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期末测试(含答案)

期末测试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图b 是由图a 经过( )变换得到的.A .平移B .旋转C .轴对称2.多位数300 907 000读作( )A .三亿零九十万零七千B .三亿九十万零七千C .三亿零九十万七千D .三亿九十万七千3.75080⨯的积的末尾有( )个0.A .2B .3C .44.我们进行计算的工具是从________到算盘再到________.( )A .电脑、计算器B .算筹、计算器C .算盘、计算器5.房屋的屋架是运用了三角形的( )A .有三条边的特性B .易变形的特性C .稳定性6.画三角形的高,方法正确的是( )A .B .C .7.一本书有300页,丁丁每天读14页,12天读了多少页?下面※表示( )A .1天读了多少页B .12天读了多少页C .10天读了多少页8.计算()425k +⨯,下列( )的算法是正确的.A .42525k ⨯+⨯B .425k +⨯C .425k ⨯+9.从一个上底8cm ,下底10cm ,高6cm 的梯形里剪去一个三角形,剪去部分的面积最大是( )2cm .A .24B .48C .40D .3010.体育课上小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3,,那么下面谁离小明最远( ) A .小红()23, B .小丽()43, C .小强()53, D .小玲()34,二、填空题(共8小题)11.计算器上“CE ”键的作用是________,“/ON C ”键的作用是________.12.在长度分别是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的4根小棒中,用________厘米、________厘米和________厘米的小棒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13.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30平方米,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如果把这个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三角形现在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 14.80里面有________个十;由4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_.15.自行车车轮转动属于________现象,电梯升降属于________现象.16.计算2198212⨯+⨯时,运用________律可以使计算简便.17.李刚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刘华坐在第3列第6行,用________表示. 18.一盒月饼有18块,有3盒月饼,把这些月饼送给敬老院的24位老人,每人分2块,________.(填“够”或“不够”)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小题)19.电梯升降的运动是平移,时针的运动是旋转.( )20.404读作四千零四.( )21.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比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小.( )22.()()()254042540254⨯⨯=⨯⨯⨯.( )23.张钱坐在第5列、第1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1,.( ) 四、计算题(共2小题)24.你能求出1∠的度数吗?(单位:厘米)25.列竖式计算.17346⨯=40825⨯= 38023⨯=五、应用题(共7小题)26.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 382 710 000人,改写成用“亿人”作单位的数(保留一位小数).27.水果店运来苹果675千克,运来的香蕉质量是苹果的8倍.运来的香蕉和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28.壮壮在计算“123-÷□”时弄错了运算顺序,先算减法后算除法,结果得数是2.正确的得数应该是多少?29.小涛正在放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风筝,不小心把风筝弄坏了,只剩下一个40°的角,你知道另外两个角是多少度吗?30.一块平行四边形麦田,长是68m ,对应的高是60m ,这块麦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1.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00个螺钉或1 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人?32.一艘渔船在海上遭遇了特大风浪,船长发出了求救信号.下面是距离渔船最近的几艘船所在位置的平面图.(1)分别用数对写出图中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和渔船的位置.(2)海神一号的速度是30海里/时,海神二号的速度是34海里/时,海上搜救船的速度是45海里/时.如果三艘船同时出发,那么哪艘船最先到达出事渔船处?期末测试答案解析一、1.【答案】A【解析】通过观察图形,发现图形a向右平移即可得到图形b,所以图形b是由图形a平移得到的.解:图b是由图a经过平移变换得到的.故选:A.本题主要考查图形的平移,关键在于认真分析图形,找到它们是怎么变换的.2.【答案】C【解析】这是一个九位数,最高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再跟据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即读多位数时,应先读亿级,再读万级,每一级的数要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读“亿”“万”,据此读出.解:300 907 000读作:三亿零九十万七千.故选:C.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3.【答案】C⨯的积,然后再进一步解答即可.【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求出75080⨯=解:7508060000⨯的积的末尾有4个0.所以75080故选:C.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口算方法:先用乘法口诀计算两个乘数0前面的数的积,再看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4.【答案】B【解析】人类从古代就是开始发明创造计算工具,算筹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计算工具,到14世纪,我国发明了算盘,至今仍在使用,随着科技技术的发展,又发明了计算器,所以计算工具的发展是算筹→算盘→计算器,由此求解.解:我们进行计算的工具是从算筹到算盘再到计算器.故选:B.本题考查了计算工具的发展过程.5.【答案】C【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不容易变形,具有稳定性,所以在一些建筑中广泛应用.