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适航性只局限于民用航空器
民用航空器初始适航管理

26
第二节 民用航空器设计的型号合格审定
• 型号合格审定和批准的形式包括:型号合格证、型号设计批准准书、型号 认可证和补充型号认可证,对于设计的更改的审定批准形式有:型号合格 证更改、型号设计批准书的更改、补充型号合格证和改装设计批准书。
3
适航性的要点
• 均局限于民用航空器; • 均以在实际飞行中所应具有的安全性为归宿; • 逐步强调了综合因素,是抽象的集合性概念,是航空器中每一涉及安全
的部件和子系统,以及整体性能和操纵特点的安全品质的综合反应; • 强调了适航性是以预期运行环境的航空器使用限制为界定条件的;(预期
运行环境包括大气、机场、航路、空中交通管制等。使用限制包括速度、 高度、重心、重量以及发动机和其他设备的使用限制。) • 逐步扩展到持续运行的动态因素——维修和使用等。
11
1.2 适航标准
• 适航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 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适航标准与其他.标准不同。适航标准是国家法规 的一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12
适航标准的特点
• 适航标准的法规性 :适航标准原本就是为政府管理部门 或授权管理部门对航空器的安全性进行控制而制定的。
• 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单位从设计图纸、原材料的选用、 试制、组装直至取得型号合格批准和生产许可,要对航空 器的初始适航性负主要责任。
17
持续适航管理
• 持续适航管理是在民用航空器投入运营之后,依据各种维修规则和标准,使其 适航性得以保持和改进。持续适航管理的三要素是:维修机构、维修人员和 航空器。因此,持续适航管理不能和初始适航管理截然分开。
民用航空 适航管理

1.适航,即适航性的简称。
源于航海2.早期适航性的定义(品质):航空器适宜于空中飞行的性质。
3.(简答)上述列举的适航性定义和解释不尽相同,但其共性的几个要点①均局限于民用航空器②均以在实际飞行中所应具有的安全性为归宿。
③逐步强调了综合因素④强调了适航性是以预期运行环境的航空器使用限制为界定条件的。
⑤逐步扩展到持续运行的动态因素—维修和使用等。
4.(简答、名词)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定义: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件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5.(选择、判断、填空)适航性这个词并不是出于理论或学术研究需要,也不是出于设计、制造航空器的需要,而是出于维护公众利益的民用航空立法的需要。
6.适航性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
它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
适航性标准与其他标准不同。
适航标准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7.各国适行标准中较有影响的是美国的FAR英国的BCAR、欧洲联合航空局的JAR和原苏联的H C。
我国主要参考国际上应用较广泛的美国适行标准,结合国情而制定,并作为《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的组成部分。
8.通观各国适航标准,大体有如下共同特点:①适航标准的法规性。
适航标准原本就是为政府管理部门或授权管理部门对航空器安全性进行控制而制定的。
②适航标准的务实性。
③适航标准的稳健性。
④适航标准的平衡性。
9.通过对适航性法规的分析,可以揭示出航空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能称其是适航的。
①是航空器必须始终满足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②是航空器必须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10.航空器的使用单位(航空公司)和维修单位(包括所属的各类航空人员——飞行人员、维修人员、检验人员等),要对其使用和维修的航空器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即对航空器的持续适航性负主要责任。
11.一架航空器的基本质量,首先取决于它的初始设计和制造。
适航心得——我学适航

适航心得——我学适航孙卓亚 150146324经过一个学期的《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课程,我收获良多,通过一学期对《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学习,我知道了适航管理就是适航性控制。
了解到了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是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
中国目前只能算得上是民航大国,因为我们的航空器基数大,但并不能称得上是民航强国,因为我们的飞机研发、制造、维修都不能处在世界一流的行列。
在浏览中国民用航空器规章中,发现大部分规章都是由英文直接翻译过来的。
导致许多规章内容在汉语看来都非常生硬。
非常感谢能在媛妈的课堂得到许多锻炼,制作并展示了“一周民航不安全事件盘点” 、“AR J21取得适航证的血泪历程”,让我比别人更深刻了解取证过程的艰辛,由于民航飞机产品的国际性,还要接受来自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近乎苛刻的监督,要想出口国产飞机,不仅要取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更要通过国外的各种认证。
ARJ 21要想成为像B737、A320等成熟且成功的机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我们民航人肩上所承担的使命。
也让我了解到事实上ARJ 21很大程度上是扮演为C919客机铺路的角色。
在课堂上,能感觉到媛妈一直努力地将一门偏文科、大部分依靠死记硬背的枯燥的知识转化成有趣的知识讲,循循善诱,时不时地举一些例子和引用现在已经工作的学生的亲身经历来化解课堂的单调。
媛妈真的是为数不多地以学生为本的好老师(绝非拍马屁),而且给学生有独立思考和展示自己的机会。
通过本课程,我知道了一架飞机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维修保养各个方面都在挑战着一个国家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水准。
一架飞机的诞生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其中充满了各种未知的挑战,也许这正是中国民航人坚持不懈为之奉献的魅力所在。
时代在发展,虽然我所在的专业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要一直学习新知识,要不满足于做一个机务。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分类

