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厂升压站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嘉峪关正泰光伏电站光储一体化模式的应用

嘉峪关正泰光伏电站光储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摘要:文章以嘉峪关正泰光伏电站为基础,从储能系统方案、主要功能、技术参数、运行方式等方面,对光储一体化模式及其作用进行了介绍,为类似光储一体化电站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光伏电站;储能;一体化引言太阳能作为清洁、廉价的可再生能源,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发电领域。
而利用太阳能进行发电的光伏组件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故储能设备是维持系统功率平衡的必不可少的组件。
同时,随着电网发电容量的不断增加,受消纳及送出影响,电站的弃光限电的情况越发严重。
光储一体化模式开发建设光伏电站,能够有效维持系统功率平衡,降低光伏电站限电导致的弃光损失,从而更好的保障电网安全,提高电站经济效益。
1光伏电站简介嘉峪关正泰光伏电站位于甘肃省嘉峪关市嘉西光伏产业园区,场地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98°03′;北纬39°45′。
利用国有划拨未利用土地1900 亩,开发建设集中式光储一体化地面光伏电站,装机容量为87.49728MWp,容配比为1.25,年均发电量约为13958.47万千瓦时,限电比例约为8%,设计寿命25年。
电站采用“分散逆变,就地升压,集中并网”的方案,将整个光伏系统分成14个3MW和8个3.5MW光伏发电单元,经逆变升压后,通过6回35kV集电线路接入110kV升压站35kV母线。
电站配置一套 3.5MW/7MWh储能系统,通过35kV 系统线路接入35kV母线【1】。
2光储一体化模式光伏一体化充分利用储能系统“四象限”工作方式,将光伏电站系统出力和储能系统出力很好融合在一个能量管理系统下运行。
白天光伏发电时,当光伏功率超过国家电网限制功率时,储能工作为充电模式;光伏功率不超过国家电网限制功率时【2】,储能系统处于待机模式。
夜晚光伏系统不发电时,此时储能处于恒功率放电模式,当电池放电容量达到一定时,储能系统会停止工作,处于待机状态,等待第二天光伏系统输出功率超过电网限制功率时给储能充电。
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

光伏发电并网工程电气设计方案1.1电气一次1.1.1某华安风电升压站电气主接线某华安风电升压站现安装一台115±8X1.25%/35kV50MVA主变,110kV侧单回线变组接线;35kV侧单母线接线,出线间隔从右至左分别为:电压互感器间隔、电容器间隔、接地变兼站用变消弧线圈间隔、3回风机进线间隔、预留间隔。
本期光伏电站35kV送电线路经某华安风电升压站35kV 侧预留间隔接入升压站,升压至110kV送至110kV华安变。
1.1.2接入电力系统方式某电网是隶属于某地区的县级地方电网,供电范围为某区,现有110kV、35kV、10kV、380/220V 4种电压等级。
网内有110kV负荷二次变电所(华安变)1座,主变容量2×31.5MVA。
本系统由20个1MWp的光伏发电矩阵组成,总装机20MWp。
经过直流汇流、逆变、升压接入厂区35kV配电装置。
采用一回35kV架空线路接入某华安(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升压站,导线型号LGJ-150,长度8km。
经过某华安(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主变压器升压至110kV,输送至华安变,接入电网。
1.1.3电气主接线1.1.3.1电气主接线初步方案本系统由20个1MWp的光伏发电矩阵组成,总装机20MWp。
经过直流汇流、逆变、升压接入厂区35kV配电装置。
采用一回35kV架空线路接入某华安(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升压站,导线型号LGJ-150,长度8km。
经过某华安(某)风力发电有限公司主变压器升压至110kV,输送至华安变,接入电网。
1.1.3.2光伏电站电场集电线路方案本工程鉴于光伏电站中应避免阴影遮挡,场区内部的线路拟选定电缆直埋敷设方案。
依据光伏电站方阵的最终排布情况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布置情况,进行电缆型号及截面的选择,具体如下:1)所有太阳电池组件串连接入至直流防雷汇流箱的电缆均采用1对1×4mm²的铝芯单芯交联聚乙烯铠装电缆(每汇流箱输入共11对);2)汇流箱的出线电缆采用1对1×70 mm²的铝芯单芯交联聚乙烯铠装电缆,接入至逆变配电室内的直流配电柜(每汇流箱输出共18对);3)直流防雷配电柜引接至逆变器的直流电缆采用2对1×300 mm²的铝铝芯单芯交联聚乙烯电缆(每直流箱共2对*3);4)逆变器至室外0.315/35KV升压变采用(3根3×300 mm²)的铝芯三芯交联聚乙烯铠装电缆。
110kV变电站设计(毕业设计_毕业论文)

110kV变电站设计(毕业设计_毕业论⽂)题⽬:110kV变电站设计专业班级l 学⽣姓名学号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业建设的迅速崛起,供电系统的设计越来越全⾯、系统,⼯⼚⽤电量迅速增长,对电能质量、技术经济状况、供电的可靠性指标也⽇益提⾼,因此对供电设计也有了更⾼、更完善的要求。
设计是否合理,不仅直接影响基建投资、运⾏费⽤和有⾊⾦属的消耗量,也会反映在供电的可靠性和安全⽣产⽅⾯,它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设备⼈⾝安全密切相关。
