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五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合集下载

2015五校一模 陕西省五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2015五校一模 陕西省五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 化学 Word版含答案

2MgCl 2 6H 2无水MgCl 2Br 2SO 2水溶液吸收Br 2②⑤.NaHCO 3△2CO 3H O 、NH 7.2013年7月23日,央视记者分别在北京崇文门附近的麦当劳、肯德基以及真功夫3家大型快餐店取回可食用冰块进行抽样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3家快餐店食用冰块菌落总数严重超标。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肉毒杆菌有毒,可在其中加入硫酸铜使其变性后食用B.肉毒杆菌在体内水解生成的氨基酸不能成为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C.大肠杆菌分子中不一定含羧基和氨基D.出血性大肠杆菌和油脂均为能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8. 短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主族元素R 、T 、Q 、W 、Y 具有如下信息:① R 、Y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电子层数相同;② Q 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R 与T 的核电荷数之和等于Q 的核电荷数;③ W 与R 同主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元素Q 与W 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中含有相同比例的阴、阳离子,属于同种晶体类型B .元素T 、Q 、W 、Y 的原子半径大小为:T<Q<Y<WC .Q 与Y 组成的常见物质是一种两性物质,结构中含有共价键D .由Y 和T 组成的物质YT 是原子晶体,在电子和陶瓷工业上有广泛应用,可以直接由单质Y 和T 在低温下合成9. 对于实验I 〜IV 的描述正确的是A .实验I :逐滴滴加稀盐酸时,试管中立即产生大量气泡B .实验II :充分振荡后静置,下层溶液为橙红色,上层无色C .实验III :从饱和食盐水中提取NaCl 晶体D .装置IV :酸性KMn O 4溶液中有气泡出现,且溶液颜色逐渐变浅乃至褪去10.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下图为海水利用的部分过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制取NaHCO3的反应是利用其溶解度小于NaClB.用澄清的石灰水可鉴别NaHCO3和Na2CO3C.在第③、④、⑤步骤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工业上通过电解饱和MgCl2溶液制取金属镁11.某醇在适当条件下与足量的乙酸发生酯化,得到的酯的相对分子质量a与原来醇的相对分子量b的关系是a=b+84,有关该醇应该具有的结构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醇分子中一定具有甲基B.该醇分子中一定没有甲基C.该醇分子中至少含有三个碳原子D.该醇分子中具有两个醇羟基12. 用Na2SO3溶液吸收硫酸工业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所得的混合液进行电解循环再生,这种新工艺叫再生循环脱硫法。

陕西省五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五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 物理 Word版含答案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9-21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如图所示,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断正确的是( )A .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B .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 .推力F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增大D .推力F 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不变15.下列选项中的各1/4圆环大小相同,所带电荷量已在图中标出,且电荷均匀分布,各1/4圆环间彼此绝缘。

坐标原点O 处电场强度最大的是( )16. 如图是磁报警装置中的一部分电路示意图,其中电源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R 1、R 2是定值电阻,R B 是磁敏传感器,它的电阻随磁体的出现而减小,c 、d 接报警器.电路闭合后,当传感器R B 所在处出现磁体时,则电流表的电流I ,c 、d 两端的电压U 将( )A .I 变大,U 变小 B .I 变小,U 变大 C .I 变大,U 变大D .I 变小,U 变小17.如图所示,长方形abcd 长ad=0.6m ,宽ab=0.3m ,O 、e 分别是ad 、bc的中点,以ad 为直径的半圆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边界上无磁场),磁感应强度B=0.25T 。

一群不计重力、质量m=3×10-7kg 、电荷量q=+2×10-3C 的带电粒子以速度v=5×102m/s 沿垂直ad 方向且垂直于磁场射入磁场区域( ) A .从Od 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Oa边 B .从aO 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全部分布在ab 边 C .从Od 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Oa 边和ab 边 D .从aO 边射入的粒子,出射点分布在ab 边和be 边 18.矩形导线框abcd放在分布均匀的磁场中,磁场区域足够大,磁感线方向与导线框所在平面垂直,如图(甲)所示。

