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育出大豆新品种

合集下载

超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黑河44号

超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黑河44号
要 的 。我 院于 2 0 0 7年 2月 , 选育 出了超 早 熟 高产 优 验 , 均 公 顷 产 量 为 1 2 . k , 平 7 1 8 g 比对 照 品种 黑 河 1 9 4
1 选 育 方 法 及 经 过
() 0 5年 生产 试 验 ,平 均 公 顷 产量 1 1 . g 3 20 9 06 , k
24 抗病 虫性 .
虫。
3 小 结
本 项研 究 表 明 , 利用 棉 花优 质 、 病 虫 核雄 性 不 抗
经 四川省 棉 花 区域试验 统一 鉴定 ,G 3 两 年平 S 21
均枯 萎病病 株率 1 . 枯萎 病病 指 58 , 5 %, 5 . 黄萎 病病 株 育 系 配 制优 质 杂交 种 , 一 种有 效 的杂 交 育种 方法 。 5 是 率 7. % , 8 2 黄萎病病 指 3 . ; 3 1 4 蕾铃 被害率 7 5 蕾铃 培 育 的优质 、 产 、 病虫 杂交 组合 S 2 1纤 维 品质 8 . %, 0 丰 抗 G3, 被 害 减 退 率 6 . % ,子 害 率 4 7 ,子 害 减 退 率 优 、 95 6 .% 4 丰产性 强 、 杂种优 势显 著 , 适应 性较 广 。
1 2月 报 审 ,0 7年 2月 通 过黑 龙 江 省 品种 审 定委 员 9 20 2天 左右 . ≥1  ̄活 动积 温 15  ̄左 右 , 低 温早 需 0C 7 0C 在
作者简介 : 张立 军 ( 9 3年 一 , , 16 ) 男 黑龙 江省 黑河 市人 , 研 究 副 员 , 事大豆栽培工作。 从
白质及 脂 肪含 量分 别达 到 3 . %和 2 . %: 93 1 1 9 中抗 灰斑病 。2 0 O 0 7年初 通 过 黑龙 江 省农作 物 品种 审定 委 员会 审定 。

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黑河50号

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黑河50号
耕 作 与 栽 培
・ 9- 5
早熟高产优质大豆新 品种黑河 5 0号
贾鸿 昌 ,闽洪 睿 ,张 雷 ,鹿 文成 ,梁 吉利 ,韩德 志 ,朱 海芳 ,张 彦 志
(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 Biblioteka 黑龙江 黑河 14 o ) 63 0
摘 要 :黑 河 5 0号是 黑龙 江 省 农 科 院 黑 河 分 院 选 育 的 大豆
( 3 ,o O年( 4 一2O F)2O F ) O 2年( 6 按 系谱 法进行 选择 ,O 2 F) 2 O 年决选 出稳定品系 , 代号黑交 0 —13 , O3 20 2 8 8 2 0— O 4年进 行
所 内 外产 量 鉴 定 及 品种 比较 试 验 ,O 5 2 0 2O — o 7年参 加 黑 龙 江
衣嘲。
省第五积温带第 1 O区预备及 区域试验 , O8年生产 试验 , 2O
2o o 8年 1 月报审 , 2 通过黑龙江省 品种 审定 委员会审定命 名
推广 。
2 历年 试 验 结 果
附表 产 量 鉴 定 结 果
53 合理密植 : . 垅三栽培保 苗 3 5万株/ m h 左右 , 在窄行 密 植的条件下 , 保苗 4 5万株/ n h f左右。
5 栽 培要 点
5 1 适期播种 : . 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 , 五月上旬至中旬播 种, 最迟不得超 过五月底 。在黑龙江 省南部迟播救 灾 , 播期
可推迟到 6 中旬。 月
5 2 种子处理 : . 黑龙 江省北部第 五积温带 一般大豆种植 比 例高达 6 ~7 , O O 重迎茬 问题严重。为减轻重迎茬 的不 良 影响 , 种子应采 用包 衣型生 物表 面活 化剂 等种衣 剂进行 包