变电站是电⼒系统的⼀个重要组成部分,由电器设备及配电⽹络按⼀定的接线⽅式所构成,他从电⼒系统取得电能,通过其变换、分配、输送与保护等功能,然后将电能安全、可靠、经济的输送到每⼀个⽤电设备的转设场所。
作为电能传输与控制的枢纽,变电站必须改变传统的设计和控制模式,才能适应现代电⼒系统、现代化⼯业⽣产和社会⽣活的发展趋势。
随着计算机技术、现代通讯和⽹络技术的发展,为⽬前变电站的监视、控制、保护和计量装置及系统分隔的状态提供了优化组合和系统集成的技术基础。
随着电⼒技术⾼新化、复杂化的迅速发展,电⼒系统在从发电到供电的所有领域中,通过新技术的使⽤,都在不断的发⽣变化。
变电所作为电⼒系统中⼀个关键的环节也同样在新技术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关键词]变电站输电系统配电系统⾼压⽹络补偿装置Abstract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modern industry developments of quick rising, the design of the power supply system become more and more completely and system. Because the quickly increase electricity of factories, it also increases seriously to the dependable index of the economic condition, power supply in quantity. Therefore they need the higher and more perfect request to the power supply. Whether Design reasonable, not only affect directly the base investment and circulate the expenses with have the metal depletion in colour metal, but also will reflect the dependable in power supply and the safe in many facts. In a word, it is close with the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the safety of the people.The substation is an importance part of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it is consisted of the electric appliances equipments and the Transmiss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It obtains the electric power from the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rough its function of transformation and assign, transport and safety. Then transport the power to every place with safe, dependable, and economical.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power’s transport and control,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must change the mode of the traditional design and control, then can adapt to the modern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industry and the of trend of the society life.Along with the high and quick development of electric power technique, electric power system then can change from the generate of the electricity to the supply the power.[key words] substation transmission system distributionhigh voltage network correction equipment.⽬录第1章原始资料及其分析 (3)1原始资料 (3)2原始资料分析 (4)第2章负荷分析 (5)第3章变压器的选择 (8)第4章电⽓主接线 (10)第5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3)1短路电流计算的⽬的和条件 (13)2短路电流的计算步骤和计算结果 (14)第6章配电装置及电⽓设备的配置与选择 (17)1 导体和电⽓设备选择的⼀般条件 (17)2 设备的选择 (17)3 ⾼压配电装置的配置 (18)第7章⼆次回路部分 (21)1 测量仪表的配置 (21)2 继电保护的配置 (21)第8章所⽤电的设计 (27)第9章防雷保护 (39)结束语 (41)致谢 (42)参考⽂献 (43)附录⼀:⼀次接线图附录⼆:10KV配电装置接线图绪论电⼒⼯业是国民经济的⼀项基础⼯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先⾏⼯业,它是⼀种将煤、⽯油、天然⽓、⽔能、核能、风能等⼀次能源转换成电能这个⼆次能源的⼯业,它为国民经济的其他各部门快速、稳定发展提供⾜够的动⼒,其发展⽔平是反映国家经济发展⽔平的重要标志。
