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4.路基稳定性分析设计
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六章 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试题-中大网校

2010土木工程师(岩土)专业知识考试《第六章土工结构与边坡防护》试题总分:155分及格:93分考试时间:120分一、单选题(共59题,每题1分,每题的四个备选项种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渗流在垂直于渗透系数相差较大的两个相邻土层流动时,将渗透系数较小的土层中的细颗粒带人渗透系数较大的土层中的现象称()。
(2)某铁路路堑采用锚杆挡墙支护,每根锚杆的轴向拉力为85kN,锚杆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为210MPa,其钢筋面积应不小于()m<SUP>2</SUP>。
(3)换土垫层法在处理浅层软弱地基时,垫层厚度应符合的要求为()。
(4)下列各项不属于排水设施的是()。
(5)在对高速公路的高填深挖段进行边坡设计时,应采用动态设计法。
下列对动态设计法的理解正确的是()。
(6)<Ahref="javascript:;"></A>(7)<Ahref="javascript:;"></A>(8)在进行土石坝渗流计算时所包括的内容有()。
(9)<Ahref="javascript:;"></A>(10)据《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的规定,计算边坡与支挡结构的稳定性时,荷载效应应取()。
[2006年真题](11)按《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下列关于单桩或多桩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承压板面积的说法中,下列()选项是正确的。
[2005年真题](12)冻土地区的路基宜填筑()。
(13)对坝体与岩石坝基及岸坡的连接进行处理时,下列基础处理原则不正确的是()。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对于()类地基土,采用堆载预压法处理时要慎重。
(16)采用堆载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时,排水竖井宜穿透受压软土层,对软土层深厚竖井很深的情况应考虑井阻影响,其中井阻影响程度与下列()无关。
路堑边坡地质勘察和稳定性分析

路堑边坡地质勘察和稳定性分析罗旋;杨威【摘要】Due to continuous rain and adverse geological conditions,High-grade highways Chenzhou to Ningyuan k205 + 800 - k206 + 050 paragraph cutting slope occurredlandslide instability. In order to provide detailed geological information for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landslide control, and to offer a variety of technical services for the entire process of building, Carried out a detailed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and stability of the landslide, the concluded can reference for similar projects.%因连续不断的雨水及不良地质情况,导致在建的郴州至宁远高等级公路k205+ 800-k206+ 050段路堑边坡发生滑坡失稳、坍塌.为了给该滑坡治理设计和施工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并为全过程建设提供各种技术服务,对该滑坡进行了详细的勘察和稳定行分析评价,得出的结论可供同类工程参考.【期刊名称】《公路工程》【年(卷),期】2013(038)001【总页数】5页(P34-37,53)【关键词】路堑边坡;滑坡;勘察;稳定性分析【作者】罗旋;杨威【作者单位】湖南省郴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郴州423000;中南大学地球科学与信息物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1+41 概述在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边坡工程较多,施工难度大,变形量大,处理不当易引起增加投资、延误工期、造成灾害等不良后果。
