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的天才
成为天才的13种方法

成为天才的13种“思维工具美国教授鲁特伯恩斯坦说,伟大的思想家使用过13种思维工具”,使用这些工具可以使人成为天才。
它们是:1、观察:通过观察磨练所有的感官,从而使思维变得非常敏锐。
2、想象:使用某些或全部感官在心里创造各种形象。
3、抽象:观看或思考某种复杂事物,去粗取精,化繁为简,把唯一本质的东西找出来。
4、模式认知:观察和研究不同的事物,找出它们在结构上或性能上的相似之处。
5、模式形成:找到或创立新方法,对事物活理出头绪,纳入规范。
6、类比:虽然两件事物迥然不同,但可以从功能上找到相同点。
7、躯体思维:使用肌肉、肠胃的感觉以及各种感情状态。
8、感情投入:将自己设想为自己所研究、绘画或写作的对象,与之合而为9、层次思维:能把情绪变成不同的层次,就象把素描改成雕塑一样。
10、模型化:能将复杂的事物简化成一个模型。
11、游戏中的创造力:能从毫无目的的游戏活动中演化出技术、知识和本能。
12、转化:使用新获得的思维技巧,形成新发明的基本构图,然后制出模型。
13、综合:使用各种帮助思维的工具得出结果便是综合。
能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事物进行思考,诸如身体、直觉、感官、精神和智力等。
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一、发散思维训练发散思维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通过以下发散训练,有利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1. 材料扩散:以某个物品为材料,当做扩散点,让学生设想它的各种用途。
如说出回形针的用途:把纸或文件别在一起,做发火……2. 功能扩散:以某种事物的功能作为扩散点,设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
如怎样达到照明的目的:点油灯,开电灯,点火把……3. 结构扩散:以某种事物的结构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如尽可能多地说出含圆形结构的东西:大阳,水滴,洒杯……4. 特征扩散:以某种事物的特征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特征的各种可能性。
如利用红色可做什么:禁止通行的信号灯,红印泥,红墨水……5. 方法扩散:以人们解决问题或制造物品的某种方法为扩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种方法的各种可能性。
天才就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发掘潜能的方法有哪些?
一、给予自己积极的暗示(积极暗示法);
二、在心中想象出一个比自己更好的“自 我形象”(自我形象设计法); 三、在实践中激发潜能(实践法)。
你还有哪些激发潜能的方法?
找出自己 的人生目 的及终极 目标
设计自我 形象,即 理想状态 下的形象
确定自 己的评 价标准
发挥潜能的四大配合因素
发现自己的潜能
潜能是巨大的
认 识
潜能是多方面的
发 实践锻炼法 走
掘 积极的
向
潜 特长并不等于潜能 能
潜 心理暗示法 能 目标设定法
成 功
潜能有待开发
……
和利用
潜能小故事三
一位已被医生确定为残疾的美国人,名叫思第文,靠轮椅代步 已二十年,他的身体原本很健康,他赴越南打仗,被流弹打伤了背 部的下半截,被送回美国治疗,经过治疗他虽然康复,却没法行走 了。
他整天坐轮椅觉得此生已经完结,有时就借酒消愁,有一天, 他从酒馆出来,照常坐轮椅回家,却碰上三个劫匪,动手抢他的钱 包,他拼命呐喊拼命反抗,却触怒了劫匪,他们竟然放火烧他的轮 椅,轮椅突然着火,思第文竟然忘记了自己的双腿不能行走,他拼 命逃走,求生的欲望竟然使他一口气跑了一条街。事后,思第文说: 如果当时我不逃走,就必然被烧伤,甚至被烧死。我忘了一切,一 跃而起,拼命逃走。以致停下脚步,才发现自己会走动。现在已在 纽约找到一份工作,他已身体健康,与正常人一样行走。
天才出于勤奋作文

