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浙江高考语文作文优秀范文
【最新2018】浙江高考话题作文真题与范文-范文模板 (2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浙江高考话题作文真题与范文生无所息,这是一种精神,更是一种至高无尚的生命境界。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CNFLA的相关栏目!【题目】据《列子》记载: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仲尼曰:“生无所息。
”古今中外,还有诸多相关的论述,例如:“人就是不断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工作是使人得到快乐的最好办法。
”(康德)“我这一生基本上只是辛苦地工作。
”(歌德)“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劳农夫以休息之。
”(《吕氏春秋》)休闲不是偶尔玩一次一次,而应是人们三分之一的生活。
请以“生无所息/生有所息”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范文】生无所息生无所息,且把生命熔铸成文字,把青春挥舞生风,盛进龙纹的剑鞘,换来龙光射牛斗。
生无所息,把住年轻的脉搏,去追赶似水流年,用自己的热血挥洒,求一个国富民昌。
生有所息,不说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就暂且远离尘嚣,流连瓦尔登湖畔,寻觅一分心灵的宁静,不妨收藏清风明月,置之枕边,做五色斑斓的梦,去求灵魂的休息片刻。
生无所息,是一份坚忍一份执着。
奋发图强,乐以忘忧,或许有些无奈,煮灯黄卷,宵衣旰食,或许有些寂寥,悬梁刺股,囊萤映雪,或许有些孤独。
但是,我们的追求,是治国平天下。
于是我看见苏武,比大漠还要古老的汉使,守望着他的高原,大漠的风雕刻出手掌的龟裂,大漠的霜雪染白了他的双鬓,草原上的树孤独地守望着自由,鹰群年复一年地画出亘古的弧线,我听不见他的哀叹,只看见光滑而秃的汉节,是的,它在诉说着尊严、自由与气节,于是我懂得,生无所息不仅是生活态度,更是生命流淌的血液。
生有所息是一种超脱一种自然,这不仅仅是休息,更是灵魂的自由与憩息,正如那平原上的大河,是遍历风尘的安详地徜徉。
那槁首黄馘的庄周,汉水垂钓的庄周,在夕阳西下中隐去了的他的身影。
最新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精选_2018语文作文范文

最新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精选_2018语文作文范文高考语文作文范文(一)拥有好奇心当第一条鱼过腻了泥水中的生活,为绚丽多彩的陆地所诱惑时,它挣扎着从泥土中爬上岸,这是好奇心。
当第一只古猿也过腻了在树上爬来爬去的生活,而对陆地平坦的环境感兴趣时,它试图爬下树,走出第一步,这也是好奇心。
当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好奇心就一直伴随着我们,为什么眼睛会眨、为什么星星会闪、为什么太阳发热、为什么这为什么那,一大堆的为什么引起了我们的好奇心。
但是,好奇心并不是孩子的专利,对世界未知的探索,是伴随人们终身的。
古人云:"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正是说明人类因好奇而探索真理和光明的艰辛。
人的好奇心有强有弱,正所谓"浅滩捉鱼鳖,深海擒蛟龙。
"好奇心不能过分的强。
正如鲁迅先生笔下——驱使乡邻听祥林嫂哭诉的是好奇心、驱使国民也兴致勃勃观看"杀人节目"的是好奇心、驱使阿Q"革命"的亦是好奇心。
但这些只能称为"好奇"罢了,"心"却不存在。
像这样,"好奇"是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失去"好奇心"真正的意义。
那么,没有,也罢!好奇心亦不能弱到没有。
又见生活之间——与机遇擦肩而过的是弱到没有好奇心;一个苹果砸到你的头上,你摸摸脑袋,抬屁股走人,是弱到没有好奇心,若是多一点,想想除了牛顿的发现,是否还有别的?也许,你会成为第二个牛顿;……诸如此类,有颗心,却丧失了"好奇",这样的,没有,也罢!好奇心还是一把双刃剑。