陕西省西安市五校联考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五校联考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五校联考2015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水变成水蒸气B.金刚石加工成钻石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D.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金刚石加工成钻石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新物质氧气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采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获得氧气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质子数不同B.最外层电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相对原子质量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的种类得是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故钠元素和氯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钠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11,氯元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是17.故选A.点评:本题很简单,考查学生对元素的概念的理解和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进行解题的能力.3.如图,这四位同学描述的可能是下面的哪一个化学符号()A.O2B.S O2C.H ClO D.H gO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式可以表示一种物质,该物质的元素组成,该物质的分子构成,该分子的原子构成.解答:解:A.O2中只含氧元素,不符合;B.SO2能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能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能表示二氧化碳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还能表示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共3个原子,符合;C.HClO中含有氢、氯、氧三种元素,不符合;D.HgO的一个分子中含有1个汞原子和1个氧原子,共2个,不符合.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化学式的意义,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2分)碳﹣14可用于考古学中测定生物死亡年代,其原子的原子核中有8个中子,核外有6个电子,则其质子数为()A.8B.14 C.6D.2考点: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依据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的知识解答即可;解答:解:由于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该原子的核外有6个电子,则其质子数也应该是6;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的构成问题.主要利用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5.(2分)亚硒酸钠(Na2SeO x)能消除加速人体衰老的活性氧,其中硒(Se)的化合价为+4,则x 的值为()A.1B.2C.3D.4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亚硒酸钠(Na2SeO x)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钠元素显+1,硒元素显+4,氧元素显﹣2,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亚硒酸钠(Na2SeO x)中x的数值为:(+1)×2+(+4)+(﹣2)×x=0,则x=3.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利用化合价的原则计算化合物的化学式中指定数值的能力.6.(2分)对于Mg2+和Mg两种粒子比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它们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Mg2+和Mg两种粒子可以看出它们都是镁元素形成的不同微粒,则它们的质子数相同,它们的电子数不同.解答:解:A、因它们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质子数相同,说法正确,故A错误;B、元素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微粒的最外层电子数,两者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说法正确,故B错误.C、因金属原子失去电子变为金属阳离子,则原子变为离子失去的电子数不同,则两种粒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说法错误,故C正确;D、镁离子与镁原子都可构成物质,说法正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学生应注意单原子形成的微粒中质子数与电子数的关系,抓住质子数是判断元素的关键.7.(2分)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石墨、氯酸钾、石油B.蒸馏水、氧化镁、铁锈C.稀有气体、过氧化氢、冰水混合物D.液态氧、干冰、空气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石墨属于单质、氯酸钾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石油属于混合物,故A错;B、蒸馏水属于属于氧化物、氧化镁属于氧化物、铁锈属于混合物,故B错;C、稀有气体属于混合物、过氧化氢属于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错;D、液态氧属于单质、干冰属于氧化物、空气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8.(2分)下列关于O3、CuO、SO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分子B.都是氧化物C.氧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都含有氧元素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只有氧气中含有氧分子进行解答;B、根据臭氧属于单质进行解答;C、根据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而在CuO、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进行解答;D、根据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为O3、CuO、SO2,可知都含有氧元素进行解答.解答:解:A、只有氧气中含有氧分子,所以O3、CuO、SO2中都不含有氧分子,故A错误;B、臭氧属于单质,而CuO、SO2属于氧化物,故B错误;C、臭氧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0,而在CuO、S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故C错误;D、根据三种物质的化学式为O3、CuO、SO2,可知都含有氧元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属于物质分类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对要求的三种物质作出正确的判断,属基础性识记知识考查题.9.(2分)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个数为()A.3B.4C.5D.6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实验室常见的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结合图示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滴加液体滴管不能伸进试管内,错误;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集气瓶底部要放少量的水,错误;过滤的操作正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正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时液体的量太多,错误;加热固体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错误;称量物品时要左物右码,且精确度不是0.01g错误;故有5个错误,观察选项,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图示结合已有的知识进行.10.(2分)对生活中下列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现象解释A 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B 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C 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分子在不断运动D 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分子受热,体积变大A.A B.B C.C 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湿衣服在夏天比在冬天干得快,是因为夏天气温高,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B、6000L氧气在加压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且气体分子间间隔大,易于压缩;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由于分子是在不断运动,在无外力下,花粉会在平静的水面上移动,故选项解释正确.D、由于分子间有间隔,在受热时间隔变大,所以,自行车轮胎在阳光下暴晒而炸裂,而不是分子的体积变大,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1.(2分)下图表示的是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A.B.C.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A错.B、由不同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B错.C、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故C错.D、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12.(2分)下列物质的化学式书写正确的是()A.高锰酸钾 K2MnO4B.过氧化氢 H2OC.氦气 He2D.碳酸钠 Na2CO3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单质和化合物(先读后写,后读先写;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高锰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MnO4,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B、过氧化氢中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H2O2,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C、氦气属于稀有气体单质,直接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其化学式为He,故选项化学式书写错误.D、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化学式书写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单质和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2分)下列微粒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原子结构中,对于一个原子,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对于阳离子则是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据此回答即可.解答:解:A、图示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微粒带正电荷是阳离子,所以A正确.B、图示中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故B为原子,所以B错.C、选项图示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所以C错.D、选项图示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微粒带负电荷,所以D表示阴离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以及原子和离子间的相互转化的规律,要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对解决问题有所帮助.14.(2分)(2013•娄底)2013年1月19日,首个《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发布.图为元素汞的信息,从图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一项是()A.汞属于非金属元素B.汞的核电荷数为80C.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gD.在化学反应中,汞原子容易得到电子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符号、元素种类等,结合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名称是汞,是唯一一种常温下是液态的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汞的原子序数为8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可知,汞的核电荷数为80,故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0.6,不是200.6g,因为相对原子质量是个比值,没有单位,故说法错误.D、从汞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故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及辨别元素种类的方法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5.(2分)下列观点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10g水加热可以变成10g水蒸气B.8g碳完全燃烧生成8g二氧化碳C.镁燃烧后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了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质量守恒定律是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规律,适用于化学变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则不适用于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B、碳和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8g;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镁燃烧过程中很多氧化镁小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因此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解答:解:A、水加热变成水蒸气,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碳和氧气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大于8g,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C、镁燃烧过程中很多氧化镁小颗粒扩散到空气中,因此剩余残渣的质量减轻,符合质量守恒定律;D、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应为参加反应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因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有机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难度不大.16.(2分)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没有雾,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不产生大量的白烟,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但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17.(2分)(2013•潍城区二模)如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其中能够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的一组现象是()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③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是因为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解答:解:,①图1铜片上白磷燃烧,是因为具备了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②图1铜片上红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③图1水中白磷未燃烧,是因为没有与氧气接触;④图2水中白磷燃烧,是因为满足物质燃烧的三个条件.所以①②可以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①③可以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③④可以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②③不能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故选A点评: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即物质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达到着火点,三个条件缺一不可.18.(2分)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①化学变化常有发光放热现象,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⑥氮气是无色的气体,无色的气体一定是氮气.A.③⑤⑥B.①②⑤⑥C.①③④D.①②③⑤⑥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物质的分类.分析:①根据化学变化实质分析;②根据物质的构成分析;③根据单质的概念分析;④根据物理变化概念分析;⑤根据氧化物概念分析;⑥根据气体的性质分析.解答:解:①化学变化常有发光放热现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属于物理变化;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但是物质不一定都是由分子构成的,如铁是由原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是不正确的,因为氧气和臭氧组成的混合物中只含有一种元素;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是正确的;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不正确,例如高锰酸钾中含有氧元素,但不是氧化物.⑥无色的气体不一定是氮气,例如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等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物质的分类等,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9.(2分)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该反应()A.是化合反应B.有单质生成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图示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然后根据反应的分子个数确定各物质的分子个数比.解答:解:根据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据图可知,该反应是单质与单质生成化合物的化合反应,故A正确;B、该反应生成的是化合物,没有单质生成,故B错误;C、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故C错误;D、由上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3:1,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微观模拟图与化学反应的关系,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图示进行.20.(2分)在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物质X Y Z Q反应前的质量(g)8 2 20 5反应后的质量(g)待测10 8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x的质量为6克B.该反应的反应物是X、YC.参加反应的Y、Z质量比为2:3 D.该反应为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质量增加的是生成物,减少的是反应物,结合表格信息可乙判断,反应物是X和Z,生成物是Y和Q,从而可以求得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和反应类型.解答:解:A、由表格信息可知反应后Y质量增加了8克,是生成物;Q质量增加了8克,是生成物;Z质量减少了12克,是反应物;反应物还少4克,所以X是反应物,所以X待测的质量为4g,故A错;B、反应后Y质量增加了8克,是生成物;Q质量增加了8克,是生成物;Z质量减少了12克,是反应物;反应物还少4克,所以X是反应物,所以反应物是X和Z,故B错;C、参加反应的Y、Z质量比为(10g﹣2g):(20g﹣8g)=2:3,故C对;D、由B分析可知,反应物是X和Z,生成物是Y和Q,故该反应不是分解反应,故D错.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分析表中数据,灵活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此题需认真分析各物质的质量变化情况,仔细推敲,即可求解.二、填空题(共26分)21.(10分)(1)用化学用语填空:①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②2个氮原子2N ;③2个硫酸根离子2SO42﹣;④氧化镁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Mg;⑤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O2;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Al2O3.(2)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表示的含义:CO32﹣每个碳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2Fe 铁原子的个数为两个;2SO22个二氧化硫分子、1个二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两个氧原子.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2)化学符号周围的数字表示不同的意义: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或分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右下角的数字表示几个原子构成一个分子;解答:解:(1)①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