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多点位移计监测分析

3.2 施工对监测结果影响分析 结 合 分 析 结 果, 说 明 路 基 边 坡 开 挖 和 支 护 对
多 点 位 移 计 的 监 测 结 果 影 响 较 大, 为 确 定 最 大 影 响因素,对各施工阶段路基边坡的变形情况进行全 面分析。对比分析图 2 各阶段路基边坡变形情况, 各 阶 段 边 坡 变 形 量 和 变 形 速 率 均 存 在 较 大 差 异。
4 结语
(1)对各施工阶段多点位移计监测结果,得出 完工后路基边坡变形基本趋于稳定,稳定性良好。 (2)通过对各阶段施工和支护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确定路基边坡开挖对边坡变形影响最大。(3)分析 不同深度路基边坡变形情况,确定 15 ~ 28 m 变形 位移差最大,可确定滑动面位移这个深度范围内。
图 3 不同时间位移 - 孔深关系曲线 分析图 3 曲线变化趋势,可以得出路基边坡表
- 55 -
冯向伟:公路高边坡稳定性多点位移计监测分析
(1)第一阶段变形量和变形速率最大,该阶段进行 了路基边坡开挖施工和第一批锚索张拉,而张拉后 边坡变形量和变形速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说明该阶 段路基开挖是造成边坡变形量增加的主要影响因素。 (2)第三阶段变形量和变形速率增加也是由于该阶 段路基边坡开挖造成的。(3)而第二、第四阶段路 基边坡没有进行开挖施工,这两个阶段变形量和变 形速率均较小,说明路基边坡开挖施工是影响边坡 变形的主要因素。 3.3 确定边坡滑动面位置
考虑到施工对多点位移计监测结果的影响, 分 别 在 各 个 施 工 阶 段 对 监 测 情 况 进 行 分 析。 M69-1 号 4 点式位移计在对边坡变形情况监测的 全过程中,边坡正处于施工阶段,具体可划分为 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路基三级边坡开挖、第一 批锚索张拉;第二阶段路基开挖基本完成,开始 分批张拉锚索;第三阶段路基二级边坡开挖;第 四阶段路基开挖完成,二级平台抗滑桩完工。收 集四个阶段多点位移计监测结果,绘制位移 - 时 间曲线见图 2。可以看出,在各个施工阶段路基边 坡的位移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在第一阶段所产生
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砂性土
• 判断稳定性:稳定系数K=稳定因素/不稳定因素
<[K] 不稳定 >[K] 稳定 =1 极限平衡
因素.05~1.15
(软土)
[K]=1.15~1.25
• 问题: 滑面已知:判断稳定性
滑面未知:确定滑面位置
§2-1 滑动面为平面的边坡稳定性检算/P教材25
①地基面为单一坡时:直线破裂面法,且 ; ②地面起伏,下有硬层时,整体稳定性,且 硬层倾角
③地面起伏,下无硬层或硬层倾角较小时;折线滑面法 如下图 :
图2-6 传递系数法求下滑力Ei
Ⅰ)假定整体,平顺,土体间无拉力只有相互推移力,无上下错 动和局部挤压;
Ⅱ)分块(n块) 把滑体按折线滑面,并以竖直面分块,并编号由上 下;图(
a) Ⅲ)受力分析:图(b)
E i E i 1 K i N T ita i c n i l i
*其中:ψ—传递系数, co i 1 s i) ( sii 1 n i) ( ta i n
K—安全系数
第i块剩余下滑力Ei 最末块剩余下滑力En
>0 不稳定; =0 极限平衡; < 0 第I块与以前各块整体为稳定的
( ω ,K)K=f(ω), 单峰函数。
§2-2 滑动面为圆柱面的边坡稳定性检算
均质、各向同性的粘性土路堤或路堑边坡——圆弧滑动面法 具体分析方法:圆弧条分法、毕肖普法、稳定数法
• 圆弧条分法 假设: ①假定整体滑动;
②破坏面——圆柱面; ③不计条间力(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一)已知滑面,判断稳定性 已知圆心o、半径R、坡脚圆、求K,判稳:
– 水位骤然下降时,浸水路堤的浸润曲线上凸,渗透动水压 力的作用方向指向土体外,这将剧烈破坏路堤边坡的稳定 性,并可能产生边坡凸起和滑坡,不利于土体稳定,但经 过一定时间的渗透,土体内水位也会趋于平衡,不再存在 渗透动水压力。
简答

第一章总论€路基路面的结构分层和各层位的主要功能2010分为面层、基层、路基垫层、和土基。
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及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雨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基层主要承受由面层传来的车辆荷载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及土基。
