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面积计算级九分法

合集下载

9分法计算烧伤面积的口诀

9分法计算烧伤面积的口诀

9分法计算烧伤面积的口诀摘要:1.烧伤面积九分法的概述2.烧伤面积九分法的计算方法3.烧伤面积九分法的具体应用4.烧伤面积九分法的优缺点正文:烧伤面积九分法是一种常用的估算烧伤面积的方法,它将人体表面积划分为十一个9% 的等份,再加1% 构成百分之百的体表面积。

这种方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烧伤估算,可以快速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比例。

烧伤面积九分法的计算方法如下:1.将人体体表面积划分为十一个9% 的等分,再加1% 一个等分,构成100% 的体表面积。

2.具体划分为:头面颈部1 个9%,躯干3 个9%,两个上肢2 个9%,双下肢5 个9%,再加上会阴部1%,共11 个9%,加1%,等于100%。

3.临床上具体分法是:头面颈各占3%,双手占5%,双前臂占6%,双上臂占7%,躯干前13%,躯干后13%,会阴部1%,双臀部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烧伤面积九分法的具体应用如下:1.估算烧伤面积:通过九分法可以快速估算出烧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比例。

2.指导治疗:根据烧伤面积的大小,可以指导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如补液、止痛、抗生素应用等。

3.评估病情:烧伤面积的大小可以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对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

烧伤面积九分法的优缺点如下:优点:1.快速:九分法可以快速估算烧伤面积,适用于急诊情况。

2.简单:九分法计算方法简单,易于掌握。

缺点:1.不准确:九分法只能粗略估计烧伤面积,不能精确计算。

2.适用范围有限:九分法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烧伤估算,对于小面积烧伤估算不准确。

总之,烧伤面积九分法是一种常用的烧伤面积估算方法,可以快速初步估计烧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比例,对病情评估和治疗方案制定有重要意义。

烧伤面积计算方法9分法

烧伤面积计算方法9分法

烧伤面积计算方法9分法咱今儿个就来讲讲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9 分法。

嘿,这可真是个重要的玩意儿呢!你想想啊,要是不小心碰到啥意外,有人被烧伤了,那咱得赶紧知道烧伤面积有多大呀,这可关系到后续的治疗和处理呢。

9 分法就像是一把神奇的尺子,能帮咱准确地量出烧伤的范围。

咱先把人体大概分成几个部分。

头面颈部,这一块就像一个小帽子盖在上面,占 9%。

两只上肢呢,就像两个小翅膀一样,各占 9%,加起来就是 18%啦。

躯干呢,前面和后面可不一样哦,前面占 18%,后面也占 18%,加起来就是 36%,这可是个大比例呢。

两条腿呢,就像两根大柱子,各占 21%,加起来就是 42%啦。

还有会阴部,虽然面积小,但也不能忽视呀,占 1%。

是不是感觉挺有意思的?就像给人体划分了一个个小区域。

那怎么用这个 9 分法呢?比如说,有人手臂烧伤了,那咱就看看烧伤的范围大概占了整个手臂的多少,然后对照 9%,就能大概算出面积啦。

要是脸上也有点烧伤,那加上头面颈部的 9%,是不是心里就有点数了?这就好像咱拼拼图一样,把人体的各个部分拼起来,就能算出整体的烧伤面积了。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的哦,医生们都是靠这个来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呢。

咱再想想,如果不知道这个9 分法,那面对烧伤的情况得多茫然啊!就像在黑暗中摸索一样,不知道该往哪儿走。

但有了这个方法,就像有了一盏明灯,能给咱指引方向。

你说,这 9 分法是不是很重要?咱可得把它牢牢记住,说不定啥时候就能派上用场呢。

万一哪天遇到有人受伤,咱能准确地说出烧伤面积,那得多厉害呀!这可不仅仅是知识,更是能救人一命的宝贝呢!所以啊,大家都要好好记住这个烧伤面积计算方法 9 分法呀,可别小瞧它哦!。

