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训练题
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100附解析

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100附解析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
灯塔刘建超父亲名字叫海,名字叫海的父亲当兵前从来没有见过海。
给父亲起名叫海的爷爷也没有见过海。
父亲曾问过爷爷,海是什么?爷爷指着村子里几亩地大的池塘,说,江河湖海都是水,这池塘就是海。
去,下海耍吧。
父亲光着屁股在池塘里扑腾,那时他以为,天下有水的地方就是村里的这一方池塘。
父亲参军,跟着部队南下。
首长问,你们谁能爬山?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从小就上山放羊砍柴,每天翻山越岭如走平地,没啥说的!首长又问,你们谁会游泳?父亲把手举得高高的,我会。
村里的海,我能一口气扑腾几个来回。
没啥说的!父亲的两个没啥说的让父亲变成了一名海军。
他以为海军就是上舰艇,开着军舰像开着坦克车一样。
父亲被派去学习航标灯和柴油发电机的维护和保养。
他学得很快,成绩也好。
学习结束,他被分配到远离大陆的小岛上,岛上只有他一个人,日夜守着航标灯。
排长对父亲说,这个小岛你就是岛长了,所有活着的东西都归你管。
岛上活着的东西就是空中的海鸟,海滩上的海龟、螃蟹。
排长说,守护好航标灯就是守护好祖国的领土。
能看到航标灯的地方都归你守护,小海,你要自豪呢。
父亲很自豪。
父亲每天的日子就是在小岛上巡逻,给航标灯添加柴油。
父亲从没有一点儿失落。
日子单调枯燥,父亲却喜爱上了这座小岛。
父亲说,守岛的日子里,他真的学会了在大海里游泳,学会了钓鱼,学会了和海鸟说话。
寂寞的时候,父亲就给母亲写信,每周来岛上送给养的船就成了他们传书的鸿雁。
父亲的书信封封都是海岛的说明书,岛的静、岛的动、岛的趣、岛的乐,没有半句岛的苦、岛的累。
他告诉母亲,坐在礁石上可以看到水中的游鱼,扎个猛子可以捞出红薯大小的海参,晚上睡觉,都会有螃蟹来敲你的柴门。
母亲被父亲的描绘给迷住了,带着红薯干、炒花生到了海岛。
母亲上岛的日子遇到了风浪,母亲被颠簸得把胆汁都吐出来了,船还是靠不了岛,只是依稀地看到个人影在挥手。
母亲没有上岛,她死心塌地要嫁给父亲。
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复习题及答案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小杜果[土耳其]苏阿德·得尔威希①老太太弯下腰对小杜果温柔地说:“来吧,小宝贝,上我家去吧,你可以在花园里玩,那儿有的是李子,你随便吃多少都行。
”②小杜果惊讶地看着这个老太太。
这是阿依色奶奶,她就住在隔壁的那所小白房子里,房子前边,有个小小的花园,花园当中有棵大李子树。
③小杜果知道阿依色奶奶不喜欢小孩,孩子们一走近李子树,她就冲着他们大声嚷嚷,要不就用她那根老不离手的大棍子吓唬他们,把他们轰走。
④可是今天她怎么啦?变得这么温柔,几乎是慈爱了。
⑤这简直不能使人相信。
说真的,今天,从爆炸袭击发生以后,一切事都没法叫人相信,一切全跟平常不一样。
⑥爆炸以后,军火工厂的汽笛长鸣着;人们都从房子里跑了出来,涌到工厂的大门口去了。
在这些平常上工的时候很少看见人影的街道上,那时忽然有了很大的骚动。
⑦家里来了好多陌生人,他们的脸都是很苍白而又难过的样子,有些女人甚至在啜泣着,这是为什么呢?小杜果想不出。
⑧阿依色奶奶把杜果的小手握在她的手里。