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分类简介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是指对民用航空器进行合规性评估和监督的过程。
为了确保飞机的安全性和适航性能,航空器适航管理将飞机分为不同的分类,根据其设计和使用目的,为其制定相应的适航管理措施。
本文将深入探讨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分类。
一级分类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一级分类是根据其设计和用途来区分的。
根据这个分类,民用航空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商用航空器商用航空器主要用于商业航空运输,包括客机和货机。
商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重点是确保其在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适航管理措施包括设计审查、型号认证、飞行测试等。
2. 通用航空器通用航空器是指非商业航空运输的航空器,包括私人飞机、企业飞机和商务飞机。
通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重点是确保飞机在各种飞行环境下的安全性和性能。
适航管理措施包括飞机注册、设备安装审批、维护管理等。
3. 军用航空器军用航空器是用于军事目的的航空器,包括战斗机、运输机和直升机等。
军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重点是根据军事需求确定适航标准和要求。
适航管理措施包括军用适航评估、军事标准符合性审定等。
二级分类根据一级分类,民用航空器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类型。
以下是对商用航空器、通用航空器和军用航空器的二级分类:1. 商用航空器的二级分类商用航空器可以根据其设计和功能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类:(1)客机客机是商用航空器中主要用于运输旅客的飞机。
根据座位数量和航程能力的不同,客机可以分为不同型号和规模。
(2)货机货机是商用航空器中主要用于运输货物的飞机。
货机的设计和装载能力可以适应各种货物的运输需求。
2. 通用航空器的二级分类通用航空器可以根据其用途和规模进一步细分为以下几类:(1)私人飞机私人飞机是指为个人或家庭所拥有和使用的飞机,主要用于私人旅行和娱乐活动。
(2)企业飞机企业飞机是指为企事业单位所拥有和使用的飞机,主要用于商务会议、客户拜访等商业活动。
(3)商务飞机商务飞机是指为商务旅客提供专业化的航空服务的飞机,主要用于高端商务接待和奢侈品市场。
怎样看待民用航空的适航问题

怎样看待民用航空的适航问题想要回答“怎样看待民用航空的适航问题?”这样一个命题,需要首先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即“适航意味着什么?”有人给出“适航”的定义,即“适航指航空器能在预期的环境中安全飞行(包括起飞和着陆)的固有品质,这种品质可以通过合适的维修而持续保持”。
有人认为“适航”是一系列的法规、标准与规范,比如:CCAR-23、CCAR-25、SAE ARP 4754、SAE ARP 4761等等也有人认为“适航”代表一种未来飞行器设计的发展趋势,比如:军用飞机、无人机、载人航天等等。
这些都是正确的。
然而,“适航”更代表一种机遇和挑战。
想要理解这样一个说法,首先需要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即:当代各国之间市场竞争关系从深层次看是一个国家能够生产什么或不能生产什么的技术能力的竞争—即能够有效使用技术知识的能力。
但技术能力并不能通过自由市场机制自动获得,因此公开的技术信息并不等于现实掌握的技术能力。
民用航空中的适航问题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问题:尽管适航法规、解释材料、工业标准都是公开的技术信息,但是却不意味这些适航法规、解释材料、工业标准能够直接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
准确的说,审查方尽管掌握这些信息并不意味着审查方具有足够的审查能力,而同样掌握这些信息的申请方也不一定意味具有足够的设计能力。
因此,对于审查方和申请方来说,无疑都面临巨大的挑战,解决问题的惟一途径只能靠高强度的技术学习、富于进取精神的战略和坚定不移的意志,从而发展出所需的技术能力。
挑战存在则意味着机遇存在。
现在国家上马大飞机项目,其目的就是要推动整个国家的技术能力发展,打破欧美对民机产业的能力壁垒,这不仅是审查方和申请方发展能力的绝好机会,也是高校、研究所等为代表的第三方发展能力的绝好机会,毕竟第三方代表整个民航工业的基础和未来。
因此,唯有三方共同努力,才能解决好与飞机安全密切相关的适航问题。
适航性与适航性责任

