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小班资料
中学物理小班化教学课堂评价

中学物理小班化教学课堂评价一、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小班化教学是指教学班内人数较少,通常为15人以下的一种教学模式。
相比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小班化教学有着诸多优势。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
由于班内人数少,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师生互动。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互动,有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和辅导,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小班教学中,学生能够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也更容易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关注,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
小班化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发展。
在小班教学中,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培养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中学物理小班化教学的实施方式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实施小班化教学呢?这里给出一些建议。
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
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才能更好地落实小班化教学,制定个性化教学计划。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教学设计。
针对不同层次和能力的学生,可以采用差异化教学策略,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教学帮助。
教师要注重课堂互动。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话语权,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多地进行讨论和交流,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教师要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小班化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合作学习的机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之间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在进行中学物理小班化教学时,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呢?以下是一些可以参考的评价方法。
可以采用定期测验和考试的方式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在小班化教学模式下,可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教学进度,制定一些小范围的测验和考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可以采用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的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提高。
物理学习资料(通用15篇)

物理学习资料(通用15篇)物理学习资料11、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公式:(I=U/R)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
1安=1伏/欧。
3、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4、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个电阻,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但加在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增大时,通过的电流也增大。
(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
(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
(U=IR)5、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串联,则有R总=nR④分压作用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6、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阻值相同的电阻并联,则有1/R总=1/R1+1/R2④分流作用:I1:I2=1/R1:1/R2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怎样看懂电路图1、图形符号图形符号是构成电路图的主体。
图1为无线话筒电路图中,各种图形符号代表了组成无线话筒的各个元器件。
例如小长方形表示电阻器,两道短杠表示电容器,连续的半圆形表示电感器等。
各个元器件图形符号之间用连线连接起来,就可以反映出无线话筒的电路结构,即构成了无线话筒的电路图。
2、文字符号文字符号是构成电路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强调图形符号的性质,同时也为了分析、理解和阐述电路图的方便,在各个元器件的图形符号旁,标注有该元器件的文字符号。
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多彩的物质世界1. 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单位是千克(kg),常用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2. 质量的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量质量。
天平的使用:“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称”:左物右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游码使横梁再次平衡;“读”:物体质量等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3.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之比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公式:\(\rho = \frac{m}{V}\),其中\(\rho\)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主单位是千克/立方米(kg/m³),常用单位还有克/立方厘米(g/cm³)。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4. 测量物质的密度测量固体的密度: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用量筒测出固体的体积\(V\),根据公式\(\rho = \frac{m}{V}\)计算出固体的密度。
测量液体的密度: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_1\),将一部分液体倒入量筒中,测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m_2\),液体的密度\(\rho = \frac{m_1 m_2}{V}\)。
二、运动和力1. 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2. 运动的快慢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公式:\(v = \frac{s}{t}\),其中\(v\)表示速度,\(s\)表示路程,\(t\)表示时间。
初三小班课--物理 - 副本

名思教育小班中考冲刺物理公式的应用---浮力专讲浮力公式:F浮=G排液=ρ液gV排1.阿基米德原理: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物体的浮沉条件(1)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V排=V物)F浮<G物,下沉(ρ液<ρ物)F浮>G物,上浮(ρ液>ρ物)F浮=G物,悬浮(ρ液=ρ物)(2)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F浮=G物(V排<V物)液面升降问题类型一:容器中的固态物质投入水中后判断液面升降---实质是比较前后V排的变化。
