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血症的护理观察PPT课件

合集下载

新生儿出血症的防治及护理

新生儿出血症的防治及护理

作 者简 介 : 玉妹 ( 93 1 , 李 1 6 . 一) 大专 , 临床 护 理 , 生 儿 室护 士 长 , 主任 护 师 。 新 副 【 要1目的 : 讨 新 生 儿 出血 症 的 临床 特 征 、 生原 因和 治疗 方法 。方 法 : 结 分 析 3 摘 探 发 总 2例 新 生 儿 出血 症 的 临床 资料 。结 果 :2例 均 为 顺产 , 3 纯母 乳 喂 养 儿 , 消化 道 出血 多 见 , 予禁 食 、 胃, 脉 补 液 、 t 、 止 血 等 药物 , 治愈 。 结论 : 生 以 给 洗 静 Vi K1 立 均 新 儿 出血症 发 病 原 因是 维 生素 K 缺 乏 , 用维 生 素 K 预 防 和 治 疗本 病 是 安 全有 效 的 方 法 。 【 键词 】 生 儿 ; 关 新 出血症 ; 生 素 K 维 新 生 儿 出血 症 是 由于 维 生 素 k及 其 依 赖 因 子 显 著 缺 乏 所 和水 果 , 以增 加 维 生素 K 的摄 入 量 , 证 胎 儿 的需 要 。 保 致 。新 生 儿 生 后 2 4天 凝 血 因 子 Ⅱ、 Ⅸ 、 ~ Ⅶ、 X处 于 低 水 平 , 3 4 有 肝胆 病 及 妊 娠 期 用 过 维 生 索 抑 制 剂 或 估 计 有 早 . 为生 理 性 缺 乏 , 些 因 子 统 称 为 维 生 素 k依 赖 因 子 。 因 为 它 产 可 能 的 孕妇 , 临产 前 要 注 射 维 生 素 K, 这 在 以提 高 胎 儿 肝 内维 们 合 成 必 需 有维 生 素 k参 加 , 新 生 儿 出 生 后 几 天 内 , 内不 生素 K 的贮 备量 。新 生 儿 出生 后 肌 注 维 生 素 K1 而 体 —2毫 克 , 也 能 自行 合成 维 生 素 k 以致 体 内原 有 的 凝 血 酶 原 代 谢 消 耗 后 , 有 同样 的 效果 。 , 3 5 做 到早 期 喂 养 。 出 生 后 1 2小 时 喂 糖 水 ,— 6小 . — 4 不 能 随 即 补充 而 使 凝 血 因 子 下 降 。一 般 多 在 生 后 2 4 发 — 天 病 。新 生儿 出血 症 多 数 病 例 为 胃肠 道 出血 , 现 为 吐 血 或 咖 时开 始 喂母 乳 ; 产 儿 出 生 后 4 时试 喂糖 水 , 吮 吸 吞 咽 能 表 早 小 若 啡 样 物 , 便 带 血 或 黑 便 , 次 是 皮 肤 、 部 出 血 。晚 发 型 出 力 好 , 可 直接 喂 母 乳 , 之 有 利 于 维生 素 K 的合 成 。 大 其 脐 就 使 血 症 表 现为 惊 厥 , 发 型 、 典 型 一 般 病 情 较 轻 , 发 型 重 者 早 经 晚 3 6 对 初 生 , 其 是 早 产 或 母 体 缺 乏 维 生 素 K 的婴 儿 , . 尤 可 引起 休 克 甚 至 死 亡 。 在 生 后 一周 内要 特 别 注 意 观 察 其 精 神 、 志 、 色 、 吐 物 和 神 面 呕 1 临 床 资 料 大便性质、 次数 、 色 和 量 , 颜 以及 身 体 的 其 他 部 位 有 无 出血 倾 11 一 般 资 料 : 院 新 生 儿 室 2 0 ~ 20 . 我 0 6 0 9年 收住 新 生 向 。 