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采风凌云山
崔珑山艺术简历

崔珑山艺术简历
崔珑山,男,生于1988年6月,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人,字瑞海,斋号凌云阁主人,外号河西浪子,毕业于青海民族大学艺术系。
结余于中国书法家协会“西部书界新秀书法研修班”。
2014年继续考入青海民族大学书法研究生专业,现为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青海省书法家协会会员、青海省美术家协会会员、西宁市印社理事、青海省硬笔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海省硬笔书法家协会高校分会主席、青海省东方书画院副院长、青海民族大学大学生书法协会名誉主席兼指导老师及顾问。
书法作品曾多次获奖入展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等书画大赛。
也多次组织省、校级别的书画大赛,并担任大赛评委。
许多作品被众多博物馆、书画院、文化馆、海内外书法爱好者收藏。
也曾荣获“中华文化和谐使者”、“中国当代爱国艺术家”、“中国经典红色艺术家”、“全省优秀组织者”、“全省先进工作者”、“优秀社团干部”、“五四青年标兵”、“优秀学生会干部””、“创先争优文艺专项奖”等荣誉称号。
丹青十年昆仑志玉龙灵聚中华魂

丹青十年昆仑志玉龙灵聚中华魂——邴锋巨制水墨《中华魂》亮相第八届文博会亚克西和田玉交易中心分会场亚克西和田玉交易中心分会场是第八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唯一以和田玉文化产业为主题的分会场,5月16日—23日隆重举办第二届深圳(宝安)和田玉文化节系列活动。
期间,创吉尼斯世界纪录、凝聚中华民族文化精髓的水墨画《中华魂》将同时亮相该分会场和田玉原石文化馆,玉龙交相辉映,中华豪气顿生。
《中华魂》长达188米(与序言、名家题字、后记一并装裱总长为208米)、宽1.9米,绘有99条龙,大气磅礴、墨韵生动、笔触苍劲,令人震撼、催人奋进,由著名画家邴锋潜心十年创作而成。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文明的标志,邴锋在龙画创作中突出体现中华文明波澜壮阔的发展历史,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摇旗呐喊。
站在《中华魂》面前,您会感到一种威慑力、一种霸气、一种自豪感扑面而来。
作品把华夏图腾——龙的形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浓缩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唤醒世界华人的共鸣——我们都是龙的传人,拥有一个共同的母亲那就是中国。
在创作上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融入自然现象和民间传说等创作元素,表现九九归一、矢志不渝的昆仑志、中华魂,就是中华龙这一独特的团结体,共分为六部分:龙升东方:表现中华民族孕育萌发阶段;名播四海:表现中华文明向全世界传播进程及其深远影响;风雨兼程:表现中华文明交流融汇的过程;磨难前行:表现中华民族发展中遭遇的坎坷;迷雾探索:表现对近代中华民族衰落的反思;腾飞辉煌:表现中华民族走向复兴之路。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中,和田玉是龙骨的化石,玉龙本为一体。
丹青十年昆仑志,玉龙灵聚中华魂。
玉龙飞奔跃乾坤,君子以自强不息。
正是体现对这一独特玉文化、龙文化的尊重,《中华魂》精彩亮相第八届中国(深圳)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唯一以和田玉文化产业为主题的亚克西和田玉交易中心分会场。
边遥 篆刻

天津钢管集团股份有 限公 司 内蒙古包头市园林科技研究所
上 海 交 通 大学 医学 院 附属 瑞 金 医院
5 17 2 60 也 酣0 .
江苏 省 南 京 市 绿 化 委 员 会 办 公 室
吉林省长春市园林绿化局
吉 林 省 敦 化市 林 业 局
浙江省嘉兴市绿化委 员会办公室
四 川 省 遂宁 市 林 业 局
北京市石景 山区园林管理 局
浙 江 省 湖 州 市 林 业 局
山东省青 岛市林业局
山西 省 阳煤 集 团林 业 处 上 海市 绿化 委 员会 办 公 室
加过赤峰市老年大学书画展 ,获得好评
庆祝 建 党八 十 九周 年
晨光
我 把 党来 比 母 亲
边 遥 , 国 际 著
名 书 画 艺 术 家 ,中
国书 画艺术委 员会会
边造 篆刻
觅食 歇息
员 ,中国书画印研 究
院常务理 事 ,书画和 篆刻作品在各 类大展
上获不 同奖项。
四川省成都市绿化委员会办 公室 河北省冀 中能源峰峰集 团梧桐庄矿 河南省三门峡 市林业局 首都绿化 委员会办公室 江西远泉 实 省 昌 邑 市林 业 局
浙 江省义乌市林业局 西 南财经大学
山 东省 东 阿 县 林 业 局
大庆油田物业集 团园林绿化公司
河 南 省郑 州 市 林 业 局
江苏省苏州市园林和 绿化 管理局
广 东 省 东 莞 市 林 业局 广 东 省 深 圳 市 宝 安 区 观澜 街 道 办 事 处
王敏善—中国书画名家

