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数学教案: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消元-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消元-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教学重点
-理解消元的概念及其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应用;
-掌握通过加减法对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消元的具体步骤;
-学会运用加减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够正确验证结果;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运用加减消元法解决问题。
举例说明:
(1)对于方程组:
\[
\begin{cases}
2x + 3y = 8 \\
在学生小组讨论的过程中,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讨论的主题理解不够深入。为了改善这一点,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讨论方向的引导,确保他们的讨论能够紧扣主题,提高讨论的效率。
-在验证解时,确保代入原方程组中的每个方程都满足,以避免漏解或多解。
举例说明:
(1)对于方程组:
\[
\begin{cases}
5x + 3y = 16 \\
3x - 5y = 23
\end{cases}
\]
学生可能会难以确定如何消去变量,需要指导他们通过乘以适当的数来调整系数,如将第一个方程乘以3,第二个方程乘以5,得到:
x - y = 2
\end{cases}
\]
然后应用加减消元法求解。
2.教学难点
-理解消元的本质,即如何通过变换使方程组中的某个变量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在进行加减消元时,正确选择相加或相减的方程,避免计算错误;
-在消元过程中,注意保持等式两边的平衡,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对于系数不是整数倍的方程组,如何通过乘以适当的数使得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消元-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案:8.2.消元-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②-①,得 11x=4.4, 把x=0.4代入①,得 解得 x=0.4 y=0.2 x 0.4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y 0.2 答: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1小时各收割小麦0.4 hm2和 0.2 hm2。
巩固练习
2.一条船顺流航行,每小时行20 km;逆流航 行,每小时行16 km.求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 与水的流速.
基本思路: 加减消元: 二元
一元
主要步骤: 变形 加减 求解 写解
同一个未知数的系 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消去一个元 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写出方程组的解
2. 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法有: 代入法、加减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
消元 ①代入法
②加减法
一元一次方程。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先观察方程组的特点,然后选择 适当的解法。
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基本思路:
加减消元: 二元
一元
主要步骤: 加减
消去一个元
分别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求解
写解
写出方程组的解
提问
1.两个方程加减后能够实现消元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 相反或相等. 2.加减的目的是什么? “消元”
3.关键步骤是哪一步?依据是什么?
Hale Waihona Puke 分析:① 当方程组中两方程未知数系 数不具备相同或互为相反数 的特点时 要建立一个未知数系数的绝 ③ 对值相等的,且与原方程组 同解的新的方程组。 再用加减消元法解.
3x 4 y 16, ② 5 x 6 y 33 .
解:①×3得: 9x+12y=48
②×2得:10x-12y=66 ④ 把x=6代入①,得 1 y= -
3x+10y=2.8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课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教案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课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教案
举例:如方程组
$$\begin{cases}2x+3y=7 \\ x-4y=-3\end{cases}$$
(2)掌握加减消元法的计算步骤:引导学生遵循正确的计算步骤,包括方程的变形、乘法运算、加减运算等,确保求解过程准确无误。
(3)运用加减消元法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从问题中抽象出方程组,然后通过加减消元法求解。
(3)针对实际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画图、列表等方法,将问题中的信息转化为方程组,进而求解。
(4)在讲解消元法的局限性时,可以举例说明当方程组中的系数相差较大时,使用加减消元法可能导致计算过程复杂,此时可以寻求代入法或其他解法。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同时解决两个问题的情况?”(例如:小明去商店买笔和本子,他知道自己总共花了多少钱,以及笔和本子的价格关系,如何求出笔和本子的单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奥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课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8章第2课,主题为“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法)”。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原理;
2.学会使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掌握判断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的过程;
4.能够灵活运用加减消元法解决实际问题。
4.在小组讨论与合作中,增强沟通与表达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8.2.2《用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8.2.2《用适当的方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8.2-2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正确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理解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思想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从探讨中收获新知,体会成功的感觉。

【教学重点】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教学难点】明确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关键是必须使用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教学过程】一、想一想怎样解下面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呢?3x+5y=21 ①2x-5y= -11 ②(分四人小组讨论,教师巡回听讲,然后请三位同学到黑板上板演)三位同学那位的解法简单呢?我们发现此题的解题方法有三种,1、把②式转化为 x=2115−y形式然后代入①,就是我们已经熟悉的代入消元法了。

