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水河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模板

合集下载

(完整版)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版)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完整版)河道治理⼯程施⼯组织设计施⼯组织设计第⼀章编制说明为确保“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程⼀期A标段”⼯程施⼯的顺利进⾏,做到优质、⽂明、安全、按期完成施⼯任务,特编制本施⼯组织设计,⽤以竞标和中标后指导实施性施⼯组织设计编制,并指导施⼯过程管理。

本施⼯组织设计是根据由⼯程招标⽂件、施⼯图、现场勘察等结合本公司的管理⽔平、技术⽔平、施⼯队伍、机械设备及物质供应等综合能⼒具体情况编制⽽成。

⼀、编制依据1.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程⼀期A标段招标⽂件。

2. 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程⼀期A标段施⼯图设计⽂件。

3. 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程⼀期A标段施⼯招标评标定标⽅法。

4. 东溪流域下游河道治理⼯程⼀期A标段⼯程量清单。

5. 我司现有⼈⼒、物⼒、财⼒资源及历年来我司承建过的同类型同规格的⼯程施⼯经验与管理⽔平。

6. 国家、⽔利部、建设部、福建省、厦门市现⾏的有效的标准、规范。

(1)《⽔利⽔电建设⼯程验收规程》(SL223-2008)(2) 《⽔利⽔电⼯程施⼯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3) 《建筑⼯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4) 《地基与基础⼯程施⼯及验收规范》(GBJ202-83)(5) 《⼟⽅与爆破⼯程施⼯及验收规范》(GBJ201-83)(6) 《堤防⼯程施⼯规范》(SL260-1998)(7) 《⽔电⽔利⼯程施⼯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范》(DL5162-2002)(8) 《堤防⼯程施⼯质量评定与验收规程》(SL239-1999)(9) 《疏浚⼯程技术规范》(JTJ319-99)(10) 《堤防⼯程设计规范》(GB 50286-98)(11) 《⼟⼯试验规程》(SL237-1999)(12) 《⽔⼯混凝⼟施⼯规范》(DL/T 5144-2001)(13) 《⽔利⽔电⼯程施⼯测量规范》(SL52-93)(14) 《公路桥涵施⼯规范》(JTJ041-2004)(15) 设计⽂件明确的规范及图集,(16) 其它相应规范。

湟水河问题整改工程方案

湟水河问题整改工程方案

湟水河问题整改工程方案一、项目背景湟水河是中国黄河上游重要支流,流经青海省境内,是青海省的母亲河。

长期以来,由于人类活动的过度开发利用和不当管理,湟水河流域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河道淤积、水土流失、水质污染等。

为了有效解决湟水河流域的环境问题,提高流域生态环境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们制定了湟水河问题整改工程方案。

二、整改目标1. 河道治理:深化河道、疏通堤岸,并进行生态修复,确保河道通畅。

2. 水土保护:采取措施防治湟水河流域水土流失,减少土壤沙化现象。

3. 水质改善:加强水质监测,实施污水处理和排放管控,保证湟水河水质达标。

4. 生态修复:进行湟水河流域的湿地保护、植被恢复,确保生态系统健康。

三、整改项目1. 河道治理(1)对湟水河流域进行河道深化,疏通河道,扩大河床断面,提高河道输沙能力,有效减少河道淤积。

(2)加强湟水河流域岸线的堤岸管理,确保岸线不受侵蚀,保持河道的有效宽度和深度。

(3)修建生态护岸,恢复湟水河流域岸线的水生植被,为岸线生态修复提供必要条件。

2. 水土保护(1)开展湟水河流域水土保护工程,加强湟水河流域的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植被覆盖等技术手段减少水土流失。

(2)推广农业生态种植模式,采用防风固沙、梯田保护等措施,增加土地的抗蚀能力,减少土地的水土流失。

3. 水质改善(1)加强湟水河流域的水质监测,制定严格的水污染防治措施,对河流中的废水、垃圾、废弃物等进行全面清理。

(2)对湟水河流域内的工业企业、农业生产等进行排污管控,对存在污染行为的进行整改,确保湟水河水质达标。

4. 生态修复(1)确保湟水河流域湿地的保护,加强湿地修复工作,保留和完善湿地生态系统,提高湟水河流域的生态保护能力。

(2)加强湟水河流域植被的恢复,通过植树造林、造林封山、树种配置等措施,恢复湟水河流域植被的多样性和完整性。

四、工程实施1. 技术保障(1)采用先进的河道治理技术,包括挖河、疏河、补砂等工程技术,确保治理效果。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03126【范本模板】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03126【范本模板】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目录第1章工程概况 (1)1.1 编制说明 (1)1。