天才出于勤奋作文天才出于勤奋。
天才,是一个让人羡慕的词汇,它常常被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表现出非凡才能的人。
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天才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出于勤奋和努力。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够看到许多天才都是通过勤奋和努力才取得成功的。
勤奋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习惯。
勤奋的人会在学习和工作中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他们不会因为困难而退缩,而是会在困难面前坚持不懈地努力。
勤奋的人会在每一次的失败中找到原因,并且不断地改进自己,直到取得成功为止。
正是因为这种勤奋,才让他们在某一领域脱颖而出,成为了天才。
勤奋的人通常会拥有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他们会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正是因为这种勤奋,才让他们能够在某一领域表现出非凡的才能,成为了天才。
比如,爱因斯坦就是一个勤奋的天才,他在物理学领域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正是因为他的勤奋和努力,才让他成为了世界物理学界的泰斗。
此外,勤奋还能够让人获得更多的机遇。
勤奋的人会更加敏锐地发现机遇,并且能够抓住机遇,从而取得成功。
正是因为这种勤奋,才让他们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脱颖而出,成为了天才。
比如,乔布斯就是一个勤奋的天才,他在苹果公司的创业过程中,不断地努力和奋斗,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总之,天才出于勤奋。
只有通过勤奋和努力,才能够成为真正的天才。
因此,我们应该在学习和工作中保持勤奋,不断地努力和奋斗,相信只要我们肯努力,就一定能够成为自己想成为的那个天才。
哪来的天才读后感

哪来的天才读后感哪去的天赋读后感(一)请记着,您的目的不仅是实现书模板评的写做,并且要给评论自身添上一个易记的末端,使它成为一篇一流的报刊文章。
正在被评论的书模板未被人忘记后多年,您城市为那篇书模板评而自豪。
附件——爱德华·豪我那原书模板怎样说呢,若是说它是讲胜利教的,它的教术味也太淡了,书模板外随处否睹象“钻研表白”“数据证实”相似那样的字眼,以是若是您所等待的是一原励志的书模板或者愿望它能给您甚么能现教现售的胜利的“葵花宝典”的话,便实的不消购了,那原书模板最焦点的内容其真至多用二页的篇幅便彻底能够讲完。
但很遗憾,也有点绝望的是,那原书模板真际上并无正在该高罪妇之处使劲气,这便是正在详细的糊口战事情外咱们到底该若何来运用“刻意操练”的本则去一直晋升本人?做者用了年夜质的篇幅去证实它所提倡的胜利者所获得的伟年夜成绩其实不是果为他们的天才,而是果为他们盲目天经由过程刻意操练去一直拓铺本人的才能的不雅点是如许的邪确,应该认可那样的不雅点很振奋民气,也颇有价值战意思,但那样的证实对付实邪念要读那原书模板并愿望能从外取得力气的人有效吗?实邪念读那原书模板的人愿望能从书模板外失到一些正在本人的现真糊口外实在否止的方式,去停止刻意操练,一直的开掘本人的后劲,也一直拓铺本人的才能,那才应该是重点,但很惋惜,那原书模板并无给咱们那样的工具,它的不雅点很邪确,否对咱们该若何使用它去改擅本人却出有任何领导意思。
哪去的天赋读后感(两)正在《同类—纷歧样的胜利启发》一书模板外提到了10000小时的观点,正在《哪去的天赋》的一书模板更具体的形容了10000个小时是怎样操纵的?提没了刻意训练的观点,正在必然水平上指没了普通人到达卓着形态能够接纳的一些方式、本则。
甚么是刻意训练呢?没有是二心两用的形态,没有是听一耳朵的形态,其实不是一个沉紧的历程。
书模板外是那样界说的:刻意训练须要下度散外精神,博注本人的形态;须要有亮确目的战方案,明晰确定须要改擅的元艳并高狠罪妇晋升,从XXXX些特定圆里操练,获得提高后,再正在其余圆里操练;须要重复年夜质的用口操练;须要实时反应,不雅察本人的形态并作调解。
哪来的天才