对这个,杜果觉得不大舒服,当他在阿依色奶奶身边走下台阶的时候,他喃喃地自语:“我已经够大了,能自己下去,干吗还领着我?妈妈从来不这样。
…她知道我已经长大了。
”⑨啊,妈妈!……当想到她的时候,小杜果觉得鼻子有点发酸…他妈妈今天晚上从工厂下工回来的时候,他要把阿依色奶奶请他上她那儿去玩,去吃李子的这件了不起的事告诉她…妈妈一定会因为他而骄傲的。
⑩小杜果忽然间变成一个惹人注意的目标了,所有挤在房子里和小路上的人都那么注意他,有的抚摸他的长头发,有的轻轻地拍拍他的小脸蛋,有的还拥抱他,路角上那个卖杂货的还给他一大块巧克力糖。
⑪杜果十分满意于自己的显要地位。
⑫花园里起风了,那棵李树孤零零地站立在角落里,挺老实,挺安静,几乎是一动不动的。
小杜果一个人坐在花园的台阶上,那只小狗又碰到了小杜果,似乎很满意,快活地摇着尾巴,要和杜果一块儿玩。
高中语文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曹石匠三石曹石匠,说是石匠,其实是个小包工头。
至少曾经是。
也就几年前,在村里也算是先富起来的那部分,如今却沧落为贫困户,着实让人唏嘘。
其实当初贫困户识别的时候,曾石匠并没有主动申请。
村民代表商议时,有人就提出曹石匠应该算一个,引起大家的附和。
也有人担心,说曹石匠那人,你要将他评为贫困户,人家还不一定乐意呢。
果不其然,上门征求意见时,曹石匠还真不答应。
可再商议时,村民代表们仍坚持,只得再次上门,还找了几个跟曹石匠关系好的一起去做工作。
好说歹说几个来回,曾石匠这才勉强点了头。
不肯当贫困户的,不是说没有,但至少,我是第一次遇见。
也许是因为这,我对曹石匠有了兴趣。
驻村那阵子,便经常去曹石匠家,不只是上户调查宣传政策,还聊天。
聊得多了,发现与村里其他人相比,曹石匠还真有些不一样,虽然文化程度不高。
却有些见地,属于聊得来那种。
傍晚时分,两个人坐在曹石匠家的小院,泡一壶茶,天南海北的。
也聊些村里的事,村里的风土人情,或是家长里短。
也聊起过曹石匠的人生经历。
别以为曹石匠仅仅会做石匠,种水果也是相当在行的。
屋前屋后种了各式水果柑桔、黄桃、葡萄,还有柚子,时常能就着新鲜水果品茶,那滋味相当的惬意。
当然,茶叶是我带去的,不然他家那迎风飘扬的茶叶沫子,还真对不住屋后那汪清泉。
曹石匠没读多少书,初中没毕业就跟着长辈学石匠手艺。
曹石匠有天赋,没几年长辈们就甘拜下风了。
成年后,曹石匠不满足于做些小工赚几个工钱,便外出打工去了。
仗着精湛的手艺,在上海、杭州等地扑腾了好些年,带着几十万块钱回了家乡,注册了一家建筑公司,做些修桥铺路的小工程,过得也算逍遥自在。
然而好日子却在镇完小学生寝室建设项目中,突然坍塌。
项目总额不大,不过一百来万,眼看房子封顶,却发现建筑材料有问题,水泥钢筋不符合标准。
材料采办是小舅子负责的,细一追问,却是小舅子吃了回扣,坑了姐夫。
高中语文 高考复习 现代文阅读——小说 专题训练(301-400篇) 含答案解析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专题训练(301-400篇)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背叛余显斌将军派人下山去找粮。
多少天了,我们断了五谷,只有吃皮带,吃草根。
总之,能吃的东西我们都吃了,除了石头和树木外。
将军挠着后脑勺说,不行,得弄点粮食,不然的话,咋打仗?王老蔫一听,扶着树干站起来,自告奋勇道,我去。
将军打量了一下他,问道,你去?王老蔫点点头,告诉我们,他熟悉路,就像熟悉自己的手指。
我给将军眨了下眼,背过王老蔫,悄悄告诉将军,这小子又胆小又怕吃苦,什么时候这么勇敢过?不可信。
将军瞪大眼睛问,啥意思?我叹口气说,打败之后,本来就有些人心不稳。
