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部编高中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何龙飞教案PPT课件 新名师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辽宁省鞍山市第一中学何龙飞一、教学背景分析1、学生情况分析通过一段时间《经济生活》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基础知识。
但他们对于耳熟能详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概念不知其意,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还没有感性认识。
本节课知识内容丰富,重点难点问题集中,对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并能够把握其内在联系的能力要求较高。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要以生活逻辑来贯穿呈现知识逻辑体系,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亲身融入教学情境,切实感受市场配置资源在我们身边的力量。
2、教学方式的选择用生动、新颖的材料,真实的事例来吸引学生;创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形式:情境导入、采访对话、启发思考、小组讨论、合作决策、组间竞争、经典案例感悟等。
3、教学手段和技术准备PPT课件、图片资料、新闻影像资料。
二、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识记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社会信用制度的基本内涵。
②理解资源合理配置的必要性,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规范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市场调节存在的不足。
③初步运用所学知识,结合经济生活中的实例认识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优缺点。
(2)能力目标:培养认识事物根本性质的能力、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事例对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①十分明确地认识到资源的有限性,树立起合理利用资源、不浪费资源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②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遵守市场规则,树立学法、懂法、守法的观念。
③应当培养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个人习惯。
2.教学重点:①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②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③社会信用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3.教学难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4.教学方法:用典型事例进行直观教学,同时运用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进行教学。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合作探究三
妙招一:为提高牛奶含氮量添加三聚氰胺。 妙招二:散布不利于同行发展的虚假信息。 妙招三:将有毒奶粉做成饲料和糕点出售。 如此竞争 师:1.这些所谓的“妙招”各违背了市场规则的什么内容? 2.信用缺失有什么危害?如何解决? 3.如何防止这些“妙招”? 生:略。 师:我们一方面要用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它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 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存在,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 交易规则);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制度(原因与措施)。
合作探究一
内容:制订牛奶分配方案 时间:2 分钟 方法多样 1 形式:小组成员讨论,小组派成员展示成果
注意:每个同学不一定都能得到牛奶(也可以进行购买);
师:让同学展示自己的分配方案并说明理由。 生:略。 师:(归纳总结)许多同学主张平均分配,使每个同学都有牛奶喝,这样就使 得供给与需求基本达到平衡。这种配臵资源的方式是计划;有些同学主 张用出价购买的方式来得到牛奶,这样谁出的价钱高就卖给谁,这情况 下供给和需求很难达到平衡,这种资源配臵的方式是市场(价值规律)。 (3)市场经济 师:前面我们已经知道资源配臵的 2 钟手段(计划和市场,计划是有形的手, 而市场是无形的手),那么什么叫市场经济呢? 生:市场在资源配臵中起基础性作用的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师:那市场经济主要通过什么来调节经济的运行? 生:价格的涨落与供求的变化。 师:(补充)对,除了价格与供求,还有竞争。那么请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 题(牛奶价格的涨落会影响生产吗?) 生:略。 师:(出示课件----价格变动对生产影响的分析图)当价格上涨时,利润增加, 资源会流向此行业,其生产规模会扩大,结果导致供过于求然后价格下 跌,获利减少,资源会从此行业流出再流向“赚钱”的行业(比如生产 猪) 这说明了市场调节的什么作用? 生:略。 师:这其实是前面学的价格对生产的影响(调节生产规模;提高劳动生产率; 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从这点看来,市场调节的一个优点市场通 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活地反映供求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 资源配臵。 师:那市场通过竞争的方式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可以拿班里的 2 个生产牛 奶的同学为例子讲解,还可以结合影响企业经营的因素) 生:略。 师:从这点看来,市场调节的另一个优点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 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技和管理的提 高,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 2、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师:那市场调节有没有弊端?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生产,交换,安排,消费都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展的,前三个单元分别从生产,交换,安排,消费角度,阐述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第四单元探讨了面对全球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经济生活根本背景.本框题主要分析市场是如何配置资源,市场秩序的规范和社会信用制度建立,市场调整的缺乏,与下一框题有着内在的联系,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九课的重要内容。
二、教学目标(一)学问目标(1)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必要性。
(2)说明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优点。
(3)分析标准市场秩序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二)实力目标造就学生相识事物本质的实力,理论联系实际,辨证的、全面的看问题的实力。
(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正、公允看法参加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以及标准市场秩序的必要性难点:市场配置资源的手段。
四、学情分析学生平常对这一框题的内容有所接触,但知之不深,因此会感爱好,会产生一种深化求知的欲望,通过对前几课学问的学习,又为本框题的学习打下了根底.从实力方面看,高一学生独立思索实力不断增加,起先留意的关怀身边的社会生活.因此要充分调动学生这种分析问题的主动性,踊跃性,渐渐造就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从学生的思想实际来看,高一学生起先思索一些为人处事的问题.因此,可结合本课内容,教育学生树立学法,懂法,遵守法律观念,造就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个人习惯。