在记忆和思维领域的众多学术性研究表明,记忆 力等象征聪明的能力,也是来自于长时间的联系。 对于个人成就的研究至少说明,什么因素对成功 不起作用:
◦ 不是一种经验; ◦ 不是特别的天生能力; ◦ 不是诸如智力、记忆力等一般能力
那是什么?!
西柏林音乐学院。将专业小提琴演奏者按成绩分为三组 共同点: ◦ 8岁开始学习,15岁立志成为职业演奏家,在研究时已经学习了10年。 ◦ 每周花在音乐的时间51小时。认为提高最大的是“单独练习”最有效。 不同点: ◦ 最好和较好的两组平均每周单独练习24小时;相对较差的9小时。 ◦ 第一组总时间7410小时,第二组5301小时,第三组3420小时。
练习中的平凡与伟大
1992年,一个研究小组去英格兰寻找天才。他们 首先被认为最需要天分的领域音乐,结果没有发 现天才。导致音乐表现如此巨大差异的是:练习 时间。 比如,要达到小提琴5级水平,需要1200个小时 练习,“天才”更早的达到了,原因很简单,他 们每天练习的时间更多。
莫扎特
11岁创作4首小提琴协奏曲,16 岁3首;但是,都是“组装”和改 编; 此间的作品没有一个被视为其伟 大作品。 直到21岁,第九钢琴协奏曲,但 是至此他已经接收音乐教育18年 了。
音乐模式 国际象棋模式 体育模式
音乐模式:像音乐家那样针对某一章节反复练习。 每次演奏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是差距在于表演的能力。 商业中的每次讲解和发言你们都做得很好了,但是好的程度如何呢? 以演讲为例:观看一个你认为非常好的演讲,然后分解出其中的优点; 然后在你忘记大部分内容的情况下,根据笔记表达同样的演讲内容;最 后,将自己的演讲与原演讲比较、反馈;不断重复。
关于世界上高智商的名人有哪些

关于世界上高智商的名人有哪些智商是我们评断一个人是否聪明最直观的标准,正常人的智商通常在85-115之间。
而一些神童、天才的智商通常会达到150-200,甚至超过200。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关于世界上高智商的名人有哪些,希望大家喜欢!一: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智商300威廉·詹姆斯·席德斯(1898年4月1日~1944年7月17日),是一名拥有极高数学和语言天赋的美国神童,也是人类历史上智商最高的人,他的智商高达300!网上曾有谣传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为威廉姆·阿尔弗雷德·昆宁顿,智商高达350的剑桥学生,其实这个人并不存在,他的事迹都是根据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改编而来的。
席德斯的高智商并不是空穴来风的,家庭渊源是他高智商的重要来源。
席德斯的父亲鲍里斯·席德斯(1867年~1923年),是乌克兰犹太移民,在哈佛大学跟从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研究心理学及哲学,并取得四个学位,他母亲则在波士顿大学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少年的席德斯就在这样有着出色的基因的家庭诞生。
当然,席德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成为智商最高的人就说明他突破了家族基因,智商变异,成为更卓越的人。
威廉·詹姆斯·席德斯的悲剧天才人生虽然他是人们公认的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但他的一生并不顺利,没有创造任何与其智商相匹配的成就。
虽然他拥有者极高的智商,却在人际交往和融入社会方面有着极大的缺陷。
世界上智商最高的人:威廉·詹姆斯·席德斯智商300(3岁自学中文) 出生后6个月,会说:“Aluminum”。
出生后8个月后:指出地球的卫星为月亮。
出生后18个月,能阅读《纽约时报》。
2岁时,自学拉丁文,3岁时自学中文。
4岁时,可以用希腊文阅读《荷马史诗》,以拉丁文阅读《高卢战争》。
6岁时,自学解剖学和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学。
高尔基关于天才的名言

高尔基天才的名言高尔基关于天才的名言关于天才,高尔基说过什么有名的话呢?下面是高尔基关于天才的名言,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尔基关于天才的名言天才出于勤奋。
——高尔基人的天才只是火花,要想使它成熊熊火焰,哪就只有学习!学习。
——高尔基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
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而已。
——高尔基天才就是劳动,人的天赋就像火花,它可以熄灭,也可以燃烧起来,而逼它燃烧成熊熊大火的方法只有一个,就是劳动再劳动。
——高尔基天才,就其本质而说,只不过是一种对事业、对工作过盛的热爱而已。
——高尔基高尔基的名言我读的书愈多,就愈亲近世界,愈明了生活的意义,愈觉得生活的重要。
——高尔基科学家的成果是全人类的财产,而科学是最无私的领域。
——高尔基真理是认识事物的工具,是人们前进和上升的道路上的阶梯,真理都是从人类的劳动中产生的。
——高尔基要热爱书,它会使你的生活轻松:它会友爱地来帮助你了解纷繁复杂的思想情感和事件:它会教导你尊重别人和你自己:它以热爱世界热爱人类的情感来鼓舞智慧和心灵。
——高尔基理想,能给天下不幸者以欢乐。
——高尔基热爱劳动吧。
没有一种力量能象劳动,既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
——高尔基在重视劳动和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我们有可能来创造自己的新的道德。
劳动和科学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两种力量。
——高尔基人必须像天上的星星,永远很清楚地看出一切希望和愿望的火光,在地上永远不熄地燃烧着火光。
——高尔基书籍使我变成了一个幸福的人,使我的生活变成轻快而舒适的诗,好像新生活的钟声在我的生活鸣响了。
——高尔基最爱发牢骚的人就是没有能力反抗,不会或不愿工作的人。
——高尔基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理智力量的信心。
——高尔基书籍一面启示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着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了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高尔基感到自己是人们所需要的和亲近的人——这是生活最大的享受,最高的喜悦。
每个人都是天才-作文

