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追风筝的人》

合集下载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5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追风筝的人》读完这本书后,让我感悟到很多道理,而且对感情丰富的我来说,每每沉浸在故事的情节中而不自觉地掉下眼泪。

人是自私的,以前的我,总是希望别人为我付出多一点,并认为别人对我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

从来都没有仔细想过别人的心情和感受。

而且,每天也会不停地比较谁对我比较好,对所有事情斤斤计较。

却没有多花一点心思去看看这个世界。

许多事物常常有正反两面,有富裕就有贫困,有快乐就有悲伤。

这本书的主角─阿米尔面对自己的朋友兼仆人哈桑,受到不良少年暴力的围殴时,竟然因为害怕而蹲在旁边不动,直到哈桑慢慢走出来,没有拔刀相助、没有挺身而出、更没有寻找救兵,而是当一个什么也不做的旁观者,令我觉得十分伤心,面对自己有如兄弟的朋友、常常为了自己牺牲的朋友,就算害怕,也可以找大人过来帮忙啊,然而阿米尔却眼睁睁的看着哈桑被欺负。

虽然后来哈桑和阿米尔都没有将这个痛苦的秘密说出来,哈桑反而选择离开从小到大陪伴、玩乐、侍奉却伤害他如此之深的主人——阿米尔,只为了减轻彼此的痛苦和压力,像哈桑这种宁可自己受伤也不愿伤害他的主人,这种无私的付出,真的令我热泪盈眶。

后来那个逃跑的主人阿米尔尽力的救哈桑的儿子“索拉柏”,并且带他回美国生活,将他视如己出般的疼爱有加,以弥补心中对哈桑的愧疚。

我认为虽然创伤曾经是那么样的令人伤痛,但是,我相信只要用心去努力,一定可以抚平伤痕,爱可以包容一切,爱可以抚平伤口,不论是多么大的创伤,都可以在爱的努力下恢复。

“为你,千千万万遍”,这句话是我在这本书中找到最有价值的言语,述说着哈桑为阿米尔不求回报的付出,我也希望自己能够谨记这句话的涵义,为身边的亲人、同学、朋友,做到无私的奉献,不求任何精神或物质的回报。

只因“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2临近年末。

旧的东西已经做完,新的项目还没开始,可以稍稍有几天空闲,能够准时回家。

吃过晚饭,我一个人躺在沙发上。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8篇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8篇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8篇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8篇《追风筝的人》讲述了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他父亲仆人儿子哈桑之间的友情故事,作者并没有很华美的文笔,她仅仅是用那淡柔的文字细腻的勾勒了家庭与友谊,背叛与救赎,却给我以震撼。

下面是收集的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追风筝的人》一出版,媒体界就好评如潮,市场响应异常热烈,其景象在图书出版界实属少见。

著名作家伊莎贝拉·阿连德对此书的评论:"《追风筝的人》是一个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霸占了美国两大权威畅销书排行榜《纽约时报》排行榜、《出版商周刊》排行榜长达80余周,声势超过红透全世界的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

这本小说太令人震撼,很长一段时日,让我所读的一切都相形失色。

文学与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题,都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里:爱、恐惧、愧疚、赎罪……"《追风筝的人》的故事从一出身就有着相似际遇而在生活中身份却悬殊的两个少年开始讲起。

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

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无法面对哈桑,于是用计逼走了哈桑。

不久阿富汗爆发战争,阿米尔被迫与父亲逃亡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

为了赎罪,阿米尔再次回到故土,希望能踏上再次成为好人的路……小说如此残忍而又如此美丽,作者以温暖细腻的笔法勾勒人性的本质与救赎,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这部小说的,故事娓娓道来,轻笔淡描,情节却是引人入胜的。

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描述整个故事,详细描写主人公在阿富汗的童年生活又掺杂着阿富汗历史事件描写,给人以强大的故事真实性,让人不知是在看一本虚构的小说还是在看一本阿富汗小人物"阿米尔"的传记。

正如作家伊莎贝拉·阿连德所说的,文学与生活中的所有重要主题,都交织在这部惊世之作里:爱、恐惧、愧疚、赎罪……在种族不平等的阿富汗,小说人物关系看似简单却又错综复杂。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体会(30篇)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体会(30篇)

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体会(30篇)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体会(精选30篇)追风筝的人读书心得体会篇1《追风筝的人》是男主人公阿米尔寻找心灵救赎的回忆录。

阿米尔从小生活在阿富汗一个富足的家庭里,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有一个同样从小失去了母亲但情同手足的仆人哈桑。

