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公仪休拒收礼物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a.这已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b.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地点?有哪些人?
c.故事分为几部分?
d.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三、学习第一部分
1.自由读,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
2.学生回答。
3.指导朗读。
4.指名表演。学生评议。
5.再进行朗读训练。
齐读
听师做介绍
按要求自由朗读课文
检查自学效果
核心问题
公仪休的清正廉洁体现在哪些方面
导入后,让学生说说故事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1、帮学生理一下上节课所学内容。
2、能不能用一个词语或一句话来说说公仪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些都能从文章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二、快速读剧本,边读边划有关语句。
a)学生自由读剧本。
b)交流所得,把握人物个性特点
教学内容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课时安排
2
上课时间
4月14日
第几课时
1
教学目标
1.能分脚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重点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
通过表演进一步加深对剧本的认识,并练习把学过的一些故事编写成剧本。
教学资源
多媒体ppt
预习设计
公仪休为什么要拒收礼物
2、完成《伴你学》
3、课外阅读独幕剧
复习所学内容
回答:比如公仪休:爱吃鱼。清正廉洁。聪明机智。
自由练习
汇报交流
指导朗读
表演
评议
完成作业
板
书
设
计
11公仪休拒收礼物
(独幕剧)
爱吃鱼
廉洁奉公以身作则
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

10、公仪休拒收礼物教案要求: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
教案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公仪休清正廉明的品格。
教案难点: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话的含义。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案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教案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3、初步感知剧本的主要内容。
教案过程:一、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众不同的课文,请大家齐读课题。
2、从课题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本课的主人公名叫公仪休。
课文主要讲了公仪休拒绝收礼物的故事。
)3、教师讲解:“公仪”是复姓,“休”是人的名字。
4、简介公仪休。
知道公仪休是两千多年前,春秋时期,鲁国的宰相。
了解“宰相”一词的具体含义:我国封建王朝中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明确公仪休在鲁国身居要职。
二、初读课文,把握主要内容及独幕剧的主要特点。
1、过渡:同学们,公仪休身居要职,课文围绕他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和其他课文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以上两个问题的答案。
2、自读课文,寻找答案。
3、交流:A:课文主要讲了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绝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
B:课文是独幕剧,并结合学生回答,了解什么是独幕剧?(“独幕”就是“一幕”的意思,即“幕启”“幕落”为一幕。
)C:结合学生回答,了解独幕剧的特点:①课文就是剧本;②剧本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③剧本里,括号中的内容是舞台说明。
方括号里交代的是布景和人物活动等;括号里交代的是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等。
剧本的朗读只需读人物的对话,括号里的话提示了说话时的神态、语气,不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表演出来。
三、指导正确、流利朗读课文1、过渡:在了解了独幕剧的特点之后,同学们能尝试将剧本读好吗?2、练读课文,指导读准以下字音:拒收独幕剧客厅鲁国宰相大夫管家幕起行礼回味鲤鱼呕吐务必违犯盛情腥味满脸堆笑无可奈何恍然大悟日夜操劳心满意足3、指导在正确、流利朗读剧本。
《公仪休拒收礼物》

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你能用上面带点 的词语说几句话吗? 从公仪休的话你能看 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吗?
分角色朗读课文。
排演《公仪休 拒收礼物》的课 本剧。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朗读课文,了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人物,初步把握剧情的发展。
•时间: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下午 •地点: 公仪休家的客厅内 •人物: 公仪休,鲁国的宰相。
子 明,公仪休的学生。 鲁国某大夫的管家。
剧情是怎样发展的?
先写 最后写
公仪休,爱然吃后鱼写
公,仪休拒绝收鱼
公仪休拒绝收。鱼的原因
学习菜单
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 鱼? 2.管家为什么给公仪休送活鲤鱼? 3.公仪休用什么办法拒收鲤鱼的? 4.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 呢?
品读
从这里你可以 看出什么?你会 用带点的词语造 句吗?