2 编制依据 (1)1.3 工程概述 (2)1.4 管理目标 (2)第2章施工方案、技术措施、施工工艺和方法 (3)一、工程施工前准备 (3)1.1 技术准备 (3)1。

2 设备、物资准备 (3)1.3人员及设备准备 (3)1。

4 管理文件及资料 (4)二、施工导流工程 (4)2.1 围堰填筑 (4)2.2 围堰拆除 (5)2。

3 明水排除 (6)2.4 管道施工 (6)三、施工测量、放线 (11)3。

1 控制测量 (11)3.2 施工测量与放样 (11)3.3 竣工测量 (12)四、土方工程 (12)4.1 河道清淤 (12)4。

2 淤泥的转运 (12)4.3 渠道修坡 (12)4。

4 土方回填 (12)五、复合土工膜施工 (14)5。

1材料准备 (14)5.2现场准备 (15)5。

3 储存、运输和处理土工布 (15)5。

4 施工方案 (15)5.5 复合土工膜的焊接 (16)5.6 土工膜检测及修补 (18)5。

7 土工膜保护层铺设 (18)5。

8 质量要求及控制措施 (19)5。

9 成品保护措施 (20)六、混凝土衬砌浇筑 (20)6.1 准备工作 (20)6.2 模板安装 (21)6.3 混凝土拌制 (21)6.4 混凝土衬砌 (21)6.5混凝土抹面压光 (22)6。

6混凝土养护 (22)6.7衬砌施工注意事项 (22)6.8 渠坡衬砌混凝土伸缩缝施工 (23)七、砌石施工 (24)7.1 原材料 (24)7。

2 浆砌石砌筑 (25)7.3 质量控制与验收 (28)八、闸室、桥梁施工 (28)8。

1 钢筋工程 (28)8.2 池壁模板 (30)8.3 混凝土工程 (33)九、闸门、启闭机施工方案 (35)9.1 安装程序及方案 (35)9.2 质量保证措施 (36)9。

3 安全保证措施 (37)第3章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39)3.1 质量保证体系 (39)3。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施工条件发生变化时,施工组织设计须及时修改和补充,以便继续执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范本,欢迎参考! 1 工程概况 AA河流域面积1 255.77 km ,流域属恒山山脉腹地,北、西、南三面环山,地形西高东低,南北高中间低,海拔高程在938~1 875 m之间。

AA河河道常年冲刷严重,河槽行洪能力下降,防洪能力低;堤防工程建设标准低、质量差,部分堤段透水现象严重;居民住宅随意侵占河道,乱倾乱倒生活、建筑垃圾;许多河段堤防缺失,未能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防洪标准不足5年一遇。

XX县AA河河道治理工程治理范围为AA河西关一邓长堡段河道,全长7.6 km。

其中县城段(西关一蕙花村)长3.2 km,农村段(蕙花村一邓长堡)长3.3 km。

疏通主河道南面1条引河河道,长1.1 km。

2 施工布置 2.1 施工布置原则 一是主要设施、工厂和交通线路的防洪标准不低于10~20年一遇洪水标准。

二是场地和工区划分布置要符合有利于生产、易于管理、便于生活的原则,并符合国家有关安全防火、卫生和环保等规定。

三是工程弃渣处理应少占耕地,弃渣填沟不应影响河道行洪或冲失到下游。

四是施工场地狭窄的施工区,应结合地形条件分几个高程布置或利用弃渣填筑场地,以减少场地平整工程量。

五是施工区内部施工设施应紧凑,尽量布置在施工现场附近,以减少水、电、管线和施工道路长度,减少占地。

2.2 施工分区布置 根据工程特点,在项目区中部AA河河道南、北两岸分别集中布置。

共布置4个施工区,每个施工区均设置进场道路,施工区内包括生产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内设置仓库、加工厂、小型修配厂、块石料堆放场地等。

工程共需修建仓库120m²工棚300 m 。

生活用房为租用,面积700 m 。

施工临时占地0.67 hm 。

工程土方开挖51.07万m ,土方回填4.95万m ,弃渣46.12万m,,部分弃渣用于加固堤防,多余弃渣运往弃渣场,弃渣场位于施工区约2 km处的山沟内。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版范文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版范文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版一、前言河道治理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其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是保障项目顺利完成的关键。

本文将从施工组织的角度探讨河道治理工程的施工方案,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施工组织设计的目的和意义施工组织设计是制定施工方案的关键步骤,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目标:1.保障施工安全:河道治理涉及到很多危险因素,如水位变化、降雨等。

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2.提高施工效率: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降低施工费用。

