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中考化学常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河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南省2020年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C、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大,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不正确;
D、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在这些操作中需要的仪器:托盘天平、药匙、量筒、胶头滴管、烧杯和玻璃棒,其中属于玻璃仪器的是玻璃棒、烧杯、胶头滴管、量筒,故D正确。故选C。
A. 点燃酒精灯B. 稀释浓硫酸
C. 测溶液的pHD. 制取氧气
【答案】B
【解析】
【详解】
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故A不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B正确;
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详解】
A、实验开始先通入一氧化碳,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喷灯加热玻璃管中的氧化铁,先通入一氧化碳后加热的原因是排尽玻璃管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故A不正确;
B、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能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实验进行一段时间后,玻璃管A中出现的现象是红棕色粉末逐渐变黑,故B不正确;
C.用熟石灰区分氯化铵、硫酸铵
D.用水区分硝酸铵、氢氧化钠
【答案】C
【解析】
【详解】
A、用灼烧法区分腈纶线、羊毛线,产生特殊气味的是腈纶线,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羊毛线,可以鉴别,故A正确;
B、硬水和软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故B正确;
【点睛】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1.如图为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020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2020年陕西省中考化学试卷(附答案与解析)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6页)化学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 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Cl 35.5 Ca 40Fe 56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8分)一、选择題(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 A .空气B .干冰C .液氧D .生铁2.变化无处不在。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是( )A .柏油路面曝晒变软B .水放冰箱结成冰块C .铜器锈蚀颜色变绿D .电流过大灯丝熔断3.化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新能源的推广利用,节约了化石燃料B .新材料应用于航空制造,利用的都是其物理性质C .煤炭的脱硫处理,能有效减少酸雨的形成D .新药品的研发,可为生命健康提供保障 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 A .将饮料瓶放入厨余垃圾桶B .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C .使用煤炉时打开窗户保持空气流通D .用活性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5.正确的实验操作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量液体体积B .加热固体C .收集气体D .稀释浓硫酸 6.碳、氢、氧、氮是地球的生命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元素能形成多种单质和化合物,其化合物都是有机物B .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符号是2O -C .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水,水是由分子构成的D .这四种元素可以组成铵态氮肥,其不能与碱性物质混合使用 7.关于以下三个反应的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①32CaCO CaO CO +↑高温②323222NaHCO Na CO H O CO ++↑加热③43322NH HCO NH H O CO ↑++↑加热A .三种反应物均可在食品加工中用作膨松剂B .用加热的方法无法区分3NaHCO 和43NH HCOC .充分加热等质量的三种反应物生成2CO 的质量相等D .三个反应均属于分解反应A .AB .BC .CD .D9.某溶液中溶质可能是HCl 、23Na CO 、24H SO 、2CuCl 中的一种或多种,为探究溶质的成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向盛有一定量样品的烧杯中逐滴加入()2Ba OH 稀溶液,产生-------------在--------------------此--------------------卷--------------------上--------------------答--------------------题--------------------无--------------------效------------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化学试卷 第3页(共16页)化学试卷 第4页(共16页)沉淀的质量与加入()2Ba OH 溶液质量的变化趋势如下图所示。

2020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天津市中考化学试卷副标题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石蜡熔化C. 酒精挥发D. 湿衣晾干2.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A. 0.03%B. 0.94%C. 21%D. 78%3.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洁净的空气B. 水泥砂浆C. 液氮D. 汽水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检查气密性B. 稀释浓硫酸C. 读取液体体积D. 点燃酒精灯5.氯酸钾(KClO3)是实验室制取氧气常用药品。

