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分期与治疗方案的分析

合集下载

肝门部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癌

肝门部胆管癌张继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肝胆外科(广州,510070)肝门部胆管癌又称高位胆管癌、Klastin瘤,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的恶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肝外胆管癌(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

由于其病变解剖部位特殊,进展快,容易侵犯肝动脉和门静脉,临床治疗困难,远期疗效不佳,是早年肝胆外科医生的拦路虎。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和手术技术的进步与完善,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均取得了较大进展,临床检出率明显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术后生存率均有显著改善。

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治疗是我科的技术强项之一,现简单介绍如下。

一、临床表现肝门部胆管癌早期无特殊临床表现,常见临床表现以无痛性梗阻性黄疸为主要表现,呈进行性加重,可伴有上腹隐痛、纳差、乏力等症状,同时可出现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相应症状如皮肤瘙痒、尿黄、大便呈白色或颜色变浅,晚期出现消瘦、衰竭等恶液质变现。

二、临床分型目前肝胆外科学界广泛采用是分型是Bismuth 分型:Ⅰ型肿瘤位于肝总管分叉处,左右肝管之间相通;Ⅱ型肿瘤占据左右肝管汇合部,两者之间无通道;Ⅲ型肿瘤侵犯一侧肝管,累及右肝管者为Ⅲa型,累及左肝管者为Ⅲb型;Ⅳ型肿瘤双侧肝管均受累。

三、转移途径肝门部胆管癌的转移途径有局部浸润、血管侵犯、淋巴转移、神经侵犯、腹膜腔种植5种形式。

其中神经侵犯和向周围纤维组织侵犯可以认为是胆管癌转移的重要特点,也是难以根治和高复发率的首要原因。

大多数病例肝门胆管癌早期临床表现隐匿,肿瘤多呈浸润性、跳跃性生长,常会累及神经束膜、侵犯血管及肝脏组织、发生淋巴结转移,预后甚不理想。

四、分期系统1、美国癌症联合会肝外胆管癌分期系统Tis原位癌T1:组织学上肿瘤局限在胆管;T2:肿瘤肿瘤侵犯超过胆管壁;T3:肿瘤侵犯肝脏、胆囊、胰腺或单侧门静脉分支或单侧肝动脉分支;T4:肿瘤侵犯下列任何部位:门静脉主干、肝总动脉或其它临近组织(结肠、胃、十二指肠、腹壁)。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肝门部胆管癌分型

肝门部胆管癌分型

肝门部胆管癌
按照国际抗癌协会(UICC)提出TNM分期标准,可把胆管癌分为0~Ⅳ期:0期,原位癌,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Ⅰ期,肿瘤侵及粘膜或肌层,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Ⅱ期,肿瘤侵及肌层周围结缔组织,无淋巴结或远处转移。

Ⅲ期,在上述情况下伴有淋巴结转移。

Ⅳa期,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如肝、胰、十二指肠、胆囊、胃、结肠,有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

Ⅳb期,无论肿瘤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

Bismuth分型:1975年法国的Bismuth-Corette对肝门部胆管癌进行的分型现已被广泛使用。

Ⅰ型,肿瘤位于肝总管,未侵犯汇合部。

Ⅱ型,肿瘤侵犯肝总管及左右肝管汇合部。

Ⅲ型,肿瘤侵犯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并已侵犯右肝管(Ⅲa)或左肝管(Ⅲb)。

Ⅳ型,肿瘤侵犯肝总管,左右肝管汇合部并同时侵犯左右肝管。

如图:。

胆管癌分型及术式

胆管癌分型及术式

肝门部胆管癌的Bismuth-Corlette分型I型:累及肝总管。

II型:肝总管及汇合部。

III型:肝总管、汇合部和右肝管(IIIa型)或左肝管(IIIb型)。

IV型:肝总管、汇合部和同时累及左右肝管。

手术治疗:胆管癌切除的手术方式一般根据肿瘤所在的部位及分型不同而采取相应术式。

根据Bismuth-Corlette临床分型,对Ⅰ型肿瘤可采取肿瘤及肝外胆管切除(包括低位切断胆总管、切除胆囊、清除肝门部淋巴结);Ⅱ型行肿瘤切除加尾叶切除,为了便于显露可切除肝方叶,其余范围同Ⅰ型;Ⅲa型应在上述基础上同时切除右半肝,Ⅲb型同时切除左半肝;Ⅳ型肿瘤侵犯范围广,切除难度大,可考虑全肝切除及肝移植术。