总结
适航部门作为政府的机构,对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 用和维修各个环节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负责对航空器的 适航性进行技术鉴定和监督检查以及航空器的适航性负有 责任的单位和人员进行监督和检查,并客观公正地进行评 估和控制。因此,适航部门要对影响适航性的所有工作负 责。
民航法规定民用航空器在空中飞行,必须是适航的。
一、适航性
1980年 1 美国科学院
2 日本
《改进航空安全性》 《航空宇宙词典》
1992年 3
德国联邦航空 局
1980年,美国在《改进航空安全性》的报告中给出的定义是: 适航性是在预期的使用环境中和在经申明并被核准的使用限制之 内运行时,航空器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
适航性责任
1
航空器的设计和制造单位,从设计图样、原材料的选用、试制、组装 直至取得型号合格标准和生产许可,要对航空器的初始适航性负主要
责任。
航空器的使用单位和维修单位要对其使用和维修的航空器的持
续适航性负主要责任。
2
综上所述,完善的设、优 质的制造、规范的使用及 良好的维修构成了保持航 空器的适航性的一条链条, 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 能对航空器的上行带来不 利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
1983年日本《航空宇宙词典》中对适航性的定义是:从确保 安全的立场出发,民用航空器的性能、强度及构造特性、装备程 度和方法的总称。
1992年德国联邦航空局对适航性的定义是:航空器的设计、制 造符合可接受的安全标准和达到适当的要求,并且具有与可接受的 大纲一致的维修。
宗旨,适航性是保证飞行安全的。只有适航性达标,才允许飞 行,否则禁止飞行。
知识导入
适航性(Airworthiness)是指航空器适合在空中飞行的性能。适航 性所指的对象是民用航空器,适航性的引出是出于维护公众利益的民用航 空立法的需要。航空器必须始终满足符合其型号涉及要求方能称其是适航。
民用航空 适航管理(2)

