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再研究

合集下载

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思考研究论文3篇

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思考研究论文3篇

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开展思考研究论文3篇教育心理学不仅是经典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分支,还是心理学众多分支中开展最为广泛和快速的一支。

其实,在教育心理学的开展过程中,它已经逐步获得了独立性,不再局限于普通心理学的范围。

因此,大多数当代重要的心理学理论,都对教育心理学具有重要的作用。

另外,随着实际生活和教育实践的不断深化,对教育心理学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促进其研究课题发生转变。

[1]1.教学心理学的内容体系不够系统和完善国内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除了囊括学习心理之外,还涉及教师心理、教学心理、品德心理以及心理安康等方面[1]。

然而,这些方面的先后顺序和重视程度并没有得到合理的排序,导致当代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较为,构造调理不够清晰、明确。

例如,现阶段,国内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人员中,局部研究人员比拟关注学习心理,某些研究人员重视品德心理,还有一些研究人员重视教学心理,相关的研究工作没有到达一致。

据目前情况来看,教育心理学的内容过于繁多,其体系不够清晰。

致使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的原因有三点:第一,没有清晰、权威、主流的理论指导;第二,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课题不够统一,主题形式过多;第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背景和途径不断变化,详细情况难以把握。

[2]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式没有得到充分创新针对教育心理学的研究途径方面而言,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坚持实证主义,重视自然科学的客观性,利用庞大的实证量化剖析,根据各种各样的数据,展现教育主体和客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波动[2]。

另一种,坚持现象主义,普遍觉得个体的心理活动并不可以通过自然现象来进展观察和测试,应通过数量较大的非自然定性方式,展现教育主体和客体在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波动。

在教育心理学开展的全部过程中,大体上只存在这两类教育研究途径。

[3]3.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与教育实践没有严密相联在教育心理学的深化过程中,其理论与教育实践没有严密相联、密切结合,主要表达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论研究与时间运用并没有充分结合。

教育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分析报告

教育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分析报告

教育心理学实验设计与分析报告
引言
在教育心理学中,实验设计与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工具,它能帮助我们了解教育中的心理过程和效果。

本报告旨在介绍一项教育心理学实验的设计和分析过程。

实验设计
问题设定
我们的研究问题是:音乐对学生研究成绩是否有积极影响?
受试者选择
我们从一所中学抽取了1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这些学生在年龄、研究成绩和背景上具有一定的平衡性。

实验组和对照组
我们将这100名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将接受音乐教育,而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

干预措施
实验组的学生将在校内每天上午40分钟接受音乐课程,而对照组的学生将继续按照正常课程研究。

数据收集
我们将在干预前和干预后对两组学生的研究成绩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来。

数据分析
描述统计
首先,我们将对两组学生的研究成绩进行描述统计分析,包括均值、标准差和频数分布。

方差分析
接下来,我们将使用方差分析(ANOVA)来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成绩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通过计算F值和p值,我们可以确定是否有统计上的显著性差异。

相关分析
最后,我们将进行相关分析,探索音乐课程的研究成绩影响程度。

我们将计算实验组学生的音乐课程出勤率与他们的研究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

结论
通过实验设计与分析,我们将能够回答我们的研究问题:音乐对学生学习成绩是否有积极影响。

这项研究的结果将为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可以对教育者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为心理学家们提供了系统、科学的研究框架,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在心理学研究中,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确保研究结果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常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其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

首先,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包括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

实证研究是指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手段,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从而验证或推翻假设的研究方式。

而理论研究则是通过对心理学理论的建构、发展和修正,来揭示心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

这两种研究方法相辅相成,共同推动了心理学领域的发展。

在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观察研究和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是通过对被试验者进行控制实验,观察和测量其行为和心理活动,从而得出结论的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是通过对被试验者进行自然观察或实验室观察,记录和分析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研究方法。

调查研究是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和分析大量数据,了解人们的态度、观念、行为等的研究方法。

这些研究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各有所长,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的不同,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

在心理学研究中,这些研究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比如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实验研究被用于研究心理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在教育心理学领域,观察研究被用于研究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调查研究被用于研究人们的社会态度和行为。

这些研究方法的应用,丰富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拓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关于心理活动的科学知识。

