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

合集下载

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

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

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简单的数字分析,过去一个相声节目,老艺人为了糊口可能会反复的在“地”上演出。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如何说好相声的口才技巧,希望能帮到你。

一、要知词意相声演员在学说一段相声之前,要知道这段相声作品的意义。

要知道作品的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

主题思想就是作者通过作品所要说明的问题。

人物思想是指作品中所塑造的人物的思想,作者在作品里塑造的人物都是活生生的,是有思想、有性格的。

演员不仅要知道主题思想和人物思想,还要知道每句台词的意义。

这是说好一段相声的首要问题。

二、要吐字真作为一个相声演员,要有伶俐的口齿。

相声是笑的艺术,也是语言艺术。

什么段子也离不了说唱哏、学哏,也离不了说,因此它要求演员吐字要真,字字要送到观众耳朵里去,观众听得清楚,才能发笑。

观众听不清楚,就笑不了啦。

不能叫观众一边听,一边问别人:“他说的是什么?”那位回答:“我也没听真。

”这样就影响效果了。

吐字不真,如“钝刀割肉”。

有人主张“咬字要狠”。

我觉得咬字不能狠,咬字过狠,也使人听着不舒服。

相声演员为什么练习《绕口令》?就是为锻炼唇、齿、牙、舌、喉,要把平、上、去、入四声字说准确。

三、要发音准相声演员发音要准确。

发音主要指的是唇、齿、牙、舌、喉五音要准。

相声演员是用丹田发音,虽不象戏曲演员那样要求好嗓子,但也得能说能唱,丹田气足,声音要美,说出来好听,唱出来够味儿。

过去有好嗓子的不多,因为唱是竖音,说是横音,再加上那时生活所迫,一天要说七、八段,这样就把嗓子说横了,也就是累坏了。

在三、四十年代只有几位有好嗓子的,学戏曲、学唱大鼓、杂曲,学唱歌曲,唱哏并不多。

现在很多段子是又说又唱,它就更要求演员有好嗓子。

学说相声不但要锻炼吐字,还要练习发音。

声音要美,要注意轻重音儿、高矮音儿,尽量要把语气说对,把话说得悦耳动听,避免怪声、怪调儿、尖音儿、炸音儿,别使观众听着不舒服。

说唱出来,要使观众爱听。

四、要气口匀相声表演艺术,没有鼓板伴奏,看起来好象没有节奏。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三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三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三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三表演相声,并不是像有些同志表示的“能说几句俏皮话,脸皮厚一点就行”,相声演员除了应具备一般的表演此外条件之外,还必须按相声的督促,做到会说、学、逗、唱。

时说要做到口齿伶俐,语言清晰,发音准确,吐字宏亮,感情充沛;学要做到摹拟人物维妙维肖,抓住特点,装谁像谁。

学方言土语、吆喝叫卖也能掌握特色,绘形绘声,逗要做到善于挑起矛盾,恰当掌握分寸,甲、乙配合巧妙,语言引人发笑,表现幽默、滑稽、活泼、风趣;唱要做到戏剧经典歌曲歌曲都能巧唱,唱得别致,唱得优美,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不掌握这敞篷技巧,要正式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那是有困难的。

所以说,相声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必须下功夫学习,才能降至一定的水平。

我在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主要是努力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另外,自己常会反复体验、琢磨,在实践中力求以求做到逐步提高。

下面谈谈我个人学习中的一些体会,供业余爱好相声的同志们参考。

3.兼收并蓄有人说,相声演员的肚子是个平桥百货铺、杂货摊子,什么都有。

这当然是对相声演员的赞扬。

相声演员并不是“天上晓得一半、地上晓得齐全”的万事通。

不过,作为一个踏实的相声演员,除非学会兼收并蓄,什么都得学点儿,以备不时之需。

、相声演员的基本功要广。

过去的老艺人,他们对于仕农工商、三教九流、各行各业的人因都要观察,对于他们的特点、爱好、习性、语言、动作、都要懂得并认识掌握一些。

一些老一辈的演员都有此甚至特点。

我们现在也同样需要。

一个好演员,根据自己演出的需要有,他应该主动理论知识地去接触各方面的知识,哪怕学会一点皮毛也好。

知道一句、两句也行。

不管天文、地理、科学、哲学、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工业、农业、军事、医学、商业、服务业,体育武术、杂耍游艺、古今中外、琴棋书画,什么杂七杂八的东西都要知道一点,存储一点,不定什么时候在创作或演出中用得上。

