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员工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
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实际运作中,员工激励管理机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本文将对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1. 激励机制单一当前许多企业的激励机制都比较单一,通常采用薪酬激励为主,而其他形式的激励较少。
这样一来,员工的激励水平容易受到限制,难以真正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 激励效果不明显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实施后,激励效果却不尽如人意。
这主要是因为企业没有对员工的真实需求进行深入了解,导致激励方式与员工预期不符,从而达不到激励的目的。
3. 激励机制缺乏公平性有些企业的激励机制缺乏公平性,导致员工对激励的认可度不高。
一些员工明显偷懒却能够收获同样的激励,这样就会对其他员工的积极性产生负面影响。
4. 激励机制的持续性不足有些企业在实施员工激励机制时,重视的是短期绩效,而忽视了激励机制的长期性。
这样一来,员工的激励只是暂时的,难以持续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对策建议1. 多元化激励方式企业在制定员工激励机制时应该多元化激励方式,不仅要重视薪酬激励,更要结合员工的需要,提供更多的激励方式,如晋升机会、学习培训、健康福利等,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2. 精准激励企业需要对员工的需求进行调查和分析,了解员工对激励方式的期望,从而制定更加精准的激励政策。
这样一来,企业的激励政策才能够真正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应该加强激励机制的公平性,确保员工的努力能够得到应有的回报,并对行为不端的员工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
这样一来,才能够增强员工对激励制度的认可度,提升工作积极性。
浅谈企业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企业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企业员工激励是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通过激励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在实际的激励过程中,企业常常面临着各种问题,导致激励效果不佳。
本文将从员工激励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对策,以期为企业激励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二、问题分析
1. 激励机制单一
在一些企业中,激励机制往往比较单一,主要通过薪酬和晋升来激励员工,忽视了其他形式的激励。
这样一来,员工的激励动力就缺乏多样性,难以持久。
2. 激励措施不公平
在一些企业中,激励措施的不公平现象比较突出,一些员工工作辛苦但收入不高,导致员工的积极性受到打击。
这种情况下,员工会感到不被重视,对企业的归属感降低。
3. 激励目标缺乏明确性
在一些企业中,激励目标不够明确,员工不清楚自己应该为何而奋斗,导致员工的工作状态不够积极。
激励目标的不明确也会使得企业的整体目标无法清晰传达给员工。
4. 激励措施不够契合员工需求
企业在制定激励措施的时候,常常忽视员工的实际需求,只按照企业的意志来进行激励安排。
这样一来,激励措施就难以取得员工的认同和支持。
三、对策探讨
2. 公平激励措施
企业在制定激励措施的时候,要充分尊重员工的付出,让激励措施更加公平,让每一个员工的劳动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
这样一来,员工的积极性就会更高。
3. 完善激励目标体系
企业在制定激励目标的时候,要做到目标具体、明确、可量化,让员工清晰知道自己的工作目标和奖励标准。
这样一来,员工就能更加专注地为目标而努力。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国家经济发展和国家利益保障的重要责任。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机制的不完善,国有企业在员工激励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国有企业的发展和运营效率。
分析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研究,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激励机制不够灵活国有企业的激励机制多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一刀切的激励政策往往无法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导致员工积极性不高。
2. 管理层激励不到位在国有企业中,管理层的薪酬和福利相对较高,但激励机制并不完善。
一些管理层因为权力过大而滋生腐败问题,也导致员工对管理层的激励不满。
3. 绩效评价不科学合理国有企业的绩效评价往往陷入形式化和官僚主义,严重影响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以“唯上”的绩效评价机制,阻碍了员工的晋升和发展。
4. 激励方式单一国有企业的激励方式主要集中在薪酬激励上,忽视了其他非物质激励,如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导致员工对工作的热情减退。
5. 缺乏激励激情的文化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激励缺乏激情的文化,缺乏体现企业价值和员工成长的激励机制,导致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不强。
二、对策研究1. 完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应该根据各个部门和岗位的不同情况,完善灵活的激励机制,包括薪酬激励、晋升机会、培训机会等,使得激励政策更加符合员工的实际需求。
2. 完善管理层激励机制对于管理层,国有企业应该加强监督和引导,完善其激励机制,激励正当竞争,避免滋生腐败问题,提高管理层的激励力度。
3. 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国有企业应该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突破官僚主义,注重工作实际效果,使得员工的付出能够得到公正和合理的评价,并据此进行激励。
