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饰面施工工艺标准
木饰面技术标准20140923

目录全装修木制品工艺标准 (2)说明 (2)第一章套装门概念 (2)1.1套装门 (2)1.2套装门构件解释 (2)第二章门套 (3)2.1门套材质(该材质适合普通门套,移门套,暗藏门套等多种门套) (3)2.2普通门套 (3)2.2.1普通门套工艺节点 (3)2.2.2普通门套注意事项 (4)2.3移门门套 (4)2.3.1移门门套工艺说明 (4)2.3.2移门门套工艺节点 (4)2.3.3移门套注意事项 (4)2.4移门门套 (5)2.4.1暗门门套工艺说明 (5)2.4.2暗门门套工艺节点 (5)2.4.3暗门套注意事项 (5)第三章门板 (6)3.1门板材质(该门板材质适合平板门,线框门,玻璃移门等多种门板) (6)3.2平板门 (6)3.2.1平板门工艺说明 (6)3.3线框门 (7)3.3.1 造型门工艺说明 (7)3.3.2造型门注意事项 (8)3.4玻璃移门 (8)第四章套装门 (9)4.1普通套装门工艺标准 (9)4.2两侧带门头套装门工艺标准 (9)4.3双开套装门工艺标准 (10)4.4玻璃移门套装门工艺标准 (10)4.5带门头玻璃移门套装门工艺标准 (11)4.6子母门套装门工艺标准 (11)全装修木制品工艺标准说明本标准规定了套装门、门套、门板、五金的工艺标准、生产流程、安装流程。
本标准包含产品示意图、产品材料、适用范围、产品注意事项和经典案例。
本标准包含生产准备、安装准备、生产工具、安装工具、产品质量验收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实木贴皮板、三聚氰胺刨花板、烤漆板、模压板为原料的产品设计。
本标准不适用于实木为原料的产品设计。
第一章套装门概念1.1 套装门一般是指以实木作为主材,外压贴中密度板作为平衡层,以国产或进口天然木皮作为饰面,经过高温热压后制成,外喷饰高档环保木器漆的复合门(如图1.1所示)。
(1)筒子板(2)门套线(3)门板(4)门锁(5)合页1.1 套装门1.2 套装门构件解释(1)筒子板位于中间门洞侧面的装饰板叫筒子板也就是垂直门窗的,在洞口侧面的装饰,叫筒子板。
木饰面油漆作业施工技术工艺及验收标准

木饰面油漆作业施工技术工艺及验收标准1 、清除1.1手工清除:使用铲刀、刮刀、剁刀及金属刷具等,对木质面、金属面、抹灰基层上的毛刷、毛边、凸缘、旧涂层及氧化铁皮等进行清理去除。
1.2机械清除:采用动力钢丝刷、除锈枪、蒸气剥除器、喷砂及喷水等机械清除方式,其做法见下表:基层的机械清除做法1.3化学清除:当基层表面的油脂污垢、锈蚀和旧涂膜等较为坚实牢固时,可采用化学清除的处理方法与打磨工序配合进行。
常用的做法见下表不同材料基层上各类涂层的腻子嵌批操作2、打磨打磨方式分干磨与湿磨。
干磨即是用砂纸或砂布及浮石等直接对物面进行研磨。
湿磨是由于卫生防护的需要,以及为防止打磨时漆膜受热变软使漆尘粘附与磨粒间而有损研磨质量,将水砂纸或浮石蘸水(或润滑剂)进行打磨。
硬质涂料或含铅涂料一般需采用湿磨方法。
如果易吸水基层或环境湿度大时,可用松香水与生亚麻油(3:1)的混合物做润湿剂打磨。
对于木质材料表面不易磨除的硬刺、木丝和木毛等,可采用稀释的虫胶漆(虫胶:酒精=1:7~8)进行涂刷待干后再行打磨的方法;也可用湿布擦拭表面使木材毛刺吸水胀起干后再打磨的方法根据不同要求和打磨目的,分为基层打磨、层间打磨和面层打磨,见下表:3、配料色漆的调配;为满足设计的要求,大部分成品色漆需进行现场混合调兑,但参与调配的色漆的漆基应相同或能够混溶,否则掺和后会引起色料上浮、沉淀或树脂分离与析出等。
选定基本色漆后应先试配小样与样品色或标准色卡比照。
尤其注意湿漆干燥后的色泽变化。
调配浅色漆时若用催干剂,应在配兑之前加入。
试配小样时须准确记录其色漆配比值,以备调配大样时参照。