同时 少 惊动 患 儿 , 持 安 静 , 保 以减 少 出 血 。 儿 出血 症 共 3 2例 。其 中男 2 例 , 1 例 , 月 儿 2 例 , 产 4 护 理 O 女 2 足 7 早 儿 5 , 为母乳喂养 。 例 均 4 1 消 化 道 出血 时 应 禁 食 , 轻 对 胃黏 膜 的刺 激 , 呕 . 减 待 1 2 临 床 表 现 : 组 患 儿 主 要 表 现 为 吐 血 或 咖 啡 样 物 , 吐控 制 后 尽早 喂奶 。根据 呕 吐情 况 决 定 禁 食 时 间 禁 食 期 间 . 本 (0例 , 6 )大 便 带 血 或 黑便 ,7例 , 2 ) 脐 部 出 血 应 密切 观 察 患儿 的一 般反 应 , 括 哭声 动 作 反 应 , 食 反 射 程 2 占 3 , ( 占 2 , 包 觅 度 等 。同 时进 行 血 糖 监测 , 防止 低 血 糖 。 以 ( 例 , 9 ) 颅 内 出血 ( 3 占 , 2例 , 6 ) 占 。 1 3 治疗 方 法 : 部病 例 人 院 时 即肌 注 维 生 素 K1 5mg . 全 , 4 2 洗 胃 : 医 嘱用 1 碳 酸氢 钠 液 或 生理 盐 水 洗 胃, . 按 清 每 日 1次 , 3 。 出血严 重 时可 给 予 立 止 血 , 并 贫血 者 输 除 肠 道 内 的剩 余 物 。 共 天 合 新 鲜 血 1  ̄ 2 / g 根 据 伴 随 症 状 对 症 给 予 吸 氧 、 惊 、 0 0mlk , 止 纠 4 3 体 位 : 应 取 头 高 脚 低 斜 坡 右 侧 卧位 , 吐时 可 暂 . 均 呕 正 贫 血 等治 疗 , 时保 证 热 量 的供 应 。 同 给 俯 卧 , 朝下 轻 拍 背 , 于 呕 吐 物 流 出 , 后 侧 卧 , 止 吸人 脸 利 吐 防 14 结果 :2例 患儿 均 治 愈 出 院 。 . 3 性肺炎。 2 讨 论 4 4 耐 心 喂 奶 , 吮 猛 的 婴 儿 在 喂 奶 时 要 吸 吸停 停 , . 吸 奶 本组 3 2例中发病 年龄 都在 生后 2 时 ~2个月 内, 4小 均为 纯 汁 要适 宜 , 姿势 要 正 确 , 儿 应 取 斜 坡 式 卧 位 , 奶 后 应 将 患 婴 喂 母乳 喂养 , 而且 有 些患 儿 出 生时 未 肌 注维 生 素 K1 。母乳 喂养 儿 儿 竖起 轻 轻 拍 背 , 胃内空 气 逸 出 , 吃奶 后少 翻 动 头 、 背 , 让 在 颈 发生 维生素 K缺乏 性 出血 的机 会是 牛奶 喂养 者 的 1 ̄ 2 5 0倍 , 原 并 将头 抬 高 片刻 因是母 乳 中维生素 K含量 仅有 1 /l为牛乳 的 2 。母乳 喂 5 d, 5 4 5 呕 吐 后 及 时 清 除 口、 内 奶 汁 : 吐 物 可 用 棉 签 蘸 . 咽 呕 养儿 肠道 内主要 为乳酸杆 菌 , 合成 维 生素 K 少 , 内源 性维 生 素 出 或用 包 有 消毒 纱 布 的 手 帕 伸 入 口 内轻 轻 揩 净 , 用 导 管 接 致 或 K 产 生不 足[ , 1 如合 并有 腹 泻 或肝 胆疾 患 时 , 加 速 了晚发 型新 注射 器 抽 吸 , 作轻 柔 , ] 则 动 切忌 损 伤 黏 膜 , 呕 吐致 窒息 , 给 氧 若 可 生 儿 出血症 的发生 。因此 , 防 由于维生 素 K 缺乏 引起 的新生儿 气 吸人 , 预 紧急 情 况 时可 口对 口人 工 呼 吸 。 颅 内出血对 于减少 婴儿伤 残和死 亡率 具有重 要意 义 。 