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分布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发展对策分析

征( 92一 ) 18 ,男 ,河北阜平人 ,助教 ,硕士研究生 ,从事经济管理研究。
资料来源 :《 黑龙江统计年鉴》 (0 7 20 )
1 .加 工原料数 量质量 达不到要 求 黑龙 江省大 豆食 品加 工原料数 量不足 突出表现 在对进 口大豆 的依 赖性 越来越强 。黑龙 江省是 中国 大豆 的最 大 主产 区 ,20 0 6年 的播 种 面 积 30万公 6 顷 ,占全 国大 豆 总 播 种 面 积 的 3 . % ,产 量 6 3 87 2 万 吨 ,占全 国 3 . % 。据海 关 统计 ,2 0 78 0 6年 l 月份 ,我 国进 口大豆 21 5万 吨 ,较 去 年 同期 增 长 2 了 1 % ,黑 龙江省 大 豆进 口量 3 . 吨 ,增 长 了 5 0 9万 14倍 , 占全 国大 豆 进 口量 的 15 ;进 口值 0 8 . .% . 亿美 元 ,增 长 了 10倍 , 占全 国 大 豆 进 1值 的 . 2 1 14 。与 进 口截 然 相 反 ,黑 龙 江 省 大 豆 出 口量 .% 2 8万 吨 ,下 降 4 . % , 占 全 国 大 豆 出 口量 的 . 05 1. % ;出 口值 0 1亿 美 元 ,下 降 3 . % ,占全 04 . 84 国大豆 出 口值 的 1 . % 。 出 口与 进 口相 比,呈 现 13 “ 倒挂 ”现 象 ,这 与黑龙 江 省身 为 国家 大豆 主产 区 的地位 明显相悖 。此外 ,黑龙 江省用 于加工 的大豆 品质不 强 。虽然 黑龙 江省部分 大豆蛋 白含量 、脂 肪
20 0 9年 第 1期
边疆 经济 与文化
T HE BORDER ON0 EC MY AND CUL URE T
( 第6 总 1期 )
粮食主产区划分依据

粮食主产区划分依据一、引言粮食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也是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统筹粮食生产,我国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粮食主产区。
本文将从气候因素、土壤条件、种植结构等方面,对我国粮食主产区进行详细的划分依据进行探讨。
二、气候因素气候是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幅员辽阔,气候多样。
根据气候特点,可以将粮食主产区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黄淮海地区黄淮海地区位于我国东部,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降水充沛。
这里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
2. 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光照充足。
这里适宜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等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稻作和油料作物生产区。
3. 华南地区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丰富。
这里适宜种植稻谷、水果、茶叶等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稻米和水果产区。
4. 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地势较高,气候多样,适宜种植高山作物。
这里适宜种植玉米、豆类、薯类等作物,是我国重要的高山农业区。
5. 西北地区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这里适宜种植油菜、小麦、葡萄等作物,是我国重要的油料和小麦生产区。
三、土壤条件土壤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也是粮食主产区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土壤特点,可以将粮食主产区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黄土高原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
2. 辽东半岛地区辽东半岛地区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玉米、大豆等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
3. 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油菜、小麦等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稻作和油料作物生产区。