3.控制施工质量: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规范施工质量,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发生施工质量问题。

4.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可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三、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制定的流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的制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施工任务和目标:根据河道治理的具体任务和目标,确定施工任务和目标,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2.确定施工方法和工艺:根据河道治理的施工要求,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和工艺,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依据。

3.制定施工方案:根据施工任务和目标、施工方法和工艺,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工期、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等。

4.评估施工方案:对制定的施工方案进行评估,包括施工流程优化、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评估,为施工组织设计提供参考意见。

5.最终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根据上述评估结果,最终确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进行备案审批。

四、施工组织设计要注意的问题1.合理利用施工现有条件:在制定施工方案时,应合理利用已有的施工条件,如设备、场地、人力等,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施工效率。

2.合理安排施工任务:施工任务应合理划分,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交叉、重复等情况,同时考虑到施工过程中所需的材料、人力等资源的调配问题。

3.合理规划施工流程:施工流程的规划应具体、细致,同时要充分考虑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防止出现预期之外的问题。

河道治理工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道治理工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河道治理工程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 项目背景本项目的目标是对XX市XX河进行治理,提高河道的生态环境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该项目区域范围涉及XX市的XX区、XX 区和XX区,总面积约XXX平方公里。

为确保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制定了以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2. 施工目标本项目的施工目标包括但不限于:- 清理河道内的淤泥和杂物,保持河道畅通;- 加固河岸,防止塌岸和泥石流;- 架设并改造河道上的桥梁和涵洞,提高交通通行能力;- 植被绿化,增加沿岸生态环境;- 建设雨污分流系统,提高水质净化效果。

3. 施工方案3.1 施工组织架构本项目的施工组织架构如下:-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总体管理和协调工作;- 技术人员:负责施工技术咨询和指导;- 施工人员:按照指引完成具体施工任务;- 安全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3.2 施工流程本项目的施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阶段:1. 前期准备阶段:- 确定施工范围和工期;- 召开项目动员会议,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 建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

2. 河道清理阶段:- 清理河道内的淤泥和杂物;- 清理河面上的漂浮物,并进行分类处理;- 清理河岸边的垃圾和生活污水排放点。

3. 河岸加固和桥梁改造阶段:- 对河岸进行加固处理,防止塌岸和泥石流;- 对已有桥梁进行改造和加固,提高通行能力;- 对不符合要求的涵洞进行改造或更换。

4. 植被绿化阶段:- 在河岸两侧进行植被绿化,增加生态环境;-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并进行合理布局。

5. 建设雨污分流系统:- 建设雨水管网和污水管网,并进行分流;- 建设雨水和污水处理设施,提高净化效果。

3.3 施工安全与环保在施工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施工安全和环境保护,采取以下措施:- 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操作规程;- 设立施工现场警示标志,提醒工人和过往行人注意安全;- 采取合理的交通控制措施,确保交通畅通和施工安全;- 做好施工垃圾的收集和分类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湟水河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湟水河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湟水河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一、工程概况湟水河是中国青海省的重要河流,发源于青海省玉树州,经过西宁市、湟源县、湟中县等地,最终注入青海湖。

由于河道治理不善,湟水河在一些地段存在淤积、冲刷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河流的正常流量和水质。

为了改善河道环境,提高水质,需要进行湟水河河道治理工程。

二、施工目标1.清理淤泥和废物,恢复正常的河床断面和水流通畅;2.加固河岸,防止河水冲刷和坍塌;3.改善水质,减少水污染,并保护河道生态环境;4.建设堤坝和堤防,增加容水量,防止洪水灾害。

三、施工组织方案1.组织架构根据施工规模和工作内容,设立总指挥部、办公室、设计组、施工组、安全监管组等多个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工作内容。

2.项目管理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时间节点,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设置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整体管理和协调工作,各施工组负责具体的施工任务,并按时上报工作进展和问题。

3.技术管理建立施工技术小组,负责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并对施工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

同时,注重施工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确保施工质量。

4.安全管理设立安全监管组,负责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并对施工过程进行安全监督和检查。

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5.资源管理统筹调配施工所需的物资、设备和人力资源,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与相关部门保持紧密合作,共同解决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

6.环境保护建立环境保护小组,制定环境保护措施和监测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加强与环保部门的合作和沟通,及时汇报工程的环境影响和处理措施。

7.质量管理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制定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验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全程质量控制和监督。

加强与质检部门的合作,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8.沟通与协调建立施工信息共享平台,方便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信息交流。

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分享工作经验和解决问题,确保施工工作的协调和顺利进行。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版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版

