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第六讲 食品中致癌物的检验
食品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检测员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微生物是引起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体?A. 沙门氏菌B. 大肠杆菌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李斯特菌答案:A2. 食品检测中,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含量,通常使用的检测方法是?A. 色谱法B.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答案:B3.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致癌物质?A. 黄曲霉毒素B. 亚硝酸盐C. 苯甲酸D. 丙酸答案:A4.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检测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可见光谱法C. 红外光谱法D. 核磁共振法答案:A5.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防腐剂?A. 苯甲酸钠B. 柠檬酸C. 果胶D. 维生素C答案:A6.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抗氧化剂?A. 维生素EB. 维生素CC. 柠檬酸D. 果胶答案:A7.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着色剂?A. 焦糖色素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果胶答案:A8.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增稠剂?A. 果胶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维生素C答案:A9.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乳化剂?A. 果胶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卵磷脂答案:D10.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种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甜味剂?A. 果胶B. 柠檬酸C. 苯甲酸钠D. 阿斯巴甜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食品的保质期?A. 微生物污染B. 氧化反应C. 光照D. 温度答案:ABCD12.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过敏原?A. 牛奶B. 鸡蛋C. 坚果D. 巧克力答案:ABC13.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检测项目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指标?A. 农药残留B. 兽药残留C. 重金属含量D. 微生物污染答案:ABCD14.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方法可以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A. 色谱法B.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ABD15. 食品检测中,以下哪些物质是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A. 防腐剂B. 抗氧化剂C. 着色剂D. 乳化剂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食品检测中,食品的感官检验是检测食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食品检验考试题及答案

食品检验考试题及答案1. 食品检验的目的是什么?食品检验的主要目的是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以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通过进行食品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预防食品中的有害物质或微生物的存在,确保食品符合相关法规的要求。
2. 食品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方法有哪些?食品检验中常用的检验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物理检验:包括外观、形状、颜色、气味等方面的检验。
- 化学检验:检测食品中的化学成分、添加剂、重金属残留等。
- 微生物检验:检测食品中的细菌、霉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存在。
- 毒素检验:检测食品中是否含有毒素,比如霉菌毒素、五环素类药物残留等。
3. 食品检验中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有哪些?食品检验中常见的食品安全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微生物安全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允许存在的微生物数量的限制。
- 重金属残留标准:对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残留(如铅、汞等)的含量进行了限制。
- 农药残留标准:规定了食品中农药残留量的限制。
-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对食品添加剂的种类、用量等进行了规定。
- 食品质量指标:对食品的物理性质、成分含量等进行了要求。
4. 食品检验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哪些?食品检验中常见的食品安全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细菌和病毒污染:食品中存在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或病毒(如诺如病毒、诺沃克病毒等)污染的情况。
- 农药残留:食品中存在农药残留,超过了安全标准。
- 霉菌毒素:食品中含有霉菌产生的毒素(如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的情况。
- 食品添加剂超标:食品中的添加剂用量超过了规定的安全标准。
- 重金属残留:食品中存在重金属(如铅、汞等)的残留,超过了安全标准。
以上是关于食品检验的一些常见问题及答案。
通过合理的检验方法和严格的监管,可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食品检验专业等级考试题库

食品检验专业等级考试题库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1. 食品中常见的微生物污染源不包括以下哪项?A. 土壤B. 水C. 空气D. 金属2. 食品检验中,pH值的测定通常使用以下哪种仪器?A. 滴定管B. pH计C. 显微镜D. 离心机3.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A. 气相色谱法B. 原子吸收光谱法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 高效液相色谱法4.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常用以下哪种方法?A. 紫外分光光度法B. 红外光谱法C. 质谱法D. 核磁共振法5. 食品中的重金属含量检测,通常采用以下哪种技术?A. 原子吸收光谱法C. X射线荧光光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6.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如苯甲酸盐,其检测方法不包括:A. 薄层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气相色谱法D.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7. 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菌落计数方法是什么?A. 稀释倒板法B. 直接计数法C. 显微镜观察法D. 电子计数法8. 食品中添加的色素,其检测方法不包括:A. 薄层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D. 原子吸收光谱法9.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B. 气相色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紫外分光光度法10. 食品中添加的甜味剂,如糖精钠,其检测方法不包括: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薄层色谱法D.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1. 食品检验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指标包括:A. 总菌落数B. 大肠杆菌群C. 金黄色葡萄球菌D. 沙门氏菌12. 食品中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A. 防腐剂B. 着色剂C. 增稠剂D. 甜味剂13.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A. 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D. 质谱法14. 食品中重金属的检测方法包括: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原子发射光谱法C. X射线荧光光谱法D. 紫外可见光谱法15. 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包括:A.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B. 薄层色谱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6. 食品检验中,pH值的测定可以使用滴定管进行。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判断