4 6 迅 速 建 立 静 脉 通 路 : 格 控 制 滴 速 , 医 嘱 准 确 及 . 严 遵 3 预 防 时地 用 药 , 以保 证 营养 的 供 给 和 纠正 水 电解 质 紊 乱 。 3 1 在 出生 时 肌注 维 生素 K ,m , . 1 l g 或孕 妇 产 前 每 1给 维 3 4 7 呕 吐 后皮 肤 清 洁护 理 : 温 热 水将 口角 、 下 、 . 用 颈 耳后 生 素 k2 ~4毫克 口服 , 服 1 , 分 娩 前 数 小 时注 射 维 生 素 奶 汁用 消 毒 毛 巾清 洗 干 净 , 生 儿 皮 肤 柔 嫩 , 质 层 薄 , 肤 连 周 或 新 角 皮 k 均 可预 防本 病 的 发生 。但 2 , 0世 纪 9 O年 代 , 学 者 曾认 为 肌 障壁 功 能差 , 有 口水 、 汁 均能 引起 发 红 、 奶 溃烂 , 内衣 和 包 被 应柔 注 维 生素 K 1可能 增 加 白 血病 和癌 症 的几 率 , 张 口服 维 生 素 软 , 应 随 时更 换 , 时应 注 意 保 暖 ] 主 并 同 。 4 8 做好 婴 儿 家 长 的 心理 护 理 和 健 康 教 育 , 知患 儿 家 . 告 K ~2m , 经 多年 对 照观 察证 实 , 生 素 K 无 论 肌 注或 口 11 g后 维 1 服 均未 增 加癌 症发 病 率 , 口服 维 生 素 K1 有 引起 晚 发 维 生 长 用 维 生素 K 预 防 和 治疗 本 病 是 安 全 有 效 的 方 法 , 而 却 耐心 讲 解 素 K出 血者 , 因此 , 目前 仍 主 张 以 肌 注 为 妥 口 。对 于 有 高 危 因 新 生儿 的特 点 , 长 发 育知 识 , ] 生 喂养 方 法 , 其 了解 育 儿 知识 , 使 素 的新 生儿 在 出 院 前 或 满 月 时 再 肌 注 1 维 生 素 K1喂 奶 母 掌 握 婴儿 常 规 护理 方 法 , 婴 儿 的 健 康 成 长具 有 重 要意 义 。 次 , 对 亲 每周 服 维生 素 K 0 克 2 , 2毫 次 以减少 晚 发 型新 生 儿 出血 症 的 参 考 文献 发生 。 [] 刘 文 臣, 1 白薇 . 孕妇 口服 维 生 素 K 预 防 新 生 儿 出血 症 的 3 2 孕 期 服 用 干 扰维 生 素 K 代谢 的药 物 者 , 在妊 娠 最 . 应 临 床观 察 . 国 当代 儿 科 杂 志 ,04 6 6 :2 —54 中 2 0 ,() 5 3 2 后 3 月 期 间 及分 娩前 各 肌 注 1 , 个 次 维生 素 KI ] mg纯 母 乳 ,O , [ ] 胡 亚 美 , 载 芳. 福 棠 实 用 儿 科 学. 7版. 京 : 民 2 江 诸 第 北 人 喂养 者 , 亲应 口服 维 生 索 K1 2 m / , 周 2 , 母 ,0 g 次 每 次 所有 新生 卫 生 出版 社 , 0 2 4 0 8 2 0 , 8 —4 2 儿 出生 后 应 立 即 给予 维 生 素 K1 0 5 l , . 一 mg肌 注 1次 , 以预 防 [] 樊 绍 勇. 3 极低 体 重 儿 临床 应 注 意 的 几 个 问题 . 国实 用 中 晚发 性 维 生 素 K1缺 乏 , 产 儿 、 肝 胆 疾 病 、 性 腹泻 、 期�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护理查房ppt课件