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

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探讨【摘要】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基于网络通信和交流采样,对于电厂节省成本,提高管理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电厂自动化系统进行了介绍,分析了电厂电气自动化的监控模式和关键技术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探讨。
【关键词】电厂;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自动化的结构和功能都有了很大的改革。
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带来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改革,给电厂以及电厂群的管理和监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一.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1.概述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ecs)是指使用保护、测控、通信接口、监控系统等设备实现所有电厂电气设备的检测、控制、保护和信息管理。
国内大部分发电厂都采用集散控制系统来实现热工系统的自动化运行,而传统的电气系统采用“一对一”的硬件连接以及仪表监视,自动化水平相对落后。
esc系统包括升压站子系统、机组子系统和厂用子系统所有电气子系统计,是相对独立的电气控制系统。
2.系统构成2.1 间隔层:电厂电气自动化系统(ecs)的间隔层设备按间隔分布式布置。
厂用电保护测控装置可直接下放至开关场,取消了原本放大量引入主控室的信号、测量、控制、保护等使用的电缆。
各设备相对独立,仅通过现场总线与网络通讯层的设备通讯,减少了大量的二次接线,节省了投资,减轻了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量。
间隔层的主要设备有:机组子系统:发电机(发变组)保护;升压站子系统:升压变压器保护、线路保护装置、母线保护装置、综合测控装置;厂用电子系统:10/6kv厂用电保护与测控装置、400v 厂用电保护与测控装置;安全自动装置:备用电源自投装置/厂用电快速切换装置、自动准同期装置、安全稳定装置;故障录波;直流系统;励磁调节系统。
2.2 网络通讯层:通讯管理装置;规约转换装置;网络中继器;网络交换机。
2.3 站控层:站控层采用分布式、开放式设计,组态完成站内监控功能,可全面实现电厂内所有电气设备的监控、管理等功能。
110kV升压站说明书

目录1 工程概况 (1)1.1 设计依据 (1)1.2设计范围 (1)1.3 工程概况 (1)1.4 设计水平年 (2)1.5 投资估算 (2)2 电力系统一次 (3)2.1 电力系统概况 (3)2.2 电力需求预测及电力平衡 (6)2.3 企业及工程项目概况 (7)2.4 工程建设必要性 (8)2.5 接入系统方案 (10)2.6 电气计算 (11)2.7 建设规模 (14)2.8 光伏升压站主要电气参数 (14)3系统二次 (15)3.1 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 (15)3.2 调度自动化 (17)3.3 系统通信 (22)4变电站站址选择 (25)4.1 站址区域概况 (25)4.2 站址的拆迁赔偿情况 (26)4.3 出线条件 (26)4.4 防洪涝情况 (26)4.5 水文地质及水源条件 (26)4.6 站址工程地质 (27)4.7 土石方情况 (31)4.8 进站道路和交通运输 (31)5工程设想 (32)5.1 电气主接线 (32)5.2 电气总平面及配电装置 (32)5.3 短路电流计算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33)5.4 防雷接地及照明 (38)5.5 电缆敷设及阻燃措施 (39)5.6 电气二次 (39)5.7 站区总体规划及总布置 (49)5.8 建筑规模及结构设想 (51)5.9 供排水系统 (53)5.10 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 (53)6 节能分析 (54)6.1系统节能分析 (54)6.2 变电节能分析 (54)7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54)7.1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54)7.2 环保措施 (55)8 对侧间隔 (55)8.1 110kV杨正门变电站 (55)8.2 220kV前台变电站 (58)8.3 220kV虹桥变电站 (59)8.4 厂区办公系统 (59)1 工程概况1.1 设计依据《100MWp光伏电站电站接入系统研究》及其批文。
1.2设计范围(1)论证建设必要性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2)根据电力平衡及负荷发展预测,对该站建设规模提出建议; (3)提出接入系统方案;(4)论述系统保护及通信初步方案;(5)对所选站址进行方案比较,提出推荐方案;(6)进行工程的投资估算。
PS6900电厂升压站网络监控系统

PS6900电厂升压站网络监控系统(NCS)系统简介升压站网络监控系统(NCS)作为全厂控制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DCS等其它系统一起构成完整的电厂自动化系统,形成对全厂的生产管理与发电控制。