实验:情景如图所示,小船和石块一起漂浮在水中,将石块(或金属块)从船中取出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的现象是水面。
变化:如果将沉在水底的石块放入船中使船漂浮,液面如何变化?原因是:。
进一步探讨:从船中取出怎样的固态物质放入水中,水面不变?答:。
原因是:。
类型一的结论是:此类问题判断前后液面变化,实质是比较V排的变化,因为液体密度不变,浮力跟V排有关,所以转化为判断浮力的变化。
若浮力变大,则V排变大,液面;若浮力变小,则V排变小,液面;若浮力不变,则V排不变,液面。
从容器中往水中投放固态物质,也可以比较ρ物和ρ液的关系,若ρ物>ρ液,则液面;若ρ物≤ρ液,则液面。
液面升降问题类型二:纯冰浸于液体,熔化后判断液面升降分析:冰块熔化后化成水,体积变小且水具有流动性。
此类问题的关键是判断V排和的关系。
盐水酒精或煤油纯水思考:将冰块分别放在水、盐水和煤油(或酒精)中,冰块完全熔化后,判断液面的变化。
1.冰块放在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2.冰块放在盐水中,漂浮,熔化后,液面3.冰块放在煤油(或酒精)中,沉底,熔化后,液面类型三:冰块中含有其他物体浮于水中,冰块熔化后判断水面升降。
分析:由于冰块熔化后不会引起水面的变化,关键是分析冰块所包的物体引起的液面变化。
(类比类型一)1.冰块内包有一个石块(石块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漂浮在水面上,冰块熔化后,石块(填浮沉状况),则水面(填“上升”或“下降”或“不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物理全册知识点归纳一、物质的组成:1.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1)分子的直径通常用10-10m做单位来量度。
(2)原子的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中子和质子组成。
二、分子热运动1.分子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2.扩散现象: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 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扩散。
气体、液体、固体均能发生扩散现象。
扩散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并且间接证明了分子间存在间隙。
3.分子间的作用力: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三、内能1.内能(1)概念: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叫物体的内能。
①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不是指少数分子或单个分子所具有的能。
②内能与温度有关, 但不仅仅与温度有关, 从微观角度来说, 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 内能与物体的质量、温度、体积都有关。
③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内能, 物体的内能与温度有关, 同一个物体, 温度升高, 它的内能增加,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2)影响内能的主要因素: 物体的质量、温度、状态及体积等。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物体的温度越低, 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就越慢。
内能也常叫做热能。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①物体的内能的多少与物体的温度、体积、质量和物体状态有关;而机械能与物体的质量、速度、高度、形变有关。
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
(机械能是宏观的, 内能是微观的)②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但有些物体可以说没有机械能, 比如静止在地面上的物体。
③内能和机械能可以通过做功相互转化。
初中物理小班教学策略探究

初中物理小班教学策略探究作者:蔡红冲来源:《数理化学习·教育理论版》2013年第03期摘要:小班教学是如今一种颇受关注的教学组织形式,相较于大班教学,在小班教学中,更容易兼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更容易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刚好与如今的素质教育理念相契合,因此,小班化教学也是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关键词:小班教学;初中物理;个性化教学一、适当改变传统的座位布局在传统的大班课堂上,学生大多数是按照成行成列的方式进行座位布局,这样的布局方式与大班教学中人数较多以及教室空间有限有很大的关系事实上,这样的布局方式本身就容易造成师生之间的隔阂,体现了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因此,在小班教学中,教师可以注意对座位布局进行适当的改变,尤其是在开展一些研究性学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凹”字型的方式排列,教师坐在“凹”字型的中间,这样整个座位布局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在空间上融为了一体,体现了师生关系的民主和谐的特征在“凹”字型的座位布局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变得更小,而一旦空间距离近了,情感距离也会自然而然变得更加亲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更乐于与教师主动的交流,从而能够在课堂上营造出一个热烈讨论的氛围一旦教师和学生在一起沟通的多,讨论的多,就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此过程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二、注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班化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是最为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在课堂上,教师一般会把学生分成四到六人为一组的学习小组,然后围绕着某一个问题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讨论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然后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要想保证学习的效果,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要进行合理的分组与分工教师要根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把学生恰当地分在相应的学习小组中,并明确小组的分工,使得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中都能够拥有一个自我施展的机会;其次,要选择恰当的探究课题在选择探究课题的时候,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即所选择的问题既不能太难,超出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范围,又不能太过于简单,使得问题没有探究的价值,另一方面,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兴趣点选择探究课题,这样在有趣的问题引导下,更容易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例如,在探究测定物体密度的方法时,笔者就在探究活动开始之前给拿出了一烧杯的牛奶,然后问学生:“我们能够采取哪些方式来鉴别这杯牛奶是否掺水?”;比如,在讲到串并联电路的设计和应用时,笔者就从“指挥交通的红绿灯的连接方式是怎样的”这个问题来入手进行串并联电路的相关问题的探究由于这些问题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这样就使得学生在探究起来显得兴趣十足;最后,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探究过程进行适当的指导在学生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具体的探究活动提出一些指导意见,毕竟初中阶段的学生在知识和经验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