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烯类高聚物胶黏剂
第四章 粘合剂与复合包装材料ppt课件

第一节 粘合剂的组成及分类
1. 粘合剂的组成
基料〔连接料)+其他助剂〔增塑剂﹑ 填料﹑ 固化剂等)
2. 粘结剂的分类
1〕按基料类型来分:有机粘合剂﹑ 无机粘合 剂
璃等)
(淀粉白乳胶等)(水玻
2〕按粘合剂固化方式来分:溶剂挥发型
热熔型
;
反应固化型
第二节 粘结机理
一、 粘结的产生
粘附力:粘结剂和被粘物之间的力
第四章 粘合剂与复合包装材料
;
概述 第一节 粘合剂的组成及分类 第二节 粘结机理 第三节 天然粘合剂及无机粘合剂 第四节 合成树脂粘合剂 第五节 橡胶粘合剂 第六节 包装复合材料
;
概述
粘合剂:将两种同类或不同类的固体物质连接在一起的 物质,又称粘接剂﹑胶粘剂或直接称为胶,
粘合剂是一种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粘合剂自从 人类开始生活就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例:粘土,动物的血 液用来盖房子等.目前粘合剂已应用到各个领域中。例:交 通工具,航空航天工业,建筑,家具,医疗器械等都有广泛 的应用。在包装业和印刷业中也更是如此,例如在制作纸盒, 纸箱,纸袋,复合塑料袋等包装容器中是绝对离不开的一种 材料。
;
三、 其他天然树脂粘合剂 松香〔松香酸﹑天然热溶胶)﹑ 虫胶 沥青〔石油附属品)﹑ 生漆〔漆树)
四、 无机粘合剂〔硅酸钠粘合剂,又称水玻璃或泡 化碱)
由硅石与苛性钠共混﹑融溶制成的粘稠液体, 无色,无臭,呈碱性,以任意比例与水混合。
包装用:氧化钠:二氧化硅=1:2.9~3.5 不同用途的硅酸钠粘合剂的特性参见表4-1和表42。
n
COOR´
;
(二〕溶剂型粘合剂 1. 聚乙烯醇 (PVA) 溶剂:水,主要用来粘结纸-纸,纸和铝箔等。 2. 聚醋酸乙烯〔PVCA) 溶剂:水。聚醋酸乙烯粘结剂用来粘合玻璃纸、 纸、织物及某些塑料,抗水性很好。
第四章 粘合剂

第一节 概述
定义
粘合剂是使物质与物质粘接成为一体的媒介。它简称胶。其粘接 对象有金属、玻璃、木材、纸张、纤维、橡胶和塑料等。 相比其它大粘接方法,它有以下优点:
★ 能粘接薄膜、纤维和小颗粒; ★ 应力分布广,比机械连接更轻、更牢固; ★ 通过交叉粘接能使各向异性材料的强度、质量比及尺寸稳定
聚合反应时,乳化剂、保护胶体及引发剂的品种和用量与聚合
温度、pH值及单体的加入方式等有关,并对聚合物乳液的性质 如黏度、颗粒度、稳定性等均有影响,应根据需要加以选择。
一般来说,乳化剂和保护胶体的类型和用量对乳液性能影响比较
显著,如果所选类型和配伍不当,就不能得到均相乳液;用来过 多将降低膜的耐水性,用来过少时乳液稳定性差。
2、聚乙烯醇和缩醛胶黏剂
聚乙烯醇胶黏剂:
聚乙烯醇(PVA)产品都是用聚醋酸乙烯酯作为起始原料。 聚醋酸乙烯酯用碱性催化剂进行甲醇醇解得到PVA。
H C
H2 C
nCH3OH n
碱
H C
OH
H2 C
nCH3COOCH3 n
OCOCH3
PVA的水解度由醇解过程来控制,而与分子量无关。水解的程
度与水的加入量成反比关系。因此,聚醋酸乙烯酯的聚合是在溶液中 进行的。
聚合
体系中pH值影响单体在水中的溶解度,乳化剂的胶束状态,引发
剂的分解速度与反应速率等,因此反应时需加入pH值调节剂,如磷酸盐、 碳酸盐等。而最后乳液的pH值与配制胶黏剂时采用什么样的添加剂及改 性剂有关,否则,不仅影响胶液的稳定性,还会影响最后的黏接强度等 性质。
乳液中加入适量的增塑剂能提高胶膜的柔韧性和耐水性,并能
第四章 鞋用胶黏剂

