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大车间内空调优化安装

合集下载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一、引言车间空调是保障生产环境舒适和提高生产效率的重要设备。

为了确保车间空调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制定本管理规定。

二、适合范围本管理规定适合于公司所有车间的空调设备的安装、维护、使用和管理。

三、空调设备安装1. 车间空调设备的安装应由专业施工队伍进行,确保安装质量和安全性。

2. 安装位置应合理选择,不得遮挡车间出入口、紧急通道和消防设施。

3. 安装时应保证设备与周围环境的通风良好,避免热量积聚和空气污染。

四、空调设备维护1. 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的运行状态,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2. 定期清洁空调设备的滤网和换热器,防止灰尘和污垢堆积影响设备效果。

3. 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的电气路线和管道连接,确保安全可靠。

4. 定期清理空调设备周围的环境,保持通风畅通。

五、空调设备使用1. 车间空调设备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温度和湿度范围进行调节,避免过冷或者过热。

2. 使用空调设备时,应关闭车间门窗,确保冷热空气不互相流通,提高空调效果。

3. 不得随意调整空调设备的温度和湿度,如需调整应向设备管理员提出申请。

六、空调设备管理1. 每一个车间应指定专人负责空调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2. 空调设备管理员应定期记录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维护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如发现空调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情况,应即将向上级主管报告,并及时采取修复措施。

七、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管理规定的行为,将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罚款等。

八、附则1. 本管理规定由公司制定并进行修订,修订后的版本将替代原版本。

2. 本管理规定自发布之日起生效,适合于所有车间空调设备的管理。

以上为车间空调管理规定的内容,旨在确保车间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有效管理。

请各车间按照规定执行,如有疑问或者问题,请及时向上级主管或者空调设备管理员咨询。

感谢大家的合作!。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车间空调在工厂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车间空调的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本文将详细介绍车间空调管理规定的内容。

一、空调设备的安装和维护1.1 空调设备的安装位置应合理选择,避免与生产设备、通风口等相互影响。

1.2 空调设备的安装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设备稳固安全。

1.3 定期对空调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清洁过滤网、检查制冷剂、清洗冷凝器等,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二、空调温度和湿度控制2.1 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和工艺要求,设定合适的温度和湿度范围。

2.2 车间空调应保持稳定的温湿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对生产设备和产品质量的影响。

2.3 定期检查空调系统的温湿度控制功能,确保正常运行。

三、空调节能管理3.1 合理设置空调温度,避免过度制冷或者制热,节约能源。

3.2 定期清洁空调设备,保持良好的散热效果,提高能效比。

3.3 定期检查空调系统的运行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能源浪费问题。

四、空调空气质量管理4.1 定期清洁空调滤网,保持空气清洁。

4.2 定期更换空调滤网,避免细菌滋生,保障员工健康。

4.3 定期开启空调新风功能,保持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浓度。

五、应急处理措施5.1 制定空调故障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处理流程。

5.2 配备必要的维修工具和备用零件,以便及时处理故障。

5.3 定期进行空调设备的检查维护,预防故障发生。

总结:车间空调管理规定是确保车间空调设备正常运行、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健康和安全的重要措施。

惟独严格执行管理规定,才干保证车间空调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企业生产提供良好的环境条件。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一、目的和适合范围车间空调管理规定的目的是确保车间内的空气质量和温度适宜,提供员工舒适的工作环境,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本规定适合于所有车间的空调设备管理。

二、空调设备的选型和安装1. 根据车间的面积、人员数量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

考虑到车间内可能存在的热负荷,应确保空调设备的制冷量和制热量能够满足需求。

2. 空调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安装位置应合理,避免对工作区域造成干扰或者妨碍。

三、温度和湿度控制1. 根据车间的工艺要求和员工的舒适感,设置适当的温度范围。

通常情况下,车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

2. 控制车间的湿度在40%-60%之间,以确保空气湿度适宜,避免干燥或者潮湿对员工和设备的影响。

四、空调设备的运行和维护1. 空调设备应按照制定的运行计划进行开启和关闭。

在车间无人时,应及时关闭空调设备以节约能源。

2. 定期检查和清洁空调设备,包括滤网、风道、风机等部件。

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空气的清洁。

3. 定期检测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和压力,确保制冷系统的正常运行。

4. 发现空调设备故障或者异常时,应及时报修并进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五、空调设备使用注意事项1. 空调设备的操作应由专人负责,确保正确使用和调节温度。