为了找寻过去的点点滴滴,考古学家踏上了探索之旅;为了一览广寒蟾殿的景色,人类飞上了月球;为了寻找另一个世界,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一切的一切,来源于人们的好奇心,亦是好奇心是人类找寻另一种幸福感。
而另一种好奇心,却把人们带入了黑暗的深渊。
2018全国卷III高考语文作文经典范文

2018全国卷III高考语文作文经典范
文
【高考真题】
2018年高考全国III卷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特区口号,深圳,1981绿水青山也是金山银山——时评标题,浙江,2005
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新区标语,雄安,2017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题目解读】
全国卷三的作文材料有点另类,是标语、口号和时评的标
题。
标语和口号,直接反映了一个时期一个地方党和政府以及单
位或企业当前的主要政策和工作任务,并通过这种形式对大众起
到宣传教育、激励警示的作用;时评一般紧扣当前的某些热点现
象,激浊扬清,标题也会旗帜鲜明地表明作者的观点。
这些往往
都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反映了时代的主旋律。
这些标语口号和
标题在内容上并不难理解,但题目把它们安排在一起,构成作文
材料,我们就应该把它们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不宜只抓住其中
一两个内容来构思。
[2018高考浙江语文作文]2018年高考浙江满分作文
![[2018高考浙江语文作文]2018年高考浙江满分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4fc0daa52b160b4e777fcf8d.png)
[2018高考浙江语文作文]2018年高考浙江满分作文2018高考浙江语文作文2018高考浙江语文作文2018高考浙江语文作文篇一以前听说过字如其人的说法,说通过一个人的字迹便可大致看出这人的性格品质,后来又听到文如其人的这一说法,即文品大可等同于人品,一个人若书读得多,文章写得好,其做人的标准也会在无形中得以提高。
所谓文如其人,大概就是说你心里想的是什么,便会把你所想的东西通过文字表达出来。
说起文如其人,不免要谈到文风这一问题上,所谓的文风就是文章所体现的思想作风,或者文章写作中某种倾向性的社会风气以及作者语言运用的综合反映。
在我认为,文风分有刚劲有力与绵柔感性两种,书面语说即豪放派与婉约派。
豪放派比如辛弃疾,苏轼,婉约派的代表像李煜和李清照等等。
如果说文如其人的话,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似乎更具说服力。
李煜因国破家亡这一悲惨的人生经历,在后期的词风多以凄楚为主,李清照人到中年丈夫远逝,内心悲苦不已,写出“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他们内心是同样的悲伤难过,所以写出的词便也传达给人这样的忧愁。
而豪放派的苏轼,站在江边仰天长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与他仕途坎坷自身又不屈不挠的与世俗奋战的品性不是遥相呼应吗而这一系列的例子不就是在佐证文如其人这一观点吗既然真的是文如其人,那么,想要写好一篇文章,想要拥有好的文采与为世人折服的文笔,是不是就意味着你的人生经历要出彩呢不管文风是豪放派还是婉约派,各有各的可取之处,古往今来都有不同的文人志士欣赏膜拜,只是文风与文品是不同的,文品几乎可以说是关乎一个人的自身发展状况的概述,就像一个人的人品,如果人品不正,那么写出来的文章也一定是遭人唾弃的,不会有人愿意浪费时间去看,相反,那些品性正直的人,它的文章必然能给人以正能量,教给人们积极向上的东西,这样文字才会被人们津津乐道。
所以说,与其想着如何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不如先学会怎样做人,一个人立于世界最根本的因素,便是成为一个正直的人,当你提高了自身的修养与品性,你的文章必然也就为大众欢迎追捧。
18高考语文作文范文

18高考语文作文范文现如今,作文写作在高考中占据半壁江山,也得到越来越多学校师生的重视。