3.1透明涂饰的配色:木质材料面的透明涂饰配色,一般以水色为主,水色常由酸、碱性染料等混合配制。
常用的底色有水粉底色、油粉底色、豆腐底色、水色底、血料底等。
木质面显木纹透明涂饰的着色分两个步骤,首先嵌批填孔料,根据木材管孔的特点及温度情况掌握水或油与体质颜色的比例,使稠度适宜。
木饰面清色油漆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

木饰面清色油漆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1、适用范围:本内部施工工艺及检测标准适用于×××所有在建的室内木饰面表面涂饰清色油漆的施工。
2、施工准备2.1材料2.1.1涂料:清漆(硝基清漆、醇酸清漆、聚酯清漆)、透明底漆、有色透明清漆等。
2.1.2辅料:着色剂(着色油、色精、色油)、透明腻子、大白粉、天那水或配套稀释剂、醇酸稀料、配套固化剂、催干剂等。
2.1.3材料质量要求:涂料和辅料应有出厂合格证、性能检测报告、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报告。
2.2主要机具:喷枪、气泵、油刷、毛笔、小色碟、腻子板、腻子刀、木砂纸(120#)、水砂纸(360#)、擦布(白棉布)、棉丝。
2.3作业条件2.3.1抹灰、地面、木作工程已完,水暖、电气和设备安装工程完成,并经验收合格。
2.3.2施工时环境温度一般不应低于10℃,相对湿度不宜大于60%。
2.3.3木材基层的含水率不大于12%。
2.3.4施工环境清洁、通风、无尘埃。
施工时如室内未封闭,应有防风措施。
2.3.5大面积施工前先做样板,经设计、监理、建设单位及有关质量部门检验确定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2.3.6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3、操作工艺3.1 工艺流程基层处理→擦色→刷(喷)第一道底漆→补钉眼、打磨→刷(喷)第二道底漆→打磨→刷(喷)第一道面漆→打磨、修色→刷(喷)第二、第三道面漆。
3.2操作方法3.2.1 基层处理:对基层表面上的灰尘、油污、斑点、胶渍等应刮除干净(注意不要刮出毛刺)。
然后用砂纸顺木纹方向来回打磨,磨至平整光滑(注意不得将基层表面磨穿)。
然后将磨下的粉尘掸掉,用湿布擦净晾干。
3.2.2 擦色:基层擦色分水色粉和油色粉,用干净的白棉布或白棉纱蘸色粉,擦涂于木质基层表面,使色粉深入到木纹棕眼内,用白布擦涂均匀,使木质基层染色一致,晾干后用木砂纸轻轻顺木纹打磨一遍,使棕眼内的颜色与棕棱上的颜色深浅明显不同,用湿布将磨下的粉尘擦净晾干。
木饰面施工工艺

木饰面施工工艺(一)适用范围:本工艺适用于建筑工程中室内各类木饰面项目的施工。
(二)施工准备1. 材料要求2. 机具设备3. 作业条件(1)墙面粗装修施工完毕,水电管路预留、预埋完成,基层含水率不大于8%。
(2)木饰面龙骨刨平后,靠墙面刷防腐剂,其余面涂刷防火涂料。
4. 技术准备(1)弹好施工水平控制线并经预验合格。
(2)熟悉施工图纸,特殊部位进行深化设计,绘制施工大样图,并经设计、甲方、监理单位的审批确认。
(3)制定施工方案,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4)制作木饰面面层材料的样板,经甲方、监理单位确认后使用。
(三)操作工艺1. 工艺流程弹线→木龙骨安装→安装基层板→安装饰面板→安装线条→硝基面漆修补2. 操作方法(1)弹线根据设计要求弹出木饰面安装的标高、平面位置和竖向尺寸线。
(2)木龙骨安装A、墙面表面处理:检查门窗洞口是否方正垂直,墙体表面的砂浆、浮尘、油渍等清除干净,有缺棱掉角之处应事先修补完毕,并对墙体做好防潮处理。
防潮层处理一般采用涂刷防潮涂料或铺钉防潮卷材。
B、放置木楔:木饰面龙骨横向间距600mm,竖向间距一般宜为300mm,沿横、竖龙骨中心线,用φ12钻头打深70mm孔洞。
