式。△P 也是一个矢量。动量的变化量△P是一个过程量,它描述在 某一过程中,物体动量变化的大小和方向。
若物体的质量不变,则
△p=m△v;
若物体的速度不变,而质量发生变化,则
△ p=v△m。
p=P2+P1
但尽p管的P结1、果跟P2正的方正向、的负选跟择选无取关的。坐标正方向有关,
P=p1+p2=2+3=5(kg·m/s) P=p1+p2=2+(-3)=-1(kg·m/s)
P2

P1 P2

-3
-2 高中-1物理第016章《动1量守恒2定律》课3件 4 5
新人教版选修3-5
3.动量的增量:
I= P2 - P1 尽管I 、 P1、 P2的正、负跟选取的坐标正方向有关,但按 该方程解答的结果跟正方向的选择无关。
例1. I= p2 - p1 =3-2=1(N·s) 例2. p2 = p1+ I =(+2)+(-5)=-3(kg·m/s)高中物理第16章ຫໍສະໝຸດ 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复习课
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知识要点】 (一)动量 (二)冲量 (三)动量定理 (四)动量守恒定律 (五)解决碰撞和反冲问题是动量守恒定律
的重要应用。
高中物理第16章《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一)动量
m
v
1.一个物体的动量: 运动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叫动量.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 3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2 动量和动量定理 3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2 动量和动量定理3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素材新人教版选修3-5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2 动量和动量定理3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素材新人教版选修3-5)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2 动量和动量定理3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素材新人教版选修3-5的全部内容。

2动量和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与动量守恒定律的区别。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3 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高中物理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3 动量守恒定律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3-5
答案:20 cm/s 方向向左
4.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磁铁(磁性极强)分别固定在质量相等的小车上,水平面光滑.开 始时甲车速度大小为 3 m/s,乙车速度大小为 2 m/s,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线上,如图 所示.
(1)当乙车速度为零时,甲车的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2)由于磁性极强,故两车不会相碰,那么两车的距离最小时,乙车的速度是多大?方 向如何?
提示:外力,内力.
二、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如果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 外力的矢量和为 0,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
持不变.
2.表达式:对两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常写成:p1+p2= p1′+p2′

m1v1+m2v2= m1v1′+m2v2′ .
3.适用条件: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之和为零.
4.动量守恒定律的普适性 动量守恒定律是一个独立的实验规律,它适用于目前为止物理学研究的一切 领域.
2.动量守恒中临界问题的要点分析 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中,常常出现相互作用的两物体相距最近、避免相碰和物体开 始反向等临界状态,其临界条件常常表现为两物体的相对速度关系与相对位移关系, 这些特定关系的判断是求解这类问题的关键.
解析:两个小车及磁铁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两车之间的磁力是系统 内力,系统动量守恒,设向右为正方向. (1)据动量守恒得 mv 甲-mv 乙=mv 甲′,代入数据解得 v 甲′=v 甲-v 乙=(3-2)m/s=1 m/s,方向向右. (2)两车间距离最小时,两车速度相同,设为 v′, 由动量守恒得 mv 甲-mv 乙=mv′+mv′, 解得 v′=mv甲2-mmv乙=v甲-2 v乙=3-2 2 m/s=0.5 m/s,方向向右.
[总结提升] (1)动量守恒定律的研究对象是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 与选择哪几个物体作为系统和分析哪一段运动过程有直接关系. (2)判断系统的动量是否守恒,要注意守恒的条件是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因此 要分清哪些力是内力,哪些力是外力.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第三节动量守恒定律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第十六章
动量守恒定律
第三节 动量守恒定律
【素养目标定位】
※ ※※ ※※
能正确区分内力与外力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式,知道定律的适用条件
会用动量守恒定律解决碰撞、爆炸等问题
【素养思维脉络】
课前预习反馈
知识点 1 系统、内力和外力 1.系统 相互作用的两个或几个物体组成一个力学__系__统____。 2.内力 系统__内__部____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3.外力 系统__以__外____的物体对系统___以__内___的物体的作用力。
对点训练
1.(2020·北京市通州区高二下学期段考)如图所示,两木块A、B用轻质弹
簧连在一起,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颗子弹水平射入木块A,并留在其中。在
子弹打中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整个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
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
B.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
归纳总结
1.研究对象 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的系统。 2.对系统“总动量保持不变”的理解 (1)系统在整个过程中任意两个时刻的总动量都相等,不能误认为只是初、 末两个状态的总动量相等。 (2)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但系统内每个物体的动量可能都在不断变化。 (3)系统的总动量指系统内各物体动量的矢量和,总动量不变指的是系统的 总动量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
矢量和。 (2)要深刻理解动量守恒的条件。 (3)系统动量严格守恒的情况是很少的,在分析守恒条件是否满足时,要注
意对实际过程的理想化。
典例剖析
典例 1 (多选)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两小车中间夹一压缩了的轻弹 簧,两手分别按住小车,使它们静止,对两车及弹簧组成的系统,下列说法中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2动量和动量定理课件1新人教选修3_5