如果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很容易使得探究活动偏离主题或者流于形式三、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活动相较于其他的教学组织形式,课堂教学环境相对来说比较狭小,这样就使得很多的活动难以在课堂上开展,尤其是在人数众多的大班教学中,想要开展一些灵活的教学活动就更加困难,稍微调控不好,就会造成课堂秩序的混乱,影响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在小班教学中,由于人数相对较少,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变大,这就给教师开展一些其他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物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选择灵活的教学活动,用活动的形式进行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分组实验、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中,既有利于调节课堂教学的枯燥乏味性,又有利于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四、注意实施个性化辅导与大班教学相比,小班教学更加强调学生的个性化,而学生这种个性化的培养除了要在课堂统一教学中有所体现,在辅导环节也要注意体现出这种个性化事实上,小班教学能够为个性化的辅导提供更有利的环境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注意,所谓个性化辅导并不是简单地教师面对面给学生讲解一些题目,而是要结合学生的特点给学生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辅导方案,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辅导建议为了达到针对性的效果,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就要注意对学生进行观察,看一看不同的学生在注意力、讨论主动性、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意识等方面的不同表现,然后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个性化的辅导这种一对一的辅导可以使得小班教学的优势更容易得到凸显,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今,随着教育资源的不断增加以及新生数量的相对减少,使得小班教学模式越来越普及化作为一名初中物理教师,要努力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针对物理学科的特点开展科学的小班化教学,努力发挥小班教学的优势,在小班教学模式的推动下,使得整个物理教学活动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目标[江苏省海门市东洲中学]。
浦东新王牌 周末小班资料 初三物理-电功和电功率

电功和电功率基础知识1. 电功(W):电流对用电器做的功(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
①电功的国际单位:焦耳(J)。
常用:度(千瓦时)KW.h,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
②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电度表)③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
④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t必须对于同一导体(同一段电路)的同一过程,才能代入公式计算,即要满足“同一性”;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⑤其他计算公式:W=I2Rt(多用于串联电路),W=U2t/R(多用于并联电路)2. 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
国际单位:瓦特(W)。
常用单位:千瓦(KW)①计算公式:P=W/t=UI(式中单位P→瓦(w);W→焦(J);t→秒(s);U→伏(V);I→安(A))②利用公式计算时单位要统一:a.如果W用焦(J),t用秒(s),则P的单位是瓦(w);b.如果W用千瓦时(KW.h),t用小时(h),则P的单位是千瓦(KW)。
c.公式中各物理量必须满足“同一性”才能代入公式计算。
③其他计算公式:P=I2R (多用于串联电路),P=U2/R(多用于并联电路)④额定电压(U额):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
另有:额定电流⑤额定功率(P额):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
⑥实际电压(U实):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
另有:实际电流⑦实际功率(P实):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⑧用电器消耗的实际功率随加在它两端的实际电压而改变。
实际电压升高,实际功率增大;反之则减小。
a.当U 实> U额时,则P 实> P额;(灯很亮,将缩短灯泡寿命,且易烧坏)。
b.当U实< U额时,则P实< P额;(灯很暗)。
c.当U实= U额时,则P实= P额;(正常发光)。
两个电阻(假设R1>R2):当它们串联接入电路中时,R1消耗的实际功率大于R2消耗的实际功率,即P1> P2;当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时,R1消耗的实际功率小于R2消耗的实际功率,即P1< P2。
初三物理教学辅导资料大全

初三物理教学辅导资料大全初三物理教学辅导资料大全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也是一门崇尚理性、重视逻辑推理的科学。
物理学充分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
下面跟着一起来看看吧。
十四、简单电现象电路电荷电荷也叫电,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①电荷只有正、负两种。
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正电荷;而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电荷相同的电荷叫负电荷。
②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③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④电荷的多少称为电量。
⑤验电器: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是依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工作的。
2、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金属、人体、大地、酸碱盐的水溶液等都是是常见的导体。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等是常见的绝缘体。
理解:导体和绝缘体的划分并不是绝对的,当条件改变时绝缘体也能变成导体,例如在常温下是很好的绝缘体的玻璃在高温下就变成了导体。
又如常态下,气体中可以自由移动的带电微粒(自由电子和正、负离子)极少,因此气体是很好的绝缘体,但在很强的电场力作用下,或者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由于气体的电离而产生气体放电,这时气体由绝缘体转化为导体。
所以,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界限。
在条件改变时,绝缘体和导体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3、电路将用电器、电源、开关用导线连接起来的电流通路电路的三种状态:处处连通的电路叫通路也叫闭合电路,此时有电流通过;断开的电路叫断路也叫开路,此时电路中没有电流;用导线把电源两极直接连起来的电路叫短路。
4、电路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
理解:识别电路的基本方法是电流法,即当电流通过电路上各元件时不出现分流现象,这几个元件的连接关系是串联,若出现分流现象,则分别在几个分流支路上的元件之间的连接关系是并联。
5、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形。
十五、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1、电流的产生:由于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 c
8 9
S
C
D
①
4
4 【
CD
CD
4
5
5
5
CD
“—
4 5
CD
CD
—
AB
. / 0
①
第一讲 电现象
C
D
CD
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A
B
C
D
-
.
