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线综合排布原则-改
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机电管线综合排布原则机电管线布置的重要性机电专业中,管线布置包括:给排水管道、消防喷淋管、消防气体管、空调送排风管、空调冷冻水管、冷却水管、电缆桥架、线槽、工艺管线等的平面布置及竖向布置;机电管线布置在设计图纸中都是分专业、分系统进行管线绘制,专业间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加上管线复杂、交叉繁多,缺乏统一规划,缺乏空间合理分配,当在现场施工中必定会造成管线布置方面的冲突,导致安装高度过低,为日后维修带来相当大困难和存在着安全隐患。
施工单位具有现场第一手资料,根据现场情况,结合自身解决施工技术方面经验,投入足够专业技术的技术人员,通过施工前绘制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图及相关的控制工作,才能有效地控制好设备、管道、电缆桥架等在空间的排列走向各专业管线,保证施工的可行性、美观性及生产使用中的实用性。
机电管线深化设计的必要性(1)合理布置各专业管线,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减少由于管线冲突造成的二次施工。
(2)综合协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或吊顶内各专业的路径,确保在有效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各专业的管线,以保证吊顶的高度,同时保证机电各专业的有序施工。
(3)综合排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内机电各专业管线,协调机电与土建、精装修专业的施工冲突。
(4)肯定管线和预留洞的精肯定位,减少对结构施工的影响(5)弥补原设计不足,减少因此造成的各种损失。
(6)核对各种设备的性能参数,提出完善的设备清单,通过供货商或厂家核定各种设备的订货技术要求,尽快将数据传达给设计以检查设备基础、支架是否符合要,协助结构设计绘制大型设备基础图。
(7)合理布置各专业机房的设备位置,保证设备的运行维修、安装等工作有足够的平面空间和垂直空间。
(8)综合协调竖向管井的管线布置,使管线的安装工作顺利地完成,并能保证有足够多的空间完成各种管线的检修和更换工作。
1、管线综合排布原则1.总体原则:风管安置在上方,桥架和水管在同一高度时候,水平分开安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桥架在上,水管在下举行安置。
安装管线综合排布的原则

安装管线综合排布的原则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速的稳定发展,各⼤类⾼层的建筑和⼀些⼤型的建筑越来越多,并且各类的建筑也越来越复杂,综合性越来越强。
⽬前⼤部分都为公共场所与专业场所为⼀体的⼤型综合建筑,建筑公⾥多样化,各种设备类别较多,施⼯时,多个施⼯队集中在现场,按照⾃⼰的施⼯图住来操作,很难管理并且也很难发挥出各⾃的⼯作效率。
更重要的⼀点是,对于⼤型的⼀些建筑,每个专业的设计图纸之间很难做到每⼀⾯都顾及的到,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专业之间的检查碰撞。
这样⼀来,对各专业的管线进⾏综合考虑和布局管理就尤为重要了。
以下是安装管综合排布的原则,在施⼯中除按本⽂严格执⾏,还应符合国家现⾏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总则1、⼤管优先,⼩管让⼤管。
2、有压管让⽆压管。
3、低压管避让⾼压管。
4、常温管让⾼温、低温管。
5、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管线让主⼲管线。
6、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7、电⽓管线进热避⽔,在热⽔管线、蒸⽓管线上⽅及⽔管的垂直下⽅不宜布置电⽓线路。
8、安装、维修空间≥500mm。
9、预留管廊内柜机、风机盘管等设备的拆装距离。
10、管廊内吊顶标⾼以上预留250mm的装修空间。
11、租赁线以外400mm距离内尽可能不要布置管线,⽤作检修空间。
12、管廊内靠近中庭⼀侧预留卷帘门位,。
13、各防⽕分区处,卷帘门上⽅预留管线通过的空间,如空间不⾜,选择绕⾏。