哈桑对阿米尔忠心耿耿,无论是阿米尔做了什么,他总是一味的信任跟包容.在阿米尔遭受坏孩子的欺负的时候,他也是挺身而出,为朋友两肋插刀。

可是,在阿米尔的内心深处却清楚的感觉到,自己并没有把这个出身低贱,目不识丁的哈桑当作自己的朋友。

在阿富汗,一直都有冬天赛风筝的传统,并且按照惯例,那些被击落的风筝可以被看作是胜利者的奖赏,哈桑聪明机灵,是个追风筝的能手。

某年冬天的赛风筝会却让阿米尔和哈桑友情彻底的决裂。

那次的比赛,阿米尔成了冠军,哈桑为小主人去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

习惯了哈桑的一诺千金,阿米尔知道他肯定能顺利完成任务,他满心欢喜地等着哈桑为自己带来战利品,可哈桑迟迟没有回来,阿米尔只好出去寻找。

可却在找到哈桑的那一刻惊呆了。

原来,追到风筝的小哈桑遇到了麻烦:正被几个曾经找过阿米尔麻烦的坏孩子胁持,对方逼迫他拿出风筝,而哈桑不愿意,于是,势单力薄的他因此遭受了自己人生最大的耻辱&&被这几个坏孩子强暴了!而即使在这样,他死命地保护好那只被击落的风筝。

&&残酷的一切,站在巷口的阿米尔全部看在了眼里,可是,他却没有勇气上前制止 !那次事件之后,阿米尔内心就开始被羞愧与痛苦所折磨,他知道自己很对不起朋友,自己懦弱,虚伪愧对朋友的忠诚。

这样的感觉一直把他压不过气来,终于,他在父亲面前撒谎说哈桑是小偷,让父亲赶他们走。

而即使是这样莫须有的伤害,哈桑也毫无怨言地承认了。

虽然父亲执意留下他们,他们还是黯然地离开了。

几年之后,阿米尔随父亲去了美国,先前优越的生活没有了,在美国的日子,他们过的很窘迫,可父亲还是一贯地有担当,靠着父亲卖力的打苦工,阿米尔顺利地完成了学业,开始工作,恋爱,结婚,直到父亲去世。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通用10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通用10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通用10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假期里读了美国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第一本小说《追风筝的人》,这是一个关于爱、恐惧、愧疚、赎罪的故事。

美丽的故事都是悲伤的,这部小说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阿富汗跟之后的美国为社会背景,讲述了一段没有前景的友谊,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小说的高潮如此残忍又如此美丽,但就像《休斯顿纪事报》在评论此书所说的那样:“此书是一部睿智并发人深思的小说:赎罪并不必然等同于幸福。

”风筝,一个用棉纸、胶水跟竹子做成的玩具,却始终交织着亲情、友情、感情。

在主人公阿米尔的眼里,这也曾一度能弥合父亲与自我的鸿沟,但也因为自我的懦弱,他背叛了那个追风筝的人,那个兔唇的人,那个说出的第一个字是自我名字的人,那个竟然是自我同父异母的弟弟的人——哈桑。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这是哈桑纯洁善良的写照,是哈桑挺身而出的见证,是哈桑忠志不渝的承诺。

这一句话,看似简单却又十分沉重的言语,让阿米尔对自我的懦弱跟背叛再也承受不住,最后的选取只能是务必有一个要离开。

当哈桑承认那个本不该承认的错误,他跟父亲早已明白,是该离开的时候了。

也许会有些痛苦,但生活会继续。

两人相离,走向了各自的人生轨道。

二十年后,哈桑在学生军统治之下死去,而已经事业有成的阿米尔在得知父亲的罪行跟惊人的秘密——哈桑跟自我是兄弟后,他带着自我跟父亲的罪行赎罪般的努力,最后找到了哈桑的儿子,他也完成了一个男人的成长。

对于阿米尔的父亲,当罪行导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获救。

而阿米尔,也第一次像个男子汉一样,在满目疮痍跟学生军残酷的统治现实中,找寻回自我二十年前未能拥有的勇气。

在这本感人至深的小说里面,风筝是象征性的,它既能够是亲情、友情、感情,也能够是正直、善良、诚实。

对阿米尔来说,风筝隐喻他人格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为健全的人,成为他自我期许的阿米尔。

“一个不能保护自我的男孩,长大之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这是父亲在阿米尔儿童时代无奈的评价。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计划、党团报告、合同协议、策划方案、演讲致辞、规章制度、条据文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plans, party and youth league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lanning plan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追风筝的人》读后感10篇《追风筝的人》全书围绕风筝与阿富汗的两个少年之间展开,一个富家少年与家中仆人关于风筝的故事,关于人性的背叛与救赎。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汇报、述职报告、发言致辞、心得体会、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合同协议、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reports, job reports, speeches, insigh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emergency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篇下面是本店铺整理的追风筝的人读后感7篇,供大家阅读。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共10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共10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追风筝的人读后感(一)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追风筝的人》对我来说是一个开始。