系统特点PS 6900电厂升压站网络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系统具备高可靠性、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及系统构成和维护的简易性,还具有下述特点:完整的电厂电气自动化解决方案★采用系统一体化智能配置★采用IEC 61850标准一体化配置★强大的跨平台能力★遵循CIM、SVG标准的图模库一体化★完备的权限、责任区管理★高可靠的“1+N”多机容错系统构成从物理结构上,PS 6900电厂升压站网络监控系统采用分层分布式结构,按硬件平台可分为站控层、和间隔层。
★站控层站控层由服务器主机、工程师站、后台数据库、后台应用软件系统、五防工作站、远动服务器、网络及对时设备等组成。
★通信层PS 6900电厂升压站网络监控系统的通信层主要采用PSX 600系列通信管理机来完成采用多种通信规约的智能装置的数据接入服务,配置成双机双网的冗余系统构架,用于多种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它智能设备与当地监控、保护信息管理装置等通信。
通信层主要由通信管理机、通信网络及相关设备组成。
通信网络以双以太网为主,距离过长可使用光纤通信。
★间隔层PS 6900电厂升压站网络监控系统的间隔层主要包括测控装置、保护装置、自动准同期装置等。
NCS系统中的测控装置应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较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低功耗,较宽的工作温度范围。
PSR 660数字式综合测控装置系列产品具有丰富的I/O模块、完善的间隔五防功能、直观易用的间隔接线图显示操作功能、以及优良的电气和电磁兼容性能,并通过尽心的电气和结构设计,使装置完全适应较为恶劣的现场运行条件。
系统构架★ PS 6900电厂升压站网络监控系统的构架方式(NCS)NCS网络监控系统是指使用综合测控装置、通信接口设备、自动准同期装置、监控系统等实现对中大容量发电厂110kV、220kV、500kV升压站的监控和远动功能,并实现NCS与DCS的接口(如AGC、AVC部分);同时实现升压站相关保护装置信息的收集与管理;其他智能设备指需进行规约转换再接入本系统的设备如电能计量装置、直流系统、、无功补偿装置、UPS系统等。
风电项目110kV升压站图像监视及电子围栏技术规范书

XX49.5MW实验风电场110kV升压站图像监视系统技术规范书XX风电工程设计咨询有限责任公司XXXX年XX月目录1、前言 (1)1.1、本期工程范围内的一整套图像监视系统 (1)1.2、投标人的供货范围除以上设备外,还应包括 (2)1、概述 (3)2、技术要求 (3)2.3 工程条件 (4)2.4 技术性能要求 (5)2.5设计要求 (12)2.6屏体要求 (13)2.7 基本技术指标 (14)3. 技术服务 (17)3.1 项目管理 (17)3.2 技术文件 (17)3.3 现场服务及售后服务 (20)3.4 投标人现场服务人员的职责 (21)3.5 其它 (22)4. 招标人工作 (22)5. 工作安排 (22)6. 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 (22)7. 质量保证和试验 (23)8. 包装运输和储存 (25)附录A 电气总平面布置图 (25)附录B 图像监视系统基本配置 (25)附录C 销售运行业绩表 (26)附录D用户运行证明 (26)附录E 同型产品鉴定证书及鉴定产品的型式试验报告 (26)附录F 招标人提出的其他资料 (26)1、前言1.1、本期工程范围内的一整套图像监视系统投标人应提供本期工程范围内的一整套图像监视系统的全套设备。
包括:图像监视控制设备、各种类型的摄像机、保安报警设备以及相应的辅助设备、材料等。
图像监视控制设备等按变电站终期规模,摄像设备按本期规模,对远景扩建部分需预留接口设备。
表1.2 摄像系统设备定位参考方案(由投标商根据平面布置确定数量):XX49.5MW实验风电场110kV升压站图像监视系统招标技术规范书注:1、摄像系统设备定位由投标商根据平面布置确定数量,请各投标厂家根据自己产品的特点进行调整。
所提出的配置方案必须满足或优于本规范书提出的要求。
2、投标人提前派技术人员到现场预埋管件,提供安装位置示意图,并提供安装所需铁件加工图纸。
3、投标人只提供本期设备,相关接口应能满足远期要求。
新能源集控中心一体化平台关键技术的探究

电源与节能技术新能源集控中心一体化平台关键技术的探究万宏(国能长源恩施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湖北为加速新能源的发展,解决风电、光伏电站工作环境恶劣、难以巡视等客观难题,国家迫切需要建立并的新能源集中控制中心。
在对新能源集控系统的需求与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大规模数据处理、面向大规模数据的智能预警、多协议一致性接口等关键技术,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新型能源中央控制系统在数据传输、设备联接、性能监控等方面的应用,为新能源集控制系统的建设提供了一种新能源;集控中心;一体化平台;关键技术Research on Key Technologies of Integrated Platform of New EnergyCentralized Control CenterWAN Hong(Guoneng Changyuan Enshi Hydropower Development Co., Ltd., EnshiAbstract: In order to accelerate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and solve the objective problems such as poor进行收集,并将其传送至新能源调度中心,以便降低维修工作的压力与成本,提升经济运行水平。