给排⽔专业1、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
2、给⽔管线在上,排⽔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径管路应尽量⽀撑在⼤⼝径管路上⽅或吊挂在⼤管路下⾯。
3、冷热⽔管(垂直)净距15cm,且⽔平⾼度⼀致,偏差不得超过5mm(其中对卫⽣间淋浴及浴缸龙头严格执⾏该标准进⾏检查,其余部位可以放宽⾄1cm)4、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压⽔管绝对不能上翻。
5、给⽔引⼊管与排⽔排出管的⽔平净距不得⼩于1m,室内给⽔与排⽔管道平⾏敷设时,两管之间的最⼩净间距不得⼩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于0.15m。
管线综合排布原则---改

机电管线综合图实施细则1设计依据机电综合图应参照以下内容进行综合:1.1建筑、结构、装修、机电各专业施工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变更1.2相关设计、施工规范,行业标准以及标准图集2机电管线综合要求2.1综合排布目的:合理布置各专业管线,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减少由于管线冲突造成的二次施工。
2.2综合排布内容:(1)综合协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或吊顶内各专业的路由,确保在有效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各专业的管线,以保证吊顶的高度,同时保证机电各专业的有序施工。
(2)综合排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内机电各专业管线,协调机电与土建、精装修专业的施工冲突。
弥补原设计不足,减少因此造成的各种损失。
(3)综合协调竖向管井的管线布置,使管线的安装工作顺利地完成,并能保证有足够多的空间完成各种管线的检修和更换工作。
3机电综合图工作流程通过4管线综合排布原则4.1总体原则:风管布置在上方(当有重力排水时,通风必须让重力排水管道),电管、桥架和水管在同一高度时候,水平分开布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电管、桥架在上,水管在下进行布置。
综合协调,利用可用的空间。
4.2避让原则:⑴有压管让无压管,水管让风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
施工时:先安装大管,后安装小管;先施工无压管,后施工有压管;先施工上层电管、桥架,后安装下层水管。
4.3管道间距考虑到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
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墙的距离,最小有100mm 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沿结构墙需90度拐弯风管及有消声器、较大阀部件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距墙柱距离,管线布置时考虑无压管道的坡度。
不同专业管线间距离,尽量满足施工规范要求(见附表)。
4.4考虑机电末端空间整个管线的布置过程中考虑到以后灯具、烟感探头、喷洒头等的安装,电气桥架安装后放线的操作空间及以后的维修空间,电缆布置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5倍。
4.5垂直面排列管道: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在下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性介质管道在下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上述为管线布置基本原则,管线综合协调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布置,管间距离以便于安装、检修为原则。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

管线综合排布规则管线综合标准1.1总则1.1.1大管优先,小管让大管。