新生儿出血性疾病护理查房ppt课件•出血性疾病概述目录•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特点•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护理•护理查房实践与案例分析•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01出血性疾病概述出血性疾病是由于止血机制异常引起的自发性出血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类疾病。

定义根据病因可分为遗传性出血性疾病和获得性出血性疾病。

分类定义与分类遗传性出血性疾病通常由基因突变导致,如血友病、血管性血友病等。

病因与病理生理遗传因素临床表现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因个体差异而异,可表现为皮肤瘀点、瘀斑、关节积血、肌肉血肿等。

诊断方法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如凝血功能检查、血小板功能检查等)进行诊断。

临床表现与诊断02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特点发病率与流行病学发病率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较高,是导致新生儿死亡和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流行病学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因地区和种族而异,一些地区的新生儿出血性疾病发病率较高,可能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与特点临床表现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样,可表现为皮肤、黏膜、内脏等部位的出血,严重时可出现贫血、休克等症状。

特点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特点是病情重、进展快,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同时不同病因的出血性疾病可能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

诊断与鉴别诊断诊断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如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检查等。

鉴别诊断新生儿出血性疾病需要与其他导致出血的疾病进行鉴别,如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肝炎等,鉴别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03新生儿出血性疾病的护理新生儿需要一个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要适宜,避免噪音和刺激。

保持适宜的环境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喂养,保证新生儿的营养需求。

注意观察喂养后是否有溢乳、呕吐等症状。

喂养护理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更换尿布,避免红臀等皮肤问题。

皮肤护理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体征,如体温、呼吸、心率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新生儿出血症》课件

《新生儿出血症》课件

死亡率
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较 高,尤其是颅内出血患儿 。
地域差异
不同地区、不同医院、不 同时间段发病率存在差异 。
02 新生儿出血症的症状与体征
症状
01
02
03
04
皮肤出血
皮肤出现瘀点、瘀斑,呈红色 或紫色,可出道等粘膜部 位出现出血或血性分泌物。
关节出血
鉴别诊断
新生儿其他出血性疾病
如新生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新生儿血友病等,需通过实验室检 查和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其他原因引起的消化道出血
如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应激性溃疡等,需根据患儿的临床表 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可表现为意识障碍、惊厥等症状,需通过头颅影像 学检查进行确诊。
其他并发症
如心脏疾病、肾脏疾病 等。
03 新生儿出血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
新生儿出现皮肤、黏膜出血,呕 血、便血等消化系统症状,以及 颅内出血引起的神经系统症状。
实验室检查
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凝血 活酶时间等指标异常,纤维蛋白原 减少或缺乏。
病因诊断
根据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 及家族史,综合分析确定病因。
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
其他症状
如贫血、发热、呕吐、腹痛等 。
体征
贫血貌
皮肤苍白,眼睑结膜苍白 。
出血部位
皮肤、粘膜或关节肿胀、 疼痛等。
其他体征
如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 等。
并发症
感染
出血症患儿容易发生感 染,如肺炎、肠道感染
等。
贫血
长期慢性失血可导致贫 血,影响生长发育。
休克
大量失血可导致休克, 危及生命。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1
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
•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 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护理常规 • 新生儿心脏病护理常规 • 新生儿呕吐护理常规 • 新生儿出血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 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 蓝光治疗及护理常规 •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 新生儿先天性梅毒护理常规 •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 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常规 • 新生儿高血糖护理常规
皮肤护理,尤其要要警惕脑部并发症。 5、注意保暖,纠正缺氧,黄疸较重者应按医嘱及时光疗,并按蓝光箱治
疗护理常规。 6、按医嘱保证抗生素的正确应用,注意药物的浓度,时间、静脉输液时
注意速度,必要时用输液泵。 7、一般护理:包括皮肤、口腔清洁及感染病灶的护理。
4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围生期新生儿常见的脑损伤,主要由于围生期缺氧及数量所致 的脑室周围一脑室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及脑实质出血等。
水液洗胃或暂者给予禁食并保持呼吸通畅,防止窒息 6、加强基础护理,防止红臀等。
5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分宫内感染性肺炎及出生后感染性肺炎。 (1)宫内感染肺炎是发生在宫内和分娩过程中胎儿吸入羊水、胎粪及致污
染的阴道分泌物所致。 (2)出生后感染性肺炎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致。 1、按新生儿护理常规。 2、卧位:必要时半卧位,应以常更换体位,拍背,吃奶呛咳者应给予鼻
饲、防窒息。 3、给氧prn;根据病情选择头罩或鼻导管,给氧保持患儿口鼻腔清洁,
保证氧气的供给,同时严密监测血气变化,缺氧好转后即应停止给氧, FiO20.3-0.5并湿化。 4、吸痰prn,保持呼吸道通畅。 5、超声雾化prn,痰液粘稠者应雾化后及时拍背,吸痰 6、保证静脉输液通畅,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最好采用微量泵控制。 7、严密观察病情:神态、面色、呼吸快慢,深浅及节律、缺氧情况,如 有呼衰、心衰、休克等征象时即刻报告医生,并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