尾状叶位于第一肝门后,其肝管短、距肝门胆管汇合部近,左右2支尾状叶肝管分别汇入左右肝管或左肝管和左后肝管。

肝门部胆管癌的远处转移发生较晚,但沿胆管及胆管周围组织浸润扩散十分常见。

侵犯汇合部肝管以上的胆管癌均有可能侵犯尾叶肝管和肝组织,有一组报道占97%。

因而,尾状叶切除应当是肝门区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主要内容。

胆管癌细胞既可直接浸润,也可通过血管、淋巴管,或通过神经周围间隙,转移至肝内外胆管及肝十二指肠韧带结缔组织内,因此,手术切除胆管癌时仔细解剖、切除肝门区神经纤维、神经丛,有时甚至包括右侧腹腔神经节,应当是胆管癌根治性切除的基本要求之一。

同时,尽可能彻底地将肝十二指肠韧带内结缔组织连同脂肪淋巴组织一并清除,实现肝门区血管的“骨骼化”。

近年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率有明显提高,切除率已由过去的10%提高到50%左右。

①切口:多采用右肋缘下斜切口或上腹部屋顶样切口,可获得较好的暴露。

②探查:切断肝圆韧带,系统探查腹腔,确定病变范围。

如有腹膜种植转移或广泛转移,根治性手术已不可能,不应勉强。

必要时对可疑病变取活检行组织冰冻切片病理检查。

肝门部肿瘤的探查可向上拉开肝方叶,分开肝门板,进入肝门横沟并向两侧分离,一般可以发现在横沟深部的硬结,较固定,常向肝内方向延伸,此时应注意检查左右肝管的受累情况。

肝门胆管癌

肝门胆管癌

肝门胆管癌概述:肝门部胆管癌(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也称Klatskin瘤,是胆道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肝门部特殊的解剖结构和肿瘤早期侵犯周围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邻近肝组织的特点,获得早期诊断少,手术切除率低,预后差。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原发于胆囊管开口以上肝总管与左、右二级肝管起始部之间,主要侵犯肝总管、肝总管分叉部和左、右肝管的胆管癌。

占胆管癌的58%-75%,是各类胆管癌中最常见、处理最困难和预后最差的肿瘤。

HCCA男女比例为1.5-3.0:1,好发于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具有一定的地理和种族分布差异,美国1.0/10万,以色列7.3/l0万,美洲印第安人6.5/l0万,日本为5.5/10万,亚洲发病率较局。

HCCA引起的阻塞性黄疽是肝外恶性阻塞性黄疽中最多见的一种,其肿瘤一般较小,常呈硬性肿物或弥漫浸润,多发生于左、右肝管或其汇合部,原发于一侧肝管者可随着肿瘤进展,而向对侧肝管或汇合处浸润生长,因胆道内腔狭小,肿瘤很小即可引起胆道梗阻,而且该部位结构复杂,位置深在,起病隐匿,手术困难,预后差。

当患者以进行性、无痛性黄疽就诊时,往往病情已经到晚期,失去外科手术根治切除的机会;多数进行姑息性的胆肠吻合手术,而况置肿瘤,难以得到病理诊断;或影像学检查发现了胆管梗阻,但难以明确病因;尽管介入放射学的胆道疏通、胆道扩张、胆道内支架或/和胆道引流术使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但治疗的规范性和疗效的极大差别不容忽视,有必要对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早期诊断、简单合理的介入治疗方法和理想的疗效进行研究,以期早期发现和确诊肿瘤,恰当治疗并取得最佳疗效。