我绝不是危言耸听,最近一段时间,在敌人的穷追不舍和大雪封山的情况下,有一些软骨头的战士,受不了苦,带着枪悄悄下山,投靠敌人,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我不得不小心,不得不提醒将军,尤其对于王老蔫这样的人,不可不防。
可是,将军最终没有接受我这个参谋长的建议,还是派出了王老蔫。
现在,打败后跟在将军身边的人也就十几个了,他们都是外地人,对于当地情况很生疏。
也只有王老焉是这儿的人,路熟。
王老蔫接受任务,敬了个礼,走了。
按照约定,第二天早晨王老蔫得赶到这儿。
可是,天亮了,太阳照亮了雪野,仍不见王老蔫回来。
我很是担心,告诉将军,得赶快转移,我怀疑王老蔫这家伙出了问题。
我分析,这小子路熟,不会出别的事,如果要出事,也一定是投敌。
将军摇着头说,再等一下。
将军自言自语,这个王老蔫,是不是让什么事耽搁了?这一等,我们就等来了日军,一队黄乎乎的小鬼子,拿着枪向这边走来。
当头一人,正是王老蔫。
将军骂一声,软蛋,果然带着小鬼子来了。
说完,暗令十几个人赶快趴下,藏身雪里,做好战斗准备。
我们趴在那儿,一动不动。
王老蔫渐走渐近,能看清他脸上的笑容了。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训练题

⾼中语⽂⼩说阅读训练题 ⼩说的容量较⼤,它可以细致地展现⼈物性格和⼈物命运,可以表现错综复杂的⽭盾冲突,同时还可以描述⼈物所处的社会⽣活环境。
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中语⽂⼩说阅读训练题以供⼤家学习。
⾼中语⽂⼩说阅读训练题(⼀) 两年前陈阵从北京到达这个边境牧场插队的时候,正是⼗⼀⽉下旬,额仑草原早已是⼀⽚⽩雪皑皑。
陈阵被安排住在毕利格⽼⼈家⾥,分配当了⽺倌。
⼀个多⽉后的⼀天,他随⽼⼈去⼋⼗多⾥外的场部领取学习⽂件,顺便采购了⼀些⽇⽤品。
临回家时,⽼⼈作为牧场⾰委会委员,突然被留下开会,可是场部指⽰那些⽂件必须⽴即送往⼤队,不得延误。
陈阵只好⼀⼈骑马回队。
临⾛时,⽼⼈将⾃⼰那匹⼜快⼜认家的⼤青马,换给了陈阵,并再三叮嘱他,千万别抄近道,⼀定要顺⼤车道⾛。
刚登上⼀道⼭梁,遥望⼤队驻地的查⼲窝拉⼭头,他⼀下⼦就把⽼⼈的叮嘱扔在脑后,率性地放弃了绕⾏⼆⼗多⾥地⾛⼤车道的那条路线,改⽽径直抄近路插向⼤队。
天越来越冷,⼤约⾛了⼀半路程,太阳被冻得瑟瑟颤抖,缩到地平线下⾯去了。
陈阵忽然⼀阵颤栗,⼼⾥有些莫名的紧张——他怕⼤青马迷路,怕变天,怕暴风雪,怕冻死在冰雪荒原上,但就是忘记了害怕狼。
快到⼀个⼭⾕⼝,⼀路上⼤青马活跃乱动、四处侦听的⽿朵突然停住了,并且直直地朝向⾕⼝的后⽅,开始抬头喷⽓,步伐错乱。
当陈阵猛地转头向⼭⾕望去时,他⼏乎吓得栽下马背。
距他不到四⼗⽶的雪坡上,在晚霞的天光下,竟然出现了⼀⼤群⾦⽑灿灿、杀⽓腾腾的蒙古狼。
全部正⾯或侧头瞪着他,⼀⽚锥⼦般的⽬光飕飕飞来,⼏乎把他射成了刺猬。
后来,陈阵跟毕利格详细讲起狼群当时的阵势,⽼⼈⽤⾷指刮了⼀下额上的冷汗说,狼群⼋成正在开会,⼭那边正好有⼀群马,狼王正给⼿下布置袭击马群的计划呢。
幸亏这不是群饥狼,⽑⾊发亮的狼就不是饿狼。
陈阵强撑着⾝架,端坐马鞍,只⽤眼⾓的余光紧张地感觉着近在侧旁的狼群。
他知道蒙古草原狼的速度,这⼏⼗⽶距离的⽬标,对蒙古狼来说只消⼏秒钟便可⼀蹴⽽就。
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100附解析

高中语文小说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100附解析一、小说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麦子刘庆邦建敏是福来酒家的门迎。