新生儿出血症ppt课件

新生儿出血症ppt课件
其临床特点是生后 2~5 天出现自发性渗 血,以胃肠出血为多见。
新生儿出血症
3
病因
Ⅱ、Ⅶ、Ⅸ、Ⅹ等凝血因子主要在肝脏 微粒体内合成,必须维生素K参与。
本病病因主要有: 肝脏储存量低 维生素K的合成受影响少 摄入不足 吸收少
新生儿出血症
4
发病机制
发病机制: 维生素K缺乏
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 (Ⅱ、Ⅶ、Ⅸ、Ⅹ因子)活性降低
新生儿出血症
Hemorrhag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
新生儿出血症
1
内容要点
定义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新生儿出血症
2
定义
新生儿出血症是一种因维生素K缺乏而导 致维生素K依赖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因 子)活性降低所致的自限性出血性疾病。
出血
新生儿出血症
5
临床表现
早发型:于出生后24小时内发病 经典型:多数于生后第2~3天发病,早产
儿可迟至2周 晚发型:见于生后1个月后发病,最常见
为颅内出血
新生儿出血症
6
实验室检查
1,凝血功能检测:
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
部分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
凝血酶时间、出血时间、 血小板/血块退
VitK1以预防晚发型VitKl缺乏。
新生儿出血症
12
新生儿出血症
13
新生儿消化道出血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减少
新生儿出血症
10
治疗
静脉注射维生素K11-2mg/kg,可迅速改善出 血,出血量多可输新鲜血或冰冻血浆10~ 2Oml/kg
一般治疗:暂禁食,静脉补充营养;纠正贫 血纯母乳喂养者,母亲应口服VitK1 新生儿出生后立即给予VitK11mg 肌注 正常新生儿应在生后1个月、2个月时肌注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39
健康教育:三早
第一早,早发现早预防,有备无患
新生儿颅内出血死亡率高,非常凶险,但只要能早发现早预防, 就可以阻止造成颅内出血的某些因素。
1.重视产前检查 —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第一步
怀孕时一定要重视产前检查,特别是孕中、后期的产检,决不能 抱有侥幸心理。如果经产检发现问题,就要按约复诊并根据医生 建议及时干预。
7
流行病学
高危因素的足月儿; 胎龄≤32周早产儿;或体重低于1500g的
早产儿,颅内出血发病率40-50 %。 早产儿多见,病死率较高,病死率18·5%。
8
轻型颅内出血几乎全部存活,后遗症0~ 10%;
中型死亡率5%~15%,后遗症15%~ 25%;
重型死亡率达50%~65%,后遗症65%~ 100%。
14
病因和发病机制
早产与颅内出血: 胎龄<32周的早产儿,室管 膜发育不成熟,易引起毛细血管破裂 而出血。
产伤与颅内出血: 胎头过分受压,或头颅机械损 伤,导致静脉血管破裂而出血。
胎位不正
胎儿过大
产程延长 15
缺氧缺血窒息与颅内出血:低氧血症、高碳酸血 症,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破裂而出血, 或静脉血栓 形成、脑静脉血管破裂而出血。
19多数病例出生时有窒息复苏好转缓慢呼吸困难12小时内出现大脑皮层受刺激兴奋性增高的症状烦躁不安叫体温不升拥抱反射亢进肌震颤抽搐凝视斜视眼球颤动两侧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向消失呼吸紊乱等由于新生儿骨缝未合增高征状常不甚明显前囱可能紧张但少隆起和喷射性呕吐角弓反张并不多见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ICH) 四川省人民医院新生儿监护室 舒辉 1
42
第三早,早训练促进大脑康复
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新生儿颅内出血抢救过来后,未来病 情发展是很难估计的,虽然轻、中型患儿后遗症发生率较 低,但一般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症状。尽管如此,却并不表 示宝宝将来一定是残障, 但这需要爸爸妈妈付出非常巨大 的努力,比如坚持让宝宝进行康复训练,尽量开发他的智 力。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1.2 瞳孔的观察 瞳孔变化是反映颅脑损伤程度及病情变化的重要标志,如一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或消失,提示脑受压;双侧瞳孔大小多变,或出现眼球分离,提示有脑干损伤;如果先一侧瞳孔散大,后双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患者呈深昏迷,是病情危重接近临终的表现,应积极采取措施抢救。