新烧伤九分法

新烧伤九分法

新烧伤九分法
新烧伤九分法是一种评估和处理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级系统。

它将烧伤分为九个不同的程度,每个程度通过面积占总体身体表面积的百分比来表示。

该方法主要用于评估烧伤对病人全身健康状况的影响,以及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烧伤九分法的九个级别如下:
1. 九分之一:烧伤面积小于10%,属于轻度烧伤,通常不需
要特别处理。

2. 九分之二:烧伤面积10%~19%,也属于轻度烧伤,需要注
意消毒和保持创面清洁。

3. 九分之三:烧伤面积20%~29%,属于中度烧伤,可能需要
局部切除和移植。

4. 九分之四:烧伤面积30%~39%,属于中度烧伤,需要进行
大面积切除和移植。

5. 九分之五:烧伤面积40%~49%,属于重度烧伤,可能需要
进行多次手术治疗。

6. 九分之六:烧伤面积50%~59%,属于重度烧伤,疗程较长,需密切观察。

7. 九分之七:烧伤面积60%~69%,属于极重度烧伤,病情危重,可能需要特殊的烧伤中心治疗。

8. 九分之八:烧伤面积70%~79%,属于极重度烧伤,生命危
险性高,需多学科合作治疗。

9. 九分之九:烧伤面积大于80%,属于极度危重的重度烧伤,病情非常严重,需要全面的治疗和救助。

这种评估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简单易懂,易于使用,并提供了一个相对准确的烧伤程度分级。

然而,它只考虑了烧伤面积,而未考虑其他因素如烧伤的深度、部位和伴随的其他损伤,因此还需结合其他评估方法和临床判断。

烧伤九分法与烧伤分级一览表

烧伤九分法与烧伤分级一览表

烧伤九分法与烧伤分级一览表1、成人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注:烧伤面积可以简单概括为:333,567;十三,十三,二十一;双臀占五会阴部之一;十三对腿和七只脚。

2、烧伤的分级(三度四分法)3、烧伤严重性程度(成人)4、静脉输液的护理①烧伤病人补液总量为:第一个24小时补液量=体重(kg)×烧伤面积(Ⅱ~Ⅲ度烧伤)×1、5ml(成人1、5ml,小儿1、8ml,婴儿2ml)加每日生理需水量2000ml,即为补液总量。

电解质和胶体溶液的比例一般为2:1,深度烧伤为1:1,即每1%烧伤面积每千克体重补充电解质溶液和胶体溶液各0、75ml。

伤后第二个24小时补液量为第一个24小时计算量的一半,日需量不变。

第三个24小时补液量根据病情变化决定。

②晶体液首选平衡盐液,其次选用等渗盐水等。

胶体液首选血浆,以补充渗出丢失的血浆蛋白,也可用血浆代用品和全血,Ⅲ度烧伤应多输新鲜血。

补液原则一般是先晶后胶、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胶、晶液体交替输入,尤其注意不能集中在一段时间内输入大量不含电解质的液体,以免加重低钠血症。

③尿量:是判断血容量是否充足的简便而可靠的指标。

成人每小时尿量大于30ml,有血红蛋白尿时要维持在50ml以上。

知识拓展:患者,女性,21岁。

烧伤入院。

体重50kg,其烧伤面积一度10%,二度30%,三度10%,护士输液时除生理需要量外,第一个24小时应补胶体、晶体液量约A、2000mlB、3000mlC、3500mlD、5000mlE、4300ml【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根据输液公式,应补液体量=烧伤面积×体重×1、5+2000ml,其中2000ml为生理需要量,故第一个24小时应补胶体、晶体液量约3000ml。

想了解更多2020护士资格证考试的精髓,欢迎关注医教网2020护士资格证考试专栏!下面是2020护士资格证考试的政策动态、必备信息和备考技巧!。

烧伤新九分法的速记法

烧伤新九分法的速记法

烧伤新九分法的速记法
烧伤新九分法的速记法如下:
1. 一度烧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会有红肿、疼痛、灼热等症状。

2. 二度烧伤:伤及皮肤中层,出现水泡和皮肤破损等症状,疼痛明显。

3. 三度烧伤:伤及皮肤深层,局部变黑、干燥、无疼痛等症状。

如果烧伤面积达 30% 以上,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4. 四度烧伤:烧伤深度达真皮层,通常会造成深度疤痕和残疾。