第四章 制鞋生产中常用的胶粘剂
一、 鞋用胶粘剂生产情况 制鞋企业所使用的胶粘剂中,合布胶基本上都是鞋厂自
行配制,其余胶粘剂绝大多数为外购。目前,全国有生产 鞋用胶粘剂的厂家200余家,其中100余家分布在沿海地 区,总体上是伴随着制鞋基地设厂。广东的鞋用胶粘剂厂 是全国最多的,总计有70余家,大多数属三资企业,在这 些胶粘剂厂当中有一半左右生产外销产品(与外销鞋厂配 套)。广东的南海南光公司生产能力达数万吨,其产品几 乎渗透到全国各主要鞋类生产基地、皮革制品生产基地。 福建省、浙江省各有40家左右企业生产鞋用胶粘剂。江苏 省、山东省、天津市各有10余家企业生产鞋用胶粘剂。
估计目前产量为每年25亿双左右,每年消耗汽油胶1-2万吨, 乳胶2-3万吨,热熔胶0.5万吨,氯丁胶(含改性氯丁胶)7-8万 吨,聚氨酯胶6-7万吨。
三、粘接工艺
制鞋工业中的粘接过程 一般包括表面处理、涂胶、干燥、压合等过程。 1.表面处理 常用(1)机械打磨 (2)溶剂洗涤 (3)处理剂涂覆 2.胶粘剂的涂刷 涂胶要求均匀,保持一定的涂胶量。一般一双鞋的用 量在18~26g/双 鞋底涂胶需涂两次,一遍干燥后再涂第二遍
2.3 塑料鞋用胶粘剂
长期以来,塑料鞋是不用胶粘剂的,原因是以前的塑 料鞋多采用一次性注塑成型或鞋帮带与鞋底插入组合成 型的生产方式。最近几年,塑料拖鞋也开始注重款式, 将鞋帮带印刷图案、符号等,然后用胶粘剂将鞋底与鞋 帮带粘合。用EVA、改性PE等发泡片材生产拖鞋也用到 胶粘剂,使得近年来塑料鞋用胶量有所增加。目前产量 约为10亿双/年,估计有一半左右采用到胶粘工艺,所 用胶粘剂主要为聚氨酯胶或改性氯丁胶,年用量约为千 吨。
(2)粘接初粘性高,适应制鞋生产线的要求; 尤其是剥离强度要高鞋生产线的需要;
材料化学-第四章高分子材料化学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高分子材料化学习题:1、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有哪些测试方法?分别适用于何种聚合物分子,获得的相对分子质量有何不同?(10分)答:测定高聚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渗透压、光散射、粘度法、超离心法、沉淀法和凝胶色谱法等。
这些方法中,有些方法偏向于较大的聚合物分子,有的方法偏向于较小的聚合物分子。
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实际是指它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1)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Mn ) 采用冰点降低、沸点升高、渗透压和蒸气压降低等方法测定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即总质量除以样品中所含的分子数。
(2)质均相对分子质量( Mω) 采用光散射等方法测定质均相对分子质量。
(3)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Mη) 采用粘度法测定粘均相对分子质量。
2、详述高分子聚合物的分类及各自的特征并举例。
(20分)答:高分子化合物常以形状、合成方法、热行为、分子结构及使用性能进行分类。
1、按高聚物的热行为分类(1) 热固性高聚物高聚物受热变成永久固定形状的高聚物(有些不需加热)。
不可再熔融或再成型。
结构:加热时,线型高聚物链之间形成永久的交联,产生不可再流动的坚硬体型结构,继续加热、加压只能造成链的断裂,引起性质的严重破坏。
利用这一特性,热固性高聚物可作耐热的结构材料。
典型的热固性高聚物有环氧树脂、酚醛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有机硅树脂、聚氨酯等。
(2) 热塑性高聚物熔融状态下使它成型(塑化),冷却后定型,但是可以再加热又形成一个新的形状,可以多次重复加工。
结构:没有大分子链的严重断裂,其性质也不发生显著变化,称为热塑性高聚物。
根据这一特性,可以用热塑性高聚物碎屑进行再生和再加工。
聚乙烯、聚氯乙烯、ABS树脂、聚酰胺等都属于热塑性高聚物。
2、按高聚物的分子结构分类(1) 碳链高聚物大分子主链完全由碳原于组成,绝大部分烯类聚合物属于这一类。
如聚乙烯、聚苯乙烯、聚丁二烯等。
(2) 杂链高聚物大分子主链中除碳原子外,还有氧、氮、硫等杂原子。
如聚醚、聚酯、聚硫橡胶等。
蔡精细化学品化学第四_胶黏剂