2. 在使用空调设备时,应保持门窗关闭,避免冷气流失和外界空气的进入。

3. 避免在空调设备运行时进行大范围的门窗开启,以免影响空调效果和能源浪费。

4. 使用空调设备时,应注意室内外温差,适时调整温度和湿度,以避免感冒或者过度干燥的情况发生。

六、培训和宣传1. 对车间员工进行空调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管理培训,提高员工的意识和操作能力。

2. 定期组织宣传活动,提醒员工正确使用空调设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七、监督和检查1. 设立专门的空调设备管理人员,负责监督和检查空调设备的运行情况和维护情况。

2. 定期进行空调设备的巡视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整改。

车间空调通风工程施工方案

车间空调通风工程施工方案

车间空调通风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车间空调通风工程是对车间内部空气进行控制和调节,以提高车间内部空气品质,保障生产作业人员的健康和舒适。

本工程位于某某工厂的生产车间,总面积为1000平方米。

车间内将设置空调系统,并进行通风系统的改造和调整,以达到良好的室内环境。

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环境调查和勘测:对车间内的空气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车间的特点和空气品质。

2. 设计方案的确认:根据调查所得数据,确定空调通风系统的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

3. 施工材料的准备: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风管、空调设备、通风设备等。

4. 技术人员的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使其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水平。

5. 安全防护的准备:制定施工安全防护措施,并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

三、施工步骤1. 空调设备的安装:首先进行空调设备的安装工作,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的安装,管道连接等工作。

2. 风管的安装:根据设计方案进行风管的布置和安装,确保空气流通畅通无阻。

3. 通风设备的改造:对原有的通风设备进行改造和调整,使其更加符合空调系统的需要,以达到更好的通风效果。

4. 电气系统的调试:对整个空调通风系统的电气系统进行调试和检测,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5. 系统的调试和试运行:对整个系统进行调试和试运行,检查系统的运行情况和效果。

6. 系统的调整和完善:根据试运行结果对系统进行调整和完善,以达到最佳的空调通风效果。

四、施工中的质量控制1. 施工过程中坚持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标准。

2. 严格执行相关的施工规程和操作规范,确保施工过程安全可靠。

3. 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环节进行严格监控和检测,确保关键环节的施工质量。

五、施工中的安全防护1. 严格执行相关的安全生产规定和操作规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措施得到落实。

2. 提前制定好施工安全计划和应急预案,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得到有效的落实。

3. 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标题:车间空调管理规定引言概述:车间空调是车间内保持恒定温度和湿度的重要设备,合理管理车间空调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障员工健康。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一、空调设备的选择和安装1.1 确定车间空调的制冷量和制热量需求,选择适合车间面积的空调设备。

1.2 安装空调设备时要确保通风良好,避免阻塞空调进出风口。

1.3 安装空调设备时要避免直接对准工作区域,避免直吹人体。

二、空调设备的使用和维护2.1 设定合理的温度和湿度参数,普通车间温度控制在20-25摄氏度,湿度控制在40%-60%。

2.2 定期清洁空调设备的过滤网和冷凝器,保持空调设备的高效运转。

2.3 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的制冷剂,及时补充或者更换制冷剂。

三、节能管理3.1 合理使用空调设备,避免频繁开关,节省能源。

3.2 定期检查车间的绝缘和密封情况,避免能量的浪费。

3.3 定期清洁车间的门窗,保持良好的隔热隔音效果。

四、安全管理4.1 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的电源线和插头,确保电气安全。

4.2 安装防护罩或者警示标识,避免员工误碰空调设备。

4.3 定期进行安全培训,提高员工对空调设备的安全意识。

五、应急管理5.1 制定应急预案,一旦空调设备浮现故障,能够快速应对。

5.2 准备备用空调设备,确保车间空调不间断运转。

5.3 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对应急情况的应对能力。

结论:车间空调管理规定是保障生产效率和员工健康的重要措施,惟独严格遵守管理规定,才干确保车间空调设备的高效运转,提高生产效率。

希翼车间管理人员和员工能够重视车间空调管理规定,共同维护好车间空调设备。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引言概述:车间空调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车间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符合工作环境的要求,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工作条件。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车间空调管理规定的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空调设备的选择和安装1.1 确定车间的面积和人员数量,以选择适当的空调设备。

1.2 安装空调设备时,应确保设备的位置合理,能够均匀地覆盖整个车间的空气流动。

1.3 空调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定期清洁过滤器和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