大豆新品种东大1号

大豆新品种东大1号

大豆新品种“东大1号”技术水平及获奖专利情况: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简介:东大1号是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第11生态试验区的超早熟大豆新品系,适应区生育期86.2天,需积温1880℃,略早于东农40。

东大1号大豆为紫花,尖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

正常年份植株高度为90厘米左右,个别年份或地块可达110厘米,属于中等植株类型,极抗倒伏。

主茎增产为主。

底部结荚高度10厘米左右。

品种特性:东大1号抗病毒病和霜霉病,中抗灰斑病,苗期耐旱能力较强,营养体生长迅速,灌浆成熟快。

成熟时荚皮为黑褐色,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无色,百粒重17~18克。

东大1号大豆品质分析结果:2000年11月29日蛋白39.41%;脂肪22.22%;2002年11月9日蛋白39.59%,脂肪21.99%;二年2次平均:蛋白39.55%,脂肪22.10%。

栽培要点:适合垄距60厘米垄上双行或垄距45厘米单行种植,亩保苗2.5万株。

在适应区一般在5月末播种,8月末9月初收获。

由于抗倒伏,耐旱、耐瘠能力强,适应性好。

亩使用磷酸二铵15公斤,尿素3公斤,硫酸钾5公斤,一般可获亩产150公斤,高产年份或地块可获220公斤以上高产。

生育季节做到三铲(或化学除草)三趟,及时收获。

应用范围:东大1号适宜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及黑龙江省南部地区及吉林省以南的省份和地区作为复种种植。

合作方式:技术转让或提供原种。

所属学院:农学院所属行业领域:种植业联系人:王继安联系方式:*************高蛋白大豆新品种“东大2号”技术水平及获奖专利情况: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品种简介:东大2号是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第12生态试验区的超早熟大豆新品系,生育期82天,需积温1800℃,略早于东农41。

东大2号大豆为紫花,尖叶,灰色茸毛,亚有限结荚习性。

正常年份植株高度为85厘米左右,个别年份或地块可达110厘米,属于中等植株类型,极抗倒伏。

高油高异黄酮含量大豆新品种东农53号的选育

高油高异黄酮含量大豆新品种东农53号的选育

亚 有 限 结 荚 习性 ; 高 8 c 左 右 , 分 枝 , 花 , 株 5m 有 紫 长 叶 , 白 色茸毛 , 弯镰 形 , 熟 时呈 褐 色; 子 灰 荚 成 种 圆形 , 皮 黄 色, 脐 黄 色 , 光 泽 , 粒 重 2 g左 种 种 有 百 0 右; 中抗 灰 斑 病 、 毒 病 ; 白质 含 量 3 .0 ( 病 蛋 9 3 % 干
外 分光 光 度 法 、 效 液 相 色 谱 法 ( 标 样 ) 高 效 高 两 和 液相 色 谱 法 ( 标样 ) 五 等不 同方 法 测 定 异 黄 酮 含 量 平 均 为 4 2 % 。 该 品 种 为 高 油 高 异 黄 酮 大 豆 品 .8 0
种。
东农 L 0 0 7 19 2 0 8 ,9 8—20 0 0年 种 植 F ~F 种 子 : 代 并 选 择 。20 0 1年决 选 出 东 农 0 —2 5 0 4年 进 11 1 。2 0 行 异 地 鉴 定 试 验 黑 龙 江 省 预 备 试 验 ,0 5年 和 20 20 0 6年 在 黑 龙 江 省 的 第 二 积 温 带 进 行 区域 试 验 ,
分 别 增 产 89 和 1. % 。2 0 .% 24 0 7年 进 行 生 产 试
验, 平均产 量为 25 6 8 gh 比对照 品种合 丰 6 . k/ m ,
4 7号 分 别 增 产 1. % 。 81 20 0 5~2 0 0 7年 , 农 业 部 谷 物 品 质 分 析 中心 经
4作物杂志crops高油高异黄酮含量大豆新品种东农53号的选育宁海龙李文滨李文霞王继安赵淑文马占峰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150030黑龙江哈尔滨摘要东农53号是东北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选育的高油高异黄酮大豆新品种
2 1. 00 4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3的高效生产技术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3的高效生产技术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43的高效生产技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利用复合杂交方法育成了高蛋白品种黑农43,该品种植株高大繁茂,秆强、无限结荚习性,有分枝,三粒荚多,尖叶、紫花,茸毛为棕色,荚熟褐色,粒大,脐浅黄色,百粒重24g左右,蛋白质含量45.69%(变幅44.5%~48.0%),脂肪含量18.59%,蛋脂总和64.28%;生育日数116d,中抗灰斑病,适宜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区种植,为黑龙江省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优质品种。