食品化学试题及答案判断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 食品中的蛋白质在加热时会发生变性,但这种变性是不可逆的。
()
2. 食品中的脂肪在氧化过程中主要生成醛、酮和酸。
()
3. 食品中的维生素C在酸性条件下比在碱性条件下更稳定。
()
4. 食品中的亚硝酸盐是一种致癌物质。
()
5. 食品中的果胶是一种非淀粉多糖,主要存在于水果和蔬菜中。
()
6. 食品中的酶活性在低温下会增强。
()
7. 食品中的防腐剂可以完全阻止食品变质。
()
8. 食品中的色素分为天然色素和人工合成色素。
()
9. 食品中的抗氧化剂可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
()
10. 食品中的矿物质元素对人体健康没有影响。
()
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食品检测技术考试试题

食品检测技术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列哪种方法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A 高效液相色谱法B 气相色谱法C 原子吸收光谱法D 红外光谱法2、食品中重金属检测常用的前处理方法不包括()A 干法灰化B 湿法消解C 微波消解D 萃取3、以下哪种试剂常用于检测食品中的亚硝酸盐?()A 对氨基苯磺酸B 盐酸萘乙二胺C 磺胺酸D 以上都是4、能检测食品中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是()A 平板计数法B 显微镜直接计数法C 比浊法D 重量法5、食品中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方法不包括()A 酶联免疫吸附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薄层层析法D 酸碱滴定法6、以下哪种仪器常用于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A 凯氏定氮仪B 干燥箱C 分光光度计D 酸度计7、不属于食品中营养成分检测的是()A 蛋白质B 脂肪C 维生素D 苏丹红8、检测食品中三聚氰胺常用的方法是()A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B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以上都是9、食品中酸价的测定通常使用()A 酚酞指示剂B 甲基红指示剂C 淀粉指示剂D 铬黑 T 指示剂10、以下哪种不是食品中防腐剂检测的项目?()A 苯甲酸B 山梨酸C 糖精钠D 苏丹红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食品检测中,样品的采集要遵循________原则。
2、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的经典方法是________。
3、气相色谱仪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检测系统。
4、食品中兽药残留检测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5、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
6、食品中铅的测定可以采用________法和________法。
7、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检测通常采用________法。
8、食品中甜蜜素的检测常用________方法。
9、检测食品中致病菌时,常用的选择性培养基有________、________等。
食品检验人员考试题库

食品检验人员考试题库
食品检验人员考试题库指的是用于测试食品检验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试题集合。
这些试题通常涵盖食品检验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食品微生物学、化学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食品检验人员考试题库的示例试题:
1.题目:在食品检验中,常用的微生物学检验方法有哪些?请列举出三种常
用的方法,并简述其原理。
2.题目: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是什么?请列举出三种常用的食品添加剂,
并简述其使用注意事项。
3.题目: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是什么?请列举出两种常见的重金属
污染源,并简述其对人体的危害。
4.题目: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有哪些?请列举出两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并简述其操作步骤。
5.题目:在进行食品卫生检查时,应注意哪些方面的卫生要求?请列举出三
个主要方面,并简述其重要性。
这些示例试题旨在测试食品检验人员对食品检验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通过解答这些试题,食品检验人员可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总结来说,食品检验人员考试题库指的是用于测试食品检验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试题集合。
这些试题涵盖了食品检验相关的各个方面,包括微生物学、化学分析、食品添加剂、食品卫生标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解答这些试题,食品检验人员可以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
食品毒理学考试试题