陕西省西安市五校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五校2015届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西安市五校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九年级历史试题(时值:90分钟分值: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25小题共计50分)1. 在一堂历史探究课上,四位同学针对文艺复兴的实质展开了探究,都认同其实质体现在“兴”上,对于“兴”的内容却有不同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A.古典希腊、罗马文化的复活B.欧洲封建文化的兴盛C.封建神学文化的兴旺D.资产阶级文化的兴起2. 新航路开辟后,人类历史发生重大转折,从全球史观的角度看,这一“转折”主要是指( )A.欧洲贸易中心转到大西洋沿岸B.世界开始从分散走向整体C.农业文明已经转向工业文明 D. 欧洲经济发展开始超过亚洲3. 哥伦布在航海日志中写道:“在这些土地上蕴藏着大量黄金……这里还有宝石,有名贵的珍珠,取之不尽的香料……也许这里还有数额可观的棉花,我认为不用带回西班牙,只要在这里就可以卖得很好,比如卖到(蒙古)大汗的那些大城市里。

”从他的叙述中,你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A.东西方贸易日渐频繁B.资本主义制度形成C.哥伦布追逐商业利润D.当地人用黄金做饰品4.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偶然巧合之一。

由于一系列计算错误,他把西班牙到印度的距离大大缩短了,以致认为到达的地方是( )A.美洲B.非洲C.亚洲D.大洋洲5. 法国史学家米西勒认为,14到16世纪欧洲封建社会末期是“人”和“世界”被发现的时代。

这两个“发现”对世界历史产生的共同影响是( )A.倡导人文主义B.发现了美洲大陆C.把世界开始连为一体D.促进了早期资本主义的发展6.英国《权利法案》规定: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者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允许,国王不能征税;议会议员选举不受国王干涉……法案确定英国政治体制的原则是( )A.议会主权B.君权神授C.三权分立D.民主共和7.《权利法案》与《独立宣言》、《人权宣言》相比,其显著特点是( )A.宣告独立,脱离殖民统治B.限制君主的权利C.强调人自由、平等 D.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8. 下列关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说法中,属于评价的是( )①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②《人权宣言》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③法国大革命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影响④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A.①②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9.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拿破仑在其所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和农奴制,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

陕西省西安市五校联考2012届高三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文.