5. 五度烧伤:一般是由于电极、火焰等极端热源造成的烧伤,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6. 六度烧伤:烧伤深度已达皮下、肌肉、骨骼等部位,多为严重烧伤,需要紧急救治。

7. 七度烧伤:通常是由于高温液体或气体造成的烧伤,病情严重,死亡率高。

8. 八度烧伤:烧伤深度已达关节、骨头等部位,病情严重,需要紧急救治。

9. 九度烧伤:一般是由于化学物质或放射性物质造成的烧伤,病情极其严重,可能需要截肢或死亡。

烧伤新九分法是一种常用的烧伤分类方法,可以帮助医生快速评估烧伤严重程度,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中国新九分法烧伤面积的计算口诀

中国新九分法烧伤面积的计算口诀

中国新九分法烧伤面积的计算口诀
1. 烧伤面积咋计算,新九分法有妙言,头面颈啊像个球,三三三来记心头。

2. 双上肢就像两根棍儿,五六一溜儿记精准。

3. 躯干前后加会阴,仿佛一个大桶身,三三三呀二一来分。

4. 臀就像个大馒头,占个五呀别遗漏。

5. 双下肢像两根大柱子,大腿小腿脚指头,五七五来凑一凑。

6. 头大得像个小星球,烧伤面积占三三。

7. 颈部像根细鸭脖,三三里面也有它。

8. 面部如同大圆盘,烧伤也是三的面。

9. 上肢像两把小剑叉,一手六成一手五。

10. 双手似一对小翅膀,总共占了六分强。

11. 躯干像个大纸箱,前面后面会阴装,一共占了十三个方。

12. 屁股圆得像个饼,烧伤占五别犯病。

13. 大腿粗得像树干,一侧就占二十一,双侧可就了不得。

14. 小腿瘦点像树枝,双小腿占个十四呀。

15. 双脚像两个小扁舟,双足占个七悠悠。

16. 头面颈组合像个小丑帽,烧伤面积总共九。

17. 上肢伸开像个十字架,面积总共两个六。

18. 下肢长得像两根长棍糖,烧伤面积五七五。

儿童烧伤面积算法九分法

儿童烧伤面积算法九分法

儿童烧伤面积算法九分法烧伤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伤害,在儿童中尤为常见。

对于烧伤的评估和治疗,烧伤面积的准确计算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儿童烧伤面积算法九分法是一种常用的计算方法,本文将介绍该算法的原理和应用。

烧伤面积的计算是根据九分法进行的。

九分法将人体分为多个部位,并为每个部位分配了一个百分比,用于计算烧伤面积。

具体来说,儿童烧伤面积算法九分法将儿童身体分为头部、胸部、腹部、背部、上肢、下肢六个部位,每个部位占总体表面积的百分比如下:- 头部:18%- 胸部:18%- 腹部:18%- 背部:18%- 上肢:9%(每个上肢占总体表面积的4.5%)- 下肢:9%(每个下肢占总体表面积的4.5%)根据以上九分法的分配比例,我们可以根据烧伤部位的情况来计算烧伤面积。

我们需要判断烧伤的程度。

根据烧伤程度的不同,可以将烧伤分为一度烧伤、二度烧伤和三度烧伤。

一度烧伤是指只有表皮受损,二度烧伤是指表皮和真皮均受损,三度烧伤是指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均受损。

接下来,我们需要根据九分法的分配比例来计算烧伤面积。

假设一个儿童的头部、胸部、腹部、背部、上肢和下肢的烧伤程度分别为二度烧伤、一度烧伤、三度烧伤、二度烧伤、一度烧伤和二度烧伤。

根据九分法的分配比例,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部位的烧伤面积如下:- 头部:18% * 2/3 = 12%- 胸部:18% * 1/3 = 6%- 腹部:18% * 3/3 = 18%- 背部:18% * 2/3 = 12%- 上肢:9% * 1/2 = 4.5%(每个上肢占总体表面积的4.5%)- 下肢:9% * 1/2 = 4.5%(每个下肢占总体表面积的4.5%)我们将每个部位的烧伤面积相加,即可得到总体的烧伤面积。