国有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的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全方位的改革和创新。
只有通过改革完善激励机制,国有企业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提高企业运营效率,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是促使员工积极工作的一种机制。
在实践中,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不恰当的激励方式许多公司依赖传统的激励方式,如工资激励和奖金制度。
这些方式可能并不总是最有效的,因为它们只是一种外部激励。
这种方式可能导致员工之间的竞争和压力。
对策一:多样化的激励方式企业应该多样化激励方式,根据员工的个体差异和特点,制定适合不同员工的激励计划。
一些激励方式可以包括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提供工作生活平衡、提供灵活的工作时间等。
问题二:不公平的激励制度不公平的激励制度可能导致员工不满和动机不足。
如果员工感觉到自己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他们可能会变得不积极,甚至寻找其他的工作机会。
对策二:建立公平的激励制度企业应该建立一个公平的激励制度,确保奖励和认可是基于员工的贡献和绩效。
公司应该通过透明和公开的评估标准来评估员工绩效,并根据绩效给予奖励和晋升的机会。
问题三: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可能导致员工不清楚他们应该做什么以及如何改进。
如果员工无法理解他们的角色和目标,他们可能感到困惑和不满。
对策三: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企业应该建立一个有效的沟通系统,确保员工清楚地了解他们的角色和期望。
公司应该定期提供反馈,帮助员工了解他们的绩效,并提供改进的建议和机会。
问题四:不稳定的经济环境在不稳定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可能会面临资源有限的情况,导致无法提供足够的激励措施。
这可能会导致员工动机不足和流失。
对策四:灵活应对经济环境在经济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企业应该灵活应对,创新激励方式。
这可以包括提供非金钱的激励,如荣誉奖励、社会认可和灵活的福利政策等。
企业还应该重视员工发展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竞争力。
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但通过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公平的激励制度、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以及灵活应对经济环境,企业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提高员工的动机和工作表现。
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正文:一、问题背景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是促进员工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关键因素。
然而,当前中小企业员工激励机制存在一些问题,如激励不明确、激励方案单一等。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激励不明确的问题及对策⒈激励目标不明确:现有的激励机制缺乏明确的目标,难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动力。
对策:制定明确的激励目标,明确员工期望的激励结果。
⒉激励标准不公平:激励标准缺乏公正性,导致员工对激励机制的不信任。
对策:建立公平的激励标准,根据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程度进行激励。
⒊激励方式单一:激励方式单一化导致员工对激励机制的失去兴趣和动力。
对策:多样化激励方式,如薪酬、福利、晋升等,以满足不同员工的需求。
三、激励方案单一的问题及对策⒈薪酬体系单一:过于依赖薪酬这一激励方式,缺乏其他激励手段。
对策:建立综合的员工激励方案,包括薪酬、晋升、培训等方面。
⒉晋升机制不完善:公司晋升机制不够规范和公正,员工晋升渠道有限。
对策:建立科学合理的晋升机制,注重员工的绩效和能力,确保公平公正。
⒊培训机会缺乏:公司对员工的培训机会有限,难以提升员工的能力和职业发展。
对策:加大培训投入,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课程,提高员工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附件:⒈激励目标设定实施细则⒉公平激励标准划定原则⒊多样化激励方式案例法律名词及注释:⒈劳动法:指规范劳动关系的法律法规。
⒉薪酬管理规定:指公司内部对薪酬制度的管理和规范。
⒊晋升政策:指公司对员工晋升的规定和政策。
⒋培训法规:指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培训的要求和规定。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薪酬激励机制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员工的积极性。
长期以来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存在诸多问题,导致了企业效益低下和员工积极性不高。
有必要对国有企业薪酬激励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薪酬水平不合理低国有企业的薪酬水平普遍偏低,与同行业民营企业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由于国有企业的薪酬制度多由国家统一规定,导致薪酬水平往往不能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2. 薪酬激励机制不够灵活国有企业的薪酬激励机制较为僵化,一般按照职位等级和工龄来确定薪酬水平,缺乏灵活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
这样就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3. 薪酬与绩效挂钩不紧密国有企业的薪酬多以“保障为主,激励为辅”的理念,薪酬与绩效的挂钩度不高。
这导致员工的工作动力不足,往往难以凝聚全体员工的力量去完成企业的使命和目标。