陕西省西安市五校联考2012届高三数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文.

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2012届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指定的位置上.(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复数13z i=+,21z i=-,则复数121zz+的虚部为(A.2B.2iC.32 D.32i2.已知集合{|(1(20}M x R x x=∈+->和2{|0}N x R x x=∈+<,则集合M是集合N的(A.充分不必要条件B.必要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函数(|2|lnf x x x=--在定义域内的零点的个数为(A.0B.1C.2D.34.过点P(1,2的直线l平分圆C:224610x y x y++++=的周长,则直线l的斜率为(A.53 B.1 C.85 D.435.如图,三棱柱ABC-A1B1C1的侧棱长和底面边长均为2,且A1 C1侧棱AA1⊥底面ABC ,其正(主视图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此三棱柱侧(左视图的面积为(A..4 C.6.角α的终边经过点A (a ,且点A 在抛物线214y x =-的准线上,则sin α=(A .12-B .12 C.2-D.27.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首项为a ,且21(nn n S a a n N +=-+∈.若实数x y ,满足100x y x y x a ⎧-+⎪+⎨⎪⎩,,,≥≥≤则2z x y =+的最小值是(A .-1B .12C .5D .18.已知两个等差数列{}n a 和{}n b 的前n 项和分别是n A 和n B ,且213n nA nB n +=+,则99a b 等于(A .2B .74C .1912D .13219.设函数(sin(sin((0,2f x x x πωϕωϕωϕπ=++-><<的最小正周期为π,则(A .(f x 在(0,2π单调递减B .(f x 在(0,4π单调递增 C .(f x 在(0,2π单调递增 D .(f x 在(0,4π单调递减 10.椭圆2221(1x y a a +=>上存在一点P ,使得它对两个焦点1F ,2F 张角122F PF π∠=,则该椭圆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A.(0,2 B.[2 C .1(0,]2 D .1[,12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如图,有一个算法流程图.在集合{|1010}A x R x =∈-≤≤中随机地取一个数值做为x 输入,则输出的y 值落在区间(5,3-内的概率值为 .12.某校为了解高一学生寒假期间学习情况,抽查了100名同学,统计他们每天平均学习时间,绘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则这100名同学中学习时间在6至8小时之间的人数为_______. 13.设a ,b ,c 为单位向量,a ,b 的夹角为600, 则(a + b + c ·c 的最大值为 . 14.给定集合An ={1,2,3,…,n}(n N +∈,映射:n n f A A →满足:①当,,n i j A i j ∈≠时,((f i f j ≠;②任取n m A ∈,若2m ≥,则有{(1,(2,,(}m f f f m ∈ .则称映射:nn f A A →是一个“优映射”.例如:用表1表示的映射:33f A A →是一个“优映射”.表1 表2i 1 2 3 f(i2 31(1已知表2表示的映射:44f A A →是一个“优映射”,请把表2补充完整.(2若映射:66f A A →是“优映射”,且方程(f i i =的解恰有3个,则这样的“优映射”的个数是 .15.(考生注意:请在下列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评分A .(几何证明选讲选做题如图,已知Rt ABC ∆的两条直角边AC ,BC 的长分别为3cm ,4cm ,以AC 为直径作圆与斜边AB 交于点D ,则BD 的长为= ;B .(不等式选讲选做题关于x 的不等式2|1||2|1x x a a -+-≤++的解集为空集,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C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已知极坐标的极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 处,极轴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3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i 1 2 3 4 f(i3:3y x +:5y x -Acos(63πρθ-=.点P 在曲线C 上,则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本大题共6小题,共75分.16.(本小题满分12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设向量(,,(,m c a b a n a b c →→=--=+,若m →//n →.(I 求角B 的大小;(II 求sin sin A C +的取值范围. 17.(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FD 垂直于矩形ABCD 所在平面,CE//DF ,090DEF ∠=. (Ⅰ求证:BE//平面ADF ;(Ⅱ若矩形ABCD 的一个边EF =BC 的长为何值时,三棱锥F-BDE18.(本小题满分12分设点P 的坐标为00(,x y ,直线l 的方程为0Ax By C ++=.请写出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并加以证明. 19.(本小题满分12分一工厂生产甲, 乙, 丙三种样式的杯子,每种样式均有500ml 和700ml 两种型号, 某天的产量如右表(单位:个:按样式进行分层抽样,在该天生产的杯子中抽取100个,其中有甲样式杯子25个.(I 求z 的值;(II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甲样式杯子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从这个样本中任取2个杯子,求至少有1个500ml 杯子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3分已知圆C1的方程为22(21x y +-=,定直线l 的方程为1y =-.动圆C 与圆C1外切,且与直线l 相切.(Ⅰ求动圆圆心C 的轨迹M 的方程;(II 斜率为k 的直线l 与轨迹M 相切于第一象限的点P ,过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恰好经过点A (0,6,并交轨迹M 于异于点P 的点Q ,记S 为∆POQ (O 为坐标原点的面积,求S 的型号甲样式乙样式丙样式500ml 2000 z 3000700ml 3000 4500 5000值. 21.(本小题满分14分已知函数f(x=21x 2-ax + (a -1ln x ,1a >.(Ⅰ若2a >,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 (II 已知a =1,3(2(g x f x x =+,若数列{an}的前n 项和为(n S g n =,证明:231111(2,3n n n N a a a ++++<≥∈ .