该品种是实施农业部“跨越计划”的高蛋白品种,现将新品种的特点及生产技术规范介绍如下:(1)黑农43蛋白质的积累特点,高蛋白大豆黑农43在开花后第15d蛋白质含量已达到41.95%,脂肪含量为20.07%;开花后第35d蛋白质含量增加较快,达43.52%,脂肪含量不变;开花后第40d蛋白质含量增加到43.94%;成熟时蛋白质含量为45.78%。

由此可以看出,黑农43蛋白质积累的时间较长,这一时期的环境因子、土壤水分、土壤肥力都影响其蛋白质的形成,而脂肪形成的时间较短,一般在开花后的15d内就已基本完成。

(2)黑农43蛋白质积累与叶片中总糖和还原糖间的关系,开花、结荚期间大豆叶片中总糖、还原糖含量没有变化,鼓粒期大豆叶片中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蛋白质迅速积累,肥料处理间有差异,相关性分析看到:黑农43的蛋白质含量与鼓粒期叶片中总糖含量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64,与还原糖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51。

黑农43脂肪含量与鼓粒期叶片总糖含量成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0,与还原糖含量也成不显著的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225,当叶片中总糖含量还到7%,还原糖达到4.9%时,大豆子粒中蛋白质含量才能达到44%以上。

(3)环境对高蛋白品种黑农43蛋白质积累的影响,施用硼钼种衣剂和施用“肥力高”,黑农43蛋白质含量可达到44.88%~45.36%;在结荚期叶喷尿素有利于蛋白质含量的提高;采用穴播(行距70cm,株距15~18cm,每穴3~4株)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大豆蛋白质的积累随环境中光照强度减小,遮光时数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开花后23~40d期间的光照强度和遮光时数对大豆蛋白质影响较大,变化幅度为4.675%~ 2.15%。

黑龙江优质大豆适种区域及品种推介

黑龙江优质大豆适种区域及品种推介

黑龙江优质大豆适种区域及品种推介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的东北部,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在农业生产中,大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物,也是黑龙江省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黑龙江省优质大豆的种植区域广阔,品种丰富多样,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对黑龙江省适宜大豆种植的区域和推荐的品种进行介绍。

一、黑龙江省适宜大豆种植的区域黑龙江省地处中国东北,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大豆的生长。

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和气候条件,黑龙江省适宜大豆种植的主要区域包括以下几个地区:1. 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的省会城市,也是全省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

由于其地处寒温带季风气候区,适宜作物生长,因此哈尔滨市及周边地区是适宜大豆种植的主要区域之一。

这一地区的土地肥沃,降水充沛,适合大豆的生长和发育。

牡丹江市坐落在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处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牡丹江市及周边地区的土地肥沃,水资源充足,非常适合大豆的种植。

大庆市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地处寒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条件适宜,土地资源丰富。

大庆市及周边地区也是适宜大豆种植的重要区域。

1. 丰收系大豆丰收系大豆是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选育出来的一系列优质大豆品种,适宜在黑龙江省种植。