公仪休 :(回味似的)鲤鱼的味来自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到鱼了,今天买了一条,
一顿就吃光了。
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
··
品读
公仪休:谢谢你家大人 的盛情,可这鱼我不能 收哇!你不知道,现在 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 呕吐。请你务必转告你 家大人。
品读
为什么刚刚还说能天天有鱼 吃就心满意足了,现在又说一 闻到鱼腥味就要呕吐呢?
品读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 不能收人家的鱼。你想,如果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公仪休拒收礼物》
• • • • • • 公仪休 满脸堆笑 腥味 务必转告 呕吐 违反法纪 美味 回味 盛情 心满意足 日夜操劳 务必 难免 违犯无可奈何 恍然大悟 拒绝 粗鲁 宰相 腥味 欣慰
• ◎ 宰相 zǎixiàng • 辅助帝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阅读训练
• 子明听了公仪休的话明白了是什么?会怎 么做?
• 公仪休拒收的“礼物” 两条大鲤鱼 是 , 拒收的借口是: 。 • •一闻到鱼腥味就要呕吐。
xīn mǎn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yì zú rì yè cāo láo 心 满 意 足 日夜 操 劳
• wù bì nán miǎn wéi fàn • 务必难 免 违 犯 • wú kě nài hé cū lǔ 无可奈 何 粗鲁 • huǎng rán dà wù jù jué •恍 然 大 悟 拒绝 • zǎi xiàng xīng wèi xīn wèi 宰 相 腥 味 欣 慰
• • • •
gōng yí xiū mǎn liǎn duī xiào 公 仪休 满 脸 堆 笑 xīng wèi wù bì• zhuǎn gào 腥 味 务必 转 告
ǒu tù 呕吐
• wéi fǎn fǎ jì měi wèi huí wèi shèng qí ng 违 反 法纪 美 味 回 味 盛 情
• 公仪休有以身作者,清 正廉明,聪明机智的品 质。
•巩固练习
• 《公仪休拒收礼物》是一 出 独幕剧 ,写法和其他课文 不一样。公仪休是 鲁 国 的 宰相 ,他很爱 • 吃鱼 ,于是就有 • 某大夫 派 管家 送 来 两条大鲤鱼,可是他 。 却 •拒收了 。
• 子明问他原因,他说: 如果 • 我收了鱼, 就 要照人家的 意思办事,这样 就 难免要违犯国 家的法纪。如果 我犯了法,成了 罪人, 就不能 吃得上鱼。想吃鱼 就 自己买 ,这样就 一直有鱼吃。可 见,公仪休是个清正廉洁、以身作则 的 人。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独幕剧剧本 (独幕剧的底稿)
一般在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对话。 剧本中方括号主要交代舞台背景和人物活动等。 剧本中圆括号主要交代谈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剧本的朗读只需读人物对话。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lǐ
鲤鱼
ǒu tù
呕吐
huǎng
恍然大悟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zǎi
宰
宰相
易混字
jì
寄
寄存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词语解释 鲁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国 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
宰相:我国封建时代辅助 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 的通称。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大夫:古代官职。
卿 大夫 士
上大夫 中大夫 下大夫
管家:旧社会里称呼为地主,官僚等管理家产和 日常事务的地位较高的仆人。
如果收鱼 不能吃鱼
就要替人办事 难免违法
清正廉洁
想一想,填关联词。
(1)(正因为 )我喜欢吃鱼,( 所以 )才不能收人家的 鱼。
(2)(如果 )我收了人家的鱼,那( 就 )要照人家的意 思办事。
(3)(如果 )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 就 )难免要违犯 国家的法纪。
(4)( 如果 )我犯了法,( 就 )吃不上鱼。
想一想:这是真话吗? 为什么要这样说?
