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说相声
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

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简单的数字分析,过去一个相声节目,老艺人为了糊口可能会反复的在“地”上演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一、要知词意相声演员在学说一段相声之前,要知道这段相声作品的意义。
要知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
主题思想就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说明的问题。
人物思想是指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作者在作品里塑造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是有思想、有性格的。
演员不仅要知道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还要知道每句台词的意义。
这是说好一段相声的首要问题。
二、要吐字真作为一个相声演员,要有伶俐的口齿。
相声是笑的艺术,也是语言艺术。
什么段子也离不了说唱哏、学哏,也离不了说,因此它要求演员吐字要真,字字要送到观众耳朵里去,观众听得清楚,才能发笑。
观众听不清楚,就笑不了啦。
不能叫观众一边听,一边问别人:“他说的是什么?”那位回答:“我也没听真。
”这样就影响效果了。
吐字不真,如“钝刀割肉”。
有人主张“咬字要狠”。
我觉得咬字不能狠,咬字过狠,也使人听着不舒服。
相声演员为什么练习《绕口令》?就是为锻炼唇、齿、牙、舌、喉,要把平、上、去、入四声字说准确。
三、要发音准相声演员发音要准确。
发音主要指的是唇、齿、牙、舌、喉五音要准。
相声演员是用丹田发音,虽不象戏曲演员那样要求好嗓子,但也得能说能唱,丹田气足,声音要美,说出来好听,唱出来够味儿。
过去有好嗓子的不多,因为唱是竖音,说是横音,再加上那时生活所迫,一天要说七、八段,这样就把嗓子说横了,也就是累坏了。
在三、四十年代只有几位有好嗓子的,学戏曲、学唱大鼓、杂曲,学唱歌曲,唱哏并不多。
现在很多段子是又说又唱,它就更要求演员有好嗓子。
学说相声不但要锻炼吐字,还要练习发音。
声音要美,要注意轻重音儿、高矮音儿,尽量要把语气说对,把话说得悦耳动听,避免怪声、怪调儿、尖音儿、炸音儿,别使观众听着不舒服。
说唱出来,要使观众爱听。
四、要气口匀相声表演艺术,没有鼓板伴奏,看起来好象没有节奏。
三人群口相声剧本搞笑

三人群口相声剧本搞笑三人群口相声剧本搞笑相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堪称是得天独厚的艺术形式之一。
三人群口相声更是相声表演的一种形式,这种表演形式以三个演员为主体,通过口技、模仿、说笑话等方式,塑造出生动活泼的情节和形象,引人发笑、欣喜的场景。
下面是一篇关于三人群口相声剧本搞笑的文档,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欢乐。
(三人拍打手小品)演员1: 哎呀,我的手啊,好疼啊!演员2: 咋了?怎么这么疼?演员1: 我昨天去上课,睡觉的姿势不对,手腕上磨蹭的地方,又在上课时接触了黑板,现在痛死了。
演员2: 我也有类似的经历。
我一次玩电脑,一玩就好几个钟头,结果我下手太重了,给按坏了。
演员3: 我也给搞出个新招,请注意,60秒就能治好手腕磨损演员1&2: 真的吗?那怎么做?演员3: 就是拍打手。
演员1&2: 拍打手?怎么打?演员3: (和着两位演员一起打掌子)左手朝上,右手朝下的交叉打拍子,1,2,3,4,5,6,7,8,9,10。
演员1&2: 哎呀,真的不疼了。
演员3: 那是自然,这就是传说中的“拍打手”疗法,我练的高手,比西医治疗好多了呢!(三人诙谐相声小品)演员1: 大家好,我今天要给大家讲个笑话。
演员2: 这次是什么新鲜玩意?演员1: 一只鸭子。
演员3: 鸭子?它去哪了?演员1: 上海滩遇到3个小伙子,一人扛一鸭,都是穿的对讲机耳机衫裤。
演员2: 啊,那羽沉不沉呢?演员1: 第一个小伙子说,好重。
演员2: 那第二第三个呢?演员1: 第二个小伙子说,好重!演员3: 那第三个小伙子呢?演员1: 第三个小伙子说,这鸭子是大沙发。
演员2&3: 呦,这有意思!演员3: 但是,后来我知道了真相,原来是鸭子中藏了3包点心呢!演员1&2: 真是太好笑了!(三人串词唠嗑小品)演员1:你们知道林黛玉说了什么吗?演员2: 林黛玉说啥?演员1:“我有一个幻想,就是叫贾宝玉喝酸梅汤。