下面是为您整理的关于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的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圣人在几千年前认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应强加给别人做。
因为当自己站在他人角度上时,也不会想做这件事。
用儒家的观点来衡量《房客与房东》一书中写了“房客与房东互相批评指责,都不为对方着想”的故事,照样适用。
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应当常常想“做别人”,把别人当自己,换位思考,会让我们摒弃那种忽略他人的感受,只按自己主观想法办事的行为,世界岂不是皆大欢喜吗?做别人,构建坚实的友谊。
宋代两位文豪苏轼和王安石虽然政见不同,但是不影响两人的交往,他们就是很要好的朋友。
两人经常月下对饮,清流赋诗,在一起举笔浑洒。
但苏轼本性放荡不羁,心直口快。
一次,苏轼去宰相王安石家中拜访,赶上王安石不在屋内。
苏轼碰巧看王安石新诗中一句“明月当空叫,黄犬落花心”,不免冷笑道:“明月怎能叫呢?黄犬岂能落在花心?”于是将诗改了,并未顾及他人感受。
后来,王安石弹劾并贬了苏轼。
流放途中,苏轼发现在偏远地区,人们将一种昆虫称为黄犬,将一种鸟儿称作明月,不觉大悟,后悔误解了王安石。
试想,若苏轼等王安石回来问个明白,顾及到王安石的感受,既维护了两人友谊,又免受贬谪之灾。
所以,学会“做他人”,换位思考,就显得十分的重要。
做别人,维护集体间团结。
有一种叫GAMEBOX的游戏。
两队小学生利用数学知识,破解问题,逐步闯关,分出胜利。
但在比赛中,选手们很容易在闯关方法上出现分歧。
而大多时候小选手们是互相指责,并不顾及队友感受,共谋大计,结果导致内部不团结,因而闯关速度下降,甚至失败。
如果小选手们顾及到队友的智谋,集思广义,兼收并蓄,“做他人”,取各家之长,将指责变为讨论,那胜利的可能性就增加许多了。
如此观之,“做他人”在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是取得胜利必不可少的要素。
做别人,能保持家国安定。
2018年高考作文浙江卷满分作文

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作文题目为材料作文。
材料,直面当下,关注社会,关注时代。
作文材料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阐释传统的浙江精神,第二段阐释传承中的浙江故事和精神,第三段引导高考学子思考浙江精神,考生要谈出自己的体验和思考。
材料从过去讲到现在,浙江精神也有一个传承发展的过程,考生可以认同浙江精神中已有的宝贵品质,也可以结合时代阐释当代青年应该具备的浙江精神。
真正要把这个作文题写得深刻,难度较大,如果没有时代主人翁的意识,不关注浙江的人文、科技、环境等多方面,就很难归纳出这一地域性群体身上具有的某种精神,就写不出有思想深度的作文。
这也提示我们的学生,要把自己融入社会,观察社会的变化,参与社会的变革,做一个有时代感的新青年。
材料作文区别于过去的话题作文的一个关键就是多角度立意,一般材料作文中都有“明确立意”“选准角度”的说法,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多角度立意,这样就给考生打开思维的空间。
因此材料作文要注意多元立意的原则。
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在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地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
此题注意抓住“浙江精神”“浙江人”“新时代”等重点词语立意行文即可。
实干争先,弄潮涛头“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开头就以诗句点题)这句歌颂钱江弄潮健儿的诗句,用来形容在中国走向世界的时代大潮中,弄潮争先的浙江人再恰当不过了。
浙江之所以能够走在中国的前列,进而走向世界,凭借的就是“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我们要有胸怀家国天下的情怀,学习、继承和发扬这种浙江精神。