另外,从相声主要是说、唱的特点出发,还必须学习须要各种戏剧的曲调,各种地方曲调,少数民族的歌曲,甚至酒歌,叫卖声,包括和尚经的腔调也要学。

如何说相声

如何说相声

如何说相声相声(Crosstalk),一种民间说唱曲艺。

相声一词,古作象生,原指模拟别人的言行,后发展为象声。

下面店铺来告诉你如何说相声吧。

相声:了解相声中国相声有三大发源地:北京天桥、天津劝业场、三不管儿和南京夫子庙。

相声艺术源于华北,流行于京津冀,普及于全国及海内外,始于明清,盛于当代。

主要采用口头方式表演。

表演形式有单口相声、对口相声、群口相声等,是扎根于民间、源于生活、又深受群众欢迎的曲艺表演艺术形式。

相声鼻祖为张三禄,著名流派有“马(三立)派”、“侯(宝林)派”、“常(宝堃)派”、“苏(文茂)派”、“马(季)派”等。

著名相声表演大师有马三立、侯宝林、常宝堃、苏文茂、刘宝瑞等多人。

二十世纪晚期,以侯宝林、马三立为首的一代相声大师相继陨落,相声事业陷入低谷。

2005年起,凭借在网络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体的传播,相声演员郭德纲及其德云社异军突起,使公众重新关注相声这一艺术门类,实现了相声的二次复兴。

2008年相声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声:说相声的四大基本功说、学、逗、唱是相声演员的四大基本功。

●说:讲故事,还有说话和铺垫的方式。

●学:模仿各种人物、方言和其他声音,学唱戏曲的名家名段,现代也有学唱歌跳舞。

●逗:制造笑料。

●唱:经常被认为是唱戏,唱歌。

实际上“唱”是指演唱“太平歌词”。

太平歌词是相声的本功唱。

说包括说、批、念、讲四种手法。

说,指吟诗、对对联、猜谜语、解字意、绕口令、反正话、颠倒话、歇后语、俏皮话、短笑话、趣闻轶事等。

曲目主要有《熬柿子》、《五星楼》、《天王庙》等。

批,批的曲目主要有《批生意》、《歪批三国》、《批聊斋》等。

念,指”贯口”,曲目主要有《菜单子》、《地理图》、《洋药方》等。

讲,讲的曲目主要有《讲帝号》以及单口相声《解学士》、《化蜡扦儿》等。

学各种口技、双簧,摹拟方言、市声以及男女老幼的音容笑貌、风俗习惯礼仪。

曲目主要有《学四省》、《学四相》、《规矩套子》等。

相声表演技巧

相声表演技巧

相声表演技巧第一章怎样做一名相声演员粉碎“四人帮”后,相声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

无论专业队伍,还是业余队伍,都不断的扩大。

有很多同志写信问我,怎样才能做一名相声演员,我在这里,简略地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

1、做相声演员的条件要想做一名相声演员,首先要具备会说普通话的条件,嘴、舌无甚生理毛病,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口齿伶俐吧!否则,不宜做相声演员。

其次是嗓子要好,便于学唱,如果嗓子不好,只能说不能唱,也是演员本身的一个不足。

再次是模仿能力要强,要善于模仿各种人物形体动作、各种人物语言、各种方言、各种声音。

半天学不会一个动作,半天学不会一两句方言,是不适合做相声演员的。

还有一点,就是接受能力要强,反映得快。

初学相声的同志,恐怕最起码要具备以上四个条件。

2、做相声演员要有广泛的知识相声艺术题材广阔,内容丰富。

从大地上的一根草,到苍穹无垠的太空世界,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到复杂尖锐的阶级斗争,家长里短,社会风气,自然科学,真是无所不包。