公仪休说的是假话,他这样说才 能让管家把鱼带走,表现出他的机 智,廉洁。
默读第三部分(从子明说“老师”至结 束),想一想:
1.公仪休为什么不收管家送的鲤鱼? 2.从公仪休的话中,体会公仪休的品质。
公仪休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 的意思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 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
四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10.公仪休拒收礼物(课堂实录)

10.《公仪休拒收礼物》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3.能把握剧本中公仪休、子明、管家这三个人物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通过对比,了解戏剧。
同学们,你们看过戏剧吗?老师给大家看一段戏剧,想想看,要演好一场戏,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化妆、服装、道具、布景、演员、灯光……)同学们说得非常对,其实刚才大家说的都放在一起,就是一场戏的剧本。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剧本。
(出示课题)播放课文分角色朗读的录音。
让学生听一听,再和课文比较一下缺少了什么?(没有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方括号交代布景及人物活动。
括号交代说话时的语气、动作等。
)师述:我们把刚才没有读到的部分的内容叫做舞台说明,读的部分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
(出示)剧本包括舞台说明和台词。
朗读时,只需读人物对话。
舞台说明不要读出来,但朗读时要注意把它表现出来。
根据剧本长短和情节的繁简,戏剧分独幕剧和多幕剧,只有一幕的戏叫独幕剧,一幕以上叫多幕剧。
本剧是独幕剧。
二、感知课文,学习字词。
1.让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检查自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领读。
拒收鲁国宰相幕起麻烦务必腥味呕吐违犯法纪哇无可奈何恍然大悟日夜操劳心满意足(2)讨论理解词语。
(3)写字指导。
(4)描红。
(5)再读课文基础上,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创设情境,感悟人物。
1.自学讨论。
在询问台中,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请提出来,让我们共同讨论学习。
归纳出示:a.公仪休爱吃鱼吗?从什么地方看出来?b.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c.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呢?(1)放古乐,学生自学。
(2)同学们学习非常认真,但一些同学也碰到一些难题,让我们在小组中来交流、补充。
小组学习交流。
2.精读感悟。
(1)学生找出写公仪休喜欢吃鱼的语句“(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苏教版四下10《公仪休拒收礼物》2016版

读好词
鲁国 违犯 回味 拒收
读好句子
宰相 腥味 难免 大夫
盛情 务必 鲜美 鲤鱼
无可奈何 心满意足 日夜操劳 恍然大悟
dà
大夫
dài
古代官名
大夫 医生
正因为我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人家的鱼。 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 办事,这样就难免要违犯国家的法纪。如果我犯了 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现在想吃鱼就自 己去买,不是一直有鱼吃吗?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
1.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 2.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 一顿就吃光了。 3.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4.回味似的(表情)。 体会人物感情,有语气地读一读
主要内容
这篇课文是一个独幕剧,讲的是( ) 多年前,鲁国宰相( )拒收某大夫让 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
(1)( 正因为 )我喜欢吃鱼,( 所以 )不能 收人家的鱼。 (2)( 如果 )我收了人家的鱼,( 就 )要照人 家的意思办事。 (3)( 如果 )照人家的意思办事,( 就 )难 免要违犯国家的法。
(4)( 如果 )我犯了法,( 就人家的鱼。你想,如果我收了人家 的鱼,那就要照人家的意思办事,这 样就难免要违反国家的法纪。如果我 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吃得上鱼吗? 现在想吃鱼就自己去买,不是一直有 鱼吃吗?
