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种常用农药的致命缺点
农药污染危害巨大汇编

农药污染危害巨大农药是一种特殊的化学品,它既能防治农、林病虫害,也会对人畜产生危害。
因此,农药的使用,一方面造福于人类,另一方面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严重危害。
据文献报道,农药利用率一般为10%,约90%残留在环境中,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大量散失的农药挥发到空气中,流入水体中,沉降聚集在土壤中,严重污染农、畜、渔、果产品,并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转移到人体,对人体产生危害。
农药也可以间接对人体造成危害。
间接途径就是农药对环境造成污染,经食物链的逐步富集,最后进入人体,引起慢性中毒。
高效剧毒的农药,毒性大,且在环境中残留的时间长,当人畜食用了含有残留农药的食物时,就会造成积累性中毒。
这类危害往往要经过较长的时间积累才显示出症状,不为人们所认识。
它又是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最后才进入人体,不易及时发现,因此,一般不为人们所重视。
而且这类污染范围广,危害的人众多,在许多情况下,是人类自己在毒害自己。
所以说,这类危害更加危险。
目前,农药已经对人类和其他生物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危害,对生物多样性构成了巨大威胁,给人类和大自然造成了无法估量、无法挽回的负面影响。
1.农药污染的广泛性为了防治植物病虫害,全球每年有460多万吨化学农药被喷洒到自然环境中。
据美国康奈尔大学介绍,全世界每年使用的400余万吨农药,实际发挥效能的仅1%,其余99%都散逸于土壤、空气及水体之中。
环境中的农药在气象条件及生物作用下,在各环境要素间循环,造成农药在环境中重新分布,使其污染范围极大扩散,致使全球大气、水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生物体内都含有农药及其残留。
据美国环保局报告,美国许多公用和农村家用水井里至少含有国家追查的127种农药中的一种。
印第安纳大学对从赤道到高纬度寒冷地区90个地点采集的树皮进行分析,都检出DDT、林丹、艾氏剂等农药残留。
曾被视为“环境净土”的地球两极,由于大气环流、海洋洋流及生物富集等综合作用,在格陵兰冰层、南极企鹅体内,均已检测出DDT等农药残留。
使用这些杀菌剂必须谨慎,小心药害!

使用这些杀菌剂必须谨慎,小心药害!专为果蔬种植基地、农业合作社、观光园种植、农场主、农资经销商等打造的专业农业技术综合服务平台。
1、多位点杀菌剂一般选择性较差,作用靶点在靶标和非靶标生物中没有差异或差异较小,使用时主要利用病原菌与作物对药剂的忍耐程度差异,选择适当时期合理使用剂量。
这种类型的杀菌剂必须不具有内吸性,以免药害,防治植物病害只具有保护作用。
如果加工中加入渗透剂或颗粒过细,通过不同途径进入植物体,即可造成药害。
多位点杀菌剂的主要种类和品种:无机杀菌剂(铜制剂、硫制剂等)、有机硫杀菌剂(福美锌、福美双、福美甲胂、丙森锌、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二硫氰基甲烷等)、取代苯类(五氯硝基苯、百菌清)、二甲酰亚胺类(腐霉利、扑海因、菌核净)、植物素杀菌剂(乙蒜素)。
2、铜素杀菌剂包括波尔多液、氢氧化铜、氧化亚铜、琥胶肥酸铜、络氨铜等。
铜等重金属离子可以破坏细胞膜的透性、钝化蛋白、干扰Mg 、K 平衡,影响叶绿素代谢和呼吸作用等,没有选择性。
为了防止铜等重金属离子的药害,一般制成难溶性盐类或络合物杀菌剂,减少游离的铜离子。
如波尔多液(Bordeaux mixture)就是将易溶于水的硫酸铜与石灰反应产生难溶性的碱式硫酸铜,使用以后在生物和环境物理化学作用下逐步释放铜离子起杀菌作用。
这不仅延长了持效期,而且增加了安全性。
但是如果波尔多液等难溶性铜盐中含有多余的Ca或Cu,以及在高温、高湿和前后使用酸、碱性化合物时,会加速铜离子的释放,容易造成药害。
已知对Ca敏感的有茄科、葫芦科、葡萄等作物;对Cu特别敏感的有李、桃、鸭梨、白菜、小麦等;对Cu比较敏感的有苹果、中国梨、柿、大豆、芜箐等作物。
铜制剂药害症状:可使黄瓜、苹果等叶片褪绿、幼芽和叶缘叶尖青枯、叶斑及类似病毒病的花叶症状等,果实上形成小黑点锈斑。
在水稻上也可以造成药害,有的水稻品种比较敏感,叶片尤其是叶缘呈红褐色。
如氢氧化铜和氢氧化亚铜喷雾2天后可使叶尖、叶缘呈紫红色,或紫红斑点;30%琥胶肥酸铜1:400-700倍在水稻抽穗前3天喷雾,两天后泗优422品种叶尖呈紫红色,5-7天后恢复正常。
农药的危害性及绿色植保技术研究

