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通用5篇)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一、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贯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树立科学的、民主的、开放的、以人为本的语文教育观念,不断地探索能适应学生发展和学生实际需要的新教法.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语文组的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为升高二进高三入社会打下坚实的语文基础。

培养学生良好的高中语文学习习惯,帮助他们掌握知识点的学习方法,为终身学习准备好必备的能力。

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把新课标配套的“自学──探究──反思”模式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教学设想面对学生薄弱的语文基础,强化训练,夯实基础,落实日常教学是关键。

在日常教学中,主要抓好以下的环节:(一)阅读方面,充分利用“经典”与“名著”扩展学生的阅读面,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能力。

精选较有思想性、篇幅短小的文言短文,提供给学生阅读,养成学生每周阅读翻译文言文的习惯,努力通过学生的自身积累和教师的指导,从阅读习惯、语感等多方面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二)在写作方面,坚持每周几篇课外练笔,每两周一次大作文的训练。

小作文,从写景、记人、叙事等方面分阶段、有针对性地训练学生的观察、构思、措辞、造句等能力。

大作文从观察与感受、想象与联想、再现客观事物、表现主观情感等方面,让学生把握写作运动的内部规律,从根本上提高写作能力。

(三)口语训练方面,结合诗歌教学,开展诗歌朗诵训练,扫除学生练习口语的,训练学生大胆开口的习惯。

在具体操作方面,结合单元教学,穿插“说服别人”、“拒绝别人”、“劝慰、鼓励别人”等不同目的的语文口语训练,使学生能自由流畅地表述自己的见解,养成文明得体的说话习惯。

(四)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训练写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坐功”,这对于16、17岁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高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高二阶段是高中三年中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学生经过高一阶段一年的适应,对高中语文的特点已经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语文教学大纲的内容,结合这学期的教学内容,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特制定如下一系列教学工作计划,以便使自己的工作能有序地开展。

计划如下:时间安排:根据教研组统一安排期中考试前完成必修5的课文教学,期中考试后完成选修1的课文教学。

(大约第10周期中考试)教学措施:1、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积极投身新课改,运用先进教学理念和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在减轻学生负担的同时,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经常督促学生养成一些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使之不断巩固、加强。

在自主学习上,要求学生学会课前预习、学会对课文中关键字词进行圈点句画,尽量减少对老师的依赖心理等。

在合作学习上,主要是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培养学生共同学习的习惯。

3、语文学习重在积累。

因此,平时将定期(每周早读课)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好的诗词等。

增加学生的日常积累。

同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接触一些课外读物,多关心一些时事,多看一些报纸杂志、时文,以拓展学生的眼界。

此外,每周还以作业形式进行一次默写训练。

4、除课堂的大作文外,鼓励学生平时多练笔,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来,使学生写作能力能渐渐地得以提高。

本学期要求学生写8篇大作文和每周一篇周记。

5、做好转差促优的工作,提高优等生的水平,带动中等生,鼓励后进生,尽量缩小差距。

上述计划有待实践来检验其可行性。

本人将以此为基础,在实践中将其不断加以改进、完善。

高二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一、教学要求和目的:1、识字、学词和练句(1)使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练句,在运用中继续体会,要求学生带字典或辞书进课堂,每课书、每个单元都要像对待以往的作业那样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

还要组织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查漏补缺。

教材的相关指导可以查二年级下第11单元,三年级上有关的金钥匙。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四篇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四篇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四篇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规划篇1为使教学工作有序进展,依据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特制定如下规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重点借助对必修3和必修4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力量与写作力量。

阅读教学上对学生的要求已由一般的阅读理解上升到品尝鉴赏,还新增了诗词、小说、戏剧等阅读单元;写作上则要求学生较好把握谈论文的写作。

二、工作重点1、坚持集体备课,提高备课质量。

既要有统一协作,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共性和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2、课堂实践与课外活动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育。

3、严格要求与悉心关心相结合,加强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育。

4、讲练考结合,加强常规工作的落实,并有阶段性检查小结。

5、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生语文学习空间,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详细措施1、以模块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新编语文教材以实现不同力量层级目标而划分“模块”,依据学问与力量、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编排,注意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因此,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要留意教学模块的整体性、力量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留意“阅读”与“写作”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开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

2、精讲“教读课”,指导“自读课”,形成探求式力量课型。

每个模块精讲“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力量的全程培育,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转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