人民网首页账号密码| 注册 | 网站地图共产党新闻要闻时政法治|国际军事|台港澳教育|社会图片观点地方|财经汽车房产|体育娱乐文化传媒|电视社区政务通博客访谈|游戏彩信动漫RSS人民网>>人民日报王敏善—著名书法名家作品精选2015年06月10日10:54打印网摘纠错商城分享推荐字号王敏善,当代知名书法家,生于徽、九华山佛文化深厚底蕴的皖南池州,其外祖父系汉代名臣、思想家、政治家董仲舒直系后裔,自幼浸染在传统文化的氛围中。
中国国画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中书协会员等,国家一级美术师。
作品博采众长、学习古人、但不拘泥古人,注意从别的艺术门类中汲取营养,书作古拙、豪放、灵秀、折射出时代气息。
其作品参加国内外有影响的展览,比赛获奖多达数十次。
1988年首届《华夏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1993年首届《中日书法国际展》,1994年《学雷锋全国书法大赛》,1999年联合国举办《国际老年人年中国书画大展》,1997和2000分别《中国书法美术赴港展》,《中国书法美术赴澳展》,《97“屈原杯”国际名人书画大展》,《98书坛新人展》,2002年首届《中国书画小作品大赛》,2002年《庆祝建军75周年全国书画大展》,《“醴泉铭”杯全国书画大赛》,2014《中国邮政当代书画百强主题明信片》,2015《“羲之杯”全国书画邀请赛》等。
作品名录入载《世界名人录》,《二十世纪国际现代书法篆刻名家作品荟萃》,《世界优秀人才大典》,《图说中国当代美术史》,《世界美术大典》,《国际现代书画篆刻家大辞典》,《百年经典—中国书画全集》,《新中国美术家大典》等典集。
王敏善作品作品多次赴港、澳、台、日本、美国、欧州等地巡回展出,并广被国内外馆院收藏家收藏,入选多部历史意义的辞书、大典。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应国家文化部之邀,在中国美术馆参加当代优秀书画家十人联展,被多家艺术单位联合授予“当代艺术名人”荣誉称号,曾多次受央视等媒体邀请。
凌云木上苛求进 直待凌云伯乐识-谢其云书画印象记

77聚焦·名家谢其云师从张志民先生,幼承家学于叔祖父谢家道先生,现为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画教研室书记,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央美术学院访问学者,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首届中国指墨画研究班画家,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国际艺术交流院特聘画家,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委员,山东省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书画杂志社院聘画家,山东省智力援藏专家组成员,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出访非洲地方艺术家成员,多次在日本、毛里求斯、法属留尼汪、台湾、香港、法国、意大利、瑞士、梵蒂冈、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和地区进行文化考察讲学和举办展览。
谢其云 无上之境 136cm×68cm78认识谢其云之前,先是从认识熟悉他的叔祖父边塞山水画家谢家道先生开始的,而后与张志民先生接触后得知谢其云是他的学生,而且在艺术见解方面有其独到的认识,让我着实刮目相看。
朦胧的色调里山水的悠远与氤氲在他的笔下凸显出来,他精于绘画的构图与细节处的雕琢,更多追寻一种内在的意境营造,他是走心的人,画如其人从容不迫、张弛有度。
作为学院派培养的中国画山水研究生的谢其云蕴积扎实,早在他的毕业展的写意山水线逸墨动,已经为山东乃至全国画坛所重视。
随后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到中央美院进修,在中国美协材料艺委会主任、中国美术馆副馆长胡伟等教授指导下一方面固本清源,另一方面再启打进去打出来的当下创新意识。
现为山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国家画院张志民工作室首届中国指墨画研究班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这让我感觉出乎意料之外,当细细品味其中缘由,也在情理之中。
谢其云勤奋好学,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他对艺术凌云木上苛求进 直待凌云伯乐识——谢其云书画印象记文/任怀强探索的梦想,走出一条自己的创作道路,谢其云的绘画恢宏大气,雄劲苍茫,极力表现祖国山河的奇骏风光,他用丰富多变的章法结构和笔墨语言,给人以较强的视觉冲击力,他将具有时代感的大自然的美,寄情于传统的笔墨构架中,作品正大而典雅,壮美而和谐,以及独特的格调,彰显祖国山水的独特风貌,谢其云的山水画以色块写意入笔勾画千山万壑、崇峦叠嶂的景象,无论是横幅还是立幅所营构的大山水景观,都是现在意识与传统文化的衔接,不仅让观画者如身临其境,还有一种步步登临,步移景换之感。
水墨飘香闯世界 一代大家显风流--浅析祝安峰的书画艺术