”演员2: 为啥不是喝酒?演员3: 因为贾宝玉对酒浇饭了解不深。
相声吹牛剧本

相声吹牛剧本相声:吹牛相声吹牛甲:现在社会上有种风气很不好。
XXX:什么风气?甲:在社会上有那么一种人,逢人说话,光说大的,不说小的,遇事猛吹。
XXX:这种惯不实事求是,不好。
甲:可不是。
XXX:他们是怎么吹的?甲:那吹的花样可多了。
XXX:你看这样行不行,今天在这里向大家学学,也让在家开开眼界,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是怎么吹牛的。
甲:那得先问问大家愿意不愿意听。
XXX:那我去问问。
甲:问问。
XXX:我说在座的各位,现在我和我的搭档给大家学学现在社会上有些人是怎么吹牛的,大家愿意不愿意听?愿意听,就给我俩鼓励鼓励来点掌声,怎么样?(鼓掌)甲:哪就学学XXX:行稍停,两人从台两面三刀侧走向XXX甲:(猛一抬头)哎,这不是二哥吗?XXX:(低头走,猛一抬头)哎,这不是二弟吗?甲:哎,二哥,我告诉你点事,这阵子我胃口特别好。
XXX:二弟呀,我这阵子胃口也特别好。
甲:我现在一顿饭能吃十个馒头,喝十碗粥。
XXX:这就吹上了。
我目前一顿饭能吃二十个馒头,喝二十碗粥。
甲:我一顿饭能吃十斤饺子,十斤面条。
XXX:我一顿饭能吃二十斤饺子,二十斤面条。
甲:我一顿饭能吃三盆干料,喝三盆清水。
XXX:我一顿饭吃四篓干草喝六桶清水甲:我咋听着象喂猪XXX:我咋听着象喂驴甲:我一次到一个养殖场参观,当时我饿了,我两嘴就吃下三头老母猪。
晚上我回到家,哎呀,我肚子里就象吃了25只老鼠XXX:怎么讲甲:是百爪挠心呀,我到厕所,一口气下了三十多个小猪仔,第一天早上我把它们弄到集上,一下买了三千多元。
XXX:我一次也到一个养殖场参观,当时我饿了,我两嘴就吃了三头奶牛,晚上回到家,哎呀,我小肚子那个涨呀,我到厕所,一口气就排出了二吨牛奶,第二天收牛奶的一次就付给我五千元,还和我签订了长期收购合同。
甲:有一次,我去参观一个钢铁厂。
当时我饿了,我二嘴就吃了十吨钢材,晚上回到家,我那肚子那个沉哎。
我到厕所一口气排出十辆小轿车,有一个汽车销售商当场和我签订了代销合同,广告都写好了XXX:怎么写的。
单口相声

什么叫单口相声。
就是我一个人在台上讲相声。
(大喘气)单口相声讲究的是说、学、逗、唱、我样样都(大喘气)不行(台下:不行你上来讲相声干哈)今天的班会是:保护眼睛,从细节做起。
都有什么细节呢。
细节就是(大喘气)我啥也不知道。
但是我知道如何保护眼睛。
那就是,吧眼睛挖下来擦擦,再把眼角膜刮刮,一下,我中奖了。
刮完,再把眼角膜先放回去,在把眼睛放回去,然后你就死了。
逗你玩的,别回家真上医院这么做,那就是一个字:虎。
其实呀,细节就是(台下:你不知道),给我留点自尊心,(台下:你刚才你说的),细节就是:不要长时间学习,也不要长时间看书看得太入迷,更不要上网太长。
当然,这些对我来说太难了。
我是谁呀,我是老戏骨了。
人们常说“书到用时方恨少”,我认为下一句就是“钱到月底不够花”。
书被人们认为人类的营养品。
我说,书好吃吗,古人都吃书吗?如果古代人吃书,我想问,啥味呀。
保护眼睛,有用吗。
对于我来说,其实挺有用,因为哥帅啊。
但是怎么保护眼睛,人们都说从细节做起。
有那些细节,就是,刮刮乐,刮一刮,中大奖。
这广告插多了。
细节就是,经常远眺,按时守规做眼操,
不经常上网,要合理安排作息表。
让我们满足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学生的眼睛是贼贱的,是贼尖的。
最新-单口相声剧本精选3则 精品

单口相声剧本精选3则篇一:单口相声《卖梨》(用土语)知道我是干吗来办?(搬一箱梨,拿出一个)对了,我是卖梨来。
我现在是给咱班梨做宣传来兰。
知道为什么叫梨吗?这倒霉就倒到这名字上,说到这还有个故事。
相传在八仙时代,有个叫铁拐李来,去赴蟠桃会来时候,路过一片树林,老闻着有股香味儿,他就在林子转,果然在树上看到俩东西,于是他就摘下来一吃,好家伙!不得了,是又甜又香又脆有可口,剩下的那个藏在兜里,到了蟠桃会上,别人都知道兰,非要吃他来,他就冒出一个字来这。
这。
这叫梨,不能分。
你说这糟老头子,啊叫嘛不占呀他叫兰个梨,你叫它个茄子也不至于这么难卖安。
你说咱容易办,啊,我给你说说,绞树数花味化肥,浇地数梨汗珠子飞,套袋打药收老果,装箱入库干到黑。
碰见天灾干瞪眼,行星不占能怨谁,心态放宽年年干,收好收赖有人陪,都说人生有百味,二两不占你喝一杯。
这就是咱班来梨农!你说这梨它长出来也不容易,它得经过一年365天24啊节气,是吸收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才能长出来来。