1.3 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 伤后每15m in~30m in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

如呼吸深慢,脉搏缓慢,血压高,多提示颅内压升高,或是脑疝的早期表现;如出现呼吸浅促,脉搏快而微弱,血压下降,昏迷加深则说明病情危重,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2 急救与护理2.1 保持呼吸道通畅 采取头抬高10cm~15c m,偏一侧的卧位,可避免呕吐物、分泌物误吸入气管内引起窒息或并发吸入性肺炎,防止舌后坠。

如呼吸道已有呕吐物、分泌物,要及时吸出。

舌后坠者,可托起患者下颌或放置口咽通气导管。

立即给氧3L/m in~5L/m in,呼吸衰竭者,应立即气管插管,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2.2 建立静脉通路 20%甘露醇250m l静脉快速滴入以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预防脑疝发生。

如合并出血性休克,首先给予止血、快速输液等抗休克处理,待休克纠正后方可使用脱水剂。

2.3 安全护理 如有烦躁不安者,应使用床栏和约束带约束,避免引流管滑脱或自行拔管、坠床等意外,约束不宜过紧,必要时按医嘱应用镇静药物。

2.4 高热的护理 伤后早期出现高热,多由于脑干损伤或丘脑下部损伤所致,高热可致代谢增强,加重缺氧,促进脑水肿,一般采用大血管处放置冰袋、冰帽,或使用调温床控制体温,可降低脑细胞耗氧量,改善脑的缺氧状态。

2.5 预防并发症 耳、鼻有脑脊液外漏者,应卧向患侧,用无菌棉签轻轻擦去,忌冲洗和填塞,以防颅内感染。

3 体会重型颅脑损伤病情危重而复杂,变化迅速,必须严密监测意识、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作出正确判断,为诊断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护士应积极配合医生做好抢救工作,忙而不乱,循序进行,分秒必争,是抢救必不可少的条件,也是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的重要措施,还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高, 与新生儿溢奶有区别 , 正常溢奶前 囟平软 , 精神状态 良好。
如有消化道畸形,多伴有腹胀及大便形态改变 。
26 观 察摄入情况 . 注意皮肤弹性 ,防止脱水过度造成 电解质紊乱 ,治疗方面尽量静脉给药,防止皮肤硬 结。注意静 脉给药速度 ,滴速应控制在 4 ~6滴/ n mi,以防止并发症的发