高中物理第十六章动量守恒定律2动量和动量定理课件1新人教选修3_5

如图所示,在倾角α=37°的斜面上,有一质量 为5 kg的物体沿斜面滑下,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 0.2 s,求物体下滑2 s的时间内,物体所受各力的冲量.(g取 10 m/s2,sin 37°=0.6,cos 37°=0.8)
规范解答//解: 重力的冲量: IG=G·t=mg·t=5×10×2 N·s=100 N·s,方向竖直向 下.
解析: 设水平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则 p=mv=8×10-3×3 kg·m/s=2.4×10-2 kg·m/s p′=mv′=8×10-3×(-2) kg·m/s =-1.6×10-2 kg·m/s 故玻璃球动量的变化量为 Δp=p′-p=-1.6×10-2 kg·m/s-2.4×10-2 kg·m/s =-4.0×10-2 kg·m/s “-”表示动量变化量的方向水平向左. 答案: 4.0×10-2 kg·m/s,方向水平向左.
支持力的冲量:
IF=F·t=mgcos α·t=5×10×0.8×2 N·s=80 N·s,方 向垂直斜面向上.
5.动量的变化量 (1)定义:物体在某段时间内,末动量与初动量的矢量差 (也是矢量),Δp=p′-p(矢量式). (2)动量运算:动量矢量始终保持在一条直线上时,选定 一个正方向,动量、动量的变化用带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从 而将矢量运算简化为代数运算(注意此时的正、负号仅代表动 量,或动量变化量的方向,并不代表其大小).
解析: 由动量和动能的关系 Ek=2pm2 可知,当动量 p 相等 时,动能 Ek 不一定相等,A 项错;当动能 Ek=12mv2 变化时, 速度 v 的大小一定变化,动量 p=mv 一定变化,B 项正确;当 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过程中,Δp 的方向与 p 初、p 末均相同,C 项错;当物体在水平面上以一定的速度与竖 直挡板碰撞后沿原速度相反的方向弹回的过程中,动量变化的 大小等于初、末状态动量大小之和,D 项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动量守恒定律一、A组(20分钟)1.下列关于动量和动量守恒的说法,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物体动量就大B.物体的动量相同,说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相等,反之亦然C.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其动量一定发生变化D.系统动量守恒,动能不一定守恒,某一方向上动量守恒,系统整体动量不一定守恒解析:动量是矢量,具有瞬时性,物体的动量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选项A错误;物体的动量相同,说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相等,但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乘积相等,其方向不一定相同,选项B错误;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其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一定发生了变化,其动量一定发生变化,故选项C正确;系统动量守恒,动能不一定守恒,某一方向上动量守恒,系统整体受的合力不一定为零,系统整体动量不一定守恒,选项D正确。

答案:CD2.下列情形中,满足动量守恒的是()A.铁锤打击放在铁砧上的铁块,打击过程中,铁锤和铁块的总动量B.子弹水平穿过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的木块过程中,子弹和木块的总动量C.子弹水平穿过墙壁的过程中,子弹和墙壁的总动量D.棒击垒球的过程中,棒和垒球的总动量解析:铁锤打击放在铁砧上的铁块时,铁砧对铁块的支持力大于系统重力,合外力不为零;子弹水平穿过墙壁时,地面对墙壁有水平作用力,合外力不为零;棒击垒球时,手对棒有作用力,合外力不为零;只有子弹水平穿过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时,系统所受合外力为零。