4. 薪酬福利分配不公平在国有企业中,薪酬福利的分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公平现象。
一些管理层和高层员工的薪酬水平较高,而一线员工的薪酬水平相对较低,难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
5. 缺乏激励员工的长期发展机制国有企业在薪酬激励方面往往缺乏员工长期发展的机制,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培训和晋升体系,导致员工缺乏职业发展的动力。
1. 合理调整薪酬水平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和市场环境合理调整薪酬水平,以确保员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并激励员工积极工作。
可以通过建立灵活的薪酬浮动机制来满足员工个性化的薪酬需求。
2. 建立绩效导向的薪酬激励机制国有企业应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和薪酬激励机制,将薪酬与员工的绩效紧密挂钩,引导员工根据工作业绩获得相应的奖励,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 加强薪酬福利的公平性国有企业在薪酬福利方面应加强公平性,保障一线员工的薪酬福利待遇,并适当提高部分关键岗位员工的薪酬水平,以激励他们的工作热情。
4. 建立员工长期发展机制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员工培训和晋升体系,鼓励员工参与学习和提升自身能力,提供与员工职业发展相关的培训和晋升机会,激发员工的学习和工作动力。
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一、问题分析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是企业激励员工,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以下问题。
1.激励机制不够完善许多企业的员工激励机制过于简单粗暴,只关注员工的经济激励,忽视了其他非经济因素的激励作用。
这种机制往往会导致很多问题,如员工只关注经济利益,忽视了团队合作和自我发展等因素。
2.激励手段不够灵活一些企业员工激励手段较为单一,只采用了常规的奖励和惩罚机制,缺乏灵活性和多样性。
这种情况下,员工的激励效果往往有限,甚至适得其反。
3.激励目标不够明确企业在设定员工激励目标时,往往比较笼统模糊,缺乏具体可操作性。
这样一来,员工很难理解自己的工作目标和激励机制,无法明确自己的奋斗方向。
4.激励措施不够公正公平一些企业在激励员工时,存在激励措施不公正公平的问题。
有些员工工作努力但因为性格内向无法表现出来,却得不到相应的激励奖励,导致士气低落。
二、对策建议1.建立全面的员工激励机制企业应该建立全面的员工激励机制,综合考虑经济和非经济因素对员工的激励作用。
除了薪酬奖励外,还应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需求,提供培训、晋升和岗位轮岗等机会,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2.多样化的激励手段企业应该拓宽员工激励手段的多样性,采用丰富和灵活的激励手段。
组织举办员工活动,提供员工旅游福利,开展技能竞赛等。
通过多样性的激励手段,可以更好地满足员工的多样化需求。
4.公正公平的激励措施企业应该建立公正公平的激励措施,保证激励机制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在设定激励指标时,要考虑到员工的不同情况和特点,避免激励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要及时反馈员工的工作表现,让员工感受到公平的待遇。
5.注重员工参与和反馈企业在设计激励机制时,应该注重员工的参与和反馈。
可以通过员工满意度调查、工作评估等方式,收集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激励机制和措施。
这样一来,员工会更加认同和支持企业的激励管理机制。
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企业员工激励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机制,它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企业绩效和竞争力。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企业员工激励管理机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激励方式单一,缺乏多元化选择当前,许多企业只采用单一的激励方式,如薪资、奖金、晋升等,缺乏多元化选择,难以满足员工多样化的需求。
一些员工可能更加看重工作环境、企业文化、职业发展等,但这些方面并未受到足够的关注和重视。
对策一:建立多元化的激励体系企业应该建立多元化的激励体系,包括薪资、福利、晋升、培训、工作环境、企业文化等,以满足员工不同方面的需求,提高员工满意度和忠诚度。
问题二:激励目标和绩效考核不明确许多企业存在激励目标不明确、绩效考核不足等问题,导致员工难以明确自己的工作目标和绩效要求,工作动力和积极性也难以提高。
对策二:建立清晰的目标和绩效考核机制企业应该建立清晰的目标和绩效考核机制,明确员工的工作目标和绩效要求,并及时反馈员工的表现,为员工提供必要的改进指导和支持。
问题三:激励制度不公平,缺乏公正性和可持续性一些企业在实施员工激励时往往存在制度不公、不公正和不可持续等问题,导致员工对激励制度失去信心和动力。
企业应建立公平、公正和可持续的激励制度,采用透明、公开的方式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贡献,确保激励机制的公正性和可持续性。
问题四:激励策略缺乏差异化许多企业在激励员工方面缺乏差异化的策略,忽视不同员工的特点和需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导致员工对激励失去兴趣和动力。
对策四:个性化定制激励策略企业应该根据员工的特点和需求,个性化定制激励策略,例如针对不同年龄、性别、层级、职业等提供不同的激励方式和措施,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同时,也可以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推动激励策略的不断优化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论文企业员工激励问题与对策研究学生姓名指导教师班级、学号工商管理函授站2011年7月16日摘要人力资源是现代企业最重要的核心资源之一,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企业员工激励中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没有建立客观准确的绩效评估体系,缺乏合理的薪酬制度等,激励的方式方法缺乏创新性和技巧性,以及企业管理者的观念和领导艺术有待提高等。