沉下心来读书的开始。

深入思考的开始。

不得不承认,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几乎对读书丧失了兴趣。

经常是拿起一本书,放下。

看起来,我与书无缘了。

但总会有一个转折点的。

当我看到《追风筝的人》这个书名,引发了我无限的联想。

又看到它的封面——黄昏的天空。

层层斑斓彩云中有一片通透的蔚蓝天空,仿佛把人带到更深更广远的世界。

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风筝在余晖中翩翩起舞。

这是一个梦啊!因为一个书名,因为一个梦境,我买下了它。

而事实证明我这次的决定是对的。

然而有一点我错了。

这不是什么童话故事,也并非喜剧。

故事的开始,在阿富汗。

说起这个我们的邻国,并不是一个太平世界。

我们总会把它与塔利班、战争、难民、死亡联系在一起。

让我们想起的总会是一张张狰狞的脸、惊恐的脸,没有轻松,更不会有笑容。

就是战争,进一步推动了悲剧的发生。

似乎一切都是注定的。

阿米尔和哈桑,是一对从小一起长大的主仆,或者说伙伴。

阿米尔少爷会说的第一个词是爸爸,而哈桑会说的第一个词是阿米尔。

那将是他们一生最重要人的名字。

阿米尔为了得到爸爸全部的爱,不惜陷害哈桑一家;哈桑为了自己的主人,受尽耻辱,最终奉献出生命。

是阿米尔错了吗?他胆小、懦弱、自私,看到哈桑被阿塞夫一群人欺负,却佯装不知道。

但他在逃跑的那一刻,心里是多么复杂。

最终他确定“为了赢回爸爸,也许哈桑只是必须付出的代价,使我必须宰割的羔羊……他只是个哈扎拉人,不是吗?”事实不是这样的,哈桑还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亲弟弟。

然而这个被爸爸一生深埋的秘密揭开时,哈桑已经死在塔利班的枪下。

是哈桑错了吗?当我们读完这本小说,无不为他的不幸所悲伤,为他的忠诚、纯真、善良所感动。

但经历了一系列事情,看到主人对他的态度,哈桑还会认为这一切值得吗?他为什么还要一次次的献身?难道他也认为自己只不过是一个低贱的仆人吗?还是为了朋友阿米尔,他情愿付出一切,我们不得而知。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2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2篇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2篇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2篇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下面是整理的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追风筝的人读后感范文1前不久,和朋友在定王台买了几本书,开始犹豫不决,不知道买什么书,纠结了大半天终于买了两本卡勒德胡赛尼的书。

初读这本书感觉不怎么读得懂,后来,才发现是没有用心去阅读。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交织着爱,恐惧,愧疚……12岁的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

然而,在一场风筝比赛后,发生了一件悲惨不堪的事。

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自责和痛苦,无法面对哈桑,于是用计逼走了哈桑。

不久阿富汗爆发战争,阿米尔被迫与父亲逃亡美国。

成年后的阿米尔始终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背叛。

为了赎罪,阿米尔再次回到故乡,希望能为不幸的好友尽最后一点心力,却发现一个惊天谎言,儿时好友竟然是和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为了救赎,他把哈桑的儿子带到美国,在一次聚会上,阿米尔再次放起了风筝。

阿米尔与哈桑从小一起长大,哈桑对阿米尔呵护极致,两人的父亲也是好兄弟,实际上他们是主仆关系,但是却丝毫没有影响他们俩的感情,相反这种感情得到了延续,哈桑和阿米尔感情特别深,但是因为哈桑是仆人,妈妈抛弃了自己,经常受到同龄人的讥笑,而阿米尔因为有出色的父亲备受大家关心。

一次阿米尔与哈桑遇到一群朋友,那些人被哈桑指指点点,阿米尔在一旁观望,从小的好兄弟被人欺负,阿米尔竟然无动于衷,哈桑为了保护阿米尔经常受人欺负。

他一点也不害怕坏人,他很勇敢。

随即这引起了阿米尔的嫉妒之心,父亲对哈桑的赞赏与期许更令阿米尔厌恶。

他设计把哈桑赶出家门。

哈桑被阿米尔这个好兄弟抛弃,远离了他们的生活,多少年过后,阿米尔知道哈桑是自己的兄弟,他很愧疚于是四处寻找哈桑,找到哈桑又能怎么样,感情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了,好朋友的背叛,无疑是对哈桑的巨大打击。

友情这么脆弱,因为身份的差距,因为嫉妒心,竟然被抛弃,阿米尔的愧疚是一辈子的,他与哈桑那放风筝的日子已经远去,断了线的风筝再也不可能回到原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读《追风筝的人》
作者:王丽茵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2期
《追风筝的人》是美国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在2003年出版以后,就迅速成为了一本全球畅销书。