所以选项B正确。

答案:B3如图所示,甲木块的质量为m1,以v的速度沿光滑水平地面向前运动,正前方有一静止的、质量为m2的乙木块,乙上连有一轻质弹簧。

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A.甲木块的动量守恒B.乙木块的动量守恒C.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量守恒D.甲、乙两木块所组成系统的动能守恒解析:甲木块与弹簧接触后,由于弹簧弹力的作用,甲、乙的动量要发生变化,但对于甲、乙组成的系统来说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故动量守恒,所以A、B错误,C正确;甲、乙木块组成的系统的动能,有一部分要转化为弹簧的弹性势能,所以系统的动能不守恒,D错误。

答案:C4.质量为2 kg的小车以2 m/s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若将质量为2 kg的沙袋以3 m/s的速度迎面扔上小车,则沙袋与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A.2.6 m/s,向右B.2.6 m/s,向左C.0.5 m/s,向左D.0.8 m/s,向右解析:小车和沙袋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取小车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m1=2 kg,m2=2 kg,v1=2 m/s,v2=-3 m/s,共同速度为v,根据动量守恒:m1v1+m2v2=(m1+m2)v,代入数据得v=-0.5 m/s,负号表示方向水平向左。

故选项C正确。

答案:C5.两名质量相等的滑冰人甲和乙都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冰面上。

现在,其中一人向另一个人抛出一个篮球,另一人接球后再抛回。

如此反复进行几次后,甲和乙最后的速率关系是()A.若甲最先抛球,则一定是v甲>v乙B.若乙最后接球,则一定是v甲>v乙C.只有甲先抛球,乙最后接球,才有v甲>v乙D.无论怎样抛球和接球,都是v甲>v乙解析: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因为初动量为零,最后系统的总动量也为零,因此两个人的动量等大反向,因此谁最后接球,谁的质量大,则他的速度就小,选项B正确。

答案:B6.质量m=0.6 kg的足够长的平板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当t=0时,两个质量都为m0=0.2 kg的小物体A和B,分别从小车的左端和右端以水平速度v1=0.5 m/s和v2=2 m/s同时冲上小车,A和B与小车的动摩擦因数μA=0.2,μB=0.4。

当它们相对于小车静止时小车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A.0.3 m/s,方向向左B.1 m/s,方向向右C.0.3 m/s,方向向右D.无法求解解析:取向左为正方向,对两物体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有m0v2-m0v1=(m+2m0)v,解得v=0.3 m/s,方向向左。

选项A正确。

答案:A7.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为m=3 kg的薄板和质量为m'=1 kg的物块,都以v=4 m/s 的初速度向相反方向运动,它们之间有摩擦,薄板足够长,当薄板的速度为2.4 m/s时,物块的运动情况是()A.做加速运动B.做减速运动C.做匀速运动D.以上运动都可能解析:物块与薄板相对运动过程中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所以物块与薄板组成的系统在水平方向上动量守恒,且在相对运动的过程中任一时刻系统的总动量都不变。

薄板足够长,则最终物块和薄板达到共同速度v',由动量守恒定律得(取薄板运动方向为正方向),mv-m'v=(m+m')v'则v'= m/s=2 m/s共同运动速度的方向与薄板初速度的方向相同。

在物块和薄板相互作用过程中,薄板一直做匀减速运动,而物块先沿负方向减速到速度为0,再沿正方向加速到2 m/s。

当薄板速度为v1=2.4 m/s时,设物块的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m'v=mv1+m'v2v2= m/s=0.8 m/s即此时物块的速度方向沿正方向,故物块正做加速运动,选项A正确。

答案:A8.在做游戏时,将一质量为m=0.5 kg的木块,以v0=3.0 m/s的速度推离光滑固定高木块,恰好进入等高的另一平板车上,如图所示,平板车的质量m0=2.0 kg。

若小木块没有滑出平板车,而它们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03,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

求:(1)木块静止在平板车上时车子的速度;(2)这一过程经历的时间。

解析:(1)木块与平板车组成的系统作用前后动量守恒,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0+m)v,v=v0=0.6 m/s。

(2)设木块相对平板车的滑行时间为t,以木块为研究对象,取v0方向为正方向,据动量定理有-μmgt=mv-mv0,解得t=8 s。

答案:(1)0.6 m/s(2)8 s9光滑水平面上放着质量m A=1 kg的物块A与质量m B=2 kg的物块B,A与B均可视为质点,A靠在竖直墙壁上,A、B间有一个被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A、B均不拴接),用手挡住B不动,此时弹簧弹性势能E p=49 J。