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版一、引言河道治理工程是指对河道进行综合治理、修复和改造,以达到防洪、改良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等目的的工程。

本文主要根据某河道治理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

二、前期准备工作在制定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前,需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具体工作如下:1.调研需要对河道流域地质地形、水流情况、河床淤积情况等进行详细调查,建立详细测绘数据,为后续设计提供依据。

2.环评在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确定工程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及相应的防范措施,以确保河道治理工程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3.方案设计方案设计过程中,需要敲定各项工程量及其相关计算参数,并参考前期调研结果,确定河道治理工程的治理目标、工程类型、治理方法等具体方案。

三、施工组织设计根据前期调研和方案设计结果,制定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具体内容如下:1.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某河道治理工程工程性质:水利工程工程规模:设计流量为XXXX,测算为XXXX,触堤面积为XXXX,拦沙坝共XX座,治理长度为XXXXm。

施工单位:XX施工队2.施工组织结构2.1项目管理人员工程项目经理:XXX工程项目副经理:XXX工程现场主管:XXX2.2施工员施工员:XXX2.3技术负责人技术负责人:XXX2.4安全负责人安全负责人:XXX3.施工步骤3.1现场环境准备施工前需将治理河岸两侧沿线植被清除,确保施工车辆通行畅通。

同时,应对施工现场内外环境进行清理和布置,完善工地设施,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3.2拆除旧设施本次河道治理工程中,需要拆除部分旧设施,以便于新设施的更换和施工。

3.3建立扰动控制区为了确保治理河水不向拦沙坝方向突破,需要在拦沙堤的上游建立扰动控制区,控制上游的泥沙流动,保障治理工程施工安全。

同时,此措施还可以减少治理后水质污染,提高治理效果。

3.4新设施施工根据前期的方案设计,进行新设施的建设,包括小型堤坝、透水带、拦沙坝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湟水河河道治理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工程概况技术标准和规范
一、编制依据:
1、《湟水干流域城西区段的西川生态湿地一海湖桥4+300—6+729.6段, 长4630m的河道治理工程》招标文件。

2、《湟水干流域城西区段的西川生态湿地一海湖桥4+300—6+729.6段, 长4630m的河道治理工程》招标图纸。

3、本工程执行技术标准和规范
《水工建筑物岩石基础开挖工程施工技术规范》(SL 47—94)
《水工砼施工规范》(SDJ207—82)
《地面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18—83)
《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
《防洪标准》(GB50201—94)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她洪水标准》(SL252— )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92)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92)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规范》(DL/T5100— )
《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3—98)
《混凝土拌和用水标准》(JGJ63—89)
《土工试验规程》(SDl28—87)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SL/T225—98)《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l8—96)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SL223—1999)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SLl7l一96)
二、工程概况
建设地点: 西宁市西郊生态湿地一海湖桥。

主要建设内容: 河道防洪工程: 湟水干流域城西区段的西川
生态湿地一海湖桥4+300—6+729.6段, 长2429.6m的河道治理工程。

1、工程地质条件
(1)河道工程地质条件
西川生态湿地一海湖桥河段长4.63Kin, 河堤大多布置在河道一级阶地前缘部位, 部分在河漫滩中经过。

上部松散层为人工素填地土和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粉土、砾石层; 下部为上第三系暗红色粘土岩, 在局部河段裸露。

堤防基础均放置在冲积砾石层上, 是良好的持力层, 允许承载力取300—350kpa, 河堤基础底面与砾石之间磨擦系数0.52。

开挖边坡值水上取1: O.5—1: 0.75, 水下取1: 1—1: 1.25。

(2)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砾石层的渗透系数4.78×10一一9.6×lO—cm/s, 平均值为6.55×10~cm/s, 属强透水性。

允许承载力可取320一360Kpa, 变形模量50一60Mpa。

(3)水质分析
阶地地下水矿化度均大于1 g/s, 高于漫滩地下水属微咸水或半咸水, 有碳酸型弱腐蚀, 以下的漫滩潜水不具任何腐蚀性, 高阶地深埋地下水具结晶类硫酸盐型中一强腐蚀。

(4)天然建筑材料
河道沿线砂砾料丰富, 初选堤防内基础开挖砾石料及河道中部分
砾石料作为混凝土骨料, 不足部分可从附近的砂石料场中拉运。

2、天然建筑材料
根据设计要求, 工程所需的天然建筑材料主要为碎石、块石, 经过地质勘察, 河道沿线砂砾料丰富, 初选堤防内基础开挖砾石料及河道中部分砾石料, 不足部分可从附过的砾石料场中拉运, 质量和储量满足设计要求。