子 明:公仪休的学生。 鲁国某大夫的管家。
独幕剧是一种小型的戏剧。一般情节比较简单紧凑。 幕起表示幕布拉开,戏剧开始;幕落表示幕布闭全,戏 剧结束。
本文是一个剧本,也就是演出这个独幕剧的底稿。 剧本一般在开头交代时间、地点、人物。
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对话。
[方括号]主要交代舞台布景和人物活动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教学要求: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4、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 2、理解公仪休最后一段的含义,学习公仪休清正廉洁、拒收礼物的品格。 教学准备: 课件 展台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周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结识一位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他叫公仪休。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板书:齐读)公仪休拒收礼物。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完全不同,把书翻开。 二、初读剧本、了解剧本知识、内容 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可以边读边划。注意:与以前学过的喔。 2、引导回答 师:是的,课文就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板)独幕剧。 A、(让学生看课文开头5行内容)本和我们平时学的记叙文不同,它在开头先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 B、(指明试读开头两句对话,然后让学生浏览全文,看看是不是主要内容是对话)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 C、(让学生看看课文方括号里的内容)。剧本中方括号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动等。 D、(让学生看课文圆括号里的内容)剧本中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3、本的一切都是为演员演好戏服务的。它通过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那这个剧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请大家快速阅读,然后来说一说。 4、听老师朗读课文要求: 要求:找出生字、词,划出难读的地方,听懂课文内容。 5、了解了剧本的知识,接下来就请你们大声地独立朗读全文 (1)出示要求: a、画出生字,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b、读准字音。借助生字表上的拼音,读准字音。 c、读顺句子。对于比较难读的长句子要反复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 D、读通全文。把课文多读几遍,想想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出示: 拒收独幕剧客厅鲁国宰相大夫管家幕起行礼回味鲤鱼一顿满脸堆笑日夜操劳补补身子盛情醒味 呕吐务必不解无可奈何接受难免违法法纪恍然大悟 a、开火车读 b、齐读 c、指名读 重点理解: 鲁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国名,在今山东曲阜一带。今天山东的简称还叫鲁 宰相:我国封建王朝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的通称。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管家:旧社会里称呼为地主、官僚等管理家产和日常事物的地位较高的仆人。 心满意足:形容称心如意。 盛情:深厚的情义。 不解:不明白。 务必:必须。 违犯:违背和触犯法律。 法纪:法律和纪律。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 三、用各种形式,读懂剧本,读好剧本 1、边读边体会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可以试着把你的体会通过朗读表达出来,然后在这个基础上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一个人物,反复朗读他的语言,仔细揣摩他的心理变化,研究一下这个人物,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认识,新的发现。 2、看来,我们一起很好地了解了公仪休,还有谁对其他两个人物感兴趣的,来谈谈好吗?(可以挑一句来读一读) 3、小结:在这个小小的独幕剧中,我们一起认识了清正廉洁、聪明机智的公仪休,好学上进、很懂礼貌的子明,还有一个阿谀奉承的管家,下面,我们分成小组,先分角色朗读,再次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然后,再把你们发现、体会到的都表演出来。人物语言可以有所改变。排演时也可以走下座位,行吗?开始 4、哪组先上来?独幕剧开演前,请允许我这个不算高明的剧务为小演员们准备好舞台布景和道具,其他同学既要当好文明观众,又别忘了你还是小导演,待会儿怎么指点,都得靠你现在认真去看,去体会。生评议(拿起书,联系课文,老师可点拨,重点评语气、动作、神态,找依据) 5、第一组同学的抛砖引玉,下面老师再给你们一段时间,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再加工,争取表演能更传神。明天我们将举行这样的表演。 四、指导写字 1、指导:腥、悟,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鲁,中间的“田”要写得扁一些,下部是“日”,不是“日”。 2、用钢笔描红。