解:房屋的屋架是三角形的形状,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不易变形的特点.故选:C.此题主要考查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6.【答案】B【解析】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画垂线,顶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简称为高.A 图所画虚线与底不垂直,不符合三角形高的意义;B 图中的虚线完全符合三角形高的意义;C 图,所画虚线虽然与垂直,但不是从与底相对的顶点出发的,不符合三角形高的意义.解:画三角形的高,方法正确的是.故选:B .经过三角形的顶点(与底相对的点)向对边(底)作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就是三角形的一条高,7.【答案】C【解析】乘法竖式中,※表示14个十,表示10天读了多少页.解:乘法竖式中,※表示14个十,表示10天读了多少页.故选:C .本题考查整数的乘法及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算理和算法.8.【答案】A【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a b c a c b c +⨯=⨯+⨯,据此解答. 解:()42542525k k +⨯=⨯+⨯故选:A .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9.【答案】D【解析】在梯形中减去三角形,三角形最大是以梯形的下底为底,梯形的高为高,由此根据三角形面积=底⨯高2÷进行计算即可.解:三角形的底是10厘米,高是6厘米()106260230⨯÷=÷=平方厘米答:剪去部分的面积最大是230cm .故选:D .解决本题关键是得出是三角形的底和高,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解.10.【答案】C【解析】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分别描出小明、小红、小丽、小强、小玲的位置,然后即可看出谁离小明最远.解:如下图体育课上小明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33,,小强离小明最远. 故选:C .不作图,直接根据用数对表示的小明、小红、小丽、小强、小玲的位置可知,小红、小明、小丽、小强在同一行,小红、小丽与小明都相差1列,小强与小明相差2列,小明与小明在同一列,相差1行,由此可知,小强离小明最远.二、11.【答案】清除键 开机清屏键【解析】根据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表示的功能解答即可.解:计算器CE 键是清除键,/ON C 是开机及清屏键.故答案为:清除键;开机清屏键.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计算器各部分的功能.12.【答案】2 3 4【解析】根据三角形的特性: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的差一定小于第三边;从中选出三根小棒即可.解:因为234+>,所以三根小棒可能是2厘米、3厘米、4厘米;故答案为:2,3,4.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三角形的特性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3.【答案】15 90【解析】(1)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知道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用除法解答即可.(2)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几倍,积也扩大几倍.如果把这个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面积就扩大236⨯=倍.据此解答即可.解:(1)()30215÷=平方米(2)()152390⨯⨯=平方米答: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的面积是15平方米,如果把这个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2倍,高扩大到原来的3倍,那么三角形现在的面积是90平方米.故答案为:15,90.本题关键是明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三角形面积的2倍这一关系.解答本题要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要用积的变化规律解答.14.【答案】8 48【解析】8个十是80,80里面有8个十;十位上4,个位上是8,这个数是48.解:80里面有8个十;4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48.故答案为:8,48.本题考查整数的认识,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数的组成.15.【答案】旋转 平移【解析】根据旋转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与原来的图形相吻合,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解:自行车车轮转动属于旋转现象,电梯升降属于平移现象.故答案为:旋转,平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应明确平移、旋转的意义,并能灵活运用其意义进行解决问题.16.【答案】乘法分配【解析】根据乘法分配律的意义,()a b c a c b c +⨯=⨯+⨯,据此解答.解:()219821221982211002100⨯+⨯=⨯+=⨯= 故答案为:乘法分配.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及应用.17.【答案】()36,【解析】由“李刚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可知,数对中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根据刘华所在列与行,即可用数对表示出来.解:李刚坐在教室的第5列第3行,用()53,表示,刘华坐在第3列第6行,用()36,表示. 故答案为:()36,.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弄清数对每个数字所表示的意义.18.【答案】够【解析】根据乘法的意义,用一盒的数量乘3求出3盒的数量,再根据除法的意义,用3盒的数量除以24求出每人分的数量,再判断.解:()()18324542426⨯÷=÷=块……块答:如果每人分2块,够.故答案为:够.此题主要考查的是乘法和除法意义的应用.三、19.【答案】√【解析】平移是物体运动时,物体上任意两点间,从一点到另一点的方向与距离都不变的运动.电梯的升降是上下位置的平行移动所以是平移.