氯酸钾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3C. +4D. +56.了解溶液的酸碱性,对于生产、生活以及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某同学用物质醋酱油食盐水炉具清洁剂pH25712醋酱油食盐水炉具清洁剂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B. 室内着火,应立即打开门窗,让风吹灭火焰C. 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烹调D. 家用煤气中掺入微量难闻性气体,利于发现煤气泄漏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红磷在空气中不能燃烧B. 木炭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C. 硫燃烧后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 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剧烈燃烧9.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A. 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 蔗糖放入水中溶解--蔗糖分子分解了C. 氧气和液氧都能支持燃烧--物质的分子相同,其化学性质相同D. 水壶中的水烧开沸腾后,壶盖被顶起--水分子间的间隔增大10.现将20g A和足量B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l6g C和l1g D,则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比是()A. 20:11B. 20:7C. 5:4D. 16:1111.如图所示,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盛有另一种物质,挤压滴管滴入液体,一段时间后气球明显鼓起。

下列选项符合题意的是()选项滴管内物质平底烧瓶内物质A稀盐酸锌粒B水氧化钙C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气体D碳酸钠溶液稀硫酸A. AB. BC. CD. D12.如图所示转化关系中的反应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反应。

2020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0年河南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解析)

1 / 122020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试卷化 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4页,四个答题,25个小题,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35.5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河南小麦熟,国家粮食足。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河南小麦熟,国家粮食足。

小麦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属于A.糖类糖类B.油脂油脂C.蛋白质蛋白质D.维生素维生素 2.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下列传统工艺品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南阳玉雕南阳玉雕B.洛阳剪纸洛阳剪纸C.开封汴绣开封汴绣D.汝州瓷器汝州瓷器 3.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绿满中原需要天蓝、地绿、水清。

下列做法值得提倡的是A.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B.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利用C.露天焚烧秸秆露天焚烧秸秆D.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实验室含酸废水倒入下水道4.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HeB.NH 3C.C 60D.NaCl 5.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水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物质。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B.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C.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可用肥皂水区分软水和硬水D.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时因为水分子变大水汽化时体积增大时因为水分子变大6.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范。

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范。

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解析2020年江西省中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每小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代号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1.(2分)医疗急救中输氧,其中“氧”指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臭氧D.二氧化硫2.(2分)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可燃物的是()A.大理石B.小木条C.玻璃D.泥沙3.(2分)人体缺碘会诱发的疾病是()A.贫血B.夜盲症C.骨质疏松D.甲状腺肿大4.(2分)下列做法违背节水理念的是()A.防止水龙头滴漏C.使用节水器具5.(2分)下列有关操作错误的是()B.采用大水漫灌农作物D.循环利用工业用水A.读B.闻C.拿D.滴6.(2分)2020年6月23日,“北斗三号”收官之星发射成功。

标志着我国“北斗”信号实现全球覆盖。

发射用的火箭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关于该燃料的说法不合理的是()A.热值高,推力大点燃¯B.反应方程式是2H2+O2C.绿色无污染2H2OD.贮存、运输和加注都容易7.(2分)下列离子能在含有硫酸的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第1页(共28页)A.Mg2+、NO3﹣B.Na+、CO32﹣C.K+、OH﹣D.Ba2+、Cl﹣8.(2分)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ABCDA.A实验目的检验氧气鉴别硬水和软水除去氯化钾溶液中的碳酸钾自制酸碱指示剂B.B所用试剂或办法通入澄清石灰水取样,加入明矾加入适量的稀硝酸将捣烂的牵牛花用酒精浸泡后过滤C.CD.D9.(2分)归结总结是进修化学的常用办法,下列常识归结错误的是()A.氧化物都含氧元素B.清除油污的原理都是利用乳化作用C.物质的用途主要由物质的性质决定D.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都是由化学反应提供10.(2分)下列图象能精确反映对应变革关系的是()A.向肯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大批二氧化锰B.在密闭中用足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C.液向一定量的氯化铜和稀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第2页(共28页)D.向一定量的铜粉中加入硝酸银溶液2、挑选填充题(本大题包孕5小题,每题3分,共15分。

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教育论文随堂检测202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下列我国著名科学家中,主要贡献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是A. 袁隆平C. 张青莲D. 屠呦呦【答案】B【解析】【详解】我国著名科学家中,主要贡献为发明了联合制碱法的是侯德榜,故选B。