路基垫层介于基层和土基之间,它可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使面层与基层免受土基水温状况变化的不良影响或保护土基处于稳定状态;同时,也可扩散基层传递的荷载应力、减小土基的应力与变形,并可阻止路基土挤入基层。
土基是路面结构的基础,坚固而又稳定的路基为路面结构长期承受汽车荷载提供了重要保证。
€我国公路用土如何进行类型划分?土的粒组又如何进行区分?2009我国公路用土依据土的颗粒组成特征,土的塑性指标金和土中有机质存在的情况,分为巨粒土、粗粒土、细粒土和特殊土四类。
土的颗粒组成特征用不同粒径粒组在土中的百分含量表示。
巨粒组(大于60mm的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巨粒土;粗粒土分为砾类土和砂类土两种,砾粒组(2~60mm的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称为砾类土,砾粒组质量小于或等于50%的土称为砂砾土;细粒组(小于0.075的颗粒)质量多于总质量的50%的土总称为细粒土。
第二章行车荷载、环境因素、材料的力学性质€何为CBR?其反映材料的什么特性?2009CBR为加州承载比。
承载能力以材料抵抗局部荷载压入变形的能力表征,并采用高质量标准碎石为标准,以他们的相对比值表示CBR值。
反应路基承载力,即土基在一定应力级位下的抗变形能力。
€当工作区深度大于路基填土高度应采取何措施?2009当工作区深度大于路基填土高度时,行车荷载的作用不仅施加于路堤,而且施加于天然地基的上部土层,因此,天然地基上部土层和路堤应同时满足工作区的要求,均应充分压实。
€不同轴载通行次数要求按等效原理进行轴载换算,说明等效原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2009按等效原理换算为某一标准轴载的当量通行次数,我国选用双轮组单轴100KN作为标准轴载。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主要内容一、《规范》修订背景二、《规范》亮点与特点三、《规范》的作用影响四、《规范》主要修订内容五、执行《规范》注意事项一、《规范》修订背景交通量越来越大,轴载越来越重,路基路面的承载能力面临巨大挑战。
原规范的标准与路面设计指标不够协调交通运输部三轮次、长达10年的的技术攻关,建立新一代路基结构设计方法与指标标准近十年来,全国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公路建设技术方面,发展新的技术,积累工程经验。
交通运输部于2010年启动《规范》修订二、《规范》亮点、特点亮点1:首次实现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国内外结构与设计指标原规范存在问题路基设计、施工检验与路面设计指标不一致路基设计指标:CBR;施工检验指标:压实度路面设计指标:回弹模量;施工检验:弯沉值CBR值-表征路基填料的水稳定性能,密实度-反映路基的密实状态。
路基设计状态与施工检验验收状态、道路服役状态不一致设计状态:最不利季节,设计难以确定路基湿度和强度。
施工验收状态:最佳含水率服役状态:平衡湿度状态尚未充分考虑与交通荷载等级、道路服环境条件;尚未充分考虑路基土长期性能演化。
问题:设计针对性不强,强度设计难以指导填料设计,路基路面设计不协调,难以回答服役时间。
新规范统一路基设计状态、施工状态和道路服役使用状态,理顺了相互之间的关系设计状态:服役期路基处于平衡湿度状态,即设计状态与使用状态一致施工状态:标准湿度状态(最佳含水率、最大干密度)路基设计控制:动态回弹模量为设计指标,压应变为验收指标施工过程控制:填料类型符合设计要求,以含水率、压实度作为施工质量检验指标;路基交工控制: 检测路床顶面的动态弯沉或回弹模量值,检测方法可采用落锤式弯沉仪或贝克曼梁弯沉检测建立了基于路基长期性能演化规律、路基路面协调设计的的设计指标体系,实现了路基路面一体化设计。
亮点2:更新理念,以功能等级确定指标标准首先根据公路功能、等级、交通量等,确定交通等级;根据交通等级,确定路基性能的技术指标或参数;以指标为目标,确定路基结构与材料设计方案。
典型强风化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方案设计