她上身穿的是掐腰中式褂子,下面是黑色长裙,加上门口有几级台阶,建敏的身材显得很高挑。
可老板说,她的笑应该自然些。
她对自己的笑没法作判断,哪样儿算自然,哪样儿算不自然呢?在洗手间里,她对着镜子笑了ー下,又笑了ー下,笑着笑着,眼泪就浸出来了。
老板是建敏的姑姑。
姑姑说,要是吃饭的客人太少,当老板的就赚不到钱给她们发工资。
在福来酒家的错对过儿,开着另外一处酒家。
建敏注意到了,人家的门迎是两个,人家穿的是粉红缎子的旗袍,上面花花朵朵,打眼得很。
每到用餐时间,那间酒店的人总是比较多,这让建敏有些烦恼。
她想,是不是自己当门迎当得不好。
一天晚上,她把她的想法跟姑姑说了。
姑姑说,好孩子,你当得很好。
建敏的眼睛一下子就湿了。
门前街道刚翻修过,酒家门前还砌了两个花池,建敏一抬眼就把花池里的新土看到了,黑油油的,绒乎乎的。
也许秋天不是种花的手节,花池一直空着。
花池空着,建敏心里也空着。
建敏把池子里的细土用手攥过,一攥就春蚕一样在手心卧成一条。
建敏闻了闻,苦盈盈,甜丝丝,还有那么一点腥,是熟悉的那种味道,一下子就吸进肺腑里去了。
别人不种,她来种点什么不行吗?这个念头一撞,建敏心里就跳起来。
她打算种的是小麦。
别人家孩子到远方打工,父母都是为孩子包一把土,建敏的爹包的是小麦。
爹说,麦子是你种出来的,想家了,你就闻闻。
建敏点点头,没有说话。
那天一大早,弟弟建根还没睡。
她来到床前,叫着建根,我走了,你跟爹在家好好的。
她叫得声音发颤,建根还是没醒。
她把手伸进被窝里,弟弟的小身子瘦瘦的,脖子里涩拉拉的。
她的眼泪再也包不住,呼地流了出来。
娘死那年,弟弟オ一岁多,是她把弟弟拉扯大的。
她代替娘的职责,把弟弟管得很严。
有一次弟弟没完成作业,她抓过弟弟,打得很厉害。
弟弟叫着,姐,姐,别打了!她说,你不好好学习,就得打!她后悔不该那样打弟弟,心疼得差点哭出声来。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小说阅读专项练习(共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专项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下雨天出门远行沈婧懿多年以后,每当他站在火车站的大门口,总会想起他拖着行李箱独自去远方的阴雨绵绵的那个下午。
那天下午,他收拾完上路必需的行装,就坐在光秃秃的床板上拨弄着他的木吉他,用自己很欣赏的嗓音动情地自弹自唱了一首Five hunDreD miles,然后背上吉他,拖着行李箱出门了。
天在下雨,让原本就显得有些悲壮的远行更添了一份凄凉。
他没打伞,远游的游子不需要这些,他的行囊尽可能地轻便,能扔的东西他一件也没留下。
他就这样走在大街上,头也不回。
雨不大,缠绵如丝,像是故土在对他恳切地挽留,轻轻柔柔飘落在他的头发上,于发梢积出细小的雨珠连成网,将他的薄外套淋得到处是深浅不一的痕迹。
天阴阴的,压下来,世界晦暗。
透过这迷离的雨雾,他恍惚看到路上的行人向他迎面走来,汇成浩荡的人潮,或者说,是他感到自己正孤独地在人潮中逆流而行。
“我要去哪里?”他脑海里忽然冒出这个问题,但他马上清醒过来,他要去赶公交,去火车站,去寻找诗和远方。
诗和远方,多么诱人的字眼,那里春风十里,鲜花遍地,阳光从枝叶间斑驳落下,湖面静若碧玉。
那里到处回旋着传说中的天籁,人世间的一切美好,就种植在人们的房前屋后。
彼时正是十一月,冬寒料峭。
他站在公交车站台上,缩着脖子,手插口袋,望着坑坑洼洼的马路,内心茫然。
雨越下越大,雨珠一串串沿着站台的棚檐滴落下来,形成一片雨帘,将他包围在里面。
跳跃的雨滴跌入积水成洼的路面,了无痕迹。