放置木楔,木楔需经过防腐处理方可使用。
C、安装木龙骨;木龙骨设计无要求时一般采用20mmx30mm、25mmx30mm的木龙骨,正面刨光,靠墙一面满涂防腐涂料。
其余各面涂刷防火涂料,将木龙骨做成排架,一般为300mmx300mm。
按中距300mm钉于墙体木楔上,钉牢钉实,龙骨应随时调垂直、调平,龙骨与墙面有空隙处需用防腐木片垫平、垫实。
(3)安装基层板基层板一般选用胶合板或人造板,当选用厚木板时,需要板背面开卸力槽,以防板材变形,槽间距100mm,槽深根据基层板的厚度来确定,一般为板厚的1/4-1/3,槽宽10mm,底层板背面需刷防火涂料。
基层板安装前应先检查龙骨的平直度和牢固程度,然后在龙骨上和基层板背面涂胶,用钉钉牢,钉长为板厚的2.5倍,钉距一般为100mm,钉帽要砸扁冲入木板表面1-2mm。
木饰面油漆作业施工技术工艺及验收标准

第一小节木饰面油漆作业施工技术工艺及验收标准1 、清除1.1手工清除:使用铲刀、刮刀、剁刀及金属刷具等,对木质面、金属面、抹灰基层上的毛刷、毛边、凸缘、旧涂层及氧化铁皮等进行清理去除。
1.2机械清除:采用动力钢丝刷、除锈枪、蒸气剥除器、喷砂及喷水等机械清除方式,其做法见下表:1.3化学清除:当基层表面的油脂污垢、锈蚀和旧涂膜等较为坚实牢固时,可采用化学清除的处理方法与打磨工序配合进行。
常用的做法见下表2、打磨打磨方式分干磨与湿磨。
干磨即是用砂纸或砂布及浮石等直接对物面进行研磨。
湿磨是由于卫生防护的需要,以及为防止打磨时漆膜受热变软使漆尘粘附与磨粒间而有损研磨质量,将水砂纸或浮石蘸水(或润滑剂)进行打磨。
硬质涂料或含铅涂料一般需采用湿磨方法。
如果易吸水基层或环境湿度大时,可用松香水与生亚麻油(3:1)的混合物做润湿剂打磨。
对于木质材料表面不易磨除的硬刺、木丝和木毛等,可采用稀释的虫胶漆(虫胶:酒精=1:7~8)进行涂刷待干后再行打磨的方法;也可用湿布擦拭表面使木材毛刺吸水胀起干后再打磨的方法3、配料色漆的调配;为满足设计的要求,大部分成品色漆需进行现场混合调兑,但参与调配的色漆的漆基应相同或能够混溶,否则掺和后会引起色料上浮、沉淀或树脂分离与析出等。
选定基本色漆后应先试配小样与样品色或标准色卡比照。
尤其注意湿漆干燥后的色泽变化。
调配浅色漆时若用催干剂,应在配兑之前加入。
试配小样时须准确记录其色漆配比值,以备调配大样时参照。
3.1透明涂饰的配色:木质材料面的透明涂饰配色,一般以水色为主,水色常由酸、碱性染料等混合配制。
常用的底色有水粉底色、油粉底色、豆腐底色、水色底、血料底等。
木质面显木纹透明涂饰的着色分两个步骤,首先嵌批填孔料,根据木材管孔的特点及温度情况掌握水或油与体质颜色的比例,使稠度适宜。
然后再采取用水色、油色或酒色对木质材料表面再进行染色。
配制水色:最好选用酸性染料,因为其色彩较为纯正,品料较齐全,易溶解于水,透明度高,尤其是酸性染料适宜互相掺配而不会影响涂饰质量。
木饰面墙面标准做法

木饰面墙面标准做法木饰面墙面是一种常见的装饰材料,它不仅可以增加室内空间的美感,还可以起到保护墙体的作用。
在进行木饰面墙面施工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做法,以确保施工质量和装饰效果。
下面将介绍木饰面墙面的标准做法。
1. 材料准备。
在进行木饰面墙面施工前,首先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
常用的材料包括木饰面板、木饰面胶、木饰面背胶纸、木饰面背条、木饰面固定钉等。
在选择材料时,要注意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符合要求,以确保施工质量。
2. 墙面处理。
在进行木饰面墙面施工前,需要对墙面进行处理。
首先要清理墙面上的灰尘、油污等杂物,然后进行墙面的找平处理。
找平处理可以使用水泥砂浆或者石膏板,以确保墙面平整。