这些品种具有抗病性强、适应性广、产量高的特点,深受当地农民的喜爱。

丰收系大豆主要包括丰收1号、丰收2号、丰收3号等品种,适合不同类型的土壤和气候条件。

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种植的重要产区之一,这里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非常适宜大豆的生长。

在种植大豆时,选择适合当地环境的品种非常重要。

丰收系大豆、优丰系大豆、黑农系大豆、黑大系大豆等品种都是非常适合在黑龙江省种植的大豆品种,这些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的特点,是农民种植大豆的首选品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农民朋友更加科学地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品种,进一步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东北地区适用大豆新品种

东北地区适用大豆新品种

东北地区适用大豆新品种中国是大豆发源地,大豆一直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与油料作物之一。

目前,我国大豆年产量约为1500万吨,占世界总产量的10%。

大豆品种是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先决条件,优良品种的应用将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下面主要介绍一下适宜东北地区种植的大豆新品种。

一、“吉育89”吉育89大豆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1991年以吉林1号为母本、野生大豆GD50112为父本配制杂交组合。

2001年进行品系决选。

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1、品种特征特性:植株特性:吉育89大豆品种为紫花、圆叶、株高100厘米、亚有限结荚习性、黄种皮、棕色茸毛.黑脐、圆粒、百粒重16.8g。

生育期:吉育89出苗至成熟期129天。

丰产性:2005-2006年在吉林省大豆中晚熟组区域试验中15个点次平均产量3163.1kg/hm2,在2006年生产试验中6个试验点平均产量3350.3 kg/hm2。

品质分析:经吉林省种子总站统一取样,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脂肪含量24.61%、蛋白质含量35.37%。

抗病性:经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室内人工摩擦接种鉴定,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株系;中抗2号株系和3号株系;高抗霜霉病和抗细菌性斑点病。

2.适宜种植地区吉育89大豆品种适合吉林省的吉林市、长春市、四平市、辽源市及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有效积温2600℃以上的中上等地块种植。

3.栽培技术要点:施用有机质含量8%以上充分腐熟的农家肥20~25吨/hm2,或施磷酸二铵100~150 kg/hm2,硫酸钾50 kg/hm2。

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安排播种期,一般4月下旬至5月初播种,采用等距点播,播量为55--60 kg/hm2,保苗为20~22万株/hm2。

生育期间注意防治大豆蚜虫及大豆食心虫。

“吉育101”简介吉育101大豆品种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中心选育,1993年利用含有野生大豆血缘的高蛋白优良品系与高蛋白品种吉林28 号杂交,F2代选择蛋白质含量高的优良植株于1996年与高蛋白小粒大豆吉林小粒4号杂交,后代采用系谱法选择,2002年进行品系决选。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

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 2023年7月刊25科 研 试 验DOI:10.16815/ki.11-5436/s.2023.19.014绥农151(V4)、绥农150(V5)、金源401(V6)、牡豆67(V7)、益农豆517(V8)、益农豆601(V9)、克豆95(V10)、齐农61(V11)、东黄9号(V12)、黑科121(V13)、齐农38(V14)、克豆53(V15)、克豆64(V16)等,对照品种黑河43(V17)。

1.3 试验设计随机区组设计,3 次重复,4行区,面积20 m 2,设不少于4行的保护区,保苗密度28万株/hm 2。

施肥水平、田间管理水平与当地生产田相同,及时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成熟时测定每个小区的产量,测含水量,折成13.0%水分计产,与对照品种比较增(减)产百分率。

1.4 数据分析试验数据用Excel 2016进行数据整理,DPS9.01和农博士育种家(试验设计及统计分析模块V1.13)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2.1 试验地点试验质量评价从表1可知,除试验地点E3、E5和E1、E6差异不显著外,其他试验地点差异显著。

各地产量为E2(3622.6 kg/hm 2)>E9(3404.6 kg/hm 2)>E4(3273.6 kg/hm 2)>E7(3238.9 kg /h m 2)>E3(3182.6 kg /h m 2)>E5(3179.4 kg/hm 2)>E10(2937.3 kg/hm 2)> E8 (2733.4 kg/hm 2)>E6(2665.6 kg/hm 2)>E1 (2650.6 kg/hm 2)。