2018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矮纸斜行闲作草

2018浙江高考满分作文:矮纸斜行闲作草我自爱北国那烈烈狂风,揭起历史的尘埃,傲骨铮铮;我自爱那万绿丛中一蕊殷红,一枝独秀,留万世之芳。
只是更爱如水的江南,淡静的溪流浣出的香雅女子,梆梆的摇橹小调中,婉转的细润歌喉。
总说在奔腾的江流中,不息向前的生命力使万物不由得向更远处拼搏、追求。
诚然,生命于世人而言,是一场不可遏制的洪流。
如果不想被拥挤的浪拍打在岸上,就必须鼓足力气,争高争劲,直至终于看到尽头,溶溶而入,那无垠的蔚蓝。
然而,若看到的尽头便是尽头,那么一番搏斗之后,终究也是成了波澜不惊的大海,一如瓦尔登般平静的洋面,竟不如湖水那样澄澈透明地能映出一颗纯真的心。
在这急切不停的求索中,作为一个奔跑者,是否,错过了鼓掌者才能感悟的一份平静?并非每一个都拥有一双媲美豹子的健腿,并非每一个梦都在遥不可及中等待追寻,亦非每次尽力狂奔的尽头,都是甘美的琼池。
遥望一位诗人,立于山之高处,低吟:“一蓑烟雨任平生。
”淡淡一笑,拂去功名,静立江头,看江流而东,饮一樽清酒,与其说,他是失意之士,我更愿意相信,他是一位鼓掌者。
徘徊于江头,见明月之升,他慨然鼓掌:“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不见伤情的思恋,除却仕途的苦闷,只因苏子一有颗立于世外的心,无畏于奔腾的洪流将身带去何方,只求清风明月常存于心。
观万物之变,立于不变之处,方能无羡于天地,邀飞仙同游,极宇宙之无穷。
这是苏子的旁观,以无欲心,体察万物,纵然世界瞬息间面目皆变,他依旧可以鼓起掌来,以渔虾为友,以麋鹿为朋,飘飘而去,羽化若仙。
当你不适去奔跑时,何不立于一旁,欢欣鼓掌呢?古人云:无欲则刚。
当时间凝滞,便可见追求、沿途只顾挥洒汗水的人儿,错过了,日落星辰的奇幻绮丽,遗失了雁鸟南飞的恋恋深情,更丧失了初生赤子那纯净的心。
而渴求的繁华,较于失去,仅仅是毫末之乐,无欲者却往往在赞叹中寻求人生的瑰丽拼图,完成了那绝美的画卷。
我打江南走过,是一蓑烟雨的深静浸润了这画一般宁静的流水潺潺,我自平凡中成长,不追求那远远闪烁的荣光。
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感悟,从点滴中开始(五篇)

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感悟,从点滴中开始(五篇)第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感悟,从点滴中开始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感悟,从点滴中开始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
那要怎么写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感悟,从点滴中开始,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看不见海,我却能从一滴水中感觉到它的存在。
再过几个月,我就满十九岁,在这十九年的阴晴雨雪中,人生似乎很遥远,怎么也看不清又似乎触手可及。
连绵而无尽的存在,我们品不尽看不清,但人生的树干上伸出的枝丫却绽放着感悟的花。
我们是生命的过客,辽远的天空留不下飞过的迹痕,带走的不过是些微的记忆。
当我们停留在生命的指针重合的那一瞬,这些微的记忆将带我们回到降生的瞬间。
夕阳的迷雾搂抱着眷恋,当我们背负着那捆叫做记忆的柴火,消失在那扇叫做时间的门后,指尖触到的才是世界细微而具体的存在。
鱼感觉不到水的存在,因为它活在水的具体里。
我们感到世界的.存在、时间的流动,因为飘花落叶、流水浮云告诉我们一枝一叶附木而生,世界永恒。
流星划破天际,与岁月的长河承接递进。
看不尽的尘烟,游不尽的河。
掬一捧清水,品味历史漫溯;拾一粒卵石,抚触时间的脉络。
一叶卷知天下秋,寒鸦一渡冰雪舞。
没有遍天火枫,翩然一叶谓我知秋;不见漫天冰封,鸦声一嘶冰结成云。
感悟从不由连绵上浮起,却总从一脉一络中渗出,世界隐于细微。
湖畔河边倒映出红花绿叶飘零积雪,变迁就着畔边丝丝色泽渐渐地前行,直至荡出星星点点涟漪,吞没视线。
不见大江东去,岸崖的石壁镌刻着历史的痕迹、世界的轨迹。
我们依旧会前行在历史的脉络上,沿途拾起一枝一叶,留待回忆。