1农药的危害性1.1农药对人体的危害(1)农药会引发癌症、畸形、基因突变等严重危急人体健康的现象。
这是因为农药中含有的毒害物质具有引发生物恶性肿瘤的负面作用,同时还会干扰胚胎正常发育,造成胎儿畸形,且农药导致的生物遗传物质损伤属于不可逆诱变现象,极有可能遗传给后代。
(2)农药会导致人体慢性中毒,这是因为长期接触农药的使用者或农药生产者体内会出现农药蓄积情况,从而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慢性中毒症状多表现为头痛、食欲不振皮疹、流泪、全身不适等,有时甚至会直接破坏机体肝脏功能,影响生殖和神经系统,严重威胁人体健康。
(3)农药会引发急性危害,一旦人体大量接触或是误服农药则会发生急性病理反应,患者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肌肉震颤、死亡等症状。
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全球每年农药中毒事件约为300万例,其中致死人数已超过20万%。
1.2农药对其它生物的危害(1)农药在消灭有害生物的同时也会伤害害虫的天敌及其他有益生物,导致有益生物死亡。
(2)农药经水体、土壤等进入其它生物体后,会引发慢性危害,主要表现为生活习性和生活规律改变,从而影响生物的生殖力、免疫力、抗逆力。
同时生物农药富集现象是引发生物间接危害的重要形式之一,这是因为生物中蓄积的农药通过食物链可逐级传递,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3)生态系统中同时存在有害生物和有益生物,害虫和天敌可形成相互制约的平衡状态,而农药则会对二者造成一致损害,一旦地区内虫害复发,缺少天敌的有害生物则极易泛滥成灾。
1.3农药对环境的危害(1)农药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包括喷洒过程中的逸散、蒸发,土壤中农药的蒸发,含农药土壤的风蚀,和农药生产时产生的空气污染危害等。
(2)农药会对水体产生污染,其可经农田流水、灌溉水、雨水经土层进入到水体环境中,同时一些农药生产工厂在生产农药过程中会将未达标的污水排放至自然水体环境中,引发水体污染,而水体中生活的各类生物和饮水的哺乳动物、水鸟,如鱼、虾等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容易对作物产生的药害的农药有那些?

容易对作物产生的药害的农药有那些?最佳答案: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1、杀螟丹水稻扬花期或作物被雨露淋湿时,不宜施药;十字花科蔬菜的幼苗,对该药敏感,夏季高温生长幼弱时,不宜施药。
2、丁醚脲高温高湿条件下对幼苗易产生药害。
正常条件下25%丁醚脲乳油使用剂量不超过50ml/亩。
3、异丙威薯类作物对该药敏感,不宜使用。
施药前后10天,不可使用敌稗。
4、克百威(呋喃丹)在稻田施用该药,不能与敌稗,灭草灵等除草剂同时使用,以免发生药害(施用敌稗应在施用克百威前3-4天进行,或在施用该药1个月后施用)。
5、噻嗪酮药液如接触到白菜、萝卜等作物上叶片会出现褐斑或白化等药害。
6、春雷霉素对大豆、藕有轻微药害,在邻近大豆和藕地使用时应注意。
7、硫磺黄瓜、豆类、马铃薯、桃、李、梨、葡萄等作物对该药敏感,易发生药害。
使用时应适应降低浓度或减少施药次数,高温季节应早、晚施药,避免中午施药。
8、机油乳剂萌芽期和花期喷机油乳剂150倍+40%水胺硫磷1200-1500倍,引起药害,喷过机油乳剂后10-15天才能喷石硫合剂、波尔多液;喷过松碱合剂1周内不得使用有机磷农药,20天内不得喷石硫合剂。
9、春雷氧氯铜(加瑞农)苹果、葡萄、大豆和藕等作物的嫩叶对该药敏感,会出现轻微的卷曲和褐斑,使用时要注意浓度,宜在下午4时后喷药我。
10、波尔多液白菜、桃、李、奈在生长期对其敏感,不论何种配方都易产生药害;可在苹果、梨、葡萄上使用。
春季防治柑桔疮痂病,气温超过30℃,芽长超过“1cm”长,喷0.8%等量式波尔多液会产生严重烧芽,应改喷0.5%倍量式波尔较安全;梨对铜离子敏感,要用倍量式波尔多液;葡萄对石灰敏感,应用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比如夏天中午前后的高温期、阴雨天、早晨雾水未干及大风气喷药都易造成药害。
11、石硫合剂对葡萄、桃、梨、李、梅、杏等果树的幼嫩组织易发生药害,使用要慎重,最好在落叶季节喷洒,切勿在生长季节或花果期使用。
对猕猴桃、葡萄、黄瓜及豆科的花卉均有一定的药害。
常用杀虫剂对作物药害汇总

常用杀虫剂对作物药害汇总农业生产过程中,虫害是最易发生且不可避免的,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的危害。
而虫害防治主要以农药为主。