由此看出参试品种受地区环境影响和土壤肥力影响较大。

黑龙江省大豆新品种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于晓光1,鹿文成1,韩艳婧2,郭广新2,李馨宇1,姜 宇1,米 刚1,吴俊彦1(1.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分院,黑龙江 黑河 164399;2.黑龙江省龙科种业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00)摘要:为筛选适宜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种植的大豆新品种,2022年在黑龙江省黑河市遴选10个试验地点,对17个参试品种进行区域试验,从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 ,我 国草莓种植品种主要为 日 系品种 和美系品种 。日系草莓的优点是 果 实 品质 好 ,缺 点是果 实软 、不抗病 、 植株难 以管理 ;美 系草莓的优缺点跟 日 系草莓正好相反 。而 “艳丽”草莓综合 了 日系品种和美系品种 的优点 ,综合性 状 明显优 于 双亲 。其果 实 为标 准 圆锥 形 ,果形 端正 ,果实汁液多 ,含糖量和 含酸量高 ;果 实硬度大 ,耐贮运 ;植株 健 壮 ,抗 叶斑病 、炭疽病较强 ,适合促 成栽 培和半促成栽培 。 目前 ,该品种 已 在全 国各 地推广种植 ,深受农户和消费 者欢 迎 。
—● —-
按 每千 克 3.4元计算 ,可使 推广 区农 民 增 收 3000多 万 元 。
记者从沈 阳农 业大学获悉 ,由该校 教授 张志宏 以美国草莓品种 08一A一01为 母本 、日本 草莓品种枥乙女为父本杂交 育成 的 “艳 丽 ”草莓 ,经全 国多地 区 试 ,其具 有 抗病 、抗 旱 、耐 贮运 等 特 性 ,适宜我 国多地种植 。
2018 8/35
产、多抗 的特点。 “东 生 79”的育成 ,为高油 大豆育
种提供 了新思路 ,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 供 了突破 性大豆新品种 ,该 品种 的推广 将在 一定 程度上缓解 国内油脂企业对进 口转基 因大豆的依赖 。近年来 ,国内油 脂加 工企业对高油高产大豆特别是蛋脂 和大 于 60%的高 油大 豆 需求 量 逐年 增 长 。“东生 79”脂肪含量 比进 口转基 因 大豆提高 了 3% 一4%,极大地提 高 了油 脂企业 的经济效益 。同时该品种亩产较 当地 主 栽 品 种平 均 增产 18千克 左 右 ,
近 日,由黑龙江省农科 院牡丹江分 院大豆研究所任海祥研究员 团队和 中国 科学院东北地理研究所刘宝辉研究员 团 队共 同选育 的突破性大豆新 品种 “东生 79”通过审定 。该 品种平均脂肪含量 为 24.16% ,这是 黑龙 江省 自1966年 以来 审定 的 485个 大豆 品种 中首 个脂肪含量 突破 24%的品种 ,同时兼具有早熟 、高
●I 大 学 教 授 钱 桦 研 制 的 苗 圃 自走 式 喷雾 机器 人 ,经 测试 检 验 ,其各项指标均可满足苗圃喷雾 。
据 了解 ,苗 圃 自走式喷雾机器人 主 要 由底盘结构 、喷雾系统 、驱动器 、传 感器 、控制系统等组成 。苗 圃 自走式喷 雾机器人可对温室大棚农作物进行 自动 喷雾 ,喷雾 系统射程 可达 6米 ,喷头可 实 现俯 仰和 水平旋转 的两 自由度运 动 。 该设备通过传感器对环境进行检测 ,可 实现 自主避障 ;框架主要采用铝合金型 材和有机玻璃 ,便于加工和组装 ,在强 度上可满足温室大棚的作业要求 。 - 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