总之,心理学研究方法是心理学研究的基础和核心,它为心理学家们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框架和方法,使他们能够深入了解人类心理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通过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心理学家们可以揭示心理现象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为人们提供更多关于心理活动的科学知识。

因此,心理学研究方法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将为心理学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和人类心理活动的深入了解提供重要支持。

独立院校实验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独立院校实验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独立院校实验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摘要:针对独立院校实验心理学现有教学模式存在的局限与弊端,探讨了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目标与方向,并运用于实际教学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独立院校实验心理学是心理科学一门非常重要的方法学课程,是以科学的实验方法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这门课程往往被看作是“教师难教、学生难啃”的心理学课程,特别是学生往往听得晕头转向依然不得要领,更难谈及实验设计的创新性了。

因此,关注实验心理学教学模式改革,突出实验心理学的理论性和操作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学效果,均是实验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实验心理学现有教学模式的局限1.传统实验心理学教学的局限实验心理学课程所涉及的实验可以归为三类:演示实验、验证性实验和综合设计性实验。

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教学往往是教师讲授具体的理论知识和演示实验内容后,学生分组进行验证性的实验研究,一般多为感觉、知觉和记忆等方面的较简单的验证性研究,这些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心理学知识是很有帮助的。

但是,验证性实验比重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学生也就无法创造性地开展综合性实验设计研究。

2.实验仪器设备的局限现有的实验仪器仅能满足传统实验的验证性研究,同时,由于高校连年扩招使得学生逐渐增多,现有的实验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同时开展实验研究,学生只能分组进行实验,造成学生参与度的下降,有些学生甚至一个学期都没有做过一次被试或主试,所学知识仍然只停留在理论阶段。

3.评价方式单一,存在偶然因素现行的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多为闭卷考试,只能考查到学生对于实验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探究到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验设计能力,评价方式较为单一。

而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只注重书本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实验操作和实验设计。

观察发现,学生因为了解教学评价方式,所以在进行心理学实验以及在撰写实验报告时,疲于应付,甚至力不从心,最后没能掌握实验心理学的核心,这与实验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开设意义是背道而驰的。

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

教育学中的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过程中,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学科。

它借助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探讨教育中的心理问题,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在教育学中,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教育心理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证研究、观察研究和问卷调查等,并分析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一、实证研究实证研究是教育心理学中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它通过收集大量数据,采用定量分析的方式来验证假设和研究问题。

实证研究可以采用实验研究和调查研究两种方式进行。

实验研究是一种通过人为主动介入和控制变量的方法,来观察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在教育心理学中,实验研究通常通过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比较来验证教育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例如,一个实验可设计为,在两组学生中,一组接受某种教学方法,另一组接受传统教学方法,然后观察两组学生成绩的差异。

实验研究在教育心理学中被广泛运用,其优点在于可以准确地控制条件,得出高度可靠的结论。

另一种实证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它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

调查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人们的观点、态度和行为等。

在教育心理学中,调查研究常用于搜集学生在学习中的态度和习惯等信息,以及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观点等。

调查研究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或者面对面访谈等方式进行,但需要注意的是,研究者必须保证样本的代表性,以及数据的可信度和有效性。

二、观察研究观察研究是通过直接观察和记录对象的行为和表现,来分析心理问题的研究方法。

观察研究可以分为自然观察和人工观察两种。

自然观察是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对象的行为,其中研究者并不干预对象的行为。

在教育心理学中,自然观察常用于研究学校教室中的学习行为和互动等。

例如,教育心理学家可以在教室中观察学生的学习行为,包括注意力集中度、积极性等,并记录下来进行分析。

人工观察是在实验室或控制环境中观察和记录对象的行为。

研究者可以制定实验任务,然后观察对象在特定条件下的行为反应。

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

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
中国 装 砚代 备
2 0 第 期(第 1) 0年 3 总 9 1 期
心理学专业实验教学评价模式的构建
段 海 军 连 灵
1 陕西师范大学 . 陕西西安 7 06 102 2 西安工程大学 陕西西安 . 7 0 4 108
摘 要 :针 对传统教 学评价 的弊端 , 以建构主义视 野下 的教学评 价观为理论 依据 ,以电子 档案袋评价 为方法学基础 ,以
依 据
进 入 2 世 纪 9 年 代 以来 ,国 际上 心 理 学 进 入 了又 0 0