根据旋转的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O 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把一个图形绕着一个点旋转一定的角度后,与原来的图形相吻合,旋转前后图形的大小和形状没有改变,钟表上的指针在不停地转动,所以是旋转.解:电梯升降的运动是平移,时针的运动是旋转.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本题主要考查平移、旋转的意义在实际当中的运用.20.【答案】×【解析】因为是三位数,最高位是百位,百位上是4是四百,个位上是4读作四,十位上是0,读作零,合在一起读作:四百零四;由此判断即可.解:404读作:四百零四,故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本题考查了三位数的读法,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它就表示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21.【答案】×【解析】无论何种三角形,它的内角和都是180°,据此解答即可.解:根据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所以锐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所以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理解三角形内角和适用于任意三角形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2.【答案】×【解析】()25404⨯⨯是三个数相乘,根据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由此进行简算,从而判断.解:()()()()25404254042540254⨯⨯=⨯⨯≠⨯⨯⨯.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解决本题关键是熟练掌握乘法的运算定律,注意乘法结合律是:()()a b c a b c ⨯⨯=⨯⨯,不要用错.23.【答案】√【解析】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所以第5列第1行用数对表示是()51,,据此即可判断. 解:根据分析可知:第5列、第1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51,. 故答案为:√.此题考查了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四、24.【答案】解:因为ACD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180360ACD ︒∠=÷=又因为BC AC =,所以()()1180120260230BAC ︒∠=∠=-÷=÷=度答:1∠等于30度.【解析】因为ACD △是等边三角形,所以180360ACD ︒∠=÷=,再根据平角的定义,18060120ACB ︒∠=-=,又因为BC AC =,所以()1180120230BAC ︒∠=∠=-÷=;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边三角形的特点及平角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25.【答案】解:173467 958⨯=4082510 200⨯=380238 740⨯=【解析】根据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考查了整数乘法的笔算,根据其计算方法进行计算.五、26.【答案】解:1 382 710 000人13.827 1=亿人13.8≈亿人【解析】根据整数的改写方法,把一个整数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在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把末尾的0去掉同时在后面写上“亿”字;然后再利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求出近似数即可.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整数的改写方法、利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的方法及应用.关键是明白: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所以用“=”,利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后数大小变了,所以用“≈”.27.【答案】解:()675867554006756 075⨯+=+=千克答:运来的香蕉和苹果一共有6 075千克.【解析】根据题意,也就是求675千克的8倍是多少,用6758⨯;再把运来香蕉和苹果的千克数合起来;即可解答.此题主要考查了乘法、加法的意义的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解答.28.【答案】解:326⨯=1266-=即6=□,则原算式是:126312210-÷=-=答:正确的得数应该是10.【解析】本题采取逆推的方法,后算的除法,即()12-□是一个被除数,3是除数,商是2,根据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关系可以求出()12-□的值,进而可以求出□的值;再把□的值代入算式,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求出正确的结果.这种类型的题目需要从运算的结果推算,求出算式中的未知数,再按正确的运算顺序计算出正确的结果.29.【答案】解:①当40°的角是顶角,()18040270︒︒︒÷=﹣,则两个底角是70°、70°; ②当40°的角是底角,1804040100︒︒︒︒--=,则顶角是100°.答: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40°,那么另外两个角是70°、70°或者40°、100°.【解析】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是40°,要分两种情况考虑:40°的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据此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和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的性质进行计算即可解答问题.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注意分情况进行讨论.30.【答案】解:()68604080⨯=平方米答:这块麦田的面积是4080平方米.【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S ah =,代入解答即可.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31.【答案】解:设应安排生产螺钉x 人,则:()1 0008002621 00041 600 1 600 1 000 1 600 41 600 1 600 1 6002 600 41 6002 600 2 60041 600 2 60016x x x xx x x xx x x =⨯-⨯=-+=-+=÷=÷= ()261610=﹣人答:应安排生产螺钉的工人16人,生产螺母的工人10人.