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东南西北》说课稿
《东南西北》说课稿

《东南西北》说课稿一、教材基本信息•书名:《东南西北》•作者:无•出版社:无•出版时间:无二、教材内容概述《东南西北》是一本关于地理知识的教材。
它主要介绍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地理位置、地貌特征、气候特点以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等内容。
本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人物故事、插图和地图等形式,帮助孩子们了解并记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具体特征和相关知识,培养孩子们的地理意识和方向感。
三、教学目标3.1 知识目标•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地理位置,能够正确找到东南西北的方向。
•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地貌特征,能够简单描述其特点。
•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气候特点,能够简单描述其特点。
3.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阅读地图和资料,获取相关的地理信息。
•能够简单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某一地区的特点。
3.3 情感目标•培养对地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合作学习能力,通过互动交流学习地理知识。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4.1 教学重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地理位置和特征。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气候特点。
4.2 教学难点•能够简单运用地理知识,解释某一地区的特点。
五、教学内容与方法5.1 教学内容5.1.1 东南西北的地理位置•通过地图和实物进行说明,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东南西北的方位关系。
•引导学生观察自然和人文地理景观,了解不同地区的特点。
5.1.2 东南西北的地貌特征•了解东南地区的沿海地貌、丘陵地貌等特点。
•了解西北地区的戈壁地貌、高原地貌等特点。
•了解东北地区的森林地貌、平原地貌等特点。
•了解西南地区的盆地地貌、山地地貌等特点。
5.1.3 东南西北的气候特点•了解东南地区的湿润气候、季风气候等特点。
•了解西北地区的干旱气候、寒冷气候等特点。
•了解东北地区的寒温带气候、季风气候等特点。
•了解西南地区的亚热带气候、高原气候等特点。
5.2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来介绍地理位置、地貌特征和气候特点等内容,帮助学生形象理解。
•地图分析法:通过分析地图,让学生掌握找到东南西北方向的技巧,并了解各个地方的地理特征。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东南西北》说课稿

二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东南西北》说课稿一、说教材。
《东南西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一课时。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会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路线图和方向,打下基础。
低段儿童对抽象知识的接受是具有相当难度的,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
二、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体验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培养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2、在指出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的条件下,会辩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3、知道地图上东、南、西、北的方向。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给定一个方向,学会辨认其余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难点:理解地图上规定方向的方法,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四、说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体验感知法五、说学法。
合作学习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学习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铺垫、导入新课1、师:同学们!大家回忆一下在一年级学习《方向与位置》的时候都学过哪些表示方向的词?生:上、下、左、右、前、后。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一些有关《方向与位置》的新朋友,生齐读。
师板书:《东南西北》。
二、授新课:1、师:在现实生活中你是怎样认识东、南、西、北的?大家说一说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2、师演示太阳升降的动画课件。
3、由儿歌帮助学生初步认识东、南、西、北。
4、老师当向导,分别来认识教室东、南、西、北。
5、让全体学生起立,面向太阳点点头,向西面给太阳落山说拜拜,向北面拍拍手,向南面招招手。
6、叫四名学生分别面对东南西北,说其它三个方向。
7、地图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8、绘制校园示意图,让四名学生分别将大门、教学楼、白色围墙、商店贴到墙上。
三、多种形式的练习:四、玩中拓展:师: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你该怎么办?1、借助《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课文认识东、南、西、北2、借助搬凳子游戏认识东、南、西、北。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1《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2.1《东南西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东南西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掌握图形的方向。
3.了解图形方向的表示方法。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方向感和观察力。
2.培养学生通过多种方式表示方向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东南西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图形的方向。
2.教学难点1.学生理解东南西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方向感。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学生全体朝南,教师问学生面对的方向是什么方向,引导学生回答“南”。
2.讲授新知1.引入概念和表示方法教师出示一张指南针,指着不同方向问学生,引导学生说出对应的方向,然后教师给出东南西北的概念及其简写方式。
2.练习确定方向教师让学生找到北方,然后进行其他方向的确定。
3.练习图形的方向教师出示各种图形,让学生看一下这个图形的方向。
4.解决问题教师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从南向北走需要走多少个方向?从东向西走需要走多少个方向?从西向南走需要走多少个方向?3.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练习。
4.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重点。
四、教学评价1.教师通过练习册上的练习和课堂练习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2.教师通过与学生互动交流来评价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板书设计东南西北→↓←↑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东南西北的概念和表示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方向感和观察力,但是,也有一些学生掌握不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强。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东南西北》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二年数学下册《东南西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东南西北》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方向,学会辨别左右的方位,能够运用方向的相对性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简单的图形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感受方向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对简单的方向有所了解,但左右方位的辨别还不够熟练,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辨别左右的方位,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辨别左右的方位,理解方向的相对性。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方向的相对性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导学生感受方向的相对性。
2.游戏教学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辨别左右的方位。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方向的理解。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方向板、卡片、课件等。
2.学具:学生自带玩具或物品,用于辨别方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场景,如公园、学校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方向。
例如,出示一张公园的图片,问学生:“如果你在公园的东边,你的右边是什么方向?”学生回答后,教师给予肯定。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方向板,让学生认识左右的方位。
通过示范,让学生明白方向的相对性。
例如,教师拿着方向板,问学生:“我现在面对北方,我的左边是什么方向?”学生回答后,教师转动方向板,让学生观察左右方位的变化。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游戏,运用方向的相对性。
例如,学生A面对北方,学生B面对南方,两人相距一定的距离。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东南西北》教案