个快 速 发 展 的高 峰 期 ,当 前心 理 学 实 验 范 式 的更 新
学评价体系的重构 。学习观的转变,呼唤 “ 教育评价
观 ”也 要 随之 转 换 。学 习理 论 的 新 进 展 为教 学 设 计 和 教 学 评 价 的 变革 提 供 了多 元 的 视 角 。建 构主 义 的学 习
新 能力的培养 。我们进行心理学实验教学评价改革主
要 基 于 以下几 个 方 面 的依 据 。 l理论 基础 :建 构主 义 视野 下 的教 学评 价 观 _ 建 构 主 义 作 为 当代 学 习理 论 的 新 发 展 ,相 对 于 其
制作过程和结果分析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整体评价 ,
通过 记 录 、储 存 、再 现 学 生 的 学 习 过程 ,采 用 表 现 性
观强调知识的建构和活动 的探究 ,要求教师在教学 中 采用研究性学习、合作学 习、情景学习和个性化 的学
习 ,相 应 地 对 学 习 的评 价 就 要 洞 察 “ 习 者 的 学 习轨 学 迹 ” 。然 而 传 统 的 教育 评 价 往 往 把 学 习 者 简 单 地 “ 等 级 化 ” “ 数 化 ” ,这 种 狭 隘 的结 果 性 评 价 方 式 同建 分 构 主 义 的学 习 观 是格 格 不 人 的 , 因此 我 们 需 要 寻求 新 的评 价方 式 。 2 方法 学基 础 :电 子档 案袋 评 价 .

研究生心理学教案:介绍不同心理学流派和研究方法

研究生心理学教案:介绍不同心理学流派和研究方法

研究生心理学教案:介绍不同心理学流派和研究方法1. 引言1.1 概述心理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学科,对于深入了解人类内心世界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生阶段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设计适合研究生的心理学教案。

本文旨在介绍不同心理学流派和研究方法,并提供一些心理学教案设计原则,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引言部分,概述了全文内容和目的。

接下来将详细介绍三种主要的心理学流派:行为主义心理学、认知心理学和心理动力学派。

然后,我们将介绍三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法、观察研究法和调查研究法。

之后,我们将探讨与心理学教案设计相关的原则和指导建议,包括需求分析与目标设定、教学内容和方法选择以及教学评估与反馈机制设计。

最后,我们会给出本文的总结,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帮助研究生心理学教师更好地了解不同心理学流派和研究方法,并提供一些心理学教案设计原则,以指导他们在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通过阅读本文,读者将对心理学领域的不同流派有更深入的了解,并能够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践。

此外,本文还提供一些设计心理学教案时需要考虑的原则和指导建议,使教师能够有效地传授知识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2. 不同心理学流派:2.1 行为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是一种关注个体观察到的行为和外部刺激之间的关系的心理学流派。

它强调人类行为是通过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所形成的,并且可以通过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来预测和控制行为。

行为主义心理学倡导将研究重点放在可观察到的行为上,而忽视个体内部过程如思维和情感。

2.2 认知心理学:认知心理学是研究人类思维过程、记忆、注意力、问题解决和决策等认知活动的科学。

它关注个体内部的思维过程以及信息加工方式,试图揭示人类思维如何影响行为。

认知心理学强调人类具有积极参与并主动处理信息的能力,思考、推断和规划等高级认知功能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