【解析】首先根据题意,设应安排生产螺钉x 人,则应安排生产螺母26x -人;然后根据:每人每天可以生产螺母的数量⨯安排生产螺母的工人的人数=每人每天可以生产螺钉的数量⨯安排生产螺钉的工人的人数2⨯,列出方程,求出x 的值是多少,进而求出应安排生产螺母多少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工程问题的应用,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弄清题意,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进而列出方程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32.【答案】解:(1)别用数对写出图中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和渔船的位置:海神一号()73,、海神二号()14,、海上搜救船()55,、渔船()42,. (2)()90303÷=小时()102343÷=小时()90452÷=小时答:海上搜救船最先到达出事渔船处.【解析】(1)根据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行数,即可用数对分别表示出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和渔船的位置.(2)已知海神一号距渔船90海里,海神二号距渔船102海里,海上搜救船距渔船90海里,海神一号的速度是30海里/时,海神二号的速度是34海里/时,海上搜救船的速度是45海里/时.根据“时间=路程÷速度”即可分别求出海神一号、海神二号、海上搜救船到达渔船所用的时间,通过比较即可确定么哪艘船最先到达出事渔船处.此题主要是考查数对与位置及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三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三篇)目录: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一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二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附答案三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参考答案一班级:姓名: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填空题。
(20分)1、过一点可以画(_________)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_________)条直线.2、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是10.0,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最小是(______)。
3、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成了一条_____,把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就变成一条_____。
4、在一道有余数的除法算式里,被除数是378,商和余数都是14,除数是(_____)。
5、根据612+129=741,写出另外两个算式:(______)、(_________)。
6、a,b,c都是质数,若a×b+b×c=119,则a+b+c=________.7、四位同学100米的成绩分别是小明14.96秒,小亮15.01秒,小刚14.69秒,小乐16.01秒。
其中成绩最好的是(_____),排名第三的是(_____)。
8、按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为_______角形,______三角形和______三角形.9、一个九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一位数,千万位上是偶数还是质数,十万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万位上同时是2和3的倍数,其余各位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________,读作:________,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
10、在计数器上,从右边起第一位是________位,第二位是________位。
二、选择题(把正确答案前面的序号填在()里)(10分)1、甲、乙、丙三人看同一本书,甲用15天,乙用20天,丙用25天看完。
三人所用天数的平均数( )。
A.小于15 B.大于25 C.大于15且小于252、两个( )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总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题1.八千五百亿零二万六千三百写作(____),把它“万”后面的尾数省略,约是(____),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____)。
2.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上底是2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把这两个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是(_____)厘米,高是(_____)厘米。
3.丁丁在班级座位是第2列第四行,用数对表示是(______),小明座的位置用数对表示(3,6),他坐在第(____)列第(_____)行。
4.在○里填上“>”“<”或“=”。
3000000○3万 840÷8+16○840÷(8+16)(32+16)×25○32+16×25 63000÷300○630÷35.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65°,那么它的顶角是(________),这个三角形也是(_______)三角形。
6.从12时开始,时针按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后是(_____)时,时针从3时到7时,按(______)时针方向旋转了(_______)°。
7.小军比小华多8张邮票,小军给小华(_______)张,他们的邮票就一样多了。
8.从一张长25厘米,宽20厘米的彩纸上剪下一个最大正方形,剪下的正方形的周长是(_______)厘米,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9.根据37÷4=9……1,所以370÷40=9……1.(______)10.最大的八位数比最小的七位数多九千万。
(______)1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平行四边形.______.12.(25×16)×4=25×4+16×4。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各数中,最接近90万的数是()。
