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试题【带答案】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高一上期中历史卷【含答案及解析】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一、选择题1.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讲述的是,诸侯因义务所在,看见烽火点燃,蜂拥而至勤王。
这一典故所反映的政治制度是(________ )A 、宗法制B 、分封制C 、郡县制________D 、王位世袭制2. 唐朝掌管草拟和颁发政令以及审核政令的机构分别是(________ )A、中书省和门下省B、门下省和尚书省C、政事堂和门下省______________D、中书省和尚书省3. 西汉王朝大体继承沿用了秦王朝的基本制度,史称“汉承秦制”。
下列哪项制度不是对秦制的沿用(________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度______________D.刺史制度4. 下列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秦朝建立三省六部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汉代废除宰相制C.唐代开始建立监察制度 ____________________D.清朝设立军机处5. 封建社会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 )A、法家思想的影响B、儒家思想的影响C、皇权意识的增强D、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6. 既是希腊城邦繁荣的基础,又是它没落衰亡根源的是(________ )A、民主制度______________B、奴隶制度___________C、贵族制度___________D、君主制度7. 关于雅典公民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指全体成年国民B.指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人C.雅典城邦里的男人D.包括奴隶、妇女、外邦人和男人8. 标志罗马法已经发展到完备阶段的是(________ )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阿奎利亚法》_________D、《查士丁尼法典》9. “罗马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是以武力,第二次是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
2019年内蒙古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9年内蒙古中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顶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
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幅员辽阔,各地方言不一致,汉文字却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A.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B.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C.文字书写在丝帛和竹简上D.秦始皇统一了文字2.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其内容属于A.商鞅变法B.管仲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3.我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延续了两千多年,历朝专制统治不断加强。
下面从图1到图2发生变化的朝代是A.秦朝B.汉朝C.唐朝D.明朝4.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历史事件中能够体现这一主题的是①赤壁之战②文成公主人藏③郑成功收复台湾④清设驻藏大臣⑤1684年清设台湾府巩固了东南海防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5.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编排有关成吉思汗的课本剧,设置了以下场景。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A.案上摆着《伤寒杂病论》、《资治通鉴》B.蒙古军队进攻辽西夏时使用突火枪C.成吉思汗登长城察看军情D.营帐内挂着一_幅元代疆域图6.“各国变法,都是经过流血才成功的。
中国还没有人流血,让我来做第一个吧!”下列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百日维新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7.某班级召开的历史故事会上,一位同学讲到“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诗句赞颂的是A.关天培B.左宗棠C.邓世昌D.林则徐8.下面是某次战役中人民群众积极支前统计表:该战役是A.北伐战争B. .百团大战C.渡江战役D.淮海战役9.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召开了许多重要会议.决定了历史阶段的发展方向。
其中起生死攸关转折作用的是。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市开发区中学中考历史二模考试试卷(解析版)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市开发区中学中考历史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
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得用。
”这段材料反映了()A.秦朝百姓以金玉为印B.秦皇权为民,与民共享C.秦朝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D.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2.“光盘行动”是2013年1月初起,公众自发发起的一项主题为“从我做起,今天不剩饭”的公益活动,倡议市民厉行节约,向舌尖上的浪费说不。
早在战国时期,某一思想流派在提出“兼爱”、“非攻”同时就提倡“节俭”、“节用”,该思想流派的创始人是()A.老子B.墨子C.荀子D.韩非子3.如图所示为乡村知识分子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由此可见()A.作者主张全面学习西方B.作者对辛亥革命并不认同C.当时乡村社会习俗没有变化D.当时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4.1895年中国有三个人各自做出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选择,终极目标都是为了救国。
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还有一个人是张謇。
张謇选择的道路是()A.师夷长技B.实业救国C.君主立宪D.民主科学5.诗言志,史铸诗。
下列诗句再现了中国近代史上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重大历史事件,其中与中国共产党有关的是()①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
②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③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
④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制作“历史年代尺”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面这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