《教育心理学》课程实验小组报告

《教育心理学》课程实验小组报告
对于青春期叛逆行为,需要加强沟通 理解、引导正确价值观、提供情绪支 持等策略,协助青少年平稳度过青春 期,促进健康成长。
小组观点交流与碰撞
在讨论学习困难学生案例时,小组成员认为个性化教育方案 和心理辅导是非常重要的,但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方式和 方法的得当,避免给学生带来额外的压力。
在探讨青春期叛逆行为案例时,小组成员认为家庭和学校应 该加强合作,共同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稳定、支持的环境。同 时,也需要尊重青少年的独立意识和个性发展,避免过度干 涉和压制。
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等,分析其使用频率和有效性。
学习动机与策略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03
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变化,分析学习动机与策略对学习成绩的
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
教师角色定位及影响因素探讨
教师角色定位分析
通过课堂观察、访谈等方法,分析教师在实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如引导者、促进者、评 价者等,探讨其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开发基于实验成果的教育产品
未来我们还计划开发基于实验成果的教育产品,例如教育软件、在线 课程等,为广大学生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教育资源和服务。
小组合作经验分享与感悟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体会到了团 队合作的重要性。只有紧密协作、互 相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实验成果。
分工与合作的效率性
例如学习科学、认知发展、情感教育等方面的研究,为教育实践提供更
加科学的理论指导。
02
拓展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除了理论研究外,我们还将积极拓展教育心理学的应用领域,例如将教
育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学设计、教学评估、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为教
育实践提供更加全面的支持。
03
加强跨学科合作与交流
未来我们将积极加强与其他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例如与神经科学、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再研究沈国方Ξ(常州工学院教育学院,常州,213022)摘 要 为了更新心理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笔者反思自身单纯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对实验教学模式进行再研究,以加强教学的主体性、科学性、应用性和实践性。

课题深入研究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和操作类型,用教育实验法论证该模式的实效,证实该模式更能使学生乐学会学。

该研究形成实验教学模式的若干理念,揭示出取得教学效果的内在原理。

研究证明:实验教学模式有其他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和综合效益,能大幅提高心理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模式的理念 “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再研究”是笔者主持的江苏省省级课题“心理学综合教改实验”(已通过专家评审)的子课题。

该课题按照新课程强调的教学理念:要转变学生学习方式[1],转变课堂中存在的被动、他主和单一的学习方式,提倡自主、探索、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上述理念指导下,该课题旨在深入研究心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更新心理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揭示实验教学模式取得综合教学效益的内在机制。

这是一个有现实和深远意义的探索性课题,在多年进展中取得不少收获,为推进心理学教改,现总结如下,以求教于大家。

1 深入改革传统教学模式的紧迫性 为了发挥心理学课程素质教育的功能,笔者反思自身单纯讲解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种种不足,主要问题有以下四点:主体性未能充分发挥。

单纯讲解这种口耳授受单一的教学方法,更多满足学生的端坐静听,由于缺乏操作活动,容易束缚学生手脚,没有能让学生以最大程度投入和参与教学,压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科学性问题较为突出。

首先,单纯讲解往往通过自由度很大的举例方式,使教学停留在过多的经验分析,容易使心理学变成描述性学科,不能体现心理学是实验科学的本质特点。

其次,缺少实验操作,需要展示的结论产生过程难以呈现;没有以现场激发的心理事实为依据,难以总结令人信服的有关结论,往往容易把现成的结论硬塞给学生,淡化了科学方法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2]。

应用性受到明显局限。

传统教学往往从本本出发,教学精力较多耗在概念的空洞演绎和繁琐的思辨上,容易形成教条化状态。

由于未能用操作激发学生的心理体验,失去这一优势,造成针对性和现实感较差,因此,指导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明显不足。

实践性尚未落实到位。

传统教学模式容易形成教师、课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封闭式教学,缺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途径。

学完后面对未来教育对象,如何用简明方法很快了解其智力和个性,并提出因材施教的具体策略,学生往往感到茫然和困惑。

迫切需要“跳出书本、走出课堂”,创造途径提高实践水平。

2 实验教学模式的若干要素2.1 实验教学模式的内涵 加强“实验教学”首先是一种教育、教学思想,即“在实验操作中发展学生心理素质”的心理学教学观。

这种教学思想认为,心理学教学应理解为“理论加操作”的教学,用理论指导操作,用操作滋养理论,实现理论与操作的互动。

实验教学始终让学生成为操作主体,在课内通过操作了解自身的心理素质;在课外通过操作了解儿童心理发展水平。

学生对实验操作有浓厚兴趣和高涨热情,因此,能培养他们的主体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

充分发挥实验手段的作用,能更新心理学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能变“练习为考试”的应试教育为“操作求发展”的应用教育;能变口耳授受的灌输式教学为指导学生实践,使学生乐学会学。