2、把②式转化为5y=2x+11,然后把5y看成是一个整体,就可以直接代入①3、因为5y和-5y是互为相反数,那么我们考虑是否可以把①+②我们知道两个方程相加,可以得到 5x=10x=2将x=2代入①,得 6+5y=21y=3所以方程组的解是 x=2y=3 (注意方程组的解要用大括号括起来) 下面我们能否用类似的方法解决下面问题呢?例1解方程组 2x-5y=7 ①2x+3y= -1 ②解:②-①,得 8y= - 8y= - 1将y= - 1代入①,得2x+5=7x=1所以原方程组是 x=1y= -1例2解方程组 2x+3y=12 ①3x+4y=17 ②解:①×3, 得6x+9y=36 ③②×2,得6x+8y==34 ④③-④,得y=2将y=2代入①,得x=3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x=3y=2二、议一议从上面的问题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发呢?我们可以得到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解方程的主要步骤有哪些?对某些二元一次方程组可通过方程两边分别相加(减),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从而求出它的解,这就是本节课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8.2.2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  8.2.2 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8.2.2 加减消元法简介: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主要内容是掌握用加减法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了解消元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思想方法.在本节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代入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内容,学生已经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一定的认识,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表示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本节内容是学习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部分,在教材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学习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进一步理解消元,通过实际情境问题引出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概念,对于方程组中有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者是互为相反数的方程组学生往往比较容易掌握,但是对于系数既不相等又不是互为相反数的方程组,老师要引导学生转化解决,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本节课教学重点为: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探索如何用加减法将“二元”转化为“一元”的消元过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的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方程中未知数特点的观察和分析,明确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主要思路是“消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消元法所体现的化归思想,培养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设计程序(要素)时间创设情教师行为期望的学生行为景创设情境引入新课8分钟创设问题情境知识回顾1.根据等式性质填空<1>若a=b,那么a±c= .<2>若a=b,那么ac=2.篮球联赛中,每场比赛都要分出胜负,每队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

某队为了争取较好名次,想在全部22场比赛中得到40分,那么这个队胜负场数应分别是多少?列出方程组思考:1、用代入消元法怎么解此方程组?2、观察y的系数,能否找出新的消元方法呢师生共同得出答案引出新知。

8.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教学设计

8.2——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教学设计

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了解加减消元法的含义,会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针对不同方程组会选择适当、简便的消元法解方程组。

过程与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启发学生观察未知数的系数,思考不同的消元方法;观察未知数的系数特点,解决不同类型系数关系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归纳出解题方法,根据等式的性质进行加减消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探索、总结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的过程,培养学生小组合作交流,主动探索的精神。

学习重点与难点: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难点:对加减消元法的理解,以及灵活运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学习过程:一、新课引入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0cm ,长比宽多5cm,设长为xcm,宽为ycm ,可列出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是 或 。

2.上面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y 的系数有什么关系?利用这种关系你能发现新的消元方法吗?个别学生回答问题,提高学生观察和思考的主动性和能力。

二、研读课文 认真阅读课本第94至95页的内容,完成下面练习并体验知识点的形成过程.1、对于方程组⎩⎨⎧=+=+16210y x y x ① ② 中未知数y 的系数_______,②-①可消去未知数 ,得(2x+y )-(x+y)=16-10,解得x= 。

把x= 代入①得y= 。

另外①-②也可消去未知数 ,得(x+y)-(2x+y )=10-16,解得x= 。

把x= 代入①得y= 。

最后,方程组的解为 。

2、思考联系上面的解法,想一想怎样解方程组⎩⎨⎧=-=+810158.2103y x y x ? 未知数 y 的系数互为_______,因此由①___②(“+”或“-”),可消去未知数y.3、当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方程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_____或_____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 ______或_____,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________方程,这种方法叫做 ,简称加减法.三、课堂练习1、用加减法解方程组⎩⎨⎧-=-=-382532y x y x ①②时,①-②得一元一次方程 。

8.2 消元——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8.2 消元——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

8.2 消元——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教案)一、教材分析“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在学习了“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学习,同时又是后续学习“解三元一次方程组”的重要基础。

代入法和加减法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种有效途径,而且是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通法,“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对“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力补充和完善,两者相辅相成,各见长处。

二、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领会“消元”法所体现的“化未知为已知”的化归思想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索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快乐,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用价值,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二)教学难点:如何运用加减法进行消元。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探索---发现---比较”的教学法。

五、教学辅助手段教师采用多媒体PPT演示六、教学设计过程(一)温故而知新一〃1. 根据等式性质填空:<1>若a =b ,那么a ±c = . (等式性质1)<2>若a =b ,那么ac = . (等式性质2)<3>思考:若a =b ,c =d ,那么a ±c =b ±d 吗?2.用代入法解方程的关键是什么?3、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4.请你代入消元法解下面这个方程组:⎩⎨⎧=+=+40222y x y x具体步骤是:由①得 =y . ③,把③代入①得 .从而达到消元的目的。

(即把二元一次方程变成我们较熟悉的一元一次方程)(二)提出问题,阅读课本,得出加减法的定义。

1. 解这个方程组⎩⎨⎧=+=+40222y x y x 除了用代入法,还有别的方法吗? 2. 请大家认真阅读课本99面第二个思考前的内容。

人教版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人教版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2)