2. 下列现象中,主要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汽油挥发B. 干冰升华C. 蜡烛熔化D. 酸雨侵蚀【答案】D【解析】【详解】A、汽油挥发过程中分子没有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干冰由固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D、酸雨侵蚀建筑物过程中建筑物和酸雨发生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 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按体积分数计算),其中“R”代表的是A. 氮气B. 氧气C. 稀有气体D. 二氧化碳【答案】B【解析】【详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氮气78%,最大;氧气21%,第二;剩余气体物质为1%;则R表示氧气;4. 某农用物资店的货架上待售的化肥有(NH4)2SO4、NH4H2PO4、CO(NH2)2,其中缺少的肥料品种是A. 氮肥B. 磷肥C. 钾肥D. 复合肥料【答案】C【解析】【详解】(NH4)2SO4、CO(NH2)2含有氮元素是氮肥,NH4H2PO4含有氮元素、磷元素是复合肥,所以缺少钾肥。

故选C。

5.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无色溶液的是A. 高锰酸钾B. 菜籽油C. 面粉D. 白糖【答案】D【解析】【详解】A、高锰酸钾溶于水形成紫红色溶液,不符合题意;B、菜籽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符合题意;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符合题意;D、白糖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符合题意。

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2020年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

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2019年8月(Science》杂志报道,科学家合成了一种环状碳分子08,这种分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1个环状碳分子Cis中共含有18个()A.原子B.质子C.中子D.电子2.(3分)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取氧化钠:2NaNO3+10Na^6Na2O+N2 t ,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物NaNCh属于氧化物B.生成物N2的化学性质由氮气分子(N2)保持C.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D.反应前后只有氮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3.(3分)小金通过实验室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的方法获得了一瓶二氧化碳气体。

接着利用这瓶二氧化碳气体完成了图示实验,观察到蜡烛火焰自下而上依次熄火。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为块状大理石和稀硫酸B.实验室可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C.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D.图示实验可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蜡烛的燃烧4. (3分)小金在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据此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序号温度/°c水的质量/克加入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①1010040120.9②6010040140A.10°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40克B.②所得溶液一迫是60°C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C. 若通过加热将①中剩余硝酸钾全部溶解,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加热前保持一致D .若将②所得溶液降温至ior,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用氯酸钾和二氧化猛制取氧气后,回收 将反应得到的混合物溶解后直接加热蒸其中的二氧化隹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集气瓶中,观察木条是否复燃应,观察产生气泡的快慢A. 实脸①中石灰水有剩余B. 实验②中有气泡产生C. 实验③中没有明显现象D. 实验③所得溶液中一泄含CaCh 和NaCl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分)7. (4分)医用消毒洒精为75%的乙醇溶液,化工生产中可用A (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 S H IK )作原料,经以下流程制取乙醇:5. (3 分)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进行的操作,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操作是否收集满 鉴别盐酸和硫酸取样后滴加氯化领溶液,观察是否变浑浊 比较铜和银的化学活动性顺序将两种金属与等质量且同浓度的盐酸反A ・AB ・BC ・C 6. (3 分) 小金完成了图示实验①②③.下列判断正确的是(3— 2mL 饱和石灰水①3— 2mL 饱和石灰水将实验①②试管 中所得混合物倒 入统一洁;争的烧 杯中,最终得到 无色澄清溶液6加一定量 的稀盐酸加一定量的 碳酸钠漆液D. DA①■7熔(化学式为6H4〉②■乙醇 (化学式为C2H4O )-----------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骤①的转化属于 (选填“化学”或“物理”)变化。

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中小学教学参考资料教学设计教育论文随堂检测2020湖北省荆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粮食酿酒B. 冰雪融化C. 汽油挥发D. 玻璃破碎【答案】A【解析】【详解】A、粮食酿酒是粮食中的糖类转化为乙醇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B、冰雪融化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汽油挥发只是汽油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D、玻璃破碎是玻璃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故选A。

【点睛】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在于有没有生成新物质: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 医用酒精B. 冰水混合物C. 加碘食盐D. 洁净的空气【答案】B【解析】【详解】A、医用酒精是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B、冰水混合物,只含有由一种物质,是纯净物,符合题意。