环氧树脂胶粘剂品种及特点 型号 名称 AH-03 大理石粘结剂 EE-1 高效耐水建筑胶 室外用界面粘合 EE-2 剂 EEI-3 建筑粘结剂 SG- 建筑装修粘结剂 792
WH-1 万能胶
特点 耐水、耐候、方便 耐热、不怕潮湿 耐候、耐水、耐久
耐热、油、水、耐腐蚀
型号 YJ- I~Ⅳ 601 621F 6202 4115
• 分子结构 • 配方设计
被胶接材料
• 性质 • 表面处理 • 操作工艺
环境
• 环境介质 • 应力状况
总结
胶接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以上几种胶 接理论即有实验事实作依据,又都存在有局限 性。 胶接效果是主价力、次价力、静电引力和机 械作用力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把被粘物连接成整体的操作步骤可分为: 首先对被粘物的待粘表面进行修配,使之配合良好; 其次表面处理之后,可涂敷偶联剂,或进行胶粘剂 底涂,即先涂一极薄的底胶,以保护表面;然后涂 布胶粘剂,将被粘表面合拢装配;最后通过物理或 化学方法固化,实现胶接。
胶粘剂的组分及其作用
胶粘剂主要由基料、固化剂和促进剂、偶联剂、稀释剂、填 料、增塑剂与增韧剂及其他组分(添加剂)组成。 ①基料:是胶粘剂的主要成分,大多为合成高聚物,起粘合 作用,要求有良好的粘附性与湿润性。 ② 固化剂和促进剂:固化剂是胶粘剂中最主要的配合材料, 它直接或者通过催化剂与主体聚合物反应,固化结果是把 固化剂分子引进树脂中,使分子间距离、形态、热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等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树脂由热塑型转变 为网状结构。促进剂是一种主要的配合剂,它可加速胶粘 剂中主体聚合物与固化剂的反应,缩短固化时间、降低固 化温度。 ③ 偶联剂:能与被粘物表面形成共价键使粘接界面坚固。
静电理论
该理论认为:将被胶接材料和固化的胶粘剂层理 想化为电容器,在胶接接头中存在双电层,胶接 力来自双电层的静电引力。 特点 成功地解释了粘附功与剥离速度有关的实验事实
高聚物合成工艺-第四章 本体聚合工艺

4.3.2 低密度聚乙烯的生产工艺
a. 主要原料: 乙烯单体 引发剂:(过氧化物和氧)过氧化碳酸二丁酯、过氧化十二 烷酰等。 分子量调节剂:包括烷烃(乙烷、丙烷、丁烷、环己烷)、 烯烃(丙烯、异丁烯)、氢、丙酮等。丙烯、丙烷、乙烷 常用。 各种添加剂: 抗氧剂 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防老剂264) 润滑剂 油酸酰胺或硬脂酸胺等 开口剂 高分散性硅胶(SiO2),铝胶(Al2O3)等 抗静电剂 ,常用含氨基或羟基等极性基团的聚合物(如聚环 氧乙烷等)。
无须特别清洗 可能在广泛范围内共聚 反应易控,故可防止分解
窄 多 少
约达333MPa,管内产生 压力降
可达330℃,管内温差大 ﹤30%
与管尺寸有关,60S以上 取决于反应管的参数 接近柱塞流 压力脉冲法清洗管壁
可与少量的第二单体共聚 难以防止偶然的分解 宽 少 多
d. 聚合生产过程
1. 乙烯压缩:
❖ 聚合时间 聚合转化率随时间增长而增大。
❖ 压力 加压可加快反应,同时使单体沸点升高,减少因单体气 化而产生的爆聚。加压还能减少树脂表面收缩。
❖ 引发剂
引发剂用量对分子量产生较大影响,用量不同,分子 量相差很大。过氧化物是强氧化剂,会给有机玻璃染 色带来困难,一般用偶氮化合物。
❖ 氧气
低温下,氧与自由基生成稳定的基团,导致聚合诱导 期延长,转化率下降。高温时,分解产生新的活性中 心,反应速率骤增,易爆聚。因此,应保持反应体系 真空。
新鲜乙烯(3~3.3MPa) 经一次和二次压缩后,压力 最高达到250MPa(釜式)、330MPa(管式)。
2. 引发剂配制和注入:
配好的引发剂用高压泵送入乙烯进料口,或直接注入 聚合设备。
第四章建筑胶粘剂-精品