一体化工作流数据消息映射业务规则引擎XQL查询引擎业务参数字典配置业务规则配置事件配置率对比等功能要求整片区域或某条集电线上的风机同时起停;在光伏发电系统中,要求将整个系统或部分平面单轴运动方向统一控制。
为此,本系统在集成平台上设计了群控制功能,实现了一键多重命令的要求,并给操作者带来了方便。
(件,可以查看集中监控中心的实时数据、还可以查看每个子站点的具体情况。
(补优化调度计算:可以按照水电、热能等方式,自动或人工确定参与最优调配的新能源机组的范围,并将其作为一个虚拟电站加以处理。
通过对风光预测结果的分析,结合集控中心的调度方案以及实际观测到的风能输出数据,对风能、水电机组进行自动发电控制(Automatic Generation Control 2.3 安全Ⅲ区应用功能将人机交互界面转化成网页,再经由网络传送 2023年7月10日第40卷第13期· 81 ·Telecom Power TechnologyJul. 10, 2023, Vol.40 No.13万 宏:新能源集控中心一体化平台 关键技术的探究修改、查找等对应用程序是透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电厂升压站一体化电源系统的设计与应用作者:王晖
来源:《河南科技》2018年第14期
摘要:本文分析了发电厂升压站电源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在变电站中的成熟应用,介绍了发电厂升压站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及配置方案,并通过实际应用分析了其优越性。
关键词: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发电厂升压站;设计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TM7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68(2018)14-00155-02
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Integrated Power Supply System for
Power Plant Step-up Station
WANG Hui
(State Nuclear Electric Power Planning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Beijing 100095)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power system of the booster station in the power plant. In view of these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mature application of the AC and DC integrated power system in the substation, the feasibility and configuration scheme of the design of the AC and DC integrated power system for the boost station of the power plant were introduced. Its advantages were analyzed by practical application.
Keywords: AC/DC integrated power supply system;power plant step-up station;design and application
發电厂升压站的电源系统是升压站安全运行的基础,担负着升压站内电气设备、监控系统等稳定可靠不间断供电的任务。
目前,国内发电厂升压站交直流电源系统大部分仍采用常规的一套交流电源系统、一套直流电源系统、一套不停电电源系统和一套用于通信设备的直流系统。
随着升压站综合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原有的独立、分散、耗能的交直流电源系统将很难满足要求,因此,提高升压站电源系统的整体设计、运行、管理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已经在常规变电站及智能化变电站中被广泛推广使用,根据升压站和变电站的相似性,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也被用于发电厂升压站,可使其逐步向统一的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1 发电厂升压站电源系统现状及存在问题
常规发电厂升压站电源系统分为交流系统、直流系统、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UPS)和通信电源系统等。
交流电源系统主要为暖通风机、空调、加热照明和直流充电机等设备提供电源;直流电源系统主要为控制、信号和继电保护装置等提供电源;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主要为监控系统、电能计量和调度数据网等设备提供电源;通信电源系统主要为通信传输设备和网络设备等提供电源。
各子系统采用分散设计,独立组屏,设备由不同的供应商生产、安装、调试。
但是,仍存在以下问题。
①自动化程度不高。
由不同厂商提供的各子系统设备通信规约一般不兼容,难以实现系统化管理,自动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系统管理平台。
②资源配置浪费。
由不同供应商分别设计各子系统,电源资源不能综合考虑,造成配置重复,使投资增加。
③安装、运行维护不便。
各个子系统设备的供应商不同,使安装、调试及售后服务协调困难,效率低下。