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很多企业效率低下,员工流失严重,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为此,本文运用现代激励理论,在对我国企业员工激励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激励,激励机制,企业文化AbstractHuman resource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re resources of enterprises in modern society; meanwhile inspir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However, there are lots of problems in employee inspiration in enterprises to solv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some have not set up objective and accurat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system, some lack proper salary system and are not with innovative and technical ways of inspiration; The conception of enterprise managers and art of leadership need to be improved. These problems will lower down the efficiency and serious flow out of employees or lose the core competiveness.Therefore, we will give some practical and reasonable solutions and make case study demonstration research study by using modern inspiration theory on basis of analysis of existed problems and causations.Key words:inspiration, mechanism of inspiration, enterprise culture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问题的提出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1.3国内外研究现状 (2)1.4研究思路与方法 (5)第二章企业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 (5)2.1 缺乏有效的个体激励机制 (5)2.2 激励形式单一,漠视对员工深层次的激励 (5)2.3 激励措施针对性不强 (6)2.4 忽视激励群体的层次差异性 (7)第三章企业员工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7)3.1 企业尚未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7)3.2 “以人为本”思想缺乏 (8)3.3 沟通反馈渠道不畅通 (8)第四章企业员工激励对策和建议 (9)4.1建立有效的绩效考评制度 (9)4.2 塑造具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 (10)4.3 建立有效的沟通反馈渠道 (11)4.4建立多跑道,多层次的激励机制 (13)第五章案例分析 (13)5.1 企业简介 (13)5.2 A公司员工激励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4)5.3 A公司员工激励的对策 (15)结论 (17)参考文献 (18)致谢 (19)第一章绪论1.1 问题的提出21世纪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机,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更是一个人力资源竞争的时代。
就企业来说,现在各个企业对人力资源都加以高度的重视,注意到人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最关键的资源之一。
而如何获得企业人才,用好人才,就必须涉及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而激励问题以及激励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之一。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激励员工,使其产生更好的业绩表现,是企业管理者非常关注的一个问题。
面对竞争与挑战,如何设计一套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体系,把个人发展目标与企业发展目标有机统一起来,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企业在竞争中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我国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有待解决的迫切问题之一。
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吸引员工并使员工忠诚于该企业的激励机制,那么这个企业也就不能吸引并稳定留住人才,进而对企业的运作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很多知名企业的领袖人物会发出这样的感慨:我可以失去我们企业的一切,只要我的团队还在,一切都可以重来。
企业需要追求利润,这是由企业的性质所决定的,但为了追求短期利润的最大化就去剥削自己的员工,那无异于在毁灭企业的未来。
我国的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有所改变,首要的就是建立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和激励机制。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企业的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分析及提出的相应建议,旨在提高组织成员的个人技效,从而达到提高组织技效的目的,进一步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制度支持和不竭动力,以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研究意义本文认为,导致激励机制形成的现实因素很多,现选取其中的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的发展步履维艰,企业面临着随时淘汰出局的可能性,因而要求企业经营者关注企业长期行为。