水不动就死了,死了的水会变臭变脏,失去鲜活的灵魂。
破旧的公交车终于摇摇晃晃地来了。
门打开的那一刻,他真想扭头回去。
车上乌泱泱地挤满了人,污浊的空气冲出车门,巨浪一般朝他扑面而来,天地间雨的清新与惆怅顿时消失全无。
他犹豫了好一会儿,最终在司机不耐烦的催促声中上了车。
的确,像这样的雨天,这样坑洼不平的马路,错过了这班车,谁知道下一班什么时候再来,有没有下一班都是个问号。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题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题在高中语文学习过程中,做好阅读题的练习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高中语文小说阅读题以供大家学习。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题(一)古镇上出现第一个照相师傅时,慈禧老佛爷还没死。
这老东西看见火车,连叫“妖怪”。
那个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就是在这个背景之下来到古镇的,他也带来了一个“妖怪”——一个黑匣子。
这匣子会“砰砰”地起火冒烟,发出刺眼的镁光。
老外看见古镇的美景,一边摇头晃脑地喊“OK”,一边拿着它东扫西瞄。
那黑家伙咔嚓咔嚓地响着,仿佛要把整个古镇吃进去。
古镇人惊慌失措,人人避之犹恐不及。
只有小五子他太爷不怕。
他主动上前搭讪,还为他充当向导。
老外就用生硬的中国话给他讲照相的道理,教他如何冲洗照片。
老外在镇上住了几日,一个可怕的谣言开始流传。
都说那黑家伙会抽人血,说如果给那家伙照上,你的魂灵就会被老外带走。
镇上的几个头人一商量,这天夜里,一伙蒙面人便冲进老外的住处,把他痛打至死。
在混乱之中,小五子的太爷取走了老外的照相机及照片,藏了起来。
过了些年,小五子的太爷开设了古镇第一家照相馆。
他除了给人照相外,也喜欢像那个老外一样到处拍摄,把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定格下来。
接着,小五子的爷爷子承父业,也积累了许多古镇的老照片。
到了小五子爸爸这一辈,情况有点不妙,因为一场红色风暴席卷而来。
这个时候,小五子他们家的老照片已经分门别类堆满了一间屋子。
小五子当时只有十几岁,他经常偷偷潜入这间屋子,翻看那些老照片。
照片上奇异的风景和人物,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忽然就有人说他家里藏满了“封资修”大毒草。
小五子的妈妈非常害怕。
这天她乘小五子的爸爸不在家,就让小五子协助她搬出一捆捆照片,用它点火做饭。
正烧着,小五子的爸爸回来了。
他一看,撕心裂肺一声大叫,一脚踢翻了正在烧火的小五子,又把做饭的老婆暴打一顿。
小五子似懂非懂地听爸爸说:这些老照片记载的就是古镇的历史,价值连城。
咱就是丢了性命,也要保护好。
当天夜里,全家人一起行动,转移那些老照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桥绝唱
李培俊
天成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
大年二十九上午,天成刚从南方收了一笔货款回来,到家后就觉得身体有些不适,心脏时而擂鼓一样嘣嘣跳得一下比一下快,时而又扑腾扑腾慢了下来。
老伴儿铺好床,让他躺下,又在他背后垫上枕头。
天成就要睡着的时候,村里唱戏的锣鼓家伙敲响了,天成一翻身就爬了起来,穿上鞋就往外走。
老伴儿说:“你就不能在家消消停停地歇一会儿?唱了几十年了还没唱够?”