“自读课”型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行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洁化“一刀切”处理。

3、重视文言文阅读力量培育,增加学生文化底蕴。

新教材的文言文古典文化气息浓郁,但本学期的学习重点还是应放在积存文言学问,理解文章内容,增加学生文化功底之上。

文言文模块教学,特殊留意培育学生文言文阅读兴趣,并适当为其补充有关文言学问。

4、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五篇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五篇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五篇制定工作计划的过程是个思考的过程,制定好工作计划以后,在心中基本上对某个项目已经有谱了,“胸有成竹”了。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一、指导思想整体把握课程内容,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按照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落实常规工作,夯实基础,紧紧抓住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必修5及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学习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课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为高三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学期完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5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全部内容。

三、教学重难点散文教学重点是品味散文优美的语言和感人至深的表现技巧;文言传记阅读在于强化字词句的积累,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诗词鉴赏重点在于掌握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科普文章教学重点是理清作者思路,归纳概括科普文章的论点,体会语言风格:准确、严密而又不乏情趣。

而文言教学之积累是难点。

四、情况分析1、教材分析:高二阶段是高中阶段比较关键的一年,从教材上来看,既有必修教材的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升,也有选修教材的迁移、扩展与探究;写作上则要求学生努力写出有思想、有内容、有情感、有见地的文章,在四个方面上下功夫:缘事析理要深刻,讴歌亲情要充实,锻炼思想有文采,注重创新写新颖。

写作要求更高,既解决“写什么”,又指导“怎么写”,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2、学生分析:大部分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够主动,语文基础知识参差不齐,课外迁移能力不强,阅读和写作能力还有待加强。

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工作具体措施1、提高备课质量,学习课程标准,深入钻研教材,全面理解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探索新教法,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学情,综合考虑学生高中三年学习、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个性和优势,以现有的教材为基础,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的“二度开发”。

高中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

高中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

高中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高中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范文(精选5篇)高中语文教学的工作计划1新的学期,新的挑战。

我们高二语文组的各位教师在校领导和年级组的领导下,进取地展开工作与学习,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以优化课堂教学为中心,团结合作,认真工作,基于时间紧迫,任务繁重,故与各位教师商讨,特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如下:一、基本情景:(1)课程名称:高二语文(2)教材使用情景:《唐诗宋词选读》、《现代散文选读》二、教学目标及任务:(1)课程教学主要目的要求:《唐诗宋词选读》:古代诗歌是古典文学中的精华。

教学一、二单元,让学生了解四言诗、骚体诗、五言诗及唐宋诗词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掌握理解、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与规律。

整体把握诗歌形象、借助诗歌的形象领会诗歌的情感、欣赏诗歌的艺术手法,感受诗歌的思想与艺术魅力。

提高鉴赏本事与审美情趣。

《现代散文选读》:着眼于鉴赏陶冶”,“重在发挥想像和联想,注重情感和审美的体验”,经过现代散文的选读,培养阅读散文的兴趣,能从中外优秀现代散文中认识社会、理解历史、思考人生、感悟自然、陶冶情感、砥砺思想,提高文学鉴赏水平;了解散文的一些一般性的文体知识,掌握散文鉴赏的基本方法,提高阅读与理解作品的本事,对不一样作家、作品以及作品的风格与艺术特色有必须的确定力,并且能将自我的鉴赏心得与同学和教师交流,学习写作散文评论与散文鉴赏文章;进―步理解散文的表达功能,掌握散文写人、记事、写景、抒情、状物、议论的基本方法与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构思的过程,建立初步的文体意识,进行散文写作;进一步提高审美确定水平和自主阅读的本事,独立进行课外散文的选择阅渎,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当代散文写作的现象有自我的见解,从而在散文阅读与写作方面构成必须的基础。

《写作》:读写结合,读中悟写,写中促读,注重积累。

把思维本事的训练作为高中阶段读写训练的核心。

进一步提升记叙文写作水平,重点训练生动、形象、传神的细节描述,增强文采;鼓励学生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力求文章立意高远。

高中语文老师工作计划5篇

高中语文老师工作计划5篇

高中语文老师工作计划5篇高中语文老师工作计划(篇1)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担任高一(x)班、高一(x)班两个班的语文任课教师。

一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从上课状态来说,理科1班男生多,课堂气氛较好,但大部分学生并未真正跟着老师的学习步伐。