病因:有关HCCA的发病原因或危险因素尚不清楚,可能与胆道慢性炎症有关,如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胆总管囊肿、胆管结石、胆道良胜肿瘤、胆道寄生虫病、丙型肝炎、胰胆管合流异常、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等均可增加发生胆道癌肿的危险。

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分析

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断与手术治疗分析
1 - y e a r s u r v i v l a r a t e s ,t h e 3 - y e a r s s u r v i v l a r a t e s ,a n d t h e 5 - y e a r s s u vi r v l a r a t e s w e r e c o mp re a d b e t we e n t h e 2
e x c i s i o n g r o u p( n=2 2 )a n d a p l a l i a t i v e r e s e c t i o n ro g u p( n=2 1 ) .T h e i n c i d e n c e o f c o m p l i c a t i o n s ,t h e
o fG e n e r a l S u r g e r y ; P u y a n g C i t y Q i l F i e l d en G er a l H o s p i t a l , H e n a n P u y a n g4 5 7 0 0 1 ,C h i n a
( 7 2 . 1 %) ; 经过 常 规 超 声 、 C T及 MR I 联合 检查 , 根 治 性 切 除 术 组 和 姑 息 性 切 除 术 组 对 肝 门部 胆 管 癌
检 出率分别为 9 0 . 9 %和9 5 . 2 %; MR I 诊断 阳性率 明显高 于超声 诊断 阳性率 ( X 2=7 . 3 7 9 , P< 0 . 0 1 ) 。 根治性切除术组患者并 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姑 息性切除术组 ( =1 4 . 3 2 1 , P< 0 . 0 1 ) , 1 、 3 、 5年 生存 率也明显高于姑息性切除术组( = 6 . 0 1 8 、 =2 . 8 4 2 、 =1 7 . 4 8 3 , P< 0 . 0 5 ) 。结论 除术治疗肝 门部胆管癌 , 能够提高此类患者 的远期存活率 。 对于肝 门部 胆管癌患者 , MR I 诊断 阳性率 明显高于超声 , 采 取超声联合 C T或 M R I 可提高早期 诊断率 ; 根治性 切

肝门部胆管癌不同术式

肝门部胆管癌不同术式

294例肝门胆管癌不同年度段的分布
胆道恶性肿瘤病例呈逐年增多趋势
诊断胆管癌首选,也是最重要 的无创检查项目是胆管水成像 (MRCP);我院为省内最先引进 核磁共振的医院。 基于这一优势,我院1997— 2007年收治了大批胆管癌病人,其 中手术治疗的肝门胆管癌有37例。
胆管癌病变部位临床分型
上段胆管癌(肝门部胆管癌)
组织病理学及病理分型
• 组织类型: 95%为腺癌,罕见的 有鳞状上皮癌、腺鳞 癌等 • 病理分型: 硬化型 结节型 乳头状 弥漫型
(6.8%) 10 (6.8%) (1.4%) 10 2
125
(85.0%)
管状
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状
粘液性
硬化性
我院37例肝门部胆管癌术后病理 转移情况
• • • • • • • • 肝浸润和转移 肝门区淋巴结转移 肝十二指肠韧带结缔组织内转移 胰腺转移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 大网膜转移 腹壁转移 腹腔外远处转移 20.1% 28.7% 21.3% 10.2% 7.9% 7.0% 2.4% 2.0%
治疗方法
1. 首选根治性手术切除,胆管空肠吻合术。 2. 支撑管支撑内、外引流术。 3. 如肿瘤侵犯门静脉无法切除时,可行原 位同种异体肝脏移植。
根治性手术术式