第二课时 环节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复习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27、公仪休拒收礼物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那么独幕剧有哪些特点呢? 过渡:我们今天要继续学习这篇课文,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将通过解决几个问题来深刻地了解课文。恩,那么我们还没有问题啊怎么办呢?提,对,提。 二、引导提问,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一)、提出问题: 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的题目,也许我们可以从题目上找出一些问题,齐读课题。 引导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 (二)解决问题、理解课文 1、公仪休喜欢吃鱼吗?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A、“(回味似的)鲤鱼的味道实在是鲜美呀!我已经很久没吃鱼了,今天买了一条,一顿就吃光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 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味道鲜美)(记住没吃鱼的日子)(一顿就吃光) 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 ④指名读(三位),齐读 b、“只要天天有鱼吃,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①请一位同学来把这一句话读一读。其他同学看看他应该读懂了什么? ②他刚才哪些地方读得特别好?为什么他要把那些地方读得那么好?(这些地方能够说明公仪休是爱吃鱼的。)(只要„„就„„) ③那么你能够用优美的朗读让大家体会一下公仪休爱吃鱼的程度吗? ④指名读(三位),齐读 2、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过渡:公仪休这么爱吃鲤鱼,但是大家要知道鲁国这个地方是很少有鲤鱼的,所以人们经常把鲤鱼当作贵重的赠品,那么如果有人送鲤鱼给你会怎样呢?送给公仪休会怎样呢?(公仪休拒收了礼物) B、管家为什么给公仪休送鲤鱼呢?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①(管家说是因为公仪休为国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 ②真的是这样吗?(其实是管家的主人知道公仪休爱吃鲤鱼,有意讨好公仪休) ③可能为了达到那些目的来讨好公仪休呢? ④管家以为“民日夜操劳,太辛苦了,送鲤鱼给他补身子。”这种正当的理由来替主人讨好公仪休,那么他应该是怎样的表情呢?(注意讨好哦)那会怎样来说这句话呢? ⑤指名读,齐读 ⑥那么公仪休没有接受这种讨好,他是怎么做的呢? ⑦公仪休说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其实这是假话。(他这样说才能让管家乖乖地把鱼带回去,表现出了他的机智。) ⑧如果他不这么说,那他会怎么说,又会有什么结果呢? ⑨指名读这段话。 3、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鲤鱼? 过渡,听了公仪休的话,子明会怎么想呢? 为什么公仪休爱吃鲤鱼去又拒绝收鲤鱼呢?自己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②齐读 ③找出关联词,再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谈谈公仪休的想法,最后反复朗读,注意突出反问语气,体会人物品格。 ④男女对话。 环节三、回归整体——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三、通过分角色朗读,深入体会课文内容。 1、四人学习小组分工 一人读旁白包括人物说话前的提示语(人物名字),括号里的内容,开头的内容。同时还要当导演。最后还要作为专职评论员。 一人读公仪休 一人读子明 一人读管家 2、学生分散练习。 3、朗读汇报,评论,再练读,再汇报表演。 板书设计: 公仪休拒收礼物
清正廉洁 教学反思: 一、自主学习,感知文本特点 本课是苏教版教材第一次安排剧本的学习,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新鲜感而又陌生。我根据这一特点,布置课前预习,让学生在自主研读中感悟剧本的文体特点。在上课伊始,我让学生自主发现,汇报剧本这一文体的特点,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抓住关键词句,体会人物精神 在本出剧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关键词句,感悟人物精神。通过“回味似的”、“心满意足”等词体会公仪休对鱼的偏爱,通过“我现在一闻到鱼的腥味就呕吐”体会公仪休的机智,通过“正是因为喜欢吃鱼所以才不能收鱼”及其原因体会公仪休的政治远见和清正廉洁。关键词语体会到位后就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进而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有疑问,为什么能吃到鱼公仪休就会心满意足,正是在这种疑惑中感受到人物精神的崇高。 三、读演结合,感悟剧本特点 我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剧本的这一特点,留出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读,让学生演,从而感受剧本的魅力。如教学“(满脸堆笑地)大人,我家主人说,您为国为民日夜操劳,真是太辛苦了!特叫小人送两条活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这一片段时,我不仅引导学生体会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管家拼命巴结公仪休,而且引导学生注意小括号中的舞台说明“满脸堆笑地”。进而启发学生思考“满脸堆笑地”是什么意思,管家为什么要“满脸堆笑地”?再让学生活灵活现地表现出剧中人物“满脸堆笑”时的动作、神态,并在随后的环节中安排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展示这一段的剧情与人物的对白,让学生真切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剧本的魅力。 四、挖掘内涵,升华剧本主题 本出独幕剧故事简短,人物语言浅显易懂。但在貌似平淡的语言下面有着深刻的内涵。公仪休的最后一段台词就很值得玩味。这段台词不仅表明了他拒收鱼的原因,而且话中也大有深意,引导学生懂得他这样做是因为心中有“法”,为官清廉,值得我们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