每次看到《追风筝的人》这个书名,以及它的封面--黄昏的天空,就时常引发我无限的联想:层层斑斓的彩云中,有一片通透的蔚蓝天空,一只拖着长长尾巴的风筝在余晖中翩翩起舞,仿佛能够把人带到更深邃,更广阔的世界。

这部小说是以阿富汗战争为背景,12岁的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情同手足,而在一场风筝比赛时,哈桑在追逐最后一只风筝的途中被一伙不良少年堵截在小巷中蹂躏、强暴,尾随哈桑的阿米尔目睹了一切,却没有勇气展出了保护哈桑。

之后,阿米尔为自己的懦弱感到无比愧疚,自责和痛苦使他无法面对哈桑,于是就用计迫使哈桑离开了他家。

成年后的阿米尔一直以来都无法原谅自己当年对哈桑的背叛,最后还是走上了自我赎罪的道路。

一直以来,阿富汗就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这种灾难除了来自其他国家的入侵,更来自本国人民的互相仇杀。

作者将这个关于人性救赎的系列故事,都放在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内,除了展示阿富汗这个国家的灾难,还展示了人物的命运,从而也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

作为读者,以下几个关键词可以概括出我的一些阅读感受。

一是友谊。

在小说中,哈桑开口说的第一句话是:阿米尔。

由此可见,阿米尔在哈桑心里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所以,即便阿米尔有了其他玩伴,不带他玩;即使阿米尔陷害他偷了东西,他都不抱怨,不反驳……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内容,即是阿米尔少年和哈桑一段对话:“我(哈桑)宁愿吃泥巴也不骗你。

” “真的吗?你会那样做?”“做什么?”“如果我让你吃泥巴,你会吃吗?”“如果你要求,我会的。

”其实,小说中还有很多相似的情节内容,每次读到的时候,我都会想:这样的两个人,怎能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可事实上,胡赛尼所塑造的这两个性格迥异的男孩,他们之间的友谊,从一开始就建立在不平等关系之上。

其实也是在告诉我们:善良是需要底线的,无底线的善良是软弱的。

二是救赎。

《追风筝的人》是一部直面人性的小说,所围绕的主题是救赎。

比如:阿米尔的父亲,强暴仆人的妻子,面对这种罪行他的自我救赎是开办恤孤院,慷慨地帮助穷人。

阿米尔的父亲正是因为自己的罪,给予别人更大的善。

而阿米尔为了弥补童年时期对哈桑所造成的伤害,长大后的他深入塔利班内部,去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甚至做过伤害他人的事情,但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另一面,与另一个自己和解呢?我想阿米尔的做法还是能够给我们一些启示的:能够正视自己所做的错事,并勇于承担相应的责任,也是一种成长的表现。

三是希望。

文章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意象即是“风筝”。

我记得在小说最后,出现了这样一个情节:阿米尔在广场上放飞一只黄色风筝,并与天空中的另一只绿风筝展开了较量,因为绿色象征嫉妒,而黄色则象征温暖和希望。

此时,阿米尔也想到了自己童年时期,因满心嫉妒父亲对哈桑比对自己更多的关爱,于是就将哈桑视为争取父亲关注的牺牲品。

如今,他手持黄色风筝的玻璃线,亲手割断了綠风筝。

由此可见,曾经温文儒弱的阿米尔,在成年后终于有勇气面对自己的过去,于是,阿米尔像哈桑曾经为自己所做的那样,奋力为索拉博追赶那只跌落的风筝。

所以,小说中最后出现的黄色风筝,不仅预示了阿米尔实现了灵魂的救赎,同时通过描述索拉博脸上微微翘起的嘴角,也意味着索拉博未来生活同样将充满新希望。

“我们是否知道我们心中的风筝到底在什么地方,人生错过就不会再得到,也许我们会忏悔,会救赎,但这些似乎都已经晚了,每当天空放飞起风筝的那一刻,我们是不是应该问问自己,我们是否真的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

”正如书中提示的那样,风筝只是象征性的物品,它可以是爱情、友情、亲情,也可以是正直、善良与勇敢。

对于主人公阿米尔而言,风筝隐喻着他人性中不可或缺的善良与诚实,只有追到它,他才能成为人格健全的人,才符合他对自己的期望与追求。

阿富汗作为我们的邻国,平时对于这个国家的认识和了解,也多是从新闻报道中,甚至还总会把它与塔利班、战争、难民、死亡等联系在一起,而这样糟糕的社会生存环境,从小说的发生故事背景也可以很直观的看到。

其实,除了读原版的小说,我还看过《追风筝的人》改编的电影,尤其是那句多次出现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每次看到,听到,都会情不自禁让人落泪。

试问,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还有谁能够真诚的说出这句话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