我们需要多少知识,才能把它们反映出来呢?请看:《天文学》需要你懂些天文知识。

《地理图》需要你懂些世界地理。

《八扇屏》需要你懂些历史知识。

《君臣斗》需要你懂些官场知识。

《大相面》需要你懂些“相法”知识。

《解学士》需要你懂些对联知识。

《戏剧杂谈》需要你懂些戏曲知识。

……一段相声一个内容,一个相声演员需要很多知识,才能适应工作的需要。

老一代相声演员,大都是口传心授,有的没文化,不会写字,那是社会造成的。

而今天,相声不单单是起到娱乐欣赏作用,更主要的是为四个现代化服务,讴歌新长征路上的新人新事,鞭挞一切不正之风,所以我们必须要有广泛的知识。

怎样才能具有广泛的知识哪?不说全懂吧,就是懂些,就需要学多少东西吧!一句话,靠学。

博学才能多懂。

要有广泛的爱好,要有广泛的兴趣。

第一重要的是文学知识。

因为相声是讽刺文学,本身就需要有较丰富的语文知识,文字要精炼,语言要幽默。

各种包袱就是文学中极特殊的句子,极特殊的结构。

如何写相声教程作文

如何写相声教程作文

如何写相声教程作文
《相声教程》
相声,这门古老而又充满魅力的艺术形式,以其幽默诙谐、引人入胜的特点深受人们喜爱。

如果你也对相声感兴趣,想要学习创作和表演相声,那么就跟着我一起来探索吧。

了解相声的基本知识是很重要的。

相声一般由逗哏和捧哏两人组成,通过对话、幽默的语言和巧妙的情节来引发观众的笑声。

它通常有“垫话”“瓢把儿”“正活”和“底”这几个部分。

在创作相声时,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多留意生活中的趣事、笑话,将其转化为相声的素材。

同时,要注重语言的锤炼,用词要简洁、生动、幽默,能够准确地传达出笑点。

可以运用夸张、谐音、双关等修辞手法来增强幽默效果。

结构方面,要设计合理的情节和包袱。

包袱就是相声中的笑料,要让包袱有铺垫、有爆发,让观众在不经意间被逗笑。

还要注意节奏的把握,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让整个相声有张有弛。

表演时,要注意语气、语调、表情和肢体动作的配合。

逗哏要表现得活泼、机灵,捧哏则要起到烘托、辅助的作用。

通过生动的表演,将相声的内容活灵活现地展现给观众。

多听优秀的相声作品也是必不可少的。

学习前辈们的表演技巧和创作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水平。

同时,要勇于实践,多在小范围内进行表演,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和表演。

学习相声需要耐心和努力,不断地积累和实践。

只要你有对相声的热爱和执着,相信你一定能够在相声的道路上取得进步和成功。

让我们一起用幽默和欢笑,为观众带来无尽的欢乐吧!
希望这篇相声教程作文能对你有所帮助,让你对相声的学习有更清晰的认识和方向。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作者:叶敬林表演相声,并不是像有些同志认为的“能说几句俏皮话,脸皮厚一点就行”,相声演员除了应具备一般的表演条件之外,还必须按相声的要求,做到会说、学、逗、唱。

说要做到口齿伶俐,语言清晰,发音准确,吐字宏亮,感情充沛;学要做到摹拟人物维妙维肖,抓住特点,装谁像谁。

学方言土语、吆喝叫卖也能掌握特色,绘形绘声,逗要做到善于挑起矛盾,恰当掌握分寸,甲、乙配合巧妙,语言引人发笑,表现幽默、滑稽、活泼、风趣;唱要做到戏剧歌曲都能巧唱,唱得别致,唱得优美,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不掌握这四门技巧,要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那是有困难的。

所以说,相声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必须下功夫学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2.常用的技巧不管是单口、对口、群口相声,演员表演的基本技巧,不外四个字:迟、急、顿、挫。

也有的叫“蹬、谝、卖、踹”。

反正哪种说法,其含义基本一致。

相声表演上的迟急顿挫,好比音乐有高低快慢,好比说话的声音有抑扬顿挫,也好比话剧演员道白有轻重缓急,都属于技巧。

迟、急、顿、挫,就是指相声表演时要掌握的分寸,要把握的火候。

“迟”是指表演时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慢。

就能加深听众的印像,更好地表达内容。

如《新桃花源记》中的一段:甲:贤弟,愚兄有一事不明,要在贤弟台前领教,不知肯赐教否?乙:(放慢速度回答,给听众一个思考的余地)……这位说话怎么这味儿?啊,不必客气,有话请讲当面,何言领教……(放慢速度,准备翻包袱)我也受传染了不是!上面例子中,放慢速度的地方就是用“迟”的技巧,至于什么时候应该迟,这就应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表演者灵活;不该迟的地方迟了,那就影响到内容的完整表达,或使包袱抖得不是火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急”,是指表演过程中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该快的时候一定要快,决不要拖泥带水。