1.1.2有压管让无压管。
1.1.3低压管避让高压管。
1.1.4常温管让高温、低温管。
1.1.5可弯管线让不可弯管线、分支管线让主干管线。
1.1.6附件少的管线避让附件多的管线。
1.1.7电气管线避热避水,在热水管线、蒸气管线上方及水管的垂直下方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1.1.8安装、维修空间≥500mm。
1.1.9预留管廊内柜机、风机盘管等设备的拆装距离。
1.1.10管廊内吊顶标高以上预留250mm的装修空间。
1.1.11租赁线以外400mm距离内尽可能不要布置管线,用作检修空间。
1.1.12管廊内靠近中庭一侧预留卷帘门位置。
1.1.13各防火分区处,卷帘门上方预留管线通过的空间,如空间不足,选择绕行。
1.2机电各专业细则1.2.1给排水专业1.2.1.1管线要尽量少设置弯头。
1.2.1.2给水管线在上,排水管线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小口径管路应尽量支撑在大口径管路上方或吊挂在大管路下面。
1.2.1.3冷热水管(垂直)净距15cm,且水平高度一致,偏差不得超过5mm(其中对卫生间淋浴及浴缸龙头严格执行该标准进行检查,其余部位的可以放宽至1cm)。
1.2.1.4除设计提升泵外,带坡度的无压水管绝对不能上翻。
1.2.1.5给水引入管与排水排出管的水平净距离不得小于1m。
室内给水与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两管之间的最小净间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
给水管应铺设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设在排水管的下方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径的3倍。
1.2.1.6喷淋管尽量选在下方安装,与吊顶间距保持至少100mm。
(无吊顶区域貌似尽量走上方好点,因为通常是上喷)1.2.1.7各专业水管尽量平行敷设,最多出现两层上下敷设。
1.2.1.8污排、雨排、废水排水等自然(即重力)排水管线不应上翻,其他管线避让重力管线。
管线综合布置要遵循的六大原则

管线综合布置要遵循的六大原则“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在未施工前先根据所施工的图纸在计算机上进行图纸“预装配”,有条件的可以采用3D直观地反映出设计图纸上的问题,尤其是模拟出施工中各专业之间设备管线的位置冲突和标高重叠情况。
根据模拟结果,结合设计图纸中管线的规格尺寸、走向以及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后,再对施工图纸进行深化,从而达到施工图纸深度。
管线综合布置要遵循以下六大原则:NO.1 小管让大管,越大越优先如空调通风管道、排风排烟管道、冷冻水主管道、冷却水管道等由于是大截面、大直径的管道,占据的空间较大,如发生局部返弯,施工难度大,施工成本大,应优先作布置。
NO.2 有压管道让无压管道如:生活污水排水管、粪便污水排水管、雨水排水管、冷凝水排水管等都是靠重力进行排水,因此,水平管段必须保持一定的坡度,这是排水顺利的充分必要条件。
有压管道主要指管道内的介质靠前、后端存在的压力差距来进行输送的。
所以有压管道与无压管道交叉时,有压管道应尽量避让无压管道。
NO.3 一般性管道让动力性管道由于动力性管道本身对于建筑功能的保证和影响范围都较大,为了保证整体的利益,一般性管道应避让动力性管道。
NO.4 强、弱电分开设置由于弱电线路,如:电信讯号、闭路电视、计算机网络和其它建筑智能线路等易受强电线路电磁场的干扰,因此强电线路与弱电线路不应敷设在同一个电缆槽内。
NO.5 电气避让热水及蒸汽管道在热水管道、蒸汽管道的附近因为有辐射热量,电缆、电线的绝缘层不宜受热。
因此热水及蒸汽管道的四周不宜布置电气线路。
NO.6 同等情况下造价低让造价高的对于不属于以上几条的管线,如发生位置冲突应以那种管线改造所产生的成本低作为避让的依据。
建筑工程鲁班奖赏析建筑工程鲁班人交流每日精选,晚间发布寓学于乐,共同进步↓长按识别,加入联盟↓。
机电管线综合排布的具体排布原则

机电管线综合排布的具体排布原则
机电管线综合评价排布的测评具体排布原则,可以参照以下要点
进行:
1、管线综合仍须以暖通专业为主,水电专业为辅,因为暖通的风
管最大。
建筑施工电如果出现打架、互不相让时,由项目经理需要进
行协调。
最后由专人进行汇总,绘制最终的管线综合评价图纸。