五、教学方法1.事例探讨式教学方法。
师生共同探讨、相互沟通,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由不自觉到自觉,让学生驾驭科学的方法论,并学会运用这一方法去视察和分析实际问题。
2.自学引导法。
课前布置相关问题,让学生自学。
让学生在自学中,对本节课的根本学问点有一个根本的相识,从而引发思索。
3.探究性学习法。
市场配置资源 说课稿 教案 教学设计

(3)老师总结第一目,用课件展示第一目的知识要点和结构。
情境二:“不同人不同命”
数据显示,“十一五”末国家规划消费量是 3.4亿吨,实际消费6.2亿吨,短缺2.8亿吨,相差82%。
在这一市场背景下,大量民间资本绕开“核准制”进入钢铁行业,目前未经核准的“违规产能”产钢规模已经超过3.6亿吨,占全国钢产量的一半以上。
这些“违规产能”不论在境外投资办厂办矿或是进行技术改造等,均受到了政策的限制。
而在此前后,老牌钢铁企业在政府2005年发布的《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疯狂扩容,2005年到2011年的七年间,我国大型板卷轧机猛增到86套,而产能利用率却下降到59%,出现了严重的板材产能过剩。
许多新生民营钢企不由感叹:“真是不同人不同命”,纷纷建议政府取消钢企核准制度,让大家在市场上公平、平等竟争。
【探究三】:阅读材料,说明在市场竟争中,谁是“运动员”?谁是“裁判员”?如果有人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会导致什么后果?。
2.1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教学设计docx

(二)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探究二:乡村美了,如何实现民富,从“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的精彩蝶变?近年来,生态旅游成为旅游热点,华安县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丰厚的文化底蕴,村里准备融合农文旅。
一开始,村里在小火车项目上小试牛刀,不承想投资50多万元的旅游小火车成为乡村游的引爆点,周边产品的价格也随之上涨,两三个月就收回了投资,村民们尝到了甜头。
接着,办起竹筒饭特色餐饮、咖啡屋、民宿等,带动本地村民就业。
但是随着乡村游的发展,农文旅众多,华安县因为景区类型单一,停留在景点游阶段,没有向休闲度假游攀升。
游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旅游产业效益开始下降。
因此,刘坤强把目光放到村里的古厝上,将村里祖厝打造成文创销售基地、竹艺馆、茶咖博物馆等,游客可以体验土楼建造技艺、采茶制茶乐趣,让“一日游”变成“多日游”。
结合材料和教材知识,寻找关键信息,分析华安县是如何配置资源?生:小组合作讨论五分钟,共同探究,回答问题。
师:引导总结。
(三)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1、机制:价格、供求、竞争2、优点:市场价格及其波动,能够反映供求变化,供求影响价格,有利于引导资源合理配置。
市场竞争能够引导资源流向效率高的领域和企业,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进步,实现优胜劣汰。
子议题二:道阻且长——直面市场调节的弊端探究三:华安县在融合农文旅的发展过程中,带动了竹筒饭特色餐饮、咖啡屋、民宿和酿酒坊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村民的收入,但是中间也存在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村民“一哄而上”,开了很多家咖啡屋,市场饱和度高,经济效低;部分民宿商家在开工时市场需求大,建成时市场已经饱和,甚至有些商家为了使民宿尽快营业,使用了劣质原材料,偷工减料,并虚假宣传,损害了华安县的集体利益。
请你结合材料和课本,小组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在华安县的发展中,体现了市场调节具有什么弊端?对经济发展有哪些影响?(2)从中可以知道,市场调节并不是万能的,那有哪些是市场不能调节,或者不能够完全调节的呢?生:小组合作讨论三分钟,共同探究,回答问题。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市场配置资源一、教学目标1.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3.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效果;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市场配置资源的概念和作用;2.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3.分析和评价不同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和效果。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学习的内容,了解资源的分类和特点;2.提问:资源有限,如何高效利用资源?3.引出市场配置资源的概念,解释其作用和意义。
步骤二:概念解释与案例分析(15分钟)1.讲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含义;2.分析一个现实案例,如一款手机的生产和销售,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3.与学生一起讨论案例中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效果。
步骤三: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15分钟)1.介绍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如价格机制、竞争机制、供求关系等;2.与学生一起分析这些原则的作用和效果;3.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其他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和原则,如房屋租赁、人才招聘等。
步骤四:分析不同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和效果(20分钟)1.结合实际案例和学生自身经验,讨论不同市场配置资源方式的优劣;2.分组活动: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特定行业(如电子产品、食品饮料等),分析该行业的资源配置方式和效果;3.每个小组报告分析结果,与全班分享讨论。
步骤五:总结与展望(10分钟)1.总结课堂内容,强调市场配置资源的重要性和灵活性;2.展望未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新的市场配置资源方式;3.提问:你有什么新的创意或想法来配置其中一种资源?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活动,深入了解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概念和作用,掌握了市场配置资源的基本原则,并能够分析和评价不同市场配置资源方式和效果。
同时,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合作能力。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使学生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观念,自觉维护市场秩序,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参于市场经济活动的观念,以及诚信为本的观念。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通过《经济生活》前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与市场经济有关的基础知识,并且已经初步具备结合具体事例对经济生活分析的能力,这为本框内容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存在无法将具体知识有效纳入市场经济的理论框架以形成完善的认知结构。
学生活动,讨论。
总结:
1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市场规则主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和市场交易规则。市场交易规则的主要内容有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三个妙招违背了诚实守信的原则。
2信用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
情景三:模拟决策,伊利和蒙牛PK,面对竞争,你们有何制胜的妙招。
第三个环节压力面试
竞争妙招:
妙招一:为提高牛奶的含氮量,大量增加三聚氢氨
妙招二:散布不得于同行发展的虚假信息
妙招三:过期牛奶回收制成奶粉
1如何看待这些妙招?违背了市场规则的什么内容?