水墨飘香闯世界 一代大家显风流——浅析祝安峰的书画艺术祝天文中国书画市场报社安峰生于书香门第,天资聪慧,才思敏捷,幼承庭训,8岁学书,他从楷书入手,以汉碑为基础,兼习魏碑,石门颂,张迁碑等诸家碑帖,真、行、草、隶、篆都下过功夫,尤对行草情有独钟,几十年研练揣摩,浸淫书道,临池不辍,始终追求一种古朴飘逸的自然之美。
从王羲之的《兰亭序》到颜真卿的《祭侄稿》、《争座位帖》,从怀素、米芾、苏东坡到黄庭坚,从祝允明到王铎的书法遗迹,无不刻苦摹练。
为提高自己书法技艺,安峰先生遍访名山古刹,广交名师书友。
得到欧阳中石等著名书家的悉心指点和教诲,汲古人之精华,撷众家之所长,触类旁通,书法技艺大进,遂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古朴中透出刚劲,圆润中流露洒脱。
先生之书法,书新意与法度之中,寓妙理与豪放之外,文理贯通书理,使其书法动静结合,飘逸潇洒,观之赏心悦目,令人心旷神怡。
安峰先生为人正直豪放,平易近人,生活俭朴,淡泊名利,出淤泥而不染,从不以书画示人,故得到众多友人和同行的赞誉。
安峰先生不但书法作品享誉书坛,而且绘画也独树一帜,深得大家诣意,受到广大书画爱好者地称赞。
上世纪80年代初,安峰先生工作闲暇之余,主攻山水,兼画花鸟,先后得到指墨画家郑仁山和花鸟山水画花家孙其峰,张文俊美术史论家华夏等老师的精心指点和教诲,绘画技艺日渐成熟。
应当说安峰先生的绘画艺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法无定法”。
在江西画界颇有名气。
画品如人品,安峰先生作画,无论何时何地,是巨幅还是斗方,其都一丝不苟,从容作画,给广大书画爱好者留下一幅幅精品力作。
故安峰先生得到众多名家的好评。
目前安峰先生的画,无论是山水还是花鸟已誉满江西。
有“江西一枝竹”之美誉。
竹子是安峰先生笔下常画的素材。
竹子是“梅、兰、竹、菊”四君子之一,“松、竹、梅”岁寒三友之一。
古人就有“凌云劲竹真君子,空谷幽兰绝美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等佳句,对竹子的品格大加赞赏。
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刘玉山】精品欣赏

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刘玉山】精品欣赏
刘玉山,号凌云楼主,著名画家、书法家、教育家,1960年生于山东邹平。
受家庭熏陶,自幼爱好文艺。
因工作需要,先后肄业于山东政法学院,毕业于山东师大中文系、曲阜师大美术系,2011年研修于清华大学。
现为: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教育学会会员。
被多家画院特聘为教授、高级画师,多次受政府表彰嘉奖。
2016年9月获教育部颁发《荣誉证书》。
刘玉山29岁出版个人第一本著作《怎样设计黑板报》;33岁创美术技能“六字教学法”,全省宣传推广。
35岁参加山东省美术教材编写。
他的书画作品秉承了书画大师于希宁的豪放、蒋维崧的书卷气、乍启典和王小古的水墨趣味,以及高景林的灵动。
国画、书法、水粉、
篆刻、论文、文学作品在《人民日报》《中国书画报》《特级教师》等媒体刊登发表。
近年主攻国画寿桃、葡萄等,并形成个人特色。
出版专集、合集近20部,可谓著作本身。
他自信天才出自勤奋,视艺术如生命,不知疲倦地读书、临摹、写生,走遍了中国30多个省区的名山大川,采风写生,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在中国国家画院、山东美术馆以及青岛、深圳、台北等地多次举办书画展览。
书法大师欧阳中石和教育泰斗魏书生分别用“后生可
畏”“大道自然”给以鼓励。
曾邕生艺术作品赏析