2、暖通的风管如果不止一根,一般来说,排烟管宜高于其他风管;大风管宜高于糟风管。
几个两个风管如果只是在局部交叉,可以安装
在同一标高,交叉的位置小风管绕大风管。
3、水管方面,有压管绕无压管。
4、空调水平干管宜高于风机盘管。
5、冷凝水应考虑坡度,吊顶的实际安装高度通常由冷凝水的最低点。
6、电气专业桥架安装比较自由,可以见缝插针,建议先把空调、
给排水的管道安排好,再考虑桥架的空间。
桥架不宜安装在水管的正
下方。
7、给排水的管道相当程度,有条件的情况下建议其单独一段水平
空间,不够与空调管道并行。
但是高度紧张时这样的想法是很难的。
实在安排不下时,让个别水管穿梁。
如果穿梁都无法解决吊顶的问题,那只好改系统了,比如水管全改成竖向系统,不走水平管。
8、从走道走进入房间的新风支管如果与梁或者其他管道挨打,可
以改用软风管,自由弯曲,绕开障碍物。
9、走道玻璃幕墙里不能全部摆满,要留出一定的操作空间,便于
以后检修。
10、复杂的工程,方案设计是画不清楚的,要靠施工方施工单位在现场做综合。
11、公共走道小桥内考虑到安装室内空间小桥架、母线、喷淋在最上面,风管、水管在下面,遇见打架,电管和水管让通风管,电管让水管。
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1、地下室给排水管线标高原则按照喷淋系统为,消火栓和给排水管道标高为,H为结构梁底标高,该标高为管中;
风管顶贴梁底安装,电气桥架、线槽顶为,H为结构梁底标高,
排水管标高按照图面标注安装;
当给排水专业、通风专业和电气专业各管线有竖向交叉又无法避让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给排水管线与给排水管线有竖向交叉时,有压管让无压管,小管让大管,压力管从重力管上部绕过,小管从大管上绕过;
2给排水管线与风管竖向交叉时,压力管道应从上绕过,重力管在通风专业协调设在风管上部;
3给排水管线与电气管竖向交叉时,给排水管线敷设在电气专业管线下方;
4给排水管线与空调水主干管竖向交叉时,给排水管上弯至空调水管上方;
5空调水主干管与电气桥架竖向交叉时,桥架上弯至空调水主管上方;
6空调水主干管与风管竖向交叉时,最大边长大于等于2000的,空调水管上弯至风管上方,最大边长小于2000的,风管上弯至水管上方;
7电气桥架与风管竖向交叉时,电气桥架上弯至风管上方;
所有管线应协调统筹布置,最终任何交叉管线最下方净高不得影响建筑使用功能,无法满足时应联系设计方修改调整;
当梁、通风管道、成排布置的管道、桥架等障碍物宽度大于时,其下放应增设喷头;。
综合管网排布标准

机电工程综合管网排布指南编制人:宋公明一、一般原则1.排布原则:综合管网区域的管道支吊架宜选用综合支吊架,在这个前提下,综合管网就要分层排布,每层管线的标高按照管线底部标高进行建模。
分层原则:上层为桥架,中间为管道,下层为风管。
调整原则:有压让无压,桥架让水管,水管让风管。
2.距离原则:最上层管线顶部标高距离梁底宜≥100mm,最下层支架底部标高要满足吊顶要求;走廊区域靠近墙体一侧管线距墙体净间距宜≥150mm,另一侧墙体距最近管线宜≥400mm(保证检修空间);管线之间的间距详见下述说明:垂直间距:上层管线底部与下层管线顶部最高处的净间距宜≥150mm。
水平间距:相邻管线之间的水平净间距宜为100mm。
吊杆间距:管线距离综合支吊架吊杆水平净间距宜为100mm。
二、综合管网排布流程为使综合管网在BIM模型建立过程中减少调整次数,提高效率,就必须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实施,综合管网排布的标准流程为:准备工作→初排管综→调整管综→排布复杂节点管综→管综再调整三、具体实施步骤1.准备工作根据结构和建筑专业设计图纸,以及各区域走廊吊顶高度要求,整理出所有楼层需要排布管综的走廊区域空间尺寸明细表,详见下表:备注:1.若暂未确定吊顶标高,可按照上述距离原则最小值进行管综排布,但管综支架最低处不得低于使用空间要求。
2.管综净高指最高处管线顶部与最低处支架底部的高差。
3.依据走廊净宽和预留检修空间的大小,进一步确定管综净宽。
确定了管综净高和管综净宽,就可以得到走廊区域的管综排布所占用的空间大小,即确定了所有管线的排布范围,下一步就需要针对这个空间范围内各管线进行具体定位了。
2.初排管综2.1基本要求:初排管综要先画草图;一个走廊一排布。
2.2具体步骤第一步:按照设计图纸排布无压管道(重力排水、冷凝水等管道)。
第二步:参照排布原则和距离原则由上至下逐层排布管道。
第三步:若综合管网的排布空间宽度≥1.7m,排布综合管网时要考虑横担中间增加一个吊杆,形似“山”字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电管线综合图实施细则