4. 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黑龙江三江平原地区土壤肥沃,适宜种植水稻、大豆、玉米等作物,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
四、种植结构种植结构也是划分粮食主产区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作物种植结构,可以将粮食主产区划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小麦主产区小麦主产区主要分布在黄淮海地区、黄土高原地区、东北地区等地,这些地方适宜种植小麦,产量较高。
绥化市北林区农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大豆生产发展瓶颈对比

地方平台58农产品加工业绥化市北林区农业合作社和个体农户大豆生产发展瓶颈对比孔凡杰(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黑龙江绥化 152062)绥化市北林区位于黑龙江省中南部,是黑龙江省的大豆优势主产区,土壤类型80%为黑土,其次为黑钙土,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有效积温在2300~2600℃之间,无霜期130天左右,年降水量550mm左右。
绥化市北林区以生产大豆为主的农业合作社为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而且是北林区典型的、规模较大的农业合作社。
1 农业合作社大豆生产发展瓶颈通过对兴聚农业科技合作社大豆生产情况的调查走访,总结分析得出兴聚科技合作社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合作社在大豆生产中的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1 缺少大型机械,土地规模扩大受阻目前合作社现有的大型机械数量有限而且不配套,无法完成更大规模的作业,制约着土地规模的扩大和作业的标准化。
以前拥有的小马力机械与大面积的作业根本不相匹配,降低了工作效率。
现有的中耕机械的伤苗率、收获机械的收获损失率和破损率有待降低,农业机械很难达到农艺标准,影响农业标准化的实现。
1.2 缺少新的高产栽培技术目前规模化的大豆生产缺少集约化、机械化程度高的配套栽培技术。
现有的栽培技术在提高产量方面潜力有限。
1.3 缺少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目前应用的很多品种的产量潜力与高产品种比较增产潜力小,综合抗性不强;加上新品种的应用转化速度较慢,种性退化,使产量和品质下降,生产上极需产量较高、品种优良的大豆新品种。
1.4 重茬面积大,土地不能用养结合由于合作社只种植一种作物大豆,重茬现象十分严重,病虫草害发生相对较重,严重影响大豆产量和效益。
土地不能做到用养结合,土壤有机质下降,形成不良循环。
1.5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两年水分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
农业基础设施薄弱,不能很好地解决大豆生产水(旱、涝)问题,尤其是遇到旱灾,灌溉能力低,水分的利用率有待提高。
黑龙江大豆主产

黑龙江大豆主产————————————————————————————————作者:————————————————————————————————日期:黑龙江大豆购销常识之一: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分布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大的省份,共有13个地区,77个市、县,大豆种植遍及全省。
种植面积较大的市、县约50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总产量超过5万吨的市县约35个。
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共有9个国营农场管理局,104个国营农、牧场,分布在本省的47个市、县境内。
为了便于了解和掌握大豆产量的分布,我们以地方行政区的划分做为本文的统计和分析基础,因此农垦系统的大豆种植面积,包含在其所在的地方行政区大豆种植面积之中。
一、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种植面积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分地区统计表地区种植面积(万亩)单产(公斤)总产(万吨)所占比例(%)黑龙江省3945.8141.0556.50100.00 黑河市883.8152.2134.5524.16 齐齐哈尔市681.3144.1 98.1517.64 佳木斯市484.3 137.7 66.68 11.96 哈尔滨市440.8148.865.5711.75 绥化市427.8137.158.6410.54 双鸭山市229.7126.228.98 5.21 鹤岗市213.7127.627.27 4.91 鸡西市170.4136.523.24 4.17 牡丹江市165.3127.621.11 3.79 伊春市105.2126.313.29 