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西安中学高2012届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文答案第I 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CDCA DBAB DB第II 卷(非选择题共100分二、填空题:11. 0.8 ;12. 30 ;131;14.(1 2,4,1 ,(2 10 ;15.A .165;B .(1,0-;C.6三、解答题: 16.(本小题满分12分解(I 由m →//n →知c a b aa bc --=+,即得222b a c ac =+-,据余弦定理知1cos 2B =,得3B π= ——————6分(IIsin sin sin sin(A C A A B +=++sin sin( 3A A π=++13sin sin cos sin 2222A A A A A =++=+6A π=+————————9分因为3B π=,所以23A C π+=,得2(0,3A π∈————10分所以5(,666A πππ+∈,得1s i n ((,1]62A π+∈,即得s i ns i n A C +的取值范围为]. ————————12分17.(本小题满分12分解(Ⅰ过点E 作CD 的平行线交DF 于点M ,连接AM .因为CE//DF ,所以四边形CEMD 是平行四边形.可得EM = CD 且EM //CD ,于是四边形BEMA 也是平行四边形,所以有BE//AM ,而直线BE 在平面ADF 外,所以BE//平面ADF . ——————6分(Ⅱ由EF =FM = 3且030MFE ∠=.由090DEF ∠=可得FD = 4,从而得DE = 2.————8分因为BC CD ⊥,BC FD ⊥,所以BC ⊥平面CDFE .所以,13F BDE B DEFDEF V V S BC --∆==⨯. ————10分因为12DEF S DE EF ∆=⨯=,F BDEV -=32BC =. 综上,当32BC =时,三棱锥F-BDE12分18.(本小题满分12分解:点P 到直线l的距离公式为d =. ————3分证法1:过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H .若A = 0,则直线l 的方程为Cy B =-,此时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0||C y B +00||||||By C C y B B +==+,可知结论是成立的. ————5分若0A ≠,则直线PH 的斜率为B A ,方程为00(By y x x A -=-,与直线l 的方程联立可得200(0B Ax By x xC A ++-+=解得2000002222B x ABy AC Ax By Cx x A A B A B --++==-++,00022Ax By C y y B A B ++=-+ ————9分据两点间距离公式得||d ==.————12分证法2:若B = 0,则直线l 的方程为Cx A =-,此时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0||Cd x A =--==若0A =,则直线l 的方程为Cy B =-,此时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0||Cd y B =--==;若0B ≠,0A ≠,过点P 作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Q ,过点P 作直线l 于y 轴的垂线,交直线l 于点Q ,设直线l 的倾斜角为θ,则||sin d PQ θ=.因为00000||||||||Q Ax By C B CPQ x x y x A A A ++=-=---=,||sin Aθ====,所以,d =.综上,d =.证法3:过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H .则直线PH 的一个方向向量对应于直线l 的一个法向量,而直线l 的一个法向量为(,A B ,又线段PH 的长为d ,所以,||PH PH dA B PH →→→==或,PH A B →=设点H 的坐标为(,x y ,则00(,PH x x y y →=--,可得00x x y y == 把点H 的坐标代入直线l 的方程得00((0A xB yC ++=整理得000Ax By C ±++=,解得|d =.证法4:过点P 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为H .在直线l 上任取一点Q (,x y ,直线PH 的一个方向向量为(,v A B →=,据向量知识,向量PQ →在向量v →上的投影的绝对值恰好是线段PH 的长,因此||||PQ v d v →→→∙===因为0000(((x x A y y B Ax By Ax By -+-=+-+,而点(,x y 满足0Ax By C ++=, 所以0000((Ax By Ax By Ax By C +-+=-++.因此|d =.19.(本小题满分12分解: (I 设该厂本月生产的乙样式的杯子为n 个,在丙样式的杯子中抽取x 个,由题意得,2550008000x=,所以x=40. -----------2分则100-40-25=35,所以,,35500025n =n=7000,故z =2500 ----------6分(II 设所抽样本中有m 个500ml 杯子,因为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甲样式杯子中抽取一个容量为5的样本,所以,550002000m=,解得m=2 -----------9分也就是抽取了2个500ml 杯子,3个700ml 杯子,分别记作S1,S2;B1,B2,B3,则从中任取2个的所有基本事件为(S1, B1, (S1, B2 , (S1, B3 (S2 ,B1, (S2 ,B2, (S2 ,B3,( (S1, S2,(B1 ,B2, (B2 ,B3 ,(B1 ,B3共10个,其中至少有1个500ml 杯子的基本事件有7个基本事件:(S1, B1, (S1, B2 , (S1, B3 (S2 ,B1, (S2 ,B2, (S2 ,B3,( (S1, S2,所以从中任取2个, 至少有1个500ml 杯子的概率为710. -----------12分20.(本小题满分13分解(Ⅰ设动圆圆心C 的坐标为(,x y ,动圆半径为R ,则1||1CC R ==+,且|1|y R += ————2分可得|1|1y =++.由于圆C1在直线l 的上方,所以动圆C 的圆心C 应该在直线l 的上方,所以有10y +>,2y =+,整理得28x y =,即为动圆圆心C 的轨迹M 的方程. ————5分(II 如图示,设点P 的坐标为20(,8x x ,则切线的斜率为04x ,可得直线PQ 的斜率为04x -,所以直线PQ 的方程为20004(8x y x x x -=--.由于该直线经过点A (0,6,所以有20648x -=,得2 16x =.因为点P 在第一象限,所以04x =,点P 坐标为(4,2,直线PQ 的方程为60x y +-=. —————9分把直线PQ 的方程与轨迹M 的方程联立得28480x x +-=,解得12x =-或4,可得点Q 的坐标为(12,18-.所以1||||482P Q S OA x x =-= ——————13分21.(本小题满分14分解(Ⅰ可知(f x 的定义域为(0,+∞.有2/11(1[(1](a x ax a x x a f x x a x x x --+----=-+==————2分因为2a >,所以11a ->.故当11x a <<-时/(0f x <;当01x <<或1x a >-时/(0f x >.综上,函数(f x 在区间(1,1a -上单调递减,在区间(0,1和(1,a -+∞上单调增加. ——————6分(II 由1a =,知32(2g x x x x =+-,所以322n S n n n =+-.可得 2232, (2320 , (1n n n n a n n n ⎧--≥==--⎨=⎩. ——————8分所以11(2(32(1n n a n n =≥+-.因为 11111((32(13(131n n n n n n <=-+--- ——————11分所以 23111111111[(1((]32231n a a a n n +++<-+-++-- 11111(13333n n =-=-<综上,不等式得证. ——————14分。