除了代入法解方程组, 还有别的方法吗? ①

观察:方程组中各个未知数的系数,
回答: (1)x的系数分别是几?它们相等吗?
(2)y的系数分别是几?它们相等吗? 它们有什么关系?
5y和 -5y
按照这样的思路,
互为相反数…… 你能消去一个未知数吗?
3x 5y 21 ① 2x 5y -11 ②
分析:
(3x + 5y)+(2x - 5y)=21 + (-11)
①左边 + ② 左边 = ① 右边 + ②右边
3x+5y +2x - 5y=10
So easy!
5x =10
x=2
3x 5y 21 ① 2x 5y -11 ②
解:由①+②得: 5x=10
x=2
把x=2代入①,得:
y=3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是
口诀:同减反加
做一做
指出下列方程组求解过程中的错误步骤
7x-4y=4 ① 3x-4y=14 ①
5x-4y=-4 ② 5x+4y=2 ②
解:①-②,得
解:①-②,得
2x=4-4,
-2x=12
x=0
解: ①-②,得 2x=4+4,
x=4
x =-6
解: ①+②,得
8x=16 x =2
思考:如何解下面的方程组呢?
人教版数学教材七年级下
8.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 组(第2课时)
一、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基本思路: 消元: 二元
一元二、用代入法解方程源自的主要步骤是什么?1.变形
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 另一个未知数
2.代入
消去一个元
3.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2消元—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2)
教学目标
1.进一步体会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
2.熟练地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3.掌握“加减消元法”这一基本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1.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利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时,灵活运用已学知识;
3.选择适当的、简便的、有特点的方程变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七年级(3)班在上体育课时,进行投篮比赛,体育老师做好记录,并统计了在规定时间内投进n个球的人数分布情况,体育委员在看统计表时,不慎将墨水沾到表格上(如下表).
同时,已知进球3个和3个以上的人平均每人投进3.5个球;进球4个和4•个以下的人平均每人投进2.5个球,你能把表格中投进3个球和投进4个球对应的人数补上吗?
二、师生互动,课堂探究
(一)指出问题,引发讨论
你能不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帮助体育委员把表格中的两个数字补上呢?
(经过学生思考、讨论、交流)
(二)导入知识 ,解释疑难
1.例题讲解(见P109)
分析:如果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每小时各收割小麦x 公顷和y 公顷,•那么2台大收割机和5台小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______公顷,3台大收割机和2•台小收割机1小时收割小麦_______公顷.
解:设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1小时各收割小麦x 公顷和y 公顷.•根据两种工作方式中的相等关系,得方程组2(25) 3.65(32)8
x y x y +=⎧⎨
+=⎩ 去括号,得410
15108x y x y +=⎧⎨+=⎩ ②-①,得11x=4.4
解这个方程,得x=0.4
把x=0.4代入①,得y=0.2
这个方程组的解是0.40.2
x y =⎧⎨=⎩ 答:1台大收割机和1台小收割机1小时各收割小麦0.4公顷和0.2公顷.
2.上面解方程组的过程可以用下面的框图表示:
解得x 一元一次方程 11x=4.4两方程相减、
消去未知数y
②-①x=0.4y=0.215x+10y=7 ②4x+10y=3.6 ①二元
一次



3.做一做
为了保护环境,某校环保小组成员收集废电池,第一天收集1号电池4节,5号电池5节,总重量为460克,第二天收集1号电池2节,5号电池3节,总重量为240克,试问1•号电池和5号电池每节分别重多少克?
分析:如果1号电池和5号电池每节分别重x 克,y 克,则4克1号电池和5节5•号电池总重量为4x+5y 克,2节1号电池和3节5号电池总重量为2x+3y 克.
解:设1号电池每节重x 克,5号电池每节重y 克,根据题意可得 4546023240x y x y +=⎧⎨+=⎩ ②×2-①,得y=20
把y=20代入②,得2x+3×20=240,x=90
所以这个方程组的解为9020x y =⎧⎨=⎩
答:1号电池每节重90克,5号电池每节重20克.
4.练一练:P111练习第2、3题.
三、归纳总结,知识回顾
这节课我们经历和体验了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方程组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从而更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解方程组的技能.
四、作业:
1.王大伯承包了25亩土地,•
今年春季改种茄子和西红柿两种大
棚蔬菜,•用去了
44000元,其中种茄子每亩用了1700元,获纯利2400元,种西红柿每亩用了1800元,•获纯利2600元,问王大伯一共获纯利多少元?
2.一旅游者从下午2时步行到晚上7时,他先走平路,然后登山,•到山顶后又沿原路下山回到出发点,已知他走平路时每小时走4千米,爬山时每小时走3千米,•下坡时每小时走6千米,问旅游者一共走了多少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