世界的存在会清晰而具体,我们会走进时间的大门,让夕阳给出记忆的钥匙。
那捆记忆的柴火那么静静地躺在地上,等我们去抽取沿途拾来的枝枝叶叶,在夕阳的指尖静静回忆。
淡然世界的存在具体直接,到触手可及——柴火躺着,抽取尽一世界的缩影,点点滴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浙江高考作文题)浙江大地,历史上孕育过务实、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在与时俱进的浙江文化滋养下,代代浙江人书写了一个又一个浙江故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浙江传奇。
作为浙江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你有怎样的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优秀范文
丢弃佛系扬儒系
陈爱娟
《说文》:“浙,江水东至会稽山阴为浙江。
”一路走来能到达山阴的水,势必非同寻常:它首先得有强烈不服输的进取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精神、博采众长的宽胸怀、知行合一的实干劲……
从我的角度而言,浙江人不属于流行性的佛系,而当归位于积极进取的儒系。
虽然现代生活高压非常,节奏快捷,但是,我不懒,虽然不一味追逐名利,却也没有消极的不争不抢、不求输赢的心态。
始终觉得,人难得在世上走一遭,人生词典里必须要有进取心,否则,若不凭自己的努力给世界留下点什么就匆匆告别人世,虽然是佛系青年倡导的时尚,却未免窝囊。
因为,倘若每人都“佛”了,那这个世界便不再有进取的姿态。
故身为浙江人的我一直信奉“儒”的入世精神。
入世方可跟上时代的脚步。
信息社会,形势瞬息万变。
即使我们从不停歇,也要时时担心跟不上时代的脚步——当别人都卯足干劲在拼搏时,你不前进就已意味着后退,更不要说持佛家与世无的心态了。
其实,“佛系”一词在定义时就出现了差错。
佛家追求的“无欲不求,灵台清明”的洒脱是靠禅悟出来的。
这与“佛系”的出于被现实打击后的妥协心态南辕北辙,是懒人的精神胜利法。
如果你是人,就应正视现实、鼓起勇气,奋起直追,哪怕前方困难重重、阻碍道道。
如果你是青年人,那么,请你昂起头、挺起胸,带着自信的笑容,大步向前冲。
因为,你正处在人生最美丽的阶段,一如陈独秀在《新青年》的发刊词中说的“青年如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
青年应该成为弄潮时代的主流,要用热血为世界谋出路,用激来为万世“开太平”。
而不是手捧枸杞红枣茶,笑看积极进取者。
入世带来人生的自信。
努力付出就有收获,而不断的小收获又鼓励自己奋然前行,从中不断树立自信。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真臂高呼“时势造英雄。
”那个年代的英雄,在自信中造出了载于汗青的时势,推动着文明的车轮前行。
处于改革开放关键时刻的我们,是不是也该将目光聚焦于马云、马化腾、李彥宏等人,不要“让自己卑劣地过完这短暂的一生”(莎士比亚),而要沿着前人足迹,自信昂扬、从容大度地入世,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是浙江,浙江是我
徐海蛟
要真正读懂一个地方,不止去看它的山,不止去品它的水,不止混迹于它的街头巷尾,于热腾腾的人间烟火中,找寻由来已久的习俗。
这些都不够,真正让你懂一个地方的是人,植物自大地上长出来,它们呈现出大地的情状,人则从一个地方的地理文化里长出来,他们呈现出这个地方的性情,人才是一个地方的灵魂。
你听一个人说话,看一个人行事,就能知道他喝的是哪条江里的水,吃的是哪块土地上长出的稻米。
浙江的水土孕育别样的浙江人。
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蕴藏十万个传奇,浙江头枕江南,面朝东海,背倚青山;浙江历经千年,世代崇文,一派风雅。
因了这样的地理历史形态,就有了令世人瞩目的浙江性格。
浙江性格是什么呢?浙江性格是以青山做骨骼,以秀水为性情,以大海当胸怀的性格。