杀虫剂在杀灭虫害的同时对作物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那么我们今天就常用杀虫剂对作物的危害进行一个汇总。
杀螟丹:水稻扬花期或作物被雨露淋湿时,不宜施药;十字花科蔬菜的幼苗,对该药敏感,夏季高温生长幼弱时,不宜施药。
马拉硫磷:番茄幼苗、瓜类、豇豆、高粱、樱桃、梨和苹果的一些品种对该药敏感,使用时注意浓度。
氟啶脲:对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菜苗期易烧叶,浓度不低于1500倍。
三氯杀螨醇苹果的红玉、旭等品种敏感,易产生药害,使用时注意。
杀暝硫磷:白菜、萝卜、花椰菜、甘蓝、青菜、卷花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及高粱对该敏感,使用时注意。
三唑磷:甘蔗、菱白、玉米等作物易产生药害。
毒死蜱:毒死蜱对烟草、莴苣十分敏感,应禁止使用;对瓜类幼苗有药害,应在瓜蔓1米长以后用,此外某些樱桃品种也对它很敏感。
杀扑磷:应避免在花期喷雾,以免引起药害,使用时间以开花前为宜,使用浓度不应随意加大,否则会引起褐色叶斑。
在6-7月,气温超过30℃以上用800-1000倍,幼果极易产生药害。
辛硫磷:黄瓜、四季豆、西瓜对该药敏感,50%乳油500倍液喷雾有药害,1000倍液时也可能有轻微药害;甜菜对辛硫磷也较敏感,如拌闷种时,应适当降低剂量和闷种时间。
高粱敏感不宜喷施;玉米只能用颗粒剂防治玉米暝;高温时对叶菜敏感易烧叶。
丙溴磷:浓度高时对棉花、瓜豆类有一定药害,对苜蓿和高粱有药害;对于十字花科蔬菜和核桃,避免在作物花期使用。
敌百虫(敌敌畏):高粱、豆类特别敏感,不宜使用;瓜类幼苗、玉米、苹果(曙光、元帅等口种)早期对敌百虫也易产生药害。
仲丁威:稻田施药的前后10天,避免使用敌稗,以免发生药害。
丁醚脲:高温高湿条件下对幼苗易产生药害。
正常条件下25%丁醚脲乳油使用剂量不超过50ml/亩。
异丙威:薯类作物对该药敏感,不宜使用。
施药前后10天,不可使用敌稗。
农药危害形容词

农药危害形容词一、农药对人体危害的主要表现形式。
三种形式:急性中毒、慢性危害、“三致”危害。
1.急性中毒.农药经口、吸呼道或接触而大量进入人体内,在短时间内表现出的急性病理反应为急性中毒。
急性中毒往往导致神经麻痹乃至死亡,甚至造成大面积死亡,成为最明显的农药危害。
2.慢性危害.长期接触或食用含有农药残留的食品,可使农药在体内不断蓄积,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可影响神经系统,破坏肝脏功能,造成生理障碍,影响生殖系统,产生畸形怪胎,导致癌症。
3.致癌、致畸、致突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根据动物实验确证,18种广泛使用的农药具有明显的致癌性,还有16种显示潜在的致癌危险性。
其中二溴氯丙烷可引发男性不育,对动物有致癌、致突变作用。
三环锡、特普丹对动物有致畸作用。
二溴乙烷可使人、畜致畸、致突变。
杀虫脒对人有潜在的致癌威胁,对动物有致癌作用。
二、主要农药的潜在危害。
1.有机磷类农药,作为神经毒物,会引起神经功能紊乱、震颤、精神错乱、语言失常等表现。
2.拟除虫菊脂类农药,一般毒性较大,有蓄集性,中毒表现症状为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刺激症状。
3.六六六、滴滴涕等有机氯农药。
有机氯农药随食物途径进入人体后,主要蓄积于脂肪中,其次为肝、肾、脾、脑中。
通过人乳传给胎儿引发下一代病变。
三、农药中毒的表现和原因。
轻者表现为头痛、头昏、恶心、倦怠、腹痛等,重者出现痉挛、呼吸困难、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
四、农药对土壤的危害1.农药对农田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农药长期污染的农田土壤会出现明显酸化;土壤养分(氮,磷,钾等)随污染程度加重而减少;土壤空隙度变小,从而造成土壤结构板结。
2.农药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土壤动物的丰度是沃土的重要标致。
农药作为害虫的杀手,对其它益虫,有益的动物也不心慈手软。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将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以及其它的节肢动物,如步甲,虎甲,蚂蚁,蜘蛛,环节动物,如蚯蚓,软体动物,如蛞蝓,线形动物,如线虫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农药使用的优势和劣势权衡农药的利弊