C、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和含碘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D、洁净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下列符合“绿色、健康、安全、舒适”的生产生活理念的是A. 农业生产中禁止使用农药化肥B. 加高烟囱将有害废气排放到高空中C. 大量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D. 废弃口罩投入专用垃圾箱回收处理【答案】D【解析】【详解】A、农业生产中适当使用农药化肥会增加粮食产量,禁止使用农药化肥不切实际,故不符合题意;B、加高烟囱将有害废气排放到高空中并不能减少环境污染,故不符合题意;C、大量使用一次性的木筷和餐盒会浪费大量的资源,造成环境污染,故不符合题意;D、废弃口罩投入专用垃圾箱回收处理可防止致病细菌和病毒的传染,符合题意。

故选D。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水灭火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 大量的SO2、NO2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C. 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D. 净水器中的活性炭可以吸附水中的杂质【答案】A【解析】【详解】A、水能够吸收热量,用水灭火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其着火点以下来实现灭火,选项错误;B、大量的SO2、NO2排放到空气中,能够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反应生成酸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选项正确;C、煮沸可以将水中的部分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固体从水中沉降出来,减少了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降低了水的硬度,选项正确;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可用于净水,选项正确,故选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上就要中考了,祝大家中考都考上一个理想的高中!欢迎同学们下载,希望能帮助到你们!
2020最新中考化学常考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3分)下列不属于空气污染物的是()
A.CO2B.NO2C.SO2D.PM2.5
2.(3分)如图所示的实验中,涉及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酒精燃烧 C.沸水汽化 D.水汽凝结
3.(3分)下列物质能发生燃烧的是()
A.棉花B.黄金C.食盐D.大理石
4.(3分)化学与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缺钙会导致贫血 B.吸烟对健康有危害
C.甲醛对健康无危害D.碘只能通过加碘盐摄入
5.(3分)关于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说法错误的是()
A.装罝①可用于制二氧化碳B.装罝②可用于制氧气
C.装罝③可用于收集二氧化碳D.装罝④可用于收集氢气6.(3分)溶液的知识广泛用于生产、生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洗涤剂去油污的原理是溶解
B.植物油加入水可得溶液
C.氯化钠溶于水,温度明显上升
D.尿素施用过量会导致水污染
7.(3分)下列客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选项客观事实微观解释
A 电解水得到氢气水中有氢分子
B 闻到浓氨水的特殊气味分子在不停运动
C 一滴水中有1.67×1021个水分子分子的体枳很小
D 金刚石和石墨的硬度不同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A.A B.B C.C D.D
8.(3分)2017年5月9曰,我国发布了四种人造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其中115号镆元素的“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镆属于金属元素 B.镆铘剑含有镆元素
C.镆原子的质子数为115 D.镆铘剑由合金铸造
9.(3分)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在海域成功试采可燃冰的国家,可燃冰主变含甲烷水合物,用作燃料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可燃冰中只有甲烷
B.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O2CO2+H2O
D.反应前后的物质均由原子构成
10.(3分)如图是X、Y两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为原子、Y为离子
B.X、Y均属于非金属元素
C.X在反应中可失去6个电子
D.X与Y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YX
11.(3分)用如图所示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量,能达到实验目的物质组合是()
A.锌和稀硫酸B.碳酸钠和稀盐酸
C.铁和硫酸铜溶液 D.氯化钠和稀盐酸
12.(3分)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的物质是()A.HCl B.KNO3 C.K2CO3D.FeCl3
13.(3分)如图所示反应,有关说法的错误的是()
A.铝丝需要砂纸打磨
B.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C.金属活动性强弱:Al>Cu
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CuSO4═Cu+AlSO4
14.(3分)根据下表信息,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溶解度/g
NaCl Kcl NH4Cl KNO3
20 36.0 34.0 37.2 31.6
40 36.6 40.0 45.8 63.9
60 37.3 45.5 55.2 110 A.20℃时,NaCl的溶液度为36.0
B.40℃时,K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
C.4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NH4Cl充分溶解,溶液质量为145.8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