23 观察前 囟 正常新生儿的前囟约 为2 m ̄2m大小, - c c
如果观察患儿前 囟凸 出,饱满 或者紧张 ,提示有颅 内压增 高,
1 65・

经验交流 ・
21 0 0年 l 月 学 术 版 下 半 月 总 第 2 1 1 2期
C ia e l hn H ah t
时 吸 痰 ,以防 止 分 泌物 堵 塞 ,保 持 呼 吸道 通 畅 。吸痰 动 作 要 轻
3 讨论
吸入疗法是 目前治疗哮喘 的最主要的方法 , 其优 点是药物
以气雾形式 ,经气道直接到达肺 部病变部位,作用直接,起效
迅速,避免 了对非病变器官的影响,同时用药量少 ,比口服或
2 护理 2I 一般 护 理 .
静脉用 药量减少 了几十倍 以上,大大减轻 了毒副作用 , 疗效高 且使用 方便 , 加储物罐后克服 了定量气雾剂的不足延长 了定量 气 雾剂 喷嘴至 口腔 的距离 , 定量气雾剂喷出气体对 口咽部气道 的瞬间刺激 , 同时提供 了药物储存空间,防止 了喷 出的药物散 失, 病人有更多次吸入的机会 , 提高了吸入药量和治疗 的效果 。 由于储物罐的缓冲 , 明显减少 了咽部药物 的沉积量 , 还 提高了 用药安全度 。 适用于各年龄阶段 ,尤其是婴幼儿及老年人 , 避 免了静脉用药的风险与痛苦。因此使用定量气雾剂+ 储物罐吸 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是一种 行之有效 、简便的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情观察一
• 时间:12月9日早上(入院第三天) • 观察人:a3班护士 • 问题:此患儿垫于面颊下方的小毛巾上可见硬币面积大小的暗褐色粘液样污渍,污渍
从何而来? • 排除药液污渍、奶渍、其他污渍,护士怀疑为患儿胃内呕吐物
分析问题所在
• 该患儿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的可能? • 有没有可能也存在其他系统或部位的出血呢?
总结
• 我们护理工作中并不是一味机械地完成任务,而是将病情观察放于首位,发现异常立 即引起警觉。
• 不要错过了任何观察病情的机会,就算是日常简单的生活护理,像换尿布、喂奶等, 也要细致观察,我们始终是病人最好的观察者。
• 新生儿病情复杂,变化迅速,这需要我们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临床护理技能,做到理 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具备良好的应变能力,并及时与医生做好沟通,这也是我们的 职责所在。
医生喜欢什么 样的护士?
NO
机械刻板操作 盲目执行医嘱
总结
YES
积极主动地病情观察 良好的应变能力 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 冷静的头脑 医护沟通及时
一例新生儿出血症的护理观察
患儿基本情况
• 患儿姓名:程莲B • 性别:女 • 年龄:30分钟 • 诊断: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 入院时间:2013年12月6日
患儿基本情况
• 入院体查:体温36.2℃,心率120次/分,呼吸52 次/分,体重1.93kg,心肺腹检查无异常,肤色红 润,皮肤无出血点、瘀斑情况。
病情观察二
• 护士再次仔细查看患儿 • 新的发现 • 尿布上方可见指甲大小新鲜血印 • 脐窝内有少量新鲜血液渗出
警觉
• 她立即联想到早晨8:30分为患儿行动脉穿刺采血 时,穿刺部位按压5分钟后仍有少量出血。
• 警惕患儿有出血倾向!
分析问题所在
• 否患有出血症? • 新生儿咽下综合症? • 消化道出血? • 先天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癜? • 血友病?
呕血!
渗血!
止血困难!
及时医护沟通、辅助检查
• 护士立即将这些情况及时汇报给了主管医生。 • 体格检查:未见体表有出血点、瘀斑 • 辅助检查: 凝血四项结果示凝血酶原时间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延长 血常规示血小板数正常 • 医嘱: 禁食 冷盐水洗胃,洗出约5ml暗红色血性液 维生素K11mg静脉推注。
效果评价
• 12月10日下午(第四天)没再发现患儿有呕吐暗褐色物 • 脐部干洁,无渗血。 • 维生素K治疗有效,诊断为经典型维生素K缺乏出血症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 根据发病时间分为3型,早发型、经典型和晚发型。 • 维生素K治疗有效有助于本病诊断。
• 出生情况:G1P1,36周,顺产,羊水清,Apar评 分10-10-10分。
• 家族史:父母健康,无遗传类、精神类、传染性 疾病。
治疗及护理
• 温箱保暖 • 血氧饱和度监测 • 抗生素 • 维生素K • 合理喂养
• 维持正常体温。 • 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有效呼吸。 • 预防感染,做好保护性隔离。 • 预防出血。 • 循序渐进加奶,预防坏死性小肠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