“天成唱戏会有唱够的时候?”天成说,“你不知道,那个演秦琼的角儿把秦二哥唱成
四不像了。
”
天成是远近有名的戏迷,不敢听见锣鼓家伙响,不敢听见板胡、二胡吱扭。
一听见人就没了魂儿。
正在地里锄庄稼,锣鼓家伙一敲,锄头往庄稼地里一扔,就往戏台上跑;正吃饭
哩,听见弦子拉过门儿,把饭碗往桌上一放拔腿就走。
土地承包那年,生产队分割财物,那
些唱戏的行头分不下去,给谁谁不要。
天成就和队长商量,拿一头壮牛换回了唱戏的行头。
为此爹娘和他怄了半月闲气:“你就守着那中看不中吃的玩意儿过日子吧!让它们给你拉犁拉耙吧!”
天成生就唱花脸的料,他演的秦琼秦叔宝十里八村都很有名气。
扮相好,唱腔好,做功也近乎专业水平,叫板上场,往往都是碰头彩,掌声叫好声压过了锣鼓大钹。
可是近两年,天成已经风光不再。
村里人都觉得,生活中的天成和戏里的天成不一样了,
现在的天成和过去的天成也不一样了。
以前的天成,戏里戏外都是肯为乡亲们两肋插刀的英
雄好汉:刚当支书没多久,就领人修通了通往县城的公路,开山凿石,脚面砸肿也不离开施工现场。
接着,他又组织村民在东岗山平整出一个千亩果园,栽种苹果、梨枣、山楂,分给
各家经营管理。
嘟噜成串的果子,把大家的腰包撑得满满当当。
坏就坏在天成建了自家的果品加工厂。
那一年,水果不好卖了,各家的水果都是卖一半扔一半,入了冬天,湖桥村还弥漫在水
果腐烂的酸甜之中。
大家就埋怨天成没把项目看准,坑了一村的老少爷们儿。
起初,还有人
为天成说话,劝那些怨天尤人的人家:支书也没长前后眼,能前算八百年后算八百年?毕竟,
他让湖桥富了这些年了。
也就是这时候,天成建了自己的果品加工厂,把大家卖不掉的苹果、梨枣、山楂加工成果脯果醋,卖往天南地北,赚了一笔又一笔。
于是,人们便怀疑天成,领人修公路也好,建这个千亩园也罢,其实是为他自家的果品
加工厂铺垫,是为自家挣钱夯基础。
人们再见天成,便没有多少好气,连面子上那点招呼也敷衍不出来。
村里唱戏,招呼也
不给天成打,自然就在情理之中了。
天成却不请自到。
他去的时候正是半下午,冬天的阳光软绵绵的,天成的脸上便像镀了一层金子,黄黄的。
有义就说:“支书,你还来唱戏?你的戏已经唱得很有水平了,跟真的
一样,我看就算了吧。
”
天成岂没听出话里的另一层意思?也知道船在哪湾着。
但他不在乎,浅浅一笑,把正上妆的“秦琼”拨拉到一边,说:“还是我来吧。
”
天成到底没能把这出戏唱完。
虽然,天成扮相依然利利索索,虽然,天成唱得字正腔圆,可就是没人喝彩,锣鼓家伙敲得少气无力,梆子专往牙上敲,老也跟不上趟,对打的时候,
演敬德的有义使的双鞭,劈头盖脸便往头上罩。
虽不至于伤了天成,但那份重量,要挡开它们却也颇费气力。
就是这时,天成一头栽在戏台上。
天成的丧事办得冷冷清清,大部分人家躲得远远的,实在碍不过平时情面的几户人家,
在灵堂草草焚上几张纸,掉头走了。
打墓时,村主任福海出了东家进西家,求爷爷告奶奶,
就是把人叫不到地里。
这个说要去丈人家走亲戚,那个说要约朋友喝酒。
福海火了,颤抖着
敲响了那口弃置多年的铜钟。
人到齐后,福海扯起嗓子就骂:“你们这些人,良心都叫狗给吃了,嗯?天成支书可是为咱湖桥累死的呀!”