文科8班课堂气氛较差,学生思维不活跃,部分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

总体来说,两个班的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不够,学习习惯仍未完全养成,有些学生语文基础较薄弱,仍不会或不愿预习,课堂上听、记不能协调,不会主动记笔记;大多数学生虽能大致掌握教材内容,但整合、梳理能力欠缺,迁移能力不够。

另外,较少一部分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缺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依然停留在全盘接受教师灌输的观念上,在认识和方法上只注重死记硬背,很少深入理解分析。

二、教材分析必修三和必修四兼顾了文体和人为内涵。

每册由四个单元组成,学习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必修三分别是:小说、唐诗、古代议论文、说明文,形象性、思辨性和应用性兼顾。

必修四分别是戏曲、宋词、杂文、古代人物传记。

小说和戏曲单元不仅要让学生体会感悟中外名家的精妙之处,,还要让学生把握这类文体额三要素――人物、情节、坏境,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唐诗和宋词要求学生除了要加强背诵,更要学会对古代诗歌的鉴赏方法。

古代一文论和杂文结合本学期的作文训练――议论文,应用文主要培养学生阅读说明文的方法,激发学生对于自然科学的探索兴趣。

人物传记单元是高中文言文学习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句式。

另外,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指导下的课外阅读是培养自学能力的极好方法。

所以,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课外自读的指导和平时的积累。

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掌握学习方法,养成自学习惯。

三、教学措施一、重视议论文的写作教学,从周末的“七行本”作业中让学生积累议论文的论据素材。

二:教学以精读课文为范文,以点带面,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和技巧。

2023年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

2023年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

2023年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5篇2023年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一、教学指导思想1.结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语文教学中有步骤地落实我校语文组的民主的、开放的和人文化的语文教育理念;2.推广我们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已经获得的经验,继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教法,把课堂的研究性阅读推向深入,争取形成一套与新课标配套的新课型并加以完善。

二、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1、大多数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预习,不背诵,不记笔记,不想做作业,严重的重理轻文,这些都是学好语文的极大障碍。

2、多数学生没有时间用于课外阅读,没有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不知道怎样读书,课外阅读层次太低,对课外阅读的作用认识不足。

3、对一些语文常识了解甚少。

平时,作文学的少,基本功不扎实,等等。

三、教材分析高一阶段着重培养理解分析能力,教材的文学气息浓,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学生情操意义重大。

文言文的阅读仍然按朝代先后的循序编排,但是篇目有所减少,难度有所下降,对于学生高中文言文的入门非常有好处。

第一册按写作心理要求编排,突出了学生个体主体能力要求。

第二册口语训练的重点,培养单向的口语交际能力:倾听、应答。

探究性学习着眼于对文学作品主题的多种解读、书法文化的思考。

四、教学构想1、自由写作实践活动也纳入正常的语文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开展活动。

在常规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学生的“动脑、动口、动手”等语文实践性能力的培养。

2、继续探讨新教材活动课的教学原则和教学方式。

五、本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教材起讫的章节和篇目)周次起讫日期教学内容1 9.3—9.9 入学教育2 9.10—9.16 《沁园春·长沙》《诗两首》3 9.17—9.23 《大堰河——我的保姆》《烛之武退秦师》4 9.24—9.30 《荆轲刺秦王》《鸿门宴》5 10.1—10.7 国庆放假6 10.8—10.14 《纪念刘和珍君》《小狗包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7 10.15—10.21 《短新闻两篇》《包身工》《飞向太空的航程》8 10.22—10.28 期中考试9 10.29—11.4 《荷塘月色》《故都的秋》10 11.5—11.11 《囚绿记》《诗经》两首11 11.12—11.18 《离骚》《孔雀东南飞》12 11.19—11.25 《诗三首》《兰亭集序》13 11.26—12.2 《兰亭集序》《赤壁赋》14 12.3—12.9 《赤壁赋》《游褒禅山记》15 12.10—12.16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我有一个梦想》16 12.17—12.23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17 12.24—1.20 复习18 1.21—结束期末考试2023年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一、学情分析新学期年级组重新分班,我担任高二(17)(18)班语文教师,两个班都是政史组合班,大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好,只有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成绩不够理想。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5篇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5篇

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5篇高中语文教师工作计划1为了更好地开展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本人从下面三个方面制定本学期的教学计划,一、学生分析我担任高一语文老师,同学们刚刚踏入高中门槛,大多数学生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不够、积极性不高。