在这个例子中,总体的烧伤面积为12% + 6% + 18% + 12% + 4.5% + 4.5% = 57%。

通过以上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儿童烧伤面积算法九分法的计算结果。

烧伤面积的准确计算对于烧伤的评估和治疗至关重要。

烧伤面积新九分法的记忆口诀

烧伤面积新九分法的记忆口诀

烧伤面积新九分法的记忆口诀烧伤面积的评估是判断烧伤程度和决定治疗方案的重要步骤之一。

新九分法是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通过对烧伤面积的九个不同部位进行评估,进而得出总体烧伤面积的估计值。

下面是新九分法的记忆口诀及相关参考内容。

1. 口部记忆口诀:九九八百一阶梯,蓝色因浅不參与;舌根是九部分,三个九带一递减。

口部的烧伤面积可以通过将九个部位分别计算,并将其中的较小面积除以2再相加得出。

其中,九个部位分别是上唇和下唇(前上下唇各记为1/3)、左颊、右颊、上齿龈、下齿龈、舌前2/3(记为2/3)、舌根后1/3(记为1/3)。

记忆口诀中的“蓝色因浅不参与”指的是舌根后1/3的面积在某些情况下不参与评估。

2. 面部记忆口诀:四面忽明显,正侧各算一;若伤累及视神经,额部再添加。

面部的烧伤面积可以通过将正面和侧面分别计算然后相加得出。

其中,正面包括前额、左额、右额、鼻子、上唇、下唇、上颌口(牙龈)、下颌口(牙龈),每个部位记为1/9;侧面包括左眉、右眉、左侧脸、右侧脸,每个部位也记为1/9。

当烧伤累及视神经时,额部的烧伤面积需要额外添加。

3. 前肢记忆口诀:前肢算六道,大臂三下降;前臂半受非,手掌半非加。

前肢的烧伤面积可以通过将大臂分为三个部位计算(上臂近端、上臂远端、前臂近端),每个部位记为1/6;前臂的烧伤面积按照一般的九分法除以2计算,得到的结果再除以2,记为1/8;手掌需要额外添加。

4. 后肢记忆口诀:四踝肆分清,正后足况加九;背面八三分,腿部加四为宜。

后肢的烧伤面积分为四部分计算(内踝、外踝、跟后、跟前),每个部位记为1/4;正面和后面的烧伤面积分别计算,前腿记为1/9、后腿记为1/3。

总结:以上是新九分法的记忆口诀及相关参考内容,通过记忆口诀和规律,可以帮助熟练掌握新九分法的应用。

然而,为了准确评估烧伤面积,建议在实践中结合实际情况和专业知识进行评估,同时注重多维度的观察和判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烧伤面积计算的新九分法? 新九分法是对人体烧伤所采用的新的临床估计烧伤面积的方法。目前,在临床一般采用新九分法与手掌法估计法估计烧伤面积。这种方法不将Ⅰ度烧伤计在内。 新九分法将体表面积分成11个9%与1个1%。 其中头颈部占1个9%(发部3%,面部3%,颈部3%) 双上肢占2个9%(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躯干占3个9%(腹侧13%,背侧13%,会阴部1%) 双下肢占5个9%及1个1%(双臀5%,双足7%,双小腿13%,双大腿21%)。 小儿头颈部面积为9+(12-年龄),双下肢面积为46-(12-年龄),其他部位与成人相同。 简单说新九分法就是:上肢十八,下四六。躯干二七,头颈九。 手掌法:要用病人的手五指并拢后所占面积为1%。