哪里头有各种氨基酸,维生素,其中有维生素,BG,都有兰,一吃是又香又甜,细想起来每个梨都是个奇迹,他是怎么长来安,不可思议!说到这,我有个问题,一个梨胡里有几呀梨子安?有知道来办?有时间研究一下,别到老时候叫别人笑话咱。
我给你说,今天我带来这梨可不是一般来梨,啊,这可是当年铁拐李,摘梨来那颗树上摘来,啊。
那棵树是在村东,南西北,呵呵我不告诉你。
这可是神梨呀,是治病保健,美容养颜。
给你说啊我可不是吹牛说大话!小孩子吃老我来梨是聪明伶俐,又可爱,包你考上个好大校。
小伙子吃老我来梨,保你能找个好媳妇,大闺女吃老我来梨,是肯定嫁一个好婆家。
老人们吃老我来梨是延年益寿,笑口常开是长命百岁!给你说啊我可不是吹牛说大话!小孩子吃老我来梨,能超过一休哥,打败灰太狼,赛过奥特曼,能保护喜洋洋。
小孩子吃老我来梨是办(手指他们)你是阿凡提,你是葫芦娃,你能变成机器猫,你就是小哪吒。
8 传统相声的表演汇总

正活
• “正活”———就是相声的主体部分。
• 作为相声的主体部分,“正活”大致有下面几 种类型:
• (一)故事性的的段子 如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化蜡扦儿》等。一般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 和生动的人物形象。
• (二)多段叙事的段子 如相声《劝架》、《白吃猴》等。它叙述的不是完整的故事情节, 而是若干主 题类似、角度不同的小故事。像一个观点统帅若干例证的说理文章, 但没有说 理成分, 而是寓理于事,以事说理, 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 其间并无情节联系, 全 靠共同的主题加以贯穿。对以谈话、聊天方式进行表演的相声来说, 多段叙事 的方式很适用。
相有两种;一是生就的,二是表演中呈现的。相 声的表演不在乎演员的外形如何;即使是根据表 演需要做出怪相,也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不 应当刻意追求,以怪取胜。
传统相声表演道具
“传统相声四宝”
——折扇、醒木、玉子、手绢
• 折扇:比生活中用的稍大,但一般选用两面白底的。演员可以借着开 扇子的声音来表现气势,可以摇扇子来表示闲暇,可以用它代替刀枪 武器、毛笔等,还可以虚拟动作或景物。“扇子”还可以变成刀枪剑 戟、斧钺钩杈,几乎所有中国戏曲里所有可以用的道具,只要你想得 出来、运用得法,扇子便是相声表演的最佳利器。“扇子”是中国传 统戏曲中想象力的发挥。
(三)游戏、取笑的段子
游戏泛指语言文字游戏, 如《对春联》、《猜字》 、《批三国》都属于这一类。 (四)技巧性的段子
如传统相声《菜单子》、《地理图》等。相声的技巧包括“说”、“学”、 “逗”、“唱”, 范围相当广泛, 而这里所谓的技巧, 则专指“说”, 也就是以 卓绝的嘴皮子的功夫取胜。
底
• “底”———又叫做“攒底”。既是一段相 声的高潮, 又是一段相声的结尾。
说相声32字技巧

说相声32字技巧
1.“说学逗唱”是相声的四种最基本的艺术手段,“说”是说笑话和绕口令,
“学”是模仿各种叫卖声、唱腔和各种人物的语言,以及模仿各地方戏曲。
“逗”是抓哏逗笑,“唱”专指唱太平歌词。
这些艺术手段的运用只有纳入对话的范围才是符合相声创作艺术规律的。
2.相声形成过程中广泛吸取口技、说书等艺术之长,寓庄于谐,以讽刺笑料表
现真善美,以引人发笑为艺术特点;以“说、学、逗、唱”为主要艺术手段。
3.三翻四抖,属于相声演员逗哏技巧“迟急顿错”中的“迟”,也就是慢,也
叫“三顶四撞”。
逗哏演员说出一句话,捧哏演员当时没明白,一连翻了三回,第三回才明白,到第四回将包袱翻出来。
新手说相声注意事项

新手说相声注意事项1. 熟悉相声的基本结构和形式:相声通常由多个段落组成,每个段落都有一个主题或情节。
了解相声的基本结构和形式,包括开场白、垫话、正活、攒底等部分,可以帮助你组织思路和把握表演的节奏。
2. 练习基本功:说相声需要具备一定的基本功,如口齿清晰、语速适中、语调得当、声音响亮等。
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声音控制能力。
3. 研究经典作品:学习和研究经典的相声作品,分析其中的包袱、结构、表演技巧等,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相声的艺术特点和创作方法。
4. 培养幽默感:相声是一种幽默的艺术形式,需要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诙谐感。
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素材、锻炼自己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使自己的表演更具趣味性和吸引力。