在A、B间系一轻质细绳,细绳长度大于弹簧的自然长度,如图所示。

放手后B向右运动,绳在短暂时间内被拉断,之后B冲上与水平面相切的竖直半圆光滑轨道,其半径R=0.5 m,B 恰能到达最高点C。

g取10 m/s2,求:(1)绳拉断后瞬间B的速度v B的大小;(2)绳拉断过程绳对B的冲量I的大小;(3)绳拉断过程绳对A所做的功W。

解析:(1)设B在绳被拉断后瞬间的速度为v B,到达C时的速度为v C,有m B g=m B m B m B+2m B gR,代入数据得v B=5 m/s。

(2)设弹簧恢复到自然长度时B的速度为v1,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E p=m B,I=m B v B-m B v1,代入数据得I=-4 N·s,其大小为4 N·s。

(3)设绳断后A的速度为v A,取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有m B v1=m B v B+m A v A,W=m A,代入数据得W=8 J。

答案:(1)5 m/s(2)4 N·s(3)8 J二、B组(20分钟)1.一颗子弹水平射入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A并留在其中,A、B用一根弹性良好的轻质弹簧连在一起,如图所示。

则在子弹打击木块A及弹簧被压缩的过程中,对子弹、两木块和弹簧组成的系统()A.动量守恒,机械能守恒B.动量不守恒,机械能守恒C.动量守恒,机械能不守恒D.无法判定动量、机械能是否守恒解析:动量守恒的条件是系统不受外力或所受外力之和为零,本题中子弹、木块、弹簧组成的系统,水平方向上不受外力,竖直方向上受合外力之和为零,所以动量守恒。

机械能守恒的条件是系统除重力、弹力做功外,其他力对系统不做功,本题中子弹穿入木块瞬间有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发热),所以系统的机械能不守恒。

故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答案:C2.长木板A静止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物体B以水平初速度v0滑上A的上表面,经过t1时间后,二者达到相同的速度为v1,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在此过程中不能求得的物理量是()A.木板获得的动能B.系统损失的机械能C.木板的长度D.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设木板的质量为m0,由动量守恒定律得mv0=(m+m0)v1,可求出m0,木板获得的动能E k=m0,选项A能求出;系统损失的机械能ΔE=(m+m0),选项B能求出;由v-t图象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又因为a=μg,所以可求出动摩擦因数;由(m+m0)=μmgΔl,可求出相对距离Δl,但不能求出木板的长度。

故选C。

答案:C3.如图所示,木块A静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其曲面部分MN光滑、水平部分NP粗糙,现有一物体B自M点由静止下滑,设NP足够长,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A、B最终以同一不为零的速度运动B.A、B最终速度均为零C.A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D.A物体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解析:B物体滑下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分量先增加后减小,故A、B物体组成的系统动量不守恒。

但系统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故系统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因系统初动量为零,A、B在任一时刻的水平方向动量之和也为零,因NP足够长,B最终与A速度相同,此速度为零,选项B正确。

A物体由静止到运动、最终速度又为零,选项C正确。

答案:BC4.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2 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

不计质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解析:弹丸水平飞行爆炸时,在水平方向只有内力做功,外力为零,系统水平方向动量守恒,设m 乙=m,m甲=3m,则爆炸前p总=(3m+m)v=8m,而爆炸后两弹片都做平抛运动,由平抛规律可得: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h=gt2,解得t=1 s。

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x=vt,选项A中v甲=2.5 m/s,v乙=0.5 m/s(向左),p合'=3m×2.5+m×(-0.5)=7m,不满足动量守恒,选项A错误;选项B中p合'=3m×2.5+m×0.5=8m,满足动量守恒,选项B正确;同理,选项C中p合'=3m×2+m×1=7m,选项D中p 合'=3m×2+m×(-1)=5m,C、D均错误。

答案:B5.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拖车与汽车脱钩,而汽车的牵引力不变,各自受的阻力不变,则在拖车停止运动前()A.汽车和拖车的总动量不变B.汽车和拖车的总动量增加C.汽车和拖车的总动能不变D.汽车和拖车的总动能增加E.合外力做的总功等于正值解析:原来汽车拉着拖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说明系统所受的合外力为0,拖车与汽车脱钩后系统所受力不变,故总动量守恒,由此得到拖车停止时有(m汽+m拖)v0=m汽v,则(m汽+m拖)2v2,整理得汽车的动能m汽v2>(m汽+m拖),合外力做正功,故A、D、E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