2.37 大兴安岭63.1133.98.45 1.52 大庆市48.1132.9 6.38 1.23 七台河市32.3129.1 4.190.75 黑龙江省地方及农垦系统大豆种植及产量所占比例表地区种植面积(万亩)单产(公斤)总产(万吨)所占比例(%)黑龙江省全省3945.8141.0556.50100.00 黑龙江省地方2949.1 134.6 397.08 71.35 黑龙江省农垦996.7159.9159.4228.65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统计部门与实际数据比较表地区种植面积(万亩)单产(公斤)总产(万吨)备注统计部门上报3945.8141.0556.50实际面积产量5415.2140.3759.58实际比上报多+1469.4 —0.7 203.08增减幅度+37.24%—0.5%36.49%以上数据是以2002年黑龙江省统计部门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数据为基础统计的,关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很多部门和相关机构作过调查,数字偏差很大。
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玉米生产变化情况及趋势分析

收 稿 日期 :2 1 - 2 4 o 2 o —2
就 陆续 审定 了数 十 个寒 带 玉 米 品种 ,但 由于 这 些 品
作 者 简 介 :王 东 阳 ( 94 ,男 ,安 徽 安 庆 人 ,研 究 员 , 主 要 从 事 农 业 宏 观 政 策 等 方 面研 究 。E m iw n d@m ica. t n 16 一) — a :agy alas e. ; l . n c 通 讯 作 者 程 广 燕 (9 7 ,女 ,山 东 邹 城 人 ,副 研 究 员 ,主 要 从 事 农 业 产 业 经 济 及 发 展 政 策 研 究 。 E ma :ce g 17 -) — i hn l
米 种 植 面 积 扩 张 尤 为 迅 速 ,对 当地 大 豆 生 产 冲击 较 大 。针 对 这 一新 情况 ,2 1 0 1年 1 0月 中旬 ,课题 组 专
门到 寒 带 玉 米 面积 增 加 最 多 的 区 域—— 黑 龙 江农 垦 进 行 调 研 ,与 种 子 公 司 、农 场 、农 业 科 研 机 构 及 其 农 业 部 门 的 领 导 、专 家 和 管 理技 术 人 员 进行 了座 谈
到 一定 产量 必 须要 有 较高 的 种植 密度 。与南 部 相 比 ,
北 部 地 区 玉 米 田 间密 度 至 少 要 高 出 4 0 50 0株/ m h , 加 之 当 地户 均 耕 地 面 积较 大 ( 般 在 3 4h ) 一 ~ m2 、农 村剩 余 劳动 力 多为 妇女 和 6 0岁 上 下 的老 人 ,若 不 具 备机 械 收获 条 件 ,人 工 成本 相 对 较 高 ,种 植 玉 米 得
黑 龙 江 省 北 部 地 区作 物生 长 期 短 ,玉 米 生 产 达
对发展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的分析及建议

、
20 年 黑 2 %以 上, 已 占全 省 大豆种 植 面积 1 0 现 1 4以上, 量达 到 2 0 上 均有 较大 差距 ,0 8 底, 龙江 省 大豆 的 国储 库 收购价 产 5 格 37 0元 , 左 右 , 0 吨 而进 口大 豆 到 港 价 格仅 为 31 0元 / 0 万 吨 以上 。已 建成全 国 绿色 食 品原料 大 豆标 准化 生产 基 地 吨, 每吨比 国产 大豆 低 6 0 。 0元 4 个 , 积 l 4 .万亩 。认证 绿色食 品大 豆产 品 18 , 4 面 33 5 3 个 企 2 大主栽作 物 比较 大豆处 于劣 势地位 . 三 业 6 5家 。 20 0 5年 以来 黑龙 江 省 大豆 的 种植 面 积 逐 年下 降,0 7 2 0 二 、 黑龙 江 省 绿 色食 品大 豆 的产 业优 势 年种植 面 积 为 57 3万亩 , 2 0 1 与 0 5年相 比减 少 6 0万 亩 , 0 这 1黑龙江省 环境条 件优 良 . 大 黑 龙江 开发 较晚 , 污染 小 , 虫 害发 生率 比南方 低 。 里还没 有考 虑后开 垦的 耕地 面积 补充进 来 的( 多数生 荒地 环境 病 。相 反 , 稻 、玉米 种 植面 积 却逐 年增 加 , 水 尤 森林 、草原 、湿地 资源丰 富, 全省拥 有森林 3亿亩 , 覆盖 都 适合 种大 豆) 森林 0 7年比 2 0 年 增加 了 l8 0万 亩, 05 0 这也 在 客 率 4 .%; 然 草 原 面 积 约 65 0万 亩 ; 36 天 0 湿地 面 积 65 0万 其 玉米面 积 2 0 1 亩 。生态 良好 , 备发 展绿 色大 豆得 天独厚 的 条件 。黑龙江 观 上促 进 了大 豆面 积的 萎缩 。原 因 主要是 与 水稻 、玉米 相 具 农 08年 土质 肥沃 , 世界上仅 有 的三大黑 土地之 一, 省属 中 、寒温 比种植 大豆 的效 益 底 , 民种 植 的积 极 性 不 高 。2 0 大 是 全 豆 的公 顷 收 益 不 足 千 元 , 水 稻 、玉米 的公 顷 收 益 都 在 3 而 带 大 陆性季 风气 候 , 降 水量 3 0毫米 一6 0毫 米 , 、热 、 年 7 7 光
4.杜维广大豆生产

中国大豆种植业发展现状与分析
中国大豆种植区域