曾邕生艺术作品赏析曾邕是我国现代美术史上著名的画家、书法家和美术教育家,其艺术风格独具特色,创作上追求大、粗、重的表现形式,浓郁的个人风格深受观赏者的欣赏和喜爱。
本文将对曾邕的艺术作品进行赏析。
曾邕的画作以写生为主,善于用浓郁的色彩,手法独特、大而粗犷、描绘出原朴的自然景色。
他注重作品的情感表现和创造性的艺术构思。
他的笔下山川河流流水、丘陵山峦林木,都是用大墨大色、较少小巧用笔,力求简练而形象,起伏的山峦流水,一笔一划,清晰而韵味深长,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和感受。
《冰雪大千》是曾邕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画以冰雪为主题,表现了雪花飘飘、大地皑皑,天空澄澈的景色。
整个画面将壮丽的自然气氛展示得淋漓尽致,白茫茫的大地给人带来冷清、神秘的感觉。
曾邕用粗犷的笔法和大胆的色彩表现出雪的美妙和神秘,给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另一件著名的作品是《江山有情》,这幅作品表现了江山美景的壮观,生动地描绘出了人和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
画面中的山峦和森林,显得格外的峻峭而雄伟,其间的河流则勇猛奔腾,使人不禁沉浸于大自然的美丽环境。
整幅画作用粗旷而大气的手法,让人感受到作者受到自然景致的感染,对自然景观抱有深深的热爱。
曾邕还在书法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和造诣。
他的书法风格清新自然,气势恢宏,给人以美的享受与感受。
他的书法深刻独特,善于利用空间,堪称写意派书法的代表人物之一。
总之,曾邕是一位艺术上才华横溢的大师,他的画和书法体现出了他卓越的艺术天赋和深刻的艺术修养。
他的作品具备极强的艺术价值,更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可以说,他的艺术作品成为了现代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对后来的艺术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采风凌云山
2008年4月14~18日,由南充市南坪区旅游
局主办,南充市四宝斋文化传播中心、艺超网协办的“写意凌云山――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采风活动”,在川东北著名风景区凌云山展开。
4月14日上午,在当地旅游局领导的陪同下,
关尚卿、梁涵,赵庚力、杜祥兵、石大法、郝爱萍、郑山麓、郭金服、张留成等中国著名书画艺术家一行十几人,正式踏上了深入凌云山采风写生之旅。
位于南充市高坪区的凌云山,方圆20平方公
里,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和国家4A级景区。
凌云山素
有“凌云天下奇”之美称,其以坐拥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之势,瑰丽蜿蜒,形成天然的风水道场,引得佛、道、儒三家自东汉明帝起,争相在此建造宫殿庙宇,香火绵延千年而不绝。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三月三,朝灵山”,每年农历三月,数万信众蜿蜒而来,其势蔚为大观。
站在主峰向西望去,两尊睡佛头脚相连,安静祥和,形象逼真,摄人心魄,让人对大自然的神奇顿生敬畏之心,每每有信众对着两尊睡佛五体投地。
长跪不起。
蜀文化本质上是一种山水文化,所谓“天下蜀独
秀,蜀秀钟凌云”。
凌云湖、白山湖、玄武湖等湖泊掩映在林海云海之间,凌云山、白山、图山拔萃而出,这种山水交融在凌云山内达成了天地合一的和谐。
古语云:“智者乐水,仁者乐山。
”在山水交融之间,仁者智者各有所得,各有所安。
14日晚,在高坪区旅游局局长冉玲瑛的主持
下,艺术家与当地媒体、官员、知名文化人士、学者组织了创作座谈会。
各位艺术家对于凌云胜景赞叹不绝,纷纷表示,定以满怀的激情创作出山水画精品。
四宝斋文化传播中心总经理梁涵在会上提议,在凌云山白山湖创办艺术家写生基地,得到与会艺术家的一致响应和赞同。
胸中丘壑,笔下丹青。
15日,书画艺术家们在
东方宾馆会议室举行了“写意凌云山”创作会。
挥毫泼墨间。
艺术家们留下了诸多艺术精品,是谓“凌云胜景说不尽,丹青一一入画来”。
在记者随后与著名山水画大家关尚卿老师的沟通中,关老师认为,走进自然山水,领略山之魂、水之魄,对于山水画家的积累尤为重要。
而作为年轻一代的书画艺术家,赵庚力、杜祥冰非常认同“写意凌云山”这一活动。
在与山水的交融中,以及与同行的交流和碰撞中,与会者堪称各有所得,也各有感悟。
而
在由政府部门、媒体、艺术家、企业四方联动搭成的平台上,艺术家才是真正的主角。
责编水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