典型强风化边坡开挖稳定性分析与加固方案设计汤庭杰【摘要】某高速公路所在地区为低山区,路堑开挖前山体自然坡体较稳定.施工过程中,路基挖方段某处左侧边坡发生多处崩塌,故对该典型边坡进行了详细稳定分析和评价,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加固方案.得出的结论和加固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期刊名称】《公路工程》【年(卷),期】2010(035)006【总页数】4页(P70-72,98)【关键词】岭南高速;岩质边坡;风化片岩;稳定分析;评价【作者】汤庭杰【作者单位】湖南宁道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湖南,宁远,425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16.1+40 引言某高速公路所在地区为低山区,山势相对比较低,山体较缓,沟谷较宽,地形起伏明显比中山区小,危岩峭壁不发育,开挖前山体自然坡体较稳定。
施工过程中,该路段路基挖方段某处左侧边坡发生多处崩塌,长约 10 m,厚约 1 m,如图 1所示。
该处岩石节理发育沿路线方向呈纵向分布,岩石风化程度较高,在施工前期坡面成型后,坡面一直稳定,在 4月以后连续降雨,岩土体含水量增加,岩体裂隙水压增加、岩土体强度指标下降是引起坡面不稳的主要因素,另外由于雨水直接冲刷坡面,造成边坡失稳,沿纵向节理面形成崩塌。
本次崩塌发生后,通过对该标其它挖方段路基进行了排查,发现其岩石节理分布相同,都存在类似隐患。
因此对该类型边坡进行稳定分析有一定典型代表性,并制定相应的加固措施方案,以其对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1 设计概况与地层岩性该路段最大开挖深度大于 40 m,坡率1∶0.75,岩性为元古界黑云斜长片岩夹斜长闪片岩,表层强风化,强风化层 5~10 m,节理较发育,岩层倾角在50°~75°之间。
该段自然斜坡较缓,斜坡稳定。
开挖的山脊顶部较平坦,岩层片理与线路交角在60°以上,节理倾角大多与线路斜交,片岩强风化层较厚。
如图 2所示。
图1 典型路堑边坡雨后坍塌图图 2 典型路堑边坡岩层产状与坡面关系图2 边坡坍塌机制分析该地段属低山 -丘陵区、地形起伏较大、边坡相对高差大、基岩表层为为强风化岩,构造及节理裂隙发育,在风化作用、构造作用等地质作用下岩体破碎,块体间相互连接力减弱,块体处于不稳定状态,由于在坡脚开挖产生临空面,形成陡峻边坡,即破坏了斜坡岩体的平衡状态,岩体中应力要重新调整。
公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重点

桥梁工程
一、钢筋加工与安装整治
2007年始,我站开展钢筋加工与安装专项整治。主要 要求如下: 一、钢筋存放方面。
1、钢筋、预应力筋等原材料必须按不同的钢种、等级、牌号、 规格、及生产厂家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应设立标识牌。 2、条件许可时钢筋均应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 垫高离地20cm以上(最低处),并用防雨布加以遮盖,以免锈 蚀和污染。
2、路基强度
Biblioteka 3、路基水稳定性
4、路基应确保排水通畅
总体质量目标
5、上、下边坡稳定美观
上边坡防护应首先确保安全、耐久。同时应注意施 工质量的内实外美。 以往小桥涵的施工,往往不够重视,质量难以保证, 尤其是外观质量往往较差。
6、小桥涵应内实外美
路基土石方工程
一、施工准备阶段 1、施工前测量(路基纵横断面复测)
6、应保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优先采用定位器,定位器应布 置均匀合理,定位牢固。当采用砂浆预制块时,应有足够的 强度确保砂浆预制块不被压碎。 7、对钢筋预埋件(钢板、锚固钢筋)进行认真检查,特别是梁 板中的护栏和伸缩缝预埋钢筋,必须采用定位钢筋进行焊接 定位,确保其位置准确,在砼浇筑过程中不松动。 9、预制梁板在纵向和桥面连续处的湿接缝钢筋连接应首先调 整预留钢筋的位置和长度,设法保证其它钢筋按设计布设到 位,然后使用同一直径的钢筋进行焊接连接,必须达到其规 定的焊接长度。补种植钢筋应优先使用凿出砼中钢筋进行焊 接的方式进行。 8、预制网片在安装时搭接长度按较大直径的钢筋绑扎搭接长 度计算,并不得少于一个网格以上。
预应力孔道压浆:饱满度明显提高 砼裂缝:得到有效控制 隧道二衬厚度:得到有效控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2.荷载分布方式 荷载分布方式 ⑴可分布在行车道宽度范围内 ⑵考虑实际行车有可能偏移或车辆停放在路肩上,也可认为当 量土层分布于整个路基宽度上 四、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1.力学分析法(数值分析法) 力学分析法( 力学分析法 数值分析法) 假定几个滑动面,按照力学平衡原理分析验算,找出极限滑动 面。 2.图解或表解法 图解或表解法 在计算机或图解的基础上,制定图或表,用查图或查表来进行, 简单不精确。 3.工程地质类比法 工程地质类比法 根据不同土类及其所处的状态,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大量的 资料调查,拟定边坡的稳定值参考数据,在设计时,将影响边坡稳 定的因素作比拟,采用类似条件下的稳定边坡值。