(二)国内建筑胶粘剂发展的概况
我国合成胶粘剂的研制、生产以及粘接技术的推广应用始于 1958年。近20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 提高,极大的促进了胶粘剂工业的发展。我国在2000年建筑胶 粘剂的用量达到60万t左右。
(一)国外建筑胶粘剂的发展概况
20世纪40年代,由于合成高分子工业的发展,一系列性能优异 的合成胶粘剂面世,建筑工业同时开始使用胶粘剂。建筑胶粘 剂不仅可以促进了建筑制品工厂化生产,而且加快了现场施工 速度,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同时胶粘剂成为预制复 合建材和现场施工不可缺少的材料。
胶粘剂在工业国家正稳步发展并趋向成熟。随着技术的进步, 胶粘剂的特性向高性能发展,例如耐热、耐低温、阻燃、绝缘、 导电、导热、高强度等热、电、力学性能的提高。
5、建筑密封胶:主要用于玻璃与金属、金属与金属、金属与 混凝土、混凝土与混凝土之间的密封,要求粘接力牢固、弹性、 防水、耐老化性能好。
6、建筑结构及化学灌浆用胶粘剂:环氧树脂、改性环氧。
7、建筑防腐胶粘剂:这类胶多为双组分溶剂型胶粘剂,如环 氧树脂、不饱和聚酯、酚醛树脂、呋喃树脂等。主要适用于 酸、碱、盐腐蚀的场合,
我国目前已有1200多家企业,品种牌号3000多个,胶黏剂生产能力300万t。 其中产量最大的仍然是三醛胶(酚醛、脲醛和三聚氰胺甲醛)和乳液型胶,二者 分别占总产量的45.2%和29.2%。
从市场应用看,建筑业用量最大,约占总胶量51.8%,其次是纸包装业,约占 总胶量的12.6%,第三是制鞋业,约占9.0%。
木材胶黏剂用量日益扩大增多,全世界木材胶黏剂产量占胶黏剂总产量的3/4, 如美国约60%的合成胶黏剂用于木材加工业,俄罗斯为79%,日本为75%,在 我国60%~70%的胶黏剂也用于木材加工业。
(精细化工概论课件)02chap4合成胶粘剂

名称 乙二胺、二乙烯三胺
三乙烯四胺 芳胺(间苯二胺)
性能 常温快速固化、有毒, 固化树脂耐热差 中温固化,固化树脂耐热较好
例:分子量为340的环氧树脂,若分子两端均为环氧基, 则其环氧当量: C=100/0.58=172.4g/mol
46
环氧值A的意义
环氧树脂的分子量越小,环氧值越大,环氧树脂中 含有环氧基的量越多,环氧树脂交联固化密度高、刚性 大、柔韧性小,适于作胶粘剂。
环氧树脂的分子量越大,环氧值越小,环氧树脂中 含有环氧基的量越少,环氧树脂交联固化密度低、刚性 小、柔韧性好,适于作涂料。
更高的机械强度、耐热性、耐磨性
用于电子、电器
29
④ 潜伏性固化剂
咪唑类:120℃固化、低毒、固化树脂性能
好、用量少
双氰胺:180℃固化,需要加固化促进剂 应 用:制备单组分环氧树脂胶粘剂,在高
温下,与环氧树脂进行固化反应。
30
固化剂的种类 按固化温度可把固化剂分为四类: 低温固化剂-室温以下; 室温固化剂-室温~50℃; 中温固化剂-50~100℃; 高温固化剂-100℃以上。
23
固化剂的种类
① 有机多元胺类 ② 低分子聚酰胺
(70%)
③ 酸酐类(20%)
④ 潜伏性固化剂
24
① 有机多元胺类
胺类是环氧树脂最常用的固化剂,与环氧树 脂通过加成反应固化。用于土木建筑等。
名称
性能
乙二胺、二亚乙基三胺 常温快速固化、有毒,
三亚乙基四胺(三乙烯四胺)固化树脂耐热差
芳胺(间苯二胺)
注、修补 电子元器件灌封胶 蜂窝夹层结构胶接:机翼蒙皮
家用
7
8
1、环氧树脂(epoxy resins) ① 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