浙江性格是杭州人的精致温婉,是宁波人的经世致用,是绍兴人的智慧机敏,是温州人的开拓通达,是台州人的秉直刚正……浙江性格是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以十数年时光而终成大业;浙江性格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千回百折,以身殉情,于无望尘世里破茧成蝶的至死不渝;浙江性格是秋瑾在绍兴轩亭口傲然屹立,以鲜血祭奠一个崭新黎明的慷慨豪迈;浙江性格是竺可桢尽五
十年时光探究五千年中国气象的执迷不悔。
我写下上面这一切,就是写下先人们过往的履历,也在写下我自己的履历,他们是我精神的上游。
我是浙江的一份子,一个出生于2000年3月浙江大地上的少年,我是浙江,浙江是我。
浙江的鱼米、黄酒、山水、人文、典故、习俗,这一切都注入我的身体,变成我的血脉和魂魄。
当你们还在探究谁能代表一个全新的浙江的时候,其实我,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已昂然立于钱塘江潮水面前,成了真正的弄潮儿。
请诸位不要太担心,一个地道的浙江少年,我的身上注入了浙江基因,浙江成了我一生的精神背景,我永不言败。
我饮过龙井的新茶,尝过西湖的醋鱼,路过断桥的残雪,看过括苍山的落日,追逐过东海的涛声,我的身体里有一个最最传统的浙江。
我听过小百花的越剧,赏过西泠的篆刻,背过陆游的词,读过鲁迅的小说。
我在郁达夫的文字里感伤过,在徐志摩的诗句浪漫过,我的身体里有一个最最斯文的浙江。
我专注聆听过马云的演讲,一心向往过互联网时代的传奇英雄。
我到访过世界五大港之一的宁波舟山港,感受了最强劲的浙江心跳。
我的身体里有一个最最现代的浙江。
我有水银一般理性的尺度,我有夏天一般热烈的舞步,我有青山一般不折的傲骨,我有水袖一般流动的柔情,我博学却务实,精明而大气,守旧而鼎新。
我的身体里有一个完完整整的浙江。
浙江是我,我是浙江,我身上深藏着浙江的基因密码。
我从悠远而斯文的传统里走来,秉持浙江惯有的开拓创新精神,向高效而包容的未来走去,为世界书写另一个浙江传奇。
在新的时代,我要成为这样的一个浙江人,我是浙江,浙江是我。
长忆观潮
沈培健
“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作为浙江人,我们收受的来自大自然的一份厚礼,便是钱塘的大潮,有大气,存大信,波澜壮阔,惊心动魄。
观潮,既是赏景,也是洗礼。
这一方水土,这一方人,山长情也长,水清德亦清。
精气饱满,出神入化。
占地,浙江只是全国的1.1%,委实说不上大;数人,本省才五六千万,也说不上多。
然而,说事儿,我们远有河姆渡的悠远,近有义乌城的时髦;北有湖颖的墨宝,南有南湖的红船。
我们的家底,不只是“丝绸之府”“鱼米之乡”的物质遗产,更有“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精神形象,不服输,也不守旧。
旧时代的浙江,素有“上八府下三府”之说,杭嘉湖平原,耕地平和一点,雨水温顺一点,人只要勤快一点,温饱大致无虞。
而上八府,可以“七山一水两分田”概括之,农耕社会,靠天吃饭,日子就难免粗糙困窘,但金华人知道,谋事还得靠人!于是,他们“鸡毛鸭毛肉骨头换糙纸”,换来菲薄的利润,养家糊口。
近四十年来,他们更是建市场机场,通海内海外,图升级图发展,成功地让“鸡毛飞上了天”:从小打小闹的行商坐贾拨浪鼓,到举世闻名的电商创客绩优股。
钱塘潮涌自天来。
浙江传奇自古代就有,而浙江新异,则由后人创造。
钱塘潮哺育了浙江人的精气神,而世世代代的浙江人也以经世致用的务实态度和精益求精的求新操作,谱写了新版的传奇。
“弄潮儿”的“涛头立”,靠勇气,靠经验。
而要能够与时俱进,“手把红旗旗不湿”,始终占据时代的高地,这更要靠创新再创新的源头活水来,以保证创业再创业的源源东流去。
浙江的“神话”,是实,也是活,是旧,更是新。
钱塘郭里的看潮人,也是弄潮儿。
看潮,知根知底知远知近,弄潮,胸有波澜眼有小小寰球。
织里,千年以前,就遍闻机杼声,而织里丝,是温饱不愁的湖州人不甘止于温饱而在商品经济时代的“勇立潮头”。
百多年前,上海开埠,最受青睐的商品便是它。
而上世纪的八十年代初,刺绣做枕套,织布缝童装,硬是在京城的大栅栏稳住阵脚,引来费孝通先生的瞩目,让他欣然命笔的,也是它——“中国织里”,便是温饱的升级版,小康的测试版。
长忆观潮,让浙江人振奋,厚重而灵巧,由小博大,以文化人。
造物,的确待浙江人不薄,绿水青山呢,而对这份厚爱,浙江人也有以相报,金山银山呢!传承,创新,引领,这三合一的套餐,就是我们的礼尚往来。
在端砚之中宣纸之上,浙江人蘸饱了徽墨的沉着,浪漫挥毫,以湖笔写下最新最美的图画,归来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