第三节 岩石路基的稳定性分析 (一)边坡破坏的基本类型 多平面滑动
边 坡 破 坏 的 基 本 类 型
崩塌 平面滑动 双平面滑动 单平面滑动 滑坡 楔形状滑动
圆弧形滑动 倾倒破坏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崩塌:斜坡岩土体被结构面分割的块体,突然脱离母 体以垂直运动为主、翻滚跌跃而下的现象与过程 滑坡:斜坡岩土体沿着贯通的剪切破坏面(带),产 生以水平运动为主的现象,称为滑坡。 倾倒破坏:由陡倾或直立板状岩体组成的斜坡,当岩 层走向与坡面走向近平行时,在自重应力的长期作用 下,由前缘开始向临空方向弯曲、折裂,并逐渐向坡 内发展的现象称为倾倒破坏(弯曲倾倒)。
′ M s = R (∑ Ti − ∑ Ti )
M R = R(∑ N i f + ∑ cLi )
f ∑ Qi ⋅ cos α i + cL MR K= = Ms ∑ Qi ⋅ sin α i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适用于粘性土边坡。 适用于粘性土边坡。
基本假定:
1.滑动面为通过坡脚的圆柱面; 2.不考虑土体的内应力分布及各土条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 3.安全系数为抗滑力矩比滑动力矩。
需解决问题:
1.滑动面位置; 2.安全系数K; 3.最小安全系数Kmin; 4.判断边坡稳定性。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第二节 土质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 一 直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分析计算
(二)分析方法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K=1 平衡 K>1 稳定(与边坡高度无关) K<1 不稳定(无论边坡高低) 工程上,一般规定 K ≥ 1.20 − 1.25 通过A点假定了3~4个可能的滑动面,求出相应的K1、K2、K3、 K4,绘出K=f(ω)曲线及水平切线以定出Kmin及最危险倾斜角。
cot ω0 = cot α +
a csc α f +a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二、 曲线滑动面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一)适用范围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滑动面圆心辅助线
4.5H法 36°法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基本步骤: 基本步骤:
(1)通过坡脚任意选定可能发生的圆 弧滑动面AB,其半径为R,沿路线纵 向取单位长度1m。将滑动土体分成若 干个一定宽度的垂直土条,其宽一般 为2-4m,如图所示; (2)计算每个土条的土体重G(包括小 段土重和其上部换算为土柱的荷载在 内); (3)计算每一小段滑动面上的反力 (抵抗力); (4)计算滑动力矩和抗滑力矩; (5)求稳定系数值。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5、地形地貌 直接影响边坡内的应力分布特征, 进而影响边坡的变形破坏形式及边坡的稳定性。 6、地震 产生地震惯性力 7、天然应力 8、人为因素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边坡岩体稳定性分析的步骤
定性分析是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基础上,对边坡岩 体变形破坏的可能性及破坏形式进行初步判断。 定量分析是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一定的计算方 法对边坡岩体进行稳定性计算及定量评价。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二)影响岩体边坡变形破坏的因素
1、岩性 决定岩体边坡稳定性的物质基础。 2、岩体结构 岩体结构及结构面的发育特征是岩体边 坡破坏的控制因素。 3、水的作用 使岩土的质量增大、滑动面的滑动力增 大;岩土软化、抗剪强度降低;对岩体产生动水压力 和静水压力。 4、风化作用 使岩体内裂隙增多、扩大,透水性增强, 抗剪强度降低。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边坡坡度变化路基:坡度按加权平均法求得