食品毒理学考试试题一、单选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食品毒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 食品中的有害物质B 食品添加剂C 食品卫生标准D 食品营养成分2、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食品中的天然有毒物质()A 河豚毒素B 霉菌毒素C 农药残留D 龙葵素3、毒物排泄的主要途径是()A 肾脏B 肝脏C 肠道D 呼吸道4、急性毒性试验中,LD50 表示()A 最大耐受剂量B 最小致死剂量C 半数致死剂量D 绝对致死剂量5、亚慢性毒性试验的染毒期限一般为()A 1 3 个月B 3 6 个月C 6 12 个月D 1 2 年6、致畸试验中,敏感期通常是在()A 着床前期B 器官形成期C 胎儿期D 围生期7、以下哪种方法不是用于检测食品中的农药残留()A 气相色谱法B 高效液相色谱法C 酶联免疫吸附法D 凯氏定氮法8、食品中重金属污染的主要来源不包括()A 工业“三废”排放B 农药和化肥的使用C 食品添加剂的滥用D 地质环境因素9、遗传毒性试验不包括()A Ames 试验B 微核试验C 精子畸形试验D 30 天喂养试验10、以下哪种食品添加剂在规定使用范围内是安全的()A 苏丹红B 三聚氰胺C 苯甲酸D 瘦肉精二、多选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B 有毒有害物质在食品中的含量C 有毒有害物质的毒性作用机制D 食品安全性评价E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2、影响毒物毒性作用的因素有()A 毒物的剂量B 毒物的接触途径C 毒物的联合作用D 机体的健康状况E 环境因素3、慢性毒性试验的观察指标包括()A 一般观察B 血液学检查C 病理学检查D 生化指标检测E 体重和食物利用率4、食品中常见的化学性污染物有()A 农药残留B 兽药残留C 重金属D 多环芳烃E 亚硝胺5、生物毒素主要包括()A 黄曲霉毒素B 镰刀菌毒素C 贝类毒素D 河豚毒素E 肉毒毒素6、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步骤包括()A 危害识别B 危害特征描述C 暴露评估D 风险特征描述E 风险管理7、食品毒理学实验中常用的动物有()A 小鼠B 大鼠C 豚鼠D 兔E 狗8、以下属于食品添加剂毒理学评价指标的有()A 急性毒性B 慢性毒性C 遗传毒性D 致畸性E 致癌性9、食品中放射性物质的来源有()A 核试验B 核事故C 放射性废物排放D 天然放射性物质E 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污染10、以下哪些是食品毒理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A 体内实验B 体外实验C 人群流行病学调查D 数学模型预测E 动物实验替代方法三、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所有的食品添加剂都是有毒有害的。
大学食品检测试题及答案