5. 注意与观众的互动:相声表演不仅仅是单向的表达,还需要与观众进行互动和沟通。
注意观察观众的反应,根据观众的情绪和反应进行调整,增加表演的互动性和参与感。
6. 多次排练和实践:在正式表演之前,进行多次排练和实践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排练,可以熟悉自己的表演内容,提高表演的流畅性和自信心。
7. 不断学习和改进:相声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学习和改进。
接受观众的反馈和建议,反思自己的表演,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和创作能力。
8. 保持热情和坚持:说相声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
保持对相声的热情和坚持,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在相声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
总之,说相声需要不断学习、练习和积累经验。
通过熟悉相声的基本结构和形式、练习基本功、研究经典作品、培养幽默感、注意与观众的互动、多次排练和实践、不断学习和改进,以及保持热情和坚持,你将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相声表演水平。
祝你在相声表演中取得成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说相声
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相声一词,古作象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为象声。
下面来告诉你如何说相声吧。
相声:了解相声
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三不管儿和南京夫子庙。
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
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
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鼻祖为张三禄,著名流派有"马(三立)派"、"侯(宝林)派"、"常(宝堃)派"、"苏(文茂)派"、"马(季)派"等。
著名相声表演大师有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苏文茂、刘宝瑞等多人。
二十世纪晚期,以侯宝林、马三立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师相继陨落,相声事业陷入低谷。
20xx年起,凭借在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艺术门类,实现了相声的二次复兴。
20xx年相声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声:说相声的四大基本功
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
●说:讲故事,还有说话和铺垫的方式。
●学: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和其他声音,学唱戏曲的名家名段,现代也有学唱歌跳舞。
●逗:制造笑料。
●唱:经常被认为是唱戏,唱歌。
实际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词"。
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本功唱。
说
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
说,指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短笑话、趣闻轶事等。
曲目主要有《熬柿子》、《五星楼》、《天王庙》等。
批,批的曲目主要有《批生意》、《歪批三国》、《批聊斋》等。
念,指"贯口",曲目主要有《菜单子》、《地理图》、《洋药方》等。
讲,讲的曲目主要有《讲帝号》以及单口相声《解学士》、《化蜡扦儿》等。
学