A.901000 B.900030 C.8999752.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最小的一个角大于45°,那么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锐角B.钝角C.直角D.锐角或直角3.教室里表示小明座位位置的数对是(4,5),表示小明前面一位同学座位位置的数对是(4,6)。
那么表示小明后面一位同学座位位置的数对是()。
A.(3,3)B.(2,4)C.(4,4)D.(4,5)4.下面()组的小棒可组成三角形。
A.3厘米、5厘米、4厘米B.6厘米、9厘米、2厘米C.5厘米、8厘米、2厘米5.下列算式中,计算结果与960÷16÷4相等的是()。
A.960÷(16÷4)B.960÷16×4 C.960÷(16×4)6.将一个长方形框架的长增加2厘米,宽减少2厘米,其周长()。
A.减少B.不变C.增加二、填空题7.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______)位。
最高位是千万位的数是(______)位数。
8.5个百亿、4个十万和3个千组成的数是(____),这个数由(______)个亿、(______)个万和(______)个一组成。
9.九亿五千零二十万写作________,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________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大约是________亿。
10.在括号里填上“>”“<”或“=”。
40×81(______)40×80+40 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和(______)90°100个1000万(______)1亿 78×99+78(______)78×10011.从如图的交叉点中选一个点,记为C,使三角形ABC成为钝角三角形。
可选的点C的位置共有(______)个。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120分)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座号________一、填空。
(每空1分,共20 分)1、三百零六亿零八百万写作(),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用“亿”作单位,这个数的近似数是()。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锐角是36°,另一个锐角是()度,一个等腰三角形它的顶角是40°,那么它的底角是()度。
3、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是8cm和6cm,第三条边最短是()厘米,最长是()厘米。
4、最小的九位数是(),比它小1的数是()。
5、四个8和四个0组成一个八位数,读数时一个零也不读的数是(),读两个零的数是()。
6、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不小于60度,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7、明明在班上坐在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是(,);强强坐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3,6),他坐在第()行第()列。
8、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度,正六角形的内角和是()度。
9、a×b=880,如果a乘100,b不变,那么积是();如果a不变,b除以10,那么结果是()。
10、学校为每个学生编了一个学号,设定末尾用1表示男生,用2表示女生,199712321表示“1997年入学的一年级2班的32号同学,该同学是男生。
”那么200143072表示( )。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5分)1、三角形可能有一条对称轴,可能有三条对称轴,也可能没有对称轴。
()2、用三根不一样的小棒一定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3、28×250积的末尾有两个零。
()4、两个乘数同时乘以5,积不变。
()5、平行四边形中所有的高都相等。
()三、选择题。
(每题1分,共5分)1、39×403的计算结果大约是()A、12000B、16000C、200002、一个三角形被遮住了两个角,露出的角是锐角,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
A、锐角B、钝角C、不能确定3、在下列度数中不可能是多边形内角和的是()。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考试试题(8套 部分含答案)

【若缺失公式、图片现象属于系统读取不成功,文档内容齐全完整,请放心下载。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学期期末试卷9班级姓名成绩一、知识宫里奥秘多。
(每空2分,共30分)1.一桶水有8(),一瓶饮料有250()。
2.某厂有女工a人,比男工人数的2倍还多4人,男工人数是()。
3.同时是3和5的倍数的最大两位数是(),最小三位数是()。
4.如果一个数既是12的因数,又是12的倍数,这个数一定是()。
5.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形。
6.在除法中,如果被除数扩大4倍,要使商不变,除数应();在乘法中,如果一个因数扩大3倍,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
7.把一张正方形纸均分8份,只要把这张纸对折()次。
8.78×99=7800―78,这里运用了()律。
9.6升=()毫升 10000毫升=()升3000毫升=()升 15升=()毫升二、当回小医生,判断要谨慎。
(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10分)1.在9厘米、1厘米、2厘米、7厘米四根小棒中,不论选哪三根,都无法围成三角形。
()2.豆豆比妈妈小x岁,两年后,豆豆比妈妈小2+x。
()3.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等边三角形。
()4.如果有两个直角梯形能拼成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两个直角梯形完全相同。
5.1200÷25=(1200×4)÷(25×4)=4800÷100=48 ()6.如果一个数是21的倍数,那这个数就一定是7和3的倍数。
()7.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8.一个仓库的容量约有80升。
()9.一个数的倍数总比它的因数大。
()10.最大三位数与最小两位数的积是99900。
()三、反复推敲再选定。
(每题1分,共5分)1.两个素数相乘的积()。
A、一定是素数B、一定是奇数C、一定是偶数D、一定是合数2.8000÷700的商是11,余数是()。
A、3B、30C、300D、30003.下面图形中,对称轴最多的是()。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含答案)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期末试卷四年级数学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计算题。