大学食品检测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食品检测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显微计数法B. 培养基法C. 免疫学方法D. 化学分析法答案:D2. 食品中添加的防腐剂主要作用是什么?A. 增加食品的口感B. 增加食品的营养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提高食品的色泽答案:C3.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食品添加剂?A. 着色剂B. 香料C. 防腐剂D. 维生素答案:D4. 食品检测中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包括: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红外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A5.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沙门氏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大肠杆菌D. 乳酸菌答案:D6.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酶联免疫吸附法D. 以上都是答案:D7. 食品中亚硝酸盐的检测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比色法B. 滴定法C. 电化学法D. 质谱法答案:A8.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不包括:A. 干燥法B. 蒸馏法C. 卡尔费休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D9. 食品中蛋白质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凯氏定氮法B. 比色法C. 滴定法D. 电泳法答案:A10. 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通常采用哪种方法?A. 索氏提取法B. 离心分离法C. 蒸馏法D. 红外光谱法答案:A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食品检测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A. 显微计数法B. 培养基法C. 免疫学方法D. 化学分析法答案:ABC2. 食品添加剂的主要作用包括:A. 增加食品的口感B. 增加食品的营养C. 延长食品的保质期D. 提高食品的色泽答案:CD3. 食品检测中常用的重金属检测方法包括:A. 原子吸收光谱法B. 紫外分光光度法C. 红外光谱法D. 质谱法答案:AD4. 食品中常见的致病菌包括:A. 沙门氏菌B. 金黄色葡萄球菌C. 大肠杆菌D. 乳酸菌答案:ABC5. 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通常采用:A. 气相色谱法B. 液相色谱法C. 酶联免疫吸附法D. 质谱法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食品检测中常用的微生物检测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试试题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30分)
1.霉菌自然界繁殖需要良好的环境条件,一般情况下需要氧气,适宜的繁殖温度为 25~30 。
2.黄曲霉毒素在波长365下显示不同的荧光,可根据该荧光分为两类,其中 B 类呈现蓝色荧光色, G 类呈现绿色荧光色。
3.黄曲霉毒素易溶于甲醇、丙酮,不溶于水、乙醚。
4.黄曲霉毒素在PH 1~3 的强酸性溶液中稍微有分解。
5.胺类化合物在酸性介质中,经亚硝化作用,易生成亚硝胺。
6.亚硝胺类物质的前体物质是亚硝酸盐类。
7.亚硝胺类物质检验时提取试样时需要用到水蒸气蒸馏装置。
8.国际上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是黄曲霉、二噁英、亚硝胺。
9.根据二噁英的毒性作用机制,国际上提出毒性当量因子因子来评价二噁英对健康的影响。
10.亚硝胺类物质包括亚硝胺和亚硝酰胺。
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苯并芘在碱性溶液中稳定,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
(√)
2.黄曲霉毒素在PH10~11的碱性溶液中能迅速分解。
( )
3.食品中二噁英的检测属于痕量检测技术。
( )
4.测定黄曲霉毒素时使用过的玻璃器皿可采用10%~20%的NaOH的浸泡过夜。
5.二噁英在体内不会积累,一般会排出体外,但摄入过多时会引起严重疾病。
( )
6.黄曲霉毒素测定时的标准品禁止使用固体。
(√)
7.在使用免疫亲和柱或固相萃取小柱时,可根据实验过程中的使用的提取溶剂进行柱子活化。
( )
8.苯并芘使用高效液相法测定其含量时,配用荧光光度检测器。
(√)
9.使用氮吹仪时应注意气流速度,避免溶剂蒸发时带走提取物。
(√)
10.食品加工过程中可加入维生素C减少亚硝胺的生成。
(√)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黄曲霉毒素测定过程中,试样净化时用到的柱子有( AB )
A.免疫亲和柱
B.专用固相萃取柱
C.分子印迹柱
D.色谱柱
2.N-亚硝胺测定过程中用到的氯化钠是( A )级试剂。
A.优级纯
B.分析纯
C.化学纯
3.测定苯并芘的主要方法有( ABCD )
A.薄层色谱法
B.荧光分光光度法
C.气相色谱法 D高效液相色谱.
4.下列属于苯并芘测定过程中注意事项的是( ABCD )
A.注意采样均匀性
B. 溶剂需蒸馏提纯
C.避免紫外光及阳光照射
D.凡接触过的玻璃仪器均应洗液浸泡
5.二噁英检测过程中,同位素稀释法相比于内标法和外标法具有哪些优点( ABCD )
A.检出限低
B.选择性好
C.特异性强
D.消除内标法和外标法响应不同所带来的误差
6.黄曲霉毒素测定过程中,超声振荡提取后可选择一下哪种方式净化( AD)
A.离心
B.定性滤纸过滤
C.定量滤纸过滤
D.玻璃纤维滤纸过滤
7.苯并芘测定时,可使用一下哪些方法进行净化。
(AC)
A.中性氧化铝柱
B.分子印迹柱
C.凝胶净化系统
8.二噁英检测过程中有哪几种提取方式。
( ABC )
A.索氏提取
B.液液萃取
C.加速溶剂提取
D.蒸馏
9.柱后衍生有哪些衍生方式( ABC )
A.碘或溴试剂衍生
B.光化学衍生
C.电化学衍生
10.二噁英的物理性质包括以下哪几点( ACD )
A.高熔点,高沸点
B.不稳定
C.高度的持久性
D.积累性
二、简答题(共40分)
1.在黄曲霉毒素测定中一般采用高效液相法-柱后衍生,什么是柱后衍生,柱后衍生的优缺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10分)
2.苯并芘的主要污染来源及防治措施(10分)
3.防止食品中亚硝胺致癌的方法。
(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