西安市五校联考第一次试题

西安市五校联考第一次试题

西安中学长安一中高新一中交大附中师大附中高2013届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命题学校:长安一中审题学校:交大附中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汉语词典》对“大师”的释义是“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

简言之,成为大师,有两项条件:有造诣、被尊崇。

于是,大师的存在,便不仅仅是一种个体的存在,而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存在。

他们的存在,遮蔽着他人与群体,同时也遮蔽着历史。

他们是以人类代言人的身份存在的。

芸芸众生死去,只有他们永生。

思想的不朽与伟大愈发令人深刻地感受到个体生命的短暂与渺小。

人们确立了大师的话语权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的话语权。

当人们试图透过对大师的解读逼近原始的历史,更发现历史已经被他们垄断。

大师是山峰,也是鸿沟。

当我们站立在国家图书馆望不到首尾的书柜旁,我们会感到一种阅读的恐惧,读书越多,恐惧便越深,因为我们发现所有的思想都被表达过,所有的情感都被倾诉过了。

当文学家面对曹雪芹和托尔斯泰,当哲学家面对庄子和尼采,当经济学家面对马克思和萨缪尔森,他们都可能染上一种疑难杂症——失语。

像孔子说的“予欲无言”。

大师的存在足以令后人乱了方寸,就像婆婆怒目之下的小媳妇,不知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我们实在不能断定大师的存在是成全了我们还是妨碍了我们。

陕西省五校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联考试题

陕西省五校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联考试题

陕西省五校2015届高三语文第一次模拟联考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认真填涂在相应的题号下,不得涂改。

4.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寻找暗物质云凡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均接受这样一个令他们困惑的事实: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看到的。

宇宙中的暗物质比构成我们普通世界的原子物质多得多。

在阅读这段文字时,每秒将有100万暗物质粒子穿过你的小指。

人们却看不到它们,因为它们不发射任何光,它们不带电荷,与原子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少。

暗物质没有电磁场,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无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们的存在。

但人们知道它们是存在的,因为如果它们不存在,就无法解释宇宙的结构。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

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

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30克。

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

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谁最先发现了暗物质呢?20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的言论: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

茨威基首先发现了暗物质的存在,但当时许多人并不相信茨威基的结果。

万物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越往外其转动的速度越低。

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一些星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就发现,越往外,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而是和内圈恒星的速度差不多。

陕西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五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陕西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五校联考试卷及答案.doc

陕西省2020届高三语文第一次五校联考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附加题20分)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附加题总分得分同学们,严肃考风考纪,树立优良学风,祝大家取得优良成绩。

陕西省五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为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认真填涂在相应的题号下,不得涂改。

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寻找暗物质云凡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均接受这样一个令他们困惑的事实: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看到的。

宇宙中的暗物质比构成我们普通世界的原子物质多得多。

在阅读这段文字时,每秒将有100万暗物质粒子穿过你的小指。

人们却看不到它们,因为它们不发射任何光,它们不带电荷,与原子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少。

暗物质没有电磁场,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无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们的存在。

但人们知道它们是存在的,因为如果它们不存在,就无法解释宇宙的结构。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

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

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30克。

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

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谁最先发现了暗物质呢?20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的言论: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西安五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陕西省西安五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联考太子头上的博客陕西省五校2015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联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 本试题卷分为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 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卷指定的位置上。

3. 选择题认真填涂在相应的题号下,不得涂改。

4. 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寻找暗物质云凡绝大多数天文学家均接受这样一个令他们困惑的事实:宇宙中看不见的物质在数量上要远远超过我们能够看到的。