-使用直观教具和模型来帮助学生形成对方向的具体感知。
-设计互动游戏和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体会方向的相对性和应用。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看到方向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针对不同的学习难点,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逐步克服困难。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方向的辨别方法和方向的相对性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图示和实际场景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方向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校园内找到某个特定的地点。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方向辨别游戏。这个游戏将演示如何利用周围环境来判断方向。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东南西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辨别方向的情况?”比如,当你们在公园玩耍时,是否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方向的奥秘。
其次,在实践活动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运用方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还是显得有些拘谨。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对方向知识的应用还不够熟练。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我考虑在以后的课堂中增加一些类似“寻宝”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不断练习和巩固方向知识。
此外,小组讨论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和思考能力。他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讨论,并提出自己的观点。不过,我也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想法不够自信。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东南西北》说课稿9篇

《东南西北》说课稿9篇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二年级上第五单元中的《东南西北》一课,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这一课,是在学生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学习的。
这部分内容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体会和掌握知识,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为此我确立了本课的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生活情境学习辨认“东西南北”,用方位词介绍物体所在的方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能识别地图上的方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3、依据目标明确了本课教学重点根据生活经验学习辨认“东西南北”,用方位词介绍物体所在的方向。
能识别地图上的方位。
4、教学难点:实现从立体——平面——立体的转化,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二、说学生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现实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获得并应用新知,体会数学的现实性,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信息技术应用策略:本节课使用信息技术的必要性是因为信息技术在本课中体现如下特点1)多重感官刺激;(2)学生全员参与,凸显个性化差异(3)使用方便,易于操作;(4)师生交互性强。
四、说过程:本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探究”的教学模式,并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问题现实化”理念和支架式教学理论确立了如下教学思路: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2、联系生活,探究新知3、巩固新知,形成能力4、归纳总结,拓展延伸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激趣导入通过播放动画:思思在野外旅游迷了路。
在“我们应该怎样来帮助她”这样的情境中,学生感受到认识方向的重要性,从而情不自禁地向往、关注、投入。
第二环节:联系生活,探究新知1、(辨方向)在问题的驱动下。
学生在电脑上输入他所知道的辨认方向的方法,通过计算机判断、提示及时反馈给学生,通过多媒体广播软件在屏幕上显示,起到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回忆起关于方向的已有知识、经验,也使教师了解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东南西北》说课稿[名师]
![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东南西北》说课稿[名师]](https://img.taocdn.com/s3/m/a10faea483d049649b66583a.png)
《东南西北》说课稿各位老师,我今天的说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 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一个教学内容《东南西北》,在教材第58—59页。
教材分析:本教材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事物的位置。
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与以前所学过的前后左右上下位置关系有一些区别,也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用。
东南西北在自然界或地图中运用较多,但两种方式都是一种相对位置关系。
教材分为二个部份,一是让学生认识生活中的东南西北,二是知道地图上表示方向的方法。
本课内容原是社会课中五年级才学习的知识,现在安排在二年级,这对于才入学一年多的小朋友来说,确实存在一定的难度。
但是本节课并非单纯进行知识点的讲授,而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通过亲自实践来体会和掌握知识,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前后左右上下六种位置关系,已有一定的学习位置知识的初步经验,能够初步掌握所学知识的要点和技能。
但作为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的逻辑鉴别能力还不是非常准确,在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注意区分两种位置描述方式的区别,避免混淆。
教学目标:1、学生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东、南、西、北中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位置。
2、学生能通过活动辨认并描述实际生活中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形成数学技能。
3、使学生了解地图上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学生在辨认方向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
教学重点:1、确立“东”方位。
2、结合具体情境能在给定一个方位的情况下辨认出其它三个方位。
教学难点:1、结合方位描述周围的事物。
2、从实景中的方位感转移到纸面上的方位感。
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卡片“东、南、西、北”。
3、图片“太阳”。
4、 8个小动物头饰。
5、作业单。
《东南西北》说课稿