事实证明:实验教学有其他教学模式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和综合效益。

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不是唯一的和万能的,实验教学模式需要和其他教学方法(包括必要的讲授)相结合。

2.2 实验教学模式的操作类型2.2.1 演示型操作:主要为课堂教学讲清概念和规律而设计的类型。

这种类型教师是主试、学生当被试,学生按笔者自编的实验手册(主要内容编入人教版《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的指导语操作。

这种形式的程序有四个环节,现以典型样例说明:①掌握课题: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的条件。

②演示操作:通过两个18秒时间,让被试分别识记一个无意义音节,前一个18秒有复述机会,后一个18秒因实验控制失去复述机会,呈现不同实验结果。

③组织讨论:分析造成不同结果的原因。

④得出结论:短时记忆只有通过复述才能转化为长时记忆。

2.2.2 分组型操作:主要为学生使用实验仪器进行自我心理测量,并验证心理学概念和规律而设计的类型,如各种认知品质和气质(神经类型)的测量。

学生两人一组,互为主被试在分组实验室进行。

在学会使用仪器基础上,基本上自主操作完成,并撰写实验报告。

2.2.3 单独型操作:主要为在课堂教学难以演示的一些高级心理活动设计的类型,如情感、意志、性格向性等,通过问卷、测量等方法进行操作。

学生在掌握数据处理方法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完成,对自身心理特点作出评估。

2.2.4 见习型操作:主要为学生深入小学进行儿童心理测量而设计的类型。

学生每两周下小学一次,独立主持一对一的儿童心理测量。

师范生当主试,小学生当被试,要求撰写见习报告,并汇总制定年级常模,学生自己制作测量材料,通过操作从中发现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

2.3 实验教学模式的实效课题按教育实验研究的要求,在起步前配置同质等组,一年后一轮实验结束,根据兴趣和能力水平是衡量心理学教学质量最重要的两个指标,分别对两个班进行兴趣和能力测量,获取主要实证指标。

结果表明:(1)实验教学模式能使学习兴趣显著发展。

对照班的兴趣平均值为4.2,实验班为4.7(经Z 检验,p <0.001,差异非常显著)。

(2)研究心理的能力明显提高。

对照班能力平均值为78,而实验班为86(经Z 检验,p <0.01,差异十分显著)。

经多轮实验验证,结果大体相同,Ξ通讯作者:沈国方,男。

E -mail :xiaping8773065@心理科学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05,28(3):673-674673证明实验教学模式更能使学生乐学会学。

3 形成实验教学模式的若干理念3.1 确立实验教学模式的学生主体观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实验教学模式的兴趣和能力值十分显著高于传统教学模式,这是因为学生的高投入,所取得的教学效益。

实验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全方位、多角度激励学生投入。

首先,实验教学从初学者学习特点和学习心态出发,满足他们乐于操作的需求,加上心理学的操作手段对初学者新奇而有魅力,能吸引他们,使课堂气氛空前活跃,注意力高度集中。

学生在操作中容易获得成功,直接体验到学有所得的愉悦,更使他们学习热情高涨。

其次,各种形式的操作手段都强调自主学习,学习目的明确具体,对面临要解决的任务有迫切要求,学生能产生发自内心需要的求知欲望。

如果面临任务的目的不明确,必然会导致被动学习。

每个学生都拥有众多独立操作的机会,都有表现独立学习的愿望。

再次是两种模式的学习角色不同,对其学习行为的影响不同。

传统教学中学生仅仅是接受知识的初学者,而实验教学中学生更重要的是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研究者、探索者。

在分组型操作中,曾出现一位学生因脚扭伤仍坚持走进实验室完成任务的动人事迹,足以说明该模式能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2 建立实验教学模式的全面教育观实验教学能全面优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首先能深化学生的认知。

利用心理学学习的优势,用操作激发的现场心理事实来讲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有深刻体验。

如学习“感受性”时,教师用两点阈量规上的两个针,分别刺激被试的指尖和手臂,明明都是两个刺激点,而背对操作的被试却误认为手臂上只有一个点,很快使学生明白两处感受性不同。

许多操作可以把抽象复杂的内容显示得简明具体,变成可视可感的形象。

单纯讲解更多让学生接受单一的听觉刺激,很难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形象支柱,而实验教学提供的丰富刺激促进学生的观察和思考。