/
0
A
B
. / 0
— C
b
D ①
①
AB d
—
-d
/
d
】 C
+ 1#2 ....................................................................................90 & + ................................................................................95
D . 0
” d
A
B
d
】
-
d
/
d
d
①C
D
.
d
0
d
A
BC2018
DdS
d
A
d
B
d
C
d
D
d
CD
AB
/
-
.
CdD
C
-.
.
0
】 D
.-
A
BC2018
A B C D
D D
①
A
BC D
d
“—
】
C
D
-
d
.
d
/
d
0
第一讲 电现象
-.
C CD
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 . / 0
A- B
.
②
./
①-/
。
D
C ①D
S /
C
C
C
D
D ①D
— C
C
D
CD
CD
CD
①
— D
CD ①
①
【
第一讲 电现象
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A. B
-- /
..
e
/. 000eCDa、-
222
【CD
-
.
/
0
d
d
②
CD
-
.d
①d
/d
0
d
①
d
①
】
C
D
C
. -. .. /0-
D -. -
.
b .
-
-.
-.
.
.-
.
.-
-. CD
【CD
-
.
/
0
-S .S /S 0S
- . /S
CD
dS
PC D
-
.
/
0
第一讲 电现象
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
21
21
— 33
-
e
.
.
e
.
①
—
/
CD CD CD CD CD
d
C
”D
②
C
“—
②
. “
-.
C6D -
.
.
=
C5D C6D
—
①
CD . / 0
C
D
-
.
/
0
CD ①
①
C
D
-
.
/
0
5 C2018
D
②
A
B
C
CD D
6.
CD
-
.
/
0
D
-
①
.
/
0
C CD
C C
. / 0
SD D
①
第一讲 电现象
CD
“
”
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0
①C D
--/
.
/./
-
0
-/
.-/ 0-
①/ . .
. 0e
e CD . / 0
C
D
C
D
CD
-
.
/
0
S .d / 0S
CD
-
-
.
.
/
/
0
a0 C D
-
a
CD
--
..
//
00
C
D
d
d
“— d
C
D】
d
d
“—
CD
-
d
.
d“—
/
d
0
d“—
第一讲 电现象
每天都是一个起点,每天都有一点进步,每天都有一点收获。
16 C2017
D
“—
A
】
B
C
D
“—
CD
C
D
d
】
—
C
d
D C
- . /S -.
-
+ #/,) ........................................................................................30 & + # ................................................................................................37 &+ # ................................................................................................44 & + #2 ................................................................................................51 &+ %( ........................................................................................57 &+ #/3 ................................................................................63 &+ ........................................................................67 & + ........................................................................73 &+ '#/ ........................................................................79 &+ '#/ ........................................................................84 &
C5D C7D
D
“
C5DC7D C5DC7D
【
MQU1736T1806VW+->2R/"S 1785 WMQ NG=<9
逆水行舟, 进则退。
目录
&+ #". ..............................................................................................1 & + *-#/ ..........................................................................................8 &+ #/$0 ....................................................................................16 &+ #/!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