1设计依据
机电综合图应参照以下内容进行综合:
1.1建筑、结构、装修、机电各专业施工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变更
1.2相关设计、施工规范,行业标准以及标准图集
2机电管线综合要求
2.1综合排布目的:
合理布置各专业管线,最大限度的增加建筑使用空间,减少由于管线冲突造成的二次施工。
2.2综合排布内容:
(1)综合协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或吊顶内各专业的路由,确保在有效的空间内合理布置各专业的管线,以保证吊顶的高度,同时保证机电各专业的有序施工。
(2)综合排布机房及各楼层平面区域内机电各专业管线,协调机电与土建、精装修专业的施工冲突。
弥补原设计不足,减少因此造成的各种损失。
(3)综合协调竖向管井的管线布置,使管线的安装工作顺利地完成,并能保证有足够多的空间完成各种管线的检修和更换工作。
3机电综合图工作流程
通
过
4管线综合排布原则
4.1总体原则:
风管布置在上方(当有重力排水时,通风必须让重力排水管道),电管、桥架和水管在同一高度时候,水平分开布置;在同一垂直方向时,电管、桥架在上,水管在下进行布置。
综合协调,利用可用的空间。
4.2避让原则:
⑴有压管让无压管,水管让风管,小管线让大管线,施工简单的避让施工难度大的。
施工时:先安装
大管,后安装小管;先施工无压管,后施工有压管;先施工上层电管、桥架,后安装下层水管。
4.3管道间距
考虑到水管外壁,空调水管、空调风管保温层的厚度。
电气桥架、水管,外壁距墙的距离,最小有100mm 的距离,直管段风管距墙距离最小150mm,沿结构墙需90度拐弯风管及有消声器、较大阀部件等区域,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距墙柱距离,管线布置时考虑无压管道的坡度。
不同专业管线间距离,尽量满足施工规范要求(见附表)。
4.4考虑机电末端空间
整个管线的布置过程中考虑到以后灯具、烟感探头、喷洒头等的安装,电气桥架安装后放线的操作空间及以后的维修空间,电缆布置的弯曲半径不小于电缆直径的15倍。
4.5垂直面排列管道:
热介质管道在上,冷介质在下
无腐蚀介质管道在上,腐蚀性介质管道在下
气体介质管道在上,液体介质管道在下
保温管道在上,不保温管道在下
高压管道在上,低压管道在下
金属管道在上,非金属管道在下
不经常检修管道在上,经常检修的管道在下
上述为管线布置基本原则,管线综合协调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综合布置,管间距离以便于安装、检修为原则。
机电管线综合布置布局
综合布局(二)
综合布局(三)
综合布局(四)
附表-管线排布距离
附表(一):阀门并列时管道的中心距(mm)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B4-2
附表(二):管道中心距和管中心至墙面距离(mm)
附表(三): 保温管道与非保温管道
附表(四):给水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
附表(五):空调水管最小间距参考表
附表(七)动力管道最小间距参考表
涉及机电管线排布部分规范
给排水专业: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0015-2003 给水:
排水:
雨水:
热水及饮水供应: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2001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92年12月第一版)
暖通专业: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 50019--2003)
《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
《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通风与空调工程》(91SB6-1 2005)
电气专业: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50311—2000
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集(第二版)电4 电缆桥架安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