其次是进行方法论教育和能力训练。

实验手段以现场激发的强有力科学事实为依据,进行科学判断并通过科学论证,最后才得出更令学生信服和理解的结论,从中受到方法论教育。

同时系统的儿童心理测量的训练,使学生掌握一套简易的科学测量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儿童心理研究能力。

再次,实验教学比单纯讲解更需要严格的科学态度和组织纪律。

所有的操作都必须按照严谨的指导语进行,在进行操作时必须有高度严肃的纪律作保证,这样才能确保实验成功,探索到可靠结论和严密的量化指标。

3.3 创立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性学习观实验教学是寓学于研、以研引学的教学方式。

它并非像传统教学那样需要把知识讲清讲细,学生只要专心听讲,通过考试就算完成学习任务。

这种单一的、他主的学习方式容易束缚学生探索精神,即使有一点启发思考,也往往纳入教师讲授的框架和轨道。

从大量的实验教学实例看,都是一个个微型研究性课题,负有发现探索心理学概念和规律的任务。

如笔者设计的简明的演示实验“双耳分听”[3],通过操作发现:注意的概念;注意与认识过程关系;同一器官的不同活动的注意分配问题。

学生对问题奥秘的发现,是在创设问题的情境中通过操作获得,无需教师繁琐讲解,把现成结论硬塞给学生。

所讲结论“水到渠成”,讲解只要“画龙点睛”[4]。

实验手段能把学生学习过程之中探索的认识活动凸现,使教学过程变成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3.4 树立实验教学模式的实践观实验教学能克服传统教学带来的学生实践能力弱化和教条化状态,提倡“做中教”和“做中学”,把“教学做”合一。

心理学的学习对初学者来说,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具体怎样操作,通过操作获得真切感受,有了良好基础,当需要运用心理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时,才不至于迷茫和困惑。

实验教学改变过去过于重视书本的被动局面,走向现实,深入师范生和小学生实际进行心理测量的实证研究。

如学生深入小学对小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测量,发现所获结论的年龄比课本结论的年龄要提前,通过实践更深刻理解教学内容,促进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融合。

实验教学在课外开辟广阔的实践领域,能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

3.5 倡立实验教学模式的合作观首先是加强师生合作。

单纯讲解的教师负责传授知识,更多关注自己的表现,而实验教学的教师更多关心学生与自己的合作,更多地投入学生中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教学需要教师活化自己的角色,从单一角色走向多重角色,更多的是操作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协调者。

随着合作机会的加大,教与学的亲和力得到加强,师生关系更加融洽。

其次是加强学生合作。

传统教学中学生之间缺少交流、合作,而实验教学为适应教学方式转变,组建若干学习小组,增加合作机会。

在分组操作中,学生需要互为主被试;在见习型操作中,需要制定年级常模,这些任务只有加强合作才能更好完成。

成员之间有效沟通,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尊重他人意识,锻炼和发展社会交往能力。

4 参考文献1 周小山.教师教学究竟靠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732 袁振国1反思科学教育1教育参考,1999,(1):6-73 王振宇.心理学教程教学参考书.第三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94 沈国方1用实验手段优化心理学教学1课程教材・教法,1995,(1):455 钟启泉1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1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1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2001:228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A Further Study on the Experimental Mod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PsychologyS hen Guof ang(School of Education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22)Abstract In order to update the concept and method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psychology ,the writer examined the shortcom 2ings of the traditional way of explaining everything in details by the teacher in class and made a further stud y on the experimental moder which aimed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psychology and made it more scientific ,a pplicable and practical.This paper probed into the connotations and types of this experimental mode.Being tested in practical use ,this ex perimental mode has been proved to be helpful in making leaning an easy and interesting thing.Through study ,s ome concepts of this experimental mode have been concluded which illustrate the root reas on of how to win a g ood effect in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psychology.The study by the writer has proved that this ex perimental mode enjoys a unique and com prehensive effect which cannot be re placed by any other method ,and as a result ,it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he course of psychology.K ey w ords :experimental mod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traditional mod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concept of experimental mod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674 心 理 科 学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