这种急,不要随便乱快,而是内容需要快时必须快,手法上需要快时必须快;感情的连贯上需要快时必须快。

论相声艺术中捧哏与逗哏的语言技巧——以德云社相声为例

论相声艺术中捧哏与逗哏的语言技巧——以德云社相声为例
孙:昂,不在家 岳 : 我说那我看看孙大爷好不好? 孙:昂,我父亲 岳:你看他干什么(语调扬起,角色定位在刘大爷身上)《铁 甲将军》 由此可知,叙事视角的变化通常使用词汇和语义的关系,以及 肢体语言的暗示来建构不同的人物身份。 此外,相声的捧哏逗哏常常注重叙事方式的转换,例如由设置 悬念转换为误导,最后再出其不意地揭开谜团。逗哏作为故事的叙 述者,在最初就必须要牢牢地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因此需要设置悬 念。再者,他的语言是模糊不清,含义不明的,有非常明显的多重 的指向性,以此来误导观众,再加之捧哏配合的质疑,使观众在惯 常的猜想中一步一步地随着逗哏走向故事的真相,之后,陡然转换, 将表层叙述转换为深层叙述,破解悬念,形成包袱。[3] 而捧哏作为故事的推动者,在叙事的转换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 作用,捧哏需要利用“蹬”“踹”的手法去驳斥逗哏的荒谬,或者 利用“谝”或者“卖”,去烘托逗哏以达到话轮转换。抖包袱儿的 迟疾顿寸,甲乙二人都要掌握好,才能抖响。例如张鹤伦郎鹤炎的 《老郎的婚礼》片段: 张:这事儿,惊动了“媒体界”(设置悬念并开始误导) 郎:媒体界?广播呀报纸……(接话,引导) 张:不是,不是(转折) 郎:啊?(疑问) 张:就那个媒婆体育宣传中心 郎:啊?这俩行业挨着嘛?(疑问) 张:昂,媒婆天天跳跳广场舞,打打乒乓球的(破解悬念) 这个相声中,“这事儿”指的是老郎五十岁数却没个伴,惊动 了媒体界,观众按照常规思维,肯定会想到真实的媒体界,并且感 到讶异,不自觉地往下听,后面的“媒婆体育宣传中心”却出乎意 料又在情理之中,既荒谬又合理,达到这样一个引人发笑的效果, 抖包袱便算成功了。 3 合作原则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提出合作原则,是适用于语言过程中指 导交际和推导会话含义的一个重要原则,主要有四条准则 : 数量、 质量、关联和方式准则。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 , 说话人有时会有意 违反这种会话原则 , 会获得一些特殊效果。郭德纲作为目前相声界 的掌门型人物 , 凭借他特有的幽默 , 受到许多人的喜爱与追捧,他 的相声中语言的幽默笑料有时就是有意违背合作原则才形成的。[4] 有时,逗哏者根据语境需要向捧哏者提供适量信息 , 同时捧哏 者也相信逗哏者的包袱。如果在交谈中有意违反数量准则,会形成 意料之外的笑料。例如: ( 郭德纲先前说了于谦的爷爷弃文从武后十分了不起、受人尊

说相声捧哏的要领

说相声捧哏的要领

说相声捧哏的要领
1.配合主角:捧哏要适时地出现,与主角配合得恰到好处。


根据主角的说话节奏和情感变化,提供真挚的反应和支持,不要盲目捧。

2.表情配合:捧哏需要有丰富的表情和动作,一定要在主角说
话之间给观众留足够的时间相应,这样才能营造出趣味盎然的效果。

3.语言幽默:捧哏必须学会幽默,让观众感受到整个节目的欢
乐风格。

它应该是对主角言辞和情感的一种聪明的回应。

4.尖锐的反应:有时候捧哏需要敢于给观众带来不可预期的瞬间,这种尖锐的反应可以使气氛变得更加紧张。

5.适当的果断:捧哏需要适当地果断,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和自信,使观众能够感受到你与主角真正互动的快乐。