当企业数目很少的时候,企业有着广阔的获利和发展空间,在这样一个竞争不充分的市场里,企业一般不太关心长远发展。
之后,随着竞争的日趋加剧,企业的发展空间不断缩小,获利能力不断降低,每一个企业欲在强手如林的企业群中运筹帷幄,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求经营者时刻保持警惕,为实现这一目标,同样要求在企业内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
第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国内国际资本的日趋融合为激励机制的产生创造了良机。
现代发达完善的资本市场不仅为企业理财提供基本投资、筹资场所,同时也是评价企业业绩的“睛雨表”。
在一个完全有效市场里,经营者为企业创造的价值就可以通过股票市场的沉浮清晰地表现出来。
以股票市场和股票价格为基础,不仅使得激励机制的设计有了一个基本的依据,也使得经营者获取的名义收益有一个变现和转化为现实收益的机制。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内研究现状自20世纪20—3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研究了如何激励人的问题,形成了众多的理论和方法。
激励理论的研究主要是随着社会生产实践的需要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特别是在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由于工厂生产管理的需要而得到更加重视,产生了许多理论和方法。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在不断引进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先进的企业管理理念。
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也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作为一个战略性的问题,但是,我们也必须清楚的看到,我国要建立一套完善的适合中国特色的有效的激励机制还面临着许多困难,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我国是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企业所有制形式多元化,而企业员工的类别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那么,如何针对各自的特点,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呢?显然,我们搞“一刀切”是不行的。
张维迎认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人力资本所有者可以分成负责经营决策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简称为“经营者”)和负责执行决策的人力资本的人力资本所有者(简称为“生产者”)。
改革的当务之急是尽快建立一种稳定的制度,以保证经理激励的一致性和持续性。
但是激励机制主要取决于产权和所有制结构,因此为了解决经理激励的持续性和稳定性问题,就必须给予经理相应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至少是部分地),最终的改革仍然要归结到所有制改革上来。
董雪对企业激励机制的应用提出一些见解随着企业员工实现自我价值意识的逐渐增强,企业改革成绩的显现,大众传播媒介的加强等,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期望日益增高。
因此,企业必须加强对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应用,以利于组织、吸引和保留人才,提高组织效率。
现代企业员工具有创造性强、独立性强、成就欲强、自我完善欲望强、流动意愿强的特点,他们不仅想获得丰富的物质报酬,更想获得社会的尊重和上级的器重。
但由于部分企业对人力资源开发重视程度不够,激励机制应用效果不明显,造成企业人力资源能动性不高,效率低下,不能满足企业人力资源的需要。
刘正周认为,激励机制是指在组织系统中,激励主体通过激励因素与激励对象(或激励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
他认为激励机制应包括诱导因素集合、行为导向制度、行为幅度制度、行为时空制度和行为规划制度。
钱颖一认为,市场经济研究激励问题是和研究信息、产权联系在一起的。
激励机制是市场经济中很重要的一点,改革开放以来,人的积极性同改革前相比,其变化天翻覆地。
前15年通过放权让利,使得人们追求利益,激励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
产权也好,公司治理结构也好,最终还是为了要提供一个非常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同时对决策人提供约束机制。
激励起一个发动机的作用,约束起一个刹车的作用。
在前15年缺乏对约束的强调;在过去的5年,比较偏颇地强调管理和约束,对于激励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
刘玉凯指出我国传统企业的激励机制一直比较单一,延续的时间也比较长。
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物质报酬,指固定的工资、奖金和福利待遇,也包括市场经济以后的股票等。
第二种方式是职位的变迁,用行政职位的高低来鼓励大家发挥出最大的潜能。
这是一个用之四海皆准的定律。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行政职位的升迁在激励机制中是其它方法都不能代替的。
从参加工作,人们就开始了职位的追逐,管理者可以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个方法达到他管理的目的。
现在有一个普遍认同的观点,常常以行政职位的高低论英雄,正是这一激励制度常盛不衰的魅力所在。
第三种方法是精神和荣誉鼓励。
精神方面的鼓励在管理中运用的比较普遍,运用的次数也最多,而且不用分场合、性质、男女,皆可以根据工作者的表现随机的给出。
上述三种激励方式都具有计划经济体制的人力资源激励特征,它们有积极的一面,同时也都存在一些弊端,比如物质激励平均主义现象严重,工资、奖金的发放论资排辈,同工不同酬,容易挫伤绩效突出员工的积极性。
再者荣誉激励缺乏权威性。
一些荣誉的评定没有严格的标准,评定者本身的不公平和好人主义,评定对象“轮流坐庄”,或者干脆都是领导层,尤其是现在的一些企业中,“领导层现象”是很普遍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