宇宙中的暗物质比构成我们普通世界的原子物质多得多。

在阅读这段文字时,每秒将有100万暗物质粒子穿过你的小指。

人们却看不到它们,因为它们不发射任何光,它们不带电荷,与原子物质的相互作用很少。

暗物质没有电磁场,这也就意味着几乎无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们的存在。

但人们知道它们是存在的,因为如果它们不存在,就无法解释宇宙的结构。

1915年,爱因斯坦根据他的相对论得出推论:宇宙的形状取决于宇宙质量的多少。

他认为宇宙是有限封闭的。

如果是这样,宇宙中物质的平均密度必须达到每立方厘米5×10-30克。

但是,迄今可观测到的宇宙的密度,却比这个值小100倍。

也就是说,宇宙中的大多数物质“失踪”了,科学家将这种“失踪”的物质叫“暗物质”。

谁最先发现了暗物质呢?20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发表了一个惊人的言论:在星系团中,看得见的星系只占总质量的1%以下,而99%以上的质量是看不见的。

茨威基首先发现了暗物质的存在,但当时许多人并不相信茨威基的结果。

万物之间存在万有引力,太阳系的八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越往外其转动的速度越低。

20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一些星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就发现,越往外,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而是和内圈恒星的速度差不多。

这与越往外,物质越少,引力也越小,速度也应该越低的常规不符。

科学家们大胆地猜测:宇宙中一定有某些物质没有被我们的天文观测所发现,这些物质被称为“暗物质”。

科学家认为,通过测量物体围绕星系转动的速度可以找到暗物质存在的证据。

计算的结果发现,星系的总质量远大于星系中可见星体的质量总和,推算的结果:星系中的暗物质约占宇宙物质总量的20%~30%。

如何“网”住暗物质?科学家们也想了很多办法。

地下实验室被认为是进行暗物质研究的最理想场所,其中的原因是:地下深处实验室能最大程度上免受宇宙射线对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干扰。

科学家认为,宇宙中的绝大多数暗物质并不含有原子,不会通过电磁力与普通物质发生相互作用。

而在地面上,因为来自宇宙的射线众多,这些信号会对直接探测产生干扰,影响其鉴别能力。

因此,地下实验室可以帮助探测器“挡”住干扰,让其“静心”工作。

目前,全球地下实验室多达20多个,科学家正寻求将寻找暗物质的地下实验转移至更深的地点进行。

美国费米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的两位科学家发现,暗物质存在另一种神秘效应,这种效应可能支持宇宙中生命的诞生,或者说是生命进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提出新的暗物质效应:遍布宇宙空间中的暗物质粒子可能在一种机制的作用下,进入一个行星的核中,并通过与物质的湮灭释放出足够的能量,这些能量能保证这颗行星上出现液态水,从而支持生命的诞生。

这个观点超越了传统的太阳系外生命理论所认为的生命应该诞生于恒星的宜居带上。

1.下列关于“暗物质”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暗物质因为不发射任何光,不带电荷,很少与原子物质相互作用,所以人们看不到它,也几乎无法借助任何常规科学测量设备探测到它。

B.暗物质比我们能观测到的原子物质多,而且它无处不在,无时不在,遍布整个宇宙空间。

C.科学家通过测量围绕星系转动的物体速度发现宇宙中存在暗物质。

D.绝大多数暗物质不含原子,没有电磁场,因而不会通过电磁力与普通物质发生作用。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上个世纪30年代,瑞士天文学家茨威基发现星系团中暗物质占质量的绝大部分,而看得见的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当时的人们并不接受这一结果。

B.爱因斯坦认为,宇宙的形状和宇宙的质量有密切的关系,宇宙是有限封闭的。

这个认识是根据相对论得出的。

C.科学家在观测宇宙其他一些星系中的恒星运行速度时发现,越往外,围绕中心的速度并不都是衰减下去。

这一现象虽与太阳系不同,但同样符合万有引力定律。

D.暗物质粒子可能与行星上出现液态水有关,从而可支撑生命的诞生。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地下深处实验室能很大程度免受宇宙射线对寻找暗物质存在证据的干扰,因而是进行暗物质研究的最理想场所。

B.能证明暗物质存在的理论不止一种,比如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茨威基的理论以及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C.暗物质虽一定存在但没被天文观测发现,这是它得名的原因。

D.美国费米实验室天体物理中心的两位科学家提出的新的暗物质效应,推翻了传统的太阳系外关于生命起源的理论。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郭应聘,字君宾,莆田人。