注:Ⅰ北方一熟制春作大豆品种生态区 Ⅰ-1东北春豆品种生态亚区 Ⅰ-2华北高原春豆品种生态亚区 Ⅰ-3西北春豆品种生态亚区 Ⅱ黄淮海二熟制春夏作大豆品种生态区 Ⅱ-1海汾流域春夏豆品种生态亚区 Ⅱ-2黄淮流域春夏豆品种生态亚区
Ⅲ长江中下游二熟制春夏作大豆品种生态区 Ⅳ中南多熟制春夏秋作大豆品种生态区 Ⅳ-1中南东西春夏秋豆品种生态亚区 Ⅳ-2中南西部春夏秋豆品种生态亚区 Ⅴ西南高原二熟制春夏作大豆品种生态区 Ⅵ华南热带多熟制四季大豆品种生态区
5、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主栽品种和栽培技术及其推广应 用情况
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在30-40%,甚至达到50-60%。目前在黑龙江省大豆主 产区都有相应的主栽品种。品种良种化达到90%以上。保障各主产区大豆生产发
展。
栽培技术及其品种与栽培结合对产量的贡献率可达50-60%。目前在黑龙江 省大豆主产区均有相应高产栽培技术体系支撑,例如:垄三栽培、高寒模式、
(3)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推广高油高产、高蛋白高产品种
“六五—九五”期间黑龙江省各育种单位,先后推广的高油 高产品种(脂肪含量≥21.5%)有:九丰4、合丰40、红丰5、红丰8、 垦农4、垦农8、黑农31、黑农32、黑农37、黑农41、抗线3号、东 农38等13个品种,占育成品种12.04%。育成推广高蛋白高产品种 (蛋白质含量≥45%)有:黑农15、黑生101、黑农34、东农42,4 个品种占育成推广品种3.1%。 “十五”期间各育种单位育成高油高产品种和高蛋白高产品 种,体现实施大豆优质化工程的效果。目前在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 推广的高油高产品种有:黑农37、黑农41、黑农45、黑农46、绥农 20、合丰40、合丰41、合丰42、垦农4、垦农18、垦农19、东农38、 黑河27、东大1号等品种。高蛋白高产品种有:黑农35、黑生101、 黑农34、东农42、黑农43、黑农48等品种。这些高油高产品种和高 蛋白高产品种应用推广促进黑龙江省优质大豆生产的快速发展。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能力与发展探讨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能力与发展探讨摘要:黑龙江是我国大豆主要生产基地与出口基地,播种面积占全国的三分之一以上,提高黑龙江大豆产量与品质,对保障我国粮油安全,提高大豆生产经济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通过对我省大豆生产状况的研究,就我省大豆生产品种、栽培技术及产业化发展战略等问题提出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大豆生产产业发展大豆原产于我国,是我国第四大粮食作物,但是目前国产大豆的生产总量只能满足国内需求的40%左右[1],大豆生产面临的压力巨大。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大豆生产供应基地,大豆种植面积、总产、单产、商品率均居全国领先地位,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发展至关重要。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依赖于自然、生产和科技的优势,具有巨大的增产潜力,充分发挥这些潜力对发展中国大豆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优势与潜力1.1 黑龙江省有生产大豆的地理优势黑龙江省有耕地ll98.95万hm2,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全国其它地区,黑土、黑钙土和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适于大豆生长。
黑龙江水力资源丰富,有松花江、嫩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等河流水系,气候湿润、昼夜温差大、一年一季,为大豆的高产、优质、少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在发展大豆生产上具有巨大的潜力。
黑龙江省是中国最大的大豆产区,大豆种植遍及全省。
2010年黑龙江省大豆播种面积为354.8万hm2,大豆产量为585万t,约占全国大豆总产量的40%左右,是全国最大的大豆供应基地,也是中国有机大豆和绿色大豆的重要产地,黑龙江省也是我国没有转基因大豆种植的省份。
1.2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水平高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机械化程度高,黑龙江省垦区大豆实现了全程机械化[2]。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先进。