农药使用的优势和劣势权衡农药的利弊农药作为一种农业生产中常见的辅助工具,既有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又有潜在的危害和环境影响。
在权衡农药的利弊时,需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包括农业经济效益、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等。
本文将就农药使用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以期全面了解农药利用的权衡。
一、农药使用的优势1. 提高农作物产量:农药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农作物病虫害,避免作物大面积减产甚至死亡。
通过农药的喷洒、施用等方式,可以削弱或杀死害虫、病菌等,从而保护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产量。
2. 提高农作物质量:农药可以降低作物受到的病虫害侵害程度,减少损耗和污染。
通过有效控制病虫害,农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的养分和能量得到保障,使农产品的外观、口感和营养价值更好,从而提高农作物质量。
3. 经济效益显著:农药的使用可以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通过控制病虫害,减少农作物的损失和死亡,农民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
同时,农药的使用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人工管理和喷洒的需求,进一步减少劳动成本。
二、农药使用的劣势1. 生态环境影响:农药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对周围的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的过度使用会导致土壤、水源等环境受到污染,危及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某些农药还可能对非目标生物造成危害,影响生物多样性。
2. 农产品安全问题:农药的滥用和不合理使用可能导致农产品残留问题。
一些农药在农作物收获后仍有残留,进入人体后对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这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保健构成一定风险,也对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形象造成不良影响。
3. 农药抗性产生:频繁和过量使用农药会导致农害虫产生抗药性,使得农药的有效性降低。
长期以来,不合理的使用习惯已经造成了一些常见农害虫的抗药性问题,给农作物产量和质量带来不确定性,增加农民的管理难度和成本。
三、权衡农药利弊的建议1. 合理使用农药:农药使用应根据作物品种、生产周期、病虫害发生程度等因素制定合理的使用计划。
农药的药害与毒性

四、农药的毒性的三种表现形式
农药毒性的三种表现形式为急性中毒、 亚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一)急性中毒 所谓急性中毒就是指动物与药剂一次给 予一定量的接触后,在24-48h内出现的中 毒反应。 急性中毒的症状主要有头昏、恶心、呕 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 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
(二)亚急性中毒
一般情况下,食品上或水域中残留的农药量 虽不多,但长期摄食这些带毒的食品 和水,就 可能引起慢性中毒或危害人体健康。慢性中毒 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破坏肝脏功能以及引起其 他生理障碍,甚至影响生殖和遗传。如果将带 毒农作物产品饲喂家畜、家禽不仅影响其生长 发育,还会累积富集在畜、禽的脂肪、肉、肝、 肾、乳及禽蛋中,人类取食后即会造成二次中 毒。
(一)药害发生的基本情况 植物发生的药害主要有急性和慢性两种。 1.急性药害是在施药后几小时至数日内显著出 现的异常现象,常在叶面、果面和嫩茎上产 生斑点、褪绿、变黄、凋萎、枯焦、落叶、 落果、全株死亡等病害征象。 2.慢性药害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表现出药害 征象,例如光合作用减弱、植株矮化、畸形、 延迟开花结实、果实变小、籽粒不饱满、色 泽差、风味变坏等征象。