《东南西北》说课稿《东南西北》是一本适合三岁以上儿童的启蒙绘本,作者是中国知名儿童文学作家乌灵庙。
本书通过四个方向的描写,引导幼儿了解和认识东南西北的概念,以此培养幼儿的方向感和空间认知能力。
本书的内容生动有趣,图文并茂,适合在幼儿园、家庭等场景中使用。
本次说课旨在通过介绍本书故事情节、核心素材、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引导幼儿在阅读本书时从多个方面进行思考和学习,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方向辨别能力。
一、故事背景和情节《东南西北》是一本以中文简单的词语和有趣的绘画来呈现的启蒙绘本,以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核心,通过四个小动物的趣事来引导幼儿认识和理解方向和空间。
故事的开头,四个小动物——棕熊、绿豆鳄、红猴和黄鹿——分别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上玩耍。
接着,作者通过丰富的图文描绘,让幼儿感受到了不同方向环境和气候的区别,如东边有日出的美景,南边有海洋的浩瀚,西边有夕阳的美丽,北边有雪地的寒冷。
最后,四个小动物相互帮助、团结友爱,一起回到了彼此原来的家。
二、教学目标1. 认识和掌握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概念;2. 培养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方向辨别能力;3. 通过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团结友爱精神。
三、核心素材1.《东南西北》绘本;2. 方向指示牌(东南西北);3. 描绘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图片或场景;4. 手工制作的小动物玩偶。
四、教学方法1. 故事导入法:通过向幼儿展示《东南西北》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联想和猜测本书的内容;2. 图片展示法:通过展示描绘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图片或场景,让幼儿感受到不同方向的特点;3. 观察法:让幼儿观察《东南西北》绘本中的插图,寻找和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表现;4. 实物体验法:使用方向指示牌,让幼儿模仿和指示不同方向;5. 手工制作法:引导幼儿制作小动物玩偶,增加幼儿对故事角色的情感认知。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东南西北》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联想和猜测本书的内容。
2. 故事讲解:教师根据绘本内容生动讲解,引导幼儿跟随故事情节,认识和理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东南西北》说课稿
刘山教学点陈有绪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东西南北》。
2.教材简析:《东南西北》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起始课。
本课通过对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简单认识,帮助学生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并为进一步学习路线图奠定基础。
从小学会正确的辨别方向,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对人的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学好本课的意义自然不言而喻。
3.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创设,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位置,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2)借助现实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能积极参加数学学习活动,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与交流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4.(1)教学重点:给定东南西北中的一个方策,能准确辨认其余三个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位置。
5.教学难点:辨认现实生活中的方向。
二、说教法
本次教学活动以游戏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交流互动、游戏活动等既生活实际又具有实践趣味性的方式构建新知。
融观察实践、交流、合作等学习方法为一体,注重学习方法和气探究。
三、说学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加强同生活的联系,所以,我们强调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因此,本节课我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发现---实践---迁移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发现能力,还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使学生全身心地设入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四、说教学过程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游戏活动,导入新课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一开始,我就抓游戏住学生喜欢游戏的心理,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的完成“上下、左右、前后”的复习。
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举又为下面的学习做好了知识铺垫和心理准备。
(二)实际观察、感受方位
在这一环节我主要是从“你知道太阳从哪个方向升起来的吗?你是怎么找到东的?你还能找到其它三个方向吗?”从而引导学生自己观察,辩认学校的四个方向,并和同伴找一找,说一说这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
最后让学生随意转身,面向各个方向指指
说说。
如“我面向东,我的后面就是西,左面是南,右面是北”等。
在这一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智慧,体现了学生和合作与互助,培养了探索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