黑龙江省研究和引进的垄三栽培、窄行密植、行间覆膜和原垄卡种栽培技术是目前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的主推技术,这四项栽培技术都以机械为载体,实现了机械化作业,可提高大豆产量13%-3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分布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大的省份,共有13个地区,77个市、县,大豆种植遍及全省。
种植面积较大的市、县约50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总产量超过5万吨的市县约35个。
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共有9个国营农场管理局,104个国营农、牧场,分布在本省的47个市、县境内。
为了便于了解和掌握大豆产量的分布,我们以地方行政区的划分做为本文的统计和分析基础,因此农垦系统的大豆种植面积,包含在其所在的地方行政区大豆种植面积之中。
一、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主产市、县
1、黑河市
黑河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无霜期短,气候只适宜种植大豆和小麦,其他农作物很少,九三、北安两个农管局在其境内,是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
黑河地区下6个市、县,其中:嫩江、北安、五大连、逊克、爱辉区是大豆主产市、县;孙吴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因此,大豆种植相面积对对少一些。
2、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无霜期较短,因此,该地区北部大豆种植较多。
齐齐哈尔市下辖9个市、县,其中:讷河、克山、拜泉、克东、甘南、依安是大豆主产市县。
龙江、富裕、泰来大豆种植面积相对要少一些。
3、佳木斯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建三江
农管局在其境内,大豆种植较多。
佳木斯市下辖6个市、县,其中:富锦、同江、扶远、桦南是大豆主产市、县,汤原、桦川水稻种植较多。
4、绥化市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各主要粮食品种皆可种植。
绥化地区下10个市、县,其中:海伦、绥化、绥棱、望奎、庆安是大豆主产市县;青冈、明水次之;兰西、安达、肇东以种植玉米为主。
5、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大豆、玉米、水稻种植比较均衡。
哈尔滨市下辖12个市、县,其中:巴彦、依兰、宾县、五常、呼兰是大豆主产县;阿城、木兰、通河尚志、延寿次之;方正县以种植水稻为主,双城市以种植玉米为主。
6、双鸭山市
双鸭山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红兴隆农管局在其境内。
双鸭山市下辖4个县,其中:宝清、集贤、友谊(主要是农场)、宝清是大豆主产县;饶河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大豆总产量要少一些。
7、鹤岗市
鹤岗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宝泉岭农管局在其境内。
鹤岗市下辖2个县,萝北、绥滨均为大豆主产县。
8、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山区较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
牡丹江市下辖6个市县,其中:林口、穆棱、海林大豆种植多一
些;宁安、东宁、绥芬河大豆种植少一些。
9、鸡西市
鸡西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
鸡西市下辖3个市、县,牡丹江两个农管局的部分农场,分布在鸡西地区境内,密山、虎林、鸡东大豆种植较多,均是黑龙江大豆主产市县。
10、大兴安岭地区
大兴安岭地区位于黑龙江省最北部,地处山区,以林业为主。
大兴安岭地区下辖3个县,呼玛县、漠河县、塔河县大豆种植面积较少。
11、伊春市
伊春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山区,以林业为主。
伊春市下2个市、县,铁力、嘉荫大豆种植面积较少。
12、七台河市
七台河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以煤矿为主,七台河市下辖勃利县,勃利县以农业为
主,大豆种植面积较大,是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县。
13、大庆市
大庆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部,大庆市下辖4个县,肇州、肇源以种植玉米为主,林甸、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以牧业为主,各种杂粮种植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