3、工程布置及主要建筑物
(1)工程总体布置
工程规划设计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以创造人水和谐的生态环境为目标, 结合河道防洪治理, 改进水环境。

河道断面采用复式河槽, 河段主堤均采用分离式结构, 底部采用蜂巢网箱基础, 基础埋深1.5m, 岸坡采用厚0.3m柔性碎石蜂巢格网护岸, 副堤采用土质边坡, 植被护坡, 灌木护脚。

主槽每200—300m设一潜没式防冲坎, 以防河流下切, 减小基础埋深。

为了美化河堤, 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两岸布设耐寒草坪观赏带。

为确保绿化带达到预期的美化效果, 附设固定式管灌设施, 直接从河道取水。

为便于游人通行顺畅、充分体现亲水性及管理方便, 每隔200米设5m宽的人行踏步, 通向主、付河槽内, 副河槽设3.Om砼人行道。

沿河道两侧布设污水管, 汇集两岸水后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污水管为钢筋砼预制排污管, 管径为800mm。

西川生态湿地一海湖桥段西郊乐园处原有人行便桥一座, 使左右岸连续, 便于游人进出公园内游玩, 本次设计保留该人行桥。

(2)堤防及河道整治建筑物
西川生态湿地一海湖桥二标段(4+300—6+730), 治理河长2430m, 平均比降4.7‰。

设计洪水P=2%, Q=567 m3/s。

根据河道地形, 本工程采用对称或不对称复式断面, 因河道两岸基本为林地或滩地, 居民居住点和工矿企业均位于二级阶地之上, 基本不受50年一遇洪水的影响, 河道主河槽底宽50m, 主河槽河堤允许越浪, 主堤深2.6m, 主槽最大下泄洪水为508.44 m3/s。

50年一遇洪水时由主槽和副槽联合泄洪, 设计流量为Q=567 m3/s (p=2%), 相应设计水深 2.97m, 副槽内最大水深0.4m, 副槽高1.2m。

副河堤采用植物防护, 不做工程防护。

河堤填方段采用砂砾石填筑, 设计干容重2.Ot/m3。

主堤采用分离式结构, 为防止洪水对堤脚的冲刷, 底部采用蜂巢格网挡墙基础, 网箱型号是GBS一80, 结构尺寸为4.0m×1.5m×1.5m、4.0m×1.Om×1.Om(长×宽×高), 基础埋深1.5m。

岸坡尺寸为4.0m×2.0m×O.3m(长×宽×高), 碎石规格一般为10cm一25cm, 网格与网格间可种植柠条等植物。

格网底部采用无纺土工布, 防止施工初期洪水对底部的淘刷。

碎石蜂巢格网上部覆土进行绿化, 边坡1: 2。

河道每隔200m可做成台阶状, 以利行人下河戏水, 左右岸交错布置。

河道每300m设置碎石、块石蜂巢格网冲砂坎, 以减少对河堤的冲刷。

(3)河堤绿化设计
本工程绿化设施范围为: 河道南北两岸人行道间隔侧红线范围, 采用复式河槽, 布置一定的绿化设计, 河道南北两岸人行道间隔种植垂柳、丁香等灌木, 间距5.Om, 中间栽种1.5m×1.5m的乔灌木行道树, 主堤斜坡种植柠条等植物, 采用育苗移植, 主河槽常规水位线下布置一排水生柳护脚, 副河堤内设草坪绿化带, 并分区布置各种适用于老年、成年、儿童娱乐和休闲活动的主题游园草坪和地被植物作为绿色覆盖材料。

适用西宁市的草坪品种可根据《西宁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选用。

工程增加绿化面积237.5亩。

(4)公共设施
副河槽内设3.0m宽人行道, 砼路面, 在有台阶的地点都设置坡道, 副河槽每隔50m设砼预制树桩型垃圾桶一个, 以绿色为基调。

休息座椅结合花坛、绿地设置, 每隔50m设1.5m长石凳一个, 紧靠副堤布置。

沿主堤设路灯, 路灯采用单杆双挑路灯, 间距40m。

主堤顶设栏杆, 栏杆采用粗糙花岗岩栏杆。

副堤与规范的滨河路结合, 不设栏杆, 仅对副堤内坡进行草坪和灌木防护。

(5)电气设计
为保证治理河段照明、绿化水泵和其它用电要求, 工程设计两套配电系统, 由10kv线路”T”接引至箱式变电站, 从箱式变电站引出动力负荷、照明负荷, 全线路总长8800m。

电源由无名杆”T”接, 立附杆1基, 附杆侧装避雷器一组, 型号为HY5WS一17/50, 跌落保险一组, 型号为RW7—10/100, 电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