请你选出“历史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A.①开天辟地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③转危为安B.①开天辟地②遵义会议③转危为安C.①焕然一新②遵义会议③光明前途D.①焕然一新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③光明前途7.我国现有的经济体制()A.计划经济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计划与市场经济D.公有制经济8.请根据图示判断,世界政治格局变化的趋势是()A.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向两极格局演变B.从“一超多强”向多极化演变C.由两极格局向多极化演变D.由两极格局向“一超多强”演变9.19世纪60年代,俄国、日本为解决严重的社会危机各自进行了一场改革,这两次改革的共同点是()①都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②都使本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③都废除了落后的奴隶制度④都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10.阅读欧美18~19世纪大事年表(部分).对这一时期欧美社会的分析和说明,符合历史实际的是()A.这一时期发展的主题是社会主义革命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的物质条件已具备C.资本主义尚处在不断上升和发展时期D.社会主义制度即将代替资本主义制度二.材料题(共3小题,满分40分)11.(11分)制度改革事关国家长治久安。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解析版)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总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战国时期,思想领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张建立中央权统治的思想派别是()A.墨家B.儒家C.道家D.法家2)A.新疆B.南海C.台湾D.西藏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4.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
这反映出三民主义()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5.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七七事变C.德国闪击波兰D.日本偷袭珍珠港6.14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运动。
并逐渐扩展到法国、美国等国家。
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B.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C.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D.具备多样化的人才结构7.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做的有价镇的探索是()A.实施新经济政策B.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C.颁布苏联新宪法D.开展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8.据图可知。
这一时期的英国()A.工厂制度日趋完善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9.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以“新政”救治美国经济。
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制定公平竞争法规;通过《社会保障法》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据此可知,罗斯福新政()A.延续了自由放任政策B.从根本上消除了经济危机C.注重立法和制度建设D.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10.世界贸易组织的职能主要是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组织贸易谈判、解决贸易争端等,这反映出世界贸易组织()A.冲击了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B.推动看经济全球化的进程C.促使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出现D.消除了对世界和平的威胁二、非选择题:本题3个小题,共30分.11.(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

2019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中考历史真题及答案(总分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战国时期,思想领城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主张建立中央权统治的思想派别是()A.墨家 B.儒家 C.道家 D.法家2.根据下表中的史实,可知那一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时期史实西汉归属会稽郡,称夷洲三国时期孙权派万人船队到达夷洲隋朝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隋书》中有对流求的专门记载元朝设置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A.新疆 B.南海 C.台湾 D.西藏3.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筹建新式海军,到80年代,初步建成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走上了富国强兵的道路 B.与世界市场联系紧密C.阻止了民族危机的加剧 D.近代海防意识的增强4.孙中山将民族主义放在了三民主义的首位,把推翻清王朝同建立统一民族国家及共和制度相结合。
这反映出三民主义()A.适应了救亡图存的需要 B.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口号C.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D.代表维新派的思想要求5.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德国闪击波兰 D.日本偷袭珍珠港6.14世纪中期,起源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是一场”以人为本“的新文化运动。
并逐渐扩展到法国、美国等国家。
这场运动起源于意大利的根本原因是()A.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大量遗存 B.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C.处于地中海贸易的枢纽地位 D.具备多样化的人才结构7.十月革命后,列宁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方面所做的有价镇的探索是()A.实施新经济政策 B.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路线C.颁布苏联新宪法 D.开展社会主义农业集体化8.据图可知。
这一时期的英国()A.工厂制度日趋完善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C.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D.城市环境污染严重9.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以“新政”救治美国经济。
精品解析:2019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历史试题(原卷版)