(共25分)1.直接写出得数。
(5分)21 × 4 = 40 × 500 = 300 × 8 = 56÷4 =15 × 60 = 10 × 30 = 800÷80 = 40 × 210 =34−16 + 14 = 8 × 6÷8 × 6 =2.用竖式计算。
(8分)46 × 180 = 506 × 37 = 267 × 18 = 60 × 350 =3.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2分)880−80÷16 × 12 257 + 35−57 + 65 125 × 24 × 15 199 × 28 + 28 4 × 76 × 25 810÷45÷2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8分)1.2023 年末全国人口为十四亿零九百六十七万人,这个数写作(),这个数最高位上的计数单位是(),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万,省略“亿”后面的尾数大约是()亿。
2.一个八位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和是12,最高位上的数字是最低位上数字的2倍,这个数最大是(),最小是()。
3.“六一”儿童节那天,果果7:30 起床,7:45跟爸爸妈妈一起出发前往植物园游玩,这段时间里分针按()方向旋转了()度。
果果下午到家看钟面,发现时针从7:45起正好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了180 度,分针又转回了原来的位置,果果到家的时间是()。
(用24时记时法表示)4.在里填上“>”“<”或“=”。
①9999万1亿②74 × 20 + 2075 × 21−75③42 × 31031 × 420 ④840÷8 + 16840÷(8 + 16)⑤锐角三角形中任意两个角的度数和90°5.一枚一元硬币大约重6克,照这样推算,一亿枚一元硬币大约重()吨;100枚1元硬币堆叠起来的厚度大约是20厘米,假如有一种器具能将10000枚这样的硬币堆叠起来,则厚度大约是()米。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期末检测卷(含答案)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5分)1. 我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江苏省约有78660000人,横线上的数读作( ),把它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是( )万,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近似数是( )亿。
2. 一个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34°,57°,另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3. 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8+36)+64=28+(+64)40×(25+)=40×+×124. 两个数相乘的积是140,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5倍,现在的积是( )。
5. 在里填上“>”“<”或“=”。
560700006707万34×124+12435×12428120002809800 148-(48+76) 148-48+766. 如右图,指针从指向A点顺时针旋转90°到指向( )点,指针从指向D点逆时针旋转90°到指向( )点。
7. 徐亮画了一个边长是 4 cm的等边三角形,它的周长是( )cm,这个三角形有( )条对称轴,内角和是( ) 度。
8. 县医院为每个病人设计了一个病历号,从中可以看出这个病人所住的科室、入院时间及床号。
一位病人的病历号是“外2019060305”,这位病人住( )科,( )年( )月( )日入院,病床号是( )。
9. 一块长方形草地,长25米,如果把长减少5米,剩下部分就变成了正方形,这块草地原来的面积是( )平方米。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每题1分,共5分)1. 18×500的积的末尾有2个0。
( )2. 明明坐在第4行第3列,他的位置可以用数对(4,3)表示。
( )3. 在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角是锐角。
( )4.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 )5. 99375≈99万,里可以填的数字共有4个。
( )三、选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
学校________ 班级________ 姓名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填空。
1.如下图,这个多位数由( )个万和( )个一组成,写作( ),读作( )。
2.一列高速列车每小时行248千米,它的速度可以写成( )。
小明坐这趟高速列车去北京,用了4小时,行驶了( )千米。
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40º,它的一个底角是( )º;如果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40º,按角分它又是( )三角形。
4. 2017年,太原市接待入境游客229500人次,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是( )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100000000元,改写成以“亿”为单位的数是( )亿元。
5.在( )里填“>”“<”或“=”。
50030( )300500 1亿( )51900000 15×40( )30×20
6.哥哥发现自己的糖比弟弟多,给了弟弟3颗后两人一样多。
原来哥哥比弟弟多( )颗糖。
7.李大伯家有一块等腰三角形的菜园,其中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米和10米。
要在菜园的边上围篱笆,篱笆的长是( )米。
8.在下图中,小船先向( )平移了( )格,再向( )平移了( )格。
9.已知a×b=50,那么(a×3)×(b×2)=( )。
10.玲玲用计算器计算454-196时,发现按键“6”坏了,怎样按键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把你的想法用算式写出来:( )。
二、判断。
1.同一平面内,数对(2,x)与数对(2,y)表示的位置在同一行。
( )
2.如图,五边形分成了5个三角形,所以五边形的内角和是180º×5=900º。
( ) 3.买同样的笔,小明买了5支,小红买了2支,小红比小明少花9元。
笔的单价是3元/支。
( )
4.等边三角形不一定是锐角三角形,也可能是直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 )
5. 101×68=100×68+68 ( )
三、选择。
1.把下面每组中的一个图形绕O点旋转,无法变成长方形的一组图形是( )。
A .