2. 温度和湿度控制2.1 根据车间的工艺要求和人员的舒适度,确定合适的温度范围。

2.2 定期检测车间的温度和湿度,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

2.3 在温度和湿度异常的情况下,及时调整空调设备的运行模式,确保车间内的环境符合要求。

3. 空气质量管理3.1 定期清洁车间内的空调设备和通风系统,防止灰尘和细菌的积聚。

3.2 安装空气净化器,过滤车间内的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3.3 定期检测车间内的空气质量,保持在安全和健康的水平。

4. 能源管理4.1 优化空调设备的运行模式,减少能源的消耗。

4.2 定期检查空调设备的能效,更新老化的设备。

4.3 建立能源监控系统,实时监测车间的能源消耗情况。

5. 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5.1 员工应接受关于车间空调管理规定的培训,了解相关的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5.2 定期组织员工参加空调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培训,提高员工的技能水平。

5.3 加强员工的环保意识,鼓励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行为。

总结:车间空调管理规定是确保车间内的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符合要求的重要措施。

通过选择和安装合适的空调设备,控制温度和湿度,管理空气质量,优化能源消耗,并提升员工的培训和意识,可以提供一个舒适和安全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的满意度。

车间空调管理规定的执行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以确保规定的有效实施和持续改进。

车间工位降温更换空调方案

车间工位降温更换空调方案

车间工位降温更换空调方案
近日,随着气温不断升高,车间工作环境的温度也一直在上升,给工人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车间决定更换空调,以降低车间温度,提高工作效率。

在选择空调方案时,我们考虑到车间的面积较大,需要大功率的空调才能满足降温要求。

经过多方比较和考虑,最终我们选定了中央空调方案。

中央空调采用集中供冷的方式,可以将整个车间的空气循环,使车间内的温度更加均匀,而且噪音低,不会影响到工人的工作。

此外,中央空调还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可以减少空调的能耗,降低车间的能源消耗。

当然,中央空调的安装维护也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我们会积极配合安装公司的安装维护人员,尽快完成安装工作,确保车间的降温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通过本次更换空调方案,我们相信可以为车间工作环境带来更加适宜的温度,让工人们在舒适的环境中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从而为公司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 -。

车间工位空调方案

车间工位空调方案

车间工位空调方案1. 背景介绍车间是一个重要的生产环境,工人们需要在车间中长时间工作。

由于车间内的热量和湿度问题,工人们可能会感到不舒适,甚至影响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因此,在车间中安装可靠的工位空调系统变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车间工位空调方案,旨在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

2. 空调选型在选择车间工位空调方案之前,需要考虑车间的尺寸、产能、工位布局以及环境条件等因素。

根据这些因素,我们推荐选择中央空调系统作为工位空调方案。

中央空调系统可以为车间提供整体的温度控制,确保汽车可以在理想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生产。

3. 设备选择为了实现车间工位的空调需求,以下是所需设备的选择:3.1 车间制冷机组车间制冷机组是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

考虑到车间的尺寸和产能要求,我们建议选择功率适中的车间制冷机组。

根据车间的面积和产能,一个适当的车间制冷机组将能够满足工人的舒适需求。

3.2 空调末端设备空调末端设备是将制冷效果传递到车间工位的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空调风机盘管和送风管道系统。

我们建议选择高效节能的空调风机盘管和优质的送风管道系统,以确保良好的空气循环和均匀的温度分布。

3.3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关键部分,用于监测和调节车间温度。

我们建议选择先进的自动控制系统,具备温度监测和调节功能。

该系统应具备自动调节能力,以根据车间内部温度变化来调整制冷机组的运行状态。

4. 安装与维护安装和维护是保证车间工位空调方案效果稳定和可靠运行的重要环节。

以下是一些建议:4.1 安装安装过程应由专业的空调系统安装人员进行,确保安装质量。

考虑到车间的大小和工位布局,应合理规划空调末端设备的位置,并确保送风系统的布局合理、管道连接严密。

4.2 维护定期维护可确保车间工位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维护包括定期清洁空调设备,检查制冷机组的性能,检查送风系统的连接和密封状况等。

我们建议建立一个维护计划,定期对空调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其长期稳定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厂大车间内空调优化安装摘要:本文首先利用Gambit软件绘制了简化的车间几何模型,将其网格化后导入Fluent进行模拟计算。

通过改变空调进风口的位置,得到四种不同模型的气流组织分布情况,并将计算结果用可视化的图形表示出来,经过对比、分析后选取最佳的气流组织安装方案,以优化车间的空调排风系统。