找平处理完成后,还需要对墙面进行打磨,以确保木饰面的粘贴牢固。
3. 木饰面板安装。
在墙面处理完成后,就可以开始进行木饰面板的安装了。
首先要将木饰面背胶纸撕掉,然后在木饰面板背面均匀涂抹木饰面胶。
接着将木饰面板按照一定的顺序贴在墙面上,并使用木饰面固定钉将其固定在墙面上。
在进行木饰面板的安装时,要注意板与板之间的缝隙是否均匀,以确保装饰效果。
4. 边角处理。
在木饰面墙面施工中,边角处理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环节。
在进行边角处理时,需要使用木饰面背条进行固定,以确保边角的牢固性和美观度。
同时还需要对边角进行修整,使其与墙面衔接自然,没有明显的缝隙和破损。
5. 表面处理。
木饰面墙面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其进行表面处理。
表面处理可以使用清漆或者涂料,以增加木饰面墙面的光泽度和耐久性。
在进行表面处理时,要注意涂料的均匀性和质量,以确保装饰效果和使用寿命。
通过以上的标准做法,可以保证木饰面墙面施工的质量和装饰效果。
在进行施工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处理,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和装饰效果的满意度。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木饰面规范

木饰面规范木饰面规范木饰面是一种常见的墙面装饰材料,其具有高雅、自然、环保等特点,在家居装饰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木饰面的质量和安装效果,制定一些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主要介绍木饰面的规范要求,以确保其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得到正确的处理和应用。
一、木饰面的材料选择1. 饰面板材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如欧洲E1级环保标准,或达到环保等级GB18580-2017的要求。
2. 木饰面板应保证规格尺寸的准确性,板面应平整无裂纹、无明显颜色差异、无疤痕、无划痕和破损等缺陷。
3. 饰面板的色彩应搭配合理,符合整体室内装饰风格。
二、木饰面的施工要求1. 墙面的基层处理应平整、清洁、干燥,并具备良好的强度和粘结性能。
2. 木饰面板的安装应根据构造要求进行,每块板材的风格和色彩应尽可能一致。
3. 饰面板的拼缝应均匀、平整,且宜采用T型榫卯接缝,确保拼缝处的工艺美观。
4. 木饰面板的安装中应注意防潮、防火措施,禁止将饰面板安装在潮湿和易燃的部位。
5. 在安装过程中,应避免切割、钻孔等操作对饰面板造成破损,必要时使用保护措施。
三、木饰面的质量验收1. 承接工程部位应按规格尺寸验收,尺寸偏差不应超过±2mm。
2. 木饰面板的表面清洁、无明显色差、无划痕、无破损等缺陷。
3. 饰面板的拼缝应均匀、平整,封胶效果良好。
4. 木饰面板的固定件安装牢固,无松动现象。
5. 切割、钻孔等操作处处理平整、美观。
四、木饰面的保养与维护1. 定期清洁木饰面,可使用柔软的布料和中性清洁剂擦拭,不得使用硬物刮擦。
2.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以免导致木饰面的变色和老化。
3. 避免使用酸碱性强的物质接触木饰面,以免腐蚀和损坏。
4. 定期检查木饰面的固定件,如有松动及时修复。
总结:木饰面是一种高雅、自然的墙面装饰材料,但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还是需要遵循一些规范。