(三)路堤上汽车荷载的换算 1.当量土柱高度 当量土柱高度 汽车荷载当量换算:按车辆最不利组合,将车辆的设计 荷载换算成当量土柱高。即以相等压力的土层厚度代替 荷载,以 h0 表示。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B=nb+(n-1)d+e
b为车两侧轮中距 为车两侧轮中距1.8m,d为1.3m,e为轮胎着地宽度(0.6) 为轮胎着地宽度( ) 为车两侧轮中距 , 为 , 为轮胎着地宽度
B = Nb + ( N − 1) m + d = 2 × 1.8 + (2 − 1)1.3 + 0.6 = 5.5m
h0 = NQ 2 × 550 = = 0.868m BLγ 5.5 × 12.8 × 18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2.极限平衡状态:当将土体作为理想刚塑性体时,一部分土体相 .极限平衡状态: 对于别一部分土体,在荷载作用下从静止平衡状态转向失稳运动状 态时的临界状态,称极限平衡状态。与之相应的荷载称为极限荷载。 极限平衡状态的基本假定: (一)极限平衡状态的基本假定: 1.对边坡稳定性进行力学分析时,为简化计算,都按平面问题处理 2.不考虑滑动主体本身内应力的分布 3.认为平衡状态只在滑动面上达到,滑动土体整体下滑 4.极限滑动面位置通过试算来确定 (二)破裂面的假定 1.松散的砂性土和砾石内摩擦角较大,粘聚力较小,滑动面近似平 面,平面力学模型采用直线。 2.粘性土粘聚力较大,内摩擦角较小,破裂时滑动面为圆柱形、碗 形,近似于圆曲面,平面力学模型采用圆弧
模型模拟试验法 评 价 数学力学分析法 方 法 工程类比法 图解法
块体极限平衡法 弹性力学、弹塑性力学法 有限元法等数值方法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块体极限平衡法
假设条件 (1)边坡岩体将沿某一结构面(滑动面)产生滑移剪 切破坏; (2)滑体在滑动过程中相对位置不变化,即为刚体; (3)滑动面上的应力分布均匀; (4)不考虑滑体两侧的抗滑力。 稳定性系数=滑动面上可能利用抗滑力/滑动力 η>1 稳定 η≦1 不稳定 在多数情况下,计算的稳定性系数都有一定误差, 因此,为保险起见,引入安全系数的概念。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R N × f + c × L Q cos ω × tan ϕ + cL K= = = T T Q sin ω
K = K (ω )
求极小值,
dK =0 dω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求得:K为最小值时,滑动面的倾角 ω0
F G cosωtgφ+ cl cl K= = = fctgω+ rhl sin( θ-ω) sinω T G sinω + 2 sinθ 2c sinθ θ = fctgω+ ⋅ = fctgω+ a0 [ ctgω+ ctg ( −ω) ] rh sin( −ω) sinω θ 2c 式中 f = tgφ a0 = γh = ( f + a0 )ctgω+ a0 ctg ( −ω) θ
路基路面工程 第四章 路基稳定性分析计算
第四节 浸水路基的稳定性分析
一、浸水路基 浸水路堤:指线路沿河修建路堤或修建在河滩上的路堤;跨越水库或河湾地 段的路堤。 外部作用:浸水路基除了承受自重和行车荷载作用外,还受到水浮力、渗透 动水压力作用。 水浮力的大小,取决于浸水深度。 渗透动水压力:取决于路堤两侧的水位落差。 路堤在渗透动水压力作用下,1使边坡稳定性降低;2在一定的渗透速度下, 路堤土内的细小颗粒将被流水带走,使土的孔隙加大,渗透流速也随之增大,进 而较大的颗粒也被带走,这样连续扩展,便形成一条穿过路堤或基底的管状渗流 通道,这就叫管涌。管涌可使路基变形、下沉或坍塌。 浸水路堤填料:1. 选用透水性强的砂性土为填料,动水压力较小。 2. 选用透水性差的粘性土为填料,但必须严格控制填土的压实度 浸水路堤的高度:(洪水位高度+壅水高度+波浪高度+0.5m。 洪水位高度+ 洪水位高度 壅水高度+波浪高度+ 。 浸水路堤的边坡坡度:在设计水位以下的边坡坡率:1:1.75-1:1.2 浸水路堤的边坡坡度 在常水位以下的边坡坡率: 1:2.0-1:3.0
在作稳定性验算时,应将车辆荷载按最不利情况排列, 在作稳定性验算时,应将车辆荷载按最不利情况排列,并换算 为相当的土层厚度h 再计入条块面积内一起计算重力。 为相当的土层厚度 0。再计入条块面积内一起计算重力。
土柱高: 土柱高
nG h0 = γBl
n为车道数,G为重车重(KN), 为车辆荷载的横向分布宽度,L为 为车道数, 为重车重 为重车重( ), 为车辆荷载的横向分布宽度, 为 ),B为车辆荷载的横向分布宽度 为车道数 车辆荷载纵向分布长度,为填料容重( 车辆荷载纵向分布长度,为填料容重(KN/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