人体体表面积按100%计,烧伤面积的估算有: (1)手掌法。伤员五指并拢,其手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l%,用于散在的小面积烧伤(烧伤皮肤取加法)或特大面积烧伤(健康皮肤取减法)很方便,但欠准确。 (2)中国九分法: 1.人体体表面积中国九分法 部位 成人各部位面积(%) 小儿各部位面积(%) 头额 9×1=9(发部3面部3颈部3) 9+(12-年龄) 双上肢 9×2=18(双手5双前臂6双上臂7) 9×2 躯干 9×3=27(腹侧13背侧13会阴1) 9×3 双下肢 9×5+1=46(双臂5双大腿21双小腿13双足7) 46-(12-年龄) 2.烧伤深度的估计 按国际通用的三度四分法 不同深度烧伤的评估要点 深度 局部体征 局部感觉 预后 Ⅰ°(红斑) 仅伤及表皮,局部红肿、干燥,无水疱 灼痛感 3~5天愈合,不留瘢痕 Ⅱ°浅Ⅱ° 伤及真皮浅层,水疱大、壁薄、创面肿胀发红 感觉过敏 2周可愈合,不留瘢痕 Ⅱ°深Ⅱ° 伤及真皮深层,水疱较小,皮温稍低,创面呈浅红或红白相间,可见网状栓塞血管 感觉迟钝 3~4周愈合,留有瘢痕 Ⅲ° 伤及皮肤全层,甚至可达皮下、肌肉、骨等。形成焦痂。创面无水疱、蜡白或焦黄,可见树枝状栓赛血管,皮温低 消失 肉芽组织生长后形成瘢痕 烧伤面积九分法 烧伤面积和深度的诊断 不同程度的烧伤对人体影响有很大的差异,因此,烧伤严重程度的估计甚为重要。影响烧伤严重程度的因素很多,如烧伤原因、烧伤部位、复合伤或复合中毒等。一般来说,烧伤面积和深度是估计烧伤严重程度的主要因素,也是进行烧伤治疗的重要依据。 1烧伤面积诊断 烧伤面积以相对于体表面积的百分率来表示。60年代以前,我国均沿用国外的方法,如Wallace九分法。应用过程中发现与我国人体表面积不完全相符。60年代初,通过纸铸法实测了我国人体表面积,经统计学处理后,简化为公式,创建了适合我国人体体表面积的分类法:中国九分法。 中国九分法:根据实际测量结果,按解剖部位将人体以"九"为单位估计烧伤面积,即头颈一个"九",双上肢两个"九",躯干三个"九",双下肢(包括臀部)五个"九"再加"一"。为便于记忆,按自上而下,由远而近的顺序,将发部、面、颈;双手、双前臂、双上臂;臀部,双足、双小腿、双大腿;躯干;会阴的面积编成顺口溜:三三三,五六七,五七十三二十一,十三十三会阴一。儿童则因头部面积相对较大,双下肢相对较小,随年龄而变,以12岁作为年龄分界线,在计算面积时,相应加减年龄因素(表1,图1)。 12手掌法:不论年龄大小或性别差异,如将手掌五指并拢,单掌面积约为体表面积的1%。这种计算方法,对于计算小面积烧伤很方便。如果伤员手的大小与检查者相似,可直接用检查者的手来估计。在估计大面积烧伤时,此法可与中国九分法结合应用更为方便。如双下肢皮肤均被烧伤,而躯干皮肤为散在烧伤时,可用中国九分法估计双下肢烧伤面积,用手掌法估计躯干的烧伤面积,然后相加。 表1九分法估计面积