2信用缺失有何危害?如何解决?
模拟情景:假设你所经营的牛奶厂着火了,现在你要连线119消防服务公司,结果这个公司和你讨价还价,你该怎么办?
2、请你结合今天所学的市场配置资源的相关知识,为中国的奶制品行业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3、合作探究:如果你有机会在学校附近投资一家小店,主要服务对象本校学生,你会选择什么投资项目?
八、板书设计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缺点以及规范市场秩序的必要性和建立社会信用制度的必要性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

《市场配置资源》教学设计一、教学依据1、教学理念:贯彻新课程标准,以学生活动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题参与作用,实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学生自主学习、讨论探究。
2、本框题的作用:本框题是第四单元的起始课,为以后学习市场经济奠定了基础,也是前三个单元的落脚点。
前面学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都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大舞台上进行的。
因此,本课时在全书中占有重要位置。
3、依据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要求,以及学生的现有的认知水平。
二、学生情况1、高一年级普通层次的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以及收集信息的能力,能够做到合作学习,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及分析和讨论问题的能力。
2、我们学校的学生80%来自农村,消息闭塞,知识面不宽,搜收集信息较困难。
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识记市场经济的基本含义、市场规则的表现形式、社会信用制度。
(2)理解合理配置资源的必要性、方式、优点,如何规范市场秩序。
(3)结合实例分析市场如何调节资源配置。
2、过程与方法(1)以实物导入(展示粮票)(2)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3)讨论交流:理解重点、难点知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学生对资源的有限性有明确认识,树立合理利用资源、节约资源的观念,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培养学生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个人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必要性。
2、教学难点:市场如何配置资源及市场配置资源的优点。
(三)教学方式教学方式主要采取以出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自主探究、问题讨论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法上,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
教师针对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运用实例进行讨论,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流程走进新课:1、教师出示实物:全国粮票和辽宁省地方粮票。
2、学生:每组2人展示,大家共同欣赏粮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市场配置资源
(北师大实验中学政治组郭明)
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及逻辑结构
在《经济生活》教材中,第九课“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包括第一框题“市场配置资源”和第二框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其中第一框题“市场配置资源”中涉及到了市场调节、市场秩序和市场调节的局限性三个部分。
在教学安排上,做出了一些调整,把市场配置资源这一框题的前三分之一部分“市场调节”和选修教材中专题五中“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中关于计划经济的弊端的部分内容合并,教学重点是希望学生能通过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对比,深刻体会市场相对于计划在配置资源上的优势。
在理解了市场的优点之后再认识市场秩序的重要性以及市场调节的局限性。
之后进一步深入理解宏观调控的必要性以及整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基本特征。
2、学生情况分析
本届高一年级学生多数出生于94、95年。
相对而言,他们缺乏对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弊端的理性认识,而对于市场调节的局限性有比较直观的感受。
如制假售假,环境污染等。
他们不能充分体会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到市场经济体制而给其生活带来的种种便利之处,因此容易对市场机制的优势缺乏足够的理性认识,从而得出片面结论。
所以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在于让学生体会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极大地优化了社会资源配置,在社会层面选用市场调节是必然的。
1、知识目标
了解资源相对于人的需要是有限的,认识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
知道在社会层面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和计划。
理解计划经济配置资源的方式及不足,在此基础上深刻认识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相对于计划的优点。
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市场机制和计划机制在两个维度的对比分析,培养学生多角度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使之能够全面客观地理解市场配置资源的好处;能够在掌握上述知识目标的基础之上,对资源配置的两种措施有进一步的深入思考,并能感受到微观和宏观层面上资源配置问题的异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的资源意识,树立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能够从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去考虑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人、财、物等资源,增强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深刻体会到市场经济带来的好处,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