透过对材料选择、施工要求、质量验收与保养维护的规范要求的介绍,可以帮助施工方和用户更好地了解木饰面材料的特点与使用方法,确保木饰面的质量和使用效果。
木饰面施工工艺标准

木饰面施工工艺目录1、适用范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施工准备 (1)2.1 材料要求 (1)2.2 机具设备 (2)2.3 作业条件 (2)2.4 技术准备 (2)3、工艺流程 (2)3.1 技术准备 (2)3.2 施工要点 (4)3.3季节性施工 (6)4、质量标准 (6)4.1 主控项目 (6)4.2 一般项目 (6)5、应注意的问题 (6)6、质量记录 (7)7、安全、环保措施 (7)7.1 安全操作要求 (7)7.2 环保措施 (7)1、适应范围本工艺适应于墙面木饰面平板及造型板安装工程。
2、施工准备2.1材料要求a、木材的树种、材质等级、规格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及有关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b、龙骨料一般用红、白松烘干料,含水率不大于12%,材质不得有腐朽、超断面1/3的节疤、壁裂、扭曲等疵病,并预先经防腐处理。
c、面板基层板建议采用受潮膨胀率低的澳松板,澳松板(又名定向结构刨花板)是一种进口的中密度板,特性是更加环保。
澳松板用辐射松原木制成,具有很好的均衡结构、平滑的边缘、优良的机械特性,以及良好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还避免了木材的节疤和其他缺陷(龟裂、含水膨胀率过大等)。
d、面板一般采用胶合板(切片板或旋片板),厚度不小于3mm(也可采用其它贴面板材),颜色、花纹要尽量相似。
用原木材作面板时,含水率不大于12%,板材厚度不小于15mm;要求拼接的板面、板材厚度不少于20mm,且要求纹理顺直、颜色均匀、花纹近似,不得有节疤、裂缝、扭曲、变色等疵病。
e、胶粘剂、防腐剂:乳胶、氟化钠(纯度应在75%以上,不含游离氟化氢和石油沥青)。
f、钉子:长度规格应是面板厚度的2~2.5倍;也可用射钉。
2.2 机具设备a、电动机具:小台锯、小台刨、手电钻、射枪。
b、手持工具:木刨子(大、中、小)、槽刨、木锯、细齿、刀锯、斧子、锤子、平铲、冲子、螺丝刀;方尺、割角尺、小钢尺、靠尺板、线坠、墨斗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木饰面施工工艺标准
一、材料要求:
1.基层:选用中密度板(12mm厚以上),防火要求必须满足E1级,进场后必须进行抽样复试。
2.饰面板:3.6mm厚。
3.贴面板固定必须采用“熊猫”牌白乳胶,不能用钉子固定。
4.分格缝处理采用0.5mm厚以上木皮,采用硝基漆(本色)。
二、施工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制作木骨架→安装木骨架→封基层板→弹线→贴分格缝木皮31 →安装木饰面板→喷清漆
三、施工要点
1.据高度和房间大小定做成木龙骨架,整片或分片安装,木龙骨在安装前三面涂刷防腐、防火涂料。
2.龙骨先找平找直,按面板分块大小由上到下做好木标筋,然后在空档内根据设计要求钉横竖龙骨。
龙骨间距为300×300mm。
当龙骨钉完要检查表面平整与立面垂直,阴阳角用方尺套方,调整龙骨表面偏差所垫的木垫块必须与龙骨钉牢。
3.挑选面板,保证纹路一致,并进行编号,杜绝纹路错位。
4.饰面板安装后,应立即涂刷清油一遍,以防止其他工种污染板面。
5.必须是人工刷油漆,不能喷涂,不能少于15遍。
四、质量验收标准
施工完后用塑料薄膜粘贴保护。
下部覆木板不小于120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