各种口技、双簧,摹拟方言、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
曲目主要有《学四省》、《学四相》、《规矩套子》等。
摹拟方言,又叫"倒口",过去也叫"怯口",是为表现人物的愚昧憨厚。
最初大多摹拟河北省深(泽)、武(强)、饶(阳)、安(平)一带的方言。
当时,某些北京人讥讽从这些地方来京作工的人"怯",诬为"一嘴蚂蚱籽,两腿黄土泥"的"怯勺",带有明显的鄙视成分。
后来发展到摹拟山西话、胶东话、天津话、宝坻话、唐山话。
三十年代初,又扩及上海话、苏州话、广东话。
四十年代中期以来,又增加了学英语。
解放以后,又出现了摹拟外国味的中国话、华侨说普通话等。
学做小买卖的吆喝,又叫货声,主要摹拟卖大小鱼儿、卖茶鸡蛋、卖熏鱼炸面筋、卖硬面饽饽、卖馄饨、卖布头、卖估衣、卖包子的吆喝声。
逗
就是抓哏取笑。
甲、乙二人,一宾一主,一智一愚,以滑稽口吻互相捧逗,褒贬评论,讽刺嘲谑。
曲目主要有《论捧逗》、《找堂会》、《老老年》等。
清末,英敛之《也是集续篇》中就曾提到相声演员是"滑稽传中特别人才",形象地描绘了"逗"的艺术魅力,说:"该相声者,每一张口,人则捧腹,甚有闻其趣语数年后向人述之,闻者尚笑不可抑,其感动力亦云大矣!"可见,那时候的相声已经把"说"的形式、"逗"的内容、"学"的手段熔于一炉。
唱
演唱"发四喜"、"弦子书"、"太平歌词"以及"农家乐"、"算了又算"、"十二月探
何云伟、李菁表演相声
何云伟、李菁表演相声
梅"等以间小调,还有学唱各种戏曲、曲艺,统称之为"柳活"。
但天太平歌词才是相声本门的演唱,其它形式的唱可归纳到学,而非唱。
著名相声艺术家马季在谈及相声的基本概念时指出:"(相声)就是通过组织一系列特有的'包袱'来使人发笑的艺术,这里所指的包袱是语言艺术的包袱,这里所指的语言是包袱艺术的语言语言……、语言、包袱儿、笑声,可说是相声艺术的三大要素,并且缺一不可。
"(引自马季《卅年回首一吐为快》载《曲艺》1987年第2期)在他列举的三要素中,语言、笑声是其它一些喜剧艺术也具有的,只有包袱才是相
声艺术特有的。
包袱在相声艺术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
因此,对包袱的内容和形式进行分析是我们研究相声艺术的关键。
"包袱"一词是个形象化的比喻词,它实际上指的是相声中喜剧性矛盾酝酿、发展的一个过程。
所谓的"三翻四抖",则是相声包袱常采用的结构。
其中"三翻"是指对矛盾假象反复进行渲染和强调;"四抖"是指在三翻之后揭露矛盾的真相。
喜剧矛盾的特征是"用另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引自马克思《导言》载《马恩全集》第1卷第5页)因此在喜剧矛盾中,各种假象就特别多。
假象其实也是一种现象,它的特点是能够提水与其本质相反(或相离背)的表象,然而,假象又是以其特有的方式极为深刻地反映着本质。
因此,真实的喜剧矛盾具有着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特点。
在对口相声中,喜剧矛盾——包袱的双方(现象与本质等等)由捧逗双方分别担任,并通过对话逐步揭露矛盾。
喜剧艺术手法(如夸张、误会、巧合等)为各门喜剧艺术广泛采用,并非相声所独有。
然而,相声在运用这些手法时自有其特点。
例如,许多戏剧、电影运用视觉形象构成误会,(影片《大独裁者》、《黑郁金香》等都出现了两个相貌酷肖的人)而相声在运用误会手法时却大都依靠对话。
例如《改行》中说到艺人龚云甫改行卖菜,他把"挑子一放,一摸肩膀儿,这个痛啊!他把《遇皇后》的叫板想起来了:'唉、苦哇!'老太太一听:'噢!黄瓜苦的,不要啦。
'"很显然,这个包袱采用了误会手法,误会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造成的。
离开了对话的双方,也就无法引起误会。
通过对话组织包袱,是相声中运用最多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不仅在"子母哏"类型的相声中是如此,在"一头沉"类型的相声中也是如此。
不仅在对口相声中是如此,在单口相声中也是如此。
例如在单口相声《珍珠翡翠白玉汤》中,那个攒底的包袱就是由皇帝朱元璋和他的群臣之间的对话构成的,这类利用对话构成的包袱在相声作品中俯拾皆是,不胜枚举。
对话不仅体现在包袱的组织方法上面,而且体现在各种相声艺术手段的运用上面。
"说学逗唱"是相声的四种最基本的艺术手段,"说"是说笑话和绕口令,"学"是模仿各种叫卖声、唱腔和各种人物的语言,以及模仿各地方戏曲。
"逗"是抓哏逗笑,"唱"专指唱太平歌词。
这些艺术手段的运用只有纳入对话的范围才是符合相声创作艺术规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