癌段切除、肝门清扫、胆 肠吻合 • 左半肝切除、肝门清扫、 胆肠吻合 • 右半肝切除、肝门清扫、 胆肠吻合
肝门部胆管癌的姑息性治疗
1. 若肿瘤外侵较重无法切除时,可行胆管内 肿瘤搔刮胆管扩张,并放置支撑管支撑内 外引流术。(本组施行7例) 2. 经PTCD放支架外引流
讨 论 —诊

肝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 低的主要原因在于早期诊断 困难。 随着医疗仪器设备的发 展,彩超、CT 等检查的普 及,以及MRCP 的临床应用, 早期诊断已成为可能。

肝门胆管癌不同临床分期及分型对手术根治性切除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辛奇

肝门胆管癌不同临床分期及分型对手术根治性切除及预后的评估价值 辛奇

肝门胆管癌不同临床分期及分型对手术根治性切除及预后的评估价值辛 奇1a,于小源1b,刘兴凯2,张 平21西安市第三医院a.普外科二病区;b.血液与肿瘤科,西安710016;2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胆外一科,长春130021摘要:肝门胆管癌(HCCA)是一种胆管黏膜上皮癌,累及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

其起病隐匿,当出现黄疸时大多已进入晚期,被公认为外科领域的治疗难题。

根治性切除是治疗HCCA的最佳方法,是影响肿瘤复发率和患者生存期的重要因素。

因此,术前评估肿瘤的可切除性是治疗HCCA的重要一步。

目前,HCCA的分型和分期方法主要有8种:Bismuth-Corlette分型、改良T分期、TNM分期、JSBS分期、Gazzaniga分期、国际胆管癌协会分期系统、梅奥分期、Blechacz分期。

在临床实践中,不同分期和分型均存有各自的优缺点。

主要对HCCA的分期和分型方法作一系统综述,重点评述各分期和分型在术前评估根治性切除和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Klatskin肿瘤;肿瘤分期;外科手术;预后中图分类号:R735.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5256(2020)02-0472-04ValueofclinicalstagingandtypingofhilarcholangiocarcinomainevaluatingradicalresectionandprognosisXINQi,YUXiaoyuan,LIUXingkai,etal.(SecondWardof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Xi’anThirdHospital,Xi’an710016,China)Abstract:Hilarcholangiocarcinoma(HCCA)isamalignanttumorarisingfromtheepitheliumofthebileduct,whichinvolvesthecommonhepaticduct,theleftandrighthepaticducts,andtheconfluenceareasofthesebileducts.HCCAhasaninsidiousonsetandmostpatientsareintheadvancedstagewhenjaundiceisobserved,andthereforeitisconsideredadifficultissueinthefieldofsurgery.RadicalresectionistheoptimalmethodforthetreatmentofHCCAandhasgreatinfluenceonrecurrencerateoftumorandpatients’survivaltime.Therefore,preoperativeevaluationoftumorresectabilityisanimportantstepofHCCAtreatment.Atpresent,thereareeightmainmethodsforHCCAstagingandtyping,i.e.,Bismuth-Corletteclassificationsystem,modifiedTstagingsystem,TNMstagingsystem,JSBSstagingsystem,Gazzanigastagingsystem,InternationalCholangiocarcinomaGroupstagingsystem,Mayostagingsystem,andBlechaczstagingsystem.Eachstagingandtypingsystemhasitsown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inclinicalpractice.ThisarticlereviewsthestagingandtypingmethodsforHCCA,withafocusontheclinicalvalueofeachstagingandtypingsysteminpreoperativeevaluationofradicalresectionandprognosis.Keywords:Klatskintumor;neoplasmstaging;surgicalprocedures,operative;prognosisdoi:10.3969/j.issn.1001-5256.2020.02.053收稿日期:2019-10-11;修回日期:2019-11-12。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分期与可切除性评估