相当多学生基础知识漏洞较多,阅读、作文能力和鉴赏能力尚待提高,作文思路偏窄、语言平淡。

二、准确定位针对学生基础薄弱情况,我们就不应强求每位学生能在短期内都有上佳表现,只要能够拉近和别的学生差距就是进步。

根据考纲的要求和各个学生的实际,实施教学,不强求整齐划一。

三、具体措施(一)夯实基础。

语文是一门积累的学问,靠短期强化往往毫无效果,学生的各科学业难度逐渐加深,学习压力也越来越大,年级越初就越难在语文上投入很多精力,所以,要在学生高一刚入学时就抓紧其语文的学习。

高一刚开学,我们就分发了一套文学、文化常识和古诗词名句名篇摘录的材料,让学生在空余时间背诵。

为了克服遗忘,我们将这部分内容定为每学期开学摸底测验的必考内容,让学生在反复不断的复习中加强记忆。

在文言文语法知识上,我们采取的是一步到位的教学策略。

即在高一一开始就让学生彻底弄清楚文言语法规则,第一篇文言文课文就让学生自己归纳文中的各种语法现象,这样做虽然在一开始占用了较多课时,但几篇课文下来老师就再不必进行文言语法方面的教学,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便有了较快的初始速度,为后来的大量阅读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二)立足教材,以本为本。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非常重视利用教材,按照教材的体例,有步骤有计划地提高学生的能力。

读本上的文言文我们几乎全部上过,总体上采取先慢后快、重点篇目慢非重点篇目快的原则,有变化有侧重地实施教学。

课内现代文中的必读篇目我们也是篇篇必上,但教学重点不是让学生记住对课文本身理解的结论,而是使其了解得出结论的思维过程,并将这种思维过程中所用的方法迁移到课外*的阅读中去。

泛读课文则是选择某一侧面,以学生讨论为主,运用所学方法自主解读文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
一、认真完成教学任务。

1、在这一学期中,完成了《高中语文必修1》和《高中语文必修 2》的教学任务。

以单元教学为“点”,以读写实践为“链”,拓展常规教学思路。

在使用教材过程中,要注意教学单元的整体性、能力性以及读写结合的“系统性”,还应注意“阅读”部分与“写作、口语”部分的交替式(穿插)教学,避免单一的直线式重复性教学;每个单元精讲1—2篇“教读课”,以“课”为例,举一反三,侧重能力的全程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努力改变教师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方式转变,以达“教,为了不教”之目的;“自读课”必以学生自学为主,强调自学课型的内在特点和学法指导,不可将“自读”与“教读”两课型作简单化、“一刀切”的办法处理。

2、重视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把学习重点放在积累文言知识,理解文章内容,增强学生文化功底之上。

增强学生文化底蕴。

指导学生对传统文化经典——《论语》的学习,帮助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并强调对古诗文名篇的记诵,补充有关文言知识,巩固文言文阅读的知识基础,并能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3、能够引导学生养成对名著的阅读,帮助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及审美能力。

荐学生阅读《名著导读》和课外阅读书籍,扩大学生阅读量,不断提高语文积累和素质。

备课组统一安排在教材教学过程中,安排一定的是课时讲授《论语》并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在必修一阶段阅读完《家》,在必修二阶段阅读完《巴黎圣母院》,做到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不搞形式,不走过常
4、加强作文的写作,提升作文水平。

二、积极参与教研活动
本学期担任备课组长,能在每周的备课组会上认真组织组员,共同探讨语文课题,并积极参与集体备教《<家>导读》、《荷塘月色》、《孔雀东南飞》、《游褒禅山记》等课文的活动。

同时积极听课,认真参与评课。

本学期还继续参与语文组的“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 课题的研究,顺利完成多篇论文结题。

积极按时参加教研组、备课组和校际间的教学教研活动;多听其他老师的课,。

三、继续教育计划
关注有关教育教学改革的文章,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同时,面对新课改,积极进取,以新课改的思想指导自己的教学,以期通过不断地学习,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四、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与教研小组学习过程中,我认识到自身教学上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以下这些方面还要多加改进。

1.在课堂上还要要更加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多想多说多练;2.进一步将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结合起来,督促学生巩固所学知识;3.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思维和理解能力;4.和学生多进行交流,特别是给学生强调一种意识,语文能力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经过一定的训练是有效果的。

如果认为学和不学作用不大,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信号。

学无止境,教无定法,我将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继续完善我的教学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