嘉靖二十九年进士。

授户部主事。

历郎中,出为南宁知府。

迁威茂兵备副使,转广东参政。

从提督吴桂芳平李亚元,别击贼首张韶南、黄仕良等。

迁广西按察使,历左、右布政使。

隆庆四年大破古田贼,斩获七千有奇。

已,从巡抚殷正茂平古田,再进秩。

正茂迁总督,遂擢应聘右副都御史代之。

府江瑶反。

府江上起阳朔,下达昭平,亘三百余里。

诸瑶夹江居,怙险剽劫。

成化、正德间,都御史韩雍、陈金讨平之,至是攻围荔浦、永安,劫知州杨惟执、指挥胡翰。

事闻,大学士张居正奏假便宜,寓书应聘曰:“炎荒瘴疠区,役数万众,不宜淹留,速破其巢,则余贼破胆。

”应聘集土、汉兵六万,令总兵官李锡进讨。

未行,而怀远瑶亦杀知县马希武反。

应聘与正茂议先征府江,三阅月悉定,乃檄锡讨怀远。

天大雨雪,无功而还。

怀远,古牂牁,地界湖、贵靖、黎诸州,环郭皆瑶,编氓处其外。

嘉靖中,征之不克,知县寄居府城,遥示羁縻而已。

古田既复,瑶慑兵威,愿服属,希武始入其地。

议筑城,董作过峻,瑶遂乱,希武见杀。

及是,师出无功。

应聘益调诸路兵,镇抚白杲、黄土、大梅、青淇侗、僮,以孤贼势,而锡与诸将连破贼,斩其魁,怀远乃下。

事皆具锡传。

初议行师,锡以阳朔金宝岭贼近,欲先灭之。

应聘曰:“君第往,吾自有处。

”锡行数日,应聘与按察使吴一介出不意袭杀其魁。

比怀远克复,阳朔亦定,乃分遣诸将门崇文、杨照、亦孔昭等讨洛容、上油、边山。

五叛瑶悉平。

神宗大悦,进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

万历二年,召为户部右侍郎,寻以忧归。

八年起,改兵部,兼右佥都御史,仍抚广西。

久之,引疾归。

应聘在广西,奏复陈献章、王守仁祠。

刘台谪戍浔州,为僦居供廪,殁复赙敛归其丧,像祀之。

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

归七月卒。

赠太子少保,谥襄靖。

(节选自《明史·郭应聘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斩获七千有奇奇:零数B.从巡抚殷正茂平古田,再进秩秩:官吏的品级C.君第往,吾自有处第:只管D.久之,引疾归引:因为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郭应聘智勇兼备,精明干练的一项是()(3分)从提督吴桂芳平李亚元,别击贼首张韶南、黄仕良等应聘与正茂议先征府江,三月悉定古田既复,瑶慑兵威,愿服属,希武始入其地应聘益调诸路兵,镇抚白杲、黄土、大梅、青淇侗、僮,以孤贼势君第往,吾自有处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A.B.C.D.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郭应聘仕途顺利,战功显赫。

任职以后,担任过多种官职,曾跟随吴桂芳平定李亚元,攻击张韶南、黄仕良等,后又随殷正茂平定古田。

B.瑶民很不安分,多次发动叛乱。

他们依仗险峻形势为非作歹,拦路抢劫,劫持杀害朝廷官员,无恶不作,朝廷曾多次派人平定。

C.怀远地跨数州,国家编民居住在当地瑶民的外围。

瑶民难治,嘉靖年间,朝廷征伐未果,知县不敢在当地治所办公,致使马希武被杀。

D.郭应聘品格高尚,为人善良,生活俭素。

在广西任职时,请求朝廷恢复陈献章、王守仁祠堂。

在刘台遭贬后,全力帮助。

与海瑞一同厉行节俭,使士大夫畏惧。

7.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炎荒瘴疠区,役数万众,不宜淹留,速破其巢,则余贼破胆。

(5分)(2)官南京,与海瑞敦俭素,士大夫不敢侈汰。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闲居姚合不自识疏鄙,终年住在城。

过门无马迹,满宅是蝉声。

带病吟虽苦,休官梦已清。

何当学禅观,依止古先生?【注】禅观:即禅理、禅道。

8.本诗颔联使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5分)9.本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

,? (杜牧《阿房宫赋》)(2),,往来翕忽。

(柳宗元《小石潭记》)(3)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诸葛亮《出师表》)乙选考题请考生将以下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大题号涂黑。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天火阿来多吉跃上那块巨大的岩石,口中发出一声长啸,立即,山与树,还有冰下的溪流立刻就肃静了。

岩石就矗立在这座山南坡与北坡之间的峡谷里。

多吉站在岩石平坦的顶部,背后,是高大的乔木,松、杉、桦、栎组成的森林,墨绿色的森林下面,苔藓上覆盖着晶莹的积雪。

岩石跟前,是一道冰封的溪流。

溪水封冻后,下泄不畅,在沟谷中四处漫流,然后又凝结为冰,把一道宽阔平坦的沟谷严严实实地覆盖了。

沟谷对面,向阳的山坡上没有大树,枯黄的草甸上长满枝条黝黑的灌丛。

草坡上方,逶迤在蓝天下的是积着厚雪的山梁。

多吉手中一红一绿的两面小旗举起来,风立即把旗面展开,同时也标识出自身吹拂的方向。

他挥动旗子的身姿像一个英武的将军。

他口诵祷词。

多吉是在呼唤火之神和风之神的名字。

呼唤本尊山神的名字。

他感觉到神灵们都听到了他的呼唤,来到了他头顶的天空,他的眉宇间掠过浅浅的一点笑意。

他在心里默念:“都说是新的世道,新的世道迎来了新的神,新的神教我们开会,新的神教我们读报纸,但是,所有护佑机村的旧的神啊,我晓得你们没有离开,你们看见,放牧的草坡因为这些疯长的灌木已经荒芜,你们知道,是到放一把火,烧掉这些灌木的时候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