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型分期与可切除性评估

分型;
分期;
可切除性
期为19.4个月,施行根治性手术切除患者的中位生 存期明显高于未手术和未达到根治性切除的患者。
Classification,staging,and resectability
assessment for hilar
根治性手术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最佳方法[1]。因 此,对每例患者,都应进行准确的术前评估判断。有 机会根治性切除的病例,尽量不要错失手术的机会。 然而也有研究表明,对于无法根治切除的病例,姑息 性手术与放置胆道支架的效果相当[3]。所以,准确 的术前评估,可以使无法根治切除的患者避免不必 要的手术和盲目探查。运用现代影像学技术准确判 断肿瘤的侵犯范围与程度,对肿瘤进行分型分期,不 但可合理规划手术方案,提高根治性切除率,而且可 剔除不可切除的肿瘤,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探查,减 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二、影像学评估 影像学评估是肝门部胆管癌分型分期的主要依 据,也是进行可切除性评估的基本方法。运用影像
of
hilar cholangiocarcinoma evaluate the
has been greatly improved.In fact,some new classification and
staging
systems
review
tumor.This
proposed will discuss the recent
tomography,PET/CT):
18F一脱氧葡萄糖(fluorodeoxyglucose,FDG)是检查
万方数据
主堡壁堕丛型盘查!!!!生!旦笙!!鲞!卵期Chin
J Hepatobiliary Surg,Junc 201 3,V01.1 9。N。,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予内外 引流治疗 比例 高于其他分期患者 (P < 0 . 0 5 ) 。结论 : 应根据肝 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病情实际情况 , 为患者提供合适 的治疗 方案 , 降 低无法手术患者的盲 目开腹几 率 , 提高手术治疗肝 门部胆管癌 的疗效 。
关键词 肝 门部 胆 管癌 ; 分 型; 分期 ; 治 疗 方 案
均低于对照组 , 而治疗 1 周和 2周后下 肢无肿胀发 生率 明显高
于对照组 , 均表明电脑 中频加外敷二号 膏在促进膝 关节置换 术 后患者下肢 功能恢 复中具有的重要作用 。 综上所述 , 采用 电脑 中频结合外敷 二号膏能有 效缓解全 膝 关节置换术后 引起 的肌肉疼痛 , 减轻患 者痛苦 , 促进血 液循环 ,

要 目的 : 探讨肝 门部胆 管癌 的分型分期与选择相适应的治疗方案 的关系 。方 法: 对6 O例肝门部胆管 癌患者的临床 资料进行
回顾性 分析 , 内容包括 B i s mu t h分型 、 B l u m g a r t 分期 、 治疗方法等 , 记录其分型 、 分期 及治疗情况 , 进行统计学 分析并得 出结论 。结果 : 在4
种临床分型中 , I 型患者实施根治性切除或姑息切除手术 比例高于其他分 型患者 ( P< 0 . 0 5 ) , I V型患 者给予 内外引流 治疗 比例 高于其 他分型患者 ( P< 0 . 0 5 ) ; 在3 种临床分期中 , T l 期患者实施根治性切除或姑息切除手术比例高于其他分期 患者( P< 0 . 0 5 ) , T 3 期患者给