历史一、选择题1.“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上述材料描述的我国古代伟大工程是A. 大运河B. 万里长城C. 都江堰D. 故宫2.东汉末年的一位名医,他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了“五禽戏”,这个人是A. 张仲景B. 华佗C. 祖冲之D. 李时珍3.明代末年有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它是A. 《齐民要术》B. 《天工开物》C. 《农政全书》D. 《本草纲目》4.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货物旧税率(%)新税率(%)棉花24.19 5.56棉纱13.38 5.56斜纹布14.92 5.56A. 通商口岸的开放B. 小农经济的破产C. 纺织工业的发展D. 协定关税的影响5.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A. 轮船招商局B. 江南制造总局C. 福州船政局D大生纱6.在1935年1月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不仅说明军事失利问题的原因在于进攻时的冒险主义,防御时的保守主义,突围时的逃跑主义,而且阐明了中国革命的站略问题。
以下说法与这次会议相关的是A. 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 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线路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C. 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D. 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7.下列历史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搭配正确的是A. 秋收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B. 八七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转折点C. 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D. 井冈山会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8.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法西斯起到了决定作用。
2024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2024年内蒙古巴彦淖尔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西安半坡遗址的房屋、窖穴、墓葬中发现了很多粟的遗存。
在其中一个深不足1米,底径约1米的窖穴内有粟粒朽灰堆积,专家推测其为储粮窖。
据此可知,半坡先民()A.掌握人工取火技术B.处于打制石器时代C.过着农耕定居生活D.依靠食物采集为生2.汉武帝时期,不仅在西南夷地区初步建立起郡县行政体系,还派蜀人司马相如安抚蜀民,增强蜀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感。
这些措施有利于()A.大一统王朝的巩固B.光武中兴局面的到来C.“推恩令”的实施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3.唐朝时,来自东罗马、大食、新罗等国的客使汇聚于都城长安。
不少外国人在中国长期定居,有的还在朝廷中任职。
这反映出唐朝()A.文化交流的频繁B.民族交融的盛况C.对外交通的发达D.开放包容的气度4.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废除了丞相制和中书省,规定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调兵权统归兵部:地方各省设三司,互不统属。
其目的是()A.解决倭患B.强化皇权C.增强国力D.发展科举5.1895年,台北市民鸣锣罢市,集会抗议割台,阻止饷银运出,一批台湾爱国官绅纷纷上书清政府,反对割台。
引发上述事件的条约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6.19世纪末,先进的中国人认识到单凭引进外国器物已不足以挽救民族危亡,开始从思想层面和制度层面进行了救亡与启蒙的探索。
这一探索指的是()A.洋务运动B.新文化运动C.义和团运动D.戊戌变法7.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制定革命纲领,发动工农运动,推动国共合作,掀起大革命高潮。
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开辟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B.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C.探索了武装革命的新道路D.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8.1954年9月21日,《人民日报》刊登的《难忘的一天》中写道:“六亿的人民,加上无限大的权力,这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主义的实现。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19-2020学年中考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为促使国民党蒋介石政府合作抗日,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两党合作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准备了全民族抗战的前提条件。
由此可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是因为A.中共制定正确的政策B.民族危机的不断加剧C.民众民族意识的觉醒D.两党决策者的努力【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关键信息“中共中央不断调整政策,从‘抗日反蒋’发展为‘逼蒋抗日’‘联蒋抗日’,特别是力促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此可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是因为中共制定正确的政策,A选项符合题意;BCD选项与材料无关,未涉及,排除。
故答案为A。
2.结束了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中国重归统一的事件是()A.隋灭陈B.隋朝建立C.唐朝建立D.唐灭陈【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结束了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89年隋朝灭陈,南北重新统一,隋的统一,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二百七十多年的分裂割据局面。
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3.下列关联正确的是A.金字塔——古巴比伦王国B.种姓制度——古埃及C.迦太基人——罗马共和国的灭亡D.屋大维——罗马帝国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金字塔是古埃及的,种姓制度是古印度的,罗马共和国是公元前27年发展为罗马帝国的,故D对应正确,符合题意;ABC对应错误,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4.红军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毛泽东在会上提出放弃与红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
这就是长征史上著名的()【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34年12月,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境内时,曾召开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会议,史称“通道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