关键词:车间气流组织;CFD模拟;Fluent软件;空调节能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ly use Gambit software to draw the simplified workshop geometry model, and will the grids import Fluent after simulate calculation. By changing the position of the air conditioning wind path, getting four different models of airflow organization distribution, and showing the calculated results by visual graphics, by comparison, select the best air distribution installation plan after the analysis and optimize the workshop of air conditioning exhaust system.Key Words: workshop airflow organization; CFD simulation; fluent software; energy-saving air conditioning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空调通风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空调效果俨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笔者选取某工厂的生产车间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来研究车间内的气流组织情况,应用Fluent软件模拟了空调运行状态下该车间气流组织的速度、压力及温度的分布情况。

希望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的方法来了解、研究车间内的气流组织情况,应用Fluent软件来模拟空调运行状态下该车间气流组织的速度、压力及温度的分布情况。

通过改变空调进风口的位置,得到四种不同模型的气流组织分布情况,经过对比、分析找出车间大气流动的基本规律,从而制定出最佳的气流组织方案来安装,以优化车间的空调排风系统。

这对车间大气环境的改善、能源的节约和企业效益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

模拟方案介绍建立车间简化模型某工厂的生产大车间外围轮廓为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15m、10m和5m。

该车间东西方向设有前后两个3*2米的大门,模拟时这两扇大门是敞开的。

在南北两侧墙壁上均匀的分布着8个窗户,空调开启时这些窗户一般为紧闭状态,因此没将它们在车间三维图中表示出来,这并不影响计算结果。

车间内设有工作台、桌椅、橱柜、生产设备等,这些设备的大小及摆放位置对车间的流场有非常大的影响,以至于影响解的收敛情况,大大的加大了本课题的难度,为了最大化的简化模型也没有将这些物品、设备在三维图中表示出来。

车间中央空调采取屋顶送风的形式,四种模型均将空调送风口设置在屋顶,只是位置和数量不一,四种模型送风口的具体数据将在底下一一做介绍。

利用Gambit软件绘制三维图。

单击Operation/Geometry/V olume/Create Real Brick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分别输入三个坐标值,构建车间轮廓。

单击Operation/Geometry/Face/Create Real Rectangular Face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分别输入具体数值以绘制门和空调排风口,并将其一一移动至相应位置。

简化后的车间几何模型(模型3)如图1所示。

图1 车间几何模型采用同样的方法绘制另外三种模型的三维图。

在这四种模型中,除了屋顶上空调送风口的位置、大小、数量不同外,门窗以及各个地方的构造、分布均相同。

虽然四种模型送风口分布各不相同,但是每种模型中央空调的输入功率是大致相同的,也就是说每一个模型中送风口输入功率的总和是大致相等的,这里表现为每种模型的出风口的总面积是一样的。

只有这样,对比才显得有意义,才能找出最优的设计方案。

四种模型的俯视图如图2示,从中可以清楚的看出空调送风口的数量、大小及布置位置。

图2 四种模型的俯视图模型1(图2左上图)中,3个尺寸为1*1米,输入功率为3匹的送风口横排在中间,四个角落里分布着四个尺寸为0.6*0.6米,输入功率为0.5匹的送风口,模型的总输入功率为15匹,每小时耗电约11kw;模型2(图2右上图)中,与模型1形同的是仍将3个尺寸为1*1米,输入功率为2.5匹的送风口横排在中间,不同的是将8个尺寸为0.5*0.5米,输入功率为1匹的送风口均匀对称的分布在靠墙的两侧,模型的总输入功率为15.5匹,每小时耗电约11.3kw;模型3(图2左下图)中,将4个尺寸为0.8*0.8米,输入功率为1.5匹的送风口对称的设置在中间,另外6个3个尺寸为0.5*0.5米,输入功率为1.5匹的送风口对称分布在靠墙的两侧,模型的总输入功率为15匹,每小时耗电约11kw;模型4(图2右下图)中,将6个尺寸为0.8*0.8米,输入功率为2.5匹的送风口均匀对称的设置在两侧,模型的总输入功率为15匹,每小时耗电约11kw。

划分网格单击Operation/Mesh/V olume/Mesh V olumes按钮,弹出Mesh V olumes 对话框。

在列表框内选取整个区域轮廓,在Interval Size(指定网格间隔)一栏输入0.4,单击Apply按钮后,生成体网格。

如图3示。

图3体网格图指定边界类型该过程与二维问题的主要区别在于三维问题不是指定区域(Region)的类型,而是指定体(V olume)的类型。

具体过程是:(1)指定求解器名称。

在Solver 菜单中指定求解器为Fluent5/6。

(2)指定边界类型。

单击Operation/Zones/Specify Boundary Types按扭,弹出Specify Boundary Types对话框。

在对话框中,分别指定:空调送风口的类型为VELOCITY_INLET(速度进口),名称默认;东西方向前后两大门的类型为PRESSURE_OUTLET(压力出口),名称默认;建筑物表面的类型为WALL(固壁),名称为默认。