部位成人面积儿童面积 头颈发部面部颈部3%3%3%9%×1=9%9%+(12-年龄)% 双上肢双上臂双前臂双手7%6%5%9%×2=18%18% 躯干躯干前躯干后14%13%9%×3=27%27% 双下肢双臀双大腿双小腿双足5%21%13%7%9%×5+1%=46%46%-(12-年龄)% 小于1%的烧伤面积应采用cm2表示,对于不规则形状创面面积的测定方法有剪纸称重法。小创面面积测量有尺测量法等。 目前,也有用计算机技术,多采用图像自动扫描法,根据烧伤部位、面积与总体面积的相对 关系,计算出烧伤总面积,自动显示在屏幕上并自动记录,采用计算机技术使烧伤面积的诊断更为准确。 2烧伤深度的估计 烧伤的分度方法较多,目前国际上惯用的是Ⅲ度四分法,即Ⅰ度、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此法简便,且较实用,特别是战时或平时成批伤收治时,有利于选择治疗措施,其分类依据是:(1)Ⅰ度烧伤仅损及表皮浅层,不需特殊处理;(2)Ⅱ度烧伤(浅Ⅱ度及深Ⅱ度)达到部分真皮,依靠基底层细胞或皮肤附属器上皮细胞即可自身修复创面;(3)Ⅲ度烧伤达到皮肤全层,包括深及皮肤以下各种组织、器官的烧伤,必须采用植皮等手术,创面才可愈合(图2)。 图1中国九分法简图 图2烧伤深度示意图 对这种分类法,Artz等曾提出不同意见,认为应将Ⅲ度烧伤分为Ⅲ度烧伤及深Ⅲ度烧伤,Ⅲ度烧伤仅包括全层皮肤,深Ⅲ度烧伤则包括皮下脂肪、肌肉及骨骼的烧伤,而Munster则将肌肉、肌腱及骨质的烧伤称为Ⅳ度烧伤。目前广泛采用的Ⅲ度四分法对Ⅲ度烧伤所包括的范围过广,如果比较烧伤仅及皮肤全层与烧伤达到肌肉、骨骼、主干神经、主干血管甚至内脏这两种情况,从损伤的严重性、治疗措施及预后等方面分析,两者则是很不一样的。前者损伤较轻,仅行游离植皮术即可修复创面,预后也较好;后者的损伤却严重的多,如对肢体功能可能有严重影响,或伤及内脏,即使表面烧伤很小,也可能威胁病人生命,仅采用游离植皮术治疗就很不够了,往往需要行皮瓣修复术和功能重建手术,甚至采用内脏修补手术等,这些治疗措施要复杂得多,预后也较差,可能造成肢体残缺。因此,Ⅲ度烧伤需要进一步划分为深、浅两种,浅Ⅲ度烧伤包括皮肤全层及皮下脂肪组织烧伤,深Ⅲ度或称四度烧伤则包括深筋膜以下各种组织的烧伤。这两类烧伤在需要手术修复创面这一点上是共同的,这是共性,故同属于Ⅲ度烧伤,但在其它方面则很不相同,这是个性,因而用深、浅加以区分,这样对烧伤的严重程度就有了更明确的划分,并使诊断、治疗及预后更紧密的结合起来。 诊断烧伤深度时应特别注意下列事项:(1)烧伤深度的划分是人为的,实际上各种烧伤深度是逐渐移行的。以深Ⅱ度为例,凡损伤涉及部分真皮均属深Ⅱ度。如损伤范围与Ⅱ度相接近,则具有浅Ⅱ度的特性,愈合较快。可不留瘢痕等。如损伤范围与Ⅲ度相接近,则可能有较重的瘢痕。因此即使是诊断同一深度的烧伤,其临床表现也可能有所不同,不可机械地以固定的眼光来看待烧伤深度的差异。(2)烧伤深度也可能随病程变化而有所改变,早期烧伤区血管淤滞带的血流改变,如由血流缓慢发展成血流停滞导致血管栓塞,则烧伤程度可能变深;晚期由于感染、受压等因素,烧伤程度也可变深。因此,对烧伤深度的诊断应相应予以修正。(3)对烧伤深度的早期诊断主要是靠肉眼观察,如局部的颜色、湿润度等,基本上依靠医生的主观判断,缺乏客观标准,往往是不够准确的,特别是在浅Ⅱ度和深Ⅱ度、浅Ⅲ度和深Ⅲ度之间较难于准确判断。 近年来国内外不少学者希望能用客观指标判断烧伤深度,设计了多种方法,现介绍如下:(1)溴酚兰染色法:采用一种与蛋白结合较松的染料--溴酚兰(bromphenolblue),给烧伤病人注射,染料迅速分布于细胞外液,使组织染成蓝色。正常组织的血液循环良好,可很快排除染料而褪色;损伤区因染料外渗与组织结合,故染色较深,若组织尚存有活力,仍可在24小时内逐渐褪色。Ⅲ度烧伤区因组织失活而不再褪色。临床上可根据这一原理来检查烧伤深度。(2)金霉素荧光法:此方法原理是给病人注射金霉素后,由于组织损伤程度不同,对金霉素的吸收量也不同(深度烧伤区吸收少,浅度烧伤区吸收多),在紫外线的照射下,出现不同的荧光。可根据金霉素的荧光显影来判断烧伤组织的损伤程度。(3)创面温度测定法:根据烧伤深度不同,表面温度也不同的原理,采用敏感皮温计,以测量创面温度,判断烧伤的深度。(4)红外线照相法:其原理是由于坏死组织深度不同,温度也不一样,所产生的红外线波长也不同,用红外线热像仪记录后,再经电子计算机处理,可得到烧伤深、浅度的图像。此法比较准确,但需一定的设备。(5)活体组织检查:病人入院时,在无菌条件下,用小圆锯切取小块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这种方法比较准确,但活检所示结果,仅反映了有限范围的深度,对大面积烧伤来说,必须多处切取。这样不仅不实际,而且破坏了焦痂的完整性,不利于控制创面感染,故临床上应用受限。因此,本法仅用于创面深度判断有困难的部位,手术时多处进行活检,以决定创面处理的原则(切痂、削痂或保痂)。(6)创面微循环检测法:由于烧伤深度不同,创面微循环改变也不同。据此原理,伤后早期用激光多普勒流量仪(LaserDopplerFlowmeter,LDF)检测创面微循环状况,通过了解烧伤对其损害情况,来判断烧伤深度。此方法比较客观、准确,但需一定的仪器设备和条件。 烧伤深度的鉴别诊断和注意事项:烧伤深度的估计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兹将各度的主要特点归纳、列表如下,以便鉴别诊断时参考(表2)。一般情况下,如果观察细致,又熟知各度的特点,多可做出较正确的估计。 表2各度烧伤的鉴别