每个人都是天才每个人都是天才,只要你具备以下条件:天才,是百分之百的汗水。
没有汗水的挥洒,哪来成功的灵感?有言:灵感需要发掘。
但发掘的效果决定于发掘的尺度。
所以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只要汗水洒得欢,灵感自会滚滚来。
爱因斯坦那所谓的百分之一的灵感,不过是投机于他的最后一滴汗水而已。
只是他把那百分之一的汗水,误认为百分之一的灵感。
如果没有千百次失败的教训,他怎么能够获得这最后的灵感?可见,笨鸟先飞不是巧,巧的是: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天才,是百分百的汗水,即坚持与勤奋的总和。
天才,是百分之两百的谦虚。
没有胸怀的人,难以成就大事。
总是自以为是,好似勇者无敌。
殊不知,是那般匹夫之勇。
家喻户晓的孔大圣人,他的一生都是在谦虚和无尽的学习中度过。
孔子学于师襄子,学琴。
会其音,却坚持要会其意;会其意,还要精;精于琴,便求问琴曲的创作者^试问,古往今来,有谁有这般不耻上问,谦虚万分呢?不似当代,许多人自认为身怀绝技,技艺高超,到处张扬炫耀。
到头来,却让人看了笑话,说是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
可见,一个人本身是天才,但只有谦虚才有助于成为真正的天才。
因为只有做到学无止,问无穷,才能屹立于天才之林。
天才,是马不停蹄地钻研。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滴汗水,一缕甘泉。
只有时刻不停止对自己学术的钻研,才会每时每刻都得到成功带来的惊喜。
只有奋力奔驰,才有可能抵达成功的彼岸。
综上所述,天才,是百分百的汗水加百分之两百的谦虚,再配合永不放弃的刻苦钻研的精神。
所以,我们每个人除了要相信自己是天才之外,还要不失时机,落实自己的行动,促成质的飞跃。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哪来的天才?》读后感
绍兴市蕺山中心小学行知校区308张欣煜指导老师:张婧
在书籍的大家庭中,有两种书,好书和坏书。
我就看了一本好书,叫《哪来的天才?》。
其中有一篇是这样写的:你的外婆也许会告诉你,如果要成为泰格·伍兹、温斯顿·丘吉尔、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莫扎特这样的人,就必须埋头苦干。
但事实并不仅如此,你还必须坚持不懈地“刻意练习”,你必须学会如何对结果进行分析,如何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对于杰出人士而言,刻意练习最重要的作用是使他们能够突破或者绕过大多数人普遍认为的决定性限制。
具体来说,它能够使他们比大多数人感悟更强,知道更多,记得更牢。
最终,多年高强度的刻意练习能够完全改变人的身体和大脑。
我觉得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进行“练习”,每个人都有可能获得成功,而不是仅仅取决于你的智商或者是情商。
练习也是有许多种方法的,音乐模式就是其中一种。
你知道你要传达的信息,挑战在于如何高效的表达出来,信息可以被拆成小片,每一片进行分析,然后反复练习。
演讲和写作属于音乐模式。
刻意练习缺乏乐趣,做我们得心应手的事情会让人浑身舒畅,但这恰恰是刻意练习的反面。
从本质上说,刻意练习是不令人愉快的。
在这本书中,我懂得了很多。
我希望大家也去看看这本书。
点评:文章为我们介绍了《哪来的天才?》这一本书,通过书中
一段关于坚持不懈刻意练习的引用,向我们展示了刻意练习的重要性,要成为出色的人,除了埋头苦干,更需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刻意练习。
随后,小作者提出她的观点,成功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商或是情商,刻意练习虽然无趣但仍然有其必要性。
明白了这一点,更能促使自己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