农药的慢性毒害表现出的中毒症状,一般不 易被察觉,诊断时往往被误诊为其他疾病。所 以,慢性中毒易被人忽略,一 旦发现为时已
晚。
五、农药中毒现象的概况及对策
(一)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概况
农药中毒目前是我国农村重要的公共卫生 问题。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 ,全世界每年约 有 30 0万农药中毒病例,其中 1%~2 %死亡。 农药中毒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如中国、 印度、斯里兰卡、约旦和肯尼亚等。农药中 毒包括生产性中毒和非生产性中毒。
(二)植物病害与药害的区别
分布 受害部位 (以叶片为例) 药害 病害 成块、片、段分布或在地头 零星、以点分布,并且 较易出现 有发病中心 上部分比下部分轻 下垂部分及边缘重 下部分比上部分轻 内部与边缘差别不明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种常用农药的致命缺点
一、氟啶胺
1、高温不能用药,非常容易出现药害。
2、对霜霉病防效一般。
3、千万不能和乳油复配,因为渗透性很好,和乳油复配后,会出现叶片畸形,卷缩。
4、对瓜类敏感,易产生药害。
叶菜类也尽量别用。
5、最重要的一点,厂家的用药事项上有下面几个字:塑料设施内不要施药。
二、嘧霉胺
嘧霉胺对温度非常敏感,超过25度,就特别容易出药害。
豆类和茄子能不用就不用,最好干脆别用。
特别容易打出斑点。
高温下的药害症状:
1、茄子用药后,叶片出现黑褐色小斑点。
2、黄瓜用药后,出现褪绿色病斑。
严重叶片灼烧,白化。
3、豆类叶片直接打干,像喷过除草剂一样。
4、番茄有可能出现叶缘黄化。
5、樱桃上想都别想用,喷一次,三年白干。
就一点,这东西温度低,不出药害,温度一高,就是个疯子。
三、腐霉利
腐霉利是我们预防治疗灰霉病的常用药了,安全系数那是非常的高。
可是这货就偏偏出药害了。
这个药用80%水分散颗粒,打在白菜上药害,老叶出现白斑,四五天后叶片开始黄化,白菜生长受到抑制。
包心期的白菜停止包心,可能很多的人不相信会出现药害,但就是出了,而且2018年又出了一次,还是在白菜上,还是用的80%水分散颗粒。
建议此药在白菜上少用,尤其是白菜旺盛生长期。
四、甲霜灵
甲霜灵,不说这个药喷雾,喷雾这个药没啥作用了。
抗药性在那放着呢。
豆类和辣椒种植多的地方经常用到甲霜灵,不是用来喷雾,是用来灌根,防治疫霉菌的根腐病和茎基腐病。
这个药别看喷雾效果不咋滴,灌根效果那是非常的好,充分利用了此药的内吸性和传导性。
很多农资店把此药当做秘方来灌根。
但是,如果一桶水用药超过25克,灌根低于300棵,非常容易出现黄头顶,停止生长的现象,而且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不生长或者生长缓慢,很多人在此吃过亏。
一定要注意。
五、毒死蜱
不说这个药打别的虫子效果如何,此药打红蜘蛛的速效性无与伦比。
但是这个药如果一旦高温,且用药浓度过大及其容易损伤叶片,引起叶片黄化,早衰。
最重要的是此药在大龙长茄上非常容易打出斑点,像麻子一样的斑点。
所以用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温度,药的浓度,喷药时间。
合理用药,会在红蜘蛛上打出神一般的效果。
但是此药2018年已经列入高毒,不让用了。
六、福美双
福美双这个药估计很多人都懒得用了,但是要说明很重要的一点,此药如果合理运用,在菌核病上会有很大的效果。
但是,就这个老药,用都懒得用的药,还出药害,在番茄上,很容易出现干尖,专干嫩叶。
用一次出现一次。
但菌核病爆发的时候,不用还不行,不过番茄打顶不会影响太大。
七、络氨铜
这两年络氨铜这个药兴起,而且家家说安全,非常安全。
的确这个药够安全的,但是此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喷在茄子叶片上下午喷药,第二天叶片出现萎蔫,第三天逐渐恢复正常。
但是,就这一个毛病农民的理解就是萎蔫了,就会影响长势,就会影响产量。
但这个药打茄子的细菌性斑点效果杠杠的,比其它的铜制剂效果好很多,不明白这是什么原理。
八、草甘膦
草甘膦,灭生性除草剂,够牛的,但是它就是有弱点。
草甘膦的弱点就是,低温不死草。
所以低温下,还是别卖这个产品,农民都认为草甘膦打草必死,如果不死,就是假药。
所以,低温下用此产品除草,很容易赚个卖假药的名声。
九、啶虫脒
啶虫脒,打蚜虫的常用药,都很熟悉,但是这个药有个缺陷,这个药对温度很敏感,温度高,杀虫效果好。
温度低了,效果就不咋地了。
棚内无所谓,露天的可要注意用药温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