深度表皮特征创面外观(表皮剥脱后)颜色湿润度血管栓塞感觉温度肢端其它 Ⅰ度完整红剧疼敏感升高 浅Ⅱ度易剥脱红湿润无疼敏感稍高 深Ⅱ度不易剥脱稍红稍湿蛛网状稍疼不敏感略低 浅Ⅲ度不易剥脱白干树枝状消失低 深Ⅲ度或Ⅳ度不易剥脱白或焦黑干树枝状消失凉可坏死运动障碍,焦痂裂开处深层组织暴露,肢体有抵抗性,屈曲畸形 国内外还可见到另外一种分析烧伤严重程度的分类方法,即烧伤指数=Ⅲ度烧伤面积+1/2Ⅱ度烧伤面积。 此公式突出了Ⅲ度烧伤所占的比重,但深Ⅱ度的严重程度及后果远重于浅Ⅱ度,未区分二者的比重,统而论之为1/2,失之却确。故有人建议将烧伤指数改为:烧伤指数=Ⅲ度烧伤面积+2/3深Ⅱ度烧伤面积+1/2浅Ⅱ度烧伤面积。 无论哪种分类方法都是相对的,因为烧伤的严重程度决不仅仅是烧伤面积和深度的组合,还取决于年龄、烧伤原因、有无吸入性损伤、伤前的机体状况以及伤后的处理是否及时正确等,需综合、全面判断烧伤的严重程度。 3烧伤严重程度的中国分类法 1970年上海全国烧伤会议,就烧伤深度和面积2项指标将烧伤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特重度4类。(1)轻度:总面积10%以下的Ⅱ度烧伤。(2)中度:总面积在11%~30%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9%以下。(3)重度:总面积在31%~50%之间或Ⅲ度烧伤面积在10%~19%之间或烧伤面积不足31%,但有下列情况之一者:①全身情况严重或有休克;②复合伤(严重创伤、冲击伤、放射伤、化学中毒等);③中、重度呼吸道烧伤(呼吸道烧伤波及喉以下者)。(4)特重度:总面积50%以上或Ⅲ度烧伤面积达20%以上者。 这一类方法已应用了20余年,随着国内救治大面积烧伤水平的不断提高,此分类标准已不能完全反映烧伤的真正严重程度。对于烧伤严重程度的评估,比较科学的方法是根据烧伤面积、深度、合并伤、并发症、年龄、烧伤原因、病情变化等进行烧伤评分,制定一项崭新的评分系统势在必行,但因其非常复杂,尚难在短期内制定出公认的既符合实际又简便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