“说他是为挣钱累死的还差不多!”有义嘟囔一句。
“你说啥?”福海伸手给了有义一巴掌,“放你娘的屁!你知不知道?天成支书这个果品加工厂是给咱村里办的!他怕看不准,办瞎了,带累乡亲,用自家房产作抵押贷款……现
在销路打开了,赚钱了,年前把厂子转到了村委名下,这两年赚的二百多万元,一分不少都
在村里账上存着……”
人们如梦初醒,知道冤枉了他们的支书,便哭着,在天成灵前跪成黑压压一片。
正月十五,湖桥村又唱了一出戏,是铁妮主演的《大破天门阵》。
他们是专门唱给天成
支书看的。
一大早,福海让人把罗圈儿椅绑上两根抬杆,垫上棉垫,又在上面铺了一块红绸布,然后,把写有天成名字的牌位恭恭敬敬安放妥当,抬到戏台下正中间。
左边是村主任福海,右边是天成支书的老伴儿,后面是湖桥村三千口村民。
铁妮虽已有七个月的身孕,用生布缠了腰身,扮相依然娇俏可人,一招一式,把那个穆家大小姐演得惟妙惟肖。
戏演过半,铁妮的眉头突然皱成疙瘩,接着蹲下身捂住肚子,再接着,戏台响起一阵婴
儿的啼哭。
声音高亢、洪亮,搅得戏台上下骚动不安。
村里人都说:这孩子是天成支书托生
的,他不想离开湖桥的老少爷们儿呀!
于是,铁妮生下的孩子就取名叫天成。
这名字是全村人起的。
但不知道这个天成长大了会不会也像天成支书那样喜欢唱戏。
(选自《小小说选刊》,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A.村支书天成是个铁杆戏迷,他不但喜欢听戏,而且自己唱戏的水平也很高,胜过了专业水平,通常他一上场,就会赢得人们的称赞。
B.文章首段“天成支书不该再唱这出戏的”一句一段,引人入胜同时也早已为天成死在舞台上埋下伏笔。
C.小说构思精巧,先写天成带病唱戏,接着插叙天成对戏剧的痴迷,引出村民与天成的矛盾冲突,最后情节陡转,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D.小说文笔质朴平实,将极为现实的人情冷暖穿插于故事其中,厚重耐读。
E.小说寓意深远,既赞扬了天成一心为民的大公无私的崇高精神,也揭露了村民一味猜忌的人性弱点,同样警醒了像村民一样的人。
2.小说以“湖桥绝唱”为主题,有何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天成抱病去听戏时,文中这样描写道:“他去的时候正是半下午,冬天的阳光软绵绵的,
天成的脸上便像镀了一层金子,黄黄的。
”试分析句中“黄黄的”一词有什么作用?
4.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①“有义就说:‘支书,你还来唱戏?你的戏已经唱得很有水平了,跟真的一样,我看就
算了吧’”。
②天成唱得字正腔圆,可就是没人喝彩,锣鼓家伙敲得少气无力,梆子专往牙上敲,老也跟不上趟,对打的时候,演敬德的有义使的双鞭,劈头盖脸便往头上罩。
5.村主任福海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小说结尾写铁妮在戏台生下孩子并取名天成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试简要分析。
7、对村支书天成为村民办果品加工厂,最后劳累致死也没有告诉村民真相的做法,你认可
吗?请结合小说和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8.《湖桥绝唱》在故事情节的线索安排上异常巧妙。
你觉得本文的叙述线索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9.结合全文,概括天成的人物形象。
并分析作者在塑造这一人物时,采用了哪种描写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