2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技术的特点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指将交流电源、直流电源、不停电电源(UPS)和通信电源等统一设计、监控、生产、调试、服务,实现站用电源安全化、网络化、智能化、一体化。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通过统一监控、信息共享,实现电源系统安全化、网络化和一体化;②使直流电源及交流不停电电源(UPS)共用蓄电池组,取消了通信电源的蓄电池,使用直流变换电源(DC/DC)直接从直流母线上为通信负荷供电;③通过所有开关智能模块化,减少二次接线,减少跨屏二次电缆,提高可靠性;④通过统一的接口和规约与监控系统通信,解决由不同供应商提供的各个独立电源通信规约兼容等问题;⑤由同一厂家提供统一的设计、生产、安装、运维及售后服务,可减少协调沟通等问题,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3 一体化电源系统的配置方案与应用
本文以某燃机电厂升压站一体化电源配置为例,该升压站电压等级为220kV,双母线接线,共8个配电装置间隔。
一体化电源系统配置如下。
3.1 交流电源
升压站交流电源主要为暖通风机、空调、加热照明和直流充电机等设备提供电源。
由于发电厂设计分工不同,一般全厂交流电源由电气一次统一考虑设计,在发电厂升压站设置交流MCC段,相应配置交流配电柜为升压站负荷提供常规交流电源。
3.2 直流电源
升压站直流电源系统主要为控制、信号、继电保护装置等提供电源。
本工程设置两组300Ah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电压等级220V,两组蓄电池分别布置在独立专用的蓄电池室;配置3组充电装置,其中一组为公用充电装置;设置两段直流母线,两段母线之间设有联络开关,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蓄电池出口设置断路器,馈线开关根据负荷数量及大小配置;配置蓄电池巡检装置、监控主机、蓄电池放电装置、母线电压绝缘监察装置、变送器、仪表和指示灯等设备[1,2]。
3.3 交流不停电电源(UPS)
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主要为监控系统、电能计量和调度数据网等对电源质量要求很高的设备提供不间断电源。
本工程配置两套10kVA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输出电压为220V。
配置2套UPS主机,自带旁路,分别向各自的母线段供电,设置联络开关,馈线开关根据负荷数量及大小配置,配置变送器、仪表和指示灯等设备。
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的直流输入取自直流系统的蓄电池组,不再单独配置蓄电池。
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的通信接口与一体化集中监控装置连接为一体,实现对交流不停电电源系统的监控管理。
3.4 通信直流电源
通信电源系统主要为通信传输设备、网络设备等提供可靠电源。
通信直流系统电压等级一般为48V。
本工程由于设计分工不同,仍采用常规通信电源设计。
设置了两组48V蓄电池组,两组蓄电池布置在一个专用蓄电池室,中间设置防火墙;设两段直流母线接线,馈线采用辐射状供电方式。
若采用一体化设计方案,可使用220V或110V蓄电池供电的电力用直流电源变换器,利用DC/DC电源变换装置代替原通信48V蓄电池电源系统,将DC/DC装置作为直流系统的负荷考虑。
可设置2套DC/DC变换器,电源分别引自不同的直流系统母线段,不再设置通信专用蓄电池;设置两段单母线接线向通信48V电源负荷供电。
4 升压站一体化电源系统的优越性
4.1 节约资源优化配置
将直流电源蓄电池组、UPS蓄电池组和通信蓄电池组合并为一套蓄电池组,进行统一设计,可减少配置专用的通信蓄电池室,减少重复配置,节约占地空间,减少造价。
4.2 监控一体化
系统各部分之间通过网络连接,接入一体化监控装置,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通过实时和历史数据的对比分析,对其运行工况进行科学评价和性能分析,为进一步建设数字化或智能化升压站提供必要的技术准备和实践。
4.3 接口统一
所有子系统数据信息可以采用统一的接口及规约与网络微机监控系统通信。
配置统一的监控装置,具有完善的功能,统一接口、统一通信协议,减少重复配置,减少与监控系统的接口数量,提高系统网络化、智能化程度。
4.4 供货商唯一
各子系統设备由唯一的供货厂商统一负责生产、安装和调试等,减少了各个厂家配合的接口。
可以使所有柜体的尺寸和形式保持一致,避免采用非标尺寸柜体,整体更加美观统一;也可以在组屏时充分考虑柜内的空间利用率,有效减少屏柜数量和占地空间;调试及后期维护时,可以减少协调及沟通工作量,也方便维护。
5 结语
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是电源管理模式的发展与创新,可以解决常规分散式电源系统的弊端,提高电源系统可靠性,减少工程一次投资,降低安装维护费用。
发电厂升压站采用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其技术先进、维护方便,运行安全可靠,对发电厂升压站进一步提高数字化及智能化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国家能源局.电力工程直流电源系统设计技术规程:DL/T 5044—2014[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电力用直流和交流一体化不间断电源设备:DL/T 1074—2007[S].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