6.不要过度耀眼:捧哏需要默默地保持,在主角将笑点传递给
你之前,不要过度耀眼或技高一筹。

学会呼吸,学会节制笑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
原创评论《如何说相声》系列二
作者:叶敬林
表演相声,并不是像有些同志认为的“能说几句俏皮话,脸皮厚一点就行”,相声演员除了应具备一般的表演条件之外,还必须按相声的要求,做到会说、学、逗、唱。

说要做到口齿伶俐,语言清晰,发音准确,吐字宏亮,感情充沛;学要做到摹拟人物维妙维肖,抓住特点,装谁像谁。

学方言土语、吆喝叫卖也能掌握特色,绘形绘声,逗要做到善于挑起矛盾,恰当掌握分寸,甲、乙配合巧妙,语言引人发笑,表现幽默、滑稽、活泼、风趣;唱要做到戏剧歌曲都能巧唱,唱得别致,唱得优美,声情并茂,字正腔圆。

不掌握这四门技巧,要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那是有困难的。

所以说,相声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必须下功夫学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2.常用的技巧
不管是单口、对口、群口相声,演员表演的基本技巧,不外四个字:迟、急、顿、挫。

也有的叫“蹬、谝、卖、踹”。

反正哪种说法,其含义基本一致。

相声表演上的迟急顿挫,好比音乐有高低快慢,好比说话的声音有抑扬顿挫,也好比话剧演员道白有轻重缓急,都属于技巧。

迟、急、顿、挫,就是指相声表演时要掌握的分寸,要把握的火候。

“迟”是指表演时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慢。

就能加深听众的印像,更好地表达内容。

如《新桃花源记》中的一段:甲:贤弟,愚兄有一事不明,要在贤弟台前领教,不知肯赐教否?乙:(放慢速度回答,给听众一个思考的余地)……这位说话怎么这味儿?啊,不必客气,有话请讲当面,何言领教……(放慢速度,准备翻包袱)我也受传染了不是!
上面例子中,放慢速度的地方就是用“迟”的技巧,至于什么时候应该迟,这就应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表演者灵活;不该迟的地方迟了,那就影响到内容的完整表达,或使包袱抖得不是火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急”,是指表演过程中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该快的时候一定要快,决不要拖泥带水。

这种急,不要随便乱快,而是内容需要快时必须快,手法上需要快时必须快;感情的连贯上需要快时必须快。

例如《新桃花源记》中的一段:
甲:……(感情上的需要,加快速度)倘四个现代化需要我干什么,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就是死也心甘情愿。

乙:连死都不?
甲:我是不怕死的。

乙:为什么呢?
甲:(手法上的需要,加快速度紧接)我死一千多年了!
使用“急”的技巧,也要运用得恰到好处,该急的地方,应该不留空隙;抖包袱该急时,应该不“冷火”,一“冷火”,包袱就凉了。

“顿”,是指在表演时,为了强调某一句话或某一件事,根据需要,该停顿的地方必须停顿。

例如《新桃花源记》中的:
甲:山中一条白带,蜿蜒盘绕,莫非万里长城?
乙:万里长城在北京的北面。

甲:何时搬到此地?
乙:昨天……(顿)搬不了!那是……
“顿”的技巧在表演中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加深印像,给听众以鲜明、深刻的感觉。

“挫”,又称“错”,是指语气节奏恰到好处。

话说出来不迟不早,正打在点子上,分寸适合,使人听了感到甲、乙双方,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例如《新桃花源记》中:
甲:贤弟,愚兄要告辞。

乙:要走?
甲:此次多蒙贤弟照料,不胜感谢。

乙:那是应该的。

甲:本当买些重礼答谢,怎奈(挫)兜里没钱。

乙:我们不要!
迟急顿挫,这是相声演员表演中常用的技巧,不管逗或捧,都必须练习掌握。

这好比学二胡一样,最起码的指法、弓法必须学会,至于拉得如何,那就看熟练的程度和创造性的发挥了。

除了迟急顿挫外,相声演员还比较讲究即兴发挥。

即兴发挥是说上台之后,根据临场情况,随口编出来的内容,这是本本上没有的。

过去
老艺人很讲究这个,名之曰现“挂”、“砸飞挂”。

一个演员砸不了几个飞挂算不得有本事。

我们现在虽然不太强调即兴发挥,但这方面的能力非锻炼不可。

因为它对于突然发生的情况有紧急应对的作用。

对于演出时上下节目的衔接和静场等,均有调节、缓冲等作用。

具体例子后面还要讲到。

(完)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