操作完成后,网格模型表面上仍维持原样,但实际上已包含有边界类型的信息和体的类型的信息。

调用File/Export/Mesh命令,给定文件名(如X.msh),可将上述网格模型存盘了,这样,车间几何结构的三维网格全部完成,接下来将在Fluent软件中对此模型进行求解和分析。

采用Fluent软件进行求解(1)准备计算网格以三维单精度(3d)方式启动Fluent。

读入前面生成的网格文件X.msh。

由于在Gambit中使用的是m,而Fluent内部存储网格的长度单位即是m,所以只须保留默认设置即可。

然后,对Gambit生成的网格进行检查。

(2)设置模型采用Fluent默认的求解器(即分离式求解器)、稳态流动、绝对速度公式。

Fluent提供了分离式和耦合式两类求解器。

分离式求解器主要用于不可压流动和微可压流动,而耦合式求解器用于高速可压流动。

因为本课题涉及到的流动并没有达到高速流动,高强体积力,因此选用分离式求解器就可以了。

使用Fluent默认的运行参考压力(标准大气压),不考虑重力,考虑热交换。

流体按湍流对待,选择标准湍流模型,模型的所有系数用默认值。

计算的收敛精度采用默认值0.001。

(3)定义材料保留默认设置(空气)。

(4)设置边界条件在前面已经将各个面的边界类型指定了。

接下来关键是设置送风口速度及温度,速度设为1m/s,温度设为300K。

由于送风口、大门都只是用平面表示,因此墙的厚度设置为0米,这样墙的温度就为室外温度设置为308K。

其他的类型均默认。

(5)初始化流场前面设置都为接下来的计算做的准备,但在计算前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步骤:对流场进行初始化。

同时,将初始值保存起来。

完成这些设置后,将当前定义的全部信息保存到文件(*.cas)中。

(6)迭代计算将迭代计算的迭代次数设为1000。

迭代计算完成后,可以选择File/Write/Case&Date命令,将当前定义的全部信息及计算结果保存到文件(*.cas)和data文件(*.dat)中。

这样,前面的计算工作就已完成。

接下来,通过Fluent软件的显示结果功能来观察所计算的结果,并进行分析比较。

3模拟分析与方案优化通过三维模拟分布图观测出车间内气流组织的大致分布情况,由于空调出风口在上方,速度矢量的主要方向朝下,为了更清楚的观察出气流在水平方向的大致流向,特意选取了靠近地面0.3米、1.1米高度的水平截面,用来了解人活动区域气流组织的速度、压力及温度的分布情况,四种不同的方案通过速度矢量图来体现不同效果。

以上模型都只是将两扇大门作为排风口,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气流流动的效果。

为了使车间内气流组织达到更好的效果,参考四种方案的速度矢量图、速度分布图、压力分布图、温度分布图等,针对发现的缺点对模型进行了一些改进,特意在地面附近增加一些排风口,来优化气流组织。

(见图一)图一模型2未加设排风口时1.1米高度的温度分布图图二模型2加设排风口后1.1米高度的温度分布图4总结与展望通过对四种方案的优化研究,特意选取了1.1米高度的水平截面来分析对比四种模型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的分布情况,找出最佳模型,到达优化安装的目的。

可以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在靠近地面附近,模型2的速度流向大部分为直线,几乎没有漩涡形成,速度大小在0.20至0.35m/s之间,几乎处于无风状态;模型1的一些区域速度达到0.7m/s,这会使人有不适的感觉;模型3和模型4虽然速度大小也大致在0.20至0.35m/s之间,但是有几处漩涡形成。

因此根据速度矢量图可以大致判断模型2的流速效果最好。

(2)随着高度的增加流速在逐渐减小。

在1.1米高度处,模型1的高速区域已经有较大的减小,但仍有一部分区域流速处在0.5m/s左右;模型2、模型3和模型4除了在出风口正下方速度较大外,其他区域的速度较地面附近又有一定程度的减小,大致处在0.05至0.25m/s之间。

因此根据速度分布图可以大致判断模型1的流速最大,会使人有不适的感觉。

其他三种模型效果差不多。

(3)四种模型的静压差的数量级为10-2或10-3,除了模型1的部分区域的压差大小达到0.45pa之外其他模型的压差大小大致在为0.10至0.25pa之间,四种模型的压力状况都不会使人有不适应的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