1.早期适航性的定义:航空器适宜于空中飞行的性质。
2.(简答)上述列举的适航性定义和解释不尽相同,但其共性的几个要点①均局限于民用航空器②均以在实际飞行中所应具有的安全性为归宿。
④适航性是以预期运行环境的航空器使用限制为界定条件的③强调了综合因素⑤持续运行的动态因素—维修和使用等。
3.(简答、名词)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定义/品质:是指该航空器包括其部件及子件系统整体性能和操纵特性在预期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下的安全性和物理完整性的一种品质。
这种品质要求航空器应始终处于保持符合其型号设计和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
4.(选择、判断、填空)适航性是出于维护公众利益的民用航空立法的需要。
5.适航性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
它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
6.通观各国适航标准,大体有如下共同特点①适航标准的法规性。
②适航标准的务实性。
③适航标准的稳健性。
④适航标准的平衡性。
7.通过对适航性法规的分析,可以揭示出航空器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方能称其是适航的。
①是航空器必须始终满足符合其型号设计要求②是航空器必须始终处于安全运行状态8.一架航空器的基本质量,首先取决于它的初始设计和制造。
9.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
10.(考)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的宗旨:保障民用航空安全,维护公众利益,促进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
11.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可相对分为两大类:①初始适航管理②持续适航管理12.民用航空器是适航管理的主要对象和最终目标。
13.(考)适航管理的特点:(具有一些国际间普遍承认的特点)①权威性和法规性②国际性③完整性和统一性④动态发展性⑤独立性14.适航管理按照工作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立法、定标②颁发适航证件③监督检查15.影响民用航空安全的因素:①民用航空从业人员尤其是驾驶员的素质②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等航空产品的设计、制造水平③航空器材的供应④航空器和航空器部件的维修质量⑤机场安全保障设施、设备性能状态⑥空中交通管制能力⑦航空营运人、航空器维修部门、航空(空、地勤)院校的资格⑧空中保安措施⑨气象保证16.在人的因素中,机组责任是引发飞行事故的第一大原因。
[讲解]适航-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讲解]适航-名词解释简答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af24852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03.png)
适航- 名词解释简答论述1适航性:民用航空器在预定的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条件下,能满足最低安全标准,并能顺利飞行所必须具备的品质。
2民用航空器的适航管理:1定义:以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
2分类:初始适航管理;持续适航管理 3管理方法:以航空器的型号合格证、生产许可证、适航证等证件的管理为中心,通过颁发证件前的审查、鉴定,以及颁发证件后的监督管理等方式对适航性进行控制。
4主要内容:立法、定标;颁发适航证件;监督检查。
5特点:权威性和法规性、国际性、完整性和统一性、动态发展性、独立性3适航管理机构:1立法决策层-负责适航立法工作,并全面负责我国民用航空器的设计、生产、使用和维修环节的管理。
目前我国适航管理立法决策层为民航总局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和飞行标准司;2执行层-执行层在适航司领导下负责相应地区的适航审定、适航监督等工作。
目前我国适航管理执行层为民航各地区管理局及民航各省级航空运行安全监督管理办公室;3基础层-适航部门对企事业单位实施适航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就是建立“委任代表”制度。
4我国适航管理法规和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①1995年10月30日由八届人大常委会16次会议通过②是从事民航活动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的根本大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器适航管理条例》①国务院1987年发布②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发布的行政法规③概括了适航管理的基本要求,对航空器适航的宗旨、适用范围、性质、管理者、管理方法、权限和处罚作了明确规定。
3《中国民用航空规章CCAR》①中国民用航空局制定、发布②涉及范围:适航管理、人员执照、机场管理、航务管理、航空运输、航空保安、搜寻救援、事故调查等各方面4《适航管理程序AP》:是适航管理规章的实施细则和具体管理程序5《资讯通告AC》:是适航部门向公众公开的对适航管理工作的政策以及某些具有普遍性的技术问题的解释性、说明性和推荐性文件或指导性文件6《适航管理文件AMD》:是各级适航部门就某一具体技术问题或工作,与运营人、航空产品设计、制造人以及有关部门进行工作联系时所用的形式7《适航指令CAD》:指当某些产品已经民航局审定,但后又发现有不安全情况,由民航局发出加以纠正的文件形式8《技术标准规定CTSO》:指民用航空器上的材料、零部件和机载设备的最低性能标准5飞行品质:1定义:飞行品质指为了保证飞行安全和实现预期的任务所必需的飞机飞行特性,包括操纵性、稳定性和配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认为适航性只局限于民用航空器,最终目标是飞行中的安全性,它是以预期的运行环境和使用限制为界定条件的,包括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在内的动态系统。
而适航标准是一类特殊的技术性标准,它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
适航标准与其他标准不同,适航标准是国家法规的一部分,必须严格执行。
是保障民用航空器的安全性为目标的技术管理;是政府适航部门在制定了各种最低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对民用航空器的设计、制造、使用和维修等环节进行的科学统一的审查、鉴定、监督和管理:它揭示和反映了民用航空器从设计制造到使用、维修的客观规律,并施以符合规律的一套规范化管理。
它具有下面一些特点:
1.权威性或法规性:所有的适航规章、标准都是法规的一部分,都是强制性、必须执行的;适航部门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力,必须具有高度的权威性。
2.国际性:民用航空运输的性质所决定的。
3.完整性和统一性:是一个系统工程。
4.动态发展性:表现在航空科技、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管理形式的变化。
5.独立性:适航部门是在经济上和管理体制上独立于管理对象之外的政府审查监督机构。
无规矩不成方圆,试航标准就是为保证实现民用航空器的适航性而制定的最低安全标准。
飞行器安全的标准,是广大乘客和需求方生命和财产的保障源.
适航管理的证件体系及其证件要求
(一)适航管理的证书体系
按适航管理的种类分为:
初始适航管理颁发的证书:T.C、P.C、适航证等
持续适航管理颁发的证书:维修许可证、PMA等
按管理对象划分:
针对航空公司产品的“三证”:型号合格证(T.C)、生产许可证(P.C)、适航证(A.C)国籍登记证
针对有关组织的:各航空公司-营运人执照、维修单位-维修许可证
针对与安全有关人员的:驾驶员-驾驶执照、维修人员-维修执照、检查员-检查执照
针对设施的:机场-管理证和使用许可证、无线电台-使用许可证
(二)主要证件要求
1.型号合格证(T.C),是民航总局对民用航空器、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滑翔机、载人气球、超轻型飞机或其他非常规航空器、以及装于其上的发动机、螺旋桨除外)设计批准的合格凭证。
2.生产许可证(P.C),是指适航部门对已获得民用航空产品型号设计批准,并欲重复生产该产品的制造人所进行的资格性审定,以保证该产品符合民航总局批准的型号设计。
生产许可审定的最终批准形式是颁发生产许可证。
3.适航证(A.C)、出口适航证、外国航空器适航证的认可声明、适航批准书,是民用航空器符合民航总局批准的型号设计,并能安全使用的凭证。
民用航空器只有取得适航证后,方可投入飞行或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