B .
C .
2.关于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共同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B.内角和是360º C.是轴对称图形
3.下图表示的是你学过的( )。
A.加法交换律 B.加法结合律 C.乘法交换律
4.要使358×□1的积是五位数,估一估,□里最小填( )。
A.2 B.3 C.4
5.王奶奶家的院子里养了一些鸡、鸭和鹅。
观察下图,你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 )。
A.鸡和鸭的只数都是鹅的2倍
B.把鹅的只数看作1倍数,它的5倍就是鸡、鸭、鹅的总数
C.总数22只减去2只,这时,鸡和鸭的只数就一样多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
8×600= 600÷60= 780×0= 48+202= 25×3×4=
50×400= 390÷3= 16×50= 20×42= 6+4×12= 2.用竖式计算。
167×84= 45×605= 280×60=
3.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57+(89+43) 25×(4×40) 54×162+162×46
256-42-158 45×(100+2) 630÷35÷2
五、操作。
1.画一画:画出下面平行四边形指定底边上的一条高,把它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2.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1)在上图中画一个三角形,这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位置用数对表示分别是A(1,1)、B(3,1)、C(3,4).
(2)画出这个三角形绕B点顺时针旋转90º后的图形。
(3)把图形①补全,使它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六、解决问题。
1.实验小学与山区的阳光小学结为“手拉手”学校,平均每个班给山区的阳光小学捐书20套,每套15本。
全校36个班共捐书多少本?
2.星期日,欢欢和乐乐同时从家出发去图书馆。
欢欢的速度是56米/分,乐乐的速度是44米/分。
8分钟后,两人同时到达图书馆。
请你先在下图中标出欢欢家和乐乐家的位置,再计算两家相距多少米。
3.王大伯在自家的果园里摘了270千克苹果,分别装在果篮和果箱中。
每个果篮能装4千克,装了15个果篮,剩下的全部装在果箱中,装了14箱,平均每箱装苹果多少千克?
4.四年级同学分两个小队去植树,一共植了124棵树。
其中第二小队比第一小队多植14棵,两个小队各植树多少棵?
5.小区原有一块长方形花圃,后来因修路的需要,长减少了6米,这个花圃的面积减少了240平方米。
如果面积减少后的花圃正好是一个正方形,原来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参考答案
一、1. 600 4000 6004000 六百万四千
2. 248千米/时 992
3.70 钝角
4.23 821
5.<> = 6.6 7.25
8.左 7 上 4
9. 300
10. 454-200+4 (答案不唯一)
二、1.× 2.× 3.√ 4.× 5.√
三、1.C 2.B 3.A 4.B 5.C
四、1. 4800 10 0 250 300 20000 130 800 840 54
2. 14028 27225 16800 (竖式略)
3. 189 4000 16200 56 4590 9(过程略)
五、1.示例:
2.
六、1. 20×15×36=10800(本)
答:全校36个班共捐书10800本。
2.乐乐欢欢
(56+44)×8=800(米)
答:两家相距800米。
3. 270-4×15=210(千克)
210÷14=15(千克)
答:平均每箱装苹果15千克。
4.(124-14)÷2=55(棵)
55+14=69(棵)
答:第一小队植树55棵,第二小队植树69棵。
5. 240÷6=40(米) 40+6=46(米)
40×46=1840(平方米)
答:原来长方形花圃的面积是1840平方米。