3 6 .
促进患者康复 。本方法适应人群较 广 , 治疗 效果优 于传统 的单
( 收稿 日期 : 2 0 1 4 — 1 2 - 3 0 )
肝 门部胆 管 癌 的分 型 分 期 与治 疗 方 案 的分 析
许 鹏 ,王人颢 , 温 泉, 张 斌, 鲍 忠明 , 曹 宽
( 徐 州 医 学 院 附属 医院肝 胆 外 科 , 江苏 徐 州 2 2 1 0 0 6 )
V o 1 . 3 1 N o . 8 2 0 1 5
李红梅. 电脑 中频 结 合 中药 活 血 止 痛 膏 对 全膝 关 节 置换 术 后 下 肢 肌 肉胀 痛 的疗 效
4 7
药理机 制主要是通过 抑制末 梢神 经 的兴奋 性 , 达到镇 痛作 用 。 在熏洗过程 中的温热作用亦可 以加速新 陈代谢 , 增强机 体抵抗 力 和促进组 织的再生能力 , 促进炎 症吸收 , 达 到消炎 的 目的 。 现代 医学研究 也证明 , 中药外 治法 可促 进末梢小 血管扩 张和增 加毛细血管通透 性 , 使局部组织代谢 加快 , 增加组 织耗氧量 , 促 进血液 流动 , 促进淋 巴 回流 , 而 淋 巴细胞 的能动 性增 强可 以使 局部肌 肉的紧张 性降低 , 促 进血 肿 、 炎性 渗 出液的 吸收 j 。除 此之外患者加 强 功能 锻炼 , 如踝 泵 和股 四头 肌 等长 收 缩运 动
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 [ J ] . 中医正骨, 2 0 1 2 , 2 4 ( 3 ) : 1 7 — 1 9 .
[ 7 ] 何 晓华 , 谭本前 , 胡朋 , 等. 新 法 中药 离子导人 联合康 复训练治 疗 膝关节术后功能障碍的远期疗效 [ J ] . 广州医药 , 2 0 1 4 , 4 5 ( 2 ) : 3
参考 文献
[ 1 ] 李 健. 冷敷 介入 膝关 节 置换 术 2 O例 临床 观察 [ J ] . 吉林 医学 ,
2 0 1 1 , 3 2 ( 9 ) : 1 8 1 0—1 8 1 2 .
[ 2] 邹 丽萍 , 林娟 . 五 子散 结合 电脑 中频治 疗肩 手综 合 征效 果观 察
肝门部胆管癌 ( h i l a r c h o l a n g i o c a r c i n o m a , HC C ) 是起 源于胆
问当事医护人员等 。记录 6 0例肝 门部 胆管 癌患 者的分 型 、 分 期及 治疗 情况 , 给予统计学分 析并 得出结论 。 1 . 2 . 2 B i s m u t h 分型 根据 解剖 部位 自下而 上分 为 4型 : ( 1 ) I型 : 肿瘤未侵犯左 右肝管 汇合部 , 病灶 处于肝 总管近 端 ; ( 2 ) Ⅱ型 : 肿瘤对左右肝管 汇合部 或肝 总管造成 侵犯 ; ( 3 ) Ⅲ型 : ① 1 1 1 a 型: 肿瘤对左右 肝管 汇合 部 、 肝 总管 、 右肝 管造成 侵犯 ; ② l U b型 : 肿瘤对左肝管 、 左 右肝管汇合部 、 肝 总管造成 侵犯 ; ( 4 )
[ J ] . 中国中医药咨讯 , 2 0 1 1 , 3 ( 2 3 ) : 1 3 5— 1 3 7 .
[ 3 ] 董江涛 , 陈百成 , 邵德成 , 等. 评价全 膝关节 置换术 中使用气囊 止
等, 亦可加快血液循环 , 促 进机体康复 。
本研究结果表 明 , 在对全膝关节置 换术引起肌 肉疼痛 治疗 过程 中 , 电脑 中频加外 敷二 号膏具 有较 好 的疗 效 , 观察 组 的临 床有效率 明显高 于对 照组 , 观察组治疗后 1 周 和 2周 V A S评分
血带 的作 用[ J ] . 1 临床骨科杂志 , 2 0 0 9 , 1 2 ( 5 ) : 1 1 — 1 5 .
[ 4 ] 王细霞 , 李细萍 , 魏惠丽. 超短波并 电脑 中频治疗老年退行性 膝关 节病 [ J ] . 中国伤残医学 , 2 0 1 4 , 2 2 ( 6) : 3 4 3— 3 4 4 . [ 5 ] 全伟 , 牛志霞 , 郭妍 , 等. 呋喃西林湿 敷治疗 膝关节置换 术后下 肢 肿胀 的疗效观察 [ J ] . 中医美 容医学 , 2 0 1 2 , 2 1 ( 1 0 ) : 4 6 5— 4 6 6 . [ 6 ] 肖智青 , 张雄辉